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范文6篇)

时间:2022-09-15 01:12:48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6945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高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范文6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高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范文6篇)》。

第一篇:高中家长会学生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

我是高三九班的岳华聪,很荣幸能站在这里代表各位同学向各位家长展示我们将学习进行到底的决心,我宣誓在接下来的91天里,我们将毫不犹豫地,为了我们的梦想,为了不辜负家长对我们的期望,而在309班这块充满激情而又圣神的土地上,挥洒着我们的热血,奋斗着我们的青春。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的美丽,当初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是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些成功人士,又何尝不是从最初的奋斗开始的呢?而如今,我和众家长的孩子共同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为了同一个梦想,带着执着的灵魂,不畏一切的艰难险阻,奔跑在漫漫的人生路上,这是何等的激动人心啊!

爸,妈!你们看到了吗?他每天早上6:00准时起床,六点半准时来到教室,迅速地从桌上抽出英语书,和同学们大声地念着:I will never give up!课间十分钟里,他从不停歇,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因为他明白,他荒废的今日正是昨日殒身之人祈求的明白,而每当放学的铃声一响,他便迅速拿出放在屉子里的碗,以最快的速度冲在了向食堂的路上,他只是为了学习而在挤时间啊!他不会觉得这样的日子是多么的疲惫和困倦,因为他明白,他已经大了,也应该努力地去承担某些责任了,那就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吧!

第二篇:高中家长会发言稿15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

带着忐忑而自豪的心情,我站在了这个教室的讲台上,能够作为高三家长代表进行发言,我是比较忐忑的,因为我并没有做太多的准备,但我因为自己孩子的优秀表现成为代表而感到自豪,我想我还是能够进行发言的,虽然接下来仅仅是我的个人看法,但也能够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在高三这个重要的冲刺阶段,孩子能够达到这样的地步,我很欣慰。

诚然这些都与孩子自身的努力有关,但我可以说,在家庭环境上,我从来都没有拖过孩子的后腿,首先在经济上我给予了孩子最大的支持,因为我相信他不会做坏事,他要看课外书我也没有进行阻拦,因为我知道学习是需要劳逸结合的。我经常告诫他:学习的时候就要好好学习,不能够开小差,玩的时候就要好好玩,你喜欢玩什么我不会干涉,我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成绩不能够落下。或许正因为如此吧,孩子的成绩一直都很好,我也正如自己承诺的那般,不会给他太多的干涉,最大程度上尊重他的选择,也相信他的选择。

关心孩子不能够责任全放在老师身上,如果孩子的成绩下降,首先要从家长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指责孩子或者老师,如果家长能够承担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无疑能够为老师减轻负担,而且还能够强化孩子的学习效率。每天晚上要监督好孩子,有时候孩子一个人闷在房间,或者在家里不说话,你得问他在学校发生了什么,是不是不开心,不要张口闭口全是成绩或者拿成绩好的学生对比将孩子贬低得一无是处,这样做是不对的,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疏远你。晚上要保证好孩子的睡眠,恕我直言,很多孩子晚上喜欢熬夜,这个时候必须制止,监督他们早点睡,如果孩子在学校睡觉,那么可能是他熬夜玩手机。

我们是父母,但我们也要做孩子的朋友,很多时候,在饭桌上我会主动找孩子说话,问他最近在学校表现如何,是否缺钱用,经过一番谈心,也能够减少孩子的学习压力,他做作业的时候我也会守在一旁,不要以自己不懂孩子的题目为借口,孩子的夜晚是属于家长的,要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才能够担当老师的小助手,在学习上帮到孩子。

现在已经高三了,我对孩子说过,一切尽力就行,发挥自己平时的水平,高考的志愿自己填写,我不会有太多的干涉,但也要让他记住,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选择,要么就不做,做就要做到最好,父母只会在后面默默地支持,我们也是为了他好,因此只要无愧于心,将来不要怨恨我们就行,因此我们的做法就是支持他,相信他,也很庆幸他没有辜负我们的期待,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我觉得很欣慰。这些便是我的一些个人看法,有不足的地方还请大家进行补充,我的发言结束了。

谢谢大家!

第三篇:高三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每个家庭的状况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一探讨到位。下面,针对于“高三”这个特殊时期,提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各位家长参考:

1、了解孩子。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自己的孩子当然了解了!他就是脾气倔,学习不努力,懒散……”如果仅仅如此,那就太肤浅了。首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能盯着缺点不放;其次,了解孩子应该力求全方位,不但要了解他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还要深入他的性格及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他为什么那样做?他为什么那么想?”而不仅仅是“怎样才能不让他那样做”“怎样才能不让他那么想”。

“对症下药”――只有找到了“症结”,才能谈得上治愈的方法。

2、反思自己

教育的过程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不了解并反思自己就很难对孩子施加影响。比如,与孩子关系闹得很僵,家长只是一味地埋怨和生气,想“我的孩子怎么这样”“气死我了”,而不去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上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愿意与我沟通呢?”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可能是,孩子也只会埋怨和生气,不去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言行。

其实,每位孩子的眼睛都是极其雪亮的,孩子往往会通过察言观色和模仿来认识这个世界并修改自己的言行。就像我们老师,如果某个问题不懂装懂或者知错不改,学生马上就能够感觉得到,并且在他的心中就会留下一份轻视,并促使他类似不良言行的发生。当我们去反思自己的言行,并且通过行动让孩子感知到时,孩子就会学会一种极其有用的品格――反思,这样他们才会更好地了解自己,改善自己的行为。

3、沟通交流

交流一定是建立在真诚、尊重基础上的。尤其孩子已经成年,他们往往不自觉地去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龙应台在《目送》里有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孩子成长就意味着父母的`放手。

我想起自己女儿学走路的过程,先是学会了慢慢站立,再是扶着沙发或床沿移动,而后扶着大人的手迈步,再后来我用一根线绳引导着让她向前走了几步,直到后来她慢慢地学会了独立行走以至于奔跑。这个过程想必家长们都深有体会。当孩子学会了走路,他就再也不愿意被搀扶;如果一定要去搀扶,得到的回应往往是不耐烦或恼怒,这时的搀扶对他来说,不再是帮助而是挑衅――搀扶的行为伤了他的自尊、妨碍了他的成长。

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都是类似的,他会不断地要求一些突破,并以挑战的姿态或言行来宣示自己的成长。当他觉得自己的成长受到束缚,他就会发起挑战或进攻。而与孩子走得最近的家长往往会成为孩子挑战的对象,尤其是在他们感觉被父母控制而感觉失去自由的时候。这时,有的家长就会感觉到权威受到胁迫,要么直面向前与自己的子女“开战”,要么就感觉到手足无措。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或父母被子女控制,很少有父母能够最终控制得了子女的,如果有,那也只是形式上的、暂时的,或者子女的成长是被完全压抑着的。

可能会有家长说,“孩子长大了,是不是我们就需要撒手不管了?”毫无疑问,肯定不是。即使是孩子成家立业了,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不管不问。只是,孩子逐渐长大,我们在与孩子相处交流的方式也要随着做出一些改变,要从“命令遵从”逐渐过渡到“协商建议”。要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成长,并学会对自己负责。

所谓“叛逆”,往往是在被压制的环境中才会发生的行为。父母与子女交流不畅,多数原因是由父母的“控制”与子女的“反控制”引起的。作为父母,要时时警醒自己是不是在“控制”或者“想控制”自己的孩子。父母需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控制。

另外,父母所提供的影响尽可能不要太显露在外。“你能不能像谁谁谁那样……”这种显性化的教育往往会成为子女眼中的干涉,召来的多是抗拒。

针对于如何与子女交流呢?特提出如下几条供家长们参考:

(1)换位思考、控制言行

多站在孩子角度上思考问题,不要紧盯行为,要深挖其背后的原因。比如,孩子最近情绪有些低落或者成绩波动较大,不要第一时间就质疑和责难,而是尽可能地通过更多观察、咨询老师、尝试交流等方式了解原因。出了问题,孩子肯定也会处在焦虑不安中,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压力,如果父母再施压而不是帮忙他解决真正的问题,往往会使孩子更加心烦意乱,甚至会与父母爆发冲突、冷战或者自暴自弃。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样,当有了烦心事时,有人不是给你帮忙,而是质询、责难甚至嘲讽,你会有什么感受?

即使了解了孩子出现某些状况的原因,也不能够贸然采取行动。应该先站在孩子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我是怎样看待这样问题的,我会纠结在什么地方。然后,再想一想,我能够为他做些什么,如果我采取这样的言行,会起到什么效果,对他有帮忙吗?如果说出的话只能引发孩子的“叛逆”行为,那还不如不说。

遇事一顿臭骂或者暴打,有时看似有效,实则往往适得其反。有的家长说,我实在忍不住了才打骂的。那我只能说,孩子也会忍不住越来越叛逆。果真打骂了孩子,事后还需要花相当的精力去安抚孩子,争取孩子的理解和宽容。与其事后弥补,不若事前防范。

又有家长说,除了打骂,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如果你的打骂只能造成对立、加强孩子的叛逆,又实在没有别的办法,那还不如什么都不做,顺其自然――这肯定比没有帮忙孩子解决问题还引起了他们的反感要好得多。

“为什么孩子就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呢?”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哀叹。“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从这个侧面来说,父母也并未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渴望和需求。倘若父母带着真诚及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往往也会尝试去体会父母的感受。

(2)给予信任,真诚交流

很多时候,就像小孩子学走路时一样,只要我们放手再稍加鼓励,孩子自己就能够解决问题、顺利前行。就拿我的成长为例,自从上了中学,在学习上,我父母就极少管我,可以说是“不闻不问”,当有人对我父母说,“你孩子懂事,不用人多操心!”我父母就会笑着回答,“这倒是的,他们没用我们操什么心!”父母的信任给了我别样的动力,让我感觉到自己不能够让他们失望。高中三年,父母在外地打工,我在校外租房子吃住,也确实基本做到了没有让父母操心。

现在的许多孩子最苦恼的一件事情就是父母不相信他们,导致的结果是他们也拒绝从父母那里接受教育。18岁的孩子正当成年,极其渴望别人能够认同这个事实,期待能够得到成人的待遇。如果你把他当成“小屁孩”来进行教育,显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抗拒。成人间是怎样交流的?肯定不是一个高高在上、一个言听计从。

作为父母,要时时注意自己是否是在“蹲下来”(这里不是指身高而是指态度)与孩子进行真诚平等的交流。

成长就意味着会遇到一些挫折、要克服一些困难、要实现一些蜕变。不要寄希望于孩子会“十分听话”,太听话的孩子的成长往往是处于停滞状态。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跟我们设想的一不样才是正常的,这说明孩子正在尝试独立地思考问题、探索生活。明白了这些,作为父母,也许就不会常常因着急于“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而“慌不择路”地采取行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问题,这非常正常。

父母心平气和,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宽容,即使没有提出很好的建议,也往往会发现孩子自己已经在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信任及交流能够激发孩子身上的正能量。

另外,要注意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家长动不动就说“你这样怎么可能学得好”“我看你就学不好了”“你就会这样屡教不改”“你就是不要好”,甚至直接说“笨蛋”“蠢猪”“败家子”……这样往往不仅会引起孩子反感和不配合态度,还可能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最后真的如父母所预言的那样成了笨蛋败家子。

(3)适度示弱,引发共鸣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是凡人,都既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能为了掩盖自己的不足,特意在孩子面前“装大”。就像老师,面对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不能够很好地作答,就应该坦然承认,不懂装懂的结果往往会降低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坦然承认了,孩子就会受到“诚实”品质的熏陶,从而会被老师的真诚感动,增加老师的亲和力。示弱是为了让看到生活的本质,学生从老师承认不足并努力改进的言行中,就会学到面对生活的积极心态。父母对待孩子也应如此。

父母适度示弱,去除“权威”的伪装,就会发现有些家庭教育的问题就能够得到缓解或解决。比如,主动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缺乏耐心、方式粗暴、拥有的不良习惯等),并且寻求子女的谅解,就会发现,子女真的能够谅解自己;倘若父母一边打骂一边说“你怎么就不理解我呢”,给孩子的第一感觉往往是,“你还不理解我呢,我凭什么要理解你!”,打骂得凶了,他们与父母心的距离就更远了。

父母与子女闹了矛盾,不一定要子女向父母赔不是,父母有时也可以主动些。如果你觉得当面向孩子示弱有些不适应,可以尝试通过QQ短信、手机短信、写便条、写信等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寻求和解。当子女收到父母反思自己言行的短信或书信时,他的第一反应往往也是在反思自己的言行。

说了那么多,可以总结成一句话:“想要子女作出改变,父母首先要作出改变;父母成长了,才能够更好带动子女成长。”

第四篇: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所有任课老师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您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并且冒着严寒来参加这次家长会,可以看出您们对孩子的关心和对学校及班级工作的支大力持,在此,真诚地感谢您们的到来!今天我们把各位家长请来,就是共同关心、了解和分析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家校共同努力,给他们以适当的帮助和推动,使学校、学生、家庭三方形成合力,共同教育管理好孩子,促进孩子全面成长,也争取在一半年后的高考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水平,考上理想的大学。

相信在座的很多家长来过您们孩子在这里读书的地方,所以对这里应该有一定的印象和了解,相比去年和今年我们学校发生的变化,家长们应该也看到了,改变得非常大,并且一直在发展和完善当中!我们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师队伍,教学水平等,都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总之,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学生,关心学生,教育学生!

家长朋友们,孩子们高二即将过去一半了,还有几个月踏入高三的门槛。在各位家长的密切配合下,在各位任课教师的悉心教育下,在学校的严格管理下,孩子们各方面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本班级的的各项工作都取得很好成果。学校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家长能够更好教育自己的子女做人与成才。

一、班级基本情况介绍

本班是高二文科班,全班40人,是小班化教学;男生13人,女生27人。住校生:38人,走读生:2人。

主科教师情况: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政治:老师;历史:老师;地理:老师。进入高二之后,班级风气明显好转。

1、在学校多次活动中获奖,例如,在两次军训中成绩都名列前茅,获得了优秀方正;广播体操比赛第一名;在同学们的努力下,举办了一次非常成功而又让学生快乐轻松的高质量圣诞晚会,等等。

2、孩子基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寝室、教室环境卫生有了很大改观,得到了学校的高度赞扬。

3、上课、自习纪律与上学期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学习风气摆正。

4、班干部认真负责,责任性不断增强,能够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个乐观进取、奋发向上、弘扬正气、团结互助的班集体已经形成。

二、结合平时表现和月考成绩对部分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学期开学以来,班级学习气氛明显好转。正因为快进入高三,大部分同学都能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都在逐步提高。一部分本来对学习兴趣不足的同学也在提高学习的兴趣,一部分学生这个学期更加努力了。

如:

孩子们每一点进步离不开您孩子的努力,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更离不开家长朋友们的关心和监督。

三、了解高二学年对高中阶段的重要性

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成绩分化的分水岭,成绩往往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

高二下期无疑是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它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高三。

正因为高二尤其是高二下学期显得非常重要,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时间观念不强、自控能力弱、目标不明确、学习不用心等问题,为此呢,向各位家长朋友提出几点希望和建议。

四、几点希望和建议

1、家长要抽出时间经常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孩子的学习效果。

2、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为孩子能够轻松安心学习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心平气和,孩子心情愉快,这样孩子学习就会更专心,就会更加全力以赴。争取保持一种安详、自信的精神状态,就能培养孩子积极、进取的积极心态。

3、经常与班主任老师联系,与老师密切配合。因为有的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和在学校的表现可能不同,所以请各位家长通过各种方式及时跟班主任老师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每月在校的学习、纪律等情况,使得老师与家长的教育取得一致,形成一股合力,共同帮助孩子进步成长。(把各科老师的联系号码打在屏幕上)

4、没有真正的特殊情况,千万不要给孩子请假,因为耽误了一节课,在课下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来学习,但学习的效果肯定不如亲自在课堂上的听课质量。

5、适当地给孩子生活费,避免铺张浪费,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生活习惯,让他们学会心疼你们赚钱的艰辛。

6、假期期间,监督好孩子,避免出现人身安全和思想安全问题。特别是比较忙的家长,放假的那一天,想法设法看他到底有没应及时回家,什么时候返校的,因为我觉得在这个读书的关键时期,最好让孩子少接触社会,否则,很难静心学习。在孩子身边的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多和孩子沟通交流,了解孩子内心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以便解决他的困惑,树立他的信心。同时,监督好孩子完成假期作业,不至于荒废知识。

7、最好多给孩子一点信心。因为家长朋友们都知道,我们的绝大部分同学基础比较薄弱,要学会欣赏孩子,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不能对他们要求过高,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如果有的孩子对家长说考不上大学,请家长及时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稳定他的内心。我们经常跟学生说,我们来到这里,考上理想的大学不是唯一的目的,最重要的多学点知识,学些做人的基本道理,掌握过硬的本领。

8、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要求孩子在家必需干一定数量的家务活。可以采取定岗、定位的方法,如洗碗、擦地、收拾房间、洗菜、田间劳动等,不会生活,往往也不会学习,在教育孩子时,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希望家长不要把孩子的一切事情都包办,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所以,从小规范他的行为,培养良好的习惯,宿样优良的性格是至关重要的。

9、协助学校落实学生行为规范,规范孩子的穿着打扮行为,买一些符合学生穿价格不高的衣服,避免出现铺张浪费的不良现象,使他们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去,而不是打扮。

关于假期:每一个假期都是赶超别人的契机!

平常在校期间家长和孩子见面的机会非常少,正好利用春节假期,家长可以有很多时间和孩子待在一起,多了解他们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更应该让孩子们充分的利用这个春节长假,因为假期学生们有好多事情可以做。比如:监督孩子保质保量的完成假期作业。完成假期作业能使孩子在这个假期不至于把学习抛在一边,能使学生们在返校之后能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另外,也可以利用假期带领孩子参加一些励志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利用这些来激励他们学习的动力。

最后祝所有的家长:家庭幸福、事业兴旺!

祝愿孩子们:学习进步、心想事成!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今天大家能够挤出时间、克服困难来到我们学校,来和我们老师交流,关心孩子,体现了您们对孩子成长和进步的高度重视,在此,我非常感激。您们的到来是对我们工作的鞭策,是对我们工作的鼓励。我相信,通过这次家长会,使我们走得更近,我们的心贴得更紧,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更多更好。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孩子的美好未来、灿烂的明天而共同努力吧!谢谢大家!

第五篇:高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在此我代表本班的全体任课老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大家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家长会,可以看出大家对自己的子女的关心和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学校的工作需要社会和家庭的配合,要把孩子教育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的,家长的积极配合对教育好孩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邀请大家来,主要目的就是分析班级存在的一些情况,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研究本学期面临的任务,制定好措施。为的是通过我们三方的共同努力,使每位学生在本学期都能取得或多或少的进步。现在是新学期的第3周,正是学生心理与行为的调节期,有许多事需要我们去关注与指导。因此我认为今天的会议比较重要,同时对那些缺席的家长感到惋惜。

首先向家长们介绍一下班级情况。本班现有学生50人,就每个学生而言,在班中占50分之1,是微不足道的。但对每个家庭来说,是百分之百的希望。所以我们的原则是不放弃每一个学生,关心鼓励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尽量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平时老师们的空余时间、精力都放在帮助后进生上,做到课上多提问他们,多耐心辅导,课后常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找他们谈心,常常鼓励他们。很多学生基本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学习上有了动力,学习成绩有了进步。

可是新学期开学以来,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却和我们的教育设想相差甚远。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是:

1、部分学生还不能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表现在:学习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学校班级管理的不适应;课程内容的不适应;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教师讲课方法的不适应,自己听课方法的不适应;自习、作业的不适应。

2、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干劲不足,学习计划不能落实。(混毕业证,这是不可能的)

3、学习方法不当,不会自主学习,只是等老师讲,被动地接受你,老师一放手,自己根本不知学什么。

4、部分学生认为刚上高中,离高考还有很长时间,有放松的心理;还有部分学生自认为聪明,以为落下点知识没关系,等到考试时再去努力,根本就不赶趟了。(不同于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

5、部分学生在自我管理上放松自己,课前不预习,课上不注意听讲,课下不复习,学习过程中不思考,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善于归纳总结,不积极主动,靠老师管着盯着,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潦草,双休日作业完成质量更差!更甚者,没书本、没文具。课堂和自习都是桌面空空。这样的学生经常睡觉和扰乱课堂,导致老师无法上课。迟到、旷课更是家常便饭。做作业、缴作业更比登天还难。

6、手机问题。有些同学带手机上学,课上上网聊天,受网络游戏的影响,成绩大幅下滑。(会造成学生攀比心理,而且影响学习,建议家长没收。)

7、上网问题。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也使一些青少年荒废学业。与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同,青少年在网上面对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尽早尽快占有各种信息的需要,也给人际交往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不必承担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责任。虚拟世界的这些特点,使得不少青少年宁可整日沉溺于虚幻的环境中而不愿面对现实生活。而无限制地泡在网上将对日常学习、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荒废学业。

8、打架、吸烟、喝酒、早恋等问题。(男女不正常交往,影响学习)

9、吃零食现象比较严重。多数学生早晨不愿起床,起床了也来不及吃早饭,一下课就蜂拥而出买零食。零食对健康的危害之前也不知一次的说过,可是收效不大。这一现象在一些同学身上还是顽固的存在着。(花费太多,净买副食品,方便面,不吃餐厅营养配餐,每月尽量不要超过300元)

10、学生考勤。一部分学生组织纪律性差,有事有病不请假,个别同学存在迟到、旷课现象。(公布作息时间)请假必须有假条。来不及带假条的,家长可以直接打电话或发短信,告知情况。(公布教师电话)(事假一般不要请,病假也要分轻重)

针对问题,为使学生提高成绩,考上理想大学,我们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在这里也跟大家谈一谈。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着重于以下几个习惯的养成:

其一,自学习惯。自学是学生在课堂接受新知前必须进行的过程,一堂课能否学习好,其前提是学生是否进行了有效扎实的课前预习。因为只有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对知识点有自己的判断,老师才能进行有效地辅导,所以自学的习惯尤为重要。那我们是如何在课堂实现这一理念呢?一般我们在课前就把预习学案发下去,让学生预习新知,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目的就是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并且解决一些老师不用讲,学生就能获得的知识,可以提高课堂效率。

其二,讨论探究的习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合作,是一个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素质,这一点同样也应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课堂上,我们将学生分成有效的学习小组,有疑难问题,首先由后进学生质疑,先进学生回答,实现兵教兵,由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解决疑难问题,这样不仅教会学生探究新知,更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解决了学习中的问题,从而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其三,认真听课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我们在一堂课的课程安排上,由浅入深,通过前边自主学习,讨论探究学习,最后剩下的疑问,必定是学生想去解决的,这时候再由老师讲解,学生必定会认真听讲,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能实现高效率的学习。

其四,作业的习惯。作业是学生知识反馈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的课堂留足十五分钟的时间,由学生当堂完成作业,也就上当堂巩固。并且提前完成的同学,老师会当堂面批,提高作业效率,即使当堂不能完成批改,也会由小组长批改,并将批改结果反馈给老师,以便老师准备好课下培优补弱的方案。

其五,改正的习惯。督促学生建立错题集,当堂发现的问题,当堂改正,不拖拉,不滞留,将问题解决在发现之处,从而保证知识点的连接,为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做保障。这些习惯,会让学生真正的乐学、好学,在成功中追求快乐,在快乐中追求成功!

第二,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针对不同学习状况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三,培优补弱。

课堂上,我们对优生进行知识点特训,分层次设计题目,让优生吃饱,对于差生,我们实现一对一的帮扶,由学生教学生,保证后进生的辅导。其实我们培优补弱的主战场是在课外活动或者自习课,目前我们学校实行的导师制,将每一名学生承包给任课老师,实行一对一的辅导,就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一位学生的成绩,不使一个学生掉队。

第四,关注情绪变化,加强心理疏导:

个别谈心,解决个体问题;开主题班会,解决共性问题;开展文体活动,缓解心理压力。

各位家长,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有些家长只恨自己帮不上忙,常听到家长满脸歉意地对我说:“老师啊,我那孩子真是气死我了。我自己也没读多少书,什么都不懂,我那孩子就交给你们老师了。”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河北有个偏僻的山村一位农妇把她的五个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博士生。北京有一对教授夫妇却被自己的儿子杀害,他的孩子后来说:“其实我的父母很可怜的,他们到死也不知道我到底想要什么。”这些报刊杂志上的真实报道说明了培养孩子和父母自身的教育程度是不成比例的。我可以肯定地告诉在座的每一位家长,你们是无师自通的教育家!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要教育好学生,必须要有家庭、社会的配合,这样由学校、社会、家庭组成三位一体的教育,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有利于他成长的环境。为此,我真诚的向在座的每一位家长提出几点建议:

1.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环境,而是指家风好。心理学家讲: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便学会喜欢别人;生活在友谊中,会觉得生活在一个美好的世界。孟母三迁的故事相必大家都知道。所以我们必须为孩子创设祥和安宁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静心学习。不要过分娇惯孩子。我觉得过于娇惯孩子怕孩子吃苦,这是现在家长的共性。但您有没有想过,这样孩子眼前确实是不吃苦,不受累,不缺钱花,可是孩子缺少与困难抗争的经验和能力,将来遇到困难怎么办?面对竟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没有吃苦精神的人将来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吗?所以对孩子的零用钱家长要有所控制,我觉得这一点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做孩子的榜样。尽量不在孩子面前做一些对孩子成长不利的事情,如在孩子学习时看电视,在孩子面前打扑克、打麻将,在孩子面前说脏话等。

2.家长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工作。比如说,我们在学校教育学生要懂文明,讲礼貌,孩子在家里时,家长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达到一致性。再如,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进网吧,但据我所知,还是有些学生带手机在校园里招摇过市,放学和周末还是有一些学生会进网吧(有些学生为了上网吧中午不吃饭),甚至跟一些社会青年走得比较近。各位家长,如果您不放弃教育,每个孩子都是可造之才。但是,现在社会上五花八门、乌七八糟的东西太多——电脑网络游戏,不健康的影视、书刊等任何一种都远远超出课本知识对他们的吸引力,都可以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实践证明,家长对孩子严格管理,孩子的学习成绩就会优异;相反除极个别自理能力强的孩子外,学习往往都抓不好。家有家法,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级的纪律。这些规定和纪律,是同学们提高成绩的保证,学生们只有好好的遵守这些纪律,才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才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风筝要想飞得高,必须由底下的线牵引着,假如没有了这根束缚它的线,风筝只能掉在地上。人也是这样,不要幻想什么绝对的自由,绝对的自由带来的是绝对的放纵,是绝对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假如哪个学生在遵守纪律方面做得不好,不仅仅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对于那些刻苦学习,一心求学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伤害,对于我们班级更是一种伤害,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希望各位家长能够理解学校的要求,配合学校的工作。

3.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切记家长不要包办代替,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重视习惯的培养。生活习惯往往折射到学习习惯上,而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不要怕孩子觉着你唠叨,怕的是多年后孩子埋怨你对他的松懈。假期作业要引导他们不折不扣地完成,使学生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到现在为止,还有个别的学生平时的作业不能完成,星期六和星期天的作业也偷工减料,甚至不完成,希望家长能在工作之余,耐心的坐下来,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辅导和检查,并且能坚持。还有一种情况,有的孩子假期里没有看书的习惯。现在不同于小学和初中阶段了,高中要学习的科目多了。其实,他可能仅仅完成了书面的作业,有些需要背诵的知识并没有完成,这就会影响对知识的巩固和消化。因此,我希望我们家长能督促你的孩子大休回家后保证有一小时左右的学习时间。当然,我们有些学生是很自觉的,有些女生早6点左右就已经起床看书了。对于这种情况,家长也要注意叮嘱孩子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4.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在这儿我想谈谈有关学生思想变化的一些问题。实际上高中讲授的知识虽然多点,但只要认真去学没有哪个学生跟不上,就看他是否想学,这也就是我想要谈的学生心理状态问题。一位教育家说过,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学生能学会14种语言,可见其潜力是巨大的。高二是一个心理平稳的发展时期,没有了高一刚入学时对新鲜环境的新奇和暂时压力,也没有高三面临毕业升学、择业的两难选择的压力,情绪上处于一个相对低潮的时期,而这一时期正是潜心努力学习,打好基础的重要的时期,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也是一个爬坡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

这一时期的学生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6-17岁年龄段上,教育学和心理学把这一阶段称为“少年期”这段时间上,心理和生理变化比较迅速,身心各方面都比较矛盾。父母要高度重视对这一关键期和危险期的监护和把关。这一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任何事总想试一试,但他们的愿望与自己的实际能力是有很大的矛盾的,他们的独立性增强了,总想摆脱对教师和家长的信赖,总认为自己不是孩子了。他们有了自己的主见,听不进老师和家长的劝告。有事不愿和父母及师长交流,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和同龄人诉说又冒着曝光的危险,所以他们感觉没有朋友没有人可以理解他们,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女生这种会更加强烈。他们的情感很脆弱,最容易冲动,做事也很莽撞,后果意识能力差。如上学期期末考试时出现的打架事件。近期学校也发现有些男女同学传送纸条,分散学习精力,这些都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一种宣泄心理感情的方式。这一时期的另一显著特点是生理发育的逐步成熟,心理上的表现是容易兴奋和冲动,神经敏感,产生了爱情的萌芽,大多数早恋的孩子是发生在这一时期,在这一时期,我们要高度重视,决不能有不良的刺激对孩子产生影响,要注意从家庭生活到电影、电视节目,一定要有适度的选择。冲动是他们这个时期的最大特征,好奇是他们一生中的高峰。他们虽达不到辨析是非的能力,但很自信,自我抑制能力在这段时间最低。所以父母和老师,一定要加强教育和引导。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多与孩子交流沟通,了解他在学校的表现和思想动态。孩子并不仅仅满足家长物质上的给与,学生最需要的是和家长的真诚交流。一个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来源于家长的期望与鼓励,家长要经常性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校表现情况,在此基础上和学生共同制订实事求是的学习目标。

5.针对学生的情况,及时和老师联系,及时沟通。我们班级的学生比较多,我作为班主任和各位家长的联系都不是很频繁,其他老师和家长交流的机会就更少了。家长朋友们多和老师们取得联系,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形成一种前进的动力。现在,有个别的学生家长老师两头瞒,自己落得一个逍遥自在,结果可想而知。有些孩子比较复杂,对老师的话表面是很听的,而背着老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需要我们经常联系,多交流孩子的情况,双方相互配合,让小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6.家长要培养学生的自理自立能力,要让学生能自己管理自己。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风,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这样一来,免不了经常唠叨,有意无意地给孩子造成了压力,使学生感到家庭压力大,烦躁苦恼。孩子很尽力,成绩却不怎么理想,这时我们更应该给他信心,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泼冷水,这样反而会使他对学习产生反感的情绪。面对成绩差的孩子,家长不应该一味的责备,更不应该放弃,面对成绩不理想的孩子我们该做的是和他一起努力。对孩子的每一个优点、每一次进步,家长都应给予鼓励和赞扬,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家庭应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平静港湾,家长应给孩子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家庭环境,使孩子能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7.赏识自己的孩子。从这里我想说,要学会欣赏学生,把食指换成拇指,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行,是好样的。试想,当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同样很优秀,当他内心成材成功的欲望被激起时,当他主动要求要好好学习时,学生能学不好吗?要理解他们,尊重信任他们,不要对他们施加太多压力,要对他们说你能行。事实上学生的要求,也不在于家长给他们买多少好吃的,多少好穿的,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爱的眼神就可以使他们很满足,充满动力了。

家长们,有时您教育一个孩子也许会感到力不从心,而我们则要面对每个班级50个孩子,其难度可想而知!如果家长能配合学校的工作,双管齐下,我想这样的教育效果会好很多。下面的时间家长们可以和任课教师做面对面的交流,细致的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共同商讨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希望各位家长们能谈谈对我们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能不断改进今后的工作。

(家长与教师交流)

今天耽误了大家的宝贵时间,我很抱歉。家长们,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的,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愿我们相互合作,把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培养成学习勤奋,品质优良的优秀人才,为将来学生的升大学、就好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良好的基础。最后,让我再次代表本班的各科老师感谢各位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我坚信,在我们学校、你们家长、学生自己三方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大家的孩子、我们的学生管理好、教育好,使他们的学习不断取得进步,最终实现我们共同的美好愿望。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家庭满美!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第六篇:高三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下午好!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每个家庭的状况不同,所面临的问题也不一样。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可能一一探讨到位。下面,针对于“高三”这个特殊时期,提一些个人的看法,供各位家长参考:

1、了解孩子。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自己的孩子当然了解了!他就是脾气倔,学习不努力,懒散……”如果仅仅如此,那就太肤浅了。首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能盯着缺点不放;其次,了解孩子应该力求全方位,不但要了解他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还要深入他的性格及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他为什么那样做?他为什么那么想?”而不仅仅是“怎样才能不让他那样做”“怎样才能不让他那么想”。

“对症下药”――只有找到了“症结”,才能谈得上治愈的方法。

2、反思自己

教育的过程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不了解并反思自己就很难对孩子施加影响。比如,与孩子关系闹得很僵,家长只是一味地埋怨和生气,想“我的孩子怎么这样”“气死我了”,而不去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上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愿意与我沟通呢?”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可能是,孩子也只会埋怨和生气,不去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言行。

其实,每位孩子的眼睛都是极其雪亮的,孩子往往会通过察言观色和模仿来认识这个世界并修改自己的言行。就像我们老师,如果某个问题不懂装懂或者知错不改,学生马上就能够感觉得到,并且在他的心中就会留下一份轻视,并促使他类似不良言行的发生。当我们去反思自己的言行,并且通过行动让孩子感知到时,孩子就会学会一种极其有用的品格――反思,这样他们才会更好地了解自己,改善自己的行为。

3、沟通交流

交流一定是建立在真诚、尊重基础上的`。尤其孩子已经成年,他们往往不自觉地去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龙应台在《目送》里有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孩子成长就意味着父母的放手。

我想起自己女儿学走路的过程,先是学会了慢慢站立,再是扶着沙发或床沿移动,而后扶着大人的手迈步,再后来我用一根线绳引导着让她向前走了几步,直到后来她慢慢地学会了独立行走以至于奔跑。这个过程想必家长们都深有体会。当孩子学会了走路,他就再也不愿意被搀扶;如果一定要去搀扶,得到的回应往往是不耐烦或恼怒,这时的搀扶对他来说,不再是帮助而是挑衅――搀扶的行为伤了他的自尊、妨碍了他的成长。

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都是类似的,他会不断地要求一些突破,并以挑战的姿态或言行来宣示自己的成长。当他觉得自己的成长受到束缚,他就会发起挑战或进攻。而与孩子走得最近的家长往往会成为孩子挑战的对象,尤其是在他们感觉被父母控制而感觉失去自由的时候。这时,有的家长就会感觉到权威受到胁迫,要么直面向前与自己的子女“开战”,要么就感觉到手足无措。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或父母被子女控制,很少有父母能够最终控制得了子女的,如果有,那也只是形式上的、暂时的,或者子女的成长是被完全压抑着的。

可能会有家长说,“孩子长大了,是不是我们就需要撒手不管了?”毫无疑问,肯定不是。即使是孩子成家立业了,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不管不问。只是,孩子逐渐长大,我们在与孩子相处交流的方式也要随着做出一些改变,要从“命令遵从”逐渐过渡到“协商建议”。要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成长,并学会对自己负责。

所谓“叛逆”,往往是在被压制的环境中才会发生的行为。父母与子女交流不畅,多数原因是由父母的“控制”与子女的“反控制”引起的。作为父母,要时时警醒自己是不是在“控制”或者“想控制”自己的孩子。父母需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控制。

另外,父母所提供的影响尽可能不要太显露在外。“你能不能像谁谁谁那样……”这种显性化的教育往往会成为子女眼中的干涉,召来的多是抗拒。

针对于如何与子女交流呢?特提出如下几条供家长们参考:

(1)换位思考、控制言行

多站在孩子角度上思考问题,不要紧盯行为,要深挖其背后的原因。比如,孩子最近情绪有些低落或者成绩波动较大,不要第一时间就质疑和责难,而是尽可能地通过更多观察、咨询老师、尝试交流等方式了解原因。出了问题,孩子肯定也会处在焦虑不安中,本身已经有了一定的压力,如果父母再施压而不是帮忙他解决真正的问题,往往会使孩子更加心烦意乱,甚至会与父母爆发冲突、冷战或者自暴自弃。其实,每一个人都是一样,当有了烦心事时,有人不是给你帮忙,而是质询、责难甚至嘲讽,你会有什么感受?

即使了解了孩子出现某些状况的原因,也不能够贸然采取行动。应该先站在孩子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我是怎样看待这样问题的,我会纠结在什么地方。然后,再想一想,我能够为他做些什么,如果我采取这样的言行,会起到什么效果,对他有帮忙吗?如果说出的话只能引发孩子的“叛逆”行为,那还不如不说。

遇事一顿臭骂或者暴打,有时看似有效,实则往往适得其反。有的家长说,我实在忍不住了才打骂的。那我只能说,孩子也会忍不住越来越叛逆。果真打骂了孩子,事后还需要花相当的精力去安抚孩子,争取孩子的理解和宽容。与其事后弥补,不若事前防范。

又有家长说,除了打骂,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如果你的打骂只能造成对立、加强孩子的叛逆,又实在没有别的办法,那还不如什么都不做,顺其自然――这肯定比没有帮忙孩子解决问题还引起了他们的反感要好得多。

“为什么孩子就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呢?”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哀叹。“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从这个侧面来说,父母也并未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渴望和需求。倘若父母带着真诚及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往往也会尝试去体会父母的感受。

(2)给予信任,真诚交流

很多时候,就像小孩子学走路时一样,只要我们放手再稍加鼓励,孩子自己就能够解决问题、顺利前行。就拿我的成长为例,自从上了中学,在学习上,我父母就极少管我,可以说是“不闻不问”,当有人对我父母说,“你孩子懂事,不用人多操心!”我父母就会笑着回答,“这倒是的,他们没用我们操什么心!”父母的信任给了我别样的动力,让我感觉到自己不能够让他们失望。高中三年,父母在外地打工,我在校外租房子吃住,也确实基本做到了没有让父母操心。

现在的许多孩子最苦恼的一件事情就是父母不相信他们,导致的结果是他们也拒绝从父母那里接受教育。18岁的孩子正当成年,极其渴望别人能够认同这个事实,期待能够得到成人的待遇。如果你把他当成“小屁孩”来进行教育,显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抗拒。成人间是怎样交流的?肯定不是一个高高在上、一个言听计从。

作为父母,要时时注意自己是否是在“蹲下来”(这里不是指身高而是指态度)与孩子进行真诚平等的交流。

成长就意味着会遇到一些挫折、要克服一些困难、要实现一些蜕变。不要寄希望于孩子会“十分听话”,太听话的孩子的成长往往是处于停滞状态。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跟我们设想的一不样才是正常的,这说明孩子正在尝试独立地思考问题、探索生活。明白了这些,作为父母,也许就不会常常因着急于“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而“慌不择路”地采取行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问题,这非常正常。

父母心平气和,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宽容,即使没有提出很好的建议,也往往会发现孩子自己已经在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信任及交流能够激发孩子身上的正能量。

另外,要注意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家长动不动就说“你这样怎么可能学得好”“我看你就学不好了”“你就会这样屡教不改”“你就是不要好”,甚至直接说“笨蛋”“蠢猪”“败家子”……这样往往不仅会引起孩子反感和不配合态度,还可能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最后真的如父母所预言的那样成了笨蛋败家子。

(3)适度示弱,引发共鸣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是凡人,都既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能为了掩盖自己的不足,特意在孩子面前“装大”。就像老师,面对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不能够很好地作答,就应该坦然承认,不懂装懂的结果往往会降低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坦然承认了,孩子就会受到“诚实”品质的熏陶,从而会被老师的真诚感动,增加老师的亲和力。示弱是为了让看到生活的本质,学生从老师承认不足并努力改进的言行中,就会学到面对生活的积极心态。父母对待孩子也应如此。

父母适度示弱,去除“权威”的伪装,就会发现有些家庭教育的问题就能够得到缓解或解决。比如,主动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缺乏耐心、方式粗暴、拥有的不良习惯等),并且寻求子女的谅解,就会发现,子女真的能够谅解自己;倘若父母一边打骂一边说“你怎么就不理解我呢”,给孩子的第一感觉往往是,“你还不理解我呢,我凭什么要理解你!”,打骂得凶了,他们与父母心的距离就更远了。

父母与子女闹了矛盾,不一定要子女向父母赔不是,父母有时也可以主动些。如果你觉得当面向孩子示弱有些不适应,可以尝试通过QQ短信、手机短信、写便条、写信等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寻求和解。当子女收到父母反思自己言行的短信或书信时,他的第一反应往往也是在反思自己的言行。

说了那么多,可以总结成一句话:“想要子女作出改变,父母首先要作出改变;父母成长了,才能够更好带动子女成长。”

《高中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范文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