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实习证明(推荐5篇)

时间:2022-03-25 14:19:07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29602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生产实习证明(推荐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生产实习证明(推荐5篇)》。

第一篇:产证办理材料

办理产证所需材料

一、 客户所需材料:

1、

2、

3、

4、

5、

6、

7、

8、

二、 开发商所需材料

1、

2、

3、

4、

5、

6、

7、

房屋交接书 维修基金发票(一式两联) 预告登记 房地产登记申请书 营业执照复印件 法人身份证复印件 委托书 预售合同 契税 私章 身份证 户口本 已婚者需要结婚证 有未成年子女需要出生证明以及户口本 预售合同所有签署人到场,不能到场者需要委托书委托他人办

第二篇:上海理工大学硕士条件

上海理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上理工研[2005] 23 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

本校按不同学科门类授予学位。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均由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授权。

第二章 学位评定委员会

第三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一般由25人左右组成,任期2~3年,委员会设主席1人,一般由校长担任,副主席若干人。委员会成员包括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和学术地位较高的专家。委员原则上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一般不超过60岁。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成由学校确定,报上海市教委批准。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设学位办公室。

第四条 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责:

1.审定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通过的硕士学位申请人名单; 2.对申请博士学位人员进行审查,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 3.审批博士生指导教师和硕士生指导教师的人员名单; 4.审议和作出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决定; 5.作出撤销学位的决定;

6.审查申报增列或调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 7.研究和处理授予学位工作中有争议的和其它事项。

第五条 根据工作需要,学位评定委员会在各学院设立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一般由7~15人组成,任期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分委员会设立主席1人,副主席1~2人,主席一般由院长担任。委员会成员在研究生指导教师中遴选,教授人数应超过半数,年龄一般不超过60周岁,由各学院提名,校长批准,校学位办备案。分委员会设秘书1人。 第六条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职责: 1.审议申请学位人员材料,并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申请人名单和授予博士学位的建议名单;

2.审定本分委员会所属学科、专业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方案;

3.审查本分委员会所属有关学科的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申请; 4.审查申报博士生、硕士生指导教师的申请材料,提出初审意见;

5.对研究生指导教师作出停止招生或撤销导师资格的建议; 6.审查学位论文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7.研究和处理其它和学位有关的事项。

第七条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办公室设在研究生部,为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办事机构,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主要职责是: 1.组织办理学位申请手续;

2.协助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位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及学位论文答辩等工作;

3.办理硕士、博士、名誉博士学位证书;

4.将授予硕士、博士学位的名单和有关材料报送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5.收集学位论文及有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和立卷工作;

6.办理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的有关事项。

第三章 学位申请及资格审查

第八条 学位申请

本校毕业研究生申请学位,应在学位论文答辩通过,获得研究生毕业资格后,向所属学科、专业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申请。

第九条 学位申请人的资格审查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查,符合下列条件者可按照本细则的规定,同意其申请: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愿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修完个人培养计划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达到规定的总学分及其它有关要求;

3.具有各级学位所要求的学术水平; 4.申请手续完备,材料齐全。

第十条 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按照《上海理工大学关于授予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硕士学位工作细则》执行。

第四章 学位学术水平的要求

第十一条 硕士学位学术水平的要求

硕士学位申请者通过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达到下述水平者,可授予硕士学位。

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3.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表明作者已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4.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听、说、写能力。

第十二条 博士学位学术水平的要求

博士学位申请者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达到下述水平者,可授予博士学位。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人的专门知识; 3.学位论文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理论研究或实验过程要体现出创新性;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4.能够熟练地运用第一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听、说、写能力;能初步用第二外国语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第五章 学位课程考试

第十三条 硕士学位课程考试的科目是: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 3.一门外国语。

课程考试按硕士学位水平的要求、结合培养计划安排进行。

第十四条 博士学位课程考试的科目是: 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2.基础理论和专业基础课; 3.第一外国语。

基础理论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考试方法,一般采取笔试方式或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方式。

第十五条 学位申请者必须通过规定的考试,成绩合格,方可参加论文答辩。

第六章 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第十六条 硕士学位论文应能反映出本细则第十一条中所规定的学术水平要求,而博士学位论文则应能反映出本细则第十二条中所规定的学术水平要求。

论文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如在理论分析、计算方法、数据处理、实验方法、测试技术、仪器设备、工艺方法或应用等某方面提出新的见解、改进或革新,或用已有的理论去解决新的问题而获得新的成果。

第十七条 论文书写格式一般应是:摘要,目录,综述(绪论或引言),理论分析,必要的实验或计算,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总结,符号表,参考文献,附录,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的科研项目及取得的成果。综述部分应阐明国内外对本课题研究概况以及最新的进展情况,并注明本人所做的主要工作。 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几个人合作的研究课题,论文内容应侧重本人所做的工作,而共同工作部分应加以说明。

第十八条 学位论文撰写应文字通顺,层次、图表清晰,排版清楚。学位论文要单独写出较详细的论文摘要,内容包括: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和过程的概括叙述,主要结论。学位论文摘要不少于500字,其中关键词3~5个。摘要中一般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非通用的符号和术语。学位论文摘要应译成英语。(详见《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统一要求》)

第七章 学位论文评阅

第十九条 在答辩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聘请与论文有关学科的专家对学位申请者的学位论文进行评阅。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2名,其中校外专家至少1名;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7名,其中校外专家4名以上(包括4名),评阅人中博士生导师不得少于5名,校外专家博士生导师不得少于3名。

第二十条 评阅人应当按本细则第六章的要求对论文写出详细的学术评语,供答辩委员会参考,并提出是否可进行论文答辩的意见。

第二十一条 博士学位论文最迟在答辩前2周(硕士学位论文最迟在答辩前1周)送达评阅人。在收到评阅意见且评阅人同意答辩时,方可组织论文答辩。论文评阅人中如有一人的评阅意见是否定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该对否定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必要时可增聘一位评阅人。如有两名评阅人(包括增聘的评阅人)的评阅意见是否定的,则不能组织论文答辩,本次申请无效。

第八章 学位论文答辩

第二十二条 论文答辩委员会

1.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组成,指导教师如参加答辩委员会,则答辩委员会应不少于5人组成,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当有外单位的专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应当有企业专家)。答辩委员会主席由教授、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担任,申请答辩学生的指导教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2.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名教授(或有相当职称者)组成,指导教师如参加答辩委员会,则答辩委员会应由不少于7人组成,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博士生导师4人(包括4人)以上,校外专家2~3名,其中至少2位是博士生导师。学位申请人的指导教师不能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

3.论文答辩委员会设秘书一人,由具有讲师或以上职称教师担任,协助办理答辩有关事宜,参加答辩工作全过程,整理与答辩有关的材料。

4.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

5.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必须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发扬学术民主。答辩应公开举行(保密内容除外)。论文答辩委员会根据答辩情况,就论文是否通过和是否建议授予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方得通过,决议书由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名,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批。答辩会议应有纪录。 6.答辩委员会成员不得采取通信方式投票。如个别答辩委员会成员因故不能参加,则答辩改期举行,或按审批手续改聘请其他专家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或减少答辩委员人数。

第二十三条 论文答辩程序

1.宣布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研究生及导师姓名; 2.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会议,宣布答辩开始; 3.研究生报告论文主要内容(30~60分钟); 4.答辩委员会成员及列席人员提问,研究生答辩;

5.休会,答辩委员会举行内部会议。导师(或推荐人)介绍研究生的简历、政治表现、学习成绩、论文水平;宣读论文评阅人的学术评语(博士学位论文只需宣读论文评阅汇总意见);对论文进行评议,写出评语,并以不记名投票方式就论文是否通过和是否建议授予学位进行表决;

6.复会,答辩委员会主席宣布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和表决结果。

第二十四条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如论文虽未达到博士学位学术水平,但已达到硕士学位学术水平,而申请人又未曾获得该学科的硕士学位,答辩委员会可作出建议授予硕士学位的决议。

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硕士论文可在一年内修改后重新答辩一次;博士论文可在两年内修改后重新答辩一次,否则作结业处理。

第二十五条 答辩时答辩委员会秘书应认真做好记录。答辩结束后,秘书应将有关材料整理立卷,送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然后由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秘书送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和存档。

第九章 学位审批

第二十六条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出席会议的成员达到三分之二以上方为有效)对论文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学位人员的政治思想表现、学习成绩和论文答辩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查,就是否授予硕士学位和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为有效。凡论文答辩委员会不建议授予学位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一般不进行审核。但对个别有争议的,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织力量重新审核,确认达到学位标准,也可作出授予学位的决议。对某些虽经答辩委员会建议授予学位,但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后认为不合格的,也可作出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的决议。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将授予硕士学位人员的名单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将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人员的材料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在讨论是否授予某研究生硕士学位有争议而无法作出决定时,可将材料上交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决定。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出席会议的成员达到三分之二以上方为有效)对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建议授予博士学位人员的材料以及硕士学位方面有争议的对象进行逐个审核,就是否授予其学位作出决议,决议应采取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成员过半数通过为有效。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授予学位:

1.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方面犯有严重错误而又坚持不改者; 2.学习期间曾受过记过处分而无明显侮改表现者及尚在留校察看处分期者;

3.在课程考试中或论文工作中舞弊作伪,情节严重者。

第二十八条 对国内外卓越的学者或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可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第二十九条 学位获得者由学校颁发学位证书。证书的生效日期从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决定之日开始。

第十章 其 它

第三十条 在本校学习的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申请学位,参照本细则办理。

第三十一条 对已授予的学位,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如确认属错授,或发现有舞弊作伪、严重违反学位条例规定时,应予复议,可撤销所授学位。

第三十二条 本细则自公布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属校学位评定委员会。

附件1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及答辩工作要求

一、论文答辩申请须符合的前提条件 1.申请者必须按照培养方案的规定,修完本人培养计划中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取得所规定的学分。

2.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以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的第一身份(若为第二其导师必须是第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或取得成果,且满足以下条件:在C类或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或获得已授权的专利一项(专利权人为上海理工大学),并公开发表论文1篇。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除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硕士)在读期间必须以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的第一身份(若为第二其导师必须是第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论文或取得成果,且满足以下条件:在C类或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获得已授权的专利一项(专利权人为上海理工大学)

A、B、C类期刊为《关于修订《上海理工大学校定国内外期刊源及论文的分类》的通知》(上理工[2011]17号)制定。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以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的身份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或承担过较重要的科研项目。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应以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的身份公开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及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者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要求相同。

3.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且经导师审定通过。论文符合《上海理工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统一要求》。

4.要求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论文阶段时间不得少于1年(计算日期从研究生部收到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之日起算),必须参加上海市学位论文“双盲”检查并通过,发表的学术论文必须刊出。必须通过国家英语六级考试

二、学位论文答辩的时间

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硕士学位论文的硕士生,其论文答辩可在第5学期或第6学期两个时间段进行(具体见学校相关文件规定)。

三、申请论文答辩的程序

1.从研究生信息网http://yjs.usst.edu.cn/的学位授予栏目下载部分答辩表格。进入研究生信息网的“研究生学位信息管理系统”,输入有关信息并确认,打印“普通硕士学位信息表”。

2.去研究生部培养办打印成绩单。 3.领取上海理工大学申请学位审批表。

4.将填写好的上海理工大学申请学位审批表、成绩单、论文原稿、六级证明和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的复印件(包括封面、目录、正文第一面)送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主要审查论文的内容、质量)。

5.将上海理工大学申请学位审批表送研究生部学位办审核;将普通硕士学位信息表交学位办;抽号以确定论文是否列为上海市“盲审”;领取论文封面。

6.组织答辩。

7.列为“盲审”者,抽号一周内需将送审论文及上海市学位论文“双盲”检查简况表交至研究生部学位办。

8.答辩后两周内,将论文原稿及装订本交有关部门。

四、答辩前需准备的材料 论文答辩前需填写好有关表格(答辩所需的部分表格从有关部门领取,其余表格均从网上下载),并准备学位论文若干本及其论文全文电子版。

答辩和学位申请的全套表格有: 1.上海理工大学申请学位审批表★ 2.普通硕士学位信息表

3.上海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表2份,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人员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表3份

4.上海理工大学学位人事简表

5.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费用清单 6.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表决票(3或5份,视答辩委员会人数定)

注:★所示的表格从有关部门领取,其余表格均从网上下载。 答辩委员会秘书负责办理答辩有关事宜,研究生答辩完毕后,答辩秘书负责将上述

1、

3、

4、

5、6材料整理后及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学位论文交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秘书。

五、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前夕学位办应收到的材料

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分别于2月下旬和6月上旬之前讨论本学院学位授予等事宜,并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召开前7~10日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秘书将审查通过的材料送交研究生部学位办公室。

材料如下:

1.上海理工大学申请学位审批表

2.上海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表

3.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表决票 4.上海理工大学学位人事简表 5.学位论文

6.六级证明(外语专业研究生提交二外证明) 7.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

8.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查通过的名单及表决结果

注: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可以是被录用的待发表论文,但须提供录用通知原件及论文稿,学位证书需学术论文正式刊出后方可领取。

上海理工大学校定国内外期刊源及论文的分类

一、A类论文包括

1、SCIE检索的期刊论文: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

2、EI(核心版)检索的期刊论文:工程索引(核心版)(Engineering Index Compendex)。

3、SSCI检索的论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网络版)(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

4、A&HCI检索的论文: 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Arts & Humanities Citation Index)。

5、《新华文摘》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论文,《人大复印资料》收录的论文。

6、在校定A类中文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注:对于在校定A类中文期刊所涉及的56个学科以外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高影响因子论文(按八大类别影响因子在括号中以上),由本人申报A类论文,校学术委员会确认。

二、B类论文包括

1、EI(网络版)(Ei Compendex Web)中非EI(核心版)检索的期刊论文,SCIE检索的会议论文,EI检索的会议论文。

2、ISTP检索的论文:科学与技术国际会议论文集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Technical Proceedings)。

3、ISSHP检索的论文:人文社会科学国际会议论文集索引(Index to Social Sciences & Humanities Proceedings)。

4、在国外英文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5、在中国科学院的科技论文数据库CSCD(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中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6、在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China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中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7、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引文数据库SCD(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中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三、C类论文包括:

1、在除了A类、B类以外,在中文统计源期刊要目总览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2、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会议论文。

3、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一级学会会议论 注:

 统计各数据库的数据时,以当年的数据为准。

 CSCD来源期刊目录以中国科学文献服务系统公布的目录为准。

 CSSCI来源期刊目录以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公布的目录为准。

 国内全国一级学会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的理科、工科、农科、医科、交叉学科的全国学会目录为准。 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最新版为准。  发表外国语言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不限于英文期刊。  “公开出版发行的国际会议论文”包括有出版号的国际会议论文集。  “公开出版发行的全国一级学会会议论文” 包括有出版号的全国一级学会会议论文集、北京大学的中文统计源期刊要目总览的期刊增刊收录的会议论文。

第三篇:仿生设计的现代工业设计的应用前景论文

仿生设计的现代工业设计的应用前景论文

摘要:仿生设计是工业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本文指出了仿生设计对现代工业设计的重要价值,归纳出现代工业设计中仿生设计的主要应用方式,包括形态、功能、结构、色彩、肌理等,并提出了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仿生设计;工业设计;设计方法;仿生学

自然之美是设计之源,仿生设计自古有之。从学科上来讲,仿生设计也称为设计仿生学,是在仿生学和设计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研究范围涉及生物学、数学、材料学、人机学、色彩学、美学、工程学等诸多学科。仿生设计因其独特的价值,在现代工业设计中不仅非常常见而且应用广泛,对工业设计的发展和设计价值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仿生设计对现代工业设计的主要价值

仿生设计并不是对自然对象形态的简单模仿,而是根据一定的目标,经过复杂的观察研究和设计技术,为工业设计提供一种有价值的解决思路和设计方案的过程。它对工业设计至少有如下几种价值:第一,丰富设计造型,提供更多设计选择。地球有丰富多彩的自然形态,自然中的形态、结构、功能、色彩、肌理都可以成为仿生学和仿生设计的对象,为工业设计提供无穷的思路和方案。第二、优化产品功能结构,节省设计成本。仿生设计通过对符合设计目标对象的研究,能够为设计找到一条便捷而方向准确的道路,不仅能够获得最优化的设计方案,还能大大节约设计研发的时间、资金、技术等成本。第三、增加产品情趣,提升产品附加值。仿生不仅高效地满足设计对功能的需要,还能因为仿生具有的形态或交互趣味,增加设计的附加值[1]。美国社会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提出:“无论何处,人都需要补偿性的高情感,这种补偿的高情感尤其体现在当今社会,社会越进步,人们离大自然越远,亲近大自然的感觉反而越强烈。”第四、增加产品内涵,丰富设计文化。许多生物在人类长期的历史文化中成为了图腾或者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仿生设计可以为产品增加文化内涵,为设计目标提供符合品位和符号象征的设计方案。

二、仿生设计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主要应用方式

按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目的划分,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仿生设计可划分为不同的方法种类。例如,按生物所属种类来分,可分为动物仿生、植物仿生、昆虫仿生、人类仿生和微生物仿生;按模仿的逼真程度来分,可分为具象仿生和抽象仿生;按模仿的完整性可分为整体仿生和局部仿生;按被模仿生物的态势来分,可分为静态仿生和动态仿生[2]。目前,按照生物系统结构的划分来探讨仿生设计种类是最普遍的方式。据此,仿生设计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应用方式有主要如下几种:1.形态仿生设计通过研究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我们人类自身)的内外形态及其象征寓意,经过相应的设计技术和艺术手法将其运用到设计之中的`过程即是形态仿生设计。形态仿生包含局部形态仿生和整体形态仿生。形态仿生设计是工业设计中应用最大的仿生设计形式。例如,玛莎拉蒂的Kuba概念车就是运用局部形态仿生设计的案例,该车前脸上大大的格栅像极了鲶鱼的厚嘴,因此也被称为“鲶鱼车”。奔驰的Boxfish设计(见图1)是整体形态仿生设计的典型代表。这款汽车以箱为设计原型,设计师模仿箱的外形形态将汽车风阻值降低到了0.06,使得汽车不仅外观更加流畅,而且油耗降低了20%,氮氧化物等的排放量减少了80%。家喻户晓的甲壳虫汽车、熊猫汽车,其独特的外形早已成为经典,深受人们青睐。家具设计和儿童产品设计中形态仿生设计案例更是比比皆是。2.功能仿生设计功能仿生设计是通过对生物功能实现的机理进行研究,将其运用到产品设计中的方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木匠鲁班在一次外出时,不慎被带齿的草叶划伤了皮肤,他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功能是大部分产品最大的价值,因此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功能仿生是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十分热衷的设计方法。比如,潜水艇是对鱼的仿生。鱼通过鱼鳔肌控制鱼鳔的收缩和膨胀可以使体内空气的含量产生变化而调节身体的密度,在水中产生的浮力也会随之变化,达到上升或下沉的目的。设计师们模仿鱼类的这一功能特性,设计出了潜水艇,利用蓄水仓的注水变化,模仿鱼鳔功能,下潜时就往蓄水仓中注水,增加潜艇重量,潜艇就下潜;要上浮时就往外排水,清空仓中积水,减轻潜艇重量。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经典的功能仿生设计案例。诸如模仿了蝙蝠的超声波定位系统的雷达、仿生章鱼遇险喷黑色墨汁功能的烟雾弹等等。功能仿生由于其应用的广泛性、实用性和自然性,让我们在使用相关产品时几乎忘了这些产品功能本身的源头是大自然的生物。3.结构仿生设计结构仿生是以研究生物结构为主,以工程力学原理为基础,进而对材料、结构、系统进行仿生模拟,以此设计和优化产品结构[3]。比如,在直升飞机中就运用了结构仿生设计。飞机在高速飞行时,常会引起共振现象,甚至会折断机翼引起飞机失事。昆虫早在三亿年前就飞翔在空中了,它们却没有颤振的危险。生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昆虫每个翅膀前缘的上方都有一块深色的角质加厚区――翼眼或称翅痣。这一区域直接影响昆虫的飞行稳定。根据这一发现,人们在飞机的两翼上加上了平衡重锤,使得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在如今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中,人们依然在设计中运用结构仿生并达到了极好的效果。德国工程公司Festo根据象鼻子的结构特点,创造了新式的象鼻机械臂(见图2),先进的仿生设计使它能灵活地搬运沉重的货物,并进行伸缩和弯曲动作,使机械臂的性能在灵活度、伸缩性和柔韧度上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4.色彩仿生设计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莫曾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色彩仿生通过借鉴和运用生物的颜色,能够为产品设计提供多样的色彩方案,为产品吸引消费者和实现价值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玫瑰红、宝石蓝、咖啡色等等诸多颜色都是提取自自然,自然万物丰富的色彩不仅为人们的视觉审美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更好地实现产品功能,保护用户的安全提供了设计思路。例如,军用迷彩服和汽车就是借鉴变色龙的伪装原理,运用自然环境中的颜色,降低在自然环境中的辨识度,达到安全保护的作用。还有在工业生产和机械操作中,我们广泛采用黄蜂的黄黑色搭配(图3),以警醒人们注意安全。5.肌理仿生设计借鉴和模拟自然物表面的纹理质感和组织结构特征属性,发挥产品的实用性,以及表面纹理的审美、情感体验,即为产品的肌理仿生设计[4]。肌理仿生设计不仅能够让用户体验到有如生物对象表皮的质感,还能通过对生物表皮机构的运用实现特殊功能。在现代服装设计和一般工业产品设计中,模拟动物皮革或皮毛的设计非常多见,人造皮革已经成为设计应用中最广泛的材料之一。荷叶表面是由很多密集排列的突起组成,它们之间存在纳米级的微小的空隙,而在此之上还存在更为细小的突起,形成双重的结构突起。水滴在荷叶上极易滚动,与此同时带走尘埃细菌。荷叶表面这种不沾泥水和自清理的肌理结构原理,被广泛应用在现代工业设计中。比如,自清洁玻璃通过利用荷叶表面多尺度结构与表皮生物蜡的存在起到清洁的目的而制成,起到自清洁和防结冰的作用。

三、仿生设计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事实上,仿生设计早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中,它不仅是一种设计方法和手段,也是许多设计师所坚持的设计观念和设计思维。著名设计师科拉尼一生热爱仿生设计,设计了涵盖汽车、航天器、家具、家电等许多种类的经典仿生产品。他说:“我所做的无非是模仿自然界向我们揭示的种种真实。”[1]英国设计师亚历克斯麦克迪尔米德热衷于游艇仿生设计,设计出诸如Iwana、penna、conch等一系列仿生游艇。著名设计师罗斯拉古鲁夫的设计理念则是把抽象的大自然的事物赋予具体的有机造型。[6]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回归自然思想的不断加强,仿生设计毫无疑问会在工业设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设计师的青睐。在具体的设计方法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情感化需求的不断增加,未来仿生设计也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首先,仿生设计将更加科学化和高新化。比如,利用眼动跟踪技术,根据可视化和量化的数据进行形态仿生将为形态仿生设计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7]随着神经网络算法技术的提高,特别是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仿生设计将与前言科技的结合更加紧密。比如,智能机器人通过预算行为轨迹能够打乒乓球或羽毛球。其次,仿生设计的多学科交叉融合性进一步增强。仿生设计的本质就具有学科交叉性,在今后的仿生设计中,随着“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的进一步加强,交互体验需求和要求的增加,技术工程和人文艺术将结合更加紧密。最后,仿生设计对象将更加丰富多彩。借助微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科学设备、仪器的进步,人们将会探索发现更多的生物对象,以往难以观察到的深海生物、微生物等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了解。这些未知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必然为今后的仿生设计提供更加丰富的创意来源。总而言之,仿生设计有着越来越广阔的应用前景,合理充分地运用仿生设计既能够促进工业设计的发展,亦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仿生运用于现代工业设计时,要注意不要将形式与功能、形式与结构、形式与材料人为分离,而使得设计形神分离。在具体产品设计中,既要强调形神一体,也要强调内外一致,将自然形态与人文思想相结合。既要考虑模仿对象的自然属性,又要考虑产品的社会属性,做到“取于自然,高于自然,人与自然统一”的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方能使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牧.工业设计仿生的价值[J].装饰,2013,(240):16.

[2]蔡克中,张志华.工业设计仿生学的应用研究[J].装饰,2004(130):73.

[3]杨程.工业设计中的仿生要素[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4:32.

[4]孙宁娜,董佳丽.仿生设计:Bionicsdesign[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5]罗一墩,尹影.仿生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及前景[J].企业导报,2016,(11):56.

[6]马宏宇.游艇外观造型的仿生设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

[7]戚彬.基于眼动跟踪实验的产品形态仿生设计研究[J].机械设计,2014,(6):125-128.

[8]马泽群.仿生设计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困境及策略[J].包装工程,2013,(20):113-128.

第四篇:中国学生赴德留学常识100问

第一部分:德国政府政策  高校特点  大学类型  大学

1. 中国学生想去德国留学深造,希望大致介绍一下德国对外国留学生的政策。

为适应对外经济、贸易、文化和学术交流的需要,德国政府着眼于未来,近几年在对外文化政策,尤其是在外国留学生政策方面不断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并采取种种措施吸引外国的优秀青年去德国留学,为外国留学生和青年学者攻读学位、进行学术研究提供逗留方便。近几年德国大学中外国留学生人数的比例逐步增长,计划达到学生总数的10%,约28万人。

为此,德国许多高校对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作了一些调整和改进,有些专业设立了用英语或英、德双语授课的国际课程。此外,攻读学位也有了新的途径,现在既可以按传统方式直接攻读“硕士”(Diplom, Magister),也可以按改革的办法在一些高校先读新设立的“学士” (Bachelor) 学位,接着攻读“硕士” (Master) 学位。获得“硕士”学位后,还可以继续攻读“博士”(Doktor) 学位。

目前在德国高校注册的中国留学生约有20000多人。另有数以千计的科学技术人员和学者在德国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1999年在中国签发的大学学习签证为3943人次。2000年更达到了7651人次。

2. 请简单介绍一下德国高等学校的一般情况。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高等教育非常普及,各类高等学校共有300多所,分布在16个联邦州,注册学生总人数约190万。其中综合大学(含理工、师范、全科大学等)114所,学生约130多万;应用科学大学152所,学生约40多万;艺术、音乐院校49所,学生3万余名;各州行政管理学院数十所,学生近4万。目前在德国的外国留学生总人数约14万。每年入学新生人数约22万。各类大学共设专业400余个。

德国的高等学校绝大部分都坐落在人文环境良好、自然环境优美的城市,优越的教学、科研和生活设施为完成大学学业提供了客观和物质上的保证。

3 . 德国大学有名次排列吗?

德国大学没有正式的级别上的名次排列,也没有重点大学与普通大学之分,任何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专业设置上都有自己的强项。但德国大学有历史长短和规模大小之分。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是海德堡大学 (Universit?t Heidelberg),建立于1386年;规模的大学有慕尼黑大学 (Universit?t München )、柏林自由大学 (Freie Universit?t Berlin) 和科隆大学 (Universit?t K?ln)等。一般历史较长、规模较大者多属“大学”。

4. 是否德国东部的大学比西部的质量较差?

这可能是一种主观推测或以讹传讹的误解。东部的大学质量也是相当好的,比如柏林洪堡大学 (HU)、来比锡大学 (Universit?t Leipzig )、德累斯顿理工大学( TU Dresden )等许多高等学府都是著称于世的,曾产生过不少的科学家和学者。如果说有些大学原来教学和科研设备的硬件较差,那么在德国统一后十年多的时间里也已有明显改善。少数新建立的应用科学大学 (FH) 起步较晚,教学质量同样在不断提高。

5. 德国的高等学校有什么特点? 为适应德国大学的学习生活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德国许多大学均有数百年的历史。近代德国高等教育改革先驱者威廉.冯.洪堡 (1767 - 1835) 提出的“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原则至今仍被推崇为大学治学的指导思想。综合大学主要是培养科学后备力量,强调专业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其毕业生通常都有较强的独立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

伴随现代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需要培养大量具有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能力的专门有用人才。因此,近几十年应用科学大学应运而生,方兴未艾,其教学密切联系实际,毕业生除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实践能力很强,因此受到企业的欢迎。

艺术院校提倡发展个性和创作自由,限度地培养和发挥个人的创造性。    

德国高校享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可自行决定聘任教授和招收学生。

德国大学实行“学术自由”。在课程设置上除少数必修课外,学生完全可以根据专业要求和自己的志趣安排学习计划和选修课程。“保姆式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入学后往往感到茫然,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能适应这种情况。因此,想到德国去读大学并学有所成,除基本的经济条件外一定要有优良的学习成绩,较强的独立工作和生活能力,高度的学习自觉性,健康的体魄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当然,扎实的德语知识和熟练的运用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即便入了大学也很难顺利完成学业。

6. 德国高等学校有哪些类型?

德国的高等学校根据其任务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 综合大学 (Universit?t):这是一种学科较多、专业齐全、特别强调系统理论知识、教学科研并重的高等学校。

此类大学设有工科 (Ingenieurwissenschaft)、理科 (Naturwissenschaft)、文科(Geisteswissenschaft)、法学 (Rechtswissenschaft)、经济学 (Wirtschaftswissenschaft)、社会学(Sozialwissenschaft)、神学(Theologie)、医学(Medizin)、农学(Agrar-wissenschaft) 以及林学 (Forstwissenschaft) 等学科。

它包括有:理工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t, TU)、师范大学 (P?dagogische Universit?t/Hochschule, PU/PH) , 全科大学 (Gesamthochschule, GH) 以及体育大学、行政管理和国防大学等。

全科大学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建立的,它集传统综合大学、师范大学、应用科学大学和艺术院校之大成,设有多学科、多层次的专业和课程。

二、 应用科学大学 (Fachhochschule, FH;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此类大学大部分历史较短,规模不大,一般只设有一、两个或最多几个专业,但其特色极为突出。分别设有工程、技术、农林、经济、金融、工商管理、设计、护理等专业,原则上不设一般意义上的文科类专业。其课程设置和内容除必要的基础理论外,多偏重于应用,专业分类较细,教学安排紧凑,学制较短。

三、艺术学院 (Kunsthochschule, Kunstakademie) 和音乐学院 (Musik-hochschule),其中包括戏剧学院 (Theaterhochschule) 和电影学院 (Filmhochschule) 等。此类大学相对来说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实行小班或个别教学,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艺术才能。

以上三类大学属同等的高等学校,通过毕业考试和论文答辩的毕业生可获得“硕士” 或相应级别的学位,并具有国家承认的同等证书职业资格。

7. 应用科学大学 (Fachhochschule, FH) 和综合大学 (Universit?t, Uni) 有什么区别?

这两类高等学校的区别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大学类别 综合大学 应用科学大学*

学校规模(学生人数)15000人左右 4000人左右

课程设置 学科比较齐全 重点为工科、经济、企业管理、财会、设计等

入学资格 德国十三年制 德国职业专科中学、高中毕业 (Abitur) 高级专科中学或十三年制高中毕业学习年限 4 - 6年 4 - 4.5年毕业学历 学科硕士 Diplom 应用学科硕士Diplom (FH)或 Magister 攻读博士 毕业生可以直接读博 毕业生可入综合大学读博科学研究 科研与教学并重,强  从事一定的应用性研究调基础研究

* 德国的Fachhochschule这一特殊名称在中国原译为“高等专科学校(高专)”,因而常常被误解为中国的“大专”,而它们之间在入学条件、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和内容以及毕业时达到的学历均有重大的区别,故不可相互混淆。这种误解在其他国家也时有发生。因此,德国此类大学在使用Fachhochschule (FH) 这一名称时,同时附上英译名称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 , 即“应用科学大学”。学校名称可译为“学院”,如Fachhochschule für Technik und Design Mannheim 可译为“曼海姆技术设计学院”。

8. 请具体介绍一下德国高校的学制。

上面已经提到德国高校因类别和专业的不同,规定的学习年限 (Regelstudienzeit) 也不同,但一般为4 - 6个学年 (Studienjahr),每个学年又分为两个学期 (Semester),即冬季学期 (Wintersemester) 和夏季学期(Sommersemester)。 也就是说,综合大学至少要修满8 - 12个专业学期(Fachsemester) ,但由于必修和选修课程甚多,对毕业论文的要求甚严,学生往往需要延长1 - 2年时间方能完成全部学业。应用科学大学课程安排紧凑,包括实习在内至少要修满8 - 9个专业学期, 学生无特殊原因不得任意延长学习期限。少数学校设有学制为3年(6个学习学期)的“学士”班。艺术院校通常需读 7 - 10 个专业学期。

9. 大学的学习课程是怎样安排的?毕业生获得什么学历?

大学的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

一、基础阶段 (Grundstudium) :通常为4个学期,主要学习基础课程。

二、专业阶段 (Hauptstudium) :因专业而异,一般为4 - 8个学期,学习硕士专业课程,做毕业设计以及撰写毕业论文。

修完基础阶段的课程,积累足够的学分单 (Scheine) 后,必须通过“中期考试”(Zwischenprüfung, Vordiplomprüfung, Diplomvorprüfung) 才能进入专业阶段。

修完专业课程,完成毕业论文,通过毕业考试,即可获得相应的学位。毕业考试根据不同学科分为高校考试、国家考试和教会考试三种。大学的理科、工科、经济学和社会学某些专业的学历文凭为Diplom;语言、文化、法律和部分经济、社会等人文学科的学历文凭为Magister/Magistra Artium (M.A.);考取教师、律师、医生和药剂师等则授予“国家考试 (Staatsexamen) 证书”;应用科学大学的学历文凭均为Diplom (FH);艺术和音乐院校的学历文凭为Magister或相应的证书。以上文凭均具有同等的“职业鉴定资格”。 新设的“国际课程” (Internationale Studieng?nge),根据学制长短可分别获得不同的学位:学习5-6个学期考试合格获“学士” (Bachelor) 学位、在此基础上再学3 - 4个学期可获“硕士”(Master/Diplom/Magister) 学位。

高校毕业获得硕士学位,如果成绩优异,经教授(博士导师Doktorvate)同意,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第二部分学历审核 入学条件 更换专业

10. 德国大学是否承认中国高等学校的学历?

德国各大学根据联邦州文化部长常务会议 (Die St?ndige Konferenz der Kultusminister der L?nder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通过的关于“评估外国高等学校相应学历的建议“中的规定处理此类问题。根据现在的规定,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批准、并列入德方名单的正规高等学校大学本科或三年制大专的学历均被承认,可折合成德国相应的“同等学力”。非正规大学或非正规高等教育的学历通常不被承认。

近几年中国有些大学进行了调整和合并,学校名称发生了变化,在申请德国大学时此类学生应由现在的学校出具证明,加盖公章,然后进行公证(附德文或英文的翻译件)即可。如果是95年以后经教育部批准新成立的正规大学尚未列入德方的名单,建议由上级教育领导部门出具证明,加盖公章,并加以公证。

11. 德国大学是否承认中国的“二年制大专”学历?  

按新规定,中国二年制大专生学历不符合申请德国高等学校的要求。

12. 德国大学是否承认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或其他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

中国的广播电视大学或其他成人高等教育学历通常不被德国大学所承认。除非获得了“学士”学位证书,才有可能以“同等学力”的资格申请德国的高等学校。

13. 中国学生申请德国大学入学应具备哪些具体条件 ?

德、中两国政府于1999年已就相互承认学历的问题达成协议。有的联邦州的大学已开始执行新的规定。 按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生申请德国大学直接入学的必备条件是:

一、基础教育十二年高中毕业;

二、通过“全国统一高等学校入学考试”进入大学本科或三年制大专;

三、根据不同情况修满1 - 4个学期,成绩合格;

四、具有较好的外语基础知识和能力(通常为德语;国际课程为英语)。

14. 能否就中国学生申请德国大学的入学资格举例说明一下?

下面就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和下萨克森州政府公布的新规定作个介绍,供大家参考:

中国学生申请入学的学历要求是:

1)十二年制高中毕业,通过正式高考进入

a)重点大学 (Schwerpunkthochschule/key university) 四年制本科 (设有“学士”Bachelor学位,下同),修满1-2个学期,不更换专业方向 (fachgebunden)可申请直接入学;

b)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修满三个学期,不更换专业方向可直接入学;

c)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学生,修满一个学期,必须通过在德国大学预科举行的“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Feststellungsprüfung),取得“大学入学资格”(Hochschulzugangsberechtigung) 方可申请入学,但不得更换专业方向;

d)三年制高等专科学校 (即“大专”,Junior-College mit 3j?hriger Gesamtstudiendauer)修满两年,可申请直接入学;修满一年,必须通过在德国大学预科举行的“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方可申请入学。大专在校生只限申请“应用科学大学”,不得更换专业方向。

2)十年或十一年制高中毕业进入中国国家承认的高等学校修满三年者,可申请直接入学;修满两年者,必须通过在德国大学预科举行的“大学入学资格鉴定考试”,取得入学资格,不更换专业方向,方可申请入学。

申请时,均须提交真实有效的相应学历证明。

15. 中国高中毕业生是否可以申请读德国大学?

未考入大学的高中毕业生不具备申请德国大学(包括大学预科)的资格,其申请均会被拒绝。大量事实表明,赴德留学规范而稳妥的途径还是应首先考入中国一所正规大学的本科或三年制大专,达到要求后再提出申请。否则,通过其他途径到德国后可能会遇到各种令人烦恼而难以解决的问题。 16.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学习成绩和学历在德国大学如何折算?

如果在德国大学选择的专业同自己原来学习的专业方向(如工科、理科、医科、文科、经济学科、法律学科等)相同,学校则会根据有关规定和申请者曾学过的基础和专业课程以及学习成绩进行折算,以确定与德国相应的“同等学力”。迄今为止,中国重点大学毕业生至少可免除两个学年(四个学期),普通大学本科毕业生至少可免除一个学年(两个学期)。换句话说,根据不同情况可以分别插入第三“专业学期” ( 3. Fachsemester) 或 第五“专业学期” ( 5. Fachsemester)或更高的学期学习。后一种情况有时须通过“中期考试”,这要求申请者应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德语水平。

学习成绩的确认与折算由德国高校相关系的一个委员会负责。如果申请者持有异议,可向该校领导(通常由主持教学科研的副校长负责)进行申诉,然后再由校级的一个委员会审核裁决。

17. 如果申请更换新的专业,对原来中国的大学学历承认多少? 如果更换专业方向,选择全新的专业,一般则须从零学起。有时甚至要先读预科,通过“资格鉴定考试” 取得“大学入学资格”。

18. 在德国换专业是否允许?成功率如何?

按规定,在综合大学 (Universit?t) 的基础阶段是允许的。成功率的高低取决于您所换的学校专业以及自己的学习成绩。一般说来,换专业比较麻烦,尤其是从一般专业换成“热门专业”或有“名额限制”的专业就更为困难,成功率不高。

应用科学大学一般不能更换专业。

19. 中国学生申请那些专业的人较多?

在这方面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根据咨询者的情况来看,申请的专业多集中在:企业经济/管理、国民经济、MBA、信息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器制造、环境保护、医学、建筑学、法律、媒体、语言文学、音乐、绘画、平面设计等。

20. 哪些专业比较容易申请?

严格说来,专业无难易之分。申请专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申请者在中国就读的学校性质、教学质量、个人的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来自教学质量好的大学成绩优良者成功率相对较高,这是不言而喻的。在此前提下,没有“名额限制”的专业相对而言较易申请。

21. 申请大学入学有年龄限制吗?

一般说来,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但攻读第一学位不宜超过26岁。大学生年龄超过30岁通常不能再享受医疗保险的优惠待遇(萨尔布吕肯大学Universit?t Saarbrücken除外)。个人保险每月要多付30-50欧元。如不参加保险,则有极大风险,一旦患重病住院,每天医疗费可达200-500欧元。另外,如果年龄偏大又想更换全新的专业,可能会遇到困难。

第三部分:入学德语考试 DSH “达福考试”TestDaF 语言

培训班 语言学校  语言证书

22. 赴德留学对德语水平有什么要求?

扎实的德语基础知识和较好的听、说、写、读能力是保证顺利入学、正式注册和开始专业学习的前提。因此,申请者在正式注册开始学习之前必须通过在该大学举行的“外国学生申请大学入学德语考试” (Deutsche Sprachprüfung für Hochschulzugang ausl?ndischer Studienbewerber, DSH)。这是一项有相当难度的语言考试,如果第一次未能通过,则可以半年后再重考一次(最多允许考两次)。如果在一所大学最终未能通过DSH,则不允许再在其他大学参加此项考试。故在出国前一定要作好充分的准备,尽量打好德语基础,以便赴德后争取在尽短的时间内通过此项考试。

23. 大学入学德语考试 (DSH) 的难度如何?

难度是相当大的。它要求学够1000-1200学时,牢固掌握和熟练运用德语语音、词汇、语法、句法和文章结构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听、说、写、读能力,能够用德语“理解事物的过程、情形、连贯的思想、观点和意图以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即便通过DSH后,也只能初步适应学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交往的需要。

24. 怎样才能顺利地通过DSH考试?

的办法就是选择一个教学目的明确、能同时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质量较好的语言班,每周授课不少于20学时,自己要努力认真学习,讲究学习方法,坚持不懈,打好坚实牢固的德语基础。如有可能,学完初级课程后请有经验的教师介绍一下DSH的各项要求,做到心中有数,然后继续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习,最后实现自己的目标。其他捷径是没有的。 

25. DSH免试的条件是什么?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免试:

1)德国高中毕业或相当于同等水平者;

2)具有文化部长会议颁发的“德国二级语言证书” (Deutsches Sprachdiplom Stufe II) ;

3)具有歌德学院的“中央高级考试证书” (ZOP);

4)具有歌德学院颁发的“小语言证书”(KSD) 或“大语言证书”(GSD);

5)具有“达福考试”(TestDaF) 合格证书;

6)通过中国正规大学同德国大学合作举办的DSH(在多数大学有效)。       7)中国大学本科德语专业毕业生(学士)可向大学外事处申请免试。

8)某些特殊专业的申请者以及只学习一个学期、最长两个学期的短期进

修生,也可向大学外事处申请免试。

26. 德国大学的DSH何时举行?

一般均在学期之初。学校寄给申请者的入学通知中会写明DSH举行的时间和地点。不少大学设有DSH考前预备班,在申请入学时应附信给大学外事处(Akademisches Auslandsamt) 询问能否参加。

27. 在中国有哪些大学设有准备DSH的语言班?

据了解,有以下几所学校:

北京理工大学德语中心、杭州浙江大学德语中心 (均同柏林理工大学Technische Universit?t Berlin 合作) 和北京外国芋学德语系(同海德堡大学Universit?t Heidelberg合作)等。

详细情况,请向相关学校咨询。

28. 德语达到何种程度才能提出入学申请?

除国际课程和个别专业外,迄今一般都要求在申请入学时达到800学时以上。自2000年以来,许多大学在入学通知书中往往要求学生在入学时就直接参加DSH考试或出示其他有效的“语言证书”。这意味着在此之前至少要读够1 - 1.5 年的正规德语强化班(至少20学时/周)才能应付考试。

美术、音乐等纯艺术类专业(音乐教育、设计专业除外)对有特殊才能的申请者有时可降低一些语言要求。

29. 是否有了800学时的语言证明就有能力参加DSH考试?

不是。这只是一些大学对申请者在递交入学申请材料时的最低要求。有了这个符合要求的语言证明,就可以在申请专业的同时申请先读大学的语言班,准备DSH考试。

如果大学同意您进入免费语言班学习,那么到校后必须先通过编班考试。然后尚须学习1 - 2个学期,累积学够1200学时左右才有能力参加DSH考试。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多数的大学语言班不开设初级课程。如果您通不过分级编班考试,则只能设法读校外自费语言班。

另外,许多大学免费语言班的位置有限,学校往往要求您按指定日期到校直接参加DSH考试。

30. 什么是TestDaF(“达福考试”)?

TestDaF的德语全称是Test Deutsch als Fremdsprache für ausl?ndische Studienbewerber, 意即“外国学生申请入学对外德语水平考试”,汉语可简称为“达福考试”。

TestDaF是由德国“学术考试开发协会”(Gesellschaft für Akademische Testentwicklung e.V.)下属的“达福考试研究所”(TestDaF-Institut) 按照“托福考试”(TOEFL) 模式设置的一种全球标准化考试项目。

31. 在中国设置“达福考试”的目的是什么?

在中国设置“达福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给准备赴德留学的申请者提供方便。申请者在递交大学入学申请材料之前,可以在国内报名参加此项考试。如果达到入学要求的水平,获得相应的语言证书,即可将一份完整无缺的申请材料寄往德国大学;如果未能达到要求,也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有针对性地继续努力。这样既避免了到德国后因万一通不过DSH考试而带来的种种不便,又避免了时间和金钱的损失。

这里以中国的申请者为例,迄今他们在申请德国大学时一般都是提供600-800学时的语言证明,而各大学的免费语言班的学习位置有限,不能满足申请者日益增长的需要。现在许多大学发出入学通知时就要求申请者到校后先参加DSH考试。但许多人的德语水平同DSH考试要求相差甚远,因而迟迟不能通过考试,既拖延了时间,又浪费了金钱,同时给自己造成极大的精神压力。如果出国之前先参加TestDaF考试,确认自己的德语各项水平的级别,就会胸有成竹地申请大学入学,免除了后顾之忧,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32. TestDaF同DSH是什么关系?

DSH 是由德国各个大学独立举办的,自己命题,自己评分;而TestDaF 是由德国“达福考试研究所”集中命题,集中改卷。考试分别在德国国内和相关国家“达福考试中心”(TestDaF- Prüfungszentrum)举行。

在目前阶段,TestDaF和DSH同时存在,并行不悖。TestDaF的考试证书为全德各州公立大学所承认,例如TestDaF达到5级,则可免除DSH考试直接入学等等。

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取得经验,两者也有可能合二而一。 

33. “达福考试”的内容和要求如何?颁发何种证书?

考试内容由4部分组成:阅读理解 (Leseverstehen)、听力理解 (H?rverstehen)、笔头表达 (Schriftlicher Ausdruck) 和口头表达 (Mündlicher Ausdruck)。考试成绩按这4项内容分别评分。

根据考试成绩将测试水平分为3个级别 (TestDaF-Niveaustufe, 简称为TDN),即:TDN 5、TDN 4和TDN 3。

TDN 5 为级别,与DSH有同等效力。凡在试题中读、听、说、写4项均达5级者准许直接入学;如4项中有2项达到5级2项达到4级,学校也可酌情准许入学;如果4项中有2项达到4级2项达到3级,也可准许入学,但在入学后必须继续补习德语,最后由学校考察是否达到了要求。

如在4项中有3项或4项只达到3级水平,则不能准许入学,但可按“达福考试”的要求继续提高德语水平,再次申请参加考试,次数不限。

凡达到3级以上者,均可获得标明各项成绩的语言证书,有效期2年。考试成绩未达到3级者,可得到参加考试的证明。

34. 什么人可以报名参加TestDaF考试?

原则上只要有德语基础知识并欲确认自己各项语言水平者均可申请参加此项考试,但目前在中国首先是准备申请赴德留学攻读德国学位并有较好的德语基础者。根据“达福考试”样题的难度,中国申请者在学满800学时以上报名参加考试为妥。

35. 每年举行几次“达福考试”?在何处举行?是否收费?

德国达福考试研究所规定现阶段在全球每年举行两次。最近两次的考试日期定于:

2001年10月18日;

2002年 4月24日。

在中国“达福考试”的具体日期、地点以及收费标准,“考试中心”届时会 发布正式通知。

36. 现在有哪些途径能够获得有关TestDaF的信息?

1. 在下列网页可查询TestDaF 的一般情况和考试样题:

http://www.testdaf.de

http://www.testdaf.de/fuerStudentenUeberTest.html

2. 有关在中国举行TestDaF 的情况,尚无定论。一旦有准确信息,我们会在网上公布。

37. “专业进修班”对语言的要求如何?

“专业进修班”大部分专业均用德语授课。申请者应通过DSH或相应的TestDaF考试或出具歌德学院相应的“语言证书”;少数专业用英语授课,须提交“TOEFL考试证明”(最低550-580分不等)。

38. 任何人都可以读大学语言班吗?是否收费?

正式进入大学语言班的前提是:申请者经审核符合相关专业的学历要求,并得到大学的入学通知 (Zulassungsbescheid) ;不能提供有效的时数或“语言证明” 的申请通常会被拒绝。

在德国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设有准备DSH的语言班。同时,由于申请语言班的人很多,不是所有的申请者都能得到学

《生产实习证明(推荐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