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班长年终总结(范文5篇)

时间:2022-09-17 02:31:52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963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仪表班长年终总结(范文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仪表班长年终总结(范文5篇)》。

第一篇:仪表工作总结

一、大庆中蓝化建有限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大庆中蓝化建有限公司注册于20xx年,注册资金650万元,是原黑龙江石油化工厂(现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后成立的,具有国家三级建筑资质,大庆市建筑业协会会员单位,大庆油田公司入网企业,通过“ISO9001:20xx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成立前后一直服务于年产值50亿元的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在电气、仪表、动静设备保运、设备检修、压力容器制造、机电设备安装等方面具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雄厚的技术实力,公司发展前景良好。一直以来,公司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常减压装置工艺过程及控制

常减压蒸馏主要由电脱盐、常压炉、常压塔、减压炉、减压塔等主要设备组成,大部分炼油厂还要在常压塔之前再设立一个初馏塔,称为三段气化蒸馏装置,将原油切割成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馏分、二次加工的原料油及渣油等;常压塔底渣油经汽提后用泵抽出经换热后用作丙烷脱沥青、氧化沥青、减粘裂化、焦化等装置的原料。

(一)控制方案介绍

1、常压炉出口温度控制TIC1019与炉膛温度TIC1028串级调节

2、减压炉出口温度控制TIC1075与炉膛温度TIC1084串级调节

3、初馏塔底液位LIC1006与原料油进装置FIC1065串级控制

4、常压塔顶温度TIC1009与塔顶回流量FIC1009串级控制

5、减压塔顶温度TIC1038与塔顶回流量FIC1021串级控制

6、高压瓦斯压力PIC1701控制

7、燃料油压力PIC1702控制一、工艺简介

(二)DCS系统结构

DCS在我国炼油厂应用已有15年历史,有20多家炼油企业安装使用了不同型号的DCS,对常减压装置、催化裂化装置、催化重整装置、加氢精制、油品调合等实施过程控制和生产管理。其中有十几套DCS用于原油蒸馏,多数是用于常减压装置的单回路控制和前馈、串级、选择、比值等复杂回路控制。有几家炼油厂开发并实施了先进控制策略。下面介绍DCS用原油蒸馏生产过程的主要控制回路和先进控制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情况。

#3蒸馏装置DCS系统分别位于两个控制室,中央控制室和远程控制室。中央控制室有3台操作站(WP5103,WP5104和AW5102)和连接报警和报表打印机的通信处理机(COMP),其中AW5102为应用操作站处理机,负责管理历史数据

和另外两台操作站处理机WP5103和WP5104,并通过以态网将数据传送到PC远程终端。位于远程控制室的一台应用操作站处理机(AW5101)作为工程师站,它主要用于管理同样位于远程控制室的冗余的控制处理机(CP)和通过现场总线(FieldBus)相互通信的现场总线组件FBM(Fieldbus Module)。各处理机之间由节点总线(NodeBus)通讯,两个控制室之间的节点总线由光缆连接。现场总线和节点总线都是冗余的。

(三)DCS组态

1加热炉炉出口温度控制。

工艺要求:对于加热炉,工艺介质受热升温或同时进行汽化,其温度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后一工序的操作工况和产品质量,当炉子温度过高时,会使物料在加热炉内分解,甚至造成结焦而烧坏炉管,加热炉平稳操作,可以延长炉管的寿命。因此,炉子的出口温度要求严格控制。

控制方案:为保证出口温度的稳定性,采用了两组炉出口温度对炉膛温度的串级控制系统,其余一些干扰因素如蒸汽压力、进料流量的波动等采用单回路控制系统来克服。同时为保证操作安全,设定当选择其中某一路燃料作为加热原料时,另一路燃料介质的调节器模块被强制处于手动状态。整个操作过程中,流程图上都具有明显的提示标志,并且切换过程是无扰动的,在该控制回路的组态过程中,除使用到了I/A系统所提供的一些常规模块和SWICH模块,CALC模块等,为确保操作界面友好,在显示组态中采用了脚本程序调用和覆盖画面等功能。

2抛减底液位,流量控制

工艺介绍:通常情况下,原油经过初馏和常压分馏后,用常底泵将常压塔底重油抽出,分八路进入减压炉加热后,再进入减压塔进行减压分馏。工艺流程如图四所示。为保持几路平行流量均匀,将常压塔底液位与减压炉八组进料流量串级控制。但当减压系统出现无法立即修复故障时,为避免整个装置停工,工艺需采取抛减底液位控制,完全抛弃减压系统,直接由减压塔底出料控制阀去控制常底液位参数,确保常压系统正常工作。

常压塔底液位LC8005与FC8052xFC8059八组减压炉进料流量串级控制。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是一个连续的生产过程,根据工艺流程可知,常压塔的出料直接作为减压炉的进料,而减压炉的出料又连续送给减压塔作为进料。作为单

个的设备,都希望自身操作平稳,但常压塔出料波动是减压炉进料的一个扰动,破坏其平稳操作。为解决这个问题,这里采取了均匀控制方案,即当常压塔的进料量波动时,允许塔釜液位在一定限度内平缓变化,使出料流量平稳变化,避免对减压炉等后工序产生较大影响。均匀控制与常规控制的主要区别在于控制器的控制规律的选择及参数整定上。这里,可将流量的PID参数按照一般串级控制的副回路参数整定,而液位的参数整定按照简单均匀控制情况处理,比例度和积分时间都要尽量放大。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由于是一个主回路同时与八个副回路串级,因此在参数整定上略有区别,液位的比例度可适当放大,比例作用可整定得稍弱一些。

(1)工艺概述

对原油蒸馏,国内大型炼油厂一般采用年处理原油250~270万吨的常减压装置,它由电脱盐、初馏塔、常压塔、减压塔、常压加热炉、减压加热炉、产品精馏和自产蒸汽系统组成。该装置不仅要生产出质量合格的汽油、航空煤油、灯用煤油、柴油,还要生产出催化裂化原料、氧化沥青原料和渣油;对于燃料一润滑油型炼油厂,还需要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各炼油厂均使用不同类型原油,当改变原油品种时还要改变生产方案。

燃料一润滑油型常减压装置的工艺流程是:原油从罐区送到常减压装置时温度一般为30℃左右,经原油泵分路送到热交换器换热,换热后原油温度达到110℃,进入电脱盐罐进行一次脱盐、二次脱盐、脱盐后再换热升温至220℃左右,进入初馏塔进行蒸馏。初馏塔底原油经泵分两路送热交换器换热至290℃左右,分路送入常压加热炉并加热到370℃左右,进入常压塔。常压塔塔顶馏出汽油,常一侧线(简称常一线)出煤油,常二侧线(简称常二线)出柴油,常三侧线出润料或催料,常四侧线出催料。

常压塔底重油用泵送至常压加热炉,加热到390℃,送减压塔进行减压蒸馏。减一线与减二线出润料或催料,减三线与减四线出润料。

(2)常减压装置主要控制回路

原油蒸馏是连续生产过程,一个年处理原油250万吨的常减压装置,一般有130~150个控制回路。应用软件一部分是通过连续控制功能块来实现,另一部分则用高级语言编程来实现。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控制回路。

减压炉0.7MPa蒸汽的分程控制减压炉0.7MPa蒸汽的压力是通过补充1.1MPa蒸汽或向0.4MPa乏气管网排气来调节。用DCS控制0.7MPa蒸汽压力,是通过计算器功能进行计算和判断,实现蒸汽压力的分程控制。0.7MPa蒸汽压力检测信号送入功能块调节器,调节器输出4~12mA段去调节1.1MPa蒸汽入管网调节阀,输出12~20mA段去调节0.4MPa乏气管网调节阀。这实际是仿照常规仪表的硬分程方案实现分程调节,以保持0.7MPa蒸汽压力稳定。

(3)常压塔、减压塔中段回流热负荷控制

中段回流的主要作用是移去塔内部分热负荷。中段回流热负荷为中段回流经热交换器冷却前后的温差、中段回流量和比热三者的乘积。由中段回流热负荷的大小来决定回流的流量。中段回流量为副回中路,用中段热负荷来串中段回流流量组成串级调节回路。由DCS计算器功能块来求算冷却前后的温差,并求出热负荷。主回路热负荷给定值由工人给定或上位机给定。

3、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的控制

为了提高加热炉热效率,节约能源,采取了预热入炉空气、降低烟道气温度、控制过剩空气系数等方法。一般加热炉控制是利用烟气作为加热载体来预热入炉空气,通过控制炉膛压力正常,保证热效率,保证加热炉安全运行。

4、炉膛压力控制

在常压炉、减压炉辐射转对流室部位设置微差压变送器,测出炉膛的负压,利用长行程执行机构,通过连杆来调整烟道气档板开度,以此来维持炉膛内压力正常。

烟道气氧含量控制

一般采用氧化锆分析器测量烟道气中的氧含量,通过氧含量来控制鼓风机入口档板开度,控制入炉空气量,达到最佳过剩空气系数,提高加热炉热效率。

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

加热炉出口温度控制有两种技术方案,它们通过加热炉流程画面上的开关(或软开关)切换。一种方案是总出口温度串燃料油和燃料气流量,另一种方案是加热炉吸热一供热值平衡控制。热值平衡控制需要使用许多计算器功能块来计算热值,并且同时使用热值控制PID功能块。其给定值是加热炉的进料流量、比热、进料出口温度和进口温度之差值的乘积,即吸热值。其测量值是燃料油、燃料气的发热值,即供热值。热值平衡控制可以降低能耗,平稳操作,更有效地控制加热炉出口温度。该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充分利用了DCS内部仪表的功能

常压塔解耦控制

常压塔有四个侧线,任何一个侧线抽出量的变化都会使抽出塔板以下的内回流改变,从而影响该侧线以下各侧线产品质量。一般可以用常一线初馏点、常二线干点(90%干点)、常三线粘度作为操作中的质量指标。为了提高轻质油的收率,保证各侧线产品质量,克服各侧线的相互影响,采用了常压塔侧线解耦控制。以常二线为例,常二线抽出量可以由二线抽出流量来控制,也可以用解耦的方法来控制,用流程画面发换开关来切换。解耦方法用常二线干点控制功能块的输出与原油进料量的延时相乘来作为常二线抽出流量功能块的给定值。其测量值为本侧线流量与常一线流量延时值、常塔馏出油量延时值之和。组态时使用了延时功能块,延时的时间常数通过试验来确定。这种自上而下的干点解耦控制方法,在改变本侧线流量的同时也调整了下一侧线的流量,从而稳定了各侧线的产品质量。解耦控制同时加入了原油流量的前馈,对平稳操作,克服扰动,保证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四)原油蒸馏先进控制

1.DCS的控制结构层

先进控制至今没有明确定义,可以这样解释,所谓先进控制广义地讲是传统常规仪表无法构造的控制,狭义地讲是和计算机强有力的计算功能、逻辑判断功能相关,而在DCS上无法简单组态而得到的控制。先进控制是软件应用和硬件平台的联合体,硬件平台不仅包括DCS,还包括了一次信息采集和执行机构。

DCS的控制结构层,大致按三个层次分布:

基本模块:是基本的单回路控制算法,主要是PID,用于使被控变量维持在设定点。

第二篇:班长年终总结

转眼已经走过20xx年。这一年是我人生旅途中的重要一程,透视过去的一年在领导的帮助、同事们的关心、配合下,化验室的这一块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在某些方面可以说上了一个新台阶,作为实验室的化验班长来说,也在从思想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些方面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努力做好化验室所有员工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了自己诸多方面的素质。现将本年度化验室工作总结如下:

一、数据分析

通过上面的数据显示,1―8月份聚酯的各项指标波动范围较小,说明这些月份聚酯生产比较稳定,聚酯切片或者聚酯熔体是生产的源头,合格的聚酯切片或者熔体是保证纺丝生产乃至成品生产的关键之一,分析检验是对其品质后续生产工艺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分析班组在贯彻执行《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的原则下,根据车间下达的半成品各项指标进行检验,充分保证了检验指标的准确性,对整个聚酯生产起到了铺砖垫瓦的作用。20xx年我们经历了聚合一次停车检修,从8月15号开始到9月1号,开车后主要加测项目是预聚物、切片端羧基、粘度的测试、切片色值测试,而从开车到稳定,仅仅持续了17天。所有这一切说明的不仅仅是聚酯开车操作水平的提高,也说明了化验分析的精确、效率、水准同样的也在改善。

由于刚开车,先开短纤,短纤提产,切粒机产量低,切片的b值在5.00―5.79范围内。该切片已经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聚合定期会进行过滤器切换,总共隔离切片123包。

二、仪器设备故障情况

随着仪器设备使用年限加长,零部件逐年老化,出现故障越来越多,加上维修队伍不稳定,使维修工作处于被动状态。对于仪器设备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维护,致使不少设备“带病”工作,经常出现故障,直接影响使用寿命。现将化验室仪器故障情况总结如下:

型号为WRx―1S熔点仪于7月6日返厂维修,经过两次返厂维修无法使用,由于熔点仪使用多年,一些元器件老化、损坏,D20A三极管烧坏,造成仪器设备损坏,不能满足检验的要求;经维修部门鉴定后,已经作为报废处理。

型号为776Domimat全自动滴定仪于9月20日返厂维修,经过两周的维修后,恢复使用,但是由于活塞磨损严重,现已漏液影响数据,暂时已经停用,等待配件的到来。

粘度仪电脑显示屏和主机坏掉,经信息部门调换,现在已经正常使用。

三、班组建设成果

班组文化是团结凝聚班组全体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班组建设的核心内容。20xx年,我们认真落实公司相关精神,结合中心实际,具体开展了以下工作:

1、在人员管理方面

因公司生产任务的急剧增加,公司新招聘员工很多,共有很多批次的新员工进入到质检车间化验岗位,且流动量很大,各岗位人员极不稳定,给生产各方面管理带来极大压力,就在这样的压力推动下,班组对各岗位进行岗前岗中的简单培训,保证新进员工的顺利进入岗位角色,基本胜任各自的岗位工作。

人员的调配、排班、考勤、员工的情绪管理、新进员工的培训,设备的保养,生产现场的卫生。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不断的创新并挖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

2、在安全生产方面

在过去的一年里,基于化验室的特殊性,部门将安全生产纳入了日常的管理工作之中,能够经常对各岗位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操作工正确操作生产设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在现场管理方面

本岗位的现场管理现在已经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主要是实验过程的各种辅助玻璃器皿摆放整齐,取样、留样做到定置管理。还有就是环境卫生、设备的一级保养到位、员工仪容仪表整洁,员工对5s现场管理中的素养意识加强。按《标准作业书》的标准要求作业。

4、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

降低低值易耗品(洗洁精、手套、实验必需品等等),能源(室内的耗电)的节约。

四、存在问题

化验班组在全年的生产工作中,认真履行岗位工作职责,对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隐患能解决的积极进行解决、整改,不能解决的立即上报,确保按质按量完成年度生产工作任务。但在工作过程中也发现存在着不可避免的一些问题。

如,随着生产任务的增加,硬件设施产能不足等问题的突出,这对化验班组人员和各项生产工作等“软件”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

有的员工对三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要求认识不足,工作缺乏细致深入。

员工的流失,员工的流失主要体现在对现有条件不满,工作相对枯燥、重复,感到厌烦;职责、所承担的压力及未来发展等与预期不符;对团队氛围不满,希望公平、公正、公开;薪酬、福利不满,不足以支撑日常开销等。新年、春节会存在一些人在外干了很久,借着回家过春节就不再回来了。

五、需改进的问题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切实地感到:只有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才能最大化地减少失误和纰漏,细微之处见功夫,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并将逐步地成为一种理念和文化。

科学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小至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小组都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化验班组在积极推行“三化”管理活动中,力求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在人员的管理上,化验班组每个工作小组的组成都是择人而定、优化新老搭配,各个工作小组虽然分工职责不同,但在工作中却是相互协作,灵活互动的一个整体。要求每一个操作实验严格按照《聚合分析岗位规范》和《原辅料检验标准》执行。这充分提高了全体员工的整体操作技能和效率,达到了来之能战的效果。为保证今后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和生产工艺纪律的严格执行,对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解决。

通过培训和学习,化验员的整体标准操作意识和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化学药品安全知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充分认识和体现出规范操作和实验安全的重要性。

无论何时何地,沟通一直是重要的话题,无时无刻不需要沟通。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善于通过沟通发现流失的苗头,及早采取措施,留下那些优秀的人员。考核面谈发现问题:在每个考核周期结束都要和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在面谈中班组要真诚指出下属的成绩及不足,同时也会听到一些员工的意见或建议,这些意见或建议就是引起流失的隐患,所以上级一定要重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心灵互动增进感情:定期上级与员工进行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等形式的沟通,拉近上下级的距离,增进感情。在互动中帮助员工化解工作中的困惑、展望工作前景、畅谈行业发展等。

六、一年工作反思及20xx年的工作计划

班组员工对学习班组建设的意义没有深刻理解,只能停留在形式上,部分员工存在参与积极性不高,应付考核的现象,未形成人人参与。班组安全文化气息不够浓厚,员工劳动纪律需加强,安全活动缺乏丰富内容。

班组建设需要完善,明确各项管理标准,严细考核制度,做到有据可查,有理可依,严格兑现奖惩,形成动态考核,把班组管理的压力层层传递,让员工变被动为主动,加强民主评议工作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提高管理水平。

1、开展培训与学习

化验班组因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对员工的各项素质要求尤为严格。为确保和提高全班员工的工作素养和从思想上加强员工规范操作意识和安全生产知识,我们定期认真组织学习,从提高化验员的技能和操作安全入手,利用工作之余,在班内积极开展了化验基础技能、聚合原辅料各项指标、安全生产,特别是化验室安全等方面的培训。

2、长抓安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是公司遵循的安全原则,化验室对安全毫不放松,积极探索更安全的途径,把安全做实做细。常言道:安全高于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化验室的大型分析仪器,有一部分需要用到高纯气体,要作好高纯气体的管理。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的保管发放设立一定的程序制度。部室员工坚决做到四不伤害原则,把安全时刻放在第一位。

3、加强岗位练兵

俗话说“三天不说,口生,三天不练,手生”,为了让化验室分析人员始终保持较高的岗位技能水平,培养出高水平的分析队伍,下年准备为化验室化验人员进行不定时的“岗位练兵”活动。

从现场取样到试剂、药品的配置,标准溶液的标定,样品的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通过反复实践、对比研究一个完整的分析项目,分析讨论造成测定结果偏差的原因,应该怎样去消除这些偏差或减小误差,提高准确度和精密度。

第三篇:仪表工作总结

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中,20xx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里领导与同事对我的帮助和关怀之下,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化工仪表维修岗位技能,凭借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在维修工作中取得长足进步,不断改进化工仪表维修方法,提高维修工作效率。下面我对20xx年的工作加以总结:

一、20xx年工作情况

我是一名化工仪表维修工,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检修、维修化工仪表。在修理化工仪表的过程中,我作为专业的维修技术人员,具备了必要的业务素质,掌握了基本的电路基础知识,同时还掌握了常用的正确测试化工仪表的操作方式、使用方法,能分析化工仪表在使用环节发生故障的原因、方法,严格遵循科学的、合理的工作程度开展仪表检修、维修工作。正因如此,所以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很好地完成领导分配的每一项任务,快速维修出现故障的化工仪表,遇到维修时间较长时我甘愿加班,直到化工仪表恢复正常运作。同时,我充分利用空闲时间学习知识、锻炼技能,不管工作环境多么不好,我始终没有任何怨言,能正确对待,努力工作,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二、20xx年存在问题及20xx年改进措施

尽管我在20xx年取得显著的工作成绩,但问题不可避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作上还不够细致,对化工仪表维修的不安全因素的认识还不足;二是对化工仪表的保养与维修工作还存在不到位的地方,学习不足,亟待改进。

一方面,我在工作中将严格要求自己,自己遵守化工仪表维修的安全操作规程,认真学习安全规范,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坚决做到安全第一、警钟长鸣、预防为主的方针,保障安全生产。我作为一名化工仪表维修工,尽管维修工作十分单调、枯燥,但要求具备极强的责任心,在维修中不容有丝毫马虎,我只有集中精力将仪表修好,处处防意外、时时想安全,才能维护团体利益。

另一方面,面对24小时不停歇运行的化工仪表,我将加强日常的检查,以便更充分地掌握仪表的运行状况,提前清除即将发生的仪表故障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每一天上班之时,我将巡检每一个化工仪表的运行现状,并按照巡检结果开展对化工仪表的维护保养工作,延长仪表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与效益。当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严格加强对化工仪表的保养与维修工作,改变被动的仪表维修局面,虚心接受领导悉心的培训,不断提升我的维修技能,并利用书籍、网络等查询化工仪表的相关资料,尽全力掌握它们的安全规程、性能以及维修等内容,继续学习电工知识,持续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

在20xx年里,我将不断前进,不断完善自我、挑战自我,争取在化工仪表维修领域独当一面。

第四篇:仪表工作总结

20x年1-11月份在生产部和电气分场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电检仪表班基本上实现了年初时制定的各项技术监督目标。具体工作如下:

(1)从20x年111月份,至今圆满的完成机、炉的大、小修工作。在机、炉小修和大修工作中,严格执行检修工作标准和仪表检定规程。发挥电测监督职能,仪表检定合格率99%。保证大修后的设备一次起动成功,180天无临检。

(2)111月份共校验表计1053块,占全年计划的97%,其中校验变送器394块,校验指示表280块,校验电能表表148块,校验标准表185块,关口电能表46块。

(3)18月份现场共处理缺陷6起,修理表计26块,更换表计51块。

(4)在8号机、9号机大修中,我们将8号机、9号机的转子电流和转子电压回路进行了彻底改造,消除了转子电流和转子电压波动造成机组参数不稳定的缺欠,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全年共检定励磁参数变送器18块,测量表计35块,校验率100%,合格率100%。

(5)20x年111月份标准室对全厂的标准表按生产部的校验计划全部完成,合格率99%。

(6)在8号机、10号炉大修中,新立2块电能表屏,对所有电能表进行了移位,给运行抄表和校验提供了方便。

(7)为发电量及时上传,对发电机电能表全部更换为数字电能表,

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同时,对三级数据网全面改造,保证了网络的畅通。

(8)今年,仪表班同分场一起,共同完成了二十万两台炉等离子安装和调试工作,配合分场完成了14、15号炉等离子后期改造和试验工作。

111月份我电检仪表班以有限的人力,饱满的精神超额地完成了生产部及电气分场年初下达的计量技术监督计划。12月份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按着生产部技术监督和有关上级领导的要求,脚踏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把技术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第五篇:仪表工作总结

20x年1-11月份在生产部和电气分场领导的正确指导下,电检仪表班基本上实现了年初时制定的各项技术监督目标。具体工作如下:

(1)从20x年111月份,至今圆满的完成机、炉的大、小修工作。在机、炉小修和大修工作中,严格执行检修工作标准和仪表检定规程。发挥电测监督职能,仪表检定合格率99%。保证大修后的设备一次起动成功,180天无临检。

(2)111月份共校验表计1053块,占全年计划的97%,其中校验变送器394块,校验指示表280块,校验电能表表148块,校验标准表185块,关口电能表46块。

(3)18月份现场共处理缺陷6起,修理表计26块,更换表计51块。

(4)在8号机、9号机大修中,我们将8号机、9号机的转子电流和转子电压回路进行了彻底改造,消除了转子电流和转子电压波动造成机组参数不稳定的缺欠,保证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全年共检定励磁参数变送器18块,测量表计35块,校验率100%,合格率100%。

(5)20x年111月份标准室对全厂的标准表按生产部的校验计划全部完成,合格率99%。

(6)在8号机、10号炉大修中,新立2块电能表屏,对所有电能表进行了移位,给运行抄表和校验提供了方便。

(7)为发电量及时上传,对发电机电能表全部更换为数字电能表,

提高了计量的准确性,同时,对三级数据网全面改造,保证了网络的畅通。

(8)今年,仪表班同分场一起,共同完成了二十万两台炉等离子安装和调试工作,配合分场完成了14、15号炉等离子后期改造和试验工作。

111月份我电检仪表班以有限的人力,饱满的精神超额地完成了生产部及电气分场年初下达的计量技术监督计划。12月份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按着生产部技术监督和有关上级领导的要求,脚踏实地把本职工作做好。把技术监督工作落到实处。

《仪表班长年终总结(范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