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5篇)

时间:2022-09-15 21:54:24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0512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5篇)》。

第一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口语交际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老师们往往轻视这一环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由于受民族方言影响,不能在交际情景中用普通话准确的表达。民族地区学生由于视野的局限,在交际情景中无话可说,缺乏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兴趣。

因此,我希望利用课标要求和“教学排序”等理论,研究出适用性,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二、课题界定

“民族地区”,主要指少数民族聚居区。“口语交际教学策略”是指在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的序列计划。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技巧及对数学活动的调节,控制过程。

本课题以对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学校三四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调查为基础,针对其现状展开研究。

三、课题支持性理论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2、孟轲指出:“盈科而后进。”

3、美国查尔斯M拉格鲁斯的“教学排序”论。

四、研究内容

1、调查民族地区小学中段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展开分析,指导研究。

2、在教学活动中探究科学的序列计划与交流技巧。研究对教学活动的调节,控制。

五、研究过程

1、调查阶段(20xx年6--8月)。调查恩施州部分学校三四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活动的现状,完成课题方案的设计,向恩施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课题,请求立项。

2、思辨阶段(20xx年9月)。深入学习孟轲及拉格鲁斯的教育理论,与实际联系,展开分析,指导研究。

3、实施阶段(20xx年xx月--20xx年5月),在理论指导下展开学习实践,实施研究。并请专家指导,以手记等形式展开中期研究成果。

4、总结阶段(20xx年6月至8月),总结,反思,撰写结题报告,上交研究成果。

六、预期成果

1、调查报告一份

2、研究随笔,案例,教学反思,小论文若干篇

3、结题报告一份

4、反思随笔若干篇。

第二篇:课题实施方案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意义:

1、就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现状而言,虽然一再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事实上勿用讳言,仍然停留在升学应试考试的教学层面上,教师的努力,学生的任务仍然是围绕着高的升学率及考入更好的学校。但是就目前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却是:一小部分学生奋力挤入了重点高中,一部分进入普通高中,仍有一部分直接进入社会,服务社会。而进入高中的这一部分学生仍然是肩负着考试机器的重任,仍为考分奋斗。而进入社会的这部分学生在接触生活、生产实践的过程中,所学知识却不能应用,遇有问题不能分析解决。即缺乏科学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维,缺乏科学素养。这样的结果实际上是与学校教育的初衷相悖的。但尽管如此,教师在中考的重压下,严重缺乏这样的改革精神与改革精力,更缺乏这方面的专题研究。

2、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和社会对教育的更新要求,教师们必须在这方面有新的考虑,新的思维。要从培养对社会直接有用人才,教给学生科学思维方法,即“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选择这一话题的意义在于:①以新课程的理念,对教育提出更高的教学能力要求,不能仅仅充当“教书匠”,而要当好导师、导演和演员和不断学习的学员,以课本为素材,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分析的方法,归纳演绎的方法;②力求在地理教学的“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得地理课的教学在一节课的开始就对学生充满吸引力,尽而使地理课堂教学高效进行。③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培养出具有科学思维能力,直接服务于高中教学,服务于社会的新型初中学生。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思路、重要观念。

1、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所学的东西是极有限的,尤其在初中阶段。初中地理教师不能评书本、讲书本,更重要的要教学习化学的方法,学习地理的思维,重过程、轻结果,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初中地理教师不能仅有初中教学的本领,仅有初中的地理知识能力。要在新课改精神指导下,彻底转变观念。即强调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活动,是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构建生活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通过研究,要提高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

3、初中地理课教学虽然仅担任了整个地理教育中的启蒙教育任务,但是本学科属于学生感兴趣的自然学科,有着十分优越的学科特点。通过实验操作、现象分析、理论推理、演绎结论、举一反三、多学科渗透等,对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三、课题研究方法及侧重点

1、在研究的准备阶段,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与系统的方法,构建详细的课题研究操作的实施方案,分工协作,分部实施。

2、在研究的实施阶段,根据初中地理教学特点及初中生的知识结构,拟采用热点讨论、活动表演、听写自查、多媒体导入等方式方法开展研究,积累资料。并侧重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校本课程进行实验,加强个案研究与阶段成果总结。

3、在研究的总结阶段,采用逻辑的方法与经验筛选的方法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四、课题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树立新型教学观的需要。根据新课改的的要求与精神,通过实践、研究、彻底破除“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教师学,学生只能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的局面。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的境界。

2、树立新型学生观的需要。我们面临的学生都是发展中的,尚未成熟的生命个体,具有巨大的潜能与极强的可塑性。他们也是独特的人,存在个体间的差异。但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或某件事情上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不应用一套陈旧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去教他们,让他们只学会一点可怜的书本知识。

3、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4、新形势下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需要。

五、课题借鉴的主要理论:

新课程标准、科学教育理论、现代教学论、系统论、认知心理学、主体教育理论

六、预期效益

教师论文集、教学课件集、优秀教案集、教学展示课等。

七、课题的研究步骤(20xx年11月DD20xx年7月)

为了保障课题研究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结合学科特点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进度,基本情况如下:

(一)20xx.11――20xx.3准备阶段;

(二)20xx.3――20xx.3实践阶段

(三)20xx.3――20xx.7总结阶段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20xx年11月DD20xx年3月)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确定研究课题,设计研究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做好实施的充分准备。

在这段时间内,我们将建立课题组,确定课题组的研究成员,并召集全体课题组成员召开课题组会议,确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拟定具体的研究方案。

在具体的研究工作中,我们将做到:

1、每学期单周周五下午定为我们的集体活动时间(与其它活动时间安排有冲突时,为双周周一进行),加深对课题研究内容的认识、理解,共同探讨研究方法。在对上一周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的同时确定下一步的研究具体活动,及时交流感想体会。

2、进行理论学习,集体研究《走进新课程》、《科学素养的基准》《探究教学论》《研究型课程》等先进理论,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为课题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认识进行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3、对学生现有情况进行摸底,分析目前学校学生的具体情况,以便研究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

4、讨论研究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今后的研究工作明确方向和方法。

5、明确研究人员分工。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20xx年3月DD20xx年3月)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开展研究与实践,总结阶段成果。加强理论方面的研究,定期组织交流。具体实施中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20xx年11月DD20xx年1月:安排听课,交流讨论活动,进行教学反思。力求做到:

1、每人写一篇关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体会和感想。

2、每人设计一节教学方案,并进行教学设计交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形成优秀的教学设计。

3、每位教师公开展示一节课,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观摩,听课、评课,总结经验体会。

4、进行反思,集体交流,总结经验,以指导下一步实践。

第二部分:20xx年1月DD20xx年7月:研究教学媒体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组织制作适合课程的探究式教学课件。具体的工作安排如下:

1、研究新课程,对课程改革的实质做到准确把握,认真落实。

2、深入体会探究教学模式对科学素养培养的作用,设计体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课件及教学方案,并进行教学设计评选,交流设计体会。

3、选出优秀的课件及教学方案,进行公开展示,全体课题组成员进行观摩,听课、评课,总结经验体会。

4、集体交流,适合农场中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在今后的研究中推广实施。

在完成以上基本的研究工作后,课题组成员再次进行集体交流,完成本阶段的研究总结。

第三部分:20xx年7月DD20xx年3月:实施校本研究课,集体编写研究课教案,互听互评,写相关经验总结。拟开展如下研究工作:

1、课题组成员集体编写研究课教案,教师互听互评,对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实施的新情况及时修改补充,形成优秀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课例。

2、力争在校本教研活动或其它教学研究活动中展示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研究课,征求多方意见。

3、整理学生反馈意见。

4、总结经验体会。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20xx年3月DD20xx年7月)

总结完成课题研究的分析报告。汇编教学论文、优秀课件、研究课教案。在这一阶段中,具体工作包括:

1、理论学习,对学习的理论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自身修养。

2、课题组成员总结归纳研究心得,积极撰写经验论文。

3、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分类整理,归纳资料,整理文件,总结成果,汇编结集。

4、撰写研究分析报告。

第三篇:课题研究计划

课题研究目标

1、摸索出艺术特色走廊环境的教育功能。

2、力争建构彰显本校艺术特色的校园走廊环境。

课题研究内容:

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结合教学楼的功能,对主题走廊进行艺术性设计和装饰,可设计不同主题内容。

一.研究步骤:

达成目标及研究内容:学习有关理论,分析本校艺术教育和校园走廊文化现状,进行有关校园走廊文化建设的调查,明确发展目标,制定课题方案。

二.研究措施:

1.自身加强业务学习、提升理论水平、收集有关艺术特色校园走廊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经验文章,切实转变教育观念,认识艺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主动、自觉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2.落实走廊环境创设研究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成果展示与交流会。

3、寻找艺术特色走廊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学校走廊环境的创设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我们应在有限的走廊环境中,充分发挥它的优势,注重整体的艺术效果。一方面以学校《贝壳苑》校本课程为指引,使各种小贝壳成为艺术想象和审美创造的重要素材,装点走廊。

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可以结合学校的各项研究活动,体现各学科的特点及学科的整合,设计不同主题的走廊、过道,如小小书画家长廊、科技长廊、海防长廊等,使其散发浓浓的艺术气息;使学生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开阔视野,提高自身审美能力。

第四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校教科研工作向纵深发展,增强老师们的科研意识,提升我校教师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努力实现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战略转变,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特制订xx中学校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据“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小现象,小问题,小策略入手,通过校本课题研究的形式,引领教师人人开展教学行动研究,建立“人人有课题,个个在研究”的校本课题研究机制。

在校本课题的研究中,探索总结教研、科研、培训互相促进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组织机构

组长:王鹏喜常务副组长:马文福、王炜

副组长:刘兴瑞、刘金泉、吴战平

办公室主任:高飞副主任:孙飞马锐王友均

成员:全体行政领导及学术委员会、督学委员会成员

三、实施目标

以学校教研督导室--年级部―各部室--中心―学科组--教师个人为依托建立“教师课题研究”体系,充分调动我校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养成科学探究的好习惯、好方法,使每位教师能在研究中不断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提升专业素养,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四、总体思路

在教研督导室的指导下,学校各处室、中心、年级部搭建教育教学研究平台,组织联合教研,各年级以学科组或个人为单位组织研究团队,引导教师立足自己的教学和管理实际,观察发现教育教学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在常规教研活动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研讨解决问题,提炼形成教育教学策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

通过校本课题研究,真正形成“校本化行动、低重心运转、小步子发展”的教育科研工作新思路。

1、校本化行动。

强调课题研究立足学校、立足教师、立足学生、立足课堂,依据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开展行动研究,全力解决本部室、中心、年级部、学科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让教师乐研。

2、低重心运转。

降低教育科研管理重心,倡导以年级、中心、部室、学科组、教师个人为单位,选择教育、教学实践中最实际、最迫切和最突出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

3、小步子发展。

每学年为一个周期,学年初确定研究课题,申报立项;学年中通过半年或者几个月的探索,解决一个关键性的突出问题;学年末整理成果,申请结题鉴定。

五、计划安排及实施流程

(一)筹备阶段

明确开展校本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的.策略与方法,制定学校开展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二)发动阶段

学校由教研督导室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校本课题研究的宣传、发动活动,年级部组织学科组讨论学科开展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使所有教师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步骤、任务,调动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课题研究切忌走形式、摆花架、应付材料等作法,注重实效,注重成果积累和推广。

(三)实施阶段

校本课题研究本着立足课堂,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稳步推进的原则,采取全面铺开,典型示范,协作研究的策略,把课题研究做实、做细、做深。

1.认真选题。

各年级部、各处室、中心根据教师自己感到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阅、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认真分析筛选,确定本学期的研究题目。

选择课题,须是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一般只针对教学实际或管理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开展研究;所选课题一般应是所任学科或所教班级在教育教学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是教学过程或管理中的一个环节、一个要素、一个问题、一个章节、一个单元或某一个专题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种现象、一个案例等。

要求各部室、中心每年研究一个校本课题并结题;各年级部语、数、英学科组每年研究不少于3个课题并结题,其它学科和各部室、各中心每年研究不少于一个课题并结题。

2.课题申报。

一个课题的研究者可以是一位教师、可以是教师团队,也可以是一个学科组或部门或中心。

(一个课题组成员不超过三人)。

参加校本课题研究的教师,向学校提交课题,经过审批后,填写《校本课题研究申请・评审书》,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所解决的问题和预期达成的目标,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骤和主要成员,明细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3.课题审核

学校组织力量对教师提交的课题进行审核,在规定的时间集中申报立项,由教研督导室组织人员对教师申报的课题进行审核,下发立项通知书,特别有价值的,将被立项为县、市级重点科研课题。

4.课题管理

教研督导室要加强研究的过程管理,组织校本课题承担教师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教研督导室定期组织校内研究相同问题的研究团队进行校内研讨,为年级间、学科组间、课题组间搭建交流的平台,分享经验,交流困惑,互相启发,促进各自的研究深入;学校教研督导室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开展情况调度,指导课题承担老师整理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5.结题鉴定

每学年结束前,教研督导室组织人员对各学校教师开展的校本课题研究进行成果鉴定、评奖,教研督导室将向县教研室、县教科所选送优秀教师课题研究成果。

获得一等奖的研究成果将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

(四)总结阶段

对一年来的做法、成果、存在的问题进行阶段性总结,开展评比活动,召开表彰会,总结经验,逐步推进小课题研究深入发展,积小课题为大课题。

开展课题研究汇报展示课活动。

六、校本课题研究量化与考核

学校将量化考核办法,对各部室、中心、年级、学科组、教师个人参加小课题研究的工作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对年级的考核结果计入对年级的教科研督导评估中,对学科组、教师个人的考核结果由年级计入备课组、教师个人的量化考核中。

第五篇: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情境”主要源自中国古代文化(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有情之境,和谐之境.情境教育实际是为受教育者创设一个可以激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的环境。对它的研究国内外已有很多。美国教育家杜威就十分重视情境教学,他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教师正在对情境教学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教学,并取得了效益。譬如上海育才中学1977年试行的“八字”教学法;我国学者黎世法建立的“六因素单元教学”。法卢仲衡教授领导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所总结出来的“数学自学辅导教学方法”。胥长辰、刘学浩提出并论证的“学导式”教学方法,还有我们提出的“讲练工程”等教学模式。课堂导入作为教学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它作为专门的课题去进行研究还不够深入,值得在教学中进一步探索,总结经验。

二、选题意义

这里所说的问题导入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和运用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手段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等手段,营造适宜的氛围,激起学生的情趣,把学生的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生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充分锻炼自己,提高自己。

三、研究价值

1、保障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创设问题导入模式,可以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地显现出来,帮助学生从数、形两方面加以考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各种教学手段的引入,使学生在猜中学,做中学,改变了传统课堂中的听中学的单一局面,学生可以自主观察、思考,学习形式的多样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

2、转变学习方式,发展学生数学探究能力。

学生一改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变得主动活跃,亲身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在自主的、积极的探索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不断发展自身的学习数学的探究能力。

3、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促进教师对于教材的解读。

四、研究目标

通过创设问题导入模式,引起学生心理的认知矛盾冲突,并使他们意识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可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冲突,从而引起他们的好奇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使课堂成为锻炼学生才能,增长学生知识,培养学生个性的场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研究内容

创设问题情境――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且与我们息息相关《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出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就要求教师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去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现象”,联系“生活画面”,设计“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去感受客观事物。创设各种情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生活中的许多数学现象学生不易理解,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实践,将思维启迪与操作相融合,引导学生亲历、体验,达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具体思路如下:

(1)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整合模式

根据教材内容,或是在知识的产生和形成阶段,或是在知识的拓展与应用方面,创设教学情境,从而确定整合模式,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制订教学设计方案

根据认知学习理论预先制订教学设计方案,从而避免盲目的实践探索。由课题组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就教学设计的方方面面进行详细论证,最后形成教学设计方案。

(3)教学设计方案实施与反馈

邀请校教研室及校评议组、校课题组、其它教研组老师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并对课题开展情况提出批评与建议。

六、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我们提出了创设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模式,在研究方向上有以下侧重:

(1)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课堂上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提高教师把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能力和技巧。

(2)通过问题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达到全面发展。

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由于课题组每个授课老师都是带两个平行班,每人分别取一个班做实验班,一个班做对比班,再综合分析各个老师从实验中得出来的具体数据,这样可提高可信度,实验准备在本校高二年级进行。

本课题主要运用情境化、实地性的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在进行具体项目的研究时,则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及其特殊性,运用相关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等开展研究。

(1)行动研究法:开设研究课,并加以深入分析,通过课后教师评议、学生反馈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再开设研究课,继续探索,逐步完善数学教学导入的新模式。

(2)调查法: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研究课的教学效果作出评判,为下一轮行动提供借鉴。通过与各种类型学生交谈,了解学生对课题研究课的看法,以弥补问卷调查法的不足。

(3)案例研究法:通过了解开课、听课老师的观察结果,对课题研究课的教学情况作定性判断开展案例研究。。

八、技术路线

我们的研究过程将分如下几个步骤进行:

1.课题准备阶段

①成立课题组,搜集有关教学导入模式的文献资料,总结同一研究领域的已有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完成课题设计方案。

②学习与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有关的理论依据,积极开展理论学习与教学研究,认识导入新课时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③邀请专家为教师作讲座,提高认识,解放思想。

2、研究课题如何开题

本课题正式立项后,将重点进行信息化平台搭建工作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内容、调整研究方案。查阅已有的研究成果,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增强教师在网络教学中的作用。抓住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师生交互设计、自动答疑设计、教、学评价设计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做好开题工作。

3.实验研究阶段

按方案和计划开展实验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同一教师备课过程对本节内容共性的认识,要求共性的东西在课堂上要落实,再有个性的发挥,设计教师具有良好活动情境的教案,探求情境设计的最优方法。并且围绕课题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各项内容开展研究(期间进行不定期的成果展示与评估),完成有关论文、教育教学案例和音像资料等。在研究过程中

及时总结,积累资料,写出阶段性总结及召开阶段总结交流会。

4.总结阶段

系统分析整理资料,总结、鉴定实验成果,完成结题报告《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整理课题研究的相关成果(论文和案例、有关影像资料等),筹备结题。

九、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

20xx年4月3日-4月15日课题申报和可行性分析,提出课题研究方案,组建研究队伍。丁苹年负责

20xx年4月16日-4月30日学习制作课件的软件的应用。尹玉枝负责

20xx年5月1日-6月1日对“当今社会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进行调查,并整理调查报告。周婧负责

20xx年6月2日-7月15日课题相关材料的收集。杨景艳负责

20xx年7月16日-8月30日进行第一专题《信息技术背景下创设教学情境,激活数学课堂教学》的研究。杨景艳王彬负责

2、中期研究:

20xx年9月-10月进行第二专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的研究

20xx年11月-12月总结、汇报

20xx年1月-2月进行第三专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

20xx年3月-4月总结、汇报

20xx年5月-6月进行第四专题《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研究20xx年7月-8月总结、汇报;撰写研究报告。

3、后期综合、评估:

20xx年9月-10月综合四个专题的研究结果与研究报告,做结题准备

20xx年11月-12月申请结题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

1、阶段成果名称

1.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几点思考》,由丁苹年负责;

1.2调查报告《当今社会中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的调查》,由周婧负责:

1.3《信息技术背景下创设教学情境,激活数学课堂教学》,由杨景艳负责;

1.4《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践与研究》,由孙志新负责;

1.5《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由杨贵枚负责;

1.6研究报告《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由王彬、尹玉枝负责。

2、最终成果名称

2.1《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由丁苹年、周婧负责;

2.2《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由杨贵枚、杨景艳负责;

2.3《创设问题导入模式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由王彬、孙志新、尹玉枝负责。

十一、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组成结构

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丁苹年: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副组长杨贵枚: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组员杨景艳: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王彬: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孙志新: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周婧: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二级教师;

尹玉枝:天津市九十六中学,中学二级教师。

课题研究小组:

组长丁苹年:13年教龄,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学科组长,有丰富的教学和教学管理经验。

杨贵枚:11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现任高三数学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杨景艳:9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现任高三数学教师,教学能力突出。

王彬:7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现任高一数学教师,知识结构全面。

孙志新:9年教龄,中学一级教师。现任初中数学教师,掌握熟练的教学技能。

周婧:5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现任高二数学教师,教学理念新。

尹玉枝:4年教龄,中学二级教师。现任高二文科数学教师,计算机水平高。

2课题组分工

丁苹年:主持课题研究的日常工作,调配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制订课题研究计划与进度,负责专题保障课题研究正常运行。

杨贵枚、杨景艳:进行教学实践,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相关课例、资源库等的建立与拓展。

王彬、孙志新:收集资料,设计并参与课题相关教学实践,相关教学资源的准备等工作,参与撰写实验报告。

周婧、尹玉枝: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文件,包括文字材料及撰写总结、结题报告等文字材料,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整理课题研究中的过程性文件,包括问卷调研过程等。

十二、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首先,课题主要参与者都是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都在一线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且分布在不同的的年级,是我校青年教师中的骨干力量。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和比较丰富的经验。参与者一直在研究教学改革方面的问题,对课堂教学以及学生也都有相应的研究,能够很好的理解课程的新理念。课题组成员均有较高的写作水平,擅长将研究发现提炼出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年龄结构合理,精力充沛,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此外,课题组成员思想要求进步,积极进去,敬业爱生,不断追求自身的发展,在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迫切希望从事教科研工作。这也为课题研究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提供了主观保障。

完成课题的客观保障条件:

第一:学校有教师机房,学生机房,班里有大屏幕,教师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资料也可以随时应用多媒体与教学想结合进行教学研究。

第二:课题研究方法多样化,适合不同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文献法有利于了解此类课题的研究现状、前沿动态和指导课题的基础理论;调查法有利于研究者在课题实施中发现个案的特色,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提炼和总结打下基础。这些都为课题研究的进行和顺利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我校领导非常支持课题研究工作,对于课题研究中的合理需求学校都能给予帮助和满足。

我想,有这样好条件的学校,有这些支持教育科研的领导,还有这些基础理论的指导,更有这些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老师团队,我们的课题研究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范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