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纪录片的观后感(大全)

时间:2022-09-12 19:28:03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4175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历史纪录片的观后感(大全)》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历史纪录片的观后感(大全)》。

第一篇:纪录片《中国通史》观后感

作为一个历史迷来说,非常喜欢看历史题材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以前在央视六套上没看完,近几日一直在从头开始补看。总体来说还是制作得相当不错的,呈现了中国历史的大致脉络,从中华文明的起源讲到了封建帝制的覆灭,全面地讲述了整整五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过程。 夏商周、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金、西夏、两宋、元、明、清。每一个王朝的兴起、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朝代的衰弱更替都是由其自身的发展规律造成的。每看完一集后都会有不一样的感触,感受到古老的文化和古人的智慧。 直到如今,古人的智慧和他们所具备的高尚的品格还依旧有很大的影响,这些早已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融入进了中华文明中,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 一个人如果能身处在历史感悟之中,他就一定是获得真知的人。因为历史的经验是最为丰富的一座智慧之库。”每一个人都可以从无数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中获得许多的感悟,然后以史为鉴,从而更好地把握现在。这才是历史的留给后人的真正价值,它真正的的意义。

第二篇:纪录片《世界历史》观感

纪录片《世界历史》观感

煌煌巨作《世界历史》今日终于有幸得以一观。面对洋洋洒洒整一百集,想要洞悉全貌无异于以蛇吞象,既耗时又耗力。对目录加以分析,开篇到第31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为止,是对世界历史上古部分的综述。而从第32集‘欧洲人的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开始则可视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这一点可以从时间上得以佐证:被视为欧洲中世纪的最后堡垒的君士坦丁堡沦陷于公元1453年,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在1492年。明确了这一点,则对于不甚了解世界近代史的我而言,可以完全将重心置于前31集,是为性价比最高的观看方式,虽是管中窥豹,亦期掠其一斑。

以下几点是我观后的一些思考与启发。

一.为何本片没有单独提及中国史部分?

首先必须要明确的是世界历史的定义与内涵。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世界史在中国是作为外国史的一种代称,中国史不仅被孤立甚至对立于世界史。但是文明的发源并非单点式,在当今世界有着深远影响的东亚文化圈的源头正是中华文明,由此可见中国史也是作为世界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存在,理应一视同仁,既不能特殊化,也不应妄自菲薄。因此对于上述问题,我揣测编辑是基于如下考虑,第一,作为国内第一部大型世界史主题的纪录片,本片从远古人类的开端,一直讲到万隆会议,展示了人类几百万年间的生存与斗争,发展与进步的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目的是希望国人以一种新视角展开对全球史人类史的阅读与思考。相对于成熟的中国史的教育与传播,国人在世界历史方面显然更为欠缺与匮乏,因而也更有视觉新鲜感。快餐时代,对信息的摄取十分讲究效率,能够最大化时间的效用想必也是编辑们的追求吧。第二,期望以一种对比对照的方式,揭示中外文化的异同。作为古老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文明拥有近四千年的漫长历史,绚丽多姿的文化与世界各地的文明交相辉映。而本片正是通过对其他文明的精彩描述,映衬中华文明的纷彩,即有利于观者独立思考对比,又留下了足够的联想空间。

二.关于历史间隔分段的不平衡性

本片第一集讲述人类历史的开端——石器时代的人们。现在通过主流理论我们知道,人类的最古老始祖是腊玛古猿,处在猿和人的过渡阶段。稍后便进化到了南方古猿,这是人类最早的直系祖先,是正在形成中的人。以上两个阶段是原始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即原始群时期。真正进入人类历史的是早期直立人,处在第二阶段——血缘家族公社时期,生活在距今约三百万年到二十万年之间(以上数字乃是感性数据),这个阶段,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石器时代。从此人类的进化速度骤然加快。大约距今二三十万年前左右,人类由直立人进化到智人阶段,过着以母系制度为主体的原始公社生活。显然,智人的历史间隔相比于直立人已经大大缩短,由此看出,占人类历史长度99%的原始社会史在本片100集的篇幅中仅占了一集,这很好的体现出了历史间隔分段的不平衡性。在此引进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作为类比模型:1,1,2,3,5,8,13,21.....越往后推,两个数之间的间隔也将越大,人类历史就好像一个逆序排列的斐波那契数列,反映到时间轴上则是,越往后,两段历史的间隔反而将越小。人类世界的历史,即是文明的历史,而文明的车轮是带着一个加速度向前滚动的!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越发感受到变化的加剧,日新月异这个词语仿佛也不够用来形容世界的运动了。当我们感慨万千的时候,问过头再看看人类的祖先是如何踩着荆棘一步步向现在走来,心中自然会有一番思考。

三.关于世界历史的不同认知

早在古代时期,历史学家的记述范围就已经扩大到了自身的已知世界,只是局限于各方面的条件而未能做到对于整个世界的全面认识。像司马迁所著《史记》中就提及了安息,大秦,大夏等等地名。甚至年代更为久远的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不世之作《历史》涉及的范围也早已不再局限于希腊本土。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于世界历史的认知也会存在偏差,或以罗马雅典为中心,或以长安洛阳为中心,有人以伊斯兰世界为重点,又有人以基督世界为重点,如是不一而足。直到15世纪末航海的发展带来新大陆的发现,各大陆之间的闭塞状态被打破,历史的地理局限大为减弱,人们对世界的认知视野大为开阔。理解了这一点,就能很好的明白,为什么会在18世纪出现了兰克和黑格尔崇倡的西欧中心论,又为什么会在此基础上突破出了以施宾格勒和汤因比为代表的文明单位理论,把世界历史看作是多种文明的覆灭和生长的历史,以及近年来大受推崇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观等等。由此引人深思的是,当我们以纪录片中的单一视角对世界史做出的这个简短回顾,又能否成为终极真理?若干年后又会不会被新的角度覆盖?答案不言自明。

四.明确文明的源头在西亚和北非,以及肯定地中海在人类历史上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当我们追本溯源,顺藤摸瓜般地沿着当代西方文明往回走,途经古代罗马文明,便看到了古希腊世界,但是我们又如何能够无视古希腊文明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呢?我们无意以文明的长度来比较优劣,并不是贬低中华文明,应该清醒地看到地中海的开放与中华大地的地理封闭性,也要看到不同文明对世界施加的影响。探寻人类文明的源头,我们无法绕过北非和西亚,更不能避开他们的文化母亲河——地中海。理解这一点,可以从以下简例得到信息。

1.古希腊文明从克里特-迈锡尼文明开始了旅途,而克里特岛和埃及的往来在公元前4000年前便已开始,无论克里特岛的文字,石器以及壁画,都能深切感受到古埃及人施与的影响。

2.作为文明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文字字母的创造来自于众所周知的腓尼基人,而希腊人正是在此基础之上添加了元音,完善了字母系统,得到了希腊字母,而这,正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拉丁文字和斯拉夫文字的前身。

3.宗教是文明传播的特殊载体,回顾世界宗教的历史,可以清晰明了地看出,犹太教产生于古代巴勒斯坦地区,即地中海东岸,而基督教正是在犹太教的基础上兴起。而伊斯兰教对于基督教教义教宗的承袭关系也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对人类历史产生最大影响的三大亚伯拉罕宗教全部出自西亚地区。

4.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结合处,是多种文化的交汇分流之处。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当我们耳畔回响起这句传世名言时,不应该忘记,正是地中海拥有的极其深厚的文化层,哺育了希腊人和罗马人。一直以来,地中海都处在世界文化的主流圈中,爱琴海文明的沉浮,拉丁语系的起落,璀璨的地中海伴随着同样辉煌的地中海文明。

以上是我对这部纪录片结合原先阅读过的书籍得到的一些看法与思考,浅薄纰漏之处难免,权作抛砖只用。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看并且值得推荐的纪录片。当我们把个体置身于世界文明中,就能看到人的渺小,因而了解世界的历程,也是一种对生命负责的态度。

第三篇:纪录片《兴盛》观感

《THRIVE 兴盛》——谁在控制世界?

“全部真相几乎都在这里”---《兴盛》

“全部真相几乎都在这里。”这不是夸张,对于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兴盛》中涉及的信息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但对于更多的人来说,这似乎更像是天方夜谭。而我想说的是——我们有没有反问过自己,从小到大学过的知识又有哪样不是别人灌输的,有一样是自己领悟的,自己实践的吗?我们内心的哪一个念头又真正属于自己,而不是受外界所左右呢,哪怕那个念头只有一瞬间!

纵观人类整体的发展,每一次主流知识彻底的变革都付出了血与火的代价,而那每一次变革的前后,所变的和被变的互相遥望彼此都会觉得荒诞可笑。

那到底“神马才不是坑爹”自然成为我们每一个人关心的焦点。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所有知识是可以平等共享的,如果 我们还仅仅只是在教科书中沉溺,必然会堵塞自己本就无限的思路和创意,甚至是——不识坑爹真面目,只缘身在坑爹中。。

时值2011年年末,地球的所谓主宰——人类,在经历了必然的种种灾难和因果之后,在彼此伤害,于捷径中作茧自缚之后的今天,将共同面临着又一次巨大的变革,而这次,大的超乎想像。。

能把如此巨大的变革之来龙去脉前因后果梳理明晰并全面呈现的,正是我现在推荐的这部纪录片——《兴盛》。《兴盛》简要说是一部通过追踪西方经济发展而揭开世界运作方式,并涵盖影响我们生命的各种力量面纱的,非常规型纪录电影。它把科学领域的突破与觉察、行动编织在一起,提供给我们真正的解决方法,使我们能够用史无前例地、无畏地战略来改造我们的生活与未来。

其中让人感触较深的就是下面这句话,以及说此话的人!

“只要我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我不在乎谁制定法律。”

——梅耶.罗斯切尔德

本章导读

当国际媒体成天炒作身家500亿美元的比尔.盖茨,蝉联世界首富宝座的时候,如果你信以为真,你就上当了。人们耳熟能详的所谓富豪排行榜上,你根本找不到“大道无形”的超级富豪们的身影,因为他们早已严密地控制了西方主要的媒体。

所谓“大隐,隐于朝”,罗斯切尔德家族今天仍在经营着银行业务,但是如果我们随机在北京或上海的街头问100个中国人,其中可能有99个知道美国花旗银行,而不见得有1个知道罗斯切尔德银行。

究竟谁是罗斯切尔德?如果一个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罗斯切尔德”(Rothschild)这个名字,就如同一个军人不知道拿破仑,研究物 理学的人不知道爱因斯坦一样不可思议。奇怪却并不意外的是,这个名字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但它对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 影响力是如此的巨大,而其知名度却是如此之低,其隐身能力让人叹为观止。

罗斯切尔德家族究竟拥有多少财富?这是一个世界之迷。保守的估计是30万亿美元!

罗斯切尔德家族到底是怎样赚到如此惊人的财富的?这就是本章要告诉你的故事。

严密的家族控制,完全不透明的黑箱操作,像钟表一般精确的协调,永远早于市场的信息获取,彻头彻尾的冷酷理智,永无止境的金权欲望,和基于这一切之上的 对金钱和财富的深刻洞察,以及天才的预见力,使得罗斯切尔德家族在世界两百多年金融、政治和战争的残酷漩涡中所向披靡,建立了一个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 为庞大的金融帝国。

详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10476.htm

《历史纪录片的观后感(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