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寡人之于国也---读后感》。
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教案示例一
设计思想: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教案示例二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澄清学生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探究活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第三段,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时只谈到了人的例子,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时只谈到了国家的例子,论证是否严密?请说出你的理由。
解说:这种论证方式是严密的。这里用了类似互文见义的表现手法。比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理解时不能认为只有秦代才有明月,也不能认为只有汉代才有关塞。正确的理解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所以,第三段的正确理解应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个人如此,对于国家也是如此。
第二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教案示例一
设计思想: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六、思考讨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四、学生串讲第二段,教师订正后提问:“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三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教案示例二
重难点分析:
1.辨析疑难字、词不达意、句意,是本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可以放手让学生在自学中,发现问题,互相讨论后,教师精要讲解的方法学习。
2.理解蕴含在两文中的作者的观点,是学习本文的又一重点,教师应通过设计带有启发性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分析、讨论来解决。
3.两篇短文都采用“逐层深入论证”的结构,这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要从浅入手,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先分清层次,能概括出层意,再进而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这一结构特点。
4.“逆境能成才”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阐述的观点,它表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那么“顺境也能成才吗?”这是许多学生可能产生的一个疑问。对此,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历史,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或者引导学生分析“成才”与外在环境的关系,从而澄清学生认识。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疏通第一章大意,理解寓含其中的作者的观点,学生畅谈各自看法,以加深理解。
二、整体感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标题是后来的编者加的。此标题从内容上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中心意即:凡讲仁义,行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有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这篇短论很能代表他的主张。
三、教学过程
1.让学生介绍查找到的孟子及《孟子》的常识的资料,讲述摘录的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
2.鼓励学生充分朗读,自学,发现问题,质疑,讨论。
结合课后练习一,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注意节奏鲜明,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读排比句尤其要注意节奏鲜明,读出气势来。孟子自称善养浩然之气,他是很讲究文章的气势的。朗读时还要通过语调的变化,突出文章的关键句、中心句。
老师可先范读,再指名读、小组齐读或全班朗读,让教室里充满学生的琅琅书声。
3.投影习题,检测自学效果。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句是( )
A.夫/环而攻之。 B.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C.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下列句子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米粟非不多也
(3)解释下句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4.讨论问题
(1)本文作者从作战入手,设举了两个战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把决定战争胜负的客观因素归结为哪几个?作者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2)本文借论战,深入阐述了怎样的政治主张?这一主张是如何逐层推进论证的?
(3)画出第3、4节中的排比句,诵读体会,议论文说理运用排比句式的表达作用。
练习:请你紧扣强调“青少年时期要努力学习”这一内容写一组排比句,加深体会。
四、总结、扩展
这篇短论着重阐述了孟子关于统治者要“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论证逐层深入,令人信服。排比句式,更增强了语句的气势。
为达到教育的目的,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简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原因,使其懂得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分类整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字。
2.背诵文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比照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懂得逆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并加深对逐层深入论证方法的理解。
二、整体感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章选自《孟子・告子》,文题同样是编者所加,该标题也恰好概括了本章的中心意思――忧患激励人奋起,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即逆境能成才。表明了孟子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的观点。文章摆事实,讲道理,举例典型,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说理透彻,令人信服。
三、教学过程
1.指导朗读。听录音范读,学生跟读,自由诵读。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傅说 忍性 法家拂士 曾益
(2)正确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①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发动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疏通文意。着重强调通假字及用法特殊的字。重要的语句有: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讨论问题,深入理解本文中心及逐层深入的论证方法。
(1)本文共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第一节列举六个由卑微而显贵的杰出历史人物的事例,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治国重任,必须经受磨炼。
(2)例证以外,本文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这一道理的?
明确:作者在短文中,不局限于例证。还善于由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理。
(3)与上一章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
明确: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而本文是在层层推论的基础上,结尾时才概括出来的。
四、总结、扩展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摆典型事例、正反对比讲道理,使观点有很强的说服力。
为更好地拓开学生思路,深入领会作者的观点,可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试另举一两个古今事例,或结合本人的亲身体验,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有人说:“逆境能成才”,“顺境也能成才”,请你举例谈谈对此说法的看法。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三、四。
2.强化背诵内容。
3.设计表格着手积累己学过的通假字。
第四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闯兀惚畈豢墒な骋病8镆允比肷搅郑哪静豢墒び靡病9扔胗惚畈豢墒な常哪静豢墒び茫鞘姑裱ニ牢藓兑病Qニ牢藓叮醯乐家病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第五篇: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平昌二中 秦必琼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a、了解孟子提倡的仁政思想,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及其‚好辩‛‚善辩‛的主客观原因。
B、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a。掌握‚数 发 直 兵 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 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B、了解‚或……或……‛‚直……耳‛‚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3、德育目标:结合本文的学习,联系现实,探讨孟子治国思想的现代意义。二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三课时 一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结合本文的学习,联系现实,探讨孟子治国思想的现代意义。二 教学重点
课堂组织学生讨论孟子思想的现代意义,合理引申,让学生充分做到学以致用,古为今用。三 教学难点
既要让学生了解文本的意思,又要让学生懂得以现代观念来审视古人的思想,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四 教学方法
1 诵读教学法。包括朗读和背诵。要求做到正确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培养文言文语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点拨教学法。本文选自儒家经典名著,语义浅显,但内涵艰深。在探究孟子仁政理想的现代意义时教师须相机点拨指导。3 讨论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地位。五 教学步骤设计
1、导入语
1987年初春,75位诺贝尔获奖者齐聚巴黎,他们在一份会议宣言中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汲取孔子的智慧‛其实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开创者,集大成者则是孟子,孟子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孔子的智慧。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孟子‚仁政‛思想的现代意义,去找寻人类生存的法则。
2、播放课文录音
3、检查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颁白,头发花白)(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二)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 〖鼓〗敲鼓(2)七十者衣帛食肉 〖衣〗穿(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称王
(三)宾语前臵句
未之有也
〖之〗,在否定句中,‚之‛作动词‚有‛的宾语,放在了‚有‛的前面。
(四)成语
‚五十步笑百步‛
含义: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轻或重的区别 5学习目标: 探究孟子仁政理想的现代意义?
(一)请同学们朗读王道之始的段落。
板书: 王道之始
措施 效果 结果
不违农时 谷 不可胜食
数罟不入 鱼鳖 不可胜食 养生丧死无憾 斧斤以时 林木 不可胜用
教师点拨:说起“王道”,论及“仁政”,孟子游刃有余。孟子在阐述“使民养生丧死无憾”的具体措施时,提出了三个要点。如果说 ‚不违农时‛是对人本身的关注,是希望统治者,不要因满足一己之欲念,就不管是否播种的清明,谷雨,是否收割的立秋,处暑,一律肆意的滥用民力。那么后两点就是对人的生态环境的关注。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我们今天有做到孟子所说的“数罟不入污池‛,‛斧斤以时入山林‛吗?我们应怎样治理和保护日益恶化的环境?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略
(二)请一名同学朗读王道之成的段落。
板书:王道之成
措施 效果 结果
五亩……树之以桑 衣帛(五十)
鸡豚狗彘……无失其时 食肉(七十)养民
百亩……勿夺其时 无饥(黎民)不王者,未之有也
谨……。申之以孝悌 不负戴(颁白者)教民
教师点拨: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养民‛和‚教民‛两部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显然孟子的“养民”只是解决百姓的温饱,而今天十六大我们早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那么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孟子也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所以他强调要兴办庠序之教,虽然我们今天说21世纪的国家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但孟子更强调人道德修养的提高。
提问:今天我们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那些成绩?作为中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又应怎样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学生讨论:略 教师总结:略
(三)当梁惠王全然沉浸在诱人垂涎的梦幻里,彻底地成为了孟子思想的俘虏时,孟子没忘了最后的顺刺一剑,那就是现实中令人发指的虐政:”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这种行为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率领禽兽来吃人。而针对统治者对这样现状的造成,全然归罪于年成的推委,孟子更是一针见血:”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如此反问,掷地有声,不容臵疑。让我们领略到了孟子的浩然正气,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不仅如此,我们还再一次的感受到孟子以民为贵的思想。孟子说: ‚民为贵,4 社稷次之,君为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至此孟子对统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君王的态度。
板书: 君王的态度
狗彘食人食 正确 王无罪岁
涂有饿莩 态度 斯天下之民至焉
非我也,岁也
6作业:试想如果你是君王的话,你将以什么态度来对待你的百姓,将采取哪些措施来造福于民,做到真正的仁者无敌。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题为《我若为王》的作文。7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讨论,让我们知道了对古文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字、词、句式上,切忌像韩愈所说的‚小学而大遗‛。我们应立足现实,让古代先贤的智慧之光成为我们的一面镜子。同学们,让我们带上这面镜子出发吧,去创造今天的和谐!教师寄语
孟子说:”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而今天我要说: ‚如欲和谐社会,当今之世,舍我其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