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行动心得体会观后感(合集)

时间:2022-04-21 21:18:14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9166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湄公河行动心得体会观后感(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湄公河行动心得体会观后感(合集)》。

第一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近日,生产服务中心团委组织职工观看了电影《湄公河行动》,我也有幸被邀请。看了这部影片后,着实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当看到因毒枭迫害而肢体残缺的普通百姓时;当看到大毒枭糯卡通过毒品控制着一群娃娃兵,在这些“小家伙”身上,根本看不出有任何善良的影子,他们赌博、吸毒、搞自杀式炸弹袭击样样在行。看到娃娃兵,以赌博游戏的方式用左轮手枪顶着自己的太阳穴,打爆自己的脑袋那一刻,真的是触目惊心。你会无比庆幸并感恩此刻在生长在五星红旗下的幸福生活。

这部电影是根据“10.5湄公河惨案”的真实状况而改编的电影。20_年10月5日上午,两艘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该案在当时震惊中外,温家宝还亲自督察案件进度。也因为是中国警察第一次境外执法,给这个案件增加了更多难度和神秘感。

在影片中真实的展现了毒品的危害。心狠手辣、狂妄贪婪的毒枭给了一个小孩白粉吸食,并对他说你是我的勇士。随后就这个小孩就出现了中缅老泰四国联合调查中心的大楼中,被调查组警察发现携带炸药,小孩成为了人肉炸弹。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电影中的几幕关于小孩子的场景,看到娃娃兵们玩俄罗斯轮盘赌,用左轮手枪顶着自己的太阳穴,扣下的扳机打爆脑袋那一刻,围观的小孩顿时欢呼雀跃庆祝赢得了赌局。在毒窝里长大的孩子不知道悲悯和善良是什么,视生命如蝼蚁;专案组在商场追击毒枭的过程中,有一名特警即将接近毒枭小头目,在靠近毒贩时遇见一个小孩子,小孩表情冷峻无情又带着点不屑,从提手包中拿出枪扫射特警。而特警遭遇扫射最后只能截肢保命;也许是这群娃娃兵从小就看惯了死亡,杀人才能那么不眨眼吧。

第一次在看电影中,找到了身为一名中国人会有很骄傲的感觉。影片中由张涵予、彭于晏领衔主演的中国缉毒警察,深入金三角地带,为了在湄公河上无辜遇害的13名中国船员沉冤昭雪,给涉案的毒贩布下天罗地网。这些警察,完全不顾及自己的生命安危,正气凛然,勇猛无惧,用智慧和勇气与毒贩进行周旋和拼杀,真正上演了一幕血性报国的正义之战。我们从小被教育五星红旗是用无数革命先辈的热血染红的,而事实是,不仅如此,此时此刻,我们所渡过的每分每秒的和平安定生活,都是在当今的“和平年代”无数不知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以生命为代价所守护的。

观看完《湄公河行动》后,我的内心无故升腾起许多莫名的爱国情怀来,我觉得提倡“爱国主义”教育十分必要。国若破,家必亡,国泰才能民安,国富才能民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真的应该能给自己的老百姓撑得起腰杆,让自己国家的人民,无论走到世界的哪个角落,都能够很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否在人民心中“立威”的根本所在。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日益增长,更呈现了中国在崛起之后有能力保护海内外每一个中国公民并为他们讨回公道,让海外的中国人更有归属感、安全感,增强民族自信!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一部好的影片,总是能给人带来除了震撼的视觉效果以外的其他东西,也会引发人很多正面的思考,《湄公河行动》确属这样的影片,值得大家一看。

第二篇:21年红色电影观后感悟总结

国际共产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体现;更是新中国成立的先决条件。写写帮文库精心整理了“2021年红色电影观后感悟总结范文”,望给大家带来帮助!更多优秀精选范文!

2021年红色电影观后感悟总结范文【一】

——《辛亥革命》观后感

在辛亥革命百年纪念活动即将拉开帷幕之际,纪录片《辛亥革命》开始播放了。作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者,我感到十分有意义。

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大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中国自身仍面临许多挑战,但是社会发展的坚冰已经被打破,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而在这一时刻,回顾近代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回顾百年前的先人们为改变中国面貌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奋斗与牺牲,仍然是激励我们继续前进的宝贵资源。

近代前的中国曾经是大国、强国,但是近代以来,由于政治的腐朽与经济的衰退,无法扼制西方列强的侵略与压迫,在一次次列强的进攻面前败下阵来。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都是中国被迫割地赔款,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而引起列强的瓜分狂潮,直至八国联军进入中国并强迫签订《辛丑条约》,迫使中国“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即解除防务,而外国军队则驻扎于中国京畿周围的要地,实行永久军事占领。中国在西方殖民主义强加的不平等条约体系束缚下一步一步地“沉沦”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人民当然不甘心承认备受列强欺凌的侵略现实,面对列强侵略的加深也掀起过一波又一波的反帝活动。民族复兴的追求是几代人的目标、理想。但是,实现近代中国的复兴则面临十分艰巨的困难:摆脱帝国主义的外来干涉侵略与压迫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步,而使广大人民摆脱贫困,使中国作为大国富强起来,则是中华民族复兴更艰巨的一步。历史上,许多人为这一目标曾经进行了多次尝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是前人从事的努力。中国近代史就是人们以这样一种精神支撑着从坎坷中走过来的历史。

我们重视辛亥革命,是因为尽管1911年的革命有着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悲惨境遇的局限,但是,辛亥革命扫除了两千年来的封建制度,消灭了皇帝制度,打破了君主世代相袭的制度。此后发生过两次帝制复辟的活动,但都不能成功,说明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功绩。

列宁曾就中国的辛亥革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没有真实的民主主义高潮,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摆脱历来的奴隶地位而求得真正的解放,只有这种高潮才能激发劳动群众,使他们创造奇迹。在孙中山纲领的每一句话中都可以看出这种高潮。”

辛亥革命吸纳了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国先进分子,他们献身革命,同时也在革命中接受教育,不断修正改变积贫积弱中国的想法。孙中山作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与当时的志士仁人们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后中国的道路仍然是曲折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夺取革命果实而导致封建复辟,日本军国主义提出企图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加剧了中国主权沦丧。但是在革命跌入低潮,革命党人陷于苦闷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新的世界观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正是在辛亥革命10年后,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人重新考虑中国的问题,科学地明确了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识到人民是力量的源泉,胜利的保障,是历史的主人,自觉地最大限度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唤起人民,并将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终于使复兴的理想得以实现,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变。

百年后的人们已经很难切身体会辛亥时期的社会状况,甚至不能理解当时的革命志士们的历史性的抉择。所以在辛亥百年后的今天,社会上流行着一些模糊的认识:如认为“辛亥革命给社会造成的破坏大于建设,延缓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或者认为革命的设计“超越了中国的国情”,“搞君主立宪会更好些,政治局面会更稳定持久”,而“辛亥革命是激进主义思想的产物”,还是避免为好。

其实,辛亥革命的亲历者们如何不欢迎以温和的没有牺牲的方式改变封建中国的面貌呢对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的人生经历整体考察后即可看出: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醉心于以激进手段改变中国落后局面,但是在经历了一再的失败与挫折,意识到清王朝决不可能真心实意地退出权力的中心而实施“立宪”,而当时的政治环境也并没有开明到可以以和平请愿的手段而推动立宪的时候,他们才选择了被认为是“激进”的革命道路,这其实是当时条件下应当做出的正确选择。看了纪录片,对革命者的选择就会有更清醒的认识。

《辛亥革命》导演张黎,是电视剧《走向共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导演,这个背景,使《辛亥革命》被放在一个更长远的中国历史视野里,表现1911年4月27日(广州起义)至1912年2月12日孙中山辞任临时大总统,围绕武昌首义前后的历史画卷。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片表现着当代人对历史的认识与态度。

《辛亥革命》以秋瑾就义开始,广州起义的准备、过程与失败,孙中山在美国的募捐演讲,试图回答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要革命?为什么一个女人、母亲宁可牺牲生命要去革命?为什么参加广州起义的20多岁的小伙子们要牺牲生命去革命?为什么海外的华侨要捐款甚至卖掉祖宅赞助革命?

孙中山在演讲中回答的非常清楚:因为满清政府已经不可能给中国人生活的尊严,中国要摆脱被世界歧视的命运,只有革命这一条路。

武昌首义后,黎元洪指挥汉口炮台两炮轰走了荫昌的军舰,成为袁世凯出山的导火索。袁世凯率领北洋军顺利攻克武昌后,停止了进攻,开始在清廷与革命党之间寻找押注的机会。

革命之火在军事上完全可以被扑灭,但袁世凯太明白自己的命运,他不能再给满清权贵一个兔死狗烹的机会,实际上,确实是袁世凯的私心,是清廷覆灭的真正推手。

满清入关,是吴三桂的反水成为明朝灭亡的真正推手;晚晴的灭亡,同样是由于另一个军事权臣袁世凯的反水,可谓起于斯、亡于斯,清廷灭亡岂不正是历史的报应?

辛苦革命为什么不是普通的兵变、**或改朝换代呢?

是孙中山及同盟会高举的“共和”理念,成为推翻清廷以及中国3000年君权专制的“思想杠杆”----从辛亥革命之后,中国大地上任何一个企图复辟帝制做皇帝的人,不管他有多大的军权,都注定成为人民公敌。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辛亥革命的最重要成果,就是让这一思想开始中国人心中扎根。即使还有怀念皇帝的遗老遗少,也改变不了共和理念成为中国历史的潮流。

在晚清,只有孙中山自1895年起,就坚定地高举革命、共和的大旗。谈共和,则必谈孙中山。孙中山就是共和体制的旗帜。

孙中山回国后,力排众议,坚决提出要早定国体,即以民国、共和取代君主专制,以总统、总理、议会取代君主立宪。不能等待袁世凯的逼宫(清廷退位),而要创造一个共和政体,哪怕让袁世凯这样的阴谋家来做民国的大总统。

当孙中山被17省代表选举为临时大总统的时候,孙中山指出,大总统的意义不在于谁去做,而是打破了中国几千年专制君主的传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元首。

为此,孙中山将民国大总统一职,作为推动袁世凯造反的诱饵。国家元首,国之大宝,非如此如何能令袁世凯率领中国唯一有实力的军队(北洋军)归顺民国呢?

《辛亥革命》在表现这段历史的脉络上,很见功力。不是过去史学家所谓革命党放弃了革命的领导权,导致辛亥革命没有实现真正的目的,袁世凯最后复辟帝制。

《辛亥革命》不仅为革命人的“无私”进行了有力的辩护,而且为孙中山超越历史的洞察力进行了辩护。

辛亥革命是什么?

不是为一家一姓的权力争夺、改朝换代,而是为国体的新生,确立主权在民的共和政体。是树立自下而上、国家、政府由人民选举产生,元首、官员是人民公仆的新政治理念,改变王权天授、王土王民、杀伐随意的专制独裁政体。

这是中国历史的真正进化。

《辛亥革命》还未所有的革命者,为革命捐款、奉献生命的所有人进行了感人的辩护:从秋瑾、广州起义烈士(实际可考人名为89人)、武昌首义将士,以及旧体制内的同情者,清朝驻英大使的女儿唐曼柔,为孙中山游说西方财团停止对清廷贷款勇敢地站在旧体制及父亲的对立面,最后随父亲一起自杀的女性。

林觉民的《与妻书》代表了年轻的革命党人,为什么抛妻弃子、放弃富裕的家庭、个人的前途,去进行看不到前途的革命----因为革命代表了中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即使明知自己看不到胜利,也要为革命奉献的精神。

革命者不全是不得已的逼上梁山者。中国近现代历史最感人之处,就是很多富裕家庭、包括旧体制家庭的年轻人,甘愿抛弃优越幸福的生活,投身到理想、奉献给革命,这些人是先知先觉者,是中华民族新生的不灭的源泉,鲁迅所说的舍生取义的志士。

今天的人们,不应忘记这些民族的脊梁。也不应容许那些将自己的家庭、个人幸福奉为最高人生标准的人对革命者进行肆意及阴险的诽谤。

革命也许不能完成所有的历史使命,革命或许会留下历史的遗憾,但中国近代历史革命的进步意义,不容抹杀。智者如杨度、康有为赞成君主立宪,主张所谓理性地改良政治,历史已经给了这些有学问而无见识的学者以响亮的耳光。

在中国,只有彻底的共和、民主才能洗刷3000年君主专制的毒害,才能让人民有过上有尊严生活的机会。

这是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也是照亮中国未来的希望之光。

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纪念日。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革命,在中国历史舞台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我们去回顾它、铭记它,并必将把它给我们传递的一种精神和历史使命延续到以后的无止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去。时光流逝,历史远去。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以这样说,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当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失败之后,当转瞬即逝的戊戌变法落幕之时。资产阶级一场救国图强的立宪运动在当时外寇横行、内政腐朽的历史背景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来。废帝制促共和为民族民权民生担起天者大任;兴同盟倡博爱号联俄联共联心创生国之新元。一大批知识分子和有识之士满怀着一腔热血,用生命谱写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那一腔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热忱,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畏。

历史总将这场革命一分为二的看待,说它既成功了又失败了。我不否认它最终的胜利果实被卖国贼所窃取的失败,但我觉得它的成功经验远比它的失败教训更值得铭刻在历史的车轮上。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给水深火热的中国燃起了新的希望;它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先进力量的进步,为新思想与新文化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它让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不论之后何人再复辟帝制,人们都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去维护自己的利益,去捍卫自己的尊严。

一个世纪的光阴犹如弹指一挥间,历史不容假设,所以我很难想像,如果100年前,没有这样一部分人为了心中的信念、自己的理想用抛头颅洒热血的方式执着的追寻新的希望,那么如今的中国该是怎样的一种场面?不过,既然历史没有留给我们血雨腥风的生活,没有留给我们戎马疆场的机会,那么我们就该以新的方式开拓进取,去寻找利国利民的新道路。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我们,这些生活在安乐世界里的人们,怎该忘记这段历史?如今的我们要做的已不是追寻梦境中童话般的天真,而是在现实世界里脚踏实地的去践行党和国家赋予的光荣使命!要将孙中山先生“博爱”的思想发扬光大,即使道路崎岖、布满荆棘,也该微笑着握紧拳头,因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今天,我在电影院观看了红色大片《辛亥革命》,这部电影生动地展示了那段时期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先驱孙文——孙中山的光辉形象,深刻地揭露了窃国大盗袁世凯假立宪,真复辟的丑恶面目。看完这部电影,我感触很多。

其中,令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那次广州起义失败时的画面。(www.lz13.cn)那么多战士的尸体横放着,这儿是,那儿是,漫山遍野全都是。徐宗汉步履难行,跪在地上,抱起一个个牺牲了的战友,低头无声,冰凉的雨水从空中倾泻而下,夹杂着眼泪从她的脸颊滑下。那些战士们身上的血迹还未干,还留有炮火擦过的痕迹。他们已经离我们很远,但我想战士们心中的革命精神依然存在,革命的火焰还在他们身上燃烧。走到今天,也许他们并不后悔,遗憾的只是革命尚未成功和对亲人的不舍。

时光荏苒,到了今天,革命历程的血雨腥风都已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幸福快乐的生活,但这幸福生活又是多么来之不易。从革命,到发展,到振兴,这之中经历了太多惨烈的战争,太多的生离死别,是那些伟大的革命者们用他们的努力,鲜血,乃至是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和谐生活,这是多么大的代价。因此,我们更应该珍惜现有的美满生活。

清政府为什么腐败无能?这是我在观看影片时的一个疑问。现在,我已经有了答案:万众一心,才会有强大的力量。昔日的清政府,皇室墨守成规,官员们要么阿谀奉承,要么只认己见,没有齐心协力,都只为自己而活,何来团结?何来力量?最终,才会导致革命,导致国家衰败,从而走向灭亡。由此可见,要想让国家富强,我们要有全新的思想和团结的力量。

让人民的生活更好,祖国更富强,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愿,也是革命的起始点和终结点。

2021年红色电影观后感悟总结范文【二】

——《雷锋之歌》观后感

电影《雷锋之歌》的主要内容:雷锋生活在贫困的家庭。小时候,爸爸就被日本鬼子打死了,哥哥当童工夹断了手,被资本家赶出了工厂,妈妈上吊死了。是党把他养大的,所以,雷锋要为冤死的亲人报仇。其中,电影里的两个镜头最让我感动。一个镜头是雷锋在漫天雪地里给别人修车。另一个镜头是雷锋冒着大雨去帮共产党员们堵住山洪,他看见有两个沙袋快要掉进水里了,他赶紧跳下去用手顶住那两个沙袋。

雷锋不曾离开我们,就好像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林浩,地震发生时,他被倒塌的房屋掩埋。这时,他听见垮塌的楼板下,有一个女同学在哭。他立刻安慰她,他们唱起了《大中国》。后来,林浩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林浩又返回废墟,连拖带拽地将两个同学拉出废墟。在救援的过程中,林浩的头部和身上多处受伤。还有名人丛飞,他也像雷锋一样,为人民服务,曾经资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他很受别人尊敬,可是后来,丛飞被确诊患有胃癌,不久后去世了。可他去世后,还捐赠眼角膜,救了5名眼疾患者受益。

我感受到了: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毛泽东主席还专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今后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我也要向雷锋同志那样为人民、为社会、为祖国做出伟大的贡献。

2021年红色电影观后感悟总结范文【三】

——《刘三姐》观后感

影片主要是讲:原在山上以砍柴维生的刘三姐因反抗地主,地主断藤落江想致她于死地,却不料刘三姐命福,在遇龙河上脚踩葡萄藤,手摇青竹搞,一路高歌痛斥地主,歌声传扬,被老渔夫和阿牛哥收留。这事一传十十传百,千百里外的群众都知道刘三姐住在这里,纷纷长途跋涉赶来见她与她对歌,并邀请她去自己的家乡安顿生活,可谓百鸟朝凤。刘三姐刚烈的个性,爱憎分明写在脸上,唱起歌来那不是悠扬婉转而是气宇轩昂直逼云霄,她随口骂来恶霸,听得劳作的人民可是解气。以前的精神基本寄托在山歌上,刘三姐到了哪儿,她的精神随歌传播到哪儿,整一个成为农民反抗强权的领袖,是任何地方恶霸的眼中钉。

影片最为精彩的一个片段就是:刘三姐与三秀才对歌的一出绝妙好戏,原来地主是不会唱歌的,那些读之乎者也的书生只会摇头晃脑,背着歌书,而你看刘三姐却张口就来,毫不思索,傲气俏皮,她的歌声、她的智慧全在艰辛的劳作和大自然的灵气中浑然天成。地主和秀才们斗不过歌,丑态毕露,民众得了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或许刘三姐并不想当什么领袖,她只是拥有更为本真的锐气,可这锐气势不可当,歌声传遍天涯时,民众的心就更为坚定了,也更多了精神的慰寄。

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而且继续不断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声鼓舞民众,唤起大家与封建势力做斗争。其中的山歌,朴素生动,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地方色彩,用歌而不是台词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片中悦耳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桂林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的唱段与唱腔才是我国民族音乐的国粹,毫无修饰的天籁之音应该让现如今千篇一律、毫无个性的民族唱法歌手引起深思。

2021年红色电影观后感悟总结范文【四】

——《青春万岁》观后感

一群活泼可爱的女中学生,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为祖国献身的热情,带着善良纯真的心灵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在青春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段华彩乐章。只因青春无价,岁月无言。

如今的我们所拥有的今天是一个改革开放、科技发展、国力壮大的新时代。(www.lz13.cn)我们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我们挑灯夜战,勤奋苦读。我们让学习效率不断提高,我们让集体活动别出心裁,我们把玩与学劳逸结合,我们用心与爱互帮互助。因为学习本来就是一份独到的快乐,而青春本来就是一种无言的获得。青春是呼唤友谊的先锋。最珍贵最重要的是自己的良师益友,优秀的老师会视自己的学生如儿女,真诚的益友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姐妹弟兄,他们是我们前进旅途中的铺路石,奋力冲刺的催化剂。与他们一道共同创造一个轻松而高效的学习环境,塑造一个热情而沉稳的友谊氛围,对于我们是一种互补、一种冶炼、一种酝酿、一种升华。团结、善良、纯真的友谊和无私的精神,就像一首动听的旋律令人沁透心脾。感谢青春让我们萍水相逢,感谢友谊让我们共同进步。

“明天给我们的到底有多少阳光和花朵,多少责任和期待,这,我们不太清楚,但是我们都确定的知道了未来的生活道路,这道路就是为了祖国,为了社会主义献出一切!”

是的,如今的我们与她们一样,为了自己未来的日子潇洒芬芳,为了昨日的期待与明日的憧憬,我们不甘寂寞,我们不知疲倦,用超人的代价,有泪水与汗水,用理性的思索,用澎湃的热情去凝固和铸就。绚烂的岁月,火红的青春,它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气质,一种不服输不自傲的清高,最后更是一种学会审视自我灵魂的成熟。如梦的青春,贵在青春!就让我们一同高喊“青春万岁”,共同放飞青春!

2021年红色电影观后感悟总结范文【五】

《太行山上》观后感

影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进抗日前线,建立太行山根据地的光辉历史。影片真实地记录了发生在山西的平型关、忻口等重要战役,塑造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独臂将军贺炳炎、爱国将领郝梦龄等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崔队长这一形象,展示了八路军勇战日寇的壮烈场面,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

影片给人的第一印象可以用气势磅礴来形容,伴随着我们耳熟能详的歌声,用简洁的直升机俯拍开门见山地给出太行山全景,直接了荡地突出《太行山上》的主题,并用很好的过度手法衔接到国民党阵地,并引出电影的主要人物——朱德。电影的层次分明,结构清晰,按照历史顺序将八路军如何歼灭敌人的战役一一列出,并适当地带出部分爱国将领的名字,讲述了老百姓与八路军同仇敌忾,共同抗战的历史事实。

在《太行山上》影片中,军民鱼水情是该剧的一个闪光点。从外国记者的视角看到中国劳动妇女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八路军;而擅长标枪的崔队长则是投身到战争当中。一位国民党军官的一句话让我们感到好笑又觉得可悲:如果老百姓都能打仗,还要我们军队干吗?然而历史恰恰证明了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影片中八路军高级将领爱兵如子的形象更是被刻画得生动而又鲜明。大雪纷飞的深夜,朱德同志走出庭院,看到小兵在站岗。上前嘘寒问暖,还把小兵冻僵的手放进自己的怀里全暖,最后还是自己替小兵站岗,让小兵跑步热身。这种镜头在影片中还有很多。看了让人感动,从一件件小事中更能看出一位伟人的高风亮节。

在这部电影中,我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把握生命并敬畏生命,可生命对他们而言却是不畏牺牲。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朱德在太行山上面对无数个铁血战士宣布战役胜利后,他们不约而同举起手由衷的发出“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强烈激昂的呐喊。朱德的演讲是那么的振奋人心,简短而又铿锵有力,战士们的呼声更是响彻山岗,这种怎样的一种豪情壮志,有着这样的热血儿女,日寇的罪恶念头想都不要想,有着这种钢铁脊梁,任何妄图入侵的敌人都会受到正义的惩罚。在这发自肺腑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我确确实实被感动了,同时也激发了自身的爱国主义情怀。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更感觉自己肩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在重温那段历史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的和平解放不惜牺牲一切的抗战精神。作为生处和平年代的青年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腥风血雨的岁月,应该永远缅怀那些千千万万不留姓名却前赴后继为民族解放事业献身捐躯的革命先辈。那段抗战史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魂。

第三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看完《湄公河行动》的首映,这部电影啊,真是exciting。全程无尿点,观影体验畅汗淋漓,堪称本年度华语电影最大的惊喜。

得益于公安部的钦点,创作团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度,电影尺度之大令人咋舌。《湄公河行动》并不是传统警匪片的玩儿法,而更像是特工片。片中不仅有小强和波恩式的孤胆英雄,也有碟中谍式的高科技团队合作。动作场面也是花样百出,商场枪战、近身格斗、虎口夺人、城市飙车、丛林攻坚一应俱全,临近结尾的高潮戏更是拍出了cod和神海的范儿,很是过瘾。值得一提的是,《湄公河行动》奉献了近年来华语电影最暴力的演出,放在美国也是妥妥的r级。电影开始没多久,就是一场萌萌的小宝审讯毒贩的戏码,小宝也不多说废话,上手就割静脉,毒贩立马崩溃。随着剧情的展开,糯康集团的残忍更是超出了所有的人想象。不仅有暴力凌虐、人棍、滥杀无辜等昆汀式基本款,更有堪比《上帝之城》的童子军毒贩肉弹,触目惊心。看完不得不感慨,后台硬才是硬道理啊。对付如此暴力的反派,主角团更是毫不留情,以暴制暴令人大呼过瘾。

除开火爆的场面,电影在人物塑造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张涵予是传统伟光正的硬汉,而彭于晏则是有着黑暗过去的卧底,二人合作基情四射,偶尔逗贫之余还能卖个萌。特警团队也是形色各异,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主角出彩,群像也能立得住,在华语片中真是非常难得。

精良的制作、出彩的表演、成熟的类型构架加上超高的完成度,使得《湄公河行动》极具爆款潜质,每一个镜头、每一帧画面都在360度花式吊打《我的战争》,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电影。

第四篇:电影《八佰》观后感悟收获范例

我们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是老一辈的英雄辛辛苦苦,奋勇血战为我们拼搏来的,我们更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更要带着老一辈人的希望,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担,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勇往直前,不懈奋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八佰》观后感悟收获范例五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电影《八佰》观后感悟收获范例五篇【一】

“中华不亡,中华民族不亡,中华民族万岁。”这个声音在我耳旁回荡,使我热血沸腾。你肯定非常好奇,我耳旁为什么会有这种声音,事情是这样的,我今天和全班同学去看了一部抗战类的电影《八佰》。

电影开始,第88师524团第一营进入了四行仓库,在守卫的第一天里,日本用了挖掘机把墙凿开,随后接连着日本军人冲了进来,有的日本人顶着铁皮开始凿墙。有的中国军人直接往自己身上绑住了炸药,一个一个的跳下去引爆炸药。

第二天,有三个人想要通过下面的河水来逃跑,结果在拐弯处遇见了日本人派来偷袭的敢死队,三人立马潜下水,中途有一人要上去换水,但如果上去就一定会被发现,所以其他二人连忙拉住了他,过了一会儿,日本人走了,那个人也死了,两个人游了出去,有一个人立马喊:“小湖北日本人来偷袭了,日本人来偷袭了。”上面桥上要传去电话线,但日本有狙击手,有一个名叫刀子的人过去传,他先用帽子试探,狙击手果然开枪了,他趁着狙击手换弹的时间一路狂奔,但是却在肚子上种了一抢,他躲在掩体后面突然站起,用力一抛,电话线过去了,但狙击手却一抢命中了他的头部。

第三天,中国军人升旗,要让旗杆不倒,一个个中国人去扶着旗杆,日本人开着飞机扫射,有一个人用枪瞄准,“砰”一声,飞机被打跑了,因为挡风玻璃被射爆了,当这个人还沉浸在自己打破玻璃的喜悦中,而旁边的人却不淡定了,因为那个人看见射下飞机的人的肚子被射破了。

最后一天晚上,大部队撤退,在租借的桥上的门缝中伸出了无数双手来迎接军人们。

看了这部电影,我想到了林则徐的一句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想,从今天开始,我也要做个真正的男子汉,我会用我的整个生命去保卫我的祖国。

电影《八佰》观后感悟收获范例五篇【二】

学校党建活动,集体看《八佰》。

说实话,对于这类影片,我并不是很钟情。满屏满耳的枪林弹雨,惨不忍睹的血肉炸弹,只听得旁边的王君老师“啧啧”声不断,我的心也被揪得七上八下的,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没敢看屏幕。

打从学习历史开始,最怕中国近现代史,割地、赔款、卖国、求荣……在学生时代我有点偏激地认为近现代时期的中国人的集体人格都是灰暗的。

后来,随着年岁增长,阅历增加,对那个年代的人情故事有了别样理解,特别在读完张玮写的《历史的温度》一系列书籍后,感受到“历史背面的故事、热血和真性情”。一如此次的电影——《八佰》。

这部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电影截取了整个事件里最精彩的四天,用宏大的视角引出人物群像,拍出了中国战争片的新高度,可以跟《血战钢锯岭》相媲美,也能跟《拯救大兵瑞恩》比肩。剧中让人眼眶湿润的镜头很多,升旗仪式、陈树生们抱雷跳楼、大雪之夜的撤离、民众们隔岸伸出去的手、敢死队员们的视死如归,但最让我震撼的是特派员的一句话 “能留守至今,本就是做给西方列国的一场表演”,一丝悲凉感油然而生。

英雄们惨烈地付出居然是一场戏,对面列强们的摄像头,照相机以及各种层次的百姓们,头顶上是盘旋的除了有日本的飞机,还有西方各国的军方监控,各色看官纵横交错。屠杀也好, 反击也罢,所有的像是演戏。“什么时候我们开始收起了底线,顺应时代的改变看那些拙劣的表演”,我们坐在台下观看着的又是怎样的角色?

想起疫情时期一个视频上的一句话,“当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日军侵华,华北沦陷,上海已然不保,可是所有的中国人都能逃离“雪崩”之时的覆顶之难吗?那“八佰”将士的抵死抗争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想起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许倬云先生认为“宇宙不断趋于平衡的大格局中,人本身有理性、有良知,可以以自己的“心”映照、呈现宇宙本身的“正气”,这也是其存在的禀赋。

这就是答案,天地正气经由“八佰”士兵映照给了对岸的“看官”,所以大学教授扔下了太太的项链,白俄女人捐出了自己的首饰,京剧演员用《长坂坡》致敬将士,小姑娘用敬礼心理援驰军士们的付出……看戏的人不再置身事外,一双双手,穿过钢丝网,拉住英雄们的手,正气被点燃。

瓜怂不怂了,小湖北都能果敢地留下成为敢死队,端午为国捐躯……杂牌军有了自己的番号。

这不仅仅是一场表演,他们也不是戏子,据史料记载,这群将士们在后面还是经历了一系列的磨折,谢晋元最后被自己的部下杀害,但他的正气还是被20万的上海民众牢记。现在的上海还有晋元路,晋元广场,纪念馆,还有今天《八佰》这部电影。

中国近现代史,除了割地赔款,还有一场,肯定不止一场“盛大的表演”。

电影《八佰》观后感悟收获范例五篇【三】

回顾整个影片我心情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后一个阵地-四方仓库,与相差数十倍的日语血拼,场面让我想起了《集结号》又或是《拯救大兵汤姆》

震撼眼球的几乎在每一帧的大场景

值得一品的是:大河两岸,一边是灯火辉煌歌舞升平的和法租界,另一边是黑压压炮火四起的四方仓库大楼阵地

用里面的一句话:

如果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

两性的极端对比一目了然

河岸的和法租界,外国的战争观摩团,戏子,赌场富人,难民几乎都不看好这个阵地的存亡

没错他们安于现状,盲目乐观。

阵地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饭后谈资,甚至相信日本打完就会撤退,只要当兵别把日本人引进租界就行。

而四方阵地上,他们是农民,是十几岁的孩子,是老兵油子,他们也怕死,也想当逃兵

但当入侵者来袭,他们只能以血肉之躯来化解敌人的进攻。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谁会倒下!

说到这撤个题外话:我在做Up主之前在搜过一个话题“直播娱乐行业还能有几年光景”

心里对比真的五味杂陈

病态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革命先烈拿生命换来的,

想想那些如今百旬老兵居然还有人去调侃,欺辱,他们保卫祖国的时候你在干嘛!?

他们都有家庭,是战争逼他们变成“孤儿”

他们不会杀人,是战争逼他们变成“杀人犯”

他们不是英雄,是战争逼他们变成“英雄”

影片在展现战争残酷的同时讽刺了那些面对国难还在“享受”的人,他们告诉我们国家有难,人人当自强。我们不是病态,我们不是腐朽,我们不是被动挨打,我是未来的雄狮!我们需要的不是安慰的“毒鸡汤”我们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生生不息,前赴后继,团结一致的斗争意志。

正如《亮剑》所说:

逢敌必亮剑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现如今断臂残垣的四方仓库屹立在繁华的上海……

结语:战争是残酷的,如今中美关系并不乐观,加之疫情影响,难说会不会有第三次世界大战,和平真的很重要!请务必珍惜!

电影《八佰》观后感悟收获范例五篇【四】

星期六晚上,妈妈带我看了《八佰》这部电影,我觉得特别有意义。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 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之间只有一条河的距离,他们孤军奋战4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战争,他们只有400人却对外声称有800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故事,是日本宣称三个小时让上海沦陷,攻破四行仓库。于是,英国人和日本人打下了赌,因为租界是英国人的地盘,所以他们有权接受。所有在租界的中国人,都跑出家门在围栏边观看这一场战争。童子军们正在积极的让人们捐赠食物、钱财、水和药品送到四行仓库内。很多的士兵都留下了东西寄回家乡,这是一场残忍的战争。为什么呢,因为日本人要求用飞机重炮和挖掘机等重力武器来突破四行仓库,但是会避开租界。这让我感觉到,国家不强大就会到处被欺负,日本明目张胆的侵略中国,可是别的国家只是看热闹,所以,我发现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自己国家变得强大才是根本。

战争打响了。现在士兵只有300多人,根本不是日本的对手,但是他们永不放弃,一定不让上海沦陷,不让四行仓库毁灭,他们在四行仓库的楼顶,升起了国旗,谢团长谢晋元,让所有的士兵舒舒服服的洗个澡,干干净净的去打仗,不要给国家丢面子。首先英国士兵铺了一大面红十字,这里就是安全区,之后,日本人的飞机会对四行仓库进行惨烈的攻击,士兵需要跑到租界那边才有重生的机会。所有的士兵都在楼底下进行准备。首先,谢团长带领敢死队去探道,其他军人再一排一排的过去。日本人的飞机上有重机枪,他不断的疯狂扫射士兵们,眼看着士兵一个个倒下,忽然,英国人也拿起了猎枪,他们帮助士兵攻打日本飞机。其中在租界有一个教授,他从家里拿来了一杆珍藏已久的猎枪,也开始射,有一个人听见士兵需要药品吗啡了,也把家里的两大箱吗啡拿出来贡献给士兵,2万多中国人,都在为士兵加油。最终三小时到了,日本没有攻下四行仓库,全国人民都在为他们欢呼,中国胜利了!

我特别激动,因为中国靠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打败了日本强大的军队。中国不亡,人民就不会亡。我以后也要做个军人,保卫祖国,效力国家!

谨以此文,致敬共和国的勇士们!

电影《八佰》观后感悟收获范例五篇【五】

今晚看了刚上映的电影八佰,说实话给我的震撼还是非常大的,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都是有血有肉的战士,他们也有亲人,也有朋友,但他们还是选择了放弃小家保护大家。

面对日军无法用手榴弹炸开的铁板,多少名战士依然跳了下去,舍己为人并高声喊出自己的名字,身上绑着炸弹,伴随着炮声消失在雪国之中,你以为他们就这样白白牺牲了吗?不,他没有历史,会记住他们,他们都是勇敢的英雄,永远不会忘记!

隔岸观火的百姓们,虽然战争就在眼前,中间只隔了一条苏州河,但用天堂和地狱形容毫不夸张,一些爱国人士一直在做自己能做的事情,刀子拼命给战士们送电话线,知道这场战争不仅仅是400多人,更是中华人民的战争!

一位姑娘给战士们来送旗,如果升旗的话,日本人就会发动猛烈的进攻,战士们会损失惨重,即使在这样恶劣的情况下,他们依然选择了升旗。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他们并没有害怕没有退缩,用身体护住国旗,不让国旗倒下,一波又一波人跑出护旗,他们想让隔岸的中国人知道中国还在,他们没有亡。

直到最后,战士们都向租界撤退时,子弹如雨似的打到了桥上,一支由中国建立的敢死队拼命掩护着队友撤退,此时的桥已经不再是灰白色,而是被鲜血染成了血红色,这时他们也不忘队友,冒着生命危险把队友扛到安全区域,群主们伸出手挡挪开挡板,发了疯似的想把战士们拉过来,他们面对枪林弹雨,无所畏惧,这八佰人是真正的英雄,不只是八佰人,更是八佰精神。

第五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2011年10月5日上午,两艘中国商船在湄公河金三角水域遭遇袭击,13名中国船员全部遇难。案件发生后,受国务院委托,时任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同志在西双版纳召开会议并迅速成立了由时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刘跃进为组长的“10·5”专案组,公安部也随即从全国各地抽调了200余名精干警力全力攻坚,参与到案件的侦破当中。这是中国警察第一次在境外执法,也给这个案件增加了更多难度和神秘感……

最近,电影《湄公河行动》上映,这部通过“10·5湄公河惨案”改编的电影由时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湄公河“10·5”专案组组长刘跃进担任总顾问,电影的拍摄也获得了公安部的大力支持——公安部北门、部长办公室,乃至天安门,都成为了这部电影的取景地。

湄公河惨案已经过去五年了,也许有人已经淡忘,也许有人还不知道“10·5”专案组历时7个月的跨国追捕有多么艰难,以及缉毒英雄柯占军同志的光荣牺牲。作为缉毒民警的我们没有淡忘:缉毒行动一直在路上,因为缉毒是一场必胜的战争。

缉毒工作专业单一 贩毒人员穷凶极恶

缉毒大队工作很单一,它属于公安局的一个执法办案部门,缉毒民警常年在外奔波,虽说性质和刑警差不多,但是和后者比起来专业性、方向性更强,那就是:打击毒品犯罪,加强禁毒教育。

毒品,以高额的利润吸引着毒贩铤而走险,贩毒人员阴险狡诈,他们身上一般都带有武器,有刀、有棍,有些贩毒团伙甚至带着枪贩卖、运输毒品,也就是武装贩毒。在我们缉毒警看来,毒贩豁出命去贩卖毒品只为挣钱,每次贩毒他们都要经过长期谋划,而且其具备了一定的反侦查意识以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

在毒贩看来,如果他们与缉毒警察遭遇,就是两个字:反抗。有刀的拿刀砍,有枪的拿枪打,甚至有的驾车毒贩在遇到警察的围堵时,会像发疯了一样地冲撞警车,碾压我们的缉毒民警。也许大家在网络上也看到过各种缉毒警察抓捕毒贩的惊险视频,那可不是拍电影,那就是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

吸毒人员可怜可恨 自酿苦果拼死挣扎

关于吸毒人员,在我看来,他们是违法行为人也是受害人。有些吸毒人员在他人的诱惑和欺骗下不知不觉地沾染上毒瘾,这类人发自内心地想要戒毒,他们还是有救的;而另一些吸毒人员则沉迷于毒品无法自拔、自暴自弃,即便是将他们送去戒毒所也无药可救。况且吸毒人员因为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的原因,他们患上艾滋病、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很高,一旦他们发现自己患上绝症,他们也就彻底放弃自己了,照旧沉迷在毒品的世界,直到有一天两眼一闭地离开。

吸毒人员也具有危险性,尤其是那些身患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吸毒人员。在我们抓捕他们时,他们经常会以吞刀片自残、用注射器针扎、牙咬缉毒民警等极端的方式来和缉毒警察拼个你死我活,从而逃避打击。我就曾见到过一个吸毒人员他嘴里时刻都叼着个钉子,为啥?只要一有警察抓他,他就立马吞钉子,这样他就可以逃避公安机关的打击了。如果在抓捕吸毒人员的过程中我们稍不注意,不是他自残出事,就是缉毒警立刻得去做艾滋病检测。因此,打击毒品犯罪被形象地比喻为“刀尖上的交锋”,而缉毒民警也就成了“行走在刀尖上的警察”。

看过公安题材作品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叫“蹲点”。在我们工作的大美新疆,我们的蹲点是需要20个馕、20个烤包子,还有一提矿泉水外加红牛、黑卡的配合下才能完成的。天数无法确定,我们不分白天黑夜地窝在车里,就像是连续几天在网吧包夜的少年一样,衣衫不整、满脸污垢。记得有一次抓捕一个毒贩时,我们光前期的侦查工作就做了半个月,半个月内不间断的蹲点守候,如果想知道是什么滋味,那你就试试半个月别洗澡、吃凉饭、见不了爱人和家人,然后每天只睡4个小时,你就懂了。

下面讲几个小案例吧,故事都是真实的,涉及人物的名字均为化名。

抓捕吸毒人员 险些感染艾滋

记得有一次,我的同事小峰和巡警队去抓捕两个吸毒人员张某和李某,其中张某患有艾滋病。到了小区楼下后,小峰发现张某家里的灯亮着,多半能证明他们正在家里飘飘欲仙。于是,小峰带着巡警上了楼。可狡猾的张某早就发现楼下多了几辆车,在小峰敲门时,张某死活不肯开门并在屋内叫嚣称自己有艾滋病,谁进去抓他,他就咬谁。

小峰和巡警商量了对策后决定强攻,与楼下的几个战友同时破门而入,进去的一瞬间,小峰来不及多想一把将张某抱住,巡警也迅速控制了张某的手,以及角落里已经溜冰溜大的李某。反应过来后的张某突然张开嘴巴,在小峰的左肩上狠狠地咬了一口,小峰忍着剧痛死死抱住张某不放。幸运的是,小峰当时里面穿着防刺服,肩膀并没有被咬破,也没出血。

事后,小峰脱下防刺服查看完是否被咬伤,颤颤巍巍地点了根烟,说道:“老天眷顾,我注定还要继续在缉毒这条路上往前走。”

卧底毒窝 智擒毒贩

前阵子看过网剧《余罪》的缉毒警都知道,这个网剧美中不足的就是还是有点假,但这真里透着假,也许就是缉毒警真实的生活。关于“卧底”这个词,好像是从电影《无间道》之后慢慢地被大家知晓。但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卧底并没有那么光鲜……

我的一个兄弟也在从事缉毒工作,暂且叫他小贝,因为他爱踢球。参加公安工作前,小贝是一名武警,在我眼里他就是特种兵,身体素质、心里素质十分强大。退伍后他参加了公安工作,因为优秀被分配到了____ 市局缉毒大队。他有过两天的卧底抓捕经历,也许看过《余罪》的你们会觉得两天有点短了吧?但对我们来说这两天就像几年一样,是心惊肉跳的两天。

卧底不分天数,危险随时都在,哪怕是小潜入,小抓捕。

____市局缉毒大队接到线人举报:某村的一个小院内长期有人贩卖毒品。接到举报后,缉毒大队派小贝和他的战友进行了长期的蹲点侦查。通过侦查发现,这个小院确实是毒贩的窝点,而且院内的几人都有涉毒前科。根据这一情况,缉毒大队大队长立刻决定迅速打击这一窝点,但这伙人比较狡猾,白天不轻易出门,贩卖毒品几乎都是在窝点内完成。而且小院周围都放有他们的“哨兵”,几公里外如果有异常,“哨兵”会立马通知小院的人迅速毁灭证据。小贝向大队长汇报相关情报后,大队长决定让线人王某带领缉毒民警潜进去,里应外合。

小贝主动请战,决定跟着线人王某进去。他第一次深入毒窝,进去后发现屋内全是吸毒人员。这些吸毒人员当着小贝的面注射、烫吸毒品。毒贩也在窝内,因为毒贩第一次见小贝,对小贝的疑心很重,从而使用各种方法试探小贝,因为狡猾的他们不想因为一时的“疏忽”断送了这条肮脏的发财路。他们试过把刀架在小贝的脖子上,逼他说出他是哪里的警察;他们一天内也一遍遍地追问小贝的身份信息,来对照是否每遍都相同;他们还没收小贝的手机,把小贝锁在小屋内制造小贝已经被杀害的假象,试探屋外是否有异常……而聪明的小贝成功地运用了各种侦查方法,从而赢得了毒贩的信任。

小贝第一次进入毒窝就成功地购买了毒品走出了小院。其实第一次说白了就是混脸熟。第二天再次进入毒窝的过程就很简单,因为已经赢得了信任,而且大队长也决定在小贝第二次进入毒窝内就收网。小贝第二天进了窝点后点了支烟假装转悠,悄悄地把后门后窗都锁死了,进屋前他将身上藏着的手枪上了膛,在抓捕行动开始的一瞬间,小贝拔枪,和屋外冲进来的同事里应外合地控制了屋内的所有毒贩和吸毒人员。

小贝后来给我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吸毒人员聚众吸毒,那些面目狰狞、欲仙欲死的表情让他头皮发麻。这也是他第一次隐藏身份深入毒窝,他只觉得卧底侦查的那两天他是最清醒的,他还要在毒贩面前装得没事,装得像个老手,如果不像,那么他也没有机会告诉我这些了。

这个案子最终成功告破,查获各类毒品3公斤左右。这就是简单却又危险重重的一个卧底故事,其中还有很多涉密的内容,我不能说也不会说,当然,看这篇文章的你就当是我说了个故事,看完就忘了它。

毒贩的威胁 随时到来的报复

在缉毒大队干久了的警察都知道,毒贩是穷凶极恶的,我前面也说过:在我看来毒贩为了赚大钱,豁出命去贩毒。掉脑袋的事他都敢干,更别说拒捕了。记得有次抓捕,毒贩看到我们直接吞刀片自残,我的同事机智地一拳朝毒贩的嗓门上打去,他就又给吐了出来,这是真事儿,这一拳打得真好,他没有逃过法律的制裁。

记得有一个案子,我们得到线索去一个乡村抓捕贩卖毒品的嫌疑人,在抓捕中我们在乡村泥潭里追着他跑了好几公里才追到,然后他被我们队长按在泥潭里上铐搜身。气急败坏的他辱骂我们并扬言威胁我们说:“你们等着,你们今天把我搞不死,我明天一定会搞死你们,大不了进监狱坐几年牢,等我出来我一定会杀了你们全家。”

我们将他带回审讯室后,他一直不肯开口,坐在老虎凳子上和我们叫嚣。他以为一句话都不说,我们就对他做不了什么。但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他终将逃不过法律的制裁。现在这个人法院已经判了,就在前几天,我们去开庭,坐在被告席上的他丝毫没有悔意,最后判决完他被法警带走时还不忘对我们说:“你们等着,咱们后会有期,我出来再慢慢和你们玩。”我们队长摇摇头说:“行啊,咱们后会有期,如果你从监狱走出来还走贩毒这条路,我还会抓你,而且我见你一次抓你一次。”

毒贩的威胁对我们来说多到数不胜数,我们从未惧怕过,因为身穿这身警服,就应该捍卫法律,就应该打击犯罪,就应该伸张正义。

面对毒品犯罪 不能心软

记得有一次我和同事得到线索:一名贩毒人员正在实施贩毒活动。接到线索后,我们立刻赶到巷子内,这时双方正在进行毒品交易,而贩卖毒品的嫌疑人是一名女子。由于害怕打草惊蛇,大队领导安排我下车佯装醉酒的人进巷子去伪装侦查。走进巷子,我看到他们交易完成,吸毒人员开车离开。由于我是一个人进入巷子伪装侦查,当时情况紧急,我就迅速上前将女子控制(控制的方法是从背后锁摔,在我看来这个方法控制一个女人可能有点“暴力”,但是没有办法,谁都不知道巷子内是否还有其他的嫌疑人)。就在我把那个贩毒女人撂倒的同时,距离她5米处小院门口的一个小孩突然哭了,我意识到这个小孩是她的孩子。小孩一直哭闹,哭得很伤心,随后我的同事也赶来迅速将这个女人铐起来。

这是我从警后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也许派出所民警已经见惯了,但是当时我抓捕时的控制确实吓住了孩子,这也算是我的懊悔吧,如果当时用其他的方法,也许孩子不会看到这么多。但是抓捕穷凶极恶的贩毒人员,我们不得不采取刚才说的“暴力”方法,因为如果你控制不住,事态会扩大。懊悔的是小孩不应该看到母亲被撂倒,然后一群人上铐。但这是没办法的,我不是圣母玛利亚。而这个女子的老公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刑,孩子没人管,一直都是这个女子在带。

把贩毒女子带回局里时,她的孩子一直在哭,我和我的同事想方设法哄孩子开心,让孩子坐在办公室看动画片、玩手机游戏。我们大队的民警为孩子准备了晚饭、牛奶,但孩子不吃,嘴里一直嘟囔着要回家,要妈妈……其实大家都是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心软,但是对于打击毒品犯罪,我们绝对不会手软,做好该做的,办好该办的。

再次回到电影《湄公河行动》,我想说的是我不愿看到缉毒英雄方新武牺牲,无论是电影中的他,还是现实中的他,我相信大家也不希望看到。就在今天,导演组发布了《湄公河行动》的第二版结局,结局内容是:结束行动回国的高刚身着警服准备带女儿去吃饭,突然接到了一条神秘的“国际短信”,对方发来的正是高刚与方新武在大战前的自拍照,并表示:“以后你发给我的照片,最好还是p一下。”高刚回复道:“我还行,你比我更有这个需要。”随后,画面中赫然出现了方新武的样子,“长发及腰”的他身着橘色夹克,身上隐约可见爆炸后的伤痕。结合高刚之前的话,可以得知,方新武在那场爆炸后,身体及脸部均遭受了严重创伤,但却以全新的面貌继续潜伏在金三角,坚守着缉毒重任,与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完全的信任。

《湄公河行动》真是一部优秀的作品,作为缉毒警的我深知毒品案件侦办起来有多困难,从蹲点、侦查、抓捕再到结案,困难重重、危险重重,更何况是轰动中外的湄公河惨案。就在国庆大假期间,湄公河专案组被央视新闻频道报道,很欣慰这个默默无闻的缉毒专案组能被报道,虽然没有提到英雄的名字,虽然没有一张专案组缉毒英雄的照片,虽然与我这个基层缉毒民警并无多大关联,但我仍然觉得很骄傲。因为缉毒工作就是这样,默默无闻,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如果哪天你在大街上看到有便衣警察抓捕犯罪嫌疑人,请你在心中为他们点赞,他们是无形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他们不需要露太多的脸,因为太多的照片太多的宣传只能让他们的脸被毒贩牢牢记住,变成报复泄恨的对象……

震惊中外的湄公河行动已经落幕,永无止境的缉毒行动还在继续!每一天,都有无数个高刚和方新武,用生命为刃,以鲜血染戟,拼尽全力打击毒品犯罪,保护国民安全。岁月静好,只盼每个人都能远离毒品;盛世之下,总有人为万家灯火负重前行。不忘过去,不惧未来;英雄不死,缉毒不止!

最后,引用一句话:

有些事,总有人要去做。

有些黑暗,你之所以看不到,

是因为有人用生命把黑暗挡在了你看不到的地方!

谨以此文缅怀那些失去宝贵生命的缉毒警察,致敬那些仍然在缉毒工作上勇往直前的战友!

第六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从来没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 ——题记

《釜山行》的热潮还未散去,我们敬畏他们敢于揭露社会的丑恶,我们敬重他们的制片人会为电影的诞生竭力奔走,我们敬佩他们的电影可以对国家的法律条规产生影响。往往看完之后,除了对他们的佩服,还顺便在心里把中国的烂片拖出来“鞭尸”。 而这个时候不得不说《湄公河行动》的上映,让身为中国人的我们看到了万恶的起源,看到了毒品的残酷危害,也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某一种希望。

透过荧幕仔细注视那一小包一小包的白色粉末,那如同面粉一样的细小颗粒,到底有着怎样的威力可以不用刀枪,不用棍棒,摧毁人作为高等动物所拥有的意志,操控人作为高等动物所拥有的思维。人为什么要吸毒?是空虚和寂寞吗?那到底是空虚可怕,还是毒品可怕?我想可能《湄公河行动》会告诉你答案。

毒品这件事暂搁一边,我们来谈谈爱国这件事。我们太缺真正的爱国教育了,它不是书本里的刘和珍君,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也不是抗日神剧里的裤裆藏雷、手撕鬼子;更不是看过一两次阅兵后的热血沸腾。所以这些年来,我们目睹了太多爱国“贼”的叫嚣,钓鱼岛时期的过激泄愤,南海仲裁案的盲目抵制,到头来还不如一部iphone7的问世。而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湄公河行动》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爱国不是“老子neng死你”,而是“敢动老子试试”。

再说一个影片中最打动我的细节:张涵予饰演的高刚在见过娃娃兵面无表情地掏出冲锋枪打断同事的腿后,见过类似于傀儡的小孩充当人弹炸伤无数无辜之后,他还能慈悲地说道尽量不要伤害他们。硬汉如斯,也许在遇到如自己女儿一般大的孩子时也会化为一股绕指柔吧。

最后,感谢缉毒警察们,乃至万千维护着国土安全和人民安全的警察,让我们都能做高刚的女儿,安逸的生活,而不是丛林深处浑浑噩噩、目光浑浊的少年。

《湄公河行动》有感范文800字5篇相关文章:

★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优秀范文800字

★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范文五篇

★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600字范文5篇

★ 八年级学生看《湄公河行动》的观后感精选五篇

★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小学生范文5篇

★ 湄公河行动观后感300字范文5篇

★ 《中国机长》有感优秀范文800字5篇

★ 《白鹿原》有感范文800字5篇

★ 《茶花女》有感范文800字5篇

★ 《决胜时刻》有感优秀范文800字5篇

《湄公河行动心得体会观后感(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