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时间:2022-03-09 21:42:43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5666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摔跤吧爸爸观后感》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第一篇: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励志

看一场好的电影,就好像是经历了一场不同的人生。有的电影娓娓道来、扣人心弦,平淡中蕴含着惊喜,回归中展现着人性温暖,比如《归来》;有的电影画面开阔唯美,心里刻画细致入微,故事绚烂无比,比如《一条狗的使命》;有的电影节奏紧凑激烈,让你心情激荡,看得你热血沸腾,比如《摔跤吧,爸爸》!好的电影千万不要宅在家里用电视机看,一定要去电影院看,你所看到的场景、配音、逼真的画面,活灵活现,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你更真切的理解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

昨天晚上开车去电影院看了《摔跤吧,爸爸》几次都忍不住泪崩,那种为了梦想不顾一切的努力与付出,最终冲破层层阻力,走向胜利的巅峰,我作为一个观众,忍不住为他们几次鼓掌,好希望她们能赢!

一个世界冠军,两代人的梦想。电影故事情节并不复杂,讲的是在男尊女卑、女性受人歧视的印度,两个女孩,在他爸爸(曾经的摔跤冠军辛格)的魔鬼训练下,艰苦努力,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

两姐妹吉塔与巴比塔,在爸爸的陪伴与监督下,每天五点起床,减去心爱的头发,戒掉她们最爱吃的煎辣食物,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艰苦训练。打破世俗的禁忌,不顾多少双嘲笑的眼光,就是为了实现为国争光,争夺世界冠军的梦想。他们在困难的时候,两个女孩身体虚肉,连鸡肉都吃不起,历尽艰难险阻,一直战斗到全国冠军,才受到国家队的专业训练。可惜又遇到了一个只顾虚名的国家教练,在吉塔争夺世界冠军的关键时刻,因为教练忌恨吉塔在记者会上说了一句话,今天她取得的成绩都是他爸爸的功劳,那个教练把他爸爸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不让他陪赛。

最后一场比赛更是让观众无比揪心,吉塔始终看不到爸爸的身影,当然也给不了她及时的作战指导,她一连失利,在最紧要的关头,吉塔想起了爸爸对她说的话:

爸爸不能时刻保护着你,爸爸只负责教你战斗,最后你要战胜自己的恐惧,自我拯救。

吉塔力量倍增,咬牙坚持,冷静调整比赛策略,来了一个最佳回合,凭着一个漂亮的彩虹摔,得到5分,最终战胜了对手,一举夺得了世界冠军。

决赛前一天,爸爸给吉塔的是信心,是精神力量的支持。他对吉塔说:

如果你获得了银牌,你总会被遗忘,如果赢了金牌,你会成为典范。你的胜利不是你一个人的,是所有不愿意一辈子面对锅碗瓢盆的女孩子的榜样。

这部电影有很多看点,有的人看到的是扯不断的父女深情,上一辈与下一辈的梦想与付出,矛盾与纠隔,有的人看到的是女权在印度的翻身与标榜,有的人看到的是民族豪情,赤诚的爱国情怀,有的人看到的是励志与奋斗,还有的在骂中国导演,像这样的励志故事,在中国到处都是,中国精英知识阶层是多么的势利与无能,对自己的同胞苦难熟视无睹,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中国导演拿这样类似的题材来拍出这么好看的电影。

人生终究是一场战斗,不是和别人的战斗,是与自己的梦想的战斗。有的人,一生就是为自己的梦想而活。这部电影对我而言除了震撼以外,还有鼓舞和感动。走出电影院,坐在车里,回味良久,还不过瘾,再到楼下慢慢绕一圈,边走边思考。生活不只有风花雪月,也不只有柴米油盐,别一头钻进自己的烦恼与忧郁里,多走进电影院看看,去经历一下别人的人生和故事,从你当前繁忙的生活中暂时抽离,或许会有新的收获与启示。

第二篇: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狮子一样的父亲,不容置疑的理想,从头燃到尾的正能量,在与印度传统中性别歧视,世俗和官僚的较量中,他的威严和谋略,是绝地反击和正面进攻的政治正确和人性胜利。――题记

儿子喜欢印度电视剧和电影,缘由是印度是佛陀的故乡。谈到《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他就津津乐道主演阿米尔?汗,据说他为了这部影片疯狂增肥,一个月的时间,从138斤的美男子变成了194斤,体脂含量37%的55岁胖大爷,然后拍完老年的部分又花了5个月的时间疯狂减肥,才回归体重144斤,体脂9。8%的男神,才回去拍29岁的部分。对于当时的他而言,演19岁的年轻帅气男青年很容易做到,而让自己增胖那么多又成功减肥的过程就很励志。他先拍了19岁,然后拍55岁,最后拍29岁的部分。就是怕自己没有动力减回体重。这充分说明他是一个敢于挑战自己的智慧勇士。给自己动力,又坚持去做,最终会获得成功。就演员而言,自己的故事本身和教育交融,足以给人满满的正能量。

我觉得《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最细节,最感人、最父爱的类型片。它披着印度本土电影的皮,但是内核却严格符合人性的口味,在每一个环节上都精心处理,在每一处情感爆发点之前的演技,音乐,背景都做了精确计算。有一幕,我觉得在整部电影中非常出彩。长大了的女儿,像个被惹怒的健壮小牛犊,拼了命地,将父亲打到在地。是象征父权被撂倒吗?吉塔成长了,独立了,胜利了。真的胜利了吗?――并不是。父亲老去的是体能,并不是智慧和对女儿的爱。看到父亲复杂失落的神情,我竟然默默的落泪了!

还有很多幕,吉塔学到的新“技巧”,加上教练对她的不了解,让她不断失败。她掉进了每场国际比赛,都首场出局的魔咒。直到她崩溃的一刻,妹妹巴比塔对她说:“去和爸爸谈谈吧,无论怎样,他永远是我们的爸爸。” 是的,只有父亲才无条件地爱孩子,相信孩子,为孩子付出。当教练说“吉塔至少可以得一枚银牌”时,只有父亲坚定说“我的女儿一定会是冠军”。这么说,并不只是因为他是父亲。而是,他是一位一直在付出,在行动,在观察,在了解女儿的父亲。他亲自为女儿搭建场地,到对着VCD一步步分析她失败的原因;从亲自做好吃的,到被女儿“抛弃”,他流着泪说了一声“嗯”;从带着她们打各种比赛,告诉她们除了“第一”,银牌没有意义,到最后卑微地请求学院“领导”给女儿一次机会,说一切的错都在自己,自己是个“剥夺了女儿童年”的可怕父亲等等,诠释了一个父亲的所有包容和爱,幕幕感人涕零。至于因为官僚教练的嫉妒和阴谋,父亲在女儿决赛前,被关进了杂物间,听到印度国歌响起的那一刻,一个声泪俱下的父亲,早已让我泣不成声。

最后,我来谈谈正能量。这部片子之所以引起如此大的共鸣,就是因为中国和印度国情太多相像,体制都存在太多弊端,都是从落后穷国的一步步崛起。所以影片中傲慢无耻的体育局官员是多么像我们?里那些庸碌而肤浅的官员,父亲的一句:印度的体育就是毁在你们这些不作为的官员上,多么像是我们国足多年衰败糟糕的真实写照。面对这样的状况,他从来没有放弃对国家的热爱,他说:"我要让我们国家的国歌响遍整个赛场"。多么真挚多么感人,不是一句句假大空的口号,而是用行动赢得的荣誉,所以当印度国歌响起的一刻,我都感到骄傲和光荣,我们当年在落后贫穷的情况下,所激发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拿到第一块金牌时的满腔热血和骄傲不外如是吧。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它谈论爱国但不吹捧,因为只有看到国家问题所在才有可能变得更好;它批判社会但不冷漠,它告诉我们我要尽我所能去改变它,而不是一味看不起和谩骂。它对我国的民众何尝不是教育和反思。

这是一部节奏流畅,情绪饱满,细节完美,情节紧凑的大电影,当然还有一位沉甸甸的正能量的父亲,值得去看的。

第三篇:《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唉,又是个女孩,又是个女孩!”随着妻子无力的叹息,马哈维亚,曾经的印度全国摔跤冠军,悄悄地走进一间幽暗的小屋,默默地摘下一张张已泛黄的荣誉证书,一枚枚早已落满灰尘的奖牌。

这个十一金秋,我观看了一部来自印度的励志片《摔跤吧爸爸》。电影中父女及兄妹之间的亲情,女儿发奋夺魁的经历,父亲为女儿辛苦奔波的细节,都使我热泪盈眶,都使我感触至深,都使我浮想联翩。

故事发生在印度的一个偏远的乡村,重男轻女的现象在那里很普遍,女子体育在那里很不受重视。因此电影中的“我”的叔叔马哈维亚一直渴望能有一个男孩能够继承他的事业并在国际大赛中夺取冠军,为国争光。可是“婶婶”一连生了6个女儿都没生下一个儿子。马哈维亚不由得心灰意冷。但当他看到自己大女儿吉塔和二女儿巴比他撂倒比他们强壮得多的男孩子们时,叔叔马哈维亚恍然大悟,决心培养自己的两个女儿成为世界冠军

虽然吉塔和巴比塔对摔跤有些许的兴趣,但她们的爸爸马哈维亚制定的魔鬼训练还是让他们叫苦不迭。出于对自由的渴望,她们曾一度有口无心地应付父亲严格的训练。就在这时,一位好心的少女告诉这对懵懂的女孩她们父亲的用心良苦此次,这对姊妹俩更加一丝不苟的努力。

再看看她们的望女成凤的爸爸马哈维亚。这位可敬的父亲为女儿与自己的梦想付出的努力更是感人肺腑。女儿需要营养,他破戒为女儿买鸡肉。女儿需要训练场,他竟挖出自家的一块地,女儿需要运动服,他竟骑车到都市去买。看着已两鬓斑白的叔叔马哈维亚,在一旁的“我”也被叔叔和堂妹的精神感动,自己甘当这个团队的老黄牛――陪练。

在一家人多年的奋斗,女儿已经成为全国级摔跤高手,人选国家队。她们即将迎战国际大赛为国争光。但是这对姊妹又面邻一个巨大的挫折:国家队教练教导无方。教练不仅教不严,而且不会教。这段时间,尤其是吉塔,退步十分严重。就在这时,马哈维亚不顾教练的反对,暗地里继续教女儿摔跤。吉塔与巴比塔十分感动,鼓起十二分的毅力,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终于荣膺印度摔跤国际大赛中首枚金牌。

看完电影,也许是出自内心的震撼,我情不自禁地在房间内徘徊,沉思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永远离不开良师益友和自身的努力。马哈维亚对女儿无怨无悔的如山大爱,让我联想起我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孜孜不倦的老师。同时,电影中的吉塔和巴比塔,我也非常钦佩她们自强不息的精神。冰心老人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成功的花》,吉塔和巴比塔的成功不也“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撒遍了牺牲的血雨”吗?

俗话说“一分辛苦一分才”,我们这些志存高远的莘莘学子们只有像故事中的姊妹俩那一样无畏困境,正视困境,敢于走出困境的精神才能战胜挫折,才能有成学业,才能抬起头,做生活的勇者,强者。

第四篇:《摔跤吧爸爸》观后感

昨天晚上,《摔跤吧,爸爸》连续给我投了几个催泪弹,影片仿佛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从普通到卓越的必经之路。

曾经看过一个纪录片,里面讲到印度女性的地位很低,刚好与影片最后部分呼应:拿到银牌,别人很快就会忘了你,只有拿到金牌,你才会被别人永远地记住,你才会成为一个榜样,只有你做了第一,印度的女性才能看到希望,你不是在和最强劲的对手较量,而是为被压迫的印度女子的未来而拼搏

在这部影片里,我感受到了什么是梦想,也意识到日常生活中原来我们的抱怨和借口是如此之多,多到甚至配不上说出我们所谓的目标或梦想,更不用说去行动了

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印度的摔跤冠军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世界摔跤冠军的故事,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们经历了什么呢?我从头到尾回忆了一下场景

1、爸爸发现女儿的潜质,决定培养她们摔跤,无论是女儿还是父亲本人都遭受了很多冷嘲热讽,因为印度史上从来没有女子去摔跤

2、为了训练女儿,爸爸放弃了自己的工作,选择在家里干农活,这样家里的经济状况就更加拮据了(家里有6口人要生活)

3、爸爸要求女儿每天晚上5点起床,跑步训练

4、为了扫除训练的障碍,爸爸剪掉了两个女儿的头发,被身边很多人嘲笑,议论

5、为了给女儿提供更好的饮食,爸爸决定去买鸡,每天都给她们提供鸡肉,但却遭到妻子的强烈反对,因为家里经济情况实在不好

6、女儿在当地成名后,爸爸申请训练资金,想要买垫子来训练她们,不过被对方拒绝了,于是他把家里的被子铺在楼顶来训练

7、大女儿进入国家队后,起得更晚,吃得更随意,也更享受身边的生活,被身边的安逸气氛给吞噬了,不仅如此,她还改变了父亲教给她的战术,完全信赖教练,从此成绩开始快速下滑

8、为了迎接世界级的比赛,爸爸从老家赶过来,租了一间房子,由于不能进入体育馆,所以他让女儿每天早上5点翻墙出来进行训练

9、由于迟到了,负责人想要开除两位女儿,父亲苦苦哀求,他们最终才决定再给她们一次机会,不过有个条件:爸爸不能进来,女儿也不能出去,这样就没法训练指导女儿了

10、为了能够指导女儿,他向女儿要了比赛的DV,没有放映机就跑到小影院包场放映,看一段就暂停一下,并写下时间,还有比赛的情形,以及应对的策略

当然,影片2.38h,有很多其他情景,不过让我最深刻的就是这些了,短短的两个多小时,我看到了他们成长路上遇到的很多麻烦和打击,但爸爸从来没有抱怨过,也从来没有找借口,就是一种姿态:遇到问题就想办法解决,没法解决也要解决

我突然想到平时自己做事都有很多借口,说的好听一些:这毕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然后从生理上,心理和外界环境上去找原因,可唯独缺乏说干就干的魄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姿态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尤其是喜欢从外界环境和自身上找原因,好像一切的借口都可以解释,同时也安慰自己:我不成长也是有原因的,然后1、2、3列出来,不仅如此,自己既想要得到一些东西,也不想放弃任何东西,反复放弃,尝试,最后在不断的挣扎中缴械投降,然后告诉自己:可能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吧

这部电影确实值得一看,不过感想是感想,行动是行动,这是两码事,若是通过感想改变自己的思维,进而指导行动,哪怕是一点点的改变,我们都是有进步的,若是被影片震撼到了,有感想,但还是没有勇气去行动,那也没关系,至少我们麻木的心还是被触动了一次

第五篇:摔跤吧爸爸观后感励志

吉塔进专业的国家队,有专业的国家级教练指导时,初次接触外界的她是欣喜的,和一般姑娘一样,她爱美也希望自己除了摔跤之外,能够有其他的业余生活。

所以她慢慢放松放纵自己,变得骄傲,膨胀,在那个只想拿“铜牌”的教练的训练下,开始瞧不起父亲的技巧,挑战父亲的方法。

她的追求降低了,再加上教练的错误指导,所以她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遭受打击,几乎麻木。妹妹巴比塔两次和姐姐吉塔说的话,都让我深有感悟,第一次,是吉塔和父亲摔了一次赢了之后,她坚持己见,认为自己赢是因为得到一些新鲜的技巧,而巴比塔一针见血的指出,不是方法的问题,是体力不对等,她们的父亲,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老去,不像从前那样了,但是他的方法没有问题。

让人深感这妹子不仅层次高,而且善解人意,对父亲的良苦用心,比姐姐更先领悟到。

姐妹俩见到之后,在姐姐的宿舍里,吉塔一边画着指甲一边和妹妹聊天,巴比塔觉得姐姐变了,她说:“我记得你小时候第一场比赛输了,你难过的一夜都睡不着觉;现在你刚刚输了一场国际比赛,但是看你好像没事人似的,我觉得你变了”。

巴比塔看问题,远比吉塔来的深,或许是太快得到太多荣誉的'原因,吉塔一路太过顺风顺水,所以没有耐心静下来反思。

这也导致她在错误的道路上狂奔,接连输掉几次国际比赛。

好像又扯远了,我想要说的是关于“目标”的界定,吉塔的新教练,并不如她父亲那么了解她的优势,他自大而且要求低,遇到问题一心找别人的麻烦,成天想着捣乱,他对吉塔的要求仅仅是拿到“铜牌”就够了,所以在他的带领下,吉塔甚至比赛都赢不了。

而马哈维亚·辛格·珀尕不一样,他深信女儿有拿“金牌”的实力,在各种干扰之下,以金牌的标准要求她,训练,饮食一样不落。实践了几次,果然取得不凡的成绩。

《孙子兵法》中有句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无所得矣”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欲求银牌,必求金牌,欲求金牌,要求必须更高。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和教练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全心全意辅佐一个人;一个只是顺带着;一个一心想赢,一个只想不丢人;一个能看得更长远,一个只注重眼前。

最后,自然是真心付出那个人有收获。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