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感动中国观后感》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感动中国观后感》。
第一篇:感动中国观后感
晚上八点,我准时坐在沙发上,和老妈一起看《感动中国》。
《感动中国》的内容使我很感动,使我印象最深的人是赵久富。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是赵久富说的话。他和他的乡亲因为住处要被淹没而移民。他为了大局,主动煽动村民移民,最终带领三个村三千多人从祖祖辈辈长大的故乡移民到团风。但有一些老人不愿意搬迁,就留在了那里。离别时,搬迁和不搬迁的人们都哭了,因为不搬迁的人大多数都是搬迁的人的父母。所以哭得特别厉害。但他还是和搬迁的人坐大巴走了。到社区成为了团风县黄湖社区的社区书记。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哭。因为我也离开过父母,也离开过居住很久的住处。我承认这种感觉不好受,但他为了大局还是离开了故乡,离开了父母。感动中国,这个节目里的人总是能让我们感动……
第二篇:感动中国2016十大人物观后感
支月英说,自己身在山区学校,真的割舍不下山里的孩子,打心底不愿意亏欠他们,正是如此,自己却亏欠了自己的亲人很多很多。
2000年以后,她独自一人承担一个完小和两个分校的教学和管理任务,长期超负荷工作,支月英这些年常常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
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细心的学生发现她脸色苍白,汗珠直往下流,赶紧叫来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
2005年“泰利”风暴袭击着支月英所在的山区时,支月英带病护送学生回家,一不小心从陡坡上滑下,掉进了山谷,学生们吓得直哭喊:“老师,您怎么啦?”。支月英不顾浑身是泥,手脚鲜血直流,一边安慰着学生一边爬上小路,继续送他们回家。
2006年,常常头晕目眩的她经医生检查,患有高血压,且引起了视网膜出血,严重影响视力,工作生活只能靠一个眼睛来维持。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月英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任教。正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澡下镇最远山村)群众联名请支月英到白洋村任教。她的家人考虑到她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不赞同她去更远更艰苦的地方,她苦口婆心说服家人:“白洋村的家长要求我去那儿当老师,我不能让白洋村的孩子不读书!”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她打着行李奔赴大山更偏远的山村白洋教学点任教。
2012年暑假,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甚至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支月英说,奉新县委书记张家良,奉新县教育局长黄晓珍,澡下镇党委书记李百强等领导多次到教学点慰问她。考虑到支月英的困难,组织上多次给她调动的机会,但支月英都婉拒了。她乐观地说,“能坚持一天就干一天吧!”就是这样,支月英用男子汉的气质和智慧管理着这所边远山村小学,使这里的教学成绩、综合评估、普九指标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位于全镇的前列,乡亲们也亲切的称她为“铁夫人”。
36年来,看到山里孩子一个个走出大山,支月英总是说,她自己来山区任教值得。支月英说,当在千里之外创业的学子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这种幸福感只有她自己才能品味到,“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第三篇:篇三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800字
今晚,我观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在这次颁奖典礼中,有为了中华民族付出了一切的科学家于敏;有为了山区孩子的前途而放弃优越条件去艰苦的地方教学的朱敏才、孙俪那夫妇;有坚持做好事30年的炎黄张纪清;有跟听力障碍的儿子同桌16年的母亲;也有为了新疆的和平不畏牺牲的警察木拉提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而又让我最感动的是警察木拉提和炎黄张纪清。
木拉提是一民警察,这是一个光荣的职业,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木拉提跟他的同事们每天有任务,每天都不分昼夜地工作。因为他们在新疆,众所周知,新疆是恐怖分子的根据地,所以有很多恐怖分子以及各种各样的坏人,每年都有许多无辜百姓受到伤害,但因为木拉提以及他的队伍,使得老百姓能在这里安居乐业,虽然木拉提他们很可能在某次任务中殉职,但他们依然不畏牺牲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木拉提的许多战友都因为执行危险任务而牺牲离开了我们,但木拉提依然为了和平与恐怖分子勇敢战斗着。
还有一位也令我非常感动的人物炎黄,炎黄的真名叫张纪清,是一名普通的老百姓,他为孤儿院,学校,灾区捐赠了许多资金,每次捐款都以炎黄的化名填汇款单。他原本有三百平米的房子,可他为了捐款,卖了房子,住在70平米的屋子里,默默地坚持做好事。因为他每次捐款都用化名炎黄,人们找了他三十年,直到2014年因为他在银行汇捐款时摔倒被送去医院,人们看到他撒落地上的汇款单才知道他就是默默做了三十年善事的炎黄。三十年来,他一共捐了几十万元。当主持人问他每次捐款时都怎么想,他却说:捐款只是一个小事,很多人在捐,只是我捐的时间长了一点而已。他让我倍受感动的地方是他做了三十年的好事却从不留名,其实他的真名是张纪清,正如主持人给予他的颁奖词:是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你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你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字,是一脉香火,你为我们点燃。
看完颁奖典礼,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们都是如此平凡的人,却又那么伟大,他们值得我们敬佩,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们,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贡献出应有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感动中国观后感
4月19日晚,在青海卫视和湖南卫视举办的“永不放弃,向生命致意”赈灾晚会上,湖南卫视主持人张丹丹深情讲述了一个《省委书记与村支部书记的碰头礼》的故事。
喜欢看湖南卫视的观众都知道,张丹丹是比较会煽情的那种主持人,许多次主持节目的“声泪俱下”,让人们忍不住流泪。但是这一次眼泪止不住掉下来,并不是因为张丹丹的声情并茂,而是因为省委书记和村支部书记的故事,很真实,很朴质,却很感人。
故事情节大致是这样的:4月17日上午,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来到玉树震灾最严重的结古镇以及周边村庄进行视察。扎西大同村263户村民的房子在地震中全部塌了。强卫来到这里,结果村里的村干部都不见踪影,为此一向温文尔雅的他十分生气,发火了。
随后他路过一个物资发放点,居然发现村干部全在那里。
强卫亲切地拉着扎西大同村村支部书记才哇的手问道:“你家里面怎么样?”这时,旁边别的干部给才哇充当起了翻译,“家里死了三口人……但是他一直没顾上,白天晚上一直在为村里的事情忙活……”强卫这才知道,才哇和他们村里的所有干部和党员这几天一直在几个物资发放点忙着分发物资,安顿灾民,基本没有合过眼。
强卫书记哽咽了,那一刻,他无法表达对这些基层干部的敬意,因为在这份真爱面前语言显得太苍白了。同样,那个七尺康巴汉子的村支部书记才哇也不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省委书记的感激,省委书记比谁都操心、比谁都累、也比谁都难受,说再多感谢的话都显得苍白无力。就这样,两个铁血男儿本能地将头碰在了一起,那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也感动了电视机前广大同胞。
“碰头礼”是藏族最亲密的礼节。行礼时双方脸擦脸、额触额或头碰胸部。这种礼节只有在家人或最亲密的人远行时才举行。作为一个省“最大的官”和“最小的官”,一个是省委书记,一个是村支部书记,按说应该地位悬殊,亲疏有别。
可是在这样的地方,在这样的场合,此情此景,怎能不百感交集?不是亲人,就是亲人,在困难面前,大家都是一家人!他们用最亲近的“碰头礼”,传递着一种信心、一种力量和一种希望。
这一“碰”,碰出了党群干群的鱼水之情;这一“碰”,碰出了藏汉同胞的血脉之亲;这一“碰”,也碰出了灾区人民的必胜信念。
第五篇:感动中国观后感
是谁,让你在2017年为之动容?是谁,让温暖的阳光照进了寒冬?――题记
每年,都会有这样一群人,站上感动中国的舞台。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背景,也没有耀眼的闪光灯。但这个舞台,却有着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同这舞台一样,朴实无华,但他们却在这样一个经济繁荣的年代选择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他们,感动了中国。
在他们其中,有隐姓埋名三十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年届九十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段爱平;有三十五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坚持出诊的仁医吴佩兰;有为子女筹学费,耗时三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有荣誉迟到二十八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还有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他们,都有着同一种精神――奉献。
在他们当中,有一位老人最令我印象深刻,他就是――刘盛兰。他是一位标准的“五保”老人,七年来坚持拾荒助学,而自己却几乎未尝肉食,未添新衣。老人的衣物以及许多的食物都是捡来的。就是这样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老人,连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这七年来所寄出的金额竟多达七万余元,前后共资助了一百多名贫困学生!七万元,对于这样一位“吝啬”得连馒头都舍不得买的老人,该是一笔多么巨大的金额!七万元,或许仅仅是企业家随手抛出的一张支票。从一方面来说,那些企业家们的确是富有的,但他们的内心,却是空虚的!刘盛兰老人的精神财富是他们不能用金钱换来的。
刘盛兰老人为这些学生们倾其所有他在自己风烛残年之时,将自己的人生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老人是普通的,或许在茫茫人海之,我们不能寻觅到他的身影;但老人却又是不平凡的,因为他有着一颗善良博爱的心。或许,他的身体已经变得佝偻;但是,他却用自己高贵的心灵,在九旬的高龄上俯视生命。
当我们大把地挥霍着父母的金钱时,我们是不是该想想,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有一位老人,将一堆堆废品小心翼翼地放进编织袋里,用这些废品,攒起一个又一个贫困学子的梦想!
几多落花擦过额际?几多枯叶缀上衣襟?几多流水带走熟悉的人群?几多雁阵驱走脸上的笑颜?时间悄然掠过我们的头顶,万物以惊人的速度和奇妙的规律变化着。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变的是时间,不变的是老人善良博爱的心。是他,让我在二零一四年为之动容;是他,让温暖的阳光照进了寒冬。
第六篇: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转动。感动你我,感动中国,这世界有爱才永恒。”当《感动中国》的熟悉旋律在耳边唱响, 2月10日,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又一次润湿了我们的眼眶,用榜样的力量传递中华美德的正能量。
当感动的泪水无声的滑落,当心灵的悸动荡漾在美德的春风里,当我们的精神又一次接受感动的洗礼,当道德模范们不平凡的事迹震撼着我们,“感动”这个词变得那么清晰,感动中国就像一面旗帜,高高的飘扬在中华民族美德的高地,指引着我们向道德楷模们学习。
让我们细数那些感动着我们感动着中国的道德模范们的先锋事迹,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退休后20年坚持每天出诊的仁医胡佩兰;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 “油菜花父子”沈克泉、沈昌健;守护开国将军梦想,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革命老人龚全珍;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悬崖边上的护梦人,西藏墨脱山区教师格桑德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的重病母亲姚厚芝。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用自己一言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坚持信念忠诚奉献无怨无悔的付出和满腔热情的浓浓爱意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让我们沉浸在深深的感动里,也我们的灵魂接受了一次美德的洗礼,让我们反思自己的言行。
伴着感动的泪水,相信每个人都会陷入沉思,是什么力量让道德模范们做出这些不平凡的壮举。我想,应该是爱吧。对祖国对民族的爱、对生活对美德对正义的爱、对父母对子女亲人的爱、对工作对战友同事的爱等等,这些满含真情的爱就像一盏盏明灯,让文明的天空更加明亮。
让我们心中充满爱,长怀感恩的心,擎起美德的大旗,以道德模范为榜样,从日常点滴做起,在工作生活中于一言一行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美德的光和热温暖我们,也照亮我们未来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