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推荐5篇)

时间:2022-09-15 22:09:50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2203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推荐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推荐5篇)》。

第一篇: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的成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随着我国地方和学校课程决策权力与责任的增加,学校课程开发的问题已提到了议事日程,成为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视角、新的焦点。通过 年的课改实验工作,结合学校课程开发的实际情况,经过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的专题研究,特制定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以供校本课程开发究。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兴趣、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结合本校的优势,自主开发和运用本校的课程。积极开展学校课程开发与研究,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通过学校课程开发以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满足社会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要求,促使学生和谐的发展,努力建设好具有学校特色的学校课程。

二、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价值及意义

没有课程资源就没有课程可言。因此,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有利于教师发展,对于学校而言,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是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主力军。以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来开发教师、提高教师、发展学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有利于学生发展。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具有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亲自参与等特点。给予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有利于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身临其境的学习兴趣,能强化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率。

(3)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有利于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一方面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建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有利于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工作。国家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不仅设置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育课程计划框架。而且,强调学校和教师要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将有力地推进我国课程改革的进程。

三、概念的论述

1、什么是“校本”及校本研究

“校本”(School-base),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的教育理念。从英文来看,大意可以解释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华东师大教育博士生导师郑金洲教授认为“校本”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一切为了学校,二是一切在学校中,三是一切基于学校。

一切为了学校,是指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课程 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为宗旨和主题。一切在学校中,是指树立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在课程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要有学校中的人来解决,要经由学校校长、教师甚至学生和家长共同探讨、分析来解决。一切基于学校,是指在课程改革中,一切从学校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实际,挖掘学校所有存在的种种潜力和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学校的生命活力释放得更彻底。

校本研究是指以中小学教师为研究主体,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的对象,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源收集法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总结经验与形成理论的一种活动。

2、什么是课程及校本课程

“课程即教学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进程的总和”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北师大教育博士肖川认为:“课程是指我们将要带给学生和学生最后实际能体验和经历到的客观世界”。校本课程主要指的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校长领导下,教师、学生及课程专家、家长等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

3、什么是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是指形成课程的要素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都是素材性的课程资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并能够成为课程的要素。如,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属于 条件性课程资源。它们的特点是作用于课程。但,不能形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

按照课程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同,大致可以把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4、什么是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指学校为了达到教育目的或解决学校教育问题,以学校为主体,校长为主导的由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参与的,充分挖掘利用校本资源的活动。

四、开发校本课程资源的原则(开发校本课程资源不是随意而行的,它需要遵循如下八条原则:

(1)优选性原则:

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非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而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并使之优先得到应用。

(2)适应性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生的共同情况,更要考虑特定学生对象的特殊性。使所有学生都能适应。

(3)开发性原则:

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尽可能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4)经济性原则: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要尽可能用最小的开支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5)针对性原则:

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为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针对 不同的课程目标应开发与利用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

(6)个性原则:

不同地区、学校、学科和教师,可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具有极大的差异性。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应强求一律,而应从实际出发,发挥地域优势,强化学校特色,突出个性。

(7)因地制宜性原则:

在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需要考虑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条件,做到开发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与其它教育内容协调配合,注意时间、空间、人力、物力上的实现可行性。

(8)趣味性原则:

开发与利用校本课程资源中,要结合所开发的课程开发学生感兴趣的课程资源,从而带动相关学科教学方式的改革。五、六个小组十八个专题的校本课程资源探索构想(一)学生资源(1)学困生(2)问题学生(3)学生心理健康(4)模范学生、小组长

(5)学生作业、日记、学习方法(二)教师资源(1)教师思想素质、师德(2)师能、特长(3)教法、学生管理(4)师生关系(三)学校管理(1)制度(2)会议(3)机构(四)家长资源

(五)社区资源(1)电影院(2)文化广场(3)典型事例

(六)校园文化(1)环境设施文化(2)活动形态文化

以上十八个专题的调研时间主要可以安排在两个假期和节假日内进行。十八个专题又可以下设子专题。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积极性与主动性来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充分发挥社区资源和地域优势。充分发挥奖励机制的作用,鼓励工作认真、优先完成任务、形成报告材料和发表论文的师生。

六、校本资源开发的前景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以提高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工作,将步入一个实质性的阶段。我们坚定地相信:随着校本课程资源探索的推进和发展。随着现代化学校建设项目资金的到位。随着不断提高现代教育信息中心网站的应用率。明天的什字中心小学一定能够顺应历史潮流,适应我国教育改革,与时俱进,走在各兄弟学校的前列,成为现代化的学校。

第二篇: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西大坞第二小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因此,加强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创新,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是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发掘学校深厚文化底蕴、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教育优势、教育传统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措施,也是强化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为使我校校本课程开发得到完善实施,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如下:

一、校本课程的设置及教材建设的总体构思

校本课程及教材建设规划或总体构思,既要考虑校本课程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又要考虑各自学校特别是学校自身发展的目标定位;既要扬国家课程为主之长,又要补国家课程地域特色不足之短;既要考虑学生的合理负担,又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依据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性文件和学校育人目标,学生的需求以及学校的传统与优势,经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集体审议,根据校本课程的性质定位,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为:

1、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

2、学会自信,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

3、学会探究,至少学习一门综合或探索性课程

4、具有现代中国人的意识

三、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教师、家长和社区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实验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总结经验,积累资料。

领导小组:

组长:陈岩庄 副组长:刘小蒲

成员:刘金环、马风格、徐俊菊

四、校本课程设置的规划

1、全校各班开设创造技能课,列入课程表,作为学生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2、在创造技法课教师中选取有经验、有创新的人员根据自己上课经验、体会,参与编写校本课程之中。

3、根据学校及学生实际,鼓励教师编写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课程活动教案。

五、校本教材编写的原则

1、校本课程要服务于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从国情出发考虑学校发展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从地区学校的特点发展考虑学校发展的特殊性、特色性,这两者的完善结合就是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我们学校的基本定位是建名师队伍,创名牌学校,育创新型人才,办现代化教育,从这样一个办学的基本定位出发,我们提出了学校培养为目标:即三高、三健、三会型的创新人才。三高:品德高尚、气质高雅、志向高远;三健:性格健全、体魄健壮、心理健康;三会: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造。

2、校本课程要服务于素质教育的大方向、大目标。第三次全教会以后,素质教育不仅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全面推进,而且其核心内容也在实践中被逐渐完善和系统,即以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这种思想已在被陆续发行的新的统编教材中得到强有力的体现。毫无疑问,国家教材的推行必将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这样一种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的校本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必须突出为素质教育大目标服务的基本思想,突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校本课程要有鲜明的学校特色,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4、校本课程要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正规性和简便性的统一,要有时代气息,要有现代精神。

和任何教材一样,校本教材也必须坚持科学性,保证教材体系的系统和科学,内容的完整、知识的准确,同时又要注重通俗性和趣味性,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能更多地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为他们所接受。另外,校本教育也必须注重时代气息和现代精神和学生同步,与时代同行,这样更能适合学生的需要。

六、教材内容及特点

1、图文并茂,形式多样

该教材采用文字叙述和图表说明相结合,一目了然,通俗易懂,并通过理论的阐述、实践的检验、范例的学习、习题的巩固、练习的反馈,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2、注重基础,拓宽口径

该教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奇思妙想,学生进行思维发散。

七、组织实施计划

1、领导重视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校本课程和教材的建设,要及时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分析,要亲自组织,精心安排,悉心指导。

2、教师培训:

校本课程方案确定后,需要对教师适当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而不是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方面,教会教师自己拟定一门课程的《课程纲要》,澄清课程纲要与教科书的区别,学会运用合作模式与连续模式来开发校本课程。

3、建立自律校内评价机制

建立评价机制的目的在于诊断课程、修正课程并确认课程的开设价值,并根据形势发展预测教育的需求,推动校本课程深入持久地进行。定期进行课程方案的评价,教的评价和学的评价,将对课程的完善和发展,对学校领导和广大课程开发人员课程素养的提高,都有极大的作用,因为校内评价机制的建立是校本课程质量的保证。

八、实施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教师要有确立素质教育理念和承担风险的勇气

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会与学生的“分数”提高直接相关,学校必须承担很大的压力。因此,校长、教师必须具有坚定明确的办学理念,真心实意地推进素质教育,着眼每个学生的发展,坚持对学生终身负责,对民族、社会负责,能深刻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未来发展需要满足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不断转化为全体教师的观念和具体的积极行为,尤其是校长、教师具有承担风险的勇气,是目前一所学校能积极投入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

2、要敢于面对制度和思想上习惯势力的冲击

由于长期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一方面课程管理局面仍然会习惯于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和学生又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制度和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因此,必须的制度建设和舆论宣传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政策保障。

3、要做好教师的课程知识和技能准备

目前教师的“课程国家化”意识十分强烈,校本课程开发必将受到这种思维习惯的冲击,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证性研究还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不断强化校长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规范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他们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第三篇:书法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开发背景及意义

中国书法,不是绘画,却有绘画的形象感;不是诗,却有诗的意境;不是音乐,却有音乐的神韵;不是舞蹈,却有舞蹈之柔姿;不是生命,却有生命般的形质和神采。正因如此,书法艺术千古流芳,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书法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美学意义,书法教育的功能不仅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有巨大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我校把书发教育作为校本课程主要基于一下几方面的考虑。

1. 是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艺术的需要

在我国以书法作为教育手段已有相当长的历史。隋唐以后是书法发展过程的鼎盛时期,人们更是以书法作为取仕的条件之一,不仅提高了书法的地位,也增强了人们对书法技艺的追求热情。唐代楷书的镌美,被人们誉为书法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书法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也是以一种审美的眼光看待书法的。如:横若千里之阵云,点如高峰之坠石,等等。人们都是以审美的眼光来衡量其艺术价值的。

改革开放,吸收外来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先进文化确实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发展,给中国人带来了实惠,但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泱泱华夏,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几千年的传统精髓也应继承与发扬,民族性的东西,属于世界性的。有人说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融入在一支毛笔之中,一支毛笔书写了中华几千年的文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学生不知道毛笔为何物,现代社会似乎一味的泊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离人们越来越远,本来中国人的闪光点似乎丧失殆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书写、绘画很多被计算机所取代,但是写字是小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书法有几千年的艺术沉淀需要我们继承、弘扬。抓住民族性的东西,走有中国特色之路才能被世界认可。

2.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书法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增高,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到中国高等院校进修或考书法学位的韩、日、新加坡等国的书家日益增多。这也促使我们要更加重视书法教育,否则作为国际大都市的公民如何将祖国灿烂的文化与外国学者交流。目前,国家科委定书法为二级学科,书法学科也形成了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体系。随着我国的基础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书法教育

更应有连续性与系统性,这也是时代的要求。新一论全国课程改革,在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的同时,应结合我国的国情走中国特色的教改之路,中小学生应继承我过传统文化精华,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养是有裨益的。

3、是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要。

我校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决定把书法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平台,为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提供舞台,不断提升学校的内涵发展。

二. 课程目标

1. 通过正确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坐姿与正确执笔方法。

2.通过书法的基础知识学习、掌握书法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基本智力,即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等。

3. 通过书法史的学习了解博大精深的书法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有巨大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

4. 通过对优秀书家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好的书品要有好的人品。

5. 通过学习写字学会做人做事。通过书法教学,让学生认识笔画的弹性、节奏、力感,能用中锋、藏锋、回锋等笔法写出具有美感的笔画方法,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形象、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通过指导学生临摹书法名碑法帖,从中可以汲取文学素养,提高文字修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6、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并自觉地承担起继承发扬的责任,从写字的进步中得到学习的动力。

7、在一笔一画的训练中培养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和耐心稳妥、善于体贴人的良好品质,克服马虎草率、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在书法练习中,学生通过自身刻苦努力获得艺术上的提高使学生认识到做任何一件事都必须有耐心、有意志才能获得成功。

三. 课程内容

1. 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发展。

秦书法(甲骨文、金文)――秦汉书法(篆书)――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篆、楷、隶)――隋、唐、五代书法(草书)――宋(金)代书法――元代书法――明代书法――清代书法

2.书法各体的艺术欣赏。

小篆:小篆是篆书发展至高峰期的标准体,它用笔纯净、圆润、稳健、 流畅;笔画均匀,结体规范,转多折少,主笔次笔不明显;向上或向下引长的线条成为其强调纵势的主要特征。

大篆:主要代表是甲骨文、金文和石鼓文。书写时当留意表现刚挺的基本特征,与小篆共同的特征是强烈的纵势感。

隶书:由粗细轻重之分,用笔又提顿,起笔有方圆,最重要的是有了明显的主笔次笔之分。

楷书:字形极为方整,尤其典型的标志是在点画形态上。

行书: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a.二王行 b.颜行 c.魏行

草书:用简化的点画符号或引带来替代文字的结构和部首。用连笔的方法加快书写的速度。一般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种。

落款:落款也是书法作品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与正文相映衬,但不能喧宾夺主。

3.书法笔画训练。

执笔、用笔、墨法

四、课程的组织实施

1、组织机构

组长:叶新安

成员:各语文教师

2、开课年级

一至六年级

3、课时安排

每班每周一节课

五、评价方式

以小组活动的模式进行课堂练习、课余练习、实际活动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之间评价,自我对比评价,书法作品评价,比赛成绩评定等等。

1. 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2.成果展示

3.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4. 教师评价

5.比赛成绩评定。

第四篇:书法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文化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二、校本课程背景及意义

中国书法,不适绘画,却又绘画的形象感;不适诗,却又诗的意境;不适音乐,却有音乐的神韵;不是生命,却又生命的神采。因此,书法艺术千古流芳,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书法又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美学意义,书法教育的功能不仅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对美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有巨大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对增强学生的民主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有很大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我校将书法教育作为校本课程。

三、实施目标

1、校本课程要体现基础性:

基础教育要重视基础,校本课程将立足于打好学生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

2、校本课程要体现发展性:

根据学校实际状况,兼顾到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树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教育价值观,把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当作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3、校本课程要体现现实性:

校本课程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了课程,在开发过程中主要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所以要充分考虑本校老师队伍的整体实力,科研水平及学生的发展情况,还有学校的设备资金等因素,目标不能远离实际。

4、校本课程要体现主体性:

校本课程的主体性体现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需要,教师的充分参与,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的主动精神,要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使校本课程得到更大的开发。同时,还要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参与,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根据学生的需要完善优化校本课程。

四、实施内容

1、硬笔书法:1-6年级各班,每周开设一节硬笔书法(写字)课。由本班语文老师进行指导、授课。

2、毛笔:3-6年级各班,每周开设一节毛笔(书法)课。由书法科任教师进行指导、授课。

3、书法兴趣小组:每周二、四下午第三节课,聘请校外书法老师,来校进行指导、授课。

五、校本课程的结构:

必修课程:写字课、书法课(3-6年级)

选修课程:书法兴趣小组

六、校本课程的评价

1、学习效果评价:写字等级考试

2、综合展示评价:“六一”文化艺术节展示活动

3、课程评价评价:施实教师的计划、方案、教案、教材修订情况等

七、几点注意事项

1、加强校际间的校本课程交流借鉴

2、注重特长生的培养

3、体现特色课程设计

第五篇:校本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关系,以此激励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从小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

2.以动促学,发展能力

通过学校课程的开发,让学生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学会交流与分享、学会分工与合作,并在自己所调查研究的领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提问、调查、采访、记录、整理有关信息,在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过程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

3.开放多元,崇尚个性: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要注意充分发掘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和服务资源,服务于课程改革。

4.学有所长,追求实效:学校不强调每门课程都必须有绝对的系统性、完整性,而强调对学生有启发性,学有所思,注意结果的有效性、针对性。

四、课程类型: 1.学科纵深拓展课程

立足学科体系,就学科与实践的结合上纵深拓展,开发诸如《生活中的化学》、《生活中的数学》等等。

2.活动类课程

将学校各项活动整合,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课程,一体化推进学校各项活动有效开展,如《走出校园》、《学校艺术节》、《学校科技节》、《学校体育节》、《学校读书节》。

3.德育类课程

以做人求知为主线开发德育课程。4.开学课程 5.毕业课程 6.特色课程

如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和周围可利用的教育资源,确定了以“体验社会,亲近自然,了解历史”为主题的研究内容。确定以“本土三名”即“本土名人知多少”“ 本土名胜知多少”和“本土名产知多少”的开发利用作为切入点,依托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植特色学校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教材编写要求:

1.教师要从以下四个渠道挖掘教材资源:①自编教材;②选编教材;③选用优秀教材;④拓宽现有教材。

2.教材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内容组织要强化活动设计和实践应用,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内容编排应尽力图文并茂,并通过简要案例、对比分析、逻辑演绎等手段,促进学生理解内容。内容表述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

3.教材编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关注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材内容的互动性和生成性。

4.要重视开发和合理利用本区域所具有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等教育资源。

六、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一)建立组织机构、明确任务职责 1.成立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

职责: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制定相关条例,加强管理和培训。2.教导处、教科室职责:

(1)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组织教师申报课程。(开设学校课程的教师,须填写申报书,撰写课程介绍,编写所开设课程的教案。它包括以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2)组织学校课程开发学术委员会成员对申报的课程进行评审,做出评价意见。

(3)提供课程菜单和课程介绍,组织落实课程表等工作。

(4)负责建立学校课程授课教师档案,负责建立学校课程学生档案。3.各级部职责:

(1)开展学生选课指导,负责指导学生选择科目。

(2)负责向授课教师提供上课学生名单,协调、管理小组活动。

(3)建立学生选课登记表,记录学生学校课程学习情况,作为综合素质评价依据。

4、教研组职责:

(1)组织落实学校课程的开发与申报和实施工作。(2)指导并选编校本课程。

(3)召集成员定期研讨课程的开发、实施、编辑。(4)总结本组学校课程的实施情况。

5、授课教师职责:

(1)撰写校本课程教案。

(2)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处随机听课、测评。(3)教师组织活动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6、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需把好以下几关

(1)各年级段设置的校本课程,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2)任课教师要通过选编、自编教学内容等形式形成校本课程教案。(3)校本课程一经开设,课程实施的老师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学校安排的课程表授课,不许随意删减课时或被其它任何内容、形式所占用。

(二)学校课程的实施

1、实施流程。

(1)选课

教导处、教科室在学期开学前一周,公布每个年级开设的校本课程方案及授课教师,供学生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填报选课志愿表。教科室对学生的志愿表进行统计汇总。

(2)排课

校本课程每周四安排一课时,一学期按18周安排。在公布课表的同时,要公布授课教师、学习地点。

(3)上课

教师根据学校安排,在指定地点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校本课程教学组织的要求与国家、地方课程的要求相同,要建立临时班级,安排好座次表,选出一名课代表,协助授课教师做好学生考勤、作业完成等工作。教师要精心备课,认真上课,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课程内容,调整教学方式;学生上课采取走班制,根据教师的要求,严格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4)考核

每一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对学生进行考核,并向教导处提交课程实施总结。对学生的考核可采用测试、小论文、实验、设计、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学期成绩考核之中。

2、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对学生的选课要科学引导。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讲清学校开设校本课程的意义,要求所有学生参加选修课程,级部主任、班主任协调指导选课,做到“指导不包办,放手不放任”。

(2)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过程。教师要认真制订教学计划,精心备课,撰写教案;认真组织教学过程,加强学生管理,加强与班主任老师的联系,及时反思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效益。

(3)学生要认真上课。按时出勤,遵守班级常规,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及考核要求。学生校本课程的评价结果记入学藉档案,成绩优异者优先评优。

(4)加强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调研和监控。学校课程管理与实施领导小组对校本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调研和监控。通过听课、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形式,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效果、学情分析等方面,全面分析该课程的实施质量和学生的认可程度,及时反馈,并为校本课程的后续开设提供决策依据。

七、学校课程的评价

为了保证学校课程的开发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主要从三个方面对学校课程进行评价:课程教案、课程实施、学生学业成绩。

课程教案评价的要素主要有: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目标是否明确清楚;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否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是否能够有效收取,内容的设计是否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是否恰当等等。

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通过听课、查阅资料、问卷、座谈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归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座谈的结果,从而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用“优秀、良好、一般、差”(A|B|C|D)等形式记录在案;三看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 5

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学分管理相关评价表格。

评价形式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等形式。

八、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和学校课程建设小组。

2.加强培训,统一认识,明确开发学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对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所创新、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

3.加大经费投入,确保研究经费的及时划拨,加强校园环境改善,加强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和校园网站建设,为学校课程实施提供必备的物质条件。

4.协调社会、家庭,为开发学校课程提供保障。利用网络等各种载体大力宣传学校课程,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争取社会各界、社区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探索建立学校、家庭、社区有效参与的新机制。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推荐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