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三全育人示范院系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三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三全育人示范院系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三全育人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根据《陕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实施意见》(陕教工z20xx{131号),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商洛学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把立德树人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明确党政群团、教学科研、服务保障员工共同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一体化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确保“三全育人”的长效性。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
2.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增强“三全育人”的实效性。聚焦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因材施教,着力破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3.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激活“三全育人”的原动力。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
4.坚持协同联动,强化责任落实,提高“三全育人”的保障力。加强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学院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加强督导考核,严肃追责问责,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
三、主要任务
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
(一)统筹推进课程育人
1.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落实《陕西学校“四好”思政课创优行动方案》,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常态化开展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课程亲和力、感染力和实效性。建好用好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实践教学育人实效。严格专兼职思政课教师选聘制度,聘请符合条件的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干部等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发挥老专家、名教授的传、帮、带作用,鼓励年轻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勇挑重担,积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和改革,努力把思政课建成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金课。
责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人事处
2.全面加强“课程思政”建设。进一步梳理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推出一批育人效果显著的“专业育人示范课程”,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选树一批“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责任单位:教务处 、二级学院(部)
(二)着力加强科研育人
3.优化科研管理制度设计。改进科研环节和程序,把对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和考核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政治标准和学术标准相统一,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责任单位:科技处、教务处、团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二级学院(部)
4.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参与学术竞赛、学术讲座、学术实践、勤工助学以及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等活动,激发广大学生浓厚的学术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联合攻坚的团队协作精神。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加大对学术名家、优秀学术团队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力度。
责任单位:科技处、教务处、团委、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二级学院(部)
5.加强学术诚信体系建设。健全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深入推进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将其纳入学生教育教学各环节,教育引导师生遵守学术规范、恪守学术道德、坚守学术诚信,坚决对学术不端行为“零容忍”。
责任单位:科技处、教务处、团委、二级学院(部)
(三)扎实推动实践育人
6.建设实践育人平台。围绕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的有机融合,重点建设一批支教实习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习基地、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实践育人平台。
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团委 、二级学院(部)
7.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继续落实和完善“双四六”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围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以创新创业、服务西部、服务地方为导向的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项目,通过打造“志愿服务”“科技创新”“互联网+”“双百工程”“暑期三下乡”“援疆支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精品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学生增强实践能力,厚植家国情怀。
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团委 、二级学院(部)
8.全面加强体育美育。开齐开足体育课,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类社团和“阳光体育”运动,全面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升。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优化校园美育环境,加强群众艺术类团体建设,统筹开展各类文艺活动,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四位一体的美育实施体系。
责任单位:教务处、团委、体育教学研究部、艺术学院
9.切实加强劳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劳动教育课程,积极创造学生劳动锻炼岗位,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倡导学生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和志愿服务工作,在学生头脑中筑牢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奉献社会、服务社会。
责任单位:教务处、学生处、团委、二级学院(部)
(四)深入推进文化育人
10.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创新形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开展“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深入开展“中国梦 我的梦”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开展庆祝、纪念活动,深化党史、国史学习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践行延安精神、“西迁精神”,引导学生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责任单位: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二级学院(部)
11.大力繁荣校园文化。结合时代主旋律,大力传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商洛学院精神。挖掘校训、校歌、校史的育人功能,开展“传校训”“唱校歌”“讲校史”“述人生”等活动,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加强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启动校史馆立项建设,提升图书馆、档案室、红色资料室、发展成就展厅等一批教育场馆服务师生、服务社会的水平。坚持规范升国旗、举办道德讲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强化校园各类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管理,培育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打造“一院一品”高端校园文化品牌。加强身边榜样人物选树,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责任单位: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二级学院(部)
12.创建省级“文明校园”。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通过开展文明教室、文明宿舍、文明食堂、文明大学生等建设活动,提高校园文明水平,力争早日建成“陕西省文明校园”。持续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提升校园绿化美化亮化水平,不断优化育人环境。
责任单位:宣传部、学工部、团委、后勤保障处、二级学院(部)
(五)创新推动网络育人
13.拓展网络平台建设。加强门户网站、主题教育网站、学术网站和“两微一端一抖一手”等新媒体平台建设,加强与中国大学生在线、陕西大学生在线、“易班”等各类网络平台的共建工作。建设数字图书馆,推进新媒体联盟建设,丰富网络教育内容,整合教育教学资源,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责任单位:宣传部、学工部、信息中心、图书馆
14.开展网络文化活动。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大学生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评选”及培育建设“网络育人工作室”“网络育人优秀作品推选展示”等师生网络文化建设活动,着力打造一批“两微一端” 网络育人精品项目。支持思政课教师、师德标兵、教学名师参与网络文化建设,鼓励教师和辅导员通过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支持鼓励学生正面发声、理性思辨,培养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影响力大的学生“意见领袖”。
责任单位:团委、学工部、宣传部
15.加强网络空间管理。强化对网站、各类新媒体的规范化管理,深入开展“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增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建网用网管网能力,引导师生养成文明网络生活方式。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研判与处置,培育建设校园网评员、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规范自媒体管理,加强校园网不良信息排查,净化校园网络环境,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责任单位:宣传部、信息中心
(六)大力促进心理育人
16.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和预防干预“四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积极构建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三结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心理预警防控体系,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和心理普查,在班级、宿舍内建立信息员制度,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对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进行转介诊疗。
责任单位:学生处、健康管理学院
17.提高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常态化开展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向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作用,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展工作,抓好“3・25”等重要节点主题宣传,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推进心理咨询工作普及,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责任单位:学生处、健康管理学院
(七)切实强化管理育人
18.健全管理制度体系。修订完善规章制度,健全依法治校、管理育人制度体系,加强法治教育,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促进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严格落实“一章八制”和各项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工作流程,研究梳理各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编制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丰富完善不同岗位、不同群体公约体系,强化制度约束。
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处
19.落实管理育人职责。强化学校全体管理人员育人的责任担当,自觉承担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价值引领的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各项工作全过程,融入到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增强管理人员服务意识,以师生满意度作为评价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的主要指标,改进工作作风;鼓励管理人员经常深入基层,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效依据。充分发挥学生申诉委员会、校长信箱和学校领导接待日等组织和渠道的作用,实行问责制,及时回应和解决学生诉求。培育一批校级“管理育人示范岗”,引导管理干部以良好的管理行为和作风影响和培养学生。
责任单位:党委办公室・院长办公室、组织部、教务处、学生处、后勤保障处、保卫处
20.加强联系学生工作。深入了解学生、服务学生、指导学生,认真落实“三个深入”制度,推动校院两级领导和学生工作人员到学生班级、宿舍、活动一线面对面开展学生工作。落实校院两级领导为学生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党委书记、校长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4个课时思政课,其他校领导、二级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学期至少给学生讲授2个课时思政课,可重点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责任单位:学工部、宣传部 、教务处
2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教师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责任单位:人事处 、工会、二级学院(部)
(八)不断深化服务育人
22.提高服务育人能力。研究梳理各类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功能,在聘用、培训、考核等各环节制定育人工作职责要求。加快建设智慧校园,完善“一卡通”信息服务功能,更好服务于育人工作。全面了解学生需求,实行人性化服务,为特殊群体学生提供特殊帮助。加强健康教育,开展传染病预防与急救等专题的健康教育活动,培养师生公共卫生意识和卫生行为就习惯。在后勤、图书馆、安全保卫等服务工作中全面落实“首问负责制”,推广“微笑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增强师生获得感和幸福感。选树一批校级服务育人先进典型,培育一批校级“服务育人示范岗”。
责任单位:人事处、学生处、信息中心、后勤保障处、保卫处、图书馆
23.拓宽服务育人渠道。积极探索校友参与学校育人工作的渠道,创新设计各类校友资源育人平台,通过选聘优秀校友担任学生校外辅导员,举办校友返校日活动、校友论坛、校友讲座、校友企业招聘等活动,将优秀的校友资源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学风建设和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和创新创业、社会认知与社会实践等人才培养各环节。聘请离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学生德育指导教师,进一步发挥“五老”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育人优势。
责任单位:校友总会办公室、离退休职工工作处、二级学院
(九)全面推进资助育人
24.健全资助育人长效机制。持续完善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的“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和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通过“经济资助”与“成才辅助”双管齐下、精准资助和立德树人相结合、人才培养和家庭脱贫相结合的模式,把“扶困”与“扶智”,“扶困”与“扶志”结合起来,打造“保障+发展”的学生资助工作新模式,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责任单位:学生处、财务处、二级学院
(十)积极优化组织育人
25.发挥各级各类组织的育人功能。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基层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学校各级党组织自觉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健全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党建工作,按照要求配齐配强学生党支部书记,发挥学生党支部在突出价值引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战斗堡垒作用。办好党委党校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服务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发挥学生组织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责任单位:组织部、工会、团委、二级学院(部)
26.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全面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师资队伍、教学科研能力建设,将其建设成为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研究、宣传的坚强阵地,着力培育重点学科、“一流专业”、创新团队、学科平台,培育名家、名师,为打造思政“金课”,提升育人水平奠定坚实基础。
责任单位:组织部、人事处、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务处、科技处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团齐抓共管、各单位密切配合、全体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学校主要领导对“三全育人”工作负总责,分管校领导牵头组织实施,其他领导积极配合,统筹领导学校“三全育人”工作。
2.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党组织要自觉担负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育人育才的主体责任,把“三全育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抓,各责任单位(第一单位为牵头单位)要围绕十个育人体系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配套制度和实施办法,各相关单位要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制定工作方案,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将责任落细落小落实。
3.提高工作能力。配齐配强思政课教师、专职辅导员和党务工作干部队伍,落实思政课建设专项经费,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和教学水平,通过定期举办辅导员沙龙提高辅导员职业能力。把“三全育人”纳入辅导员沙龙、教学管理沙龙、教育教学研讨会内容,支持思政工作队伍结合工作开展研究,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培育一批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
4.强化工作考核。认真落实《陕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测评指标体系(试行)》要求,将“三全育人”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与基层党组织书记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述职评议考核内容,作为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和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5.做好典型引导。加强典型选树,积极组织开展“三全育人”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教书育人楷模”评选、“管理育人示范岗”“服务育人示范岗”创建等活动,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第二篇:三全育人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构筑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的四梁八柱,根据《信阳农林学院“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信农党〔20xx〕43号)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工商管理学院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把立德树人融入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教学体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学院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着力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导向,突出价值引领,确保“三全育人”的长效性。全面统筹学院工作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推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教育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系统化育人长效机制。
2.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施策,增强“三全育人”的实效性。聚焦重点任务、重点群体、重点领域、重点区域、薄弱环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加强分类指导、着力因材施教,着力破解学院各支部之间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获得感。
3.坚持遵循规律,勇于改革创新,激活“三全育人”的原动力。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优化内容供给、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工作载体。
4.坚持育人工作到支部,强化责任落实,提高“三全育人”的保障力。加强党对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落实支部主体责任,建立总支统一领导、学院各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责任体系。加强督导考核,严肃追责问责,把“软指标”变成“硬约束”。
5.坚持三全育人与五育并举的有机融合,实施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健、美育浸润、劳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领导小组
组 长: 蔡 志 潘一平
副组长: 王宇平、张世军、唐芳
成 员: 工商管理学院全体教职工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课程育人(负责人:唐芳)
1.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对近三年新进教师,采取“青年教师导师制”以老带新等方式提高新进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每学期以支部为单位召开2次课程思政研讨会及公开课活动,并推荐一门课程思政精品课上报学院;对课程思政精品课及有关课程思政的教改论文及项目进行资助。
2.建立奖惩机制。鼓励党员教师率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年终对表现突出的党员教师授予“课程育人先锋岗”荣誉称号,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同时参与“课程思政”工作情况与所有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晋升、职务调整、工资待遇相挂钩,实行“课程思政”工作考核不合格“一票否决”。
(二)科研育人(负责人:张世军)
1.加强师生学术诚信建设,建立教师学术诚信专项监督举报制度,推广师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读本,每年3月作为学生学术诚信建设月。
2.完善论文指导教师立德树人责任制,形成论文指导教师同时担任就业辅导教师与实践、实训指导教师的的科研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论文指导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制定细则,对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的论文、项目、课题给予师生双方资助。
4.贯彻落实“两个更好”,设立党员“科技与服务地方”先锋岗,引导师生利用专业优势服务地方经济,为乡村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实践育人(负责人:王宇平、张世军、唐芳)
1.修订学院实践学分认定细则,学分认定中引入思想教育元素。
2.重点打造一门融理论讲授、参观体验、现场教学、动手实践、服务地方经济为一体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创新课。
3.以产业学院建设模式,形成3-5个稳定的实习基地,校企共抓实习实训中的育人环节。
4.充分利用大别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发挥红色资源在实践环节中的育人作用。
5.深入开展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传统经典项目,组织实施一批新时代实践育人精品项目。
(四)文化育人(负责人:王宇平、唐芳)
1.开展班子成员、支部书记、辅导员上党课讲党史活动。
2.利用好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开展唱红歌、讲红色故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大力弘扬红色文化。
3.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文化育人的作用;由院学工组牵头每年组织2场以上,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书法、诗歌、武术等比赛,并注意挖掘豫南特色的传统文化;各教研室主任在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引入文学欣赏等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引导学生选修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公共选修课。
(五)网络育人(负责人:王宇平、张世军)
1.按照学校规定制定本院网络管理规定,确保学院微信群、QQ群、微博、公众号发布的内容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营造出风清气正、弘扬主旋律的氛围。
2.建设好学院官方媒体信农工商,定期推送思政内容,把信农工商打造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站。结合文化育人,利用网络多形式的推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与服务育人相结合,利用好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教学管理平台、课堂管理平台,线上授课平台,并形成网上思政课共享资源库。
(六)心理育人(负责人:王宇平)
1.建立学院、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加强对学工组成员培训,提高学工组心理危机干预意识和能力。
2.加强预防干预,积极应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的覆盖面和科学性。
3.开展宣传活动,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节等品牌活动,结合网络育人利用微信公众号、APP等,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
(七)管理育人(负责人:王宇平、张世军、唐芳)
1.结合学校“放、管、服”,完善二级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保障全体师生的合法权益。
2.梳理各管理岗位的育人元素,提交岗位认知,明确管理育人的内容和路径。
3.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抓手,推动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联系学生,面对面接触学生、关爱学生,推动形成育人合力;制定班子成员分包一个专业、联系一个班级、引领一名学生党员、关爱一名困难学生的制度;总支负责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贯彻落实。
4.把育人功能发挥纳入干部考核评价范围,作为评奖评优条件。设置党员“管理育人先锋岗”,引导干部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
(八)服务育人(负责人:王宇平、张世军、唐芳)
1.梳理学院各岗位的育人元素,提交岗位认知,明确服务育人的内容和路径。
2.以师生的需求为导向,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的师生座谈会,班子成员每位学期与教师谈心谈话一次,解决师生的实际问题和心理问题。
3.简化学生办事流程,实施学生事务首问负责制,建立学生工作值班制度。
4.突出学工队伍和辅导员在服务育人中的主体作用,严格辅导员“五个一”制度,加强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引领及服务学生的职能。
(九)资助育人(负责人:王宇平)
1.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合理确定认定标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施动态管理。
2.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创新发展、社会实践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3.在国家助学金申请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办理、勤工助学活动开展以及基层就业、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等工作环节中,深入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金融常识教育。
4.创新资助育人形式,积极推选展示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
(十)组织育人(负责人:蔡志、王宇平)
1.持续推动学院支部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全面推进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和“高校基层党建对标争先计划”。
2.切实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落实党建工作到支部的导向,加大加强支部建设;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学校各项中心任务中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3.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创新组织动员、引领教育的载体与形式,更好地代表师生、团结师生、服务师生。支持各类师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
4.充分发挥支部、教研室、班级、宿舍在师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培育建设一批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
第三篇:三全育人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探索我校德育工作新途径,构建德育新模式,促进德育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常态化发展,全面推进“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创建,学校决定将20xx年定为“三全育人”提升年,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各项“三全育人”提升工作,全面助力学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创建。为确保提升年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原则,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根本问题,切实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德育大纲》《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二、工作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主线,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坚持以师生为中心,将“三全育人”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一网络”(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两全员”(全员值周、全员包生)+“十大育人体系”(课程育人、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心理育人、科研育人、网络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的育人模式, 促进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三、组织机构
组长:xx
副组长:xx
成员:xxx等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让“三全育人”理念深入人心。
充分利用广播、学校网站、宣传栏、宣传横幅、黑板报、主题班会、动员大会等形式对“三全育人”教育理念进行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三全育人”氛围,让全校师生掌握“三全育人”的涵义界定、工作目标、工作要求等各层面的内容。
(二)具体建设内容:
1.“一网络”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建立健全家校合作教育工作机制,成立家长委员会,建立家校合作共育工作群,畅通家校沟通联系的各种渠道;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学生健康成长。(责任科室:各科室)
2.“两全员”
(1)全员值周。除正常的教学、管理工作外,实行全员值周制度。要求全校所有教职员工参与值周工作,每人每学期不少于两周,值周内容有:巡堂检查学生的学习和纪律、午晚休下宿舍、检查校园安全和卫生等,发现问题做好记录、反馈、解决。(负责科室:人事科)
(2)全员包生。学校确定重点包保帮扶学生,包括留守学生、单亲(离异)家庭学生、学困生等,上至领导、下至普通教师,每人包保3至5名学生,并建立包保帮扶活动档案。包保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等方面进行帮扶,要求每周进行一次集中帮扶或一次分散帮扶,帮扶的方式要多样化。如辅导学习,与之谈心,交流思想,进行家访等。在包保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十六知晓”,即: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知晓学生的生活习惯;知晓学生的个性特点;知晓学生的行为方式;知晓学生的思维方式;知晓学生的爱好兴趣;知晓学生的困难疑惑;知晓学生的情感渴盼;知晓的困难疑惑;知晓学生的情感渴盼;知晓学生的心路历程;知晓学生的知音伙伴;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知晓学生的上学路径;知晓学生的家长的思想;知晓学生的家长的愿望。(负责科室:学生科、教务科)
3.“十大育人体系”
(1)课程育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特别是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细化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按课程标准上好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开发具有特色的校本德育课程。进一步建立完善课程标准审核和教案评价制度,对未包含课程育人内容的“一票否决”。发挥专业教师课程育人的主体作用,健全课程育人管理、运行体制,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教学督导和教师绩效考核、晋职晋级的重要评价内容。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学科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打造“三全育人”特色示范课程(堂)。(负责科室:教务科)
(2)管理育人。把规范管理的严格要求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促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强化科学管理对道德涵育的保障功能,大力营造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健全依法治校、管理育人制度体系,进一步制(修)订完善学校教育规章制度,保障师生员工合法权益。建立干部考核评价、激励监督机制,重视考核结果运用。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个人事项报告等工作有制度,管理到位。严把教师聘用、人才引进政治考核关,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学校各党支部负责对教师的思想政治、品德学风进行综合考察和把关,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贯彻落实到位。健全依法治校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开展依法治校创建活动。把育人功能发挥纳入管理岗位考核评价范围,作为评奖评优条件,引导管理干部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建立全员育人机制,落实教职工岗位育人职责,建立德育工作管理网络,实施德育工作例会制度,加强德育管理队伍培训。将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培育一批“管理育人示范岗”,引导管理队伍用良好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行为影响和培养学生。(责任科室:各科室)
(3)文化育人。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校风学风,繁荣校园文化,建设优美环境,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引领社会风尚。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广泛开展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安全校园、民族团结进步校园创建及优秀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校园民族文化建设,使校园秩序良好、环境优美,校园文化积极向上、格调高雅,提高校园文明水平,让校园处处成为育人场所。创新校园民族文化品牌,挖掘校史校风校训校歌的教育作用,大力推进和完善厅(主题文化展厅)、院(那书院建设)、馆(校史馆)、廊(校园文化长廊)、墙(校园文化主题墙)建设,不断深化精神传统教育,切实增强师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筑牢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责任科室:各科室)
(4)活动育人。广泛开展我的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责任担当、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民族团结进步、节能减排、安全法制、毒品预防、疾病预防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创新开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的校园民族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民族体育运动、校园文化艺术节、读书节、心理健康等活动,打造“壮族三月三”校园民族文化活动品牌,规范开展升挂国旗、入团、开(散)学礼、入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礼等有特殊意义的仪式教育活动。发挥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培育“优秀学生社团”。(责任科室:学生科、团委)
(5)实践育人。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加强劳动实践周活动内容,统筹勤工俭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环节系统开展劳动教育。紧密结合中学生认知阶段,在不同阶段融合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育人内容或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工匠精神和实践能力。把研学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组织开展社会调查、社会考察、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责任科室:各科室)
(6)心理育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着力培育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加强知识教育,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按规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规范心理咨询流程建设与档案管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扎实开展生命教育、感恩教育、适应教育、和谐教育。加强心理咨询服务及危机预防干预,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完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建立转介诊疗机制,提升工作前瞻性、针对性。(责任科室:学生科、心理辅导室)
(7)科研育人。发挥科研育人功能,加强“三全育人”课题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应用,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培养选树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建设“三全育人”优秀课题、论文、案例。(责任科室:教研室)
(8)网络育人。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拓展网络平台,统筹校内外资源,丰富网络内容,净化网络空间,提高建网用网管网能力,强化安全自查工作,优化信息发布审核制度,规范校园媒体管理,提升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加强师生网络素养教育,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创作网络文化产品,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树立互联网思维,以“报”“网”“微”“端”为重点,加强文化传播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优势,实现差异化传播,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在师生中的生命力和感染力。(责任科室:信息中心牵头,各科室配合)
(9)资助育人。加强资助工作顶层设计,完善资助育人体系,实施文化资助和精神资助“双提升”计划,以认定精准为前提,以需求精准为导向,以帮扶精准为核心,开展“物质资助、精神引领、能力提升”三位一体的多元资助育人模式。建立资助管理规范,完善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着力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创新创业的进取精神。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采用假期家访、大数据分析和谈心谈话等方式,合理确定认定标准,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在奖学金评选发放环节,以学生素质评价为依据,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社会实践及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在国家助学金请发放环节,深入开展励志教育和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爱国爱社会主义意识。(责任科室:学生科)
(10)组织育人。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发挥学校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育人保障功能,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组织的联系服务、团结凝聚师生的桥梁纽带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各项工作和活动,促进师生全面发展。支持各类师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分发挥教研室、学术梯队、班级、宿舍在师生成长中的凝聚、引导、服务作用。培育建设一批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责任科室:各科室、各支部)
五、保障措施
”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组织领导,又需要层层推进、全员参与,必须逐级明确要求、人人扛起责任、狠抓工作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委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学校全面统筹各领域、各环节、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听党话、跟党走。
(二)强化队伍建设。修订完善教职工评聘和考核机制,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在教职工考核评价、职务(职称)评聘、评优奖励中,把思想政治表现和育人作用发挥作为首要指标,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办好班主任业务能力比赛。鼓励从企业中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大国工匠、道德楷模担任兼职德育导师,建设一支阅历丰富、有亲和力、身正为范的兼职德育工作队伍。引导全校教职工积极融入”工作,切实提高”工作实效。
(三)建立长效机制。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围绕任务分工,精心制定具体措施,细化实施路径和工作任务,列出责任清单,明确时间进度,制定考评办法及激励管理制度,工作量与教师个人绩效增量挂钩,让全体教师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按学校要求完成,切实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重任。
(四)强化特色创新。要在”典型学校建设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学生科工作实际,强化理论创新、举措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培育”典型学校特色项目和特色品牌,真正把上级要求与学校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把民族教育的办学特色与育人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民族教育育人品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五)加强监督考核。将”典型学校建设相关工作列入学校年度目标任务综合考核,将成功案例、典型经验和学生满意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定期对”典型学校建设的工作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总结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