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变化调查报告(推荐5篇)

时间:2022-04-04 15:43:43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467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改革开放40年来变化调查报告(推荐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40年来变化调查报告(推荐5篇)》。

第一篇:改革开放40年

一首《春天的故事》曾家喻户晓,故事开篇于中国南方的边陲小镇——深圳。

1979年深圳开启了中国历史上一场伟大的变革——改革开放,时至今日,改革开放的脚步随之走过40载。2018年,中国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改革开放的40年,中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受到世界的普遍赞誉,深圳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在荒野上写华章,一跃从当年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城市,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和现代化史上最罕见的奇迹。

流年可以带走青春,但总有一段经历镌刻着岁月的峥嵘;时光可以改变容颜,但总有一段旋律能唤醒尘封的记忆。

何煌友先生的摄影作品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特区的发展史和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再现了深圳改革开放初期特区建设的火热场景,记录了深圳的发展和成长,承载了一代人的城市记忆,也呈现了当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那些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为观众营造了一种时空交错的身临其境感,置身于生动的历史之中,感受先行者们开创未来的风采。

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不由得让人感叹,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也许你错过了一个时代的开端,但却不会错过这个时代发展的过程,只有走进这座城,你才能深谙一座城、一个国,风潮激荡、破茧化蝶的故事。

改革开放变化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40周年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精选13篇

浅谈改革开放家乡变化

第二篇:家乡变化调查报告范文

一、吃的讲营养

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观念在逐步改变,食物消费注重结构的调整,注重讲究营养。--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 1269元,比--年增长28.3%,年均增长5.12%。主要表现为主食消费比重下降,农村居民人均主食消费308元,占食品消费支出的 24.32%,比--年下降1.8个百分点,各种营养较丰富的副食类消费增加,如:--年肉及制品人均消费286元,比--年增加149元,增长87.59%;水产品人均消费32元,比--年增加14元,增长77.77%;水果类食品人均消费45元,比--年增加26元,增长 36.84%。

二、穿着讲时尚

过去农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现在农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讲究服装面料、款式、和品牌。过去的布鞋、胶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 --年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167元,比--年增长70.42%,年均增长11.21%。其中人均服装支出118元,比--年增长 118.54%,年均增长16.93%;购买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年农村居民人均鞋帽袜类支出40元,与 --年的32元相比,增长了25.11%。

三、住房讲宽敞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农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观、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住房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了楼房。--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309元,比--年增长70.73%,年均增长11.33%;年末住房面积人均36.4平方米,比--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长 24.23%,年均增幅4.42%。其中,楼房面积26.6平方米,增长40.71%,年均增长7.13%,占住房总面积的73.12%。钢筋混凝土面积 20.5平方米,增长49.64%,年均增长8.44%;砖木结构面积15.9平方米,增长5.33%,年均增长1.10%。现在农村一幢幢新房处处可见,它们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改变了原来基本不装修、室内没摆设的状况。

四、家电讲高档

随着收入的稳步增长,城乡用电同网同价政策的落实,农村居民一改过去买得起家电而用不起电的状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高档家用电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为农村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内容而逐步走进寻常百姓之家。截止--年底,郴州农村居民每百户拥有洗衣机30台、电冰箱29台、彩电93台,比 --年分别增长66.73%、163.61%、89.83%,年均增长10.81%、21.24%、13.72%。一些更为高档的热水器、空调等耐用消费品正在成为收入水平较高农户的消费热点。

五、交通、通讯讲便利

近几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为民办实事的力度,使农村交通、通讯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城乡路网四通八达,为农民使用现代化交通、通讯工具“铺平了道路”。--年人均交通、通讯消费支出240元,比--年增长1.6倍,年均增长20.61%,交通、通讯成为近几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中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其中,交通工具人均支出23元,增长43.8%,年均增长7.52%;通讯工具人均支出42元,增长3.2倍,年均增长33.23%。 --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摩托车42辆,移动电话75部,电话61部。

六、文化娱乐丰富多彩

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文教娱乐费用的支出不断增长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文教娱乐方面的支出344元,比--年增长30.81%,年均增长5.52%。--年底每百户农户拥有组合音响23台、照相机5架、家用计算机2 台、高档乐器1台。

七、生活环境优美

近年来,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都得到很大改善,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年,全市100%的行政村通了公路,100%的行政村通了电话,100%的行政村通了电,农户住宅电话普及率已达60.61%,农户饮用自来水普及率达43.21%。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水泥硬化乡村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城镇化率逐年提高。--年起,我市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农民生活的提高将从制度上得以保证,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能力增强。

八、人口素质提高

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人口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十五”期间,郴州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快。从全市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看,--年 7-15岁农村小孩的入学率为97.8%,比--年提高0.7个百分点。农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由--年的64.81%上升到--年的73.52%。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为8.6年,比--年高0.3年。

郴州大手笔展示大变化 “南大门”成省级文明城市

9月27日,在全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表彰会上,郴州市成为继岳阳、常德和长沙之后,由省委、政府正式命名的第四个省级文明城市。该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园林城市也即将圆满成功。

从“南大门”到“后花园”

1995年,是郴州--多年建制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年,国务院批准郴州撤地建市。但当时的郴州城市规模过小,城市人口少,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偏低,与湖南“南大门”的位置、与连通粤港澳的区位优势以及与广大市民的愿望和要求均极不相称。

为了赢得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在调查研究、审时度势、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时任委书记的梅克保和市委、市政府一班人集思广益,确立了“加快建设湖南‘南大门’,努力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的战略思路,变区位优势为开放优势,变交通优势为流通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动郴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市委、市政府的意图很明显,一方面,通过加快建设“南大门”,实施“开放带动”首选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力求使郴州的经济发展成为全省的“亮点”,并对全省开放和发展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营造粤港澳“后花园”,紧贴市民的需求,改善人居条件,美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建设文明城市,扩大对外开放度和知名度。

1998年,年富力强的梅克保调任衡阳委书记,儒雅清秀的李大伦从湘西来到郴州走马上任。在对郴州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后,--年,市委、市政府又确立了“南延东进”的城市发展战略,提出5-8年在城南新区再建一座郴州城的目标。

短短7年里,郴州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近40亿元,完成大小工程项目300多个,其中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8亿元。-- 年,中心城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24个,计划总投资4.6亿元,完成投资3亿多元。今年,市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计划完成投资7亿多元,到目前为止,完成投资1.6亿元。--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再居全省第二;综合经济指标名列全省第三;利用外资总量跃升全省第二。

两大城市杰作

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面貌是一个地方精神风貌、投资环境、领导管理能力的综合反映。为了把城市做大做好做美,郴州市树立了“抓城市建设和管理就是抓经济”的思想,城市建设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如今,让郴州市民津津乐道的两大手笔均已建成,并开始发挥了效益。总面积达13.69万平方米、总投资8000多万元的五岭广场,建设资金采取以地生财方式筹集。工程从1999年10月正式动工,次年5月1日交付使用。它的建设是市委、市政府的一篇“杰作”,它在做活经营城市文章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土地是城市最大的存量资产,做活土地文章是盘活存量资产的关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盘活存量资产最有效的手段,城市建设是工业化的载体,可以说,修建一条路,带动两边土地升值,激活一批产业,从而推进工业化进程,为政府增加税源。

据统计,从1999年至--年,郴州市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总投入达10.8亿元,相当于前20年投资总和的20倍,其中政府直接投入只占 15%,信贷投入占28%,其余57%均靠经营城市而来。今年,该市组织开展了“城镇经营建设管理效益年”活动,市城区通过市场经营又将筹资15亿元,完成11个城市建设重点项目。

郴州的第二大手笔是郴江河的治理。郴江河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近7亿元,在规划建设方面,坚持了多目标兼顾的原则。沿江道路及防洪堤坝的建设,不仅仅单纯是解决道路交通和城市防洪问题,还兼顾了改善郴江河水域生态环境,改进河道可达性与亲水性,改善沿江单位、居民生活环境,同时,带动相关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该项目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沿江风光带的建设,充分考虑了城市居民对城市空间环境的需求。主要是为市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的生活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使人与自然更贴近、更融合。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没有个性和文化品位的城市是没有生气和灵魂的城市。在城市扩容过程中,郴州市委、市政府十分注重城市品位的提升。

郴州市在这方面的做法,一是提升城市生态品位。郴州自古为林中之邑,南宋诗人吴镒曾留下“他年休歇处,诗里识郴州”的美言,北宋词人秦观更是写下“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的千古佳文。根据城市的地理和自然优势,郴州市提出了“以山壮城、以水秀城、以绿美城,把森林搬进城市,让城市变成花园”的口号,在建设中力求使基础设施、园林绿化、公共建筑和设计达到个体与群落、局部与整体、自然与色彩的和谐统一。先后修建了由人行游道、河西走廊、江滨游园等景观组成的郴江沿江风光带,建设了人民路、国庆路生态园林带、天堂温泉生态园林景区和王仙岭生态旅游区。--年,该市实施了“5000棵大树进城工程”,今年3月又开展了“城区绿化月”活动,掀起了全民参与绿化的热潮。城区公共绿地面积都超过了省级园林城市标准。

第二大举措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人民把城市雕塑比喻为“城市的眼睛”,郴州市的城市雕塑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结合起来,既注重自然景观的开发又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如“苏耽跨鹤”城雕借古寓今,折射出郴州今昔的巨大变化;“神农作耒耜于郴”城雕置身于开阔大气的五岭广场之中,显得庄严凝重,喻示着郴州悠久深厚的历史文脉。

第三篇: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调查

根据学校的要求,我在十一长假期间利用放假时间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做了一下调查。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1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国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在肯定成绩的时候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取得长足进步。就此,我对我们村的新农村的建设情况做了一次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调查目的:

掌握村民对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发展变化的态度,了解家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

河南省安阳县白壁镇东柴村的村委及村民。

二、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

三、调查时间:

2010年10月1日至2010年10月7日

五、调查地点:

河南省安阳县白壁镇东柴村

六、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了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施的各项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了解人们对这些政策的理解等。

七、调查结果:

首先就是农村农业税减免的问题。2004年春一系列减轻农民税收负担的政策陆续出台。虽然这部分税并不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对于年收入仅有几千元的农民来说,一年减去几百上千元的税收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免征农业税不仅是减轻农民负担、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所在,还是稳定地方治安、保证社会安定的有效途径。但是免除农业税给镇乡一级政府带来一定的财政困难。

再次就是农村中的教育问题。因为从五年前我们村中就开始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这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好政策,而且落实的比较到位。所需经费由县级财政负担。这个政策为无力承担上学费用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为不能接受教育的孩子提供了受教育的可能。这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使老百姓确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

但是,关于农业技术教育却遭到忽略。 科学技术是先进的生产力,有了先进的生产力农民就更容易致富。至少在我们村,我好象没看见过什么发展农业生产的相关书籍,也很少看见过村里请过哪位技术人员来我们村指导农业生产。而且我们村的农业和农村的经济结构也很不合理,农民增收困难。所以很多青少年都跑到外面去打工,村里平时以老年人和留守儿童为主。这对农村教育、农业技术更新增加困难,最终导致恶性循环。

最后就是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建设。

建国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农村逐步建立了三级(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另外,从5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农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为农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社区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相互配合,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在2003年,国家又开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并取得很好的成效其组织体系、筹资机制、资金管理和监管手段都已日趋完善.但我们村里在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新的问题。

(一)管理落后,监管不力其一,由于培训的不到位和业务知识的匮乏,村中存在着管理人员对当地农户的实际情况缺乏了解,识别假单据能力不高的问题。其二,对乡镇新农合要害部位人员实施监督的主体仅是上级主管部门,缺乏完善的法规和系统的监督体系。其三,参合农民利用政策漏洞套取新农合基金。

(二)药价虚高,损害患者利益乡镇卫生院的药品价格明显高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去医院开方,到药店买药等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农民宁可选择个体诊所而不去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看病,新农合报销的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被高药费抵消,以致造成“医院挣了钱,农民不受益”现象。

(三)违规套现,增加风险由于新农合制度采用第三方(即新农合基金)付费模式。少数定点医疗机构利用专业优势和垄断地位诱导需求,提供过度服务,继而影响新农合基金的安全性。

八、调查思考:

第一、我认为要解决乡村政府财政困难问题可多渠道缓解乡村公共产品的供求矛盾,加大市场调控力度,稳定农资价格,为农民增收做出制度性安排。

第二、我认为要想进一步完善新农合基金运行机制可以:

1、提高新农合经办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管理能力。一方面要足额保证经办机构的公用和专项经费,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对现有人员还应就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方面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对违规行为的鉴别能力。

2、放开乡镇医疗服务市场 一是完全改变乡镇卫生院的营利性质,对乡镇卫生院采取公益性改革,加大政府投入,逐步改变“以药养医”的现实,抑制其营利冲动。二是放开乡镇医疗服务市场,引入市场竞争主体,改变目前乡镇卫生院“一店独大”的局面。有条件地适当降低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进入门槛,让市场规范各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

3、改变新农合基金的运行管理模式一是中央财政资金直拔到县,省略中间环节,以免出现资金滞留和挪用。二是借助外部力量,打破管办一家的运行格局。三是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新农合基金运行模式。

4、加强对新农合基金的监督管理。

5、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国家应尽快出台新农合基金管理专项法律法规。

第三、农村教育这问题解决还要靠政府的改革。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考虑:

(一)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农民服务组织创新,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有计划地兴建或扩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科技、劳务等要素市场。同时搞好农业服务,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引导农民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一定要搞好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和培训,村中领导人应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户,及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

1、鼓励采取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要采取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发展村中龙头产业。要从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为龙头企业搞好服务,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和科研单位带动农户进入市场;

2、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

3、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和效益。农产品的转化主要是发展种植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水平还很低,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实行对初级产品的深加工,还可以为农产品的增长提供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4、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创汇农业。十五期间,我国将加入世贸组织,要以此为契机,千方百计引进国外资金、

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农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

(三)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1、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引导农民更多地从事非农产业,要立足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等行业,加快改造传统工业,积极发展商业、运输等劳动密集型产业。

2、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乡镇企业。

3、鼓励、支持和组织农民开展劳务输出。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多种渠道,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到大城市和沿海开放城市务工经商,加快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步伐。

这就是我在这次社会时间中的调查所的得,农村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应该尽快解决,决不能姑息。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我对农村的变化有了更深刻了解,我相信新农村建设将会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篇:改革开放40年驻马店变化英文版

The year 2018 marks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and it also witnees tremendous changes in China over the past four decade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focus of our party and country’ work has shifted to economic construction.We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on economy development.Our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 has become stronger dramatically, and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people have risen rapidly.We Chinese people are devoting ourselves to make China dream come true and reach to national rejuvenation.My hometown, Zhumadian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Henan province.known as ‘the hinterland of Yuzhou, the center of China’, Its name was given by a meenger in history.Since the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Zhumadian has undergone titanic changes.Forty years ago, we need to use food coupons for food, flour, oil and rice and so on.These food coupons we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eople’s lives.But now, we can buy anything we wanted in anywhere.people begin to pursue a balanced diet while ensuring to eat enough.Forty years ago, due to the low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limited amount of cloth tickets, people wore conservative clothes with monotonous color style.Clothes that are slightly exposed to the body are considered "unfair" by people.With the enrichment of materials and the liberation of thoughts, People's daily dreing has become diversified.The color of clothe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vivid, and the style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bold.Clothing consumption has become a consumption culture, and the clothing standard of citizens in Zhumadian has changed from strong and durable in the past to beautiful, individual and fashionable.40 years ago, there was no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in Zhumadian .Most of the people still rely on their legs to travel between the two places.In the early day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 was extremely slow.Bicycles were already the more expensiv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eyes of the people.The home phone was also a luxury item for the residents at that time.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Zhumad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increased its investment in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acilities.Basic industries and facilitie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have developed rapidly.Nowadays, Zhumadian not only has a railway station that can accommodate 4,000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a brand-new high-speed rail s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inggang Airport has begun.Today's Zhumadian City trains, high-speed trains and planes run through the north and south, can match its name

‘horse post’.In terms of communication, every household in Zhumadian City now has fiber optics, and smart phones ar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lives.Forty years ago, most people lived in low, archaic houses with large families crammed into a handful of old houses.There are few tall buildings in zhumadian.Nowaday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people are no longer satisfied with housing survival but pay more attention to comfor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housing loan policy, the purchase of housing and decoration became the hot spot of residents' consumption,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greatly improved.Sanitary facilities, kitchen facilities and other conditions are also advanced day by day.The living environment of people is relatively crowded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give consideration to all sorts of functions such as living kitchen at the same time inside a room, most dweller now live in a relatively comfortable environment, all sorts of living facilities are provided in the house of townsman, rural dweller also lives mostly on buildings.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increase of family income, it not only satisfies the food problem, but also the surplus income can be used to improve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has caused changes in the lives of people in Zhumadian.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is particularly remarkable.In the early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people often used the term "mud house, clay platform, black children sitting in it" to describe rural schools.After so many years of hard work, a series of fully equipped new schools have become a beautiful landscape, and then developed into a modern school with both software and hardware.At that time, the thirst for talent and lack of social resources caused thousands of troops to go through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hich became the subject of basic education.But today, universities have developed from elite education into popular education, giving more people acce to high-quality education.Nowadays, “all roads lead to Rome” and “quality education” are the key words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Huanghuai College, a local college in Zhumadian, is also expanding its enrollment every year to make local students receive higher education.Forty spectacular years, we have had the privilege of witneing a great era.Forty years of twists and turns, we have experienced the hardships of entrepreneurship all the way.In the future, we will face another forty years.We will unite closely, remember the original heart, bear in mind the miion, work side by side, open the next brilliant forty

years, and write a magnificent chapter of the new journey of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第五篇:改革开放40年

《40年回首,荣光与未来》

于晋川

40年的岁月,滴入时间的长河里,是那样微小,小得激不起一朵浪花。可如果把它一代人的身上,它又变得丰厚,丰厚得足以让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足以见证一个国家从贫弱变得富强。

40年前的中国有多穷?按照当时的市场汇率计算,中国1978年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有155美元,而通常被认为是全世界最穷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国家,都已经达到499美元。从全世界的排名来看,当时中国的人均GDP在200多个国家当中倒数第三。40年前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单色调的社会中,中山装、粮票、样板戏、公社是中国的代名词,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却缺衣少粮、物资匮乏是我华夏泱泱大国的心痛;40年前的今天,我们饱受西方诸国歧视,政治、经济、文化受制于人,被视为红色妖魔。在这种境地之下,中国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正是因为这个决策,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迎来了改天换地的巨变。我们用40年的时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

40年后,我们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原来的155美元变成了2017年的8836美元,我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我们的 神舟号系列载人宇宙飞船、探月行动等航天航空技术不 断发展,打开了宇宙的大门,我们的杂交水稻,让数以亿计的人类摆脱饥饿,我们的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大型计算机都掌握着世界领先技术。我们的文化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率不断上涨;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因为改革开放,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当然,我们也要明白,之所以现世安好,那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我们应当铭记,有那么一个政党,始终秉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探寻出路。我们应当铭记,有许多的科研工作者,他们夜以继日,坚持不懈的攻克一个个难题;有许多的人民解放军,他们用汗水、用鲜血保卫着国家和人民的安全稳定;我们还应当铭记,在那些平凡的,普通的岗位上,有无数的人在兢兢业业的工作着,默默无闻的付出,铸就中国匠心。

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40年不会是终点,社会主义的大旗终将会由年轻的一代扛起,让我们继往开来,奋发努力,祝愿祖国富强,祝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改革开放40年来变化调查报告(推荐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