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调研报告(范文三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调研报告(范文三篇)》。
第一篇: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调研报告
一、我市政府投资管理现状
目前我市政府投资项目基本的'管理程序为:先由市发改委审批立项即审畔钅拷ㄒ槭楹涂尚行匝芯勘ǜ妫蚧绦颍话阈韵钅靠梢灾苯由笈尚行匝芯勘ǜT儆山ㄉ璨棵派笈醪缴杓坪褪┕ね忌杓疲普棵派蟛樵に悖缓笥煞⒏奈俗颊型侗晔孪畈⑾麓锬甓韧蹲始苹钅康ノ黄灸甓韧蹲始苹募较喙夭棵虐炖斫ㄉ栌玫匦砜芍ぁ⒐婊玫匦砜芍ぁ⑹┕ば砜芍ぃ谙钅靠⒐で坝刹普棵派蟛榭⒐ぞ鏊悖詈笥缮蠹撇棵哦圆糠窒钅拷谐椴樯蠹啤U庑┏绦蛟谑导试俗髦校捎谥种忠蛩兀貌坏胶芎玫刂葱泻妥袷兀驳贾抡蹲使芾沓鱿忠恍┪侍狻
1 、决策的随意性比较大。
有的项目已经安排了财政资金计划才到发改委来立项,极个别项目甚至不立项就在建设过程中方案经常变化。有的项目从办公用房变成了宾馆,有的项目投资经批准规模翻了一番甚至几番。由于缺乏集中把关,造成部门竞相搞建设,标准和规模上相互攀比,超过了财政承受能力。同时,由于论证不充分,决策不科学,个别项目刚刚建好又拆除重建,造成的浪费令人痛心。
2、资金管理的效益不高。
各类专项资金基本上是分散在相关部门,市政府对财政资金缺乏有效调控,不易做到统筹使用。这种状况带来的后果,一是资金运行不透明。专项资金往往在部门内部封闭运行,体内循环,谁管钱,谁用钱,谁建设,缺乏监督制约。而且用钱的只管用,不管资金怎么筹,也不管资金怎么还,容易形成投资缺口、财政包袱。二是大量建设资金变成人头费。有的专项资金究竟有多少搞了建设,有多少养了人,是一笔糊涂帐。三是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握紧拳头保重点,许多建设资金都撒了胡椒面。
3、投资主管部门缺乏管理手段。
由于缺乏相应的法规,发改委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上往往鞭长莫及。投资项目到发改委立项,往往只是为了取得到相关部门办理手续的一块敲门砖,一旦项目批文到手,在建设过程中批准的建设内容、规模、投资计划都被抛之一边,想怎么变就怎么变,而发改委没有手段予以监督制约。
4 、财政投入的方式不尽合理。
我市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一般为两种,一种是全额直接投入,主要投向公益设施;另一种是投资补助,主要投向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对于经营性和准经营性项目,政府投资没有相应回报,政府投资的收益被部门或单位侵吞,没有形成政府投资的滚动发展。
二、加强政府投资管理的对策建议
1、明确决策权限,规范决策程序。
政府投资的决策权限理应相对集中到政府手上。根据项目性质,可分为基础设施、公益性设施和行政事业单位基建等类别,每一类项目根据不同规模确定审批权限,分别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常务副市长、市长、市长办公会或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批,特别重大的项目提交市委常委会或市人代会审定。在项目决策过程中,应当加强评估论证,实行专家评议制度、公众听证制度、项目公示制度,尽量做到决策科学、民主。
2、资金统筹安排,统一管理。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要编制政府投资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各类政府投资,包括预算内投资、各类专项建设资金、统借国外贷款等。要改变我市政府投资分散使用、各自为政的局面,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效益,就必须将政府资金纳入计划管理,统筹安排,统一管理。由财政部门确定年度政府投资总规模,发改委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部门提出的方案编制年度政府投资计划,提交市政府研究审定。
3、科学界定政府投入范围和方式。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方向,政府投资要缩短战线,从经营性领域退出来,凡是能由市场投资的全部由市场投资,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城乡基础设施项目、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和政权建设项目。政府投入的方式根据项目性质分别采取直接投入、注本金投入、投资补助、贴息等方式。对政府直接举办的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非经营性项目,采取直接投资方式;对政府直接举办的有一定经济收益但预期收益不足以弥补投资成本的准经营性项目,采取资本金注入的方式;对有一定自筹资金能力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主要采取投资补助的方式;对政府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项目,主要采取贴息的方式。
4、资金管理严格实行“三审”。
在建设资金管理上要把好三道关:第一道关是概算审查,第二道关是预决算审查,第三道关是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通过三道关口的严格把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工程造价,降低投资成本。
5、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管理。
重点要管好三道环节:一是施工图设计。建设内容、投资规模的变更大都出现在这个环节。设计方案确需变更,必须按程序报批。二是中标合同的管理。有的项目在中标合同之外签订有不少的补充协议,如建材价差调增,装修装饰改进,增加附属零星设施,采购设备改型等,名目繁多,一项工程下来,往往要在中标价的基础上增加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既避免了应交规费,又为建设业主与建筑企业之间留下了“操作空间”。因此中标合同的管理必须加强,合同中有关政府资金拨付的条款应报财政局审查。三是资金使用监管。财政部门应加强资金监督,对资金使用有问题的,应暂缓甚至停止拨付资金。
6 、加强监督制约。
审计部门应加大审计密度和力度,对使用政府投资万元以上的项目都应当进行审计,未经审计,项目不得办理工程结算。监察部门对与政府投资相关的各个环节也要加强监察,对发现的问题依法依规处理。
7、明确责任,强化管理手段。
对与政府投资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都要明确相应的职责,即防止职能交叉,又防止管理缺位,保证事事有人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就追查哪个部门和单位的责任。同时按照责权对等的原则,赋予各个部门应有的权力和手段,保证政府投资的各个环节管理到位。
第二篇:项目投资评估报告(投资可行性报告分析)
项目投资评估报告
为合理评价公司项目投资的风险,利于公司获取更大收益,根据项目投资能力评价方法,结合公司经营情况,在积极增加公司销售收入,严格把控公司建设、营运成本及资金使用的基础上,我们对公司该项目的投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项目评估的基本程序
租赁项目的评估应与项目的立项同步进行,在评估过程中,不断的项目可行性和租赁条件对应调整,真正能科学的选择项目,给予切合实际的正确的评价才能减少风险。 评估主要步骤是:
1、双向选择合作伙伴
在租赁项目立项初期,企业应与多家租赁公司联系,了解租赁条件和费用,选择成本低、服务好、资信可靠的公司做合作伙伴。租赁公司则应选择其经济实力强,资信好,债务负担轻,有营销能力和还款能力企业做合作伙伴。只有双方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对项目进 行实事求是评估鉴定。 2、项目初评
租赁公司根据企业提供的立项报告,项目建议书及其他相关资料,通过当面洽谈,摸清项目的基本情况,将调查数据与同类项目的经验数
据比较,进行简便估算,结合一般的感性认识对项目初评。若租赁公司认为项目可行,企业可以进一步编制可行性报告,办理项目审批手续。 3、实地考察
租赁项目通过初评后,租赁公司必须派人深入企业进行实地考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生产能力及其相应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市场发展动态信息,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财务状况,重要情况必须取得第一手资料。企业为了项目能获得通后的顺利运转,应给予真实的材料和积极的配合。 4、项目审批
租赁公司的项目审查部门对企业提供的各种资料和派出人员的实地考察报告,结合企业立项的可行性报告,从动态和静态,定性和定量,经济和非经济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评价项目的风险和可行性,决定项目的取舍,并确定给企业的风险利差。如果项目可行, 风险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即可编制项目评估报告,办理内部立项审批手续。
5、合同签约
项目被批准后,租赁公司接受企业的租赁项目委托,就可办理租赁物件购置手续,签定购货合同和租赁合同,合同的价格条款和租赁条件都不应脱离可行性报告的分析数据太远,否则对项目要重新评估。签约后项目评估的结论应作为项目的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6、项目后管理
项目的后管理对于确保租金安全回收起着重要作用。在租赁项目执行过程中,承租人应经常将实际经营状况与可行性报告进行比较,随时调整经营策略,力求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出租人则应经常将承租人的经营状况与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 施,保证租金回收的安全运做。
一、 对项目总投资的评估
1、项目总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264.85万元,其中建设估算投资235.23万元。年平均销售收入99.3万元,年平均利润53.111万元,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33%。本项目规划的建设规模为年加工玉米10万吨,生产玉米汁、淀粉、玉米酒、玉米油、玉米罐头等。为便于筹措资金和方便市场开发,本项目拟采取分期建设的方式进行。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年加工净玉米30万,年工作日270天,每天16小时连续换班生产,相当于每年加工商品玉米32万吨。主要产品为玉米汁、淀粉、玉米酒、玉米油、玉米罐头等。
2、建设投资(扣除建设利息)估算
在该项目的建设投资涉及固定资产构建费、无形递延费用、预备费用。 3、流动资金估算
该项目的流动资金涉及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存货和现金,预计达产期后每年的流动资金相等。
4、建设期利息估算
该项目的建设期利息根据长期借款利率和预计长期借款估算。
5、资金筹措
二、 财务效益评估
1、主要财务指标
经计算本项目正式投产后年均销售收入为99.3万元,上缴税金为206.83万元,其中上缴增值税29.79万元、所得税177.04万元。项
目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2、静态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49%(税前),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10% 资本金收益率33%,大于贷款利率5% 财务净现值332.22万元(Ic=10%税前) 投资回收期3.32年(含建设期2年税前) 通过上述指标可以看出本项目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2)偿债能力分析
本项目从第三年分四年还清贷款,投资回收期为3.32年,由此可看出,项目有较强的偿债能力。 (3)生存能力分析
项目所得税前累计净现金流量从营运期第一年,即第三年就开始为正值,所得税后累计净现金流量从第四年开始为正值,说明项目有足够的经营净现金流量,这是财务可持续性的基本条件。此外,项目各年累计盈余没有出现负值,说明项目生存能力很强。 3、定量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经计算玉米汁、玉米酒和玉米罐头的盈亏平衡产量分别为:6308、2628、7097,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分别为79%、53%、79%,这说明项目投产后能够较快的达到盈亏平衡。
(2)单因素敏感性分析
如敏感性分析表和敏感性分析图所示。说明产品价格下跌、原材料价格上升、建设投资增加三个变量中,最敏感是产品价格,经营成本次之,投资增加影响的最小。并且在风险因素发生时在一定的范围内项目效益指标仍能达到行业基准的要求。见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分析表(所得税前)。
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分析表(所得税前)表20
财务评价结论
从项目总体看,财务内部收益率为49%(税前),超过基准收益率10%的要求。从敏感性分析及盈亏平衡分析看,项目有抗风险能力。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本项目在财务上是合理可行的。但是,从本项目中并未找到关于原材料,动力燃料等必需品的单价因此财务经济效益无法准确估算。
三、 投资项目综合性论述
1、原材料涨价风险
今年以来,大部分建材价格已经有较大幅度上涨,由于原材料的生产受到资源、能源和供求关系影响,预计建材价格上升的惯性还会持续,
增大项目开发成本。
2、利率上调风险
我国目前存、贷款利率处于历史最低点,当前经济走强,行业投资过热,央行提高准备金后商业银行资金面吃紧,央行最近公布扩大贷款利率上浮幅度等,存在利率上调可能,这将增加财务成本。
3、从敏感性分析中可以看出行业的经营成本在逐渐增加,这就要求企业要控制成本,加强营销工作,保证经营收入的回笼,以减少项目风险。
4、社会经济效益和社会评估
建设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对玉米进行深层次的加工,使玉米增值,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提高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增强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是在玉米产区落实国家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吉林省玉米资源丰富,常年玉米产量巨大,而且增产的潜力还很大,因此发展玉米深加工工业,不仅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同时还可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振兴吉林省经济增加新的亮点。
该项目可以做到自己种植出来的玉米的充分利用,是一个自身供给原材料的项目,做到了资源节约,扩大盈利来源的同时降低了项目的生产成本和废物处理成本;从产品的角度,项目所出产品基本为基础生产饲养的原材料、生活和办公必需品,因此市场需求稳定,价格弹性较小,有较为稳定的盈利前景;从消费心理角度,人们的消费心理越来越关注健康和营养的全面性,因此,粗粮成为人们新的消费关
注点,而玉米制品作为粗粮制品,也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综上所述项目具有大而稳定的市场需求和较好的盈利前景。
但是,该项目的生产线单一,年处理量较小,成员很多,容易造成内部成本过高,初始资金可能不够运营,没有考虑积压等一些风险因素,但总体上看,有较大的可行性。
第三篇:投资环境调查报告
根据区委的工作重点和区人大会年度工作要点的要求,区人大会在今年4至5月份组织全区人大代表开展了“我为环境建设年建言献策”的大型调研活动。全区人大代表以代表小组为单位,采取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办法,深入本辖区外来投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业户、基层群众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开展调查研究,共召开座谈会34个,209名代表参加了调查、座谈,100余名企业负责人和个体私营业主参加了座谈。区人大会全体副主任和驻会委员在参与代表调查活动的同时,又分成10个组分别深入到各镇、街道办事处召开代表小组组长和企业负责人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区人大会又多次召开主任会议对我区投资环境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汇总报告如下。
一、我区投资环境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
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始终把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我区投资环境的改善。一是以精简审批事项为突破口,积极推进政府审批制度的改革。全区行政执法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全区49个部门报批的809项审批和收费项目,取消和废止的有599项,取消比例达到了67.9%,进一步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二是认真规范政府行政行为,实行政务公开,提高了办事效率。全区成立了区外商投资项目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项目服务中心及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开展了“一站式”服务,实行审批事项承诺超时默认制度和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度,为企业提供了便捷的服务通道,促进了政府工作提速增效。三是集中整顿规范经济秩序,加强对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清理,制定出台了《99区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责任追究暂行规定》。成立了机关行政效能投诉中心,实行了检查许可证制度,进一步净化了企业发展环境。四是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对全区行政执法单位的执法检查和收费项目,依照相关法规和政策进行了核实和精简,减少了“三乱”行为,增强了行政执法的透明度。五是在全区深入开展了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实行了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机关会风和文风得到了改进。同时,几年来,区委、区政府持之以恒地狠抓路、绿、水、楼、灯、广场等城市要素建设,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城市功能、城市形象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另外,全区各镇、街道办事处和区直各部门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开展环境建设年、项目建设年活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招商引资、环境卫生整治、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治理等工作,使我区的投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又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促进了投资的大幅度增长。在区人大代表的调查中,多数企业对我区的城市硬件发展环境表示满意,在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上,政府工作效率和质量上,大多数企业认为有较大的改善。
二、当前投资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以良好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商。但是,面对其他周边城市整体投资环境方面的竞争压力,我们在思想认识、服务环境、信用环境、执法环境、企业经营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区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1.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尚未在少数政府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中形成共识,上通下阻,上热下冷的现象还时有发生。代表们反映,少数执法部门的工作人员优化投资环境的意识与市区党委、政府的指导思想反差比较大,政府出台的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和措施在这些工作人员中有的贯彻执行还不到位。有的部门和执法人员缺乏优化投资环境的强烈责任感和紧迫感,缺乏服务的主动性和热情,甚至有的时候仅仅从部门利益出发,不能站在大局的高度和企业角度灵活制定政策、运用政策。由于思想还不够解放,导致了优化投资环境的思路难以拓展、手脚难以放开、障碍难以消除。1/4尾页
考察报告
人大关于优化投资环境的调查报告(2)调查报告优化关于人大投资环境
2.行政行为不规范问题在少数部门时有发生,服务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一是企业新上项目办事难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有的代表们在发言中谈到,目前在我区一些部门办事,门好进、脸好看,但是事仍然难办。投资一个项目或搞一项建设,要到30多个单位及科室审批,周期长达几个月。二是个别从行政执法部门分离出去的中介服务机构,没有真正与这些部门脱钩。企业在需要中介服务时,必须到这些行政执法部门指定的中介机构办理,且收费比其他中介机构要高,这种强制服务的行为企业比较反感。三是我区实行的一站式服务机构,虽然采取了集中办公的形式,但实际上还需要到各部门分别办理,同时还存在部门之间协调不力等实际问题,,审批周期长,行政效率偏低。四是“三乱”的治理还不彻底。代表们反映,个别行政执法部门重收费、轻管理,甚至于为收费而收费,以罚代管、罚而不管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行政执法部门检查、罚款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反复上门检查,搞得企业不能安心经营。此外,经营状况好的企业还成为少数社区、单位和组织优先“光顾”的对象,承担着一定的社会服务负担。五是重招商、轻安商的问题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许多代表反映,政府既要重视招商,又要重视安商、扶商,在某些情况下,安商、扶商甚至要比招商更加重要,否则,招来商留不住,给他人做嫁衣,将直接影响我区的'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后劲。调查中发现,我区目前有些企业已改到开发区注册,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在短期内尽快解决,已建成企业的流失现象还有可能继续发生,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3.信用环境不尽人意,诚信建设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整治信用环境方面采取了一些过硬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区的信用环境不容乐观,少数政府部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信行为,不少代表反映,现有政府文件中规定的优惠政策如招商引资奖励、投资奖励、退税、绿化修路奖励等难以兑现,挫伤了一些企业的发展积极性。
4.一些市、区执法部门职能交叉,执法环境急待改善。据代表们反映,尽管市、区党委、政府在清理不规范文件和收费项目中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力度还不够大,有许多与市场规则不相适应但与部门利益密切相关的审批、收费项目还没有完全取消。同时,由于我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市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文件和规定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我区的执法权利,影响了我区的利益。特别是市、区执法部门事权划分不清,重复检查、交叉收费,严重地影响了中心城区的执法环境。不少企业领导反映,他们需要拿出百分之五六十的精力来应付各种检查和收费、协调各种关系,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营。还有一些代表反映,政府一些工作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措施、政策信息、收费规定和标准以及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制度、规定,由于不能及时向社会公开,宣传力度不够,企业不知情、不了解,常处于被动地位。
5.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大,企业经营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从调查的情况看,绝大多数企业认为经营环境有所改善,对基础设施条件、劳动力素质、企业与当地政府的关系、社会治安环境等满意度较高,而经营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融资环境偏紧,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大多数中小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贷款,只能靠自己的积累,甚至靠借、靠集资来解决资金周转困难,贷款难已成为严重制约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二是基础性配套措施还跟不上,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代表们反映,一些园区如99科技工业园在路、水、电、气、排污、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远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影响了企业入园的积极性。三是人才缺乏,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我区是市中心区,人才资源相对其他区县比较丰富,但企业普遍感到高级人才和科技人员难招、难留,人才引进的门槛还比较高,特别是对于没有中高级职称而企业又特别急需的技术人才、技术工人在优惠政策上还缺乏配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