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做卓越的教师读后感(合集)》。
第一篇:教师读书读后感
我读了《教师与读书》这本书感触颇深。书中说教师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母鸡,这样说教师是因为教师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无论怎么估计都不过分。因为教育与千家万户有关,没有任何人能脱离教育。但糟糕的是,英才固不易得,良师也极罕见,这真是中国特色的时代之病。
我虽是一名小学教师,但以我个人的浅见,做一个合格的老师殊非易事,首先他应该是个正直的人,其次对知识有纯然的热爱,再者还该是一个有趣的人。说老师读书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授课更为着实,使学生更热爱学习,不误人子弟,这我完全同意。但要怎样才能做到这点呢?像现在老师因上课太多无暇读书、因社会污烂而无心读书、因实用成风而不愿读书、因考核标准化而不思读书、因职业麻木而厌恶读书、因书海浩瀚无从读书乃至读书无法等,不一而足,非一篇小文所能完全道及。
我不知道有人搞过教师阅读状况的调查与否?但据我的观察,数据和实情一定都不会太乐观。现在的中国既非岁月安好,现世安稳的社会,更非民主自由、生活无虞的国度,在这样的境况下,要大多数老师安于现状,不受极度实用的拜金主义风气的影响,几乎不可能,也是不公平的。用为人师表的“灵魂工程师”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样的精神紧箍咒,来代替乃至压制老师作为普通人的烦恼和所需,既是对大家智商的侮辱,更是专制者常用不衰的,因为教师只不过是个职业而已。诚然,我同意问题的难度在于,教师面对的是千百万在知识上对他们有依赖,在学习方法对他们有期望,在做人上对他们有效的学生,这便决定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书籍浩瀚,从何措手的确是难题。虽然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的心性何在,便不是太大的困难。当然认识自己并不容易,不然古希腊帕农神庙就不必刻下这句在一般人看来是废话的警句,来警示后人了:人啊,认识你自己!个人心性如同吃饭,你有自己的偏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但如果你连自己喜欢读什么都不知道,那我就只好说你做个老师的资格,一定是有问题的。在探知了自己的心性后,每天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半小时至一小时以为日课,坚持不懈,必定对自己教学以及扩大视野都有莫大的帮助。如果你用没有时间来搪塞,我除了理解外,还是固执地认为你做一位老师不太合格。我三十岁以前,特别相信人的天才,特别夸大天分的作用。当学生时看到鲁迅和爱迪生对天才的论述,便很逆反地认为他们本来就是天才,便说天才之不足道。现在才意识到他们是真诚的,许多做出不朽事业的人,都只不过是中人之质,并非有特殊本领。若硬要说他们有什么特殊之质的话,我认为在于他们做事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正所谓几十年如一日,真是比上刀山、下火海还要困难的事。谁若不信,你可以坚持记日记看一看?就可以较量出一个人的耐心和韧性。
第二篇:教师读书读后感
我这人先天愚笨,但较爱学习。但随着工作、成家、抚养孩子、操持家务这些事情的增多,读书离我渐渐远去了。近日由于身体不适,在家养病,有机会静下心来拜读《中国教育报》记者陶继新写的《读书与教师成长》一文。
刚开始读觉得此文与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之类的文章没什么区别。耐着性子继续往下读,第四方面“疏离浮躁”让我对此文有了一种新的看法。里面讲了淡泊名利的李秀伟、生于忧患的孔范今教授、恬淡自然的朱永新市长、心如止水的杜维明教授。这些人尚且能静下心来读书,何况我这样的平庸之辈呢?是的,像我这样整天被琐事缠身的人读书的时间确实很难有,但为什么不想办法挤呢?把每天发牢骚的时间挤出来,把不满的情绪调整过来,不照样能读书吗?心态、一个良好的心态,一颗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是保证读书的前提条件。读书,能净化人的心灵,能提高人的品味,能让人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态度。
读着读着心情逐渐明朗起来。陶记者介绍的读书方法条理清楚,而且深入浅出,既有理论又有实际例子,很值得我学习。
1.诵读有方。就是既有诵,又有读。曾几何时,教学改革好像摒弃了死记硬背,作为我本人也不赞成让学生死记硬背,自己更不轻易背什么东西了。今天才知道背有多么重要,背能让你学习的东西植入你的思想,驶入你的心灵。
2.读教相长。刘振东、韩兴娥、于漪、苏静这些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无一不是在读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们总是读着课本、教参、教案,以为那样就能教好学生,所以教出来的学生总是平平常常。要想真正教好学生就得像这些教育界的知名人士一样多读书,用一生的时间来备课。
还有读写结合、边读边思这两个读书方法陶记者也写得让我足够的信服。我想:我真的得读书了。就像陶记者所说的:读书不是一时的事情,它是一种书香人生,唯有读书高,心灵才能净化,心境才能达到一种高层的境界。
第三篇:教师读书读后感
今年利用暑假期间静心读了苏州中学语文教研员徐飞的《读书――教师的第一修炼》这本书,书的封面写着“读书,可以让我们遇见越来越好的自己”,这句话让我受益匪浅,也明白了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这本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阅读成全自己”,是从价值论的角度揭示教师读书的意义;第二章“在读书中学会读书”,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介绍了教师读书的策略;第三章“专业阅读的眼光”,体现出学科特点,介绍了语文学科的读书智慧;后三章是徐老师的读书随笔,“来一次思想的远行”是哲学、教育学经典著作的读书随笔,“心灵修行的艺术”是文学作品的读书随笔,“且教且读”是教学方面的读书随笔。整本书既有读书意义及方法的讲述,更有具体生动的读书示范,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更多的读书智慧。
读完这本书,我有以下比较深刻的感悟:
第一,为教师读书提供精神动力。
从这本书中,我们首先可以感受到坚持的巨大力量。现在很多人都抱怨太忙,没时间也成为了教师远离阅读的借口。徐飞说: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手边要有几本反复翻读的经典好书,可以是教育教学类的,也可以是人文经典类的。这些书具有永恒的光辉,能够将你的前尘与来路照得透亮。有这些书打底子,你会变得更厚实、更幸福。作者认为,他在读书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读书的美妙,这就更加激发了他阅读的兴趣。的确,只要有爱好,还有兴趣,就不怕没有时间。作者在读书上给了我们教育人前行的精神动力。
第二,帮教师读书找准努力方向。
现在很多人都在倡导教师读书。但是,教师究竟该读一些什么书,目前有各种说法。事实上,教师读什么比怎么读更重要。徐老师读书,既有欣赏、接纳,也有批判、否定,但最重要的是要作用于生活,这就是关于教师读什么的一个很好的说明。
全国政协委员、我国著名出版人聂振宁认为读书要做到学以致用和学以修为的结合,学以致用强调实际效用,学以修为则强调精神境界。现在也有很多人强调教师的阅读要多样化,不能只读教育类的书,也有人认为教师读专业类的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我觉得徐飞的这本书让我们可以对教师的专业阅读有一个新的认识。教师的专业阅读同样可以有学以致用和学以修为的结合,有的专业阅读是可以做到学以致用,有的同样是起到学以修为的作用。有些专业书,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精神,进一步了解社会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其实有些书是作为有一定素养的现代人都应该读的,教师也不例外。我们在强调教师阅读的时候,不妨多考虑专业性,徐飞的这本书就给教师提供了一个阅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