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厦门鼓浪屿导游词(范文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厦门鼓浪屿导游词(范文5篇)》。
第一篇:厦门鼓浪屿导游词
各位旅客们: 大家好!
首先热烈欢迎你们的到来,我是您在鼓浪屿上的导游,我叫xx,大家也可以叫我xx!
首先我给大家讲讲鼓浪屿这个名字的由来吧。鼓浪屿它原名是“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间有洞穴的礁石,每次当潮涨水涌,浪击礁石,声似雷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大家知道了吗?
沿着这条小路走到底就是龙头山寨。那儿有闻名的日光岩,日光岩又称龙头山,与厦门的虎头山隔海相望。这部分我说完了。游客们,等会儿我们要去海滩了,请你们注意:
1、不要往海里扔沙子。
2、不要向远的地方走,要注意安全。
3、请你们不要乱扔垃圾。谢谢大家!
第二篇:篇一厦门导游词范文
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来到素有“海上明珠”之称的滨海城市――厦门。大家一路辛苦了。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朱,朱德的朱,在接下来的几天中,我将陪同大家游览厦门的风景名胜,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大家对厦门留下非常美好的印象,同时也希望大家对我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厦门,很早以前叫“鹭江”、“鹭门”、“鹭岛”、“鹭屿”。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叫“嘉禾屿”、“嘉禾里”;元代叫“嘉禾千户所”;明代称“中左所”;1650年郑成功统治时叫“思明州”;民国以后叫“思明县”、“思明市”。什么时候叫厦门呢?据说是在明初江夏侯周德兴来建“厦门城”以后,才与原有的“中左所”名称同时使用的。
厦门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总面积1565平方公里,市区人口不过60万,但是厦门有着超越其它城市的航空业。大家刚刚走出来的机场,就是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它占地面积有8.9平方米,并且开辟了国内航线53条,国际航线8条,有33家国内外航空公司在厦门设立办事处,开展各种经营业务。它是我国第七大航空港。
厦门地处亚热带,全年气温差别不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很适合旅游,看来大家是来对了地方,厦门环境优美,民风淳朴,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同时也是中国十大旅游城市之一,厦门最大的特色就是“城在海上,海在城中”。
大家知道厦门的市树、市花是什么吗? ―― 没错。就是凤凰木和三角梅。看来大家对厦门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凤凰木是典型的南国树种,枝秀叶美,它开花的季节是在夏天,可惜大家现在看不到,所以希望大家夏天的是时候在来厦门看我们的市树,到时候可别忘了找我为大家介绍噢!而三角梅朴实无华,易于繁殖,花色也很多;市鸟白鹭则是高雅之鸟,相传在远古时期有一群白鹭在此栖息,又因厦门岛形似白鹭,素有鹭岛之称。
厦门在明朝前是叫做“嘉禾屿”,那是因为在唐朝是种有一种水稻,一般水稻是一茎一穗,而这种水稻是一茎多穗的,当时的闽越人认为是吉祥的征兆,于是就把这个无名的'小岛称为“嘉禾屿”;直到明朝时,明太祖朱元璋派江夏侯、周德心在闽南沿海设置上、下、左、右、中五个哨所来防御倭寇,刚好当时厦门正好位于中、左二所,固有“中左所”之称,随后周德心奉命建城,而当时的“中左所”正好位于福建九龙江下游地段,故又称“下门”当时的“下”是“上下”的“下”,后来,雅化为现在的“厦门”
明末清初,民族英雄郑成功把厦门、金门作为搞清复明的基地,把厦门改为“思明洲”到了1933年才恢复为厦门的称呼。
厦门的美食风味独特,主要是以海鲜为主,具有清,鲜、淡、脆的特点。厦门菜发于北宋,原来是闽菜系当中的一种,到20世纪90年代,从闽菜中脱颖而出,自成一派,形成海鲜菜肴、仿古药膳、普陀素菜、名点小吃四个系列。在这几天中,我一定带大家去尝遍厦门所有好吃的。如厦门的珠绣,漆线雕,瓷雕等。像厦门的珠绣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非常的独特,有珠绣的拖鞋,珠绣的包包,珠绣画等100多种款式。漆线雕可是厦门历史最长的工艺品。早在几百年前,厦门的漆线雕佛像就驰名中外,畅销东南亚各国。大家回去的时候可别忘了带点给亲戚朋友。
还有厦门的一些风俗习惯也很特别。在今后的几天当中我将会为大家更详细的介绍一些。
看,宝龙大酒店,我们到了,请大家带好自己的东西下车。
第三篇:厦门景点导游词介绍
各位团友大家好:
欢迎来到有“海上花园”之称的鼓浪屿观光旅游,我是来自XX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叫xx,大家可以叫我xx。今天的行程将由我为大家服务,希望我的服务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在此也预祝大家今天能够玩的开心、玩的愉快!
鼓浪屿这座美丽的小岛位于厦门岛的西南面,面积有1.91平方公里。与厦门岛隔海相望,600米宽的鹭江把它与厦门岛隔开。鼓浪屿注重环境的保护,岛上绿树成林,空气清新,是一处不可多得的休闲、旅游、疗养的天然场所。而且啊,鼓浪屿全岛都是景,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环岛路、鼓浪石、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和天然海滨浴场等,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今天我要带领大家去参观的就是日光岩。
日光岩是厦门新评的20名景中的“鼓浪洞天”,乃人间的洞天福地。
好的,大家一块随着我的脚步,开始我们今天的日光岩之旅吧。
日光岩胜景闻名四方,古往今来,一直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他们陶醉于这天风海涛中,吟诗作赋,留下不少珍贵的手迹。现在我们所处的就是日光岩新修的山门,大家向前可以看到在这40多米的巨岩上有三幅巨大的摩崖石刻。这三幅摩崖石刻乍看好像一个人写的,其实是三人所书。大家看最上方的“天风海涛”是民国四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题刻的,左下方的是清道光进士林铖所写的“鹭江第一”,右下方的这是最早的明万历元年(1573年)泉州府同知丁一中所写的“鼓浪洞天”,以距今400多年,这三幅崖刻形象的概括了日光岩的风光。
好的,让我们继续往前走,现在呢,我们来到的是著名的“日光岩寺”。 日光岩寺原名莲花庵,是厦门四大名庵之一,实际是一个石洞,以石为顶,故又叫“一片瓦”,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公元1586年冬重建。因为每天凌晨,朝阳从厦门五老峰后升起,莲花庵最先沐浴在阳光里,因此得名“日光寺“。又有传说当年郑成功来到晃岩(日光岩的别称),发现景色远胜过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开,就成日光岩了。日光寺屡毁屡建,清同治年间,建圆明殿,祀弥勒,并在庙前建一八角亭,上挂“日光寺”匾。解放后,圆明殿改为念佛堂,大雄宝殿是1917年建的。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日光岩寺得到的扶持,寺庙焕然一新。日光岩寺是一座精巧玲珑的寺庙,大雄宝殿、弥勒殿对合而设,是全国唯一。日光岩寺环境优美,历代高僧不断,著名的弘一法师于1936年6月曾在此闭关8个月。
我们从日光岩寺边山径拾级而上,两边巨石壁立,像是“一线天”。大家走到这是否有一股凉爽的感觉呢?这便是为什么石壁上刻有“九夏生寒”的意义啦。“九夏生寒”的旁边刻有“鹭江龙窟”,“龙窟”是指龙居住的地方,因为相传鼓浪屿上曾住着5条龙。到现在日光岩仍然有“龙头山”的说法。
让我们继续往上走,这里就是“龙头山寨”不要小看了这个门,它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郑成功当年率军驻扎时所建的。大家看到右边岩石上的圆孔了吗?大家猜猜看那是用来做什么的,其实那就是当年士兵搭帐篷留下的。这边巨石上有两首赞颂郑成功的诗。“心存只手补天工,八闽屯兵今古同,当年古垒依然在,日光岩下忆英雄。”这一首是蔡廷锴先生在1933年提写的,而另一首七绝是蔡元培先生在1930年12月来厦门受朋友邀请所提写的。而左边“脚力尽时山更好”这幅题刻,这是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写的。
大家在随我往前走,前面就到“古避暑洞”了,这个洞是由4块天然的大岩石组成的。“古避暑洞”这几个字是清代台湾四大诗人之一的施士洁题写的。“古”是指时间,年代。“避暑”是说这里凉爽。洞内明亮,通风,是避暑的好去处。
通过古避暑洞,我们就到达“伞亭”啦。伞亭旁岩石顶,有仙人洗脚的石盆,看,这儿还留有仙人的脚印!其实这些均为海浪冲蚀形成的海蚀地貌。
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日光岩的最高峰,,应该说,游厦门不登日光岩不算到厦门。请各位攀牢扶梯,稳步攀登,天风台到了。日光岩有92.7米,这会儿大家可以淋浴着天风,倾听着海涛,体会着“天风海涛“的意境。这里不愧是厦门的第一胜地。我们还可以朝南看,对面就是漳州的中银开发区以及南太武群山。朝东望去,远处有大担二担岛、大金门、小金门,越过海峡,就是台湾。
好了,请各位随我下去,下去时大家还是一定要小心行走!环顾碧波万顷,海轮航行其中,破浪而去;气势之雄伟,令人心潮激荡,故游人来到日光岩,必登岩顶而后快。
第四篇:厦门鼓浪屿导游词
各位团友:
大家好!
今天我们游览“海上花园”鼓浪屿。
现在我们的车行驶在中山路上。中山路是厦门目前最繁华的商业街,它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又是一条老街,街旁建筑为骑楼式(将楼的下层部分做成柱廊式人行道,使楼层的一部分跨建在人行道上,用以避雨、遮阳、通行,故名骑楼),这是厦门一大特色。中国南方城市和东南亚国家的城市多有这种驶楼。这主要是考虑到厦门地处亚热带,有时阳光照射强烈,风雨交加,行人可以在骑楼下防晒避雨,自由行走,随意购物。中山路是厦门的主要商业街,也是厦门的文明街,品种繁多齐全,国货、洋货均有。
各位团友,渡船时间约为六分钟,下面我向大家简单介绍鼓浪屿。看,对面的小岛就是鼓浪屿,这条江叫鹭江,也叫厦鼓海峡,宽600米。鼓浪屿面积1.78平方公里,人口1.9万。宋元时期称“圆沙州”,明肛始称鼓浪屿。因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浪冲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音,所以人们叫它为“鼓浪石”,小岛也就叫鼓浪屿了。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福建旅游景区“十佳”之首。
各位团友,码头到了,这个码头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码头很小,是1938年建的。这里原来是西方列强贩卖中国劳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过《海囚》这部电影吧,那“海囚”就是从个码头乘船出发的。为解决乘船拥挤的问题,建了这个“钢琴码头”。因为鼓浪屿是“音乐之岛”,要使游人一跳上鼓浪屿就接触到音乐的气氛围,大家看这是不是有点像张开的三角钢琴!
各位团友,豉浪屿除了少量观光电瓶车外,没有其他车辆,在岛上步行别有情趣。现在我们一边走一边观赏鼓浪屿欧陆建筑的风采吧!
这是英国领事管,建于1844年和1870年,已经150多年历史了。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它的远征军开到厦门海面,与厦门守军发生激战,结果英军战败退去。1841年8月,英国30艘军舰3500余人再次进犯厦门,经激战,厦门和鼓浪屿陷落,厦门被占领10天,英军撤退时留下军舰3艘、军队500人强占鼓浪屿达5年之久。中英《南京条约》允许英国人在鼓浪屿“暂居”。1843年,英国首先在鼓浪屿设立领事馆,首任领事就是攻打厦门的海军舰长。1844年第二任领事建了这幢领事楼。可领事虽住在这里,却强占厦门的最高行政机关“兴泉水海防备道”道署办公,前后达20年。这是1870年建的新办公楼,落地门窗,一副英国模样,内部装饰相当豪华,但有6间囚室。楼前的一座狮狗墓,那是领事爱犬死后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毁,墓旁立有一根钢管旗杆,已废倒。
第五篇:一鼓浪屿菽庄花园导游词
如果说鼓浪屿是个海上花园,那么菽庄花园可称得上园中之园,它始建于19XX年,是园主人林尔嘉以他的“叔臧”的谐音命名的。林尔嘉原籍福建龙溪(现为龙海市)。1874年,他出生于厦门,并在此度过其少年时期。19XX年起,任厦门保商局总办、厦门总商会总理。他对厦门的贡献是:发起创办了电话、电灯、自来水等公共事业。19XX年,任厦门市政会会长,曾多次发动华侨及各界人士捐资兴建中山路等市政设施。日本侵占厦门后,自庐山移居香港,1945年以后回台湾定居。1951年,病逝于家中,享年77岁。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无能的清政府被迫割让台湾给日本。林维源父子不愿当亡国奴,遂举家迁回鼓浪屿定居,林尔嘉长大后,因为思念台湾的家园,便仿造板桥别墅兴建了菽庄花园。
现在我们已站在花园入口处,花园由藏海园、补山园两部分组成,各造五景。藏海园五景为:眉寿堂、壬秋阁、真率亭、四十四桥、招凉亭;补山园五景为:顽石山房、十二洞天、亦爱吾庐、听潮楼、小兰亭。藏海就是把大海藏入园中,隐含把山河揽入祖国怀抱、切莫再任人宰割的意思;补山就是以人工构筑补缀天然景色之不足,隐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补之意。在这里,园主人的爱国之情跃然于表,待会儿我们将身临其境去领略其奥妙。
菽庄花园有三个显著特点,可归纳为“藏、借、巧”三。请看我们前面,一堵高墙挡住了我们的视线和去路,眼前只有一些花草盆景,待各位走出圆拱门,看!!我们的视野一下开阔起来,万顷碧波早已静候在眼前,悠悠碧波豁然开朗,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这就是花园“藏”的妙处,原来这堵墙只是个屏障如果进门见海一览无余,便会失去韵味,显得平淡无奇。现在,请看我们左手边的建筑物--眉寿堂,又名谈瀛(ying第二声)轩,门对海滨浴场,过去是园主人品茶吟诗作画的地方,现已辟为商场和餐厅。这里有一个水池,水池右边有一闸门与大海相连,将海水引入园中形成桥畔外池,再经左边那个洞口通向内池,洞口上刻“止水”两,取海水到此不再扬波之意,这样,藏海园就构成了三个景区:大海、外池、内池,由大到小,由外及内,很自然的把海藏入园中。
现在请往右边看,这座长桥叫四十四桥,可为什么叫四十四桥呢?你看它从亭畔延伸入海,全桥长约100多米,凌波卧海、宛若游龙,设计者能因海构园,就势取景,使小巧的花园一下拓展了数倍,此乃花园“巧”的体现。
好了,各位请随我向前,在我们面前有块天然巨石,上刻“海阔天空”是明代书法家张瑞图所书,背面是园主人林尔嘉亲题的“枕流”两。
现在我们行走在全园游览主线四十四桥上,各位是否已经猜出四十四桥的来历呢?其实很简单,因建桥时正值园主人四十四岁。各位,这半月形的亭子就是渡月亭,皓月当空,游此最佳,各位若有幸于中秋之际来厦游玩,不妨来此观渡赏月。
这是壬秋阁,因建于1922年农历壬戌之秋而得名,他的独到之处就在于一半建在陆上,一半支在水中,垒台建亭,围池砌阶,联以曲桥;其东南两墙各开一个圆拱门,坐政治阁中,可以同时看到两侧的风景。而从窗台眺望,四十四桥蜿蜒曲折,真率亭、千波亭、渡月亭有的呈菱形、有的为扇形,形态各异,别有韵味。
各位团友,我们继续吧!这折扇型的招凉亭地处原来花园的尽头,因招来阵阵凉风而得名。绕过招凉亭,我们就到了补山园,前面这朱瓦别墅式建筑是听涛轩,在此可尽缆天风海涛。现在听涛轩已经改成了钢琴博物馆。它收藏着旅澳华人胡友义先生提供的钢琴73架。胡友义先生出生于鼓浪屿,从小就生活在悠扬的琴声中,与钢琴结下了不解之源。在澳大利亚,他又不惜重金收购古钢琴。1999年,他怀着赤诚的爱国爱乡之心,千辛万苦,远涉重洋,将这些钢琴运回故乡,开辟钢琴博物馆,并于XX年1月8日正式向游人开放。这些钢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如今仍完好无损的送到胡友义先生的故乡来,成为厦门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一起融入“钢琴之岛”鼓浪屿深刻的文化内涵之中。大家也都看到了这里除了钢琴以外,还有很多的烛台,其实这些烛台也是胡友义先生从澳大利亚带来的,共有50多盏精致的烛台,这些烛台大多是百年前欧洲出品的,与这些古老的钢琴放在一起,可谓是珠联璧合。前不久,胡友义先生又从澳大利亚运来了四十架的钢琴,也于前不久供游人开放。现在我们看到远处的那幢红色建筑是顽石山房,原为园主人读书的地方,现以开辟为招待所。我们面前的这座假山就是“十二洞天”,它由各种砂石、页岩、火山石构筑而成,是人工凿垒的假山连环洞,俗称“猴洞”,内有12个洞室,以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编列在石墙上,各动互相连通,宛如一座迷宫,又称“迷魂洞”,是孩童玩耍的好场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不去转了,请各位随我往下。右边这座人物铜像就是园主人林尔嘉先生的全身塑像,这原是私家花园,林先生去世后,他的子孙将其献给国家,我们才有幸得以一见。
好了,我们已经绕了一圈了,想必各位已经领略到菽庄花园她独特的.风格,正因为她“藏”、“借”、“巧”的特点,才能在这有限的面积中造出无限的空间。整个花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相辅相成,和谐一体,辨证统一。林尔嘉对此也颇为满意,这从他写在亭子上的楹联“有襟海枕山胜概,以栽花种竹怡情”可见一斑。美丽的菽庄花园令人品味无穷,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