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市场价格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四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市场价格调查报告(优秀范文四篇)》。
第一篇:水果价格调查报告
水果价格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在中国现有的经济形势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我国在紧张的经济形势下保民生、保稳定、保经济增长的措施和成效,物价上涨对原本生活困难的低收入居民家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水果价格波动频繁,损害了农民及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在日常生活中,水果对人们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影响其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很多,本次调查主要针对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周边市场水果价格进行调查。
二、调查目的
(1)调查哪几种水果的价格波动最大或最频繁
(2)水果上市时间
(3)调查影响水果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三、调查时间、地点及方法
(1)时间: 2012年3月15日至5月17日平均每周一次
(2)地点: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门口市场
(3)方法:主要采用采访式调查及抽样调查:在河北农业大学校区市场主要针对时令水果价格进行调查,采用采访式调查方式向水果商询问价格及销售情况。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在河北农业大学西校区门口市场调查了当下消费者主要消费水果的价格,其调查结果如下表1:
表1:调查期间消费者主要消费水果价格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消费者主要消费水果价格在2到4元之间波动,其中草莓和菠萝价格波动比较明显,在4月17日同时出现高峰;草莓和菠萝均属于季节性供应水果,其上市期短,因此其价格不稳定;尤其是草莓,产量低不耐贮藏且运输成本高,上市初期价格较其他水
果高,且波动幅度最大,价格最高时达6元,即使后期价格有所回落,仍是在3元每斤左右。芒果为南方水果,价格最高在4月上旬有一次大幅度上升,之后略有下降;芒果也不耐贮藏,调查时有因为质量问题而以2元/斤 促销的芒果。存在同样问题的水果还有桂圆(表中未列出因为其价格未出现变化10元/袋),后期走访调查时,摊主因为桂圆质量太差而放弃售出。苹果是北方最常见的水果之一,其上市时间长,销售量大,主要供应季为冬季和初春;调查初期,苹果价格稳定,4月开始价格有所上升,且市场供应量减少(因苹果品种和质量问题,调查结果有误差)。
总结:园艺产品(水果)的贮藏效果及时间是影响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其次产品的上市期与收获期的差别也会影响产品价格。
(二)调查后期新上市水果
表2 新上市水果价格
由表2 可以看出:以油桃、伊丽莎白蜜瓜、荔枝为代表新品种刚上
市时价格偏高,之后都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
第二篇:行业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钢铁行业调查报告,一起来看一下吧。
调查时间: 8月29日―9月2日
调查地点: 江苏、安徽地区
调查对象: 钢厂、调坯轧材企业、加工厂
调查方法: 实地走访
调 查 人: 期货公司,投资公司,咨询公司,贸易企业
总结:
1、G20影响:对江浙皖钢厂普遍有影响,杭州300公里以内的钢厂限产50%,安徽限产30%,基本都在执行。不过江苏地区并没有强制要求限产区域外的钢厂限产,因此某些环保达标的企业限产力度较小。总体对供应的影响可能稍小于之前的报导。另外G20结束之后,华东钢厂将会快速复产(如某钢厂3200高炉因G20原因推迟到9月6号开),意味着将进行炉料补库,同时钢材的短期供应量会增加。
2、内需情况:普遍反映今年实际需求情况和去年差不多或稍差。9月份接单情况尚可,目前部分开始接10月订单。普遍对今年的基建力度表示乐观,但对后期房地产情况的看法存在分歧。普遍认为今年家电、汽车等需求较好。
3、出口情况:普遍反映今年整体出口情况正常或微增,但出口环境并不好。有钢厂反映9/10月出口情况不好,因内外价差扩大,因此对价格走势表示犹豫。出口主要作为内销的补充,如果钢厂普遍预期价格会下跌,会加大出口量,届时对行情会有一定影响。
4、炉料库存:炉料库存普遍偏低,尤其是煤焦。对9月煤焦普遍看涨,但对10月之后的价格不太确定,主要因认为大型焦化厂本月会逐步恢复正常。
5、利润情况:普遍认为今年上半年利润超预期,目前的利润情况也较好,但可能比市场统计的低,钢厂对今年整体的利润比较有信心。因此,今年做钢厂虚拟利润时,需要上调平均虚拟利润。另外钢厂反应国企和民企之间完全成本差距较大,典型差距高达300-400元。
6、供应侧改革的看法:普遍认为今年供应侧改革力度很大,并且中央决心很大,完成的可能性很大。但同时普遍反映今年的供应侧改革有较大水分,很多产能实际上是早已停产的僵尸产能。因此对供应侧改革实际影响程度存在疑虑。另外有公司也表示,当前的一些政策和供应侧改革有冲突,包括债转股,社保制度的改革,营改增等。
7、金九银十的看法:十家钢厂大致上有4家偏乐观,4家偏中性,两家偏悲观。乐观的理由:一是供应端方面,认为今年供应侧改革力度很大,后面几个月任务量仍然很重,另外唐山9月和10月还会继续限产(金鸡百花奖和拉美峰会/闭幕式),这些都会限制产能释放;二是需求端方面,认为后面几个月基建投资的力度依然很大。G20之后杭州会出现赶工现象,同时也进入了亚运会模式。悲观的理由:一是认为G20之后,产能会快速复苏,二是对今年的实际需求信心不足,认为现在的价格已经明显透支了金九银十的预期。同时看法偏悲观的也认为价格下跌空间有限。
8、中频炉的看法:以往对中频炉的关注度普遍一般,今年有所重视。认为污染和质量问题是中频炉的最大弊端。对中频炉的产能有多少普遍不太清楚。有一家企业表示按24小时生产计算,全国中频炉产能有1.6亿吨左右。因此国内实际总粗钢产能有13-14亿吨,实际产量也超过统计数据10%左右。普遍认为今年国家对取缔中频炉非常重视。但是否完全取缔暂时还没确定说法,有部分中频炉可能通过改造重新开工。同时也有企业认为,因为中频炉企业开关都很方便,因此如果后期环保政策放松,中频炉企业可能会很快复苏。
9、环保的看法:普遍认为今年环保政策很严格,不过大型钢企一般事先都已做好准备。因此影响不大。而小型钢企包括中频炉受影响程度较大。另外普遍认为环保力度很大的情况后面几个月还会持续。
10、对银行信贷政策的看法:普遍认为今年银行对钢铁行业的信贷政策收得很紧,不仅是民营,国企也有明显感觉。和以往“有保有压”不同,今年“只压不保”。这是导致今年钢厂虽然利润较好,但部分产能因资金原因无法复产的情况(有钢厂估计大数有一亿吨产能受影响)。
1、某特钢企业:
基本情况:年产能80万吨左右,高炉:1*580立方米,电炉:1*100T。产品包括汽车用钢,轴承,矿山用钢,工程机械用钢等。销售辐射范围较大,包括东北,西部(至重庆),华东(约占60%量)。特钢定价方式和普钢差距较大,市场化程度明显差于普钢。
产量:20xx年60多万吨产量,20xx年预计略多于20xx年。
内销:认为实际需求方面并没有外界传的那么好,和去年差不多。不过今年的接单情况确实好于去年,一般提前一个月接单。目前9月份单子已接满,10月份接了小部分出口单。
出口:出口占比10%-15%,目前已开始接小部分10月份出口单子,9月订单比8月少,主要因为G20限产影响产量。
利润:今年利润整体比去年高200-300元,操作虚拟钢厂利润时,需要加上200-300元。认为今年利润较好的情况可能会延续到年底,不过也认为无法持续太久时间,毕竟产能过剩是真实存在的,行业无法长期维持高利润情况。可能明年的利润会明显差于今年。
库存:铁矿15-20天,焦炭20-30天,目前正常库存。同时认为市场上焦炭确实相对比较紧张。
G20影响:虽然政府没有强制要求停,但会配合政府号召在G20期间停产5-6天(预计9月1日-9月6日)。对产量略有影响。G20结束后会快速复产。
金九银十看法:认为这个概念已经淡化,今年情况可能会好于去年。
中频炉看法:地条钢的升级版,开停都很快。认为污染只是中频炉停产主要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中频炉质量不过关,除杂质能力较差。今年环保很严格,但如果环保风声过去,中频炉有利润的话,可能也会很快死灰复燃。中频炉产量较小,电弧炉多在80-200t,而大型中频炉仅40-50t。
供应侧改革看法:认为江苏去产能难度较大,主要原因:a、随着钢厂、港口布局的改变,目前南北成本差异在缩小,南北价差也在缩小,北方成本优势下降;b、相比于北方,南方作为需求重地,存在供不应求需要外部输入的情况,去产能力度会比北方小。
2、某大型钢厂:
基本情况:年产能2200万吨左右,其中螺纹500多万吨,热卷800多万吨,中板300多万吨,其他还有冷轧等,产品线齐全。
内销:提前一个半月接单,目前接单情况良好。
出口:谨慎,认为当前进出口价格倒挂严重。可能会加大内销的投放量,减少外销的投放量,因此后续出口量可能下降。
利润:尚可,但没有机构统计的那么多,上半年吨钢盈利200多,总利润20多亿。但上市公司的报表仅供参考。目前最大的制约是煤焦价格。今年整体利润可能都会不错,包括后面几个月。
库存:目前20天左右的库存量,偏低水平。
G20影响:对产量几乎无影响,不过对需求有些影响,主要是杭州地区的投放(投放到杭州的量达到内贸的1/6),9月折扣8折(上月全折,杭州7折)
金九银十看法:认为9/10月较7/8月的需求可能略好。目前期望值在下降,认为市场对金九银十太过乐观。今年整体上可能淡季不淡,旺季不旺。不过因为库存较低,态度仍然是谨慎乐观。
环保的看法:今年6月以来环保力度较大,不过企业环保设备过关,所以影响不算大,但对一些小企业影响较大。
供应侧改革看法:江苏地区实际影响较小,今年江苏任务是390万吨,已完成200多万吨,其中100多万吨是去年就已经停产的僵尸产能。
3、某大型钢厂:
基本情况:年产能800万吨左右,20xx年产能利用率很高。公司设备包括10座高炉+7座转炉+1座电炉(100T)。产品包括普钢(螺纹、盘条等)、优钢(棒材等)。目前1座600m高炉在检(炉龄到期大修),10月18日左右计划复产。
内销:内销占比2/3,其中投向浙江近40%(其中杭州10%),投向江苏近60%,其他地区量很少。销售全部通过贸易商。
出口:出口占1/3,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订单接到10月份,9、10月变化不大。
利润:目前长江流域铁水成本1400左右,上半年吨钢盈利150元/吨。
库存:15天左右存量(不包括海飘),其中90%外矿,不会刻意去补库。公司有自备码头(张家港),物流成本低,因此长协矿量较多,比例在50%左右。
G20影响:影响不大,没计划停限产,杭州消费量略有影响。
金九银十看法:相对乐观,G20之后杭州进入亚运模式(20xx年举办),基建投资量依然很大。
中频炉看法:对中频炉总产能不太了解,不过听说按24小时开工算,国内产能能达到1.6亿吨。中频炉较大的问题是环保不过关,传言11月底可能有部分会彻底拆除。
4、某大型钢厂:
基本情况:20xx年产量900多万吨, 10座高炉+8座转炉+1座电炉。优特钢占比量较大,优钢200万,特钢200万。
内销:主要是江苏和浙江,其中浙江占比50%左右。今年直销比例有所提升。认为华东地区是钢铁输入区域,本地钢厂不愁卖。
出口:今年出口量较去年提升了一倍去年30-40万吨出口量,今年预计达到100万吨。提高出口比例有一定的汇率保值意图。
库存:80%长协,今年厂库增加了备货量(1、认为价格偏低,2、今年天气恶劣,要提前备货),目前备货充足,25天以上。焦炭库存低,正常10天库存,目前不足10天。
G20影响:正好在离杭州300公里边界,应政策要求期间限产50%,计划轮换限产到9月7号,近期已在执行。从利润角度考虑,螺纹线材停的较多。
金九银十看法:相对乐观,优特钢需求量较大,竞争力强。认为目前基建力度较大。G20之后有亚运会,另外江苏地区的基建力度也较大。以当地为例,目前在建设铁路,有轨电车等项目。
环保看法:很严格,不过公司之前已有较好的环保设备,影响不大。
供应侧改革看法:无影响,不在去产能名单中。
5、某大型钢厂:
基本情况:年产能2150万吨左右, 20xx年产量1800多万吨,产品线很全。
内销:6-7月淡季销售较差,期现价差较大;8月销售不错,9-10月预计销售也会不错:1、杭州工地停工时间较长,G20之后很可能出现赶工情况,需求会迅速恢复;2、后面几个月基建的投放力度较大。到11月份需求会下降,不过认为今年冬储行情的概率较大。建材取消了代理制,增加了终端客户直销比例。好处在于减少中间费用,同时更贴近市场能找到新机会。坏处在于生产计划不再那么好安排,目前主要看库存的变化来评估生产比例。
定价:目前螺纹采取日定价(一天价格甚至可能会多次变动),板材月度定价。主要是安徽地区,因大型国企性质,存在一定的特殊性,部分工程指定用 ,因此产品价格要高于其他地区价格,目前较江浙价格普遍高80-100元。
利润:认为国企和民企完成成本差距较大(市场目前一般算现金成本,但对国企来说需要计完全成本),公司是国企,完全成本和现金成本差大约400-500,其中折旧200-300,人工工资130-140,三项费用至少100元。民企完全成本和现金成本差可以控制在100-150元。因此20xx年公司亏损严重,大部分时间亏损达到400-500元水平。20xx年上半年利润4亿元,一方面今年钢价表现较好,另一方面近几年公司改革,降本增效取得了效果。
库存:保持建材常规库存3-5万吨。矿石库存130万吨,可用25天(港口和钢厂),内矿占30%,自有矿山。
G20影响:停30%,近期已在执行,到9月6日为止。如果后期天气变差,可能会加大限产量。另外公司原本有个3200 m大高炉8月中要开,但因为G20因素,延后到9月6号开。
金九银十看法:预计9-10月供应受限:1、供应侧改革力度较大;2、唐山9月和10月还会继续限产(金鸡百花奖和拉美峰会/闭幕式);3、江浙产能已完全释放,外来资源价格也不低,补充能力一般。再加上对后期内需情况的乐观。因此对今年的金九银十行情表示乐观。
中频炉看法:江浙两地量很大,因为中频炉主要生产建材,因此对建材影响较大。目前关于中频炉取缔有两种说法:1、中频炉违规,应全部去除;2、部分中频炉设备可以升级,达到一定标准后,可以继续留存。
供应侧改革看法:公司承担了安徽一半以上的去产能任务,主要因安徽的钢厂不多,且建设较合规。另外认为:1、中央去产能任务虽然任务量大,但一定能完成,钢铁煤炭涉及面广,是其他产能过剩行情的样板;2、近期有消息称唐山去产能涉及部分在产产能,要求11月底完成去产能任务,政府强势情况下任务能完成,此事对市场心态可能有一定影响。3、16-17去产能任务都很重,也许到18年之后才会有所放松。
对银行限贷的看法:认为今年银行限贷抽贷政策非常严格,不像以前的“有保有压”,而是采取“一刀切”。这种情况也使得今年虽然钢厂利润较好,但部分产能因资金原因无法复产的情况(大数估计有一个亿产能受影响)。
6、某中型钢厂:
基本情况:年产能390万吨左右,以建材为主,包括螺纹和盘螺。
内销:国内销售为主,主销往安徽、江浙,以贸易商为主。据反映,下游接触贸易商库存从7、8月份开始增加,当前比4、5月份要多。
利润:成本比唐山低,螺纹轧制费100元左右。
库存:60%外矿使用量,外矿库存12-13天,焦炭库存3万吨左右(6-7天用量),较为紧张。焦炭全部外采
G20影响:限产30%,8月24-9月7号,逐步恢复正常需要一周左右。
金九银十看法:认为淡季不淡,旺季不旺,当前价格有些透支,9月可能价格有所下移。不过同时认为价格下移幅度有限,铁矿来讲,当前价下移3-4美元差不多了(55-56美元左右)。
中频炉看法:认为产量有限,对整体影响较小,市场对它的影响夸大化了。
供应侧改革看法:认为一定要重视,再配合环保,力度很强。
环保的影响:很严格,但公司已考虑到,因此影响不大。
7、某中小型钢厂:
基本情况:年产260万吨左右, 2座高炉,2座转炉。产品包括铸管,优特钢等,主要下游包括汽车、机械等。
内销:提前2个月接单,目前排到10月,接单正常。今年需求和去年差不多,认为前期价格涨受政策影响较大。
出口:每个月1-2万吨,去年产稍少,主要是产线调整(去年出口25万吨),出口区域包括北美、俄罗斯、中东、东南亚、欧洲等。
库存:30天左右(包括港口和海飘,厂内库存15天左右),自备焦化厂,焦煤库存偏低。成品材库存5000吨左右,一直控制比较少的水平。
G20影响:烧结减半(公司用烧结矿80%,球团20%),由于有烧结矿库存,因此理论影响不大,不过为了配合环保,当前实际减产20-30%。
金九银十看法:偏谨慎,认为矿可能略微下降,但降幅有限,震荡向上。55美元的话会囤点货。G20结束之际会补矿,目前正在谈。
对港口矿看法:港口库存高,但高品味矿较少。长江流域由于大钢厂较多,长协矿数量较大,直接港口采购的量会少一些,以避免集中采购引发港口价格阶段性暴涨。
供应侧改革看法:认为实际情况会比理论上进展差些。产能置换等大部分情况是以小换大。
环保的看法:认为现在能开的钢厂环保设施都算可以。另外认为环保力度很大且会持续。
对银行限贷的看法:明显感觉到今年信贷收紧。
8、某中小型调坯轧材厂:
基本情况:厂区原本分两个,目前只剩一个,产能200万吨。产品包括螺纹,盘螺,高线。
库存:20万吨左右(其中钢坯10万吨左右),属于中低库存水平(库存最高可以到28-30万吨)
定价:视市场情况而定,尤其重视当天销售量,关注钢联每天的237家销售统计,重视大数据。
金九银十看法:相对看好九月,不过假如九月销量增加,价格稳中有升,可能使得十月份存量增加,而国庆长假需求有一定影响,可能使得十月表现弱于九月。呈现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格局。
中频炉看法:认为不在统计数据之中,电炉占总产能的10%左右,意味着国家实际产能不是12亿,而是12-14亿,实际产量也不是8亿,而是8.5-9亿。
对某大型钢厂9月上旬上调30元的看法:认为可能和杭州库存快速上升情况有关,担心G20之后杭州出现抛售行为,因此逆市提价稳定价格。另外认为未来大型钢厂定价的影响力会下降。
9、某大型钢企:
基本情况:上市公司,产能千万吨级。五座大高炉。产品五大类,板材占50%,螺纹占15%。
产量:20xx年粗钢产量860万吨。今年上半年粗钢产量440万吨。因为有利润,产量比去年稍多。
出口:上半年40万吨(历年同期最多),以往出口做的较少,认为今年出口环境并不好。
利润:上半年利润1.6亿。
库存:流转库存超10万吨,属于偏多水平。焦炭部分自产(40%左右,13万吨/月),其余外采17-18万吨/月。内矿使用占比10%左右(自有矿,在安徽地区,成本60-70美元/干吨),外矿长协为主。焦炭外购4万吨左右常备库存;铁矿约15天用量(均会随行情调节,焦炭最低可以降到2-3万吨)。
金九银十看法:略偏空。原因有二,一是G20之后供应会快速释放;二是需求并没有太大的回升,比如机械行业,不过同时也认为地产基建不会太差。
供应侧改革看法:有影响,但具体方案还没确定。
对20xx年看法:对地产相对不太乐观,但基建仍然看好,认为核心是当前政策对产能的影响程度。
对煤焦的看法:矿山276天推广力度较大,但影响程度不太好评估。焦化厂受环保影响较大,尤其是小焦化厂。大型焦化厂本月可能恢复正常,焦化厂本身库存并不高,焦炭涨价,但下个月如何不好判断。目前期货主力贴水太大,焦炭现货已经超过1400,到11/12月现货可能和现在的期货价格差不多,1200多点。9月份焦炭上涨200多,焦炭上涨80-90元。
10、某中大型钢企:
基本情况:某大型钢企旗下子公司。产能750-760万吨。三座大高炉。产品以板材为主,热卷460万吨,其他还有酸洗,冷轧等
产量:20xx年粗钢产量650多万吨。
内销:今年接单情况良好。下游中管线情况不太好,不过家电、汽车、基建等需求不错。
出口:九月份出口比八月份好
金九银十看法:认为拐点接近。9月份接单情况感觉难于7,8月。10/11月价格可能被透支了,拐点可能会出现在10/11月,届时会对销售政策进行修正,增加外贸量,减少内贸量。如果最终发现判断有误,则计划延后。
供应侧改革看法:供应侧改革面临三大问题:一是税收;二是银行贷款;三是就业及社会治安等。总体上认为供应侧改革会循序渐进。同时认为有三个政策有悖于供应侧改革,一是债转股的大力实施;二是营改增(为公司每年减负4000-7000万);三是社保改革(为公司每年减负4000-5000万)。
第三篇: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为对公司人力资源工作情况和一线员工的思想动态情况进行掌握了解,进而为人力资源规划发展提供方向和实际解决一线生产中的人员流动问题,通过在生产车间及各部门走访、人员座谈、等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公司人力资源的管理现状大体是好的,但在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方面,一线员工管理方面,员工培训学习方面,公司工资制定方面,公司制定方面仍有许多的不足,特总结如下:
本次调研涉及车、钳、铆、电、焊、钻、铣、车间一线工人等专业人员及各车间、行政部门、车队、后勤保障部门,其中一线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85%。对公司管理层的调查主要以对人力资源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反馈评议为主,一线员工的调查着重于现阶段员工思想状态的掌握和一线员工流动率的原因收集。
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方面:
1、招聘方面:
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条件和人力资源招聘的员工的稳定性方面,尤其对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劳,并有能具备良好稳定性的员工,对人力资源在这个问题上应该做的工作我将尽快拿出有效可行的方案。
2、培训方面:
通过调查我认为公司的中层管理者是应该接受培训的主要阶层,尤其是一线的生产管理者,应该运用正确的管理方法和方式来管理,而非是传统的说骂,对人力资源组织的培训和内培,以及新员工入厂后入职培训跟踪方面的工作我已经落实了方案,并今后新员工入职管理后定期培训跟进上做好职能工作。
3、入职管理方面:
主要质疑存在于员工入厂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状态管理,新员工在岗位上自生自灭,缺乏对新入职员工的后续管理和帮助其进入状态的入职帮助,成了单纯的招聘部门,对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觉,也毫无建树,新的员工来后,因为没有人管理和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很快就会感到迷茫而离开公司,在管理层中的普通管理员工在和他们谈话过程中表达了一种失望的状态,表示没有自己明确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向,在这里有种混日子的感觉,而在我看来就是在骗公司的工资,说严重点是在浪费公司的资源。
二、车间一线员工思想动态方面:
1、车间管理方法:
主要集中反映在车间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鲁对员工缺乏耐心,批评教育以高压方式为主,难以深得人心更没有有人情味,对员工的自尊没有半点可顾忌,根本不去考虑熟练工人对生产的重要性,高压强压政策使员工慢慢的失去了对公司管理者的信任和热情,新员工到职后,作为管理者没有从管理角度去考虑,往往是将其往工作岗位上一放,甚至没有指定个师父,就让其上岗,任其自生自灭,这也是公司屡出安全事故的原因所在,做的好点的管理者,偶然还会在车间巡视中问问,更不用说和工人谈心做工作和为工人解决到新环境中的难点、难题了。
2、工作时间方面:
现在实行车间二班倒,员工工作时间达12小时,又加上机器检修,很多机械是连轴转,计件或记时工资分划不明确,导致员工工作上没有动力,干活积极性不高,在我的调查过程中,集中反映在下料车间和小件钻孔车间,工资计算不透明,是工价定额不完善和明确造成的直接原因,这样的后果损失最大的还是企业,而并非员工本身,在这里我要问责的是关于公司的职能部门,如生产部、财务部,财务部门是核算成本费的,生产部是核定生产定额的,为何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出台,(企业的厂房设备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合理利益这些资源,在有限的时间进行生产,造出有价值的产品就等于在浪费公司的资源),这些问题是困扰目前车间生产力提不起来的主要原因,甚至在和员工谈心过程中他们流露出对公司目前状态的理解和支持,这让我非常感动,是因为公司有这么多的员工为公司的发展而关心,更多的员工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们知道公司目前正在改革,同时也知道公司各方面都在投入,但是我们要吃饭,要用工资来维持家庭的开销,我们在公司上班哪怕是工价低一些(公司目前有困难)我们也心甘情愿干,只要工价明确了,我们也就有了目标,至少我们可以通过努力,多劳多得来提高我们的收入!但是现在我们每天上班心中都是没有数,没有目标,也不知道能拿多少,干多干少都差不多,这样怎么让我们有干劲。
3、信息沟通方面:
作为公司高层管理者都不知道一线的任何信息,员工反映的事情也没有结果,很多工人有问题不知道找谁说,就算是找了有关人员反映问题,但结果是石沉大海,对上对下的管理都是一根线,一旦线断,就没有了公司的任何反馈信息,很压抑,本来有些对公司很好的建议和想法因为没有说的地方,也就转为牢骚了,很多企业的老工人希望能有机会和公司的最高层(总经理)谈谈,说说心里话,有的员工甚至说:管理人员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出规定,有时候做的根本就和现实中的不符合,也没有很好的沟通反映机会,比较压抑!
4、一个企业的发展和创造效益永远都是企业里20%的员工实现的,同样一个企业80%的业绩是由企业内20%的员工推动的。所以作为企业来说只要抓住和管理好企业内20%的员工,让他们来带动80%的员工,企业就发展了。(作为公司要有切实可行的用才制度和留才政策,只有这样这类型员工才能看得到自己在公司以及未来的希望,从而坚定信心与公司一起发展。)
三、解决的措施及建议:
为了实现公司3年计划的目标达成,对新员工的招聘,特别是一线新员工的录入,一定要做到三点:
A、生源要准;
B、双向合适;
C、协议管理,
比如:可与某技校签订单向人员输入协议,技校为企业培养专项人才,公司可以与技校和学员达成共识,采用公司每月补助学员生活费形式,学生免费上学,毕业后用工资来抵学费的做法,那这样的学生到单位后就会相当的稳定,因为学校有协议和条规约束,而企业又可和学校签订单独的协议,稳定性必然强,属于补助的学生,必定能吃苦,这就是:生源准;企业和学校能达成共识,并学校能有能力为企业培训本专业的学生,这就是:双向合适;有学校和学生的协议,又有企业跟学校的协议,企业用人管人,学校同样进行管理,学费,毕业证等后续手续的办理,使学校的管理非常生效,而学校又和公司有明确的协议约束,使这样的双向管理非常生效;另一方面对人力资源和车间管理者也可以采取双向的问责,从招聘开始,有用人部门出具《人员需求申请表》,根据申请条件和申请到岗日期安排进行招聘,面试时作为使用部门的责任人就必须要参与,形成人力资源牵头,使用部门面试,最终完成员工的入职,员工入职后,到使用部门后,对员工的稳定考核必须采取双向管理:即建立《员工管理双向考核制》《新员工入厂跟踪评估表》,有用人部门和使用部门同时管理入职员工,对员工的流失对人力资源和使用部门双向考核,从而保证职工的稳定性,实现公司员工的优良管理,从而实现公司发展规划。
第四篇:行业调查报告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说到发电,我们能数得上来的方式有很多种:火电、水电、核电、风电等等;然而和这几种发电方式相比,有一种电力能源从一出生起,就自带着“光环”,这就是光伏。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只要有光的地方,就有太阳能的存在,它无孔不入,它永不枯竭,它清洁环保、它没有任何排放和噪音。正因为集诸多“光环”于一身,在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能源发展计划表里,光伏都排在前列。
而在我国的能源领域,目前只有光伏行业,在技术和产量上能与世界强国抗衡。于是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光伏被接二连三的“双反”调查砸中,风光一时“光伏行业”仿佛一夜进入寒冬。不过古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出口的“大门”封锁上的时候,国内市场的“窗户”却因此而打开了。
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上,光伏行业逐渐成为政策的“宠儿”。对于前几年在寒冬中煎熬的光伏企业来说,如今终于拨开了云雾,阳光之下春意正浓。政策的扶持,给光伏行业发出了多大的红包?高补贴“哺育”出来的光伏行业如何能够站得更稳,走的更远?
就在两天前刚刚开幕的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又传出工信部等三部委拟出台光伏新政,促进行业发展。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国家出台扶持光伏的政策了。有媒体统计, 20xx年至今,平均每个月就有一份支持文件发出。这种力度,唯有光伏。四年前,发展迅猛的中国光伏制造业首陷“双反”泥潭。大概从那时起,国家和企业都意识到,外销固然有利可图,但毕竟受制于人,内需才是新的发力点,于是产业的光环从中部移到了下游。然而彼时,光伏发电却仍是名符其实的“奢侈品”,和水电、核电横向比较,成本是后者的好几倍。市场不会主动购买,那么掏钱的只能是政府。有企业主干脆告诉记者,投光伏,“稳赚不赔”:
记者:那我进来,肯定能赚是吧?
企业:那肯定的呀,那肯定是赚的啊,不然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一窝蜂的去做这个事情,包括以前做光伏的话都是私企民企,现在已经都有央企,国家在介入是吧。
怎么才算“稳赚不赔”呢?按照现行标准,地面建电站,国家以每度9毛钱的收购价格补贴企业,而以西部光伏发电成本每度低于8毛钱计算,看上去企业只要入场,就能坐地稳赚每度至少1毛钱的利润。细品品其中逻辑,如今投资光伏回报率较高;收益明确。就像一款金融产品,似乎是不是搞光伏的都可以投一把试试。浙江慈溪日兴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吉坦言,经历过曾经炸裂式发展、速冻式衰退的经营者,对市场过热的风险还是心有余悸:
王吉:偶尔在关注,但这不是说我们敢去尝试的这一块,相当于一款金融产品,相当于某某宝那种形式,因为它是有一个,投资有一个回报期。他其实很多时候跟光伏的一个技术,你对这个产业知识什么的其实没有任何关系。投资回报、年收益率。
那么,事实上到底是不是“稳赚不赔”呢?有业内人士私下告诉记者,建好电站真想赚钱,还需要两个前提:第一,确保能拿到配额,并到国家电网;第二,确保并网后发出的电,能由国家电网全部收购。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并网和被收购,那么这电站就是“白晒了一年太阳”。而另一方面,“烧钱式高补贴”的说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光伏行业。有媒体计算,如果现行补贴标准不变,根据国家规划到20xx年将实现累计100GW的光伏装机总量,届时每年需要补贴近千亿元。有行业人士提出,单靠吃这种政策“大补丸”,企业会在温室中丧失竞争能力。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却指出,横向对比欧美日等国,我国的购电补贴只少不多:
林伯强:没有哪一个国家光伏是靠竞争出来的,他们就单位补贴比咱们还大,需要说的是逐年往下减的这种过程应该是必须的。
目前,世界上光伏电站装机量排在前列的国家,已经进入逐步缩减补贴的阶段。而从我国的进度看,国家在光伏发电成本降到1.1元/度的时候启动补贴,经过两三年的发展,行业成本已经降到每度8毛钱,且正在以每年5%的速度继续下降。未来,补贴该怎么补?是继续一视同仁,还是有所侧重?政府的手该伸多远?该怎样调整姿势?天合光能副总裁杨晓忠希望,实行差异化:
杨晓忠:国家对新能源行业特别是光伏行业的这种支持应该是持续的、分阶段的有所差异化,特别是对技术领先、成本下降比较快、单块光伏组件发电功率比较高的企业,应该实现这种差异化的补贴。
而从接连出台的国家层面的政策中,似乎可以窥见,又一次洗牌将不可避免。按照工信部去年底出台的《意见》,到20xx年,形成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光伏企业,支持形成15家光伏企业巨头。今年,光伏发展“十三五”规划也将制定。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
林伯强:这边主要大的问题就是地方政府经常插一手,当初很多太阳能企业做起来,地方政府在里头都是有或多或少的利益在里头的,他不行了地方政府你走的开吗?走不开的。这个优胜劣汰这个过程正在进行,目前地方政府慢慢在逐步在放手了。
在对落后产能逐步放手的同时,加强应用端和百姓的对接成为了从中央到地方必须“上手”的领域。光伏发的电如何才能流进寻常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