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下观后感800字(大全)

时间:2022-09-12 19:29:03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5718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苍穹之下观后感800字(大全)》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苍穹之下观后感800字(大全)》。

第一篇:《穹顶之下》观后感

“拒绝雾霾,还我一片蓝天”这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心声。

昨天我看了央视记者柴静的公益片――《穹顶之下》深有感触。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揭开了雾霾是什么?它是从哪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办?雾霾是飘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它被吸入人体的呼吸道后给人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它最大的原因来之于我国当前燃煤和燃油存在四大问题――“消耗量大”、“质量低劣”、“缺少清洁”、“排放失控”。北方的许多钢铁厂,大量用的劣质煤不经过清洁,以至黑色浓烟从烟囟排到半空,使我们看不到了蓝天。城市里,每天这么多辆汽车,也会排放出许多PM2。5。但同样日本的东京和我们的北京都汽车这么多,但他们的城市为什么这么干净呢?原因是我们很多车用的油品达不到国四标准,而且很多汽车的排放都达不到要求,这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在体制上出现的种种问题。

而作为我们现在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少开车,叫大人少抽烟,出门骑车、坐公交,还有一点就是做到不要放鞭炮、烟花,今年过年烟花爆竹声虽然少了,但我想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治好雾霾,我们一定会重新看到蓝天和星星的。

第二篇:穹顶之下观后感

《穹顶之下》围绕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我们该怎么办?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它让人们了解了中国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环境污染,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必将影响着我们乃至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可持续发展更是无从谈起。除了对现在大气环境的担忧之外,感触更多的是,柴静直面问题的态度,这个大调查是她辞职后,以一个前调查记者的身份完成的,她做的很认真,源自内心,触发了万千观众。

细想一下,柴静从国家、企业、个人几个层面揭示了环境污染的原因,并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如何才能留住APEC蓝。然而,不管是国家还是企业,这是一个大层面上的调控,我们能做的很少,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能做的却很多。就像纪录片后面柴静讲的几件事,碰到建筑工地扬灰,我们可以跟老板协商,让他用网兜盖起来;碰到餐馆油烟太大,我们也可以建议老板加装吸油烟装置;碰到加油站漏油,及时拨打12369。其实生活中我们能做的远不止这些,譬如我们可以改变出行习惯,多坐公交少开车;节假日尽量不要燃放烟花、爆竹,选择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尽量多种植一些树木,增加绿化,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将为整个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面对复杂多变的雾霾污染,也许柴静一个宣传片起不了什么决定作用,但是无论是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还是一个母亲,她的勇敢都值得我们敬佩。在以前,我们也许认为雾霾只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天气,不清楚他的破坏性,但是当有人站出来,理性的告诉了我们它的危害,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去预防它,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就要改变以往的陋习,多为环境保护尽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呢?虽然我们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是因为这件事我能为环境保护做了一点贡献,那么我们心里就会踏实很多。如果我们能够克制自己,节制身边人,人人参与保护环境,那么我们也一定能治理好雾霾,神州大地自会山清水秀。

在人类与雾霾的斗争历程中,穹顶之下不应该是柴静一个人在战斗,我们13亿人同呼吸,共命运,并肩作战。

第三篇:穹顶之下观后感800字

我们的思维逻辑是不是出了问题,首先环保问题不是哲学问题、是人类生存问题,不用辩证的去看,因为你总得喘气吧?

其次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能做的就是更多的去关注环境保护,减少自己的污染排放,你管不了垃圾掩埋,但可以自己分分类,至少电池不乱扔吧,你管不了油品控制,可以迈开腿少开车。至少不大晚上扰民飙车吧?你戒不了烟,也可以尽量少抽。至少抽的时候尽量不影响大家吧?难道因为做不到就不去做吗?咱如果连这种意识都无法培养,那中国几十年后绝对不可能是伦敦、洛杉矶。作品中的数字肯定是片面的,作品也有渲染感情的手段;但她的数据没有虚假的,她的观点不是错误的!你中石化的老总敢站出来说不用环保无须治理,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事儿就没了,环境就自愈了?!就业 发展 贫困这都不是 我们不去保护环境的借口,我们不是皇帝不用考虑如何治理、我们需要发出必须治理的呼求就可以了。

最后人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 所以马上柴静本人会被质疑,作为一个记者她比我们更清楚自己会被推到风口浪尖,但她依然选择完成这样一个作品。她的确说服了我,作为一个接受过教育、作为一个不再年轻的80后、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这106分钟打动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环境治理这场人与人、人与自己的战争无论哪一方取得胜利,这片作品都会被记起。所以我佩服她的勇气和才华,03非典后这个瘦弱的女子再一次震撼了我。有人会说不是能源行业、站着说话不腰疼,那你错了,经济不是个体、下行带来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谁也逃不掉。都有个先后轻重,现在喊冤?捞钱时候也是你们最狠最快,挨打的时候你也得走前面。

我不会去考究她本人开不开车抽不抽烟,也没功夫管国外肿瘤死了多少人,更不会关心哪个领导和她裤腰带以下的那点儿传闻。我想做的只有改毛病、少开车、不浪费、垃圾分类、尝试戒烟,培养自己和孩子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不去选择严重危害环境的谋生手段。我不再去理会自己这样做对大气治理有没有用,但明善恶、分对错,我自己得这样去做!

第四篇:穹顶之下观后感

“拒绝雾霾,还我一片蓝天”这应该是我们共同的心声。昨天我看了央视记者柴静的公益片——《穹顶之下》深有感触。

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揭开了雾霾是什么?它是从哪来的?我们应该怎么办?雾霾是飘浮在空气中,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小颗粒物,它被吸入人体的呼吸道后给人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它最大的原因来之于我国当前燃煤和燃油存在四大问题——“消耗量大”、“质量低劣”、“缺少清洁”、“排放失控”。

北方的许多钢铁厂,大量用的劣质煤不经过清洁,以至黑色浓烟从烟囟排到半空,使我们看不到了蓝天。城市里,每天这么多辆汽车,也会排放出许多PM2.5。但同样日本的东京和我们的北京都汽车这么多,但他们的城市为什么这么干净呢?原因是我们很多车用的油品达不到国四标准,而且很多汽车的排放都达不到要求,这也关系到我们国家在体制上出现的种种问题。

而作为我们现在能做到的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少开车,叫大人少抽烟,出门骑车、坐公交,还有一点就是做到不要放鞭炮、烟花,今年过年烟花爆竹声虽然少了,但我想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治好雾霾,我们一定会重新看到蓝天和星星的。

第五篇:《穹顶之下》观后感2020最新范文大全

每个人都独立却不能脱离的生存在这个世界里,渺小得不可估量,可是什么事物不都由微不足道的分子粒组成的么!盗用老套的话“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哪怕个人只贡献了一分力量,众人汇聚,也能产生成吨的效用不是么?

《穹顶之下》,2014年掀起中国巨大轰动的纪录片,同时再次让柴静这样的人物冲击我们的头脑,然而我现在才认真看了这部片子,很惭愧也有一些想法。

不能够深刻体会一位母亲为孩子健康、看到孩子受伤害而担忧沉重的心情,看到巨量煤气、黑烟、粉尘涌入空气,进入我们体内,即使作为一名普通人,内心也产生了震颤,一种无名的压力附在心头,有恐惧有无奈也有痛心。作品里面说的很清楚,煤,作为生活必需突然减量困难,可以使用清洗煤,安装净化排污装置,载着利用天然气替代;尾气,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不能取消,可以安装减排装置,提高配置,升级性能,使用清洁能源(或者说引入清洁能源)(真的,看到汽车厂商无奈生产低配置低标准产品却贴上国标四号时,涌上很多怒气,就像经理那有心无力的一笑);烟尘,严格要求餐馆安装净化装置,加强监督,虽然视频中对国外的做法过分肯定,至少值得我们借鉴学习、、、、、、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爱护空气,爱护环境,并行使监督权力(自我权力的自由和维护确实值得向美国人民学习)。然而我感触最深的是,我国长久发展的体制之下,政府法律能够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只要从最高层级下定决心,层层监督执行,没有打击不了的违规行为,没有改变不了的污染,没有净化不下的空气。并不是带有特别的偏见,APEC北京蓝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一方面可以理解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中国走了太多极端方法,然而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正在考虑环境,考虑和谐,加强科技创新才能更快更好地进步。正如视频中伦敦在倾力治理雾霾之后并没有损害经济,而是找到了更好更有效的发展模式,不改变不突破何以看见成效。中国很大很大很大,然而开启一种新的模式,正真从源头治理雾霾或许能够开辟一个新的篇章(这条路无疑很长很长,上下五千年历史不都过来了么,相信中国足够强大和坚韧)!

小女孩对着镜头真诚的说: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小时候那样的蓝天!

蓝天,我最有发言权了。云南的空气质量一直广受好评,作为其中一个小县城,我的家乡更是美的不可思议。印象最深的几件事:童年时和妈妈到山里务农,傍晚时分一个人躺在草坪上,把玩周围的小树枝,扭头找寻哪里有野花花,并寻思鸟鸣声来自哪边,风由哪边吹来,累了,四肢叉开,看天空哪里有云彩,各种形状,还会移动,本来在左边怎么一会儿跑到右边了,本来上空纯蓝色忽然飘来一片白云,一会儿云彩被染成了浅浅的橘色金边,慢慢呈红色、深红色(记不清了),那会儿还小,已经在感叹天空怎么这么美,周围一片绿色好祥和,真想一直这样躺下去,然后听到母亲叫唤,原来睡着了!小学时和同伴踩着月光在冬天朦胧的早晨出发,黑漆漆的夜晚回家,不需要手电,因为有月亮,还有月光下我们的影子,还有好多好多的星星,早晨就有北斗七星,有时候能找到北极星呢,晚上有猎户座,“三星正南就要过年”至今清晰记得,不过好像都不太准,总是倾斜的,还有夜晚上厕所也总不忘抬头望望天,因为星空真的很美!小时候水井也带给我很多乐趣,排除雨季不小心掉落搞个落汤鸡其余都是惊喜,村子里水井里面的水真的很清很清,里面不时有鱼儿游来游去,自由却存在警惕(我们捉住的话就做下饭菜啦),傍晚最热闹,挤满了洗菜的洗衣服的,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流淌着的水洗净绿叶,洗净衣服,池底留下的豆芽、小小的肥皂快清晰可见;有时候父亲在晚上领着弟弟和我到大井里面捞鱼,一个普通的没有电饭锅大的漏网,绑上长长的竹竿便成为捕捉鱼儿的有效工具,手电筒光在黑暗中投射开来,透过一层层水分子照出鱼儿的游动轨迹,屏住呼吸,网慢慢、轻轻靠近、后退,鱼儿似乎有所察觉可还是充满自信的向前,将要加速游走,就在这一刻猛一发力,水波荡开,周围鱼儿也受到了一场惊吓,照射漏网,一条小鱼已经笼住,爸爸真的很厉害(从心底感叹),一个晚上一般有一小碗收货,第二天可以每餐一顿。还有水井里面的水是甘甜的,尽管家里面有龙头,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过年过节打来水井吃,格外香甜。白天也可以在周围水田里面用竹笼抓鱼,一般男孩子脱光只剩裤衩,从一块田追到另一块田,女孩子负责提着水桶接纳战果,有时候女孩子也跃跃欲试,比如我们,会穿着淡薄的衣裤亲自尝试抓鱼的乐趣。(这里并没有不爱护小动物,在这样的生态里面,雨季里面鱼儿会不断不断繁殖,游向四周有水的地方,人们偶尔抓一些来既增加乐趣也增强鱼儿抵抗力和生存能力,这是和谐的生活方式)此外,水井右边有一个很大的水塘,水塘右边本来是一个小学,后来拆迁了也就一直闲置了,一块高地没有房子没有建筑,只有留下的一堵墙,也沦为孩子们玩耍之地。水塘和高地中间有很多高达的树木,光滑的树枝因孩子们经常攀爬,还有很多石头,在夏季石缝里面有好多泉眼,那是真的泉眼,不停的冒出清澈的流水,让周围的石头,水塘里面的植物都光滑干净,泉水涌出之后滋润了水草,水草随着摇摆,水流渐渐漫过路口,经过水井,流向水沟、、、、、、我最喜欢光着脚丫子站在泉眼里,感受泉水涌出,清澈纯净从脚底传遍全身。(那会儿我还想应该好好保护这块水源,以后赚钱投资把这里建设成风景区呢,真的很幼稚)

然而,曾经的泉眼、流水、池塘已经消失很多年了,如今被厚重灰色的石沫、石头覆盖,已经不存在喘息的空间。记不得那是那一年,为了修路还是什么,水塘一边被填起,泉眼有一小部分还坚强的冒水,后来慢慢消失了,没有了!至于水井,记得从某年起冬天开始彻底枯竭,夏天水还是很大,可是水已经有了颜色,土黄色、石灰色。那是因为家乡火山石销量很好,有市场,能赚钱,大部分人都入到切石事业中,装好设备,将原始火山石切割成长方形、正方形各种形状,用来装修很受欢迎,这无疑带动了家乡经济。然而从那以后,石沫水侵入地下,循环流动成为水井里面的水,带有了颜色,鱼儿们不喜欢有颜色的水,从此也就不喜欢出现在水井里面,也就没有周围水田里面的游鱼儿;道路边也开始出现大堆小堆的石沫,霸占了低矮植被的位置;且不说居民貌似已经习惯“轰轰轰”的机器鸣叫声,从早到晚,有时候深夜响起,空气中漂浮着来来往往的石沫粉尘,灰色,如今回家半小时前才擦的玻璃窗户、茶几又蒙上了一层粉尘,可想每一分钟有多少的石沫粉尘涌入我们的身体。父母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一想到如今他们身体不好,多病体弱,心里酸涩难忍(我现在并没有想出可行性办法阻止这些污染,毕竟那是农民们抓到的生存之计,只想抓紧赚钱,将他们接到更好的环境里面);如今回家还是有星星,有月亮,可是数量少了,不像儿时那般清晰明了透彻,天空不再那般湛蓝湛蓝。

我心痛,家乡经济越来越繁荣了可是环境真的再也找不到从前的纯净!一个小县城,短短不到十年的火山石切割事业也能够让生态系统非常原始非常发达的地方面目全非,何况偌大的城市、中国十年发展牺牲了多少生态,污染了多少空气,覆盖了多少蓝天不可估量。并没有多么深沉的爱国之情,单从身边出发,污染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疾病,也埋藏了我们纯净的记忆!

我没有多少结论,内心真的很沉痛,总有一些有心无力之感。不过我不会放弃可以做出行动的机会,也期望更多人响应柴静的呼唤,重要的是治理雾霾真的成为中国首要任务,期待未来依然能够躺在草坪上,仰望湛蓝的天空,在纯净的呼吸中入睡!

第六篇:《苍穹之下》观后感

今天看到柴静的视频,我更加深刻的确定了这种想法。“浮躁、贪婪、透支”。这就是我,对于如今中国社会不论是从经济发展上,还是从环保领域上,还是各行各业状况上,唯一的看法。而我们,将一定会为此付出代价。这是必须的,因为每个人的自私,最后我们一起去消化我们种下的恶果。

现在经济的衰退是去消化房地产泡沫的恶果;现在的雾霾和环境污染是去消化建工厂、大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付出的代价;可以说,现在我们承受的一切,都是过去做的孽。可悲的是,人就如此短短几十年,所以我们承受的,便是父辈们做的孽。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经济大发展闹剧中,有没有赢家呢?也许也是有一部分我们姑且称他们为“赢家”的人,比如贪官、比如一些工厂企业主,他们用牺牲大部分人的利益,换取了属于他们的“暴富”。或许他们的情况比大多数悲催的老百姓好一点,至少,他们有更多的选择。比如移民。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和如今的现实都在向我们宣昭着这样一种客观现象:有钱(不管是赚的还是贪的)、有本事(不管是物理航空技术本事还是厨师护士这样的手艺)、学习好(不管是申请到PHD还是post PHD),移民吧,移民才是王道。所以科学家出去了,中国牺牲环境代价换来钱的有钱人和靠收税养活的一大群贪官们出去了,北大清华毕业的精英们都出国留学去然后在国外工作定居绿卡移民了……而祖国,还剩下什么?

但是,移民,真的就是他们未来的出路和良好归宿吗。皮将不存,毛之附焉?流浪者之歌中的吉普赛人,到底是在歌唱着一种自由快乐,还是一种悲凉与伤感?没有人会瞧得起一个没有家乡的人。

《苍穹之下观后感800字(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