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活动讲话稿

时间:2022-08-02 01:09:11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5568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教研活动讲话稿》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教研活动讲话稿》。

第一篇:教研活动主持词

活动一:课前说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在这儿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有这样一个机会来共同研讨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我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今天_____老师代表我们教研组上了一节展示课,她是我校的教学骨干,兢兢业业。对她执教的这节课,我们大家肯定会有不少的启发。为了更好的总结这次活动并指导今后的课堂教学,我们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希望各位老师都能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对这节课的认识、看法、见解、收获等。

活动二:观课

刚才,_____老师和我进行了短暂的交流,说她课前是“踌躇满志”、课中是“心急如焚”,我想她课后也一定会“收获颇丰”,虽然课中还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是我还是提议,让我们用掌声对徐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努力付出表示感谢。

活动三:评课议课

1、下面我们请授课教师就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目标达成情况作一下自评和反思,大家鼓掌欢迎

2、俗话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参加本次教研活动的有很多一线教师,听了_____老师的说课与反思,在座的各位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下面请各位听课老师畅所欲言,多提宝贵意见。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叫什么来着,“抢沙发”吧,哪位老师先来“抛砖引玉”呢?

3、谢谢各位老师不惜吝啬的赞扬和直言不讳的建议,我相信_____老师一定会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4、如果说听好课是一种享受,那么听各位老师的点评更是一种享受。各位的点评是一种诊断和激励,是零距离的的智慧碰撞,是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

活动四:领导发言

1、下面,我们将宝贵的时间让给各位专家、领导,今天借这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请在座的专家、领导,为我们指点迷津,为我们今后“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育品味”做出指导性意见,大家欢迎

2、感谢各位领导、专家的精彩点评,给了我们很好的引领,让我们获得了启示,活动以后我们会进一步反思,努力推进我校(校本)教研朝着纵深发展。在座的各位老师有没有信心?

活动五:总结结束

1、课堂教学有科学也有艺术,水平越高的课堂,艺术成分越多,创造性要求也越高,因此理想的课堂教学与现实总有差距,我们研讨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能停下的是我们实践的脚步。相信,在追寻理想课堂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更加美丽的教育风景,享受到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

2、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参加我校这次(校本)教研活动,谢谢大家!

第二篇:教研活动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在这春花的漫烂三月,我们相聚在这美丽的校园。首先感谢教研室杨老师对我们学校的信任把全县九年级思品复习研讨会安排在我校举办,在此我谨代表全体师生对前来参加此次教研活动的各位领导、同仁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让我们借此机会,畅所欲言,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相信有你们的参与,这次教研活动一定会锦上添花,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这次的教研活动,有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请授课教师谈谈自己的课堂。

首先请来自柳湖中学的献课教师吴晓蓉谈自己的复习课构想。

请我校献课教师夏大银交流教学思路及课后的感悟和反思。

第二环节:请柳湖中学的郭万军教师对授课教师的课进行评课、议课。

第三环节:精彩的专题报告。

第四环节:课堂还需细品味。为了提升活动的品味,丰富内涵,发挥专家的引领指导作用,引发思维的碰撞,恳请教研室政治教研员杨老师从专业的角度为课堂教学把脉分析,为我们指点迷津。

第五环节:请李超校长讲话。

结束语:如果说听好课是一种享受,那么听专家的点评更是一种享受。专家的点评是一种诊断和激励,是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今天我们共同分享了九年级政治复习课的课堂教学,同一个课堂,同一个梦想。带着评课专家的鼓励和点拨,希望老师们在教学艺术的探索之路上不断前行,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相信,在最后的复习冲刺中只要我们多一份智慧少一份平庸,多一份创新少一些形式,我们的教学之花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领导、感谢各位同仁,谢谢大家!今天的活动到此结束。

第三篇:教研活动校长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感谢环县教体局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感到万分荣幸。现在将我校数学教研工作和大家分享。

一、基本情况介绍

芦家湾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是由12名教师组成的集体。全组12名教师中有1名高级教师,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6名,有4名经验丰富而敬业的老教师,有8名年轻教师。老教师干劲足、热情高、教研氛围十分浓厚,年轻教师活泼有闯劲,观念新颖,素质出众,潜心教改,锐意进取。这些优势为我们组顺利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研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理论学习,以理论指导教研

我们教研组特别注重理论学习。具体措施是:①每周周三教研组组织一次理论学习的心得交流,或者是实验研究情况的交流。交流的题目有“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探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讨论如何强化小组交流的‘互动性’”等12次。②按学校规定我组12名教师每月读完同一本书,本期读的书有《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给教师的建议》、《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做不抱怨的教师》等,每位教师都有读书笔记,每期不少于8000字,读完每本书写不少于2000字的心得体会,然后在教研会上进行交流、分享。读了《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一辑大家的讨论十分热烈也被他的思想所吸引,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努力完善教育方法,贴近学生的心灵,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的人才。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向课堂要效率

我们数学组教师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教研活动中以“听课+交流+反思”的过程进行,通过上公开课(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开展)――组织听课――讨论评议,每位教师每一学期听课不少于15次并做详细记录,然后集体评课,充分做好交流活动,学习他人优秀的教学方法,形成互补、竞争、发展的新型协作关系。为了加强课堂教学我们也实行开门观课,这样更好的促使教师关注每一堂课,关注每一个学生;督促教师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四、学校注重教研工作的常规管理和制度建设

芦家湾中心小学有一支年轻而有活力的领导班子,他们结合外出培训学习和自己在教学中摸索出的有效经验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多研究、勤学习、多交流、常反思、细考核”。备课前做到多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与学法;做到勤学新的课改模式,勤学新的教学理论,勤学他人的教学亮点;多与校领导交流,多与其他教师交流,多与学生交流;常思考本节课的亮点有哪些,常思考学生的闪光点是什么,常思考课堂的改进之处在哪里,正如李镇西所说的“带着一个思考的大脑,重复每天的工作”,每节课后在教案上都写有反思;将考核工作做到具体、细化、有章可循。在赵校长的亲自指导下我校数学教研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五、搭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

我校12位数学教师中,青年教师有8名,占了一大半。为了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学校非常重视年轻教师的培训工作。我们的做法是:1、开展师徒结对,安排有经验、有特长的教师进行传帮带;号召新教师主动向老教师学艺,多听课,多取经,多学习。2、安排教师学习取经。我们始终相信好老师肯定是好学生。近年来大多数教师都参加外出培训及网络研修,他们满载而归,把培训心得分享给其他教师,并上示范课,把我校数学教研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六、教研活动与社团活动相得益彰

我校每周五组织一次社团活动,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展了奥数组、珠心算组。对课堂内容学有余力、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踊跃的报了奥数组、珠心算组,这两组的人数约占我校学生总人数的六分之一,又分成四个班,由四名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辅导。奥数不但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优势,培养自信;还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珠心算是眼耳手口脑同时参与的计算活动,有效地培养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感知力;我校社团活动中把这两组抓的较紧,看的较重,每周的教学设计经过校长和教务主任亲自审查后教师方可进教室,负责这两组的四名教师备的很扎实、很充分。所以教研活动与社团活动相得益彰。

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研组建设前景

1、近年来,我校教研组工作不在流于形式。

每个学期初,学校要求教研组长拟订一份学期教研计划、制定每周集体研究讨论的题目,上交到教务处,经教务处审核同意后每学期必须按照计划开展教研工作。集体教研讨论的题目每位教师都要去研究思考,然后写出书面发言材料在教研活动中发言,供其他教师参考采纳。为了方便教师交流,我校设立了数学集体办公室,每位教师上班期间必须在集体办公室办公,这样更有利于解决随时出现的问题,也方便大家的探讨。要让我校的教研工作真正的落在实处,服务于教学。

2、不断健全教研组工作反馈机制。

以前教研组工作普遍存在只检查不反馈的现象,或者只向领导汇报总结而没有把工作信息反馈给教师。现在教研组有自己的决策权,做到常检查、细检查,检查一次,就毫不留情面点名反馈通报一次,使问题得到及时整改。自从建立反馈机制后每位教师教学工作中不敷衍了事,不随心所欲,认真钻研,更杜绝了问题的出现。

3、课堂上建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构建小组合作探究的新型教学模式,把教学活动与学生自主活动有机结合,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潜能和促使自我完善。通过探究性学习,从而改变由老师包办代替的传统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使课堂教学实效性增强。我组每位教师根据多年积累的“小组”经验,在实施新课程的下构建了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每组4―6人,编组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及性格特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主动探究学习活动。我们认为小组活动不是一个形式,而应成为合作互助的学习型组织,应有构建目的、组织方式、组长职责、组员责任,做到帮助组员扬长补短,对组员个体问题实行结对子帮教。

总之,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究、创新,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买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了领导的肯定,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谢谢大家!

第四篇:教研活动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窗外寒风袭面,室内暖意融融,寒冬阻挡不了我们为明天为梦想一往无前的坚定步伐。很高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相聚在实小,共同研讨小学语文常态课堂中的有效教学。今天,光临我们活动现场的有市教研室邓主任,园林教育分局的潘局长、胡科长,市实验小学的尹校长,以及各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欢迎你们的到来!

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园林片区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正式开始,首先,请实验小学尹强校长致欢迎词。

谢谢尹校长热情洋溢的讲话!

十年课改,转变的是观念,积累的是经验,沉淀的是思想。当我们从注重形式步入关注内容、关注实效时,我们的课堂已经实现了更深意义的本质回归,关注常态课堂,聚焦有效教学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成为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常态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我们一直在努力探寻一条既秉承传统精粹又体现崭新理念的课改之路。今天我们将围绕这个专题展开研讨,相信通过今天的研讨,我们的理论与实践会有进一步的提升。本次研讨活动分课堂观摩、互动评课、辅导讲座三个环节进行。

下面进行第一个环节课堂观摩,为我们做课的是我校的杨艳老师,杨艳老师是我校青研教研组组长,市小语学会会员,市骨干教师,20XX年,她执教《丰碑》获省现场教学比武一等奖。今天,她执教的是人教版第九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慈母情深》,大家掌声欢迎她和她的孩子们。

现场观课完毕,请大家稍作休息,9:20分,我们再进行后面的活动议程。

老师们,短暂的休息后,我们继续进行后面的议程,刚才杨老师很用心地给我们上了一节精彩的课,我提议大家用最热烈的掌声对杨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下面,请杨老师谈谈她的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后反思。

听了杨老师精彩的演绎和讲说,相信在坐各位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下面就进入评课互动环节,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这样吧,有请市学科带头人我校的贾蓉主席先抛砖引玉,谈谈你对这堂课的看法吧。

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参加活动的老师都是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行家里手,希望各位就自己的观课谈谈感受,为我们的研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今天希望各位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八校逐一发言)

老师们的点评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时间关系,大家的评课先暂告一段落。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了市教研室的邓主任,接下来邓主任将对杨老师的的课作精彩点评,并为我们做专题辅导讲座,大家掌声欢迎。

邓主任是我市中小学语文的掌门人,您的令旗指向哪边,我们一线教师就奔向哪方,您今天的指导发言,高屋建瓴,具体生动,启示深刻,我们将按照您的指引去积极探索。谢谢您!

接下来,有请园林分局的潘局长为本次教研活动做总结,掌声欢迎。

感谢潘局长对我们本次教研活动的肯定,潘局长的讲话既指出了我们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获得了深刻的启示,会后我们一定深刻反思,努力推进我校的教学工作向纵深发展。

师指一条路,烛照万里程,伴随着时钟的滴答声,我们的活动已近尾声,短短3个小时里,老师们交流思想,分享智慧,提出很多独到的见解,碰撞出不少思维火花,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常态课堂的别样风采,感受到了教与研的快乐。我们坚信,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有兄弟学校的不吝赐教,有各位教学精英的不懈努力,有效教学必将根植于常态课堂,常态课堂之路定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长!本次教研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第五篇:教研活动发言稿

10月20日在三中进行了一次学区教研活动,邱胜宇老师讲了一节公开课,课题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这节课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新理念。

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改的主阵地,随着新课改思想的逐步深入,教师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对自我角色重新定位,课堂教学变的越来越活跃,形式、花样翻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验。但是,课堂教学特别是非课改年级仍存在着“满堂灌”的另一种形式“满堂问”,还存在着学生参与度不够,实效性差等缺憾。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善于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要求做到一个转变――从把问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新课改的要求。

鼓励学生把问题带出教室,加强小组合作以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贵有疑”,问题意识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更加有效的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思考、学习品质。

《教研活动讲话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