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新疆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五篇)

时间:2022-07-31 02:04:37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917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参观新疆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五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参观新疆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五篇)》。

第一篇:参观博物馆的初中观后感范文

到了博物馆,刚走进大厅,一股古老的气息便扑面而来,在幽暗的灯光下,透着它的神秘。整个一楼大厅有各种陶器和石器,可以想象出在那个时代里,人们用石器做出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每一件物品都有独特的气质,更加体现了徐州作为两汉发源地浓厚的文化底蕴。

上了二楼,则是汉室遗珍展厅,在其中摆放着各种陈列铜器、金银器、玉器和陶石器,有簸箕山出土的“宛胸侯”龟纽印、金腰带扣、金代钩、金虎头、金羊头、明光宫等。通过这些鎏金的宝物可以预见当时皇廷是何极的辉煌,它彰显了我们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的大气,象征着汉代的强盛。往下走,一面古朴的大门映在眼前,荒古而厚重的暗红颜色,是火与血的交融,象征着汉王朝的权利与胜利。

整个大厅展示了一个泱泱大国所蕴含的民族魂,作为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本。民族存在于何处?它存在于血液骨髓里,如果没有发掘出民族魂,那么这个民族的人必将会变得茫然、变得背叛。因为他们没有精神支柱。历史上,汉族曾经多少次被少数民族征服,但是作为汉民族却一直没有消亡,反而是征服者在不知不觉中被汉民族同化,这和汉文化的.先进性有着直接的关系。

二、学习民族传统文化

参观了二楼3厅,往里面走则是各种兵器、铠甲。其中一件是一位将军的铠甲,透过泛着寒光的铁衣,我感到了一股肃杀的气息,当年的他必定在沙场上驰骋飞扬吧。然后是“锁子钾”,用铁链结成,重十几斤,可以试想一下,当时的战士穿着这种衣服是多么的辛苦。那铁衣上的裂痕显示了战争的残忍,正是因为有着民族精神的支撑,他们从不退却,两汉的民族气节支撑着他们铮铮的铁骨。 各种兵器排列在大厅的四周,有短刃匕首,有长枪铁戟,斑斑的铜锈遮不住它们的寒气,森森的寒光炫耀着它们曾经的倔强。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兵器,但他们无一不体现了汉民族应有的血性。这血性是“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决心;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烈;是“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绝;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

一件件兵器象征着一个个英魂,也许没有他们的名字,也许他们不曾流芳百世;但这种“血性”确是他们传承后人的,这血性不是“冲冠一怒,流血千里”的莽夫,而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他们遇到过困难,他们失败过,但他们最终都战胜了困难,为黎民百姓搏得一个太平盛世。

正如刘邦项羽争天下,刘邦败了多少次?不重要!因为他最终胜利了。历史对刘邦褒贬不一,因为项羽太强大了,强大到让所有人佩服。他可以背水一战,可以力能扛鼎,可以一夫当开万夫莫开。但他终究是败了,败给了刘邦更败给了他自己,因为他输不起。而刘邦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才是我们要学习的,坚持失败就是最大的成功。

正如俞洪敏先生所说 :作为一颗草,人们可以随意的践踏你,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因为人们根本就无视你的存在。只有像树一样不屈不挠的成长,长成一颗参天大树,远方的地方人们才能看到你,走进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荫,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中国精神,也是两汉文化所要告诉我们的真理。

三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最后看到的是“金缕玉衣”这件金缕玉衣是王侯的葬衣,据史书记载玉衣以玉为福,如铠状,连缝之,以黄金为缕,腰以下玉为机,长一尺,二寸半为柙,下至足,迹缝以黄金缕。通过这介绍,我们了解了金缕玉衣的由来,看着这套金缕玉衣仿佛是一位王者躺在那里,不怒自威。

时至今日,许多人崇洋媚外。诚然,国外的许多国家比中国发展的好。但是“我们”被放在哪里?民族文化被放在哪里?假设我们不从世界、国家的大角度看,仅从徐州来看的话,就可以清晰的看出博物馆存在的意义了。它用这种方式激励后人,让过去的先辈教会我们不屈的精神,掀起一个波澜起伏的时代。通过这跨越历史的文化与精神传承,让现代的徐州人再次发出历史的辉煌之光,让徐州这座古城增光添彩。

不得不承认,徐州这座拥有浓厚历史文化的古城已经落后于其他城市了,在巨变的三十年里,徐州进步太小了,不说与上海、深圳等沿海新生城市相比,就是周边城市都有超越徐州的趋势了。也许是时代束缚了我们的脚步,但作为汉文化的发源地,弘扬民族文化我们责无旁贷。

越过古老的街道,聆听着圣贤的教诲,细数汉家之往事,弘扬汉家文化与精神。在这个古朴的藏馆里,我向宣誓“怒向刀从觅小诗,我以我血荐轩辕”!

第二篇:参观军垦博物馆有感

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代史纲要

观后感

院系专业班级: 机电院09农机2班

联 系 电 话: xxxxxx

任 课 教 师: xxx

2010年 10 月 8 日

《参观军垦博物馆》

十一去拾了3天棉花,对兵团精神有了一些体会。才三天,我的身体就已经疲惫不堪,我的意志就已经开始动摇。我甚至有了永远不要再摘棉花的念头。可是回到宿舍,躺在床上想想,我们这点辛苦算得了什么。想想当年我们的前辈为了开垦这一块块良田留了多少汗水,花了多少心思,付出了宝贵的青春。他们为我们开垦了这么多良田又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屯垦精神。我对他们肃然起敬!

我意识到,重温兵团精神、军垦精神的必要性。于是十月六日我和几个同学就去参观了一下军垦博物馆。此行我带着目的去的,我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新疆的军垦史,然后回来写一篇观后感。

大概十点钟左右,我们到达了军垦博物馆门前。眼前的博物馆如此的恢弘壮丽,感觉要比上次来的时候要大一些。我们从一楼慢慢吞吞地欣赏到二楼。刚进楼就被周围的徐栩栩如生的画面所感染,仿佛军垦的场面就在眼前。这里陈列的每一件器物都在沉睡,我怕自己咚咚的心跳声惊扰了他们甜美的梦境。老式的电话机、电报机、步枪、手枪、干尸、军垦第一犁、历任兵团领导人的照片。。。这就是“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度玉关”的王震将军吗?你看他美髯飘胸,伟岸的身躯,犹如山巅青松傲然挺立,爽朗的笑声像一声声春雷滚过天庭,这是陶峙岳将军吗,他的手轻轻抚过设计图纸,规划着在杳无人烟的戈壁滩上的新城——石河子市。各种实物、老照片、史料文字,利用声光电等特效手法结合多媒体、油画、微缩场景、雕塑、硅胶人物相结合的形式再现了兵团创建、发展的全过程,突出了创业的艰辛及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对兵团事业的支持与关心。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总建筑面积9703平方米,目前展出的物品有5000多件,其中有29件属国家一级革命文物。采用声、光、电效果,再现进疆人民解放军向荒原开战的大型半景画,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是展示军垦历史,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2005年被评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景点之一。 改扩建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陈列面积3100平方米,集展览、会议、办公为一体,功能齐全。它是全国唯一的一座以新中国新疆屯垦戍边史为主要陈列内容的博物馆。主要宗旨是大力弘扬新疆兵团几代军垦人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军垦序曲;屯垦戍边、艰苦创业;荒原巨变、千秋伟业;奋起二次创业,再造兵团辉煌;亲切关怀;前进中的国家级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屯垦戍边七大部分。共展出实物800余件,图片300余幅。作为全国唯一的军垦博物馆,同时是军垦精神、军垦文化的展现和缩影。

新疆的发展伴随着新疆的屯垦史,两千多年前,新疆就是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新疆的屯垦大概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先秦时期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吐鲁番、乌鲁木齐一带的居民就已经开始使用旧石器——石叶对新疆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进行了生产。他们懂得使用火,并从事狩猎活动。可以说没有他们开的头,就没有后来欣欣向荣的屯垦史。

西汉时期

张骞通西域后,为了保证汉朝史节的安全和供给,汉朝政府在公元前105年就开始派军队在眩雷屯田。西域都督府成立后,新疆就和中央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从此屯垦如火如荼的进行起来。屯田的范围和人数迅速扩大,加上从中原引进过

来的先进耕作技术和手工业技术史新疆的屯垦事业空前繁荣起来。

唐宋元明时期

唐朝是新疆屯垦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唐朝统一新疆后,新疆地区的社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丝绸之路这条纽带把唐朝中央政府与新疆的沟通更加精密地联系起来。唐朝在西域的屯田规模进一步扩大,仅安西镇屯田士卒即达3万人左右。这一时期,在农业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先进的冶铁技术为屯垦生产出了各种实用的工具。农民掌握了小麦与杂粮交替播种技术。经济作物除瓜果、葡萄外,还有棉花、大麻。

清朝时期

清朝出现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局面,清朝政府对新疆的管理力度也大大加强。清政府派了大量驻军在新疆的各个地方。后来,新疆发动了暴乱,曾国潘率清军奋力收复了新疆。面对新疆残破的社会局面,清朝政府为了解决驻防军民的栖身之所,各地驻军首次担负起了城镇建设的任务;为了解决新疆驻军及眷属的粮饷供应问题,节省经费开支,清政府在新疆大兴屯田。在新疆的历史上战争连绵不断,屯垦作为战争的后勤保障是极为重要的。

建设兵团时期

新疆建设兵团时期出现了新疆屯垦的鼎盛时期。

1950年2月,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石河子新城。她有着独特的文化,由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等构成的60万石河子各族人民,来自五湖四海。在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浓郁的集“开拓性、群众性、开放性、多元性”于一体的军垦文化特色。

新疆建设兵团组建于1954年,承担着国家的屯垦戍边职责。在自己所辖的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是国家计划单列单位,受中央政府的双重领导。

新疆建设兵团时期新疆屯垦(包括属于兵团管理的地方和不属于兵团管理的地方)的发展如日中天,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垦区人民怀着“国家需要什么,我们就种什么”的宗旨,因地制宜地种植棉花、香梨、葡萄、番茄、枸杞等农作物。在政府的引导下,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技术并在全疆逐步推广。新疆的大部分企业高校也把服务新疆、建设新疆作为他们的责任。比如像石河子大学就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为边疆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形成了“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比如说我们石河子大学机电院就为新疆的农业机械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今年就由石河子大学机电学院自主研发出了国内第一台牵引式番茄收获机。像这样的贡献每年都有。

新疆许多城市,诸如石河子、克拉玛依等许多城市都是他们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生产。他们特别能吃苦,能忍耐,特别能战斗!他们开创了中国军队新的辉煌!

在新疆军垦博物馆,看到一张张记录着军垦战士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艰苦奋斗的图片,看到那一件件带着军垦战士血汗及斑斑泪迹的“文物”,看到兵团五十年发展成就,正如这个展览前言所说,“这里没有古迹名胜,这里没有青绿,这里是沉睡了数千年的大西域最后一片荒原。天山南北,军垦战士用双手开垦出来的一片片美丽的绿洲,共产党人用血与火铸造的一座生命丰碑。历史将

永远铭记,荒原变成绿洲,沙漠升起繁华,边境更加安宁,屯垦戍边、千秋功业;改天换地、历史伟绩。历史就是创造,希望正在这里。”看了展览,我对军垦战士为了新疆的繁荣和祖国边疆的安宁,贡献青春、贡献自己一生的奉献精神感到无比的敬佩。那些刀耕火种的场面和近似原始的生产工具,是我们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不怕流血牺牲的真实写照,它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形成鲜明的对比。

各个时代的屯垦有各个时代独特的特点和意义,但它们也有共同的地方。屯垦使新疆人民安居乐业,过上了稳定的生活,不再游离于新疆的各个地方。屯垦使新疆的驻军有充分的物资储备,能够随时应对突发战争。同时屯垦增进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各种反对分裂新疆的活动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新疆军垦史是世界上罕见的人类向沙漠进军成功的伟大壮举。我们不能忘记这一伟大壮举背后无数兵团人。不能忘记我们伟大的新疆建设兵团。有首儿歌是这样描述他们的:

“不穿军装不带军衔,兵的性格从没有改变,自己吃苦奉献甘甜,留下方便带走困难。新疆多大兵团多大,荒原多宽兵团就有多宽,当兵吃粮兵团交粮,谁见过天下有这样的兵团。

不领军费永不复员,兵的责任从没有改变,建起乐园交给人民,换个地方从头再干。边境多长兵团多长,国土多宽兵团就多宽,一班岗站了几十年,谁见过天下有这样的兵团”

新疆军垦博物馆,向每一个参观者介绍了辉煌的新疆军垦史,宣扬了军屯垦精神。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好好的学习、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精神;作为新疆高校的一名学生更应该立志为屯垦戍边、保卫边疆做出应有的贡献;作为农机专业的学生更应该努力学习,运用先进技术发展新疆的农业。

参考文献:《新疆历史》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

第三篇:参观博物馆的初中观后感范文

5月11日,我们带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建川博物馆。这儿,是历史的重现,看着这些一座座的博物馆,就如同历史的画卷一幕幕的从眼前略过。

建川博物馆位于四川崇州的 大邑县安仁古镇 ,内建有 18座博物馆,其中,分为抗战系列、红色年代系列、地震系列、民俗系列四个系列。各个系列下又有不同的博物馆供观赏。

沿路进入馆内,首先略过的便是中国老兵手印广场,那一个个强劲有力的掌印,那一排排鲜红的血印,错落有致的陈列在广场上。相信,每一个掌印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传奇的事迹,虽然,他们的故事被这时间一点一滴的给冲淡了,但是那一个个血印却会永远的屹立在建川博物馆的老兵手印广场。

接着,我们来到了中流砥柱馆,在中流砥柱馆的侧面是一面绘有万里长城局部图,上面还有毛泽东"指点江山"的雕像。在这馆内,陈列各种各样的抗战文物,这些,虽在各种抗战片里都似有无有的看过,但是在这里看到这些,就有一种别样的感觉,那些,是那么的真实。

感触最深的或许还是得是5·12抗震救灾纪念馆,第二天便是5月12日,已经5年了,作为一位四川人,汶川地震这会深深的烙印在我们的心里。那一天,让多少人就这么远远地离开了,在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他们就这么一个一个的远走了。馆内,虽然只是一些图片,但看着这些图片,眼睛还是不禁的湿润了,08年那一年、那一天的一幕幕又从心底袭来。地震无情,人间有爱。在地震面前,所有人团结起来,共同抵抗这天灾。当看着那些人的志愿者的申请书的时候,无比的压抑,这些,就是我们身边的事,就是5年前的事,他们和我们一样。那教师护住学生的雕像、那救助同学的图片、那救灾是的用具,是那么的`真实,这一切,纵使再过十年、二十年、一个世纪,还是挥之不去。前不久的雅安地震,好在并没有当年那么严重,没多久也就解决了,还在并没有历史重演,不然,又会给多少人烙下心理阴影,虽然,这样也给不少人烙下了不少心理阴影。

再之后,又看了几个博物馆,看三寸金莲馆的时候,感叹裹脚女人悲哀,一生下来就被束缚,穿着那比手掌心大不了多少的鞋子,估计一步步都是钻心的疼吧。或许,当时被束缚的不仅仅是脚吧,还有那些传统的思维,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天等等,害苦了多少女子呀。看不屈战俘馆,感叹那些战士的坚强意志、宁死不屈的坚韧品格,痛恨日本的残暴行径。看红色年代镜面馆,那一面面的镜子,印着灯光,照着墙面泽泽生辉。

由于时间关系,还有一些馆并没有来得及看,这一次参观,满载而归。

以上为了应付上交的要求写的,下面在填上一写更为真实的情节。

我是怀着非常不满的心情去的,因为参观这个博物馆,我们每人交了90元。再加上坐那个车,实在是受不了没有窗子的车,再加上那车开的那么那么的慢,看着一辆一辆的车从身边略过,再加上昨晚没睡几个小时以及吃了早饭,终于,在车上吐了,吐了就吐了吧,吐了就好了,没想到,这还不同与往日,还有二度来袭。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总算是到了,唉,坐这么久的车,我都可以回家了,一个多小时哟,开快点应该可以到家了。

然后,等了半天,那辅导员各种烦,要这样那样照相,我们压根就是来充当背景的,就是来当群众演员的。半天过后,我们才得以自由活动,参观这个参观那个,最后就只是为了盖个章才跑来跑去了,不过,有些地方还真的蛮好的,那天脚是痛得不行,想想那些穿着三寸的鞋的人走我们这么多的路会不会脚都断了。其中,最满意的还是数那天的午饭,好久都没吃的那么丰盛了。

第四篇:参观博物馆的初中观后感范文

11月28日,在党支部成员带领下怀着格外激动的心情参观了素有“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参观历时三个多小时,徘徊于历史的长廊中,感受着几千年来先祖先辈们创造的中华文明.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其间,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有不少外国人,他们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面对着眼前神秘的东方神器,他们叹为观止。作为炎黄子孙,谁不为自己伟大祖先创造的光辉成就而自豪?谁不感到我们的历史何其辉煌?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西安大雁塔的西北侧,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不如馆内,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形成了陕西特的历史文化风貌。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汉唐金银器独步全国,唐墓壁画举世无双。可谓琳琅满目、精品荟萃。

史前时期,陕西境内就有古人类活动,从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我们的祖先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告别了蒙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这里有蓝田猿人、大荔人、半坡人、华人公认的中华始祖轩辕黄帝......史前人类为了生存,适应自然、同时又坚韧不拔的改造自然,渐渐的在满足生存所需的同时,还创造着艺术,艺术的创作和想象又反作用于人类的思想意识,使文明螺旋上升,向更高层次进发。这样的文明曙光却是以亿万年来计算的!面对祖先,我们除了敬畏还有什么!实用与艺术完美的结合,同时也萌生了早期的科学,怀着崇敬的心情继续欣赏古人的杰作,毕加索比之那些在陶器上作画的'原始人类艺术家的出色作品当会自愧弗如!有史以来各个历史时期最伟大的陶瓷工匠面对老祖先在陶瓷造型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岂不汗颜?我们的先人曾经创造了世界上任何一个邦域无法比拟的工艺和文学成就,青铜器、陶瓷、雕刻、书法、绘画、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等等,其中的每一项成就都能让世人惊叹。

三秦大地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华夏文明诞生、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曾在这里建都。丰富的文化遗存,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陕西特的历史文化风貌,省历史博物馆是展示陕西历史文化和中国古代文明的艺术殿堂。参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古人留给我们的这些财富,反映出中国古代文化的悠久传统和深厚底蕴是无限的。为我们五千年的文明感到自豪。中国人不应该怕暂时的落后,自由的思想氛围、开放而富有开拓气息的社会、理性而不失道德的国民素质是我们发展的最重要动力。一切束缚国人思想的力量都不应在当今时代产生和存在。我们已经失去了几千年的发展机会,此时不进,更待何时?所以,我们五千年的发展历史仅仅能够证明一点:我们华夏民族具有无比坚韧的生存和繁衍能力。历史早已过去,辉煌也罢,惨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谈中”。我们应该用更清醒的头脑去认识自己的不足,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拿着历史上曾经出现的所谓的“辉煌”沾沾自喜,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先走别人走的路,再走别人未曾走的路,最终驰骋于不败之地!参观不仅能让我们了解我国古代的珍贵文物,而且还教给了我们许多知识,这真让我为自己的祖国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为我们的祖国而努力学习。

历史,那是属于过去的东西,当然我们不能忘记,要以此来激励我们担当起建设祖国的重任,但未来与现在相比之下却更加重要。未来,是属于当代大学生的,未来的历史的乐章由我们去谱写,如何才能写好呢?那就是我们现在应努力在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能力,增强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做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去报效祖国,投身社会。

未来是美好的,是更加辉煌灿烂的。为了自己、祖国的明天,我们要从现在起,从此时起把握机遇,创造辉煌,明天一定是我们的!

第五篇:参观黑龙江博物馆感想

2010年11月17日,在我学院党委的组织下,我们第二十二期预备党员来到黑龙江省博物馆参观,促进大家对黑龙江历史的了解,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已经待了快3年的哈尔滨。

这次参观,让我对黑龙江博物馆有了些了解。黑龙江省博物馆是一所大型综合性省级博物馆,是保管、研究、展览黑龙江历史、文物、艺术与动植物等的科学中心。为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

通过参观,我对哈尔滨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为博:

黑龙江省博物馆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陈列面积包括临时展览为3000平方米,库房面积近3000平方米。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文物标本107400多件,其中一级藏品84件,一级标本1件。此外有图书4万多册。馆藏自然标本较多。岩石、矿物、土壤、动植物和古生物化石标本共7万多件。历史文物、少数民族文物及绘画等共有3万多件。金代文物和赫哲族文物较为丰富。字画以现代画为重点,著名艺术大师潘天寿的作品收藏较多。“ 北大荒”版画早期的代表作也是馆藏特点。

二为史:

该馆原是1904年俄人所建的莫斯科商场。1922年由俄国人发起建立东省文物研究会,并于该处筹备成立了博物馆。该馆曾先后由俄国人、日本人经办管理,1951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松江省科学博物馆”,1954年松江省同黑龙江省合并,该馆始用“黑龙江省博物馆”。

三为详:

《黑龙江古代历史文物陈列》该陈列分为《黑龙江的原始文化》、《唐代渤海时期的黑龙江》、《辽、金时期的黑龙江》、《元、明、清时期的黑龙江》4部分。以900多件文物为主,辅以图、表、照片、文录,揭示黑龙江历史的发展概况。《动物陈列》陈列标本重点突出该省特产动物,也有少量世界珍稀动物,如丹顶鹤、东北虎。对重点展品多用生态景箱展出,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古动物陈列》该陈列重点展品中有黑龙江平头鸭嘴龙、披毛犀和松花江猛犸象大型骨骼化石,它们都是该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掘的。富拉尔基出土的披毛犀,出土时十分完整,脚上的小指(趾)骨都保存齐全,在国内同类标本中是较大、较完整的个体,被定为一级标本。松花江边肇源县出土的猛犸象化石骨架,是中国第一具较完整的猛犸象化石。

四为美:

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哈尔滨的美无处不在。独特的传统服饰,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哈尔滨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哈尔滨的精神文明之美。

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黑龙江古代历史文物、邓散木艺术陈列馆、自然陈列、生命启航、蝴蝶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各种藏品生动地反映了生活在这块黑土地上的先民与中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联系与交流,以及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风貌。

这次的参观活动很短,但这次的文化眩熏醄让我见识了很多。了解明白哈尔滨历史,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博物馆是一个窗口,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哈尔滨,热爱哈尔滨,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城市,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大家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哈尔滨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参观新疆博物馆观后感(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