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步骤(优秀范文六篇)

时间:2023-06-06 22:27:58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4798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步骤(优秀范文六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步骤(优秀范文六篇)》。

第一篇: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一、本课题的申报及立项

2012年4月,在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大力支持下,由亳州九中历史组长佟莉老师牵头,亳州九中何彦冰、李海侠等6名中学历史学科骨干教师参与发起,联合组织申报了市级课题《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2012年10月,该课题通过了亳州市教育局教研室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立项申请,被正式立项为亳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课题。

二、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1、课程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目前,全国上下掀起课程改革的浪潮,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方法被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但现在的教学方法日趋封闭僵化,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远离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

2、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主要依赖学校,学校的主要教育力量是教师,学生文化水平有赖于教师的文化水平,有赖于他的精神丰富性、知识、多艺和宽阔的眼界。教师必须具有一种对知识的不可熄灭的渴求精神!唯有如此,才能驾驭青年的思想,点燃起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火把,完成时代所赋予的“特殊使命”。

3、2010年7月,国务院正式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对于新课程改革尤其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学方法以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让教学变得新鲜有趣,学生乐于接受。在本课题的实践探索中,力求能够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个性化教学方法的优势,促使教法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得以真正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这对于新课程背景下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新历史课程的教学方法没有作相应的要求,影响的新课程的学习效率。具体表现在:

从形式上看,教学方法从“满堂灌”发展到“满堂问” 。忽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训练,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从难度上看,教学方法缺乏层次性。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学生,方法都是一模一样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久而久之,势必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内容上看,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三、本课题的研究条件

1、理论条件

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赞可夫(1901~1977年)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主张“以最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系统地、有目的地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

前苏联建国时期的卓越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曾经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将其定义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成了三种类别:学生能独立进行的、即使借助帮助也不能表现出来的、处于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借助他人帮助可以表现出来的。维果茨基明确指出了教学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教学促进发展,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良好的教学走在发展前面并引导之。”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先生提出的学科基本结构理论认为,围绕“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认为“不论我们选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从心理学角度看,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的主要功能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史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而健康的情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2、资源条件

我们具备了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以下理论与资源条件:近年来党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例如1998年12月国务院颁发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2001年7月国务院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

近年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有关教育发展与改革问题的讲话;例如江泽民、胡锦涛等对我国教育问题的重要论述;胡锦涛、温家宝在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等。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出版,人手一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人手一册)。

有关历史新课程学术专著30余册;历史新课程改革等问题的研究论文、研究报告(课件)一百多篇,已经整理成电子稿,供课题组全体成员参考。

刊登有关新课程改革研究论文的杂志:例如《课程教材教法》、《历史教学中学版》、《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课题参与学校均订阅)。

有关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网站:例如“基础教育网”(http:www、100875、com、cn)、“中国史学网”(http:www、chinahis、com)“中国历史课程网”(hist、cersp、com)、“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等。

此外,我们将时刻关注学界研究动态,借鉴学界前辈、专家和广大同仁的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学界前沿研究,加强与前辈、专家及同仁的切磋与交流。

3、新课改提出“高效课堂”的理念,我们希望通过历史教学方法的研究让历史课堂教学更有效率。

4、有我们亳州九中领导重视和支持,同时我们亳州九中有着过硬的硬件资源和优秀的教师团队。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方法

随着现代历史教学的不断改革、优化,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历史教学的需要,这就对教学方法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水平,符合教学目标,还要体现启发性、典型性,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又能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既面向全体,又关注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上的差异性,提倡“基本教学模式+灵活多样的内容设计”。鉴于此,学校教研组配备了两台电脑,便于教师查找资料。一方面学校为教研组资料库订阅了不同的图书资料;另一方面模式,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做有所得,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形式多种多样。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可采取观察法、问卷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等,课题研究初期,综合组教师要根据自己所任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调查问题学生的根源。

(1)理论研究:通过相关理论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吸收先进理念解决有关疑问,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2)个案研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科学合理的跟踪、调查、分析,为课题研究提供详实的资料。

(3)实验总结:在调查摸清底细的基础上,进行实验,不断总结,不断调整,形成有本校特色的操作方法。

(4)行动研究:坚持理论联系实践,边实践边探索。

(5)对比研究:在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考试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效果。

研究对象:为课题组成员所带班级的学生。

五、课题研究范围及实施原则

课题组从研究内容本身实际情况出发,按照班级学生年龄特点,结合所任学科特点,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在不同年级、不同班级进行研究,逐步摸索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为培养学生良好课堂行为习惯的途径与方法,纠正不良行为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全面性原则。

研究《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时,要研究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完成课堂教学的各项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2、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有利于学生发展制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方案、组织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要体现教学的民主性、科学性和实践性。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研活动只有贯穿于实践活动中,才能发挥其失效性功能,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更好地发现问题,调整教法,总结经验,走向成功。本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实践中检验、实践中提高。

4、发展性原则。

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发展,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的人格、学识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5、渗透性原则。

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要做到教书育人,关注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6、合作性原则。

本研究要求课题组全体成员在通力合作、共同实践与探索中完成,发扬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家、校联合,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课题研究措施与步骤

(一)实施措施

(1)加强研究人员的培训。课题立项以后,组织研究人员学习课题实施方案,明确研究目的,了解研究内容,掌握研究方法。学习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专著。

(2)课题研究纳入日常工作,制定课题实施计划,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研究。把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研讨课、交流研讨会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覆盖到学校管理、年级管理、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各个层面,形成学校物理教研组总课题――课题组成员子课题,学科教师小课题的研究网络。

(3)资金保障。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如外出学习、购置图书、研究人员的科研经费、论文的评选等。必要时学校需从办公经费中支付。

(二)实施步骤

1、实施阶段:(2012年9月――2015年6月)

各位参加研究的教师先采用一些新方法进行教学,然后通过和学生座谈、问卷、考查等方式,确定一项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坚持一个学期后,通过考试成绩分析、问卷调查等了解教学效果,如果效果不够理想,课题组负责人召开课题组会议进行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写出经验教训,向报刊投稿。

2、总结阶段:(2015年9月――2015年10月)

参加研究的教师将自己研究的所有材料进行整理,写出各自所承担的模块的实验报告,然后转交负责人,负责人根据所有材料,写出综合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结集投稿,并编出研究集。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佟莉:学科组长,负责整个科研课题的理论指导和协调工作,不定期地对研究工作给予督查,同时对历史研究成果进行整合,将研究成果在全市加以推广。

胡艳民:负责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研究,及时召集有关会议,处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拟订课题研究计划、报告等。

何彦冰:负责必七年级教学方法的研究。

李海侠:负责八年级教学方法的研究

屈金全:负责九年级教学方法的研究

耿立涛、何彦冰:主持课堂教学,李海侠、佟莉负责实验班的教学,曲金全、马柱华负责对照班的教学,同时负责材料的收集、整理。

第二篇:小课题开题报告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①研究目的

随着农村幼儿园地蓬勃发展,幼儿园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和各相关部门不可忽视的严峻问题。本课题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安全现状的分析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解决和防范幼儿园安全隐患的具体措施,为更好的促进幼儿安全健康成长提供借鉴。

②研究意义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日益重视,农村3-6岁幼儿入园人数也日趋增多,幼儿园安全事故也频繁出现。本课题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安全现状的调查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各部门对农村幼儿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更加普及农村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做好幼儿安全工作。

2.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对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高度重视,而农村幼儿安全教育无疑是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方面,国家强调“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的精神。《纲要》的'颁布与实施,说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也进入到一个发展速度快,发展态势好的时期,但是还存在严峻的安全问题,需要高度重视。丁金霞、欧新明的《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对农村公办和民办幼儿园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分析统计。国内还有不少关于农村幼儿园安全问题的分析研究。农村幼儿园安全问题逐渐被社会各界,国家各政府及有关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①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构思→查阅有关资料→选题→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撰写论文→修改论文→成文

②研究方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文献法

③研究内容:

周围社会环境安全问题

校园周边治安状况呈现哪些不稳定因素,对师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带来的影响。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是否混乱,文化市场经营管理问题,是否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环境污染问题;加强门卫管理。

2.园舍安全问题

“5・12汶川地震”给了我们血的教训,各幼儿园要在各学区的指导、领导下,把重点放在对幼儿园建筑的整改上。要调整园址,规范规模、规范规划设计;要做好幼儿园食堂卫生方面的整改工作;要做好幼儿园园舍的修缮及设备的添置工作。

3.园内设施设备安全问题

消防设施配备符合要求;楼梯、走廊及其他安全通道设置合理;各类玩具应符合安全标准

4.幼儿自身安全防护问题

同伴咬伤打伤;摔伤跌伤;烫伤烧伤;尖锐物体致伤

5.农村幼儿教师素质对幼儿身心发展安全问题

不能妥善处理幼儿之间的发生的纠纷,使用“惩罚”、“体罚”等否定方式来对待幼儿。

6.交通安全问题

校车接送安全,幼儿园上学放学时门口有专人值班,园内车辆停放规范。

7.幼儿饮食安全问题

食堂卫生,饮用水卫生,食品采购、运输、加工、餐具等安全问题,厨房卫生,保健员定期计算幼儿进食量、营养量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实行方案:

进度安排:

预期效果:

5、已查阅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组织编写.《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解读(2010-2020)[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7-2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9.

(3)《幼儿园管理条例》.2006.

(4)丁金霞,欧新明.当前我国农村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9(1):11-14

(5)王欣荣.不容忽视的安全教育衔接[J].幼教园地,2007(1)

(6)刘茗,崔美兰.农村民办幼儿园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7)阎玉珍.未成年学生意外伤害原因与对策[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1).

(8)顾荣芳.幼儿健康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1、57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

第三篇: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

②启发人们的思维。

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

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

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

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

(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

(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功能分析法

功能分析法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是社会调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过说明社会现象怎样满足一个社会系统的需要(即具有怎样的功能)来解释社会现象。

数量研究法

数量研究法也称“统计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模拟法(模型方法)

模拟法是先依照原型的主要特征,创设一个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的一种形容方法。根据模型和原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模拟法可分为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两种。

第四篇: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开题报告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这在第一部分已经谈到。(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六)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怎么样。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就是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如何撰写教育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

一、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或课题组主研人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研究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是对课题的再论证和再设计。

二、开题报告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研究思路,完善实施方案,明晰研究技术线路,再次论证研究课题重要一步。

三、开题报告论证的主要内容

1、审定课题名称。一是看名称表述是否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课题的名称要把课题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规范就是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的句型不要用。二要看名称是否简洁,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

2、寻找研究依据。政策依据、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充分、贴切、准确,不要贴标签,拉大旗,喊口号。

3、分析研究背景――现实背景、历史背景要清楚,符合实际。

4、查新研究现状――单位的研究现状及问题点评;国内的研究现状;国外的研究现状。用书检和网检的方法。

5、论证研究的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改革价值。

6、阐述研究的意义――有现实意义;有历史意义;有实践意义;有方法论意义。

7、界定核心概念。就是对关键词、关联词的概念、意义、本质、联系进行阐述。

8、完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程序;提出研究假设;确定研究目标;提出研究措施;落实研究内容;提供研究方法;划分研究阶段;落实研究人员;预测研究成果效应;建立研究组织;规划研究管理;分析规划研究的保障。

四、开题论证的方法以综合评价为主:

一是课题单位的自我论证评价;二是同行的论证评价;三是科研管理部门的论证评价。由预审、初审、学术评审、综合评审四个阶段组成。预审与初审可在开题前后的时间里进行。重点侧重在课题选择和课题计划的制订上。学术评审与综合评审要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重点放在计划实施与成果的预期鉴定上。

五、开题报告的写作

(一)开题报告的组成。三个主要部分:前言、正文和结语;三个次要部分:标题、署名、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

(二)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1、课题名称。题目必须与内容一致。确切、中肯、具体、鲜明、简练、醒目。开题报告一般不使用副标题。

2、署名。在题目的下面,必须签署课题研究单位,一般不写撰写者姓名。署名的目的是表示对开题报告负责。

3、开题报告可以不写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4、前言。前言是开题报告的序言。前言部分一般都应说清楚课题选题、立项、批准的过程,以及开题前的准备、开题缘由、开题意义,开题前所进行的调查情况所做的工作等。要力求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并实事求是,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不要面面俱到,不着边际,文不对题;或一步登天,言尽意止,不留余地。

5、正文。开题报告的正文部分占报告的主要篇幅,它是报告的主体。正文部分必须对再次论证的内容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包括研究前的观察、测试、调查、分析、学习,材料形成的观点和理论。

6、简短的结语。开题报告的结语要简洁,可以对课题管理部门提希望,给研究人员提要求,可以表示课题组的态度和决心。

7、可以写上引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撰写开题报告时引用了他人的材料、数据、论点、文章要按要求注明出处。反映出课题组严肃的科学态度,体现出开题报告的科学依据,同时也是尊重他人劳动的体现。可以是页末注(脚注,在本页文章的下端)、文末注(段落后或篇后注)、文内注(行内夹注)和书后注四种。开题报告也可以有“致谢”。对于曾经指导、参加过选题、论证,或对此工作提供建议或便利条件,而又没有在课题组的同志,可用简短的文字表示感谢。开题会上,有关专家必须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问质疑。但开题会不同于成果鉴定会,更主要的应该是完善方案。在确定研究有明显价值的前提下,论证双方应全力讨论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

专家审查的内容包括:

1、选题是否当,是否符合立项条件;

2、课题论证是否充分;

3、负责人的素质或水平是否能承担此课题;

4、课题组力量如何或分工是否得当;

5、资料准备如何;

6、最终成果预测如何;

7、是否具备完成本课题所需的其他条件;

8、经过比较,本课题是否有更合适的承担人;

9、其他原因(加以说明)。

第五篇:小课题开题报告

我校《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研究》课题,已通过***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立项(立项编号是*****)。经领导批准,今天开题,我代表课题研究组,将本课题的有关情况向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们作如下汇报: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造成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学生通过加班加点,大量的机械练习、背诵等,掌握的是死的知识,至于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怎么运用,都不得而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这种现象的描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是重要原因之一。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学生及家长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是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生物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巧妙自然地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释放创新潜能。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拓宽了课堂的空间规模、教材的知识广度,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力图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就是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提出来的。研究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我们认为该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实验的理论基础与依据

(一)建构主义理论

该理论对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课程和教学理论、指导和促进我国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灵魂就是认为:人的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的,而是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的,指出教学应当力求使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建构,而不是要求他们复制知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具有主动选择、发现、思考、探究、应答、质疑的需要与可能。生活化教学研究,就是将这一先进的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体现。

(二)国外教育理论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有些儿童在小学里是优秀生,而到了中年级却变成了学习差的学生。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不会运用概括性的知识去认识周围现实,而学生之所以不会运用,又是因为他们的概括性的概念、结论和判断不是通过研究事实和现象的途径形成的,而是死记硬背得来的。”知识的形成要从现实生活中来,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地运用。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地进行学习。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

(三)国内教育理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新课程提倡“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生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这些理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教育的方向和应追求的目标。“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研究”正是想探讨这个问题并付诸于实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会学习、学会发现、学会运用。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所谓生物生活化教学,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生物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中获得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必要的社会生活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同类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学校的课堂教学的生活化的研究已有了近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首先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观点,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进行教育改革。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认为,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就是倡导每一个学生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五、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一方面拓宽课堂的空间规模,另一方面拓展教材的知识广度。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本课题研究的侧重点与其他人的研究不同,我们研究的是如何让生物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特别是同体育教学之间密切的渗透,有其推广价值。

六、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目标

1.探索生物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2.探索生物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的操作模式

3.提高学生认识生活、适应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和创造生活等方面的能力

(二)内容

1.教学目标要体现生活化

目标是行动的向导,教师要真正落实“生活化”的理念,首先应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从一维转向多维,即从传统的过于偏重认知目标,向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的目标转变。

2.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

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调查、实验、探究等方式实现学生的自主建构,使他们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生活与知识融会贯通,在实践探索中体会成功的乐趣。

在生物教学中,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因此,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一种“案例”,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获得“案例”本身,而应是掌握“案例”之后的某些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不应该拘泥于教材,教学内容要体现生活化。

3.教学方式要体现生活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即由传统的师生授受向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和探究教学转变。

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不再是认识与被认识、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多向交流的关系。

七、研究对象与范围

临沂册山中学七年级和八年级全体在校生

八、课题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方法

前期工作: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学习有关文献,搜集资料;

具体实施阶段:以行动研究法为主,根据学生实际确定实验班级将收集整理的成功经验分别进行实验,探索最佳途径;辅以个案研究法,选取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个案研究。

成果总结阶段:以实验观察分析法,案例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广泛收集生物生活化教学的各项资料进行归纳整理。

九、课题研究的.措施和步骤

(一)研究的措施

1.在课堂上让学生说起来

(1)“课前5分钟随谈”指在每次课前由老师指定一个学生利用三到五分钟时间,在一种轻松、民主的氛围中,通过即兴演讲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讲述与生物相关的生活小常识、趣闻、名人轶事、科学前沿等,既提高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演讲后师生互动式的评论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还不够,还要求每一个学生将所讲的内容摘抄或剪贴到生物记事本上,供全班同学翻阅浏览。如果坚持下来,学生知道有关生物的知识会越来越多,会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也会激发学生对生物的一些思考。(2)利用不同课堂“说”.新授课时,让学生说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知识和生物学信息;探究课时,让学生领悟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性。学会正确的表达个人与小组的探究原理、思维方法、操作过程、实验现象、探究结论及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以引起全班的关注。在交流过程中,还养成了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3)小结课时,放手让学生运用各种形式总结单元的知识、能力、情感各方面的所得提供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展示出来。

2、在课余时间

(1)营造校园浓郁的生命科学氛围

教师在课堂上要使用生动、鲜活的例子、多种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利用教室的黑板报、著名的生物学家肖像及名言、学校的学科专栏、学科专题报告、学科竞赛、学习经验交流等形式;营造学习生物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感受到良好的心理暗示,感受生命科学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生命科学意识。

(2)把课堂从教室转移到校园

可以从校园里的各种花草树木入手,让学生辨别植物的种类,结合季节更迭,注意培养学生采集标本并进行制作的技能。同时,利用家养动物和常见的动物进行种类的识别。结合生物实物、挂图、模型等较直观地提供生物学的知识,把学生带到一个视觉清楚的世界里。还可以进行课外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结合课本的知识,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设计,并进行科学实验。

(3)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对身边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污染原因及状况调查,对绿色工厂的参观访问,让学生提出环保设想和对策;通过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环境宣传、环保知识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理解和认识,让他们成为环境保护资源的有力宣传者和执行者;生物教学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多选择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生物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交给学生一些扦插、压条、嫁接的常识,并在课外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利用周末和假日开展实践活动。

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和适应社会,因此要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和提高自身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实验、调查、发现搜集、选择信息、分析归纳、设计和调整方案等,在探究中不断积累经验,挖掘发展潜能,增强创新和应变能力,利用周末开展可以减轻学生学习的课业负担。

(二)本研究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XXXX年10月-XXXX年12月)为资料准备、理论学习和实验设计阶段

确定课题研究的方向、内容、对象,学习相关理论,讨论课题实施计划,完成课题实验方案的总体设计及课题组各成员的具体分工,申报与立项。

2.第二阶段(XXXX年1月-XXXX年12月)为课题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主要任务是按课题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实施,运用科学方法、手段进行实施研究,从而为课题研究获得第一手材料。

3.第三阶段(XXXX年1月-XXXX年6月)为课题研究的总结阶段。全面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资料,总结经验与研究成果,全面汇编实验资料,撰写实验报告。

十、课题成果形式:课件、论文、结题报告

十一、研究人员分工

柏玉娟:课题第一负责人,主持课题研究工作,制定课题研究方案,负责指导、调整、协调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过程,案例收集、组织教学研讨、阶段总结会议召集,结题报告等。

组员:

******个案研究,撰写相关论文

******资料搜集整理、过程记录

******资料整理、数据分析

******资料整理、记录

十二、课题经费预算

基本经费和课题运转所需硬件投资共计:8000元

学习资料费用约计3000元;调查问卷印刷约计500元;电脑、简单打印资料约计1000元;其他3500元。

参考文献:

1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杭州大学教育系,1977(8)。

2杨心岳。生活中的生物学[J].《生物学通报》,1999年第12期。3吴昊,张赣道。生活垃圾生物处理的研究与展望[J].《中国环保产业》,20xx年第8期。

4徐丽,练成燕。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清洁发展机制[J].《上海节能》,20xx年第7期。

5李津军。生物工程技术与我们的生活[J].《科技潮》,1999年第9期。

6吴遵民。《外国教育论著选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9)。

7胡适。《胡适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

8张诗华。加压与常压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效能对比[J].《中国给水排水》,20xx年第15期。

9陆艳阳。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20xx年第178期。

10曾繁荣。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绘图的改进[J].《中学生物教学》,20xx年第170期。

11冯庆婷,全刚。新课改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的新追求[J].《中学生物教学》,20xx年第170期。

12黄建书。发展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几点建议[J].《中学生物教学》,20xx年第2期。

13苏霍姆利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二版)[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14王荐。生物学教学的生活化[J].教学月刊中学版,20xx年。

15胡姣娥。让初中生物教学更加生活化[J].中小学教育论坛,20xx(3)。

16黄建书。《生物探究教学论著》(第一版)[M].苏州大学出版社,20xx(1)。

17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东方出版社。

18张大钧。《教师心理学》[J].人民教育出版社。

19肖国琴。浅谈新课程理念下探究性学习的组织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xx年第一期。

20赵占良。生物学教学中的问题设计例谈[J].《中学生物教学》,20xx年第二期。

第六篇:开题报告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课题开题报告与研究方案的含义与作用

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开题报告是提高选题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环节。

研究方案,就是课题确定之后,研咳嗽痹谡娇寡芯恐爸贫┑恼隹翁庋芯康工作计划,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研究方案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

第二部分 写好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应做的基础性工作

写开题报告和研究方案要了解它们的基本结构与写法,还要做好很多基础性工作。首先要了解别人在这一领域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熟悉了别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情况,我们才不会在别人已经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况下,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会站在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其次,我们要掌握与我们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没有理论基础,就很难深入研究进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因此,进行科学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这样制定出的报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学、更完善。

第三部分 开题报告的结构与写法

(一)课题名称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活动课实验研究,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五)课题研究内容、方法

(六)课题研究工作的步骤

(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

主要看参加人员的整体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课题负责人的水平如何。如果参加人员和负责人既没有理论又没有实践经验,这个课题无法很好地完成,也就无法批准立项。

(八)现有基础

主要是人员基础和物质基础。很多课题对人员和设备方面要求是比较高的,如果基本的研究条件都没有,这个课题同样不能立项。

(九)经费估算

课题在哪些方面要用钱,用多少钱,怎么管理等。

《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步骤(优秀范文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