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4-01-31 00:40:20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775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课题实施方案范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课题实施方案范文》。

第一篇: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提出

1、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让我步履维艰的还是作文教学。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地反应。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小学生的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易把身边的事情忽视掉,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这就需要教师恰当的加以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说真话,诉真情。

2、顺应时代的要求。知识经济的时代对人才的核心要求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各科教学纷纷在研究创新教育的切入点;“研究是作文”旨在突破传统作文教学重回忆、重记叙的倾向,更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回应时代对人才要求的呼唤。要想让教学获得全局性的突破,应把大力花在如何让我们的作文教学更有效上。

二、理论依据

1、《语文新课程标准》为小学生习作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2、作文教法理论认为:作文教学“首先是教师的问题”,主张“教无定法、文无定法”,我们的教师应“结合时代精神,在作文教学中寻求有效策略,使作文教学尽快走出困境,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3、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4、“一切为了学生”的生本教育价值观,“高度尊重学生”的生本教育伦理观,“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行为端正是现行作文教学的正确导向。

三、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将改变农村小学生习作教学的现状,完善小学习作教学的整体训练体系和专题训练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农村小学习作教学评价体制;形成小学各学段语文作文教学及批阅的有效教学措施;改变作文应试教学模式,实现教师角色转换。

四、研究思路

作文是语文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纵观小学习作的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如错别字多,语言贫乏,词不达意,无话可说,无事可述,说假话、空话、套话、胡编乱造等等,因此,我们组织了一部分有志于改变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模式,以利于提高校学生习作教学效率,使习作教学走出困境。

1、课题研究试验班级为低年级学生,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作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通过对儿童心理学和作文之间关系的研究,了解儿童成长中的需要,让学生写作文起就明白:作文一定要倾注真情,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3、接触作者的畏惧心理,坦诚展示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思想,充分抒发从生活中积累起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4、初步学习并研讨小学作文教学中习作素材收集的途径及方法。

5、有高质量的教学实践课,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反应研究水平的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报告和其他一些研究成果资料。

低年级看中练习与片段。要求是:“低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连贯。”对这个阶段的学生作文训练要注意趣味性,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习作积极性。

五、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选题、立项阶段(2015年7月―2015年10月)

1、 深入调查研究,选题立项。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有关理论对习作教学的内涵、特征做初步的概念界定。

2、 确立研究课题,进行课题论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据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情况,按照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来确定课题并进行论证。

3、 制定课题实施方案,组织课题实施。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与研究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6月)

1、 利用课堂教学等形式开展课题实施与研究。

2、 如何记录研究过程中的各种相关现象、数据、问题等事宜。

3、 定期开展课题研讨,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举行课题经验交流会,研究实施课题。

4、 在生成的基础上,利用课堂教学进一步开展课题实施与研究,最终形成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习作教学模式。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成果总结阶段(2016年7月)

1、 汇集测试、收集的资料,针对所研究的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的状况等相关情况,以实验报告、经验交流、学术论文等形式进行总结,由学校统一组织,以经验交流会或专栏的形式进行展示交流。

2、 准备相关资料,申请结题。

3、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存档。

4、 做好课题结题准备工作,进行课题成果展示。

六、研究对象、方法与人员

对象:永坪镇第二小学学生

方法:文献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经验总结法

人员: 刘靓

七、课题研的究任务保证措施

1、领导重视。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科研工作,鼓励全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

2、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目前学生习作状况有着全面的了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开展过“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能力”方面的研究,受到一定效果。

3、本课题的研究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指导。

八、参考文献

1、《走进研究自主作文》

2、《小学语文评价标准》

3、《现代汉语词典》

4、《现代教学论》

5、《小学作文教学论》

6、《浅谈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

第二篇:课题实施方案

一、对研究问题的实情性分析:

永兴小学处在地道的农村,其经济、文化、交通、信息等各方面均不及城市,跟一般的城市相比,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基于我校地处农村,调查小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现状我们发现: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良的学习习惯确实很多。如一些学生写字歪七扭八,马虎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错字、漏字、落下运算符号、随意改变运算顺序、点错小数点等等现象时有发生;数学课的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能按老师的要求预习;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是找其原因,及时纠正,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上课不认真听讲、搞小动作、回答问题的语句不完整。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了我们刻不容缓的天职,它是学生学好数学这门功课的基本保证。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作为教师,不但要了解学生的现状,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还要有一套培养学生习惯的科学指导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从目前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还没有一套系统地针对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策略方案,因此本课题具有极高的课题开发价值,我们将在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作一番深入的探索研究。

二、对核心概念的操作定义

1、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2、数学学习习惯是人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养成的一种自觉的、主动的、持久的、自动化的数学学习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情况下自动化地去进行某些数学活动的特殊倾向。

3、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由于全部都生活在农村,父母大都在外打工,孩子长期跟祖辈生活在一起,因祖辈溺爱过多,缺乏管教,监护无力,学习不自觉,数学学习习惯差。

4、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老师的引导,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经过自己的反复练习,从而形成的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三、研究指向与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指向

1、使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得到提高,从而改变教学方式,在教学形式上有所创新,整体提升教师业务能力。

2、引领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寻求有效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通过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今后数学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4、打造科研型教师队伍,帮助教师在“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中,获得专业发展和支持,进一步形成既有研究热情、又有一定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的

小学数学科研队伍,推动学校的教学研究工作走向科学发展、特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研轨道。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课前预习的习惯

2、认真听讲的习惯

3、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四、研究起始时间:

20XX年10月至20XX年12月

五、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XX、10――20XX、12)

1、确定研究方向,撰写研究方案。

2、结合现状调查情况,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3、组织课题的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XX、1――20XX、10)

按计划实施研究,扎实开展各项研究活动。

1、确定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

2、查找并学习相关文献资料。

3、组织相关的交流、研讨活动。

4、定期对课题进行小结、反馈与评估。

5、收集整理论题研究资料,提炼研究成果,完成阶段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结题阶段(20XX、11――20XX、12)

1、课题资料的归纳与汇总。

2、收集整理案例、随笔等相关资料。

3、撰写研究报告。

4、申请结题鉴定。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精心设计学生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表或访谈记录表,或通过学生作业、日记、读书笔记、试卷、图画、手工作品等,分阶段对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2、观察法。按照本课题研究的目的、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作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收集掌握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

3、实验法。在日常课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反复提醒、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从中观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揭示其中的因果关系和教育规律。

4、个案法。选取不同类别的学生代表,连续进行追踪了解,以研究他们乃至全体学生学习习惯的发展变化情况。

5、行动研究法。研究工作与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活动,采取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做法,最终实现课题研究目标。

第三篇: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界定

1、德育教育,是一种价值观和基本素质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行为习惯和社会生存技能。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两个方面的任务:接受一种价值体系,学会一种行为能力。

2、实效性,指运用现代德育理论,实施开放性的德育教育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

3、校本课程开发不仅仅指开发出的具体的课程教材,更重要的是开发的整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得以发展,教师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即使就课程开发的具体产品之一――校本课程教材而言,也与国家课程开发过程中编制的教材不同。它是儿童中心、兴趣中心或问题中心的,而不是知识中心的。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小学德育纲要》中指出:学校实施德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个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德育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指出:“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

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础在于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因此,我们必须继续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把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开拓进取,自强自立的精神,尊重别人,乐于奉献,善于合作的良好人格品质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内容。随着独身子女的日益普遍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学生普遍存在着娇气,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独立能力差,行为偏于情绪化,意志薄弱等等不良品质,长期以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对于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着某些严重问题。如:脱离实际、说教过多、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分离等。我们必须面对新情况,研究新方法,提高对学生品德教育的效果,防止我们的教育产生片面性。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

3、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关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及其存在无不以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道德行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

4、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首先从德育目标看,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培养,也有对学生道德心理、道德行为的锻炼,而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所以德育目标本质上是实践的。其次,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活动和交往的本质是实践的,所以德育过程本身应该是一种实践活动。第三,德育实践活动才是检验学生道德素质高低的唯一标准。所以,德育应该是德育主体的一种实践活动。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指出,应“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的领导,动员全社会积极支持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工作”。《意见》强调,学校德育工作应“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切实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意见》还强调,应“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作用。”可见,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挥校外德育基地的育人作用,依靠校外社会、经济、人文等诸方面力量对德育的支持,以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6、前苏联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情操,使他们变得高尚文雅,富有同情心,爱憎分明。”洛扎洛夫指出:“对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最有效的影响,是环境的间接的、含蓄的暗示,……教师创设的多元化教育环境对儿童的进步和提高起着任何集体教育活动都无法替代的巨大作用。”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也说:“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这些著名教育家的理论和思想都告诉我们,环境能感染人、熏陶人、塑造人,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是在环境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过程中形成的,学校必须重视创设适宜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育人环境。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努力探索开发、运用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德育课程资源的基本策略,构建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能体现师生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爱家乡教育模式。本课题研究内容根据我校教师研究水平、能力和教育教学实际,确定分七个子课题进行试验研究。即是:“语文品德学科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数学科学学科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英语学科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音体美等学科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学生安全教育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班级工作养成教育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后勤保障德育有效性研究”子课题。

五、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课题以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爱国主义教育是小学德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爱家乡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体现。由此可见,通过本土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能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家乡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以实际行动建设家乡、服务家乡,并能弘扬家乡人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推崇以德为先的人生追求。

六、完成阶段成果的策略

1、文献资料法: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等颁发的有关文件和有关德育教育理论,夯实课题组成员的理论基础;调查、收集地域人文教育资源,从学校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筛选、整合,为利用本地域人文教育资源打好素材和文字基础。

2、行动研究法:按照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的要求和安排,开展开发和利用地域人文教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实践性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并不断调整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计划,保证课题研究指导下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推进。

3、经验总结法:在各子课题行动研究的基础上,分阶段总结开发地域人文教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的具体经验,注重过程性资料的积累,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理性认识,以获得可供应用和借鉴的操作性经验和教育理念。

七、课题研究的预计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是由于学校之前做的教科研课题都是学科性较强的课题,经验丰富,大多数课题组成员都是初次进行德育课题的研究和探索,属于“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什么经验。做出来的课题计划还不是很全面,思路也不够开阔,急需有经验的教师从旁指点。

二是由于学校课题组成员平时教学及管理工作繁忙,在工作量大,课题研究时间紧的情况下,需进一步协调好教学工作与课题研究的关系。如何使课题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能正常、高效完成,是个问题。

三是由于老师的理论水平有限,对德育资源如何开发与利用不甚了解,使得我们的研究工作进展缓慢。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大力开展后期的宣传工作,加强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引发周围人对德育的重视。

下一阶段,我们将针对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寻找解决办法,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完成。

一是继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观念。

二是加强学校的德育活动,重视课题的实质性研究。要在继承传统德育资源的基础上,努力开发和利用新的德育资源,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新途径。相信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延展,学生、教师与周围的自然、社会联系会更加紧密,这使寻找、发现、利用更多的资源不仅成为一种必然的要求,而且也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

三是要加强总结提炼,争取将成果汇编成册。

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德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价值所在,它为我们的活动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带给了我们许多思考。

第四篇: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

(1)课题提出的背景

现在学生的作业的设计,布置,评价都是由教师统一布置学生作业,虽然体现了对学生和教学两个方面的“共性要求”,有利于教师对整体教学的调控,但是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性、全体性教育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和自主发展。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解决由原来教师统一布置作业,而引起的学生发展不平衡现象,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评价作业的质量,有效调控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从有价值的数学,同时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培养。

二、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国内的许多专家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种的改革,如:鼓励性评语,作业要因学生个人的水平而定等,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

(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与上述所说其实是它其中的一部分,但本课题所说的自主评价有时是指让学生自主设计命题,然后进行测试、评价,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评价作业质量的课题研究,有效的调控学生主动学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为小学数学作业成绩的研究上做出理论贡献。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对于本课题因为主要是由学生自主地去做,教师在整个课题起好引导作用,学生会主动探求新知,从而更好的完成自己所设计的作业,测试等。教师要认真的查阅每一份作业,从而使师生共同自主的发展,通过师生的认真操作,相信会取得成功。

五、课题研究的设计报告

1. 本课题中的自主设计评价数学作业是指学生自主设计学习效度相适应的数学作业,测试题等。

本课题研究主要依据《新课程标准》和专家的先进经验为依据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通过研究作业原来的缺点,从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设计入手,然后进行自主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培养和自主发展。

3.研究内容概述

解决由原来教师统一布置作业,(家庭作业、课堂作业、测试题)等而引起学生发展不平衡现象,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评价作业质量,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目标达成、成果形式等)

(1) 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20xx年3月)主要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课题方案的撰写以及查阅和准备相关资料。

(2)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20xx.4~20xx.2)

①课题研究的初步实施阶段(20xx.6~20xx.8)运用行动研究法开展调查研究,初步确定相应措施

②课题研究的中期汇报阶段(20xx.9~20xx.2)归纳出自主设计评价数学作业的经验。

(3)课题研究总结阶段:(20xx.3)收集课题成果汇编成册,为课题报告积累素材,完成课题论文,完成主课题报告,做好结题工作,为课题成果鉴定作好充分准备

5.研究方法设计

(1)调查法,调查学生本课题的反映程度(2)观察法(3)对比法(4)经验总结法等

6.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建立健全实验机制,形成完整的课题研究机制。

2.大量搜集相关资料,潜心研究他人经验,搞好阶段性实验,作好阶段性实验总结。

3.重视课题研究,认真对待每一细节。

7.预期研究成果

本课题实验预定在20xx年3月完成,表现形式有论文、获奖作品、案例、课堂展示、学生作品展示等

第五篇: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为了提升教师素养,增强全校各学科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提高教师教育专业技能,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坚持做好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的同时,着力抓好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和拓展”为特色的校本项目培训工作。为使学科“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和拓展”校本培训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特制订以下《桥头镇中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和拓展”校本培训实施方案》,自20xx年9月开始执行。

一、培训对象:全体在职教师。

二、培训时间:20xx年09月――20xx年06月

三、培训形式:讲座、 自学、课题研究

四、申报学时:6学时

五、培训内容

1、20xx年七年级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和拓展,主题为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和呈现;

2、20xx年八年级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和拓展,主题为教学过程设计和解题、说题;

3、20xx年九年级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和拓展,主题为教学诊断、分析和评价;

六、领导小组

组 长:黄大锚

副组长:邹培胜 邹锡佐(具体负责)

组 员:各教研组组长和备课组组长

七、指导专家

县教师进修学校指派的负责人和县学科专家指导小组。

八、实施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

1、研读理论书。组织教师自主学习教师进修学校发下的有关各学科相关年级教学内容的文本解读的书籍、教师自行订阅和学校购买的书籍、网络资源等。

2、学习相关文件。

3、精读专业书。在读好“三书”(各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师用书)的基础上,还应读通与学科内容相关的人文科学知识书籍。

(二)加强培训,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

1、专家引领。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永嘉县教师进修举办的有关文本解读的各项培训,学校不定期地邀请文本解读方面的专家到校给我们的老师开设专题讲座。

2、外出学习。不定期地分学科派老师到外地进行学习。

3、专题培训。请校内的骨干教师定期在校开设文本解读讲座和示范课,给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三)注重研究,提高教师文本解读能力。

1、与常规教研相结合。在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教研活动中进行研讨和交流,每学年教研组文本解读教学特色活动不少于三次。鼓励老师在个人研修课、校内公开课、对外交流课中利用文本解读教学理念进行教学。

2、以课题引路。争取20xx年以“文本解读”为主题,在各教研组名优教师的带领下,积极申报和开展课题研究。

20xx年9月

《课题实施方案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