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会计规章制度

时间:2022-09-09 01:07:56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0449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单位会计规章制度》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单位会计规章制度》。

第一篇:单位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单位会计档案对于单位运作尤其重要,因此一套良好的管理制度对于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尤为重要。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单位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希望你喜欢。

单位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一:

第一章总则

为了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及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财政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会计档案管理部门

1.单位档案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负责会计档案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会计档案的具体管理工作由财务部门负责,由财务部门指定专人负责在专门地点保管。保管地点应具备完善的防潮、防霉、防蛀、防火、防盗等条件。

2.财务部门必须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

第三章会计档案归档的范围

1.会计凭证。包括外来的和自制的各种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汇总表、记账凭证、记账凭证汇总表,涉及对外对私改造资料,银行存款(借款)对账单及余额调节表等。年度终了都必须按照规定归档。

2.会计账簿。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各种辅助登记簿等。

3.财务报告。包括《会计制度》规定和主管部门临时通知编报的主要财务指标快报,月、季、年度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上级主管部门对报告的批复及社会审计的审计报告。

4.其它会计核算资料。凡与会计核算紧密相关的,由会计部门负责办理的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资料。

5.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

第四章会计档案的整理

会计年度终了后,应将装订成册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各种会计档案应按会计档案材料的关联性,分门别类地组成几个类型的案卷,将各卷按顺序编号。

1.会计凭证。

(1)按月立卷:每月末将装订成册的凭证,统一登记案卷目录,每月立卷一份。

(2)分散装订:根据凭证的多少,分散装订,做到整齐、牢固、美观。

(3)装订封面的所有内容要填写齐全,包括:单位名称、年度、月份、起止日期、号码、装订人签章等。

2.会计账簿。

各种会计账簿办理完年度结账后,除跨年使用的账簿外,其它均需整理妥善保管。

(1)会计账簿在办理完年度结账后,只在下一行的摘要栏填写“结转下年”字样,不填其它内容。

(2)会计账簿在装订前,应按账簿启用表的使用页数,核对各个账户账面是否齐全,是否按顺序排列。

(3)活页账簿去空白页后,将本账面数项填写齐全,撤去账尺,用坚固耐磨的纸张做封面、封底,装订成册。不同规格的活页账不得装订在一起。(4)会计账簿的装订顺序:

会计账簿装订封面→账簿启用表→账户目录→按本账簿页数顺序装订账页→会计账簿装订封底。

(5)装订后的会计账簿应牢固、平整、不得有折角,掉页现象。

(6)账簿装订的封口处,应加盖装订人印章。

(7)装订后,会计账簿的脊背应平整,并注明所属年度及账簿名称和编号。

(8)会计账簿的编号为一年一编,编号顺序为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借)款日记账、分户明细账、辅助账。

3.会计报表。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并按时报送后,留存报表均应按月装订成册,年度终了统一归档保管。

第五章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

1.当年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财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存入档案并由专人保管。

2.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全部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保管、调阅、销毁等一系列工作。3.机构变动或档案管理人员调动时,应办理交接手续,由原管理人员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将全部案卷逐一点交,接管人员逐一接收。

第六章会计档案的借阅使用

1.财务部建立会计档案清册和借阅登记清册。

2.凡需借会计档案人员,须经财务负责人或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调阅手续。

3.借阅会计档案人员,不得在案卷中标画,不得拆散原卷册,更不得抽换。

4.借阅会计档案人员,不得将会计档案携带出外,特殊情况,须经单位领导批准需需要复制会计档案的,须经财务负责人或单位领导批准后方可复制。

第七章各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

1.会计凭证保管15年。

2.会计账簿保存15年,其中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存25年。

3.会计报表保存10年,其中年度决算表永久保存。

第八章会计档案的销毁

1.会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由档案部门提出销毁清单,汇同财务部门共同鉴定后,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报经主管经理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销毁。对其中未了结的债权、债务的原始凭证,应单独抽出,另行立卷,由档案部门保管到结清债权、债务时为止。

2.按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档案部门和财会部门、审计部门共同派人监销,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以前要认真清点、核对,销毁后,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告有关领导。

第九章附则

1.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未涉及情况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2.附表:《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见下表﹚。

单位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二:

为了加强项目办临时会计档案管理,保证会计资料的安全、完整,结合国家会计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会计人员要按照国家和上级关于会计凭证、会记账簿、会计报表、财务计划、单位预算和重要的经济合同等会计资料,定期收集,审查核对,整理立卷,编制目录,装订成册,由会计主管人员或指定专人妥善保管。

二、查阅会计档案,要严格办事手续。本单位人员调阅会计档案,要经会计主管人员同意,外单位人员调阅会计档案,要有正式介绍信,经单位领导或财务负责人批准。批准后要详细登记调阅的档案名称、调阅日期、调阅人员姓名和工作单位、调阅理由、归还日期等。调阅人员一般不得将会计档案携带外出,需要复制的,要经本单位领导同意。同时,认真登记档案查阅登记表,作存档处理。

三、会计档案必须进行科学管理,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同时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除法律规定的单位领导同意外不得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单位的会计信息。

四、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执行建设单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即:会计凭证1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3年,现金、银行日记账25年,其他明细账15年,涉及外事的永久保管。会计报表5年,年度会计决算永久。会计移交清册15年,会计档案清册和销毁清册25年。

五、对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应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由财政部门和档案部门共同鉴定,报经批准后进行处理。对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要填写“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六、撤消、合并单位和建设单位完工后的会计档案,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移交给并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主管部门指定的其他单位接收保管,并由交接双方在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单。

单位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范本三:

为了加强和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和泄密,根据《会计法》和《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

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会计年度数据备份盘、会计核算系统软件、操作人的密码等会计核算专业资料,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具体包括:

(一)会计凭证类。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汇总凭证、其他会计凭证。

(二)会计账簿类。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固定资产明细账、辅助账簿、其他会计账簿。

(三)财务报告类。包括月度、年度财务报告、其他财务报告,报告中要有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及必要的文字说明。

(四)其他类。包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及其他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及各核算单位具有保存价值的会计核算资料。

第二条会计档案的整理。

会计年度终了后,应将装订成册的会计档案进行整理立卷。各种会计档案应按会计档案材料的关联性,分门别类地组成几个类型的案卷,将各卷按顺序编号。

(一)会计凭证

(1)按月立卷:每月末将装订成册的凭证,统一登记案卷目录,每月立卷一份。

(2)分散装订:根据凭证的多少,分散装订,做到整齐、牢固、美观。

(3)装订封面的所有内容要填写齐全,包括:单位名称、年度、月份、起止日期、号码、装订人签章等。

(二)会计账簿:各种会计账簿办理完年度结账后,除跨年使用的账簿外,其它均需整理妥善保管。

(1)会计账簿在办理完年度结账后,只在下一行的摘要栏填写“结转下年”字样,不填其它内容。

(2)会计账簿在装订前,应按账簿启用表的使用页数,核对各个账户账面是否齐全,是否按顺序排列。

(3)活页账簿去空白页后,将本账面数项填写齐(!)全,撤去账壳,用坚固耐磨的纸张做封面、封底,装订成册。不同规格的活页账不得装订在一起。

(4)会计账簿的装订顺序:

a、会计账簿装订封面;

b、账簿启用表;

c、账户目录;

d、按本账簿页数,顺序装订项页;

e、会计账簿装订封底。

(5)装订后的会计账簿应牢固、平整、不得有折角,掉页现象。

(6)账簿装订的封口处,应加盖装订人印章。

(7)装订后,会计账簿的脊背应平整,并注明所属年度及账簿名称和编号。

(8)会计账簿的编号为一年一编,编号顺序为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分户明细账、辅助账。

(三)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编制完成并按时报送后,留存报表均应按月装订成册,年度终了统一归档保管。

第三条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

(一)当年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业务人员保管一年,期满后转入档案室并由专人保管。

(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全部会计档案的整理、立卷、保管、调阅、销毁等一系列工作。

(三)机构变动或档案管理人员调动时,应办理交接手续,由原管理人员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将全部案卷逐一点交,接管人员逐一接收。

(四)磁性介质会计资料的归档。年度终了,系统管理员将当年账簿、报表等会计电算化资料备份并详细标注,装盒交档案室归档。包括:会计年度数据备份盘;同期的操作系统、相关应用程序软件及会计核算系统软件;操作人的密码、操作日志等其他会计资料。会计档案磁性资料保管期限与书面资料一致。会计软件保管期截止该软件停止使用或有重大更改后五年。以磁性介质保存的会计资料,根据保管期限,由系统管理员定期复制,且应标识清楚,双份归档,异地存放。

第四条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存和定期保存两类。定期保存的会计档案其保存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分为3年、5年、10年、15年、25年5类。详见附表一。

第五条会计档案的借阅。

(一)建立会计档案清册和借阅登记清册。

(二)凡需借会计档案的人员,须经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调阅手续。

(三)借阅会计档案人员,不得在案卷中标画,不得拆散原卷册,更不得抽换。

(四)借阅会计档案人员,不得将会计档案携带出外,特殊情况,须经局领导批准,需要复制会计档案的,须经局领导批准后方可复制。

第六条会计档案的销毁。保管期满的会计档案,除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情形外,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一)会计档案保管期满,由档案管理人员会同财务人员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列明销毁会计档案的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销毁时间等内容。

(二)局分管领导要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署意见。

(三)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同级档案机构、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派人员监销。

(四)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并将监销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第七条保管期满但未结清的债权债务原始凭证和涉及其他未了事项的原始凭证,不得销毁,应当单独抽出立卷,保管到未了事项完结时为止。单独抽出立卷的会计档案,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中列明。

在建项目尚未完成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已满也不得销毁。

第八条会计档案的移交。移交会计档案,双方应当办理会计档案交接手续。

移交会计档案时,应当编制会计档案移交清册,列明应当移交的会计档案名称,卷号、册数,起止年度和档案编号,应保管期限,已保管期限等内容。

交接会计档案时,交接双方应当按照会计档案移交清册所列内容逐项交接,并由交接双方的单位负责人监交。交接完毕后,交接双方经办人和监交人应当在会计档案移交清册上签名或盖章。

第九条会计档案的保管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档案室要做到防火、防盗、防水、防光、防高温、防尘、防虫、防鼠,磁性介质资料要做到防磁、防雷。重要资料实行双备份,一份存档案室,另一份异地存放。磁性介质资料应定期复制。经过系统整理以后的档案要入库上架,排架管理,按全宗号顺序依次排列,自左向右,自上而下地进行排列,环境保持通风透光。

第十条档案管理人员做好会计档案的__,遵守保密制度。

看过单位会计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人还会看:

1.财务档案管理制度3篇

2.会计档案管理规定3篇

3.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范本3篇

4.财务档案管理心得体会

第二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摘要:事业单位想要解决资产流失的风险,就要加强单位资金的安全性,提升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并且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内部的控制和管理,可以使事业单位的职能有较好的发挥,增加事业单位的资金效用最大化。加强对财务管控方面的风险处理力度,不断加强会计制度实施效率,保障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行顺利。本文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建议;思考;会计制度;事业单位

会计制度是事业单位中对财务工作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核心关键,是事业单位实现全面管理控制的基础工作,影响着事业单位在经济的建设和未来的发展。事业单位对财务部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保障单位资金顺利地运行,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存在的不足

1.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很多的事业单位中,仍旧运用比较单一的收付实现制会计制度,这对普通的事业单位来说很容易造成财务核算失误的问题。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单一会计制度不能较好的体现事业单位实际的财务经营状况,加重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在进行财务核算时,事业单位需要对核算工作中各环节的业务实施科学的分析和整理,在进行项目编制时,对预算表进行合理的分析,检测出单位容易出现的财务风险和问题。在实施管理项目时,事业单位需要根据有关要求和具体的步骤,实施严格的审查和分析工作,还需要建立有关计划和具体的方案。在事业单位的实施项目结束后,要重视对项目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寻找出之间的差异后作为最终的审核标准。但是在实施具体的业务时,许多事业单位并没有严格的对财务进行管理和核算,在财务管理和监督的方法上没有进行统一,没有形成较为科学的计划,这样的情况下,会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复杂,阻碍了单位的稳定发展。

2.缺少严格的会计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监管工作时,要建立专门的监督管理制度,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在监管制度上并不完善。导致在进行实际的会计工作时容易出现问题时无法追究具体的责任,还有一些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人员无法满足财务监督制度和岗位职责的规则。事业单位要时刻重视对企业内部财务的管理,还需要加强创建会计制度的意识,在进行财务工作的管理和实施具体的业务时,为了规避财务风险,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完善企业中的会计制度。如若没有或缺乏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管理意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就会极其复杂,没办法稳定运行,降低了企业对财务风险的解决效率。而且有许多事业单位,实施业务的办理时,大多会对经济风险问题存在忽视,因为受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并不热衷于对企业中各项制度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改革。这样事业单位就极容易出现资金上的风险,不利于事业单位提升经济效益,阻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完善

如今我国很多事业单位中都拥有了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但在具体的执行上还拥有较多的问题。很多事业单位存在着会计制度与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合理的情况,实施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没有实际的成效,无法满足如今市场环境对企业的需求。因此导致事业单位容易在实际的执行任务时,出现无法预估的问题。这样的情况下,会计工作人员在管理上干系重大,事业单位对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上的要求也有了提升,需要对业务的执行规则进行必要的完善。这间接造成很多事业单位不能够同时兼顾财务控制和会计制度上的管理工作,导致工作效率较低,容易发生各种问题。

二、改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建议

1.完善事业单位的基金制度

我国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地完善基金制度,使单位专门的基金利用,得到一定的约束,保障国家资金的安全性。科学的完善事业单位基金制度,能够使专业的基金运用到适合的项目中,也能够防止出现会计核算上的失误问题。在进行单位基金的设立时,可以借鉴和学习成功企业的制度,实现单位中财务报告的公开化,将单位中的收支费用、现金流通、会计制度等具体情况公开。这样做既能够满足工作人员对信息数据的需求,还能够是单位中工作人员对会计制度实施监督管理。

2.加强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水平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比较单一,需要突破单一的收付实现制度,进行成本、支出、收入的完全核算,实现较好的收入成本比值,提升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在实施具体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创新时,财务的核算工作非常重要,需要引起各单位的重视。会计制度的科学实施可以有利于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但是想要实现这个目的,事业单位要预先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以及各项业务的执行工作准备。对当前的具体状况进行严密的分析和整理,根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实施严格的审查工作,还需要及时创建出科学的计划,在项目结束之后进行差异性的分析和比较。重视对事业单位中流动资金的管理和规划,保障各个职位的权责分明,将责任落实个人,遵守相关资金管理标准。

3.提升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

在事业单位中,会计制度的创建和管理工作人员,直接影响着单位中财务管理工作的进行,所以事业单位要重视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地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这是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运行效果的核心。如今我国的科技和经济都在飞速发展,事业单位对财务上的管理越来越复杂,随着科技化的到来,各类软件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也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制度建立,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这种环境下对事业单位中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有所加强。事业单位需要招聘高水平、高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加强会计制度的实施效率,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保障事业单位顺利运行和发展。

4.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在进账和出账上都直接和国家有联系,相对较为稳定,许多事业单位在实施企业的财务管理时,存在传统的思想,对财务的管理意识较弱,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对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建设有着严重的影响。事业单位要关注对会计制度的不断加强,定期开展企业内部的专业培训工作,让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得意顺利地进行,加强管控的力度。还要使全体员工都尽量的参与进来,领导要做模范,带动职工加强单位内会计制度的执行力度,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获取。

5.完善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

想要事业单位中的会计制度能够实现高效率,达到较高安全性,就需要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会计制度,这是事业单位顺利运行的基础。完善会计制度需要合理的运用到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以此当作基础的参考凭据,还需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业务的处理经验实施综合性的思考。在进行管理工作时,需要明确会计工作人员的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而且要加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从而较好的提升其工作效率,为后期的责任追究提供凭据。

结语

事业单位需要完善基金制度,贯彻落实会计管理制度,保障单位中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还要重视对职能的有效利用,尽最大可能去实现社会的利益。提升事业单位的总经济效益,使事业单位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志名.改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xx(01):163-164.

[2]冼齐常.浅析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几点问题及改进建议[J].知识经济,20xx(14):96-97.

[3]周英杰.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xx,15(12):208-209.

[4]周晓莲.对我国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J].经济视野,20xx(13):101-102.

第三篇: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预算会计作为政府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它在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和考核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的预算会计是在1950年10月制订并开始实行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历了多次修订和改革,现行的预算会计是在1997年进行重大改革以后,从1998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

1.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体系的现状与改革

1.1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体系范围存在的问题

我国预算会计体系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府预算对资源的集中程度很髙,分配带有浓厚的供给制色彩,这就是我国独有的以预算收支为中心进行核算的预算会计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会计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主要有:事业单位除财政拨款外还有自己的事业收人;事业单位虽然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但却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并实行经济核算;事业单位虽然不提供物质产品,但向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和劳务,它具有一定的生产性。

1.2国外政府会计体系的借鉴

美国政府的会计体系包括政府及非营利组织。是以与政府相关的各项经济活动为核算对象,包括:①行政活动,即政府行政机构展开的政务活动;②权益活动,即政府举办各种国有企业的活动;③事业活动,即政府举办的国有学校、医院等非营利组织的活动。由此可见美国的政府会计体系比我国预算会计体系适用范围要宽,还包括了国有企业。

美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类似于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非营利组织分为政府举办的非营利组织和民间举办的非营利组织。政府举办的非营利组织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属于政府会计体系;而民间举办的非营利组织则不属于政府会计体系。美国将非营利组织区别对待,这种作法值得我们借鉴,当然各国有各国的具体国情,区分的标准当然可以各有不同。

1.3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体系的改革建议

(1)事业单位会计应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与行政单位一起合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会计历来分为营利性会计即企业会计和非营利性会计即预算会计两大类,事业单位的非营利性性质足以让事业单位会计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

(2)事业单位会计不应再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而应与企业会计一起合称“企事业单位会计”。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根据事业单位也需要“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的改革方案,从总体上来说,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指标将越来越重要。企业会计中的诸多一般原则如权责发生制原贝!1,配比原则等也将越来越多地可以适用于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会计也逐渐向企业会计靠拢,而不是向预算会计靠拢。

(3)事业单位会计既不应再归属于预算会计体系,也不应归属于企业会计体系,而应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会计体系。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事业单位以其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区别于企业,又以其不具有社会管理职能而区别于政府。由此,事业单位会计需要核算的是收支结余而不是利润,是净资产而不是所有者权益;与此同时,事业单位会计也需要采用资本保持概念,需要进行成本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基础。另外,事业单位还存在着众多不同的行业,例如髙等学校、体育馆、电视台等等。事业单位行业之多及其状况的复杂性不亚于企业,中国1997年制定发布《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满足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特殊性的需要。

2.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现状与改革

2.1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现状

建国以来,我国预算会计长期以收付实现制度为会计核算基础,它充分体现了国家预算管理这个重心。近几年来,我国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财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使现行的主要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预算会计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政府预算管理的要求,而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可以提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因此,预算会计运用权责发生制,既是国际上政府会计改革的趋势,更是适合我国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的必然要求。

2.2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基础存在的问题

(1)不完整的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信息无法为编制部门预算、实行零基预算提供准确的依据。长期以来,我国预算会计只注重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对各单位占用的长期资产关注不够。例如:行政、事业单位正在建造的基建项目不在单位会计中反映,已人账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只在固定资产报废减少时才在账簿中按账面原价注销,无法反映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虚列了资产的价值,难以为编制预算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

(2)无法进行准确的成本和费用的核算。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长期债务不预提利息,对无形资产不确认、不计量或在确认时一次性摊销等,使得在不同会计期间成本高低悬殊,不能充分反映公共管理的相关成本,不能适应开展绩效预算管理的需要。

2.3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我国当前的预算会计核算基础是收付实现制,另加少量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的格局。从未来发展看,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是必然的趋势。这种转换在操作上难度很大,但是权责发生制提供的信息量是收付实现制所达不到的。

我国当前还不具备权责发生制实施涉及到的许多基本条件,相对完全的权责发生制的实施可能还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此种情况,我国可以借鉴加拿大的经验,采取渐进式改革,具体来说,由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收付实现制—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逐步推进。

这期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的需要,对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采取不同程度的修正。

第一个步骤,可以考虑对以下几个项目采用权责发生制。

(1)资产方面。对部分金融资产进行权责发生制核算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非金融(实物)资产只在需要安排支出时才加以反映,但是不进行资本化(即不提折旧、不摊销)。比如说国债转贷资金,已经确认但尚未收到的拨款或者补贴等。

(2)负债方面。对那些确认期内已发生,但预计今后期间才会实际收付现金的交易和事项,应采用权责发生制。对于这类应付款项按权责发生制反映。

第二个步骤,为了全面反映政府的资金运动,预算会计应更全面地采用权责发生制。

(1)资产方面。不仅对金融资产全面按照权责发生制反映,对于可确认并可计量的非金融资产也按照权责发生制反映,比如说固定资产,应对其购置成本进行资本化,在实际使用耗费时,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分摊固定资产成本。具体来说,对于单位各部门运转过程中所耗费的固定资产成本,通过分期提取折旧的方法予以确认和核算。

(2)负债方面。应对所有可确认、可计量的负债项目按权责发生制反映。

我国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制度,加强预算管理,逐步引人权责发生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实行权责发生制对数据要求很高,难度也很大,作为发展中国家,当务之急是要摸清家底,结合项目预算时的上报工作,对政府的各类资源进行登记人账,做好改革的基础工作,以便在实行权责发生制改革时驾轻就熟,水到渠成。

3.结论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是1998年开始正式实施的。本文在研究我国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核算体系、核算基础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还借鉴了国外政府会计体系的作法,采用对比分析方法,指出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范围界定的原则。并且,认为我国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政府会计体系。在预算会计核算基础改革方面,提出了几点我国可以借鉴的改革经验。指出了我国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总体方式是渐进式的设想,并提出转变的两个步骤和每个步骤应该转换的项目。

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改革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不仅需要理论上的不断丰富和完善,还要求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更需要宏观制度保障。

《单位会计规章制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