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社会调查报告(范文二篇)

时间:2022-04-23 15:13:59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5310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毛中特社会调查报告(范文二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毛中特社会调查报告(范文二篇)》。

第一篇:毛中特社会调查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调查报告

姓名

学号

(本/专)科

专业

调查报告题目

成绩

日 调查人:林喜顺

调查时间:2011年2月5日——2011年2月15日 调查地点:揭西县钱坑镇 调查对象:乞讨儿童

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文献法

关于乞讨儿童现象的情况报告

前言

人类文明日益向前,走在繁华的街道,高楼大厦不足为奇、奔驰宝马也不少见,精美的橱窗,漂亮的衣服,时不时饭店飘来一股股诱人的气味。然而,边上一个中年妇女带着个小孩跪坐在地向来往的路人不停的弯腰点头,她们在乞讨,忽然就给这个城市添加了几分灰色!

妇女愁容满面,乞讨声哀伤。她旁边的孩子,青黄色的脸毫无表情,看着令人心酸,她还只是个孩子啊!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在微博上开设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引起全国网友、各地公安部门的关注。网友纷纷将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希望家中有孩子失踪的父母能借此信息找到自己被拐的孩子。

就此,为了了解本地的乞讨现象尤其是乞讨儿童的现象,我做出了一番调查。

一、调查目的

1.了解乞讨儿童的生活及其其他相关信息

2.市民群众如何对待乞讨者,如何对待本该在学校上学的乞讨儿童 3.、归纳出一些减少或者解决乞讨现象及解救乞讨儿童的方法

二、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向我所在地的市民发放问卷,调查关于本地市民对于乞讨现象及乞讨儿童的关注

2.调查近日微博上网友所关注的“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行动的相关情况,进一步得到“被拐儿童”乃至全部“乞讨儿童”的信息

三、调查结果

(一).问卷调查,关于本地市民对于乞讨现象及乞讨儿童的关注

向我所居住的村子发放了35份问卷,临近几个乡村和小镇也发放了65份,总数为100份,其中收回92份,有效问卷90份。

以下为调查报告表的内容:

1.您的年龄是?

A.25岁以下(63%) B.26——45岁(26%) C.45岁以上(11%) 2.您在公共场所遇到的乞讨者的次数多吗?

A.经常遇到(50%) B.偶尔遇到(45%)C.只有一两次(5%)D.几乎没有(0)

3.你遇到的乞讨者当中,其中乞讨儿童的数量多吗?

A.10个以上(39%) B.10个以下(58%) C.没有(3%)

4.对于在公共场所乞讨的现象,您的看法如何?

A.同情,他们是生活的弱者,需要我们的帮助(57%) B.不帮,大多是骗吃骗喝的(30%) C.其他(13%)

5.遇到乞讨的情况您会给予帮助吗?

A.经常(35%) B.偶尔(56%) C.几乎不(9%)

6.如果想你乞讨的是一个儿童,你会同情心大增而选择帮忙吗?

A.会(80%) B.不会他们其实就是大人骗来博取同情的(20%)

7.若您给予乞讨者帮助,通常是多少金额?

A.1元以下(55%) B.1元到10元(35%) C.10元以上(10%)

8.在那些乞讨者当中您是否遇到过死缠烂打者?

A.经常遇到,心情极差(75%) B.偶尔遇到(25%) C.从未遇到(0)

9.您认为是否应该禁止公共场所的乞讨行为?

A.应当禁止(60%) B.不应当禁止(25%) C.其他(15%)

10.对于乞讨儿童现象,你认为政府和社会应该给予什么样的帮助?

综上所述,社会上存在乞讨现象,其中乞讨儿童不鲜见。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对乞讨现象及乞讨儿童的帮助还是远远不够的。看着稚嫩的脸被风霜打到阴冷,弱小的心灵也在人们的鄙弃和忽视下憔悴,我们又于心何忍?呼吁社会,不要忽略了对弱势群体的帮助。

(二)关于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的调查

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

微博行动,随手拍解救被拐儿童,是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发起的。1月17日一名母亲让他帮忙发微博,寻找失踪的孩子杨伟鑫。微博发出后,立刻引起网友关注,并且有网友表示,2010年初曾在厦门看到一名和杨伟鑫相似的孩子在乞讨,并上传了孩子乞讨时的照片。随后,孩子的家人立刻赶往厦门寻找其下落。

微博得到了广大的网友的支持,微博开通13天就有5万余人关注,政府也组建了专门的侦查小组,调查被拐儿童的案件。一个‘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又建立起来了。

于峥嵘教授呼吁广大网友及市民:希望大家在看到街头乞讨儿童时随手拍照或录像,可上传自己的微博并关注“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

1.“乞讨儿童”不等于“被拐儿童”,更非“致残儿童”

腾讯网社会评论第1555期今日话题指出,否认了“乞讨儿童”就是“被拐儿童”的说法。

在“微博打拐”行动开始后,由于“犯罪分子将儿童致残后令其乞讨”的消息不断转播,渐渐在网友心目中形成一种错觉——“这些被拐卖的孩子大都被拉出去乞讨了,而且还会被弄残。”

公安部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办公室主任陈士渠向记着表示:被拐儿童主要是被非法收养,少部分被组织乞讨。可见,即便微博打拐声势浩大,但“被拐儿童”的主要去向却并非乞讨,而是被买进了千万家需要孩子的家庭中。

2.那么“乞讨儿童”,来自何处呢?

乞讨儿童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由于家庭困难,出于自愿出来乞讨;第二种是残疾儿童被成年人利用靠博取同情乞讨;第三种是正常家庭的健康儿童被不法分子拐卖,通过乞讨为犯罪分子获得钱财。

第一种情况,社会应该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争取给家庭困难的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

第二、三种情况,都应该严厉打击。残疾人应该受到《残疾人保护法》的保护,任何利用残疾人博取同情心获得的收入都是非法所得,中国法律也禁止儿童乞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2条设有“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该罪名最高判7年并处罚金。见到儿童乞讨,可以拨打110报警。对于刑事犯罪报警,警察必须出警并制止犯罪。如不出警,请投诉警察。

第三种情况是最让人发指的,这些孩子本来应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享受父母的呵护,却被人贩子“看中”,一般都被拐向外省。让人心疼的是,不法分子为了让这些本来健康的孩子乞讨能赚到更多的钱,残忍的将这些孩子折磨残疾。这不仅仅是贩卖人口的问题,还牵扯到人身伤害罪。

3.微博解救乞讨儿童的意义,以及其中的困难和如何做到更好

顺应网友的呼吁,以及大家的帮助下,我们解救到了少数的被拐卖乞讨的孩子。但是,数据显示,微博的力量是有限的,公安部公布了60个被拐儿童的信息,仅4小孩找到了父母。即便如此,我们都是不吝啬自己的爱心,我若能救一个,我就要就一个。更重要的是,本次活动已经极大的起到了“呼吁社会重视,同时唤醒公权力重视”的作用。有了这些重视,更大范围的、更有效地解救自然会开展起来。

我们不应该只把重心放在“被拐儿童”身上,更应该放在整个“乞讨儿童”身上。如果我们解救的范围是整个“乞讨儿童”,那么随手拍照就只是一方面,让这些乞讨儿童有个归宿是最重要的,毕竟大部分乞讨儿童的出现,不是拐卖的问题,而是家庭管不了、政府管不好的结果。如果我们不给残疾儿童贫困家庭更多补助,如果不建立完善的残疾儿童福利院等机构,那么这些残疾儿童,等待他们的命运,即便不是乞讨,也会是同样悲惨的。 (三)对于乞讨儿童,我们能做的

对于政府部门 要落实对贫困人口、特别是有残疾儿的贫困人口的帮扶,让这些家长不至于沦落到养不起孩子,甚至靠卖让孩子乞讨为生的地步。让儿童乞讨,这些儿童的父母和组织者都是违法甚至犯罪的,但如果只是靠打击他们,而不让贫困家庭有抚养孩子的能力,那么就不能切断源头。

政府应该有一种责任和使命,对那些散落在异乡各地的被拐卖儿童,或是应家庭贫困被父母逼迫乞讨的孩子,应当庄重的承诺: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不惜任何代价,无论你流落在哪里,我们一定要拯救你!

对于普通人

发现儿童乞讨,可以上前询问,如果确定是出于自愿,则能帮助就帮助;如果发现是被拐人口或者有被拐可疑,可以报警。

总结

第二篇:毛中特调查报告

医务人员遭受暴力事件的调查与分析

近段时间,医务人员屡遭暴力伤害,从同仁医院耳鼻喉科女医生被刺到北大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两人被刺,再到伤害新华医院多名医生被刺,到今年震惊全国的哈尔滨暴力伤医事件,有的为此失去生命,有的因此丧失劳动能力,有的决定放弃自己的医疗职业,对医护人员的身心造成了严重创伤。于此同时,对医院等相关场所的公共秩序造成了严重扰乱,对广大人民的正常就医和卫生保健造成恶劣影响。而且,据调查,此类事件在全国发生相当普遍,为此,有必要对在公共卫生场所干扰医护人员正常工作和暴力、非暴力袭医的当前状况做一下调查与分析。

医务人员遭受暴力事件的发生率是相当高。根据2002年5月10日世界卫生组织在题为的公报中关于工作场所暴力的定义,采用统计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调查的4062名医院工作人员中1年内有2619人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暴力的发生率为64.48%,其中心理暴力为49.12%,身体暴力为15.36%。另外在广州的一项调查中,758名护理人员接受了调查,有457人曾遭受暴力,暴力的发生率60.3%,同样验证了此结论。

同时,调查结果显示:辱骂、威胁、躯体攻击和性骚扰的发生率分别是68.5%、52.6%、17.9%和15.2%;护士工作场所暴力事件的特点为58.9%的工作场所暴力发生在白班,36.4%发生在病房,63.6%的施暴者是患者家属;施暴者中男性的比例高达74.6%,54.5%的施暴者为中年;施暴者实施暴力行为时最常见的前三种情况分别是“素质低”、“ 不合理要求被拒绝”,“认为医疗费用贵”。

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医疗行业中医务人员面临着极大的压力和负担以及威胁这一状况如不及时得到改善,将会极大制约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同时使得医疗工作者无法安心工作,全身心的投入卫生服务当中去。对于调查结果我们做出以下分析:

一、暴力事件的发生有其依赖性。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事件发生的时间多为白天;护士受到的暴力要高于其他类别;实施暴力的多为30~44岁之间,其次为30岁以下,44岁以上为最少;不同文化程度比较,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组,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组发生率最低;不同婚姻状况比较,其他婚姻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已婚组,未婚组发生率最低;不同岗位比较,发生率按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急诊科护士、精神科护士、急诊科医生、外科护士、精神科医生、外科医生、其他科医生、其他科护士、医技人员、行政后勤人员。

二、其发生有其特殊原因。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某些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态度不端正,不够耐心的问题。因此引起了患者及其家属的不满;其次,医务人员与患者和家属之间存在过多的误解是发生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比如有时因医药费太贵,对治疗结果不满意,自认为做太多不必要的检查等而引起的不在少数,不得不承认目前我国的公共卫生服务及医疗水平和一些发达国家存在着不小差距,这些其实都是社会体制和医学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并非医生等医务人员所能左右;再者,某些社会媒体对于事件的报道存在失实和不均衡的问题,因为卫生工作专业性极高的工作,因此,媒体对某些医疗举措屡屡发生错误报道,严重损毁了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由此引发人们对医院对医务工作者的不信任,从而导致医患关系愈发紧张。第四,社会体制存在某些不足,如医疗保险覆盖和力度不够,是患者存在极大心里负担,加之疾患带来的身体创伤,使其医患矛盾容易被激化,酿成惨祸;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面

实施了市场经济政策,医院也不例外,本是公益的代言者,却成了发财之地,医院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想办法从中获取利益,以药养医、以药养院的模式随此展开,由此患者和医院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医患矛盾由于医疗费用的发生随此突长;最后,从基层和省市调查对比来看,具有不同的特点,基层主要是小型的伤害程度不是太大的伤害,以抱怨、辱骂,而很少有人身伤害,而省市大型医疗场所进行身体接触型的攻击的较多。

三、应该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医疗工作人员安全。医院是还人们安全和健康的地方,如今却快成了最不安全的地方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反思。而据当前情况,政府和医院也有必要采取更多有效措施确保医务人员人身安全。虽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一定效果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解决医患矛盾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中的每个人参与进去,根据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采取措施。

1、应该积极稳定推进医疗改革,减轻百姓看病负担,这将极大地减少因费用问题而产生的医患纠纷;

2、应加大对我国医学事业的投资力度,加快提升医疗水平,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就业环境;

3、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降低患者和医院所承担的风险;

4、设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对于因治疗效果、治疗措施引起的纠纷等相关医学专业性问题作出公平、公正、公开评定,减少因这些方面而产生的患者投诉无门的弱势群体状态,使医患纠纷有正规渠道解决;

5、加强平民的医疗教育,提高他们对医疗的认识程度,减少因误解造成的纠纷;

6、加强对医务工作者的教育,重新树立医疗行业的形象,加强对于正面形象的宣传,改善大众对医护人员的偏颇印象,改善他们的执业水平和服务水平,加强医患沟通,将矛盾解决在萌芽之中;

7、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医护人员人身安全,依法严厉惩处暴力袭医者,提升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建立医务人员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渠道,切实保障他们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保障人们正常的就医环境不受干扰,保障医院等公共卫生场所的正常秩序;

8、改变医院运营模式,让医院彻底回归到公益中来;

9、从调查中基层与省市医院的差别来看,基层的医疗资源更为稀少,在患者就医过程中,选择性就要少,因而他们的抱怨就相对少很少,同时由于基层医患关系的良好,矛盾就很少,而在大型医院或大中城市,市民的选择就相对多很多,因此患者容易激动而对医护产生不满,而选择其他医疗场所。从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平均受教育水平越高伤医事件发生的越多越严重,这与教育不无关系,因此,低质量教育对此同样富有责任。

10、国内关于医患关系成因、表现形式和对策的研究己涉及社会学、医疗技术、医疗信息、医疗法律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舆论监督等多个方面。从医技、医价、医药、医风和医疗制度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认识、研究医患关系,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医患关系的监督,密切注意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加大对医患关系的深入研究

影响医患关系和导致暴力事件发生的因素方方面面,我们仅对此提出以上思考分析,目前医患关系不尽人意,需要医疗服务参与者、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改变这一状况,绝不是某一部分人某一个行业或某一方面人的责任。改善医疗状况,人人有责!

《毛中特社会调查报告(范文二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