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英美文学开题报告(大全)》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英美文学开题报告(大全)》。
第一篇:英美文学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The Destiny of Sister Carrie-An Analysis of “New Female Image” in Sister Carrie(嘉莉妹妹的命运-浅析《嘉莉妹妹》中的新女性形象)
一、 选题动机、可行性分析、意义、重点和创新点:
1选题动机:对作者的作品比较感兴趣,而且嘉莉妹妹比较贴近现实生活。在现今社会中有很多女性的生活与嘉莉很相近,可以引起共鸣。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e author’s writing themes. And Sister Carrie relatively close to real life. In today's society there are many women in the life and Carrie very close, can resonate.
2可行性分析:
(1)选题意义:反映现今社会的诸多问题,以启示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嘉莉妹妹>是西奥多德莱塞的杰出代表作,该小说勾勒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消费主义和自然主义所展示的一幅精彩画面,真实地再现了20世纪初的美国大都市生活。Reflect the many problems of modern society, is a lesson people establish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2)选题重点:对嘉莉这个主要人物的性格以及影响她的外界环境因素的分析。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character of Carrie and her impact on th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3)选题创新点:从侧面反映现实生活From the side of the situation reflects real life
二、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There are not so much articles which talk about the Sister Carrie
国内外研究此课题的文章并不多见, 在美国文学史上,嘉莉妹妹一直是颇具争议的人物形象.
三、毕业论文研究基础及研究方法:
(1)研究基础:I have read the novel before and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the theme
the novel involves ,together with we learned the novel not long before. After
the teacher analysizes it for us carefully, I hav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to it.
我以前就读过这本小说的中文版本,看完之后我对里面涉及的主题很感兴趣。加上后来我们学习了这篇小说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它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2)研究方法:close-reading
仔细读过原著并读过作者相关的自传,我是在认真细读全文的基础上写这篇论文的。
四、论文提纲:(用英文撰写)
A Topic Outline
Thsis:an adapting of traditional conception of feminine idiosyncrasy.
1.Introduction:Sister Carrie’s desive in her hometown and in the city
2.Shows
Carrie is a “New Female” through her three characteristics
A.Her drsive is impossible to getsatiable
B.She doesn’t obey noral standard any longer
C.Carrie palys a positive role in her rags-to-riches fate
3.The influence of the external factors on Carrie
A.The driving of “American Dream”
B.Stimulation of high-consumption
4.Conclusion:Analyzes the internal motivations for the forming of “New Female”
五、 参考文献
1Sister carrie under the unconventional discourse of feminism<<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吴红云 , WU Hong-yun
2An Analysis on the Character Carrie<<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李旭, LI Xu
3Exploration into an Insatiable Character-- An Analysis of Dreiser's Portrait of Sister Carrie<<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高玉芬 , GAO Yu-fen评《嘉莉妹妹》消费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现实意义
4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Naturalism and Consumerism Represented in the Novel Sister Carrie<<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嘉莉妹妹》时代生活的画卷
5Sister Carrie - the Picture Scroll in the Life of the Time<<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3期伍柳 , WU Liu "新女性"的背后--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嘉莉妹妹》
6Behind "New Woman"--A Review on Sister Carrie in Light of Feminism靳怀芳 , 胡宗锋 ,
[英美文学开题报告]
第二篇:英美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英美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开题报告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英美文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题目:回归自然—论<呼啸山庄>中自然和文明的冲突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来源
在考研过程中遇到类型相关的题目,本人很感兴趣,于是确定选择该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来叙述《呼啸山庄》中文明与自然的冲突。(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艾米莉•勃朗特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小说家和作家,是著名的勃朗特姐妹之一,也是三姐妹中最具天赋的一个。她一生只写了一部小说《呼啸山庄》,但是这部伟大的作品却使她扬名于世。通过《呼啸山庄》,艾米莉•勃朗特以维多利亚时代为背景,通过写两个截然不同的家族,三代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充分表现了维多利亚时期文明和自然之间的冲突以及怎样反映了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的偏爱。小说中自然和文明冲突不断,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多次运用对比和象征来表现此冲突,例如,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的冲突,凯瑟琳两种不同的爱情观的冲突。这种冲突正是基于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异于常人的热爱和当时现代文明盛行的背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姐妹从小生活在荒原上,自然在她们心中是神圣之物,这点很像新英格兰超验主义的观点。并且英国浪漫主义时期沃兹沃斯和柯律利治等著名诗人影响,自然,情感和哥特式元素在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中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艾米莉•勃朗特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维多利亚时代,当时的人们以自然之情为基础的生活受到现代文明的激烈冲击。作为维多利亚时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艾米莉•勃朗特看到了现代文明带来的种种罪恶,内心更加执着于对自然的喜爱。
因此,要想真正读懂这部伟大的著作,就必须要了解小说中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观点。只有了解艾米莉•勃朗特对自然和文明的态度,才能真正明白在这爱恨情仇下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人类生活应该顺应自然和本性。通过《呼啸山庄》中自然和文明的从图矛盾,由此来叙述《呼啸山庄》中回归自然的观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1.陈茂林从艾米莉•勃朗特所受的自然的影响来分析,他的《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认为《呼啸山庄》是一部自然颂歌。小说中自然有着独特的作用,它使人精神放松,包容所有人,它似乎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灵魂,分享着人的痛苦和换了。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自然和文明的冲突和矛盾。
叶利荣则在其《追寻自我的历程——<呼啸山庄>主题探析》一文中提出:艾米莉•勃朗特在小说中塑造的两个富于激情和叛逆的人物形象——希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展示了他们在迷失之后寻找自我回归的艰难历程表现了处于自我冲突中的人的内心世界。他们充满抗争的一生是生命个体追寻自我历程的'真实写照。
2.王宏洁则在《自然与文明的冲击》中认为,自然和文明的冲突矛盾也就是《呼啸山庄》中的其中一个重要主题。自然,要求人们生活需要顺从内心情感和自然本性,得到自然错给予的舒适和自得。而文明,则是不同于自然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要求人们生活遵从道德和理智。文明由此带来了物欲横流的社会以及追逐自身利益的人类,因此纯净自然之人被文明所污染。而自然不会随着文明的出现和进步消失,自然会一直存在。所以自文明诞生开始,文明和自然的冲突就不断。
(二)国外研究现状
1.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九一六年就写过《〈简爱〉与〈呼啸山庄〉》一文。她写道:“当夏洛蒂写作时,她以雄辩、光彩和热情说‘我爱’,‘我恨’,‘我受苦’。她的经验,虽然比较强烈,却是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在同一水平上。但是在《呼啸山庄》中没有‘我’,没有家庭女教师,没有东家。有爱,却不是男女之爱。艾米莉被某些比较普遍的观念所激励,促使她创作的冲动并不是她自己的受苦或她自身受损害。她朝着一个四分五裂的世界望去,而感到她本身有力量在一本书中把它拼凑起来。那种雄心壮志可以在全部小说中感觉得到——一种部分虽受到挫折,但却具有宏伟信念的挣扎,通过她的人物的口中说出的不仅仅是‘我爱’或‘我恨’,却是‘我们,全人类’和‘你们,永存的势力……’这句话没有说完。”
2.英国进步评论家阿诺•凯特尔(ArnoldKettle)在《英国小说引论》一书中第三部分论及十九世纪的小说时,,他总结说:“《呼啸山庄》以艺术的想象形式表达了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精神上的压迫、紧张与矛盾冲突。这是一部毫无理想主义、毫无虚假的安慰,也没有任何暗示说操纵他们的命运的力量非人类本身的斗争和行动所能及。对自然,荒野与暴风雨,星辰与季节的有力召唤是启示生活本身真正的运动的一个重要部分。《呼啸山庄》中的男男女女不是大自然的囚徒,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而且努力去改变它,有时顺利,却总是痛苦的,几乎不断遇到困难,不断犯错误。”
三、课题研究内容及创新
(一)课题研究内容
艾米莉•勃朗特在《呼啸山庄》中多次运用象征主义,例如,呼啸山庄和西斯科拉里夫与儿时的凯瑟琳代表自然,他们崇尚自由,顺应自然和暴风雨似的生活原则。。而与呼啸山庄对立存在的画眉山庄以及林顿家庭则代表文明,他们彬彬有礼,服从一切社会原则。自然和文明表面风平浪静一直到西斯克里夫和凯瑟琳偶然闯进画眉山庄,于是冲突不断。凯瑟琳的自然之情开始受到文明的真正挑战,她开始背叛自己的内心情感,越来越像淑女,最终她舍弃对西斯克里夫的真爱嫁给埃德加•林顿,表面上文明占取了绝对优势。但是婚后的凯瑟琳被内心的自然之情折磨致死。而西斯克里夫也因为凯瑟琳的背叛自然性扭曲到极端,他变成了复仇的恶魔。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约束人的真实自然之情,造成了悲剧。尽管文明带来了进步,但是文明却扼杀了人性。最终,艾米莉•勃朗特让西斯克里夫在死前打开阻碍之窗—文明,让两人的游魂在荒野间游荡。种种表明艾米莉•勃朗特对两人爱情的同情以及要求人顺应人性,重返自然的思想。
本选题拟从三个部分加以阐述:
1.自然和文明的定义
2.自然和文明的较量:
a.自然和文明的象征: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西斯克里夫和林顿及其哈的顿
b.自然和文明的斗争:凯瑟琳的爱情选择和西斯克里夫的疯狂报复导致人性的扭曲
3.结论
人应该顺从自然,归顺自然。文明的侵犯使人性扭曲以及给人带来毁灭性的灾害。
(二)课题研究创新
本文主要通过对《呼啸山庄》中象征主义的运用,来解析自然和文明的冲突。艾米莉•勃朗特不仅塑造两个截然不同的庄园,分别代表自然和文明,还赋予住在两个山庄中类似他们山庄的性格,通过他们的对比以及他们交织时所产生的矛盾分歧来说明自认和文明之间的对抗。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本选题拟采用多种研究手法,然后再结合定性分析研究法、综合查找法、归纳法、翻译法、文献综述法、文献检索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加以详述。主要包括:
1、定性分析法:根据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出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
2、归纳法:通过许多个别的事例或分论点,然后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3、文献法:即历史文献法,就是搜集和分析研究各种现存的有关文献资料,从中选取信息,以达到某种调查研究目的的方法。
4、文献综述法:即针对某个研究主题,对与之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所负载的知识信息进行归纳鉴别,清理与分析,并对所研究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已取得的研究状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叙述,评论,建构与阐述.其中,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收集整理专题文献,阅读与挖掘文献内容,清理与记述专题研究状况,建构与阐明专题研究发展趋势。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成果
(一)研究计划
4月15日—4月18日:指定论文指导教师,学生选定题目;
4月19日—4月25日:完成任务书部分和开题报告;
4月26日—5月12日:完成论文第一稿;
5月13日—5月22日:完成并上交论文第二稿;
5月23日—5月31日完成论文三稿(5月31日上午11点之前上交,以便答辩老师阅读),指导教师分组阅读论文,师生做好答辩准备;
6月1日—6月9日:论文答辩(答辩后,学生对教师提出的意见要及时修改,以便装订论文终稿)。
6月10日—6月12日:二次答辩及论文装订、成绩评定。
(二)预期成果
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进度提交一份具有一定的理论或应用价值的,字数在5000英文单词左右、英美文学方向的的学术论文。
六、参考文献:
[1]BronteEmily.WutheringHeights[M].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OxfordUniversityPress,1999.
[2]Cecil,David.EarlyVictorianNovelists:EssaysinRevaluation..1934
[3]艾米莉•勃朗特(EmilyBronte)著,方平译.呼啸山庄[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Bronte)著,宋兆霖译.勃朗特两姐妹全集[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5]陈茂林.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呼啸山庄》的生态批评[J].外语教学.2007(01):69-73
[6]栗华.“野孩子”的爱与恨——对《呼啸山庄》意象和主题的一种阐释[J].北方论丛.2001(6):80-83
[7]裴双.人类应有的前行姿态——论《呼啸山庄》对野性与文明的取舍[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80-85
[8]邵旭东.何以写出《呼啸山庄》?——也谈艾米丽•勃朗特创作源泉问题[J].外国文学研究.1996(04):77-81
第三篇:中国古代文学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墨家的言说方式与墨学的中绝 文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的特色及重要参考文献目录等) 研究现状: 墨子,名翟,生活在春秋末战国初,鲁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是墨家思想的创立者及集大成者,他和他的弟子根据他的言行所成的著作>全面体现了他的墨家思想,构建了完整的墨家体系。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主要思想观点都被收录在《墨子》一书中。《墨子》是我国先秦时代学术思想集大成之作,堪称包罗中国古代各门学说的百科全书。其论述涉及政治、经济、逻辑、语言、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军事等诸多学科领域。墨子创立的墨家学派,在战国时期,与孔子创立的儒学,并称显学。儒墨两个学派在当时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拥有众多的学徒。在战国后期的一段时间内,墨家学派的影响力甚至超过了在中国封建文化时代牢牢占据主流文化地位的儒学,在当时有“天下非杨(朱)即墨”的说法,更是引起了儒学大师孟子的不安。但墨学的显赫只维持了一两百年,秦汉以后突然衰落无闻。直到清中期以后,才被一些学者发掘、搜索并加以整合和研究,使墨学重新回到世人的面前。从秦汉到清中叶,墨学中绝长达两千年之久。 20世纪前,墨学研究主要成就在清代,研究的主要成绩有二:一是《墨子》文本整理。二是《墨辩》研究的兴起。秦汉以来,由于当权者对文化统治政策的变化及其它原因。墨学失去了与儒学并称“显学”的地位。文人传承不盛,从秦汉开始至元代一千五百多年间,墨学著作的整理仅10种(包括佚书);明代270余年,墨学著作整理26种;清代260余年,墨学著作整理达到了52种。秦汉以来,自刘向校书后,《墨子》一直没有被系统的整理过,故脱、讹、衍等现象十分严重,以至不可读。至清代,文人毕沅、孙诒让等人的校释整理,才使《墨子》成为了可读可解之作,为20世纪墨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墨子》文本。然而,清代墨学的主要研究成果在于《墨子》的文本整理,而系统的义理研究专著几乎是空白。在这方面,当时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也是整个中国古代典籍研究通病――重校释轻义理,有待于现当代研究来匡正和补救。当时,由于时代的原因,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梁启超的《子墨子学说》一改前人序跋、礼记、评说、眉批中述说墨家义理的传统做法,效法西方,引入比较学的方法,首开以学术专著的形式对墨家义理进行著书立说。书以专题研究的形式,对墨家义理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其所进行的墨家宗教研究、墨家政治学说研究、墨家经济学说研究、墨家兼爱思想研究、墨家实践思想研究等一直是20世纪墨家义理研究的热门话题,而清中期以后,《墨辩》研究的兴起,墨家科技论说的发掘以及墨家科技理论被逐步的认识,也开创了20世纪墨学研究的新形式。 20世纪50年代后,特别是50年代到80年代初,因为中国特殊的政治时代原因,墨学的研究分为散为大陆墨学与台湾墨学研究。其两者在研究类别、研究方法上各有特点,虽然两者在重视社会学说、逻辑和科技论说方面一样,但是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大陆多墨辩逻辑与墨家科技的研究,而台湾多墨家社会学说研究。究其原因,还是跟两地不同的政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在综合研究上,由于当时国内政治因素的影响,大陆著作数量明显少于台湾,其中只有任继愈先生的《墨子》称得上是研究专著。而台湾,则有薛保纶的《墨子的人生哲学》、高葆光的《墨学概论》等多种较高评价的著作。其次,在综合研究之外,台湾此时期,引人注目的还有不少专题研究著作,社会政治方面的有张幸助的《墨子的社会思想》、学说比教方面的有陈拱的《儒墨平议》、语言学方面的有周富美的《墨子假借字集证》等等,门类多样。而这段时期,大陆墨学成就是《墨辩》的研究,这也是跟当时国内政治运动不断,学者思想和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研究多选择与政治无关的研究方向,因而多以墨辩逻辑和墨家科技论作为研究对象。是以综合方面有谭戒莆的《墨辩发微》、高亨的《墨经校诠》;逻辑研究方面有詹剑峰的《墨家的形式逻辑》;墨家科技方面有陈奇酋的《墨子的科学――力学和光学》。在此年间,共有墨学论文约456篇,而其中台湾地区的论文就有398篇。其后,70年代末,中国的特殊政治时期结束,文化界得以蓬勃发展,到90年代末,共有墨学论文1248篇,而台湾地区只有157篇。这足以说明,大陆墨学研究后来者居上,墨学研究得到长足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后,研究日益成熟,在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伴随着西方理论的传入和新的研究资料的发现,墨学更是得到长足发展,研究方向涉及政治、经济、逻辑、语言、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军事等诸多学科领域。研究范围更是不断扩大,由此走向多元化。然而,相对于墨辩逻辑和墨家科技论研究的繁荣,墨学的文学研究相对薄弱。进入新世纪以后,墨学的文学研究日益被研究者重视,于1990年12月29日,山东大学与滕州市联合组建了墨子研究中心,又于1992年10月6日成立了中国墨子学会,这两个组织的建立,都大大推动了墨学的研究。近年来,墨学的文学研究,综合起来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争论。一是墨子的里籍和时代。二是墨子的思想体系和研究。三是墨子和其他学派的关系。四是墨学“中绝”原因探讨。 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墨学的“中绝”。对于墨学的中绝,古今学者都有着大量的探索与研究。 古人的说法大抵有: 庄子说墨家“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庄子•天下篇》)。 荀子以为墨学蔽于用而不知文,他说,“墨予信昭昭然为天下忧不足”是“墨子之私忧过计”(《荀子•富国》)。 王充则说“墨家薄葬右鬼,道乖相反。……废而不传,盖有以也。”(《论衡•案书》) 班固认为墨家“及蔽者为之,见俭之利,因以非礼:推兼爱之义,而不知别亲疏。”《汉书》 而到了近代,则说法更完备: 梁启超说:“非乐,审美观念低减到零度,这的确是墨学失败的原因”. 胡适则说:“由于儒家的反对,墨家学说之遭政客猜忌,也是墨家后进的‘诡辩’太微妙了。” 吕思勉认为墨家中绝之原因在于:“墨之徒党为侠,多以武犯禁,为时主之所忌,又勤生薄死,兼爱天下,非多数人所能行。” 方授楚对于墨家的衰亡多有论述,综述有以下几点:“墨学自身的矛盾;理想之过高;组织之破坏;拥秦之嫌疑。” 蔡尚思认为墨家衰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墨家所提倡的平等爱动摇了传统的宗法血统观念和传统的政治制度;墨家的“非命”不利于当权贵族;墨家主张苦行,也和政治上的有地位者大相矛盾。 郭沫若则认为,墨家后学多数逃入了儒家道家而失掉了墨子的精神:墨家后学过分接近了王公大人而失掉了人民大众的基础。 现当代学者对墨学中绝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以贾敏仁为代表的政治原因论认为,墨学的“兼爱”、“尚贤”、“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以及反对“世卿世禄制”的观点,注重实践经验和逻辑推理的科学精神,从根本上违背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血缘宗法制度,从思想主张到行为方式都脱离当时的社会实际,流于空想,以致于使墨学逐渐为时人(尤其是统治阶级)敬而远之。 以唐迅、顾玉平为代表的社会原因论以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自由平民阶层在秦汉封建制度下转化为地主或小生产者,墨学阶级基础消失;墨学及其代表的自由平民阶层不容于封建宗法制;墨学所擅长的自然科学如力学、几何学、光学不适应我国封建时代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实际社会所需的科学发展领域与墨家所长不相符合,逐渐为人们所否定。 亦有从理论与文化角度看墨学中绝的。王志平在《墨学衰亡的原因》中提出,墨学之衰亡在于其理论自身存在着深刻的逻辑矛盾,缺乏灵活的内外调节机制,使其在诸子百家论战及社会取舍中处于不利地位。而谭家健认为:墨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存在,与秦汉以来统治阶级的价值取向发生较大偏差,为统治者所抛弃,遭遇儒家长期刻意压制,以致于不能作为一种持续的知识系统而存在。张剑平亦说,墨学中绝是由于墨家学说以及墨学思想、墨家行为与夏商周以后形成的以“礼乐”为核心的中国礼乐文化格格不入。。 以上诸说大体都从墨学自身入手,得出墨家在理论方面存在有不足,其学说衰败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具有的缺陷以及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些卓有成效的研究为探讨墨学猝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 目前取得的成就主要是:主要史实基本清楚;对于墨学的“中绝”基本持肯定意义;总体脉络初步呈现。 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是:(1)文献资料不够丰富,逻辑仍不够清晰,猜测研究多,事实性研究少;(2)理论模型尚未建立,事件评述多,体系意识缺乏。(3)寻求外在原因多,也就表示不稳定因素及其多。 选题的理论意义:立足前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吸收,勇于创新。立足于文本,全面完整的展示《墨子》的思想;从《墨子》的言说方式方面去寻求墨学“中绝”之因。思想和理论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墨家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并且曾经跟儒学并驾齐驱,它为什么会在不到两百年的时光里就消失殆尽,是一种很值得探究的现象,并且墨学产生的基础跟其他诸子思想产生的基石是完全不同的,墨子本身就是一个从贱民成长起来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很自然地会偏向于贱民的利益,这在中国封建文化是很特别的一个存在,也许正是因为他的不同,跟主流文化的思想对立,才使得它快速的没落和消失,但是也正是因为它的消失,使中国古代文化少了一种平民文化的声音,使得中国封建文化2000多年来,一直只为特权阶级服务。正因为如此,这是我们研究墨学“中绝”原因探秘的意义所在。本文极力从众多观点中,立足《墨子》文本,从《墨子》言说方式进行文学层面上的分析,创新寻求其中绝原因之所在。 参考文献: 一、参考书目 (一)典籍类 1.阮元:《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 2.朱熹:《四书章甸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孙诒让:《墨子问诂》中华书局1989年。 4.辛志风、蒋玉斌:《墨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5.张纯一:《墨子集解》成都古籍出版社1988年。 6.水渭松:《墨子直解》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7.周才珠:《墨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 5年。 8.金良年:《论语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9.孙波:《墨子》华夏出版社2000年。 10.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1.王充:《论衡》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 12.马端临:《文献通考》(全二册)中华书局,1991年 1 3.刘坤生:《老子解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 4.扬天字:《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 5.曹础基:《庄子浅注》中华书局1982年。 1 6.金良年:《孟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 004年 1 7.韩兆琦:《史记笺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1 8.扬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 l 9.张双棣:《吕氏春秋译注》北京大学出版社2 002年。 2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二)研究类 1.郭沫若:《青铜时代》人民出版社1 954年。 2.栾调甫:《墨子研究文集》人民出版社19 57年。 3.梁启超:《墨子学案》商务印书馆2 004年。 4.方授楚:《墨学源流》中华书局1 989年。 5.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 6.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 997年。 7.孙开泰:《中国春秋战国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 994年。 8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9.章炳麟:《葑汉微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10.刘杰文:《中国墨学通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 二、参考论文 (一)期刊论文 梁启超:《墨子学说》,《新民从报》(第3编)3卷1904年。 胡适:《墨家哲学》,《太平洋》第1卷11期,1919年4月。 舒适:《墨家哲学》续,《太平洋》第1卷12期,1919年7月。 李毅忠:《墨学衰微的原故》,《学灯》上海《时事新报》副刊,1923年9月。 唐钺:《论前秦无所谓别墨》,《现代评论》第2卷32期,1925年7月。 彭国栋:《墨学之渊源》,《甲寅周刊》第1卷31期,1926年2月。 徐诵先:《墨学研究》,《厦门大学季刊》第1卷2期,1926年7月。 胡怀琛:《关于墨翟问题的研究》,《知难周刊》第80、81期,1928年10月。 梁启超:《墨经通解叙》,《国学论丛》第1卷4期,1928年10月。 王德生:《儒墨关于仁爱的研究》《东北大学周刊》第103期,1930年10月。 曹诗成:《战国时期儒道墨三家尧舜的比较》,《齐大周刊》第1卷2期,1930年12月。 姚秀龄:《论儒墨言爱之异同》,《朝华月刊》第2卷3期,1930年12月。 白寿彝:《老孔墨思想的产生》,《晨星》第4卷9期,1931年。 白寿彝:《老孔墨以前的思想》,《晨星》第4卷8期,1931年。 杨行建:《二千年前的一个非战论者―墨子》,《尚志》第2卷1、2期,1932年12月。 董慧敏:《论孔子泛爱与墨子兼爱之异点》,《女师学院季刊》第1卷1、2期合刊,1932年12月。 丁布夫:《墨子人生观及其主义》,《汗血月刊》第2卷6期,1934年3月。 冯友兰:《墨家之起源》,《华北口报》1935年。 胡有猷:《儒墨之异同》,《江汉思潮》第4卷5、6期,1936年6月。 蒙文通:《墨子之流变及其原始》,《重光》6期,1938年6月。 一东:《儒墨学术思想的梗概》《再建旬刊》第1卷12、13期,1940年5月。 任继愈:《介绍墨子的思想》,《语文学习》1957年1期。 联抗:《怎样看待墨家的‘非乐’》,《人民音乐》1959年7月。 杨建刚:《谈谈墨子的阶级成分》,《光明日报》1961年11月。 车载:《关于孔墨思想的阶级性问题》,《新建设》1963年7月。 李昆:《墨翟和柳下拓―兼记“显学”墨家的没落》《四川大学学报》1975年2期。 蒙文通:《论墨家之衰微与儒家合流》,《图书集刊》3期,1975年。 周富美:《墨学的兴衰及其影响》,《国科会论文摘要》1976年。 周典德:《墨子出身小手工业者说辨析》,《辽宁师院学报》1981年6期。 周勤:《从儒墨的兴衰看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社会科学战绩》1983年3期。 谭家建:《墨子在先秦散文的地位》,《中州学刊》1983年4月。 邢兆良:《墨家科学思想的兴和衰》,《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3期。 龚维英:《墨家巨子授受情况钩沉》,《东岳论刊》1987年2期。 王世达:《墨学为什么衰落》,《新时代论坛》1988年1期。 王秀山:《试论墨学的衰微》,《平原大学学报》1988年2期。 黄世瑞:《墨学衰微原因绉议》,《学术月刊》1990年2期。 张知寒:《孔 墨异同略论》,《山东社会科学》1990年2期。 陈厚忠:《墨子“兴天下之利”的社会功利价值观》,《贵州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2期。 周云武:《墨辩消亡的历史原因》,《湖湘评论》1990年4期。 余卫国:《墨学衰微原因辨析》,《宝鸡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4期。 陈荣华:《墨学中绝探缘》,《淮阴师专学报》1991年3期。 任重:《墨学中绝原因浅探》,《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3期。 王志平:《墨学的衰落:论墨学衰落的主因》,《兰州大学学报》1992年2期。 姜建设:《墨家学派的社会思想和墨学的邃然湮灭》,《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年2版。 郭墨兰:《试论墨学骤衰的原因》,《墨子研究论丛》二,山东大学出版社93年版。 郑宝琦:《析墨学中衰之原因》,《墨子研究论丛》二,山东大学出版社93年版。 周才珠:《墨学中绝探微》,《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94年4期。 李元、庆余:《墨学从“显学”到“绝学”原委探析》,《北方论丛》1995年5期。 郑宝琦:《墨学中绝主因再探》,《墨子研究论丛》三,山东人民出版社95年版。 魏洪峰:《墨学何以成为绝学》,《船山学刊》96年2期。 白奚:《墨学中绝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哲学研究》1 9 9 6 年第12 期。 高建立:《儒墨学说的不同特征及其兴衰结局》,《蒲裕学刊》97年3期。 贾敏仁:《墨学衰之的原因》,《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97年17卷3期。 唐迅、顾玉平:《墨学衰微原因新探》,《南通师专学报社科版》98年1期。 陈代波:《十年来墨学的研究综诉》,《中国哲学史》1998年4期。 张科:《墨学衰微原因探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99年17卷2期。 李匡夫:《与儒家“仁政”分庭抗争的墨家“义政”》,《中国行政管理》99年6期。 董淑靖:《试析墨子思想的困境》,《空大人文学报》8期,99年6月。 杨玉昌:《从儒墨之争看中国文化道路的选择》,《天津社会科学》99年4期。 曹胜高:《墨学衰微考辩》,《社科纵横》99年4期。 罗维明:《论墨学衰亡的原因》,《广州师范学院报》99年20卷8期。 赵小雷:《论墨家学说的理论形态及其成因》,《广东社会科学》99年5期。 周海平:《墨家学派中绝原因研究》,《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1期。 张剑平:《“墨学”中衰原因探索》,《延安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1期。 朱传萧:《论墨家学说兴起、中绝、复起》,《墨子研究论丛》五,齐鲁书社2001年7月版。 管爱华:《显学能够重光――论墨子的“义利统一”观》,《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4期。 暴庆刚:《墨学成为绝学探因――兼以儒家、道家做证》,《东方论坛》2002年2期。 丁宏武:《墨学中衰原因探微》,《殷都学刊》2002年3期。 周才珠:《论墨学兴衰的内在因素》,《职大学报》2002年3期。 杨建平:《试论墨学中绝的原因》,《甘肃社会科学》2002年5期。 林庆:《墨学“中绝”论质疑》,《学术探索》2003年1月。 徐晓敏:《墨学初兴探源》第5卷1期2003年1月,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张亲霞:《从墨学价值目标的缺陷看墨学中衰的原因》,《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4期。 郑杰文:《新书》《淮南子》等所见西汉前期的墨学流传―――“墨学中绝”说的再检讨 《山东大学学报》2004 年第2期。 金小璇、王春阳:《墨家式微原因探析》,《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8期。 江秀玲、沈正军:《墨学兴衰略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4期。 丁为祥、文光:《墨家科学理性的形成及其中绝》第2l卷第11期2 0 0 5年11月自然辩证法 。 桑东辉:《墨学“中绝"的五大原因探析》,《泰山学院学报》第28卷第5期2006年9月。 李若晖:《“儒墨’’连及与墨家消亡的时间》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张艳荣:《汪中的墨子观》,《巢湖学院学报》总第76期2006 年第8卷第1期。 高建立:《先秦儒墨学说的异质性特征分析》第 24 卷第6 期06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陈玉婷:《绝而后兴――墨学现当代研究》,《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第29卷第l期2008年1月。 宋波:《试论传统墨学的近代复兴》,《商洛学院学报》23卷1期2009年2月。 孙中原:《兴危继绝综合创新-《墨经辞典》的价值》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27卷(总第107期)。 王教源:《空前却不绝后返本定可开新―《墨经正读》序言》,《包头职大学报》2010年第1期。 高硕:《儒墨命运之探源――从孔子和墨子的“天人观”分析》,《文教资料》2010年11月下旬刊。 张振华:《墨学“中绝”之因及时代意义新论》,《丝绸之路》政治与哲学,2011年第4期总第197期。 崔文芊:《简述墨家科学思想的历史命运》,《时代报告》理论与实践2011年6月。 港台方面: 李绍:《略谈墨子精神》《恒毅》第5卷9期,1956年。 遁翁:《墨子学说的评价》,《人生》第13卷3期,1956年。 亚杰:《墨学盛衰及其时代背景》,《现代政治》第1卷8期。 周弘然:《墨学之兴衰》,《人生》第22卷11期,1961年10月。 郑康民:《墨家的起源》,《建设》第10卷11期,1962年4月。 覃适芝:《谈》,《建设》第12卷8期,1964年。 周耀:《孔墨学说之比较》,《孔孟月刊》4卷7期,1966年。 许荻:《兼爱思想与博爱思想原始意义之异同》,《思想和时代》第140期,1966年。 刑义田:《浅谈儒墨学说的相异点》《人事行政》23期,1967年。 周亿孚:《墨学的渊源与流派》《景风》18期,1968年。 王冬珍:《墨子思想渊源与时代背景》,《国文学报》8期,1979年。 赖哲信:《墨家衰落内因探索》,《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集刊》26卷,1982年6月。 董俊彦:《墨学后世衰微之原因》,《教学与研究》5期,1983年6月。 陶香:《墨子思想探微上、下》,《艺术学报》33期,1983年。 丁宗裕:《墨学探微》,《中华文化复兴月刊》22卷5期,1989年5月。 二:学位论文 1、魏明云. 论墨学中绝的组织因素【D】河南大学.2006年 2、刘丽琴.论墨子的人格精神【D】.2005年 3、宋静静.墨辩影响研究【D】2010年 4、刘泰东.墨学由显而绝之考辨【D】2008年 5、王明增.浅论中古时期墨学的流传和影响【D】2010年 6、李云.学术的儒墨关系论说初探【D】2010年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健问题或技术难点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一、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以“墨家的言说方式与墨学的中绝”为研究对象,依托墨家学派学术典籍《墨子》为蓝本;从墨家经典《墨子》的言说方式出发,着重研究墨家学派从诞生到成为显学,然后又在两百年不到的时光里突然地消失没落作为研究重点。努力寻求墨家学派做为一种学术思想,它的突然消失是什么原因,它的经典《墨子》两千多年来,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文人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甚至到上个世纪前期,依然无人真正读懂,这种不平常的现象到底是为什么。而墨学的消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组和建构又有着怎样的影响。 根据以上思路,文章拟从四个方面进行考擦:第一章为概论部分,“墨学”从诞生起迅速成为显学,对这一现象加以概述。第二章墨学从诞生到迅速崛起然后迅速没落 ,墨家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墨家学团的迅速壮大的情况,对这一历史现象进行细化分析。第三章对墨学的中绝进行具体分析。首先依托前人的研究成果,在墨学的“中绝”问题上,研究论证已经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墨学的自身原因,“文化传统、思想意识、阶级基础、组织形式”;二、墨学的外部环境因素,“社会结构的变化、失去学术阶级基础”。但是都没有从文本层面进行分析,因此本文希望从文本方面,从墨学的言语方面创新性的寻求墨学的“中绝”之因。第四章提出自己的观点,根据《墨子》的言说方法,对墨家学派的中绝之因,寻求有力的证据,利用个案分析,对比研究,对自己的的观点进行有力的阐述。第四章论速“墨学中绝”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五章墨学“中绝”的作用及影响。墨家思想兴衰流变的深入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墨学的核心要义及其自身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从而为墨学自身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准确定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特别是先秦诸子思想流变的辨证规律,理清思想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关联。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墨学的迅速崛起与淹没; 2、对《墨子》的言说方式进行细化研究,并以此来分析墨学的“中绝之因; 3、从墨学的言说方式看墨学“中绝”的自身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 三、预期达到的目标 从文本细化的层面对《墨子》进行分解,根据《墨子》言说方式来分析墨家思想的的特点 ,并依此来分析墨学的没落,寻求解开《墨子》在两千多年里成为不传之学的密码,并且根据此成果分析墨学迅速崛起又迅速没落的原因。而我们研究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继往开来,在不断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使其更好的创建未来的文化建设,为现今的先进文化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有益借鉴和指导。 主要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一、文本细读。采用文本细读法分析归纳出具体材料。 二、个案分析。采取归纳法总结分析相关问题。 三、理论研究。对比研究即是对资料的搜集、分类与辨析。作品中大量的观点材料并不是作者凭空的自我创造,而是作者的真实记录。而文本内容等有很大一部分是保存在当时的史书和诸子书中的。对比研究这些材料有利于探清资料的来源及作者将其纳入作品的途径。中国古代在文学方面虽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但古代的文学作品却大多包含粗略的半成框架式的理论体系。本文的理论研究是结合具体的文本,从《墨子》本身言语的角度进行阐述探因。 研究地点、年度计划及经费预算: 一、研究地点 二、年度计划 20XX年9月―20XX年7月:准备阶段 20XX年7月―20XX年4月:选题、资料收集阶段 20XX年4月―20XX年7月:构思框架、制定提纲阶段 20XX年7月―20XX年10月:初稿阶段 20XX年10月―20XX年12月:二稿阶段 20XX年12月―20XX年3月:定稿阶段 论文创新点(博士)或新意(硕士)预测: 一、 首次提出墨学中绝之因,因其《墨子》的言说方式,其言说理论本身粗鄙、浅陋不足以入得主流文化的眼,导致文人传习不盛,后代传承不繁荣。 二、 首次对《墨子》中绝之因,在进行内因和外因的分类考辩之外,对《墨子》的文本进行对比研究。 论文提纲: 摘要 绪言 绪言 一、“墨学”的流变与从“显”到“绝”的过程 二、《墨学》“中绝”的研究现状 (一)大陆的研究现状 (二)港澳台的研究现状 三、选题的意义及研究价值 第一章 墨学初创综述 第一节 《墨子》墨学的产生 第二节 墨学的概说 第二章 墨学崛起为显学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纪实 一、取材于《韩非子 》 二、取材于《孟子》 三、取材于其他作品 第二节 墨家思想的传播和墨家学团的壮大 第三章 从墨家言说方式看墨学的中绝 第一节 墨学的言说方式 第二节 墨学的言说方式与儒学的对比研究 第三节 墨学的中绝 第四章 从墨学的言说方法,分析墨学的“中绝”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 第一节 从言说方法看墨学中绝的自身因素 第二节 从言说方法看墨学中绝的外部因素 第四章 墨学“中绝”的作用及影响 第一节 一、 墨学的核心要义及其自身理论所存在的局限性 二、墨学自身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定位 第二节 墨学“中绝”的影响 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第四篇:英美文学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the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一、选题的意义和研究现状
1.选题的目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长时期以来, 人们视艾米莉勃朗特为英国文学中的“斯芬克斯”。关于她本人和她的作品都有很多难解之谜, 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去研究, 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因而往往是旧谜刚解, 新谜又出, 解谜热潮似永无休止。
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和发展概况
各民族的文学中都有许多惊险、恐怖的故事, 但似乎没有哪一种文学像英美文学那样不仅创作出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恐怖文学作品, 而且还形成了一个持续发展、影响广泛的哥特传统( Gothic tradition) 。哥特文学现在已经成为英美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哥特文学的认真研究开始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70 年代以后, 由于新的学术思潮和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 该研究出现了前所未有而且日趋高涨的热潮。
根据在国际互联网上的搜索, 到2000 年9月为止, 英美等国的学者除发表了大量关于哥特文学的论文外, 还至少出版专著达184部, 其中1970 年以后为126 部, 仅90 年代就达59 部, 几乎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当然,近年来哥特文学研究的状况不仅在于研究成果迅速增加, 更重要的是它在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大为拓展, 并且把哥特传统同英美乃至欧洲的历史、社会、文化和文学的总体发展结合起来。
二、研究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预期的结果(大纲) 研究的基本内容:本文立足于欧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研究《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指出艾米莉 勃朗特在主题、人物形象、环境刻画、意象及情节构造等方面都借鉴了哥特传统, 同时凭借其超乎寻常的想象力, 将现实与超现实融为一体, 给陈旧的形式注入了激烈情感、心理深度和新鲜活力, 达到了哥特形式与激情内容的完美统一, 使《呼啸山庄》既超越了哥特体裁的“黑色浪漫主义”, 又超越了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 从而展现出独具一格、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预期的结果(大纲):
1.A Survey of Gothic 1.1 Definition of Gothic
1.2 the Origin of Gothic Novels
1.2.1 Historical Reasons
1.2.1.1 Folklore in Germantic Nationality 1.2.1.2 Drama in the Renaissance
1.2.1.3 the Bible and Legends in Christianity
1.2.2 Development of the Novel Itself
1.2.2.1 Challenge of Romanticism to Rationalism 1.2.2.2 Sublime and Beautiful
2. Emily’s Gothic Heritage
2.1 Theme
2.1.1 Good and Evil
2.1.2 Revenge
2.2 Characters Description
2.2.1 Villain-hero 2.2.2 Delicate Young Girl
2.3 Atmosphere, Environment and Plot 2.3.1 Terror 2.3.2 Mystery
2.3.3 Supernatural
3.Emily’s Gothic Innovation
3.1 Combination of romanticism and Realism
3.1.1 Change of the Background 3.1.2 Use of Symbolism 3.1.3 Stream of Consciousness 3.1.4 Illusion and Subconsciousness
3.2. Description of Figure Emotion and Psychology Reference
2.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主要有资料查找、理论探讨研究、阅读法
3.研究所需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研究所需条件:纸张、打印设备、图书馆、互联网上获取国内外文献资料;
可能存在的问题:(1)文献不足; (2) 由于个人的观点和能力,使对研究对象分析不够全面和深入。
三、研究进度安排、参考文献及审查意见
1.研究进度安排
(1)论文指导第一周(学期第八周):学生完成初稿。
(2)论文指导第二周(学期第九周):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后发回修改。
(3)论文指导第三周(学期第十周):学生交论文第二稿。
(4)论文指导第四周(学期第十一周):指导教师审阅第二稿并发回给学生进一步修改。
(5)论文指导第五周(学期第十二周):定稿
(6)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交定稿的打印稿和电子文本。
(7)论文指导第六周(学期第十三周):本周星期五至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周)星期五,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写评语,学生做好答辩准备。
(8)论文指导第七周(学期第十四周):星期三至论文指导第八周(学期第十五周)开展答辩工作。
2. 应收集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 Bronte, Charlotte. 1907. Charlotte Bronte’s 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Wuthering Heights. London: J. M. Dent Sons Ltd. p. 20.
[2] Gerin, Winifred. 1971. Emily Bronte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Marie, Mulvey-Roberts. ed. 1998.The handbook to gothic literature [A].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p. 83.
[4] Punter, David. 1980. The Literature of Terror [M]. London: Longman. p. 6.
[5] 方平. 1993 .希望在人间―论〈呼啸山庄〉(《呼啸山庄》译序) [M].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24页.
[6] 盖斯凯尔夫人. 2000 .夏洛蒂勃朗特传[M]. 张淑荣等译. 北京: 团结出版社. 第11―12页.
[7] 肖明翰. 2001. 英美文学中的哥特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第3期.
第五篇:古代文学开题报告范文
在需要进行古代文学的研究时,需要写好开题报告,那么开题报告的内容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古代文学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论文题目:魏晋南北朝歌辞研究
学生姓名:吴xx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所在院系:文学院
指导教师:
开题时间:20xx。x。xx
一、论文选题意义:
1、 论文题目的由来:进校前就知道扬州大学的音乐文学研究在目前古代文学研究界很有特色,本人也很感兴趣。进校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第一年,较系统地阅读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关音乐文学的第一手资料,初步完成约五十万字的《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资料汇编》工作。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广泛阅读了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现在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文学的研究成果。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学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仍有进一部深入研究的余地。因此与导师协商后,就定了现在的这个论文题目。
2、 已有的相关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文学研究,从五四运动以来,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开始兴盛,到现在,一直是古代文学研究的热点。一方面是因为中国韵文学在该时期处于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从体式言,五言,七言在此期开始形成,并成为主要形式;从创作主体言,此期中国文学开始自觉;从辞乐关系言,此期开始出现歌诗与徒诗并行发展,相互交叉渗透,并由歌诗到徒诗的转移的趋势。总之,中国韵文发展史上的很多关键性问题,都与此期间的音乐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换言之,要弄清这些问题,必须从音乐的视域去研究探讨。从这一意义言,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学对象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与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学与贫民文学有关。在这样的时代里,才有二三十年代的乐府文学研究热潮。也形成乐府文学研究的第一座高峰。其研究特点是全面,既有作品笺释,也有系统论著,既有文学分析,也有音乐考察。成就也很高。第二个时期为六七十年代乐府文学的主题学研究(以分析人物性格与作品主题为主),于乐府诗研究不得要领。第三期为八九十年代的社会文化学研究,其特点是通过乐府作品考察汉魏六朝社会文化问题,以当时的社会文化透析乐府诗,同时还引进了西方的文学理论来研究乐府诗。如系统论,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等都曾用来分析过乐府诗。第四个时期就是近几年对乐府诗研究的新进展。即强调从音乐的角度研究乐府诗。如张永鑫《汉乐府研究》、钱志熙《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等就很重视乐府诗的音乐背景。近两年还有几篇硕士论文也开始从音乐角度研究乐府诗。如首都师大的《魏晋文人乐府》、安徽大学《魏晋乐府诗的音乐文学特点及其文化学阐释》等。扬州大学孙尚勇《乐府史研究》、许继起《秦汉乐府制度研究》、刘旭青《汉代歌诗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崔炼农《汉魏六朝乐府辞乐关系研究》等几篇博士学位论文,是近期从音乐角度对乐府诗进行研究的重要成果,将这一领域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3、 有待深入之处:第一、三十年代的研究很全面,从音乐文学的视角提出了很多命题,但有些缺乏相关论证,大有深入研究的余地;第二、近几年,一些学人再次关注音乐文化背景,但缺乏深度,没有具体就某个问题展开论述;第三、有的学者对其中诸多问题进行过详细的论述,但多为静态的分析,没
有从当时的音乐文学生成、消费、传播等实际生存状况进行考察。第四、对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学研究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尚待深入研究。诸如曹魏集团乐府创作对音乐文学发展的影响;歌辞传播方式的变化对歌辞文化功能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是否存在依调填词;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产生古诗与乐府混杂难分的现象等。这些问题都涉及到中国韵文发展史上的一些疑难问题,如五言诗与七言诗如何兴起;乐歌、徒歌的分与合;歌诗观念与徒诗观念的形成等。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是解决这些疑难问题的基础。本论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4、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一、着力从当时的音乐文化背景入手,探讨文人歌辞生成、消费、传播等基本的生存状况,从而对中国韵文在魏晋时期出现的新特征作合理的阐释;第二、着力从乐种与文人歌辞使用的曲调考证辨析入手,探讨文人歌辞的文化功能,文学特征的音乐基础。第三、本文将始终围绕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展开,着力探讨中国韵文发展史上尚未解决的问题。
二、 文献资料掌握情况:
1、《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资料汇编》(五十万字);
2、近一个世纪以来的主要研究专著和论文。
三、 论文研究方法:
历史学与文化学相结合;事实的考辨与学理分析相结合。
四、 论文总体设计:(提纲)
上编:魏晋南北朝歌辞的音乐文化背景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民间音乐的发展变迁
一、魏晋清商乐曲及其流变;
二、南朝吴声、西曲的音乐系统及其流变;
三、北朝民间音乐及其流变;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胡乐入华及其对歌辞的影响
一、魏晋南北朝胡乐入华考论
二、魏晋南北朝胡乐的乐种与乐类:
三、魏晋南北朝华胡音乐交流及其运行机制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宫廷音乐的建构及其变迁
一、魏晋宫廷音乐;
二、南朝宫廷音乐;
三、北朝宫廷音乐;
中编: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生存状态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创作
一、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创作的音乐来源;
二、魏晋南北朝文人音乐文化习尚与歌辞创作
三、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创作方式
1、魏晋南北朝文人依调填词及其运作机制
2、魏晋南北朝依调填词的史料依据
3、魏晋南北朝辞乐配合的几种类型;
4、魏晋南北朝依调填词的机制
5、魏晋南北朝文人依调填词与唐宋文人移调填词的异同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文人音乐文化活动与歌辞的演唱传播
一、文人歌辞的两种类型:乐歌;徒歌;
二、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的演唱空间及其功能
1)配合宫廷仪式音乐的演唱及其功能;
2)士夫娱乐中的演唱及其功能;
三、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的传播方式
1、口头传唱与歌辞记录;
2、歌辞记录与文人歌辞功能的转移;
下编: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专题研究
第七章、曹魏时期的文人歌辞
一、汉代采诗传统与曹魏歌辞创作;
二、曹魏歌辞创作的政治背景;
三、“曹氏三祖”的歌辞创作与曹魏礼乐文化;
四、曹植歌辞的文化功能及其对歌辞创作的影响;
第九章、魏晋南北朝歌诗观与徒诗观
一、魏晋南北朝歌诗观与徒诗观念的历史演化过程;
二、刘勰《文心雕龙》的歌诗观与徒诗观;
三、徒诗观与歌诗观的确立及其理论意义。
五、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2、班 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3、范 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4、陈 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5、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6、沈 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7、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8、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9、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0、魏 收《魏书》中华书局 ,1974年版;
11、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 ,1972年版;
12、令狐德薄吨苁椤分谢榫郑1971年版;
13、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4、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5、魏 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后晋)刘d《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6、杜 佑《通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7、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 ,1996年版;
18、许 嵩《建康实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9、《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0、《二十五别史》之华阳国志、九家旧晋书辑本,齐鲁书社2000年出版;
21、尚恒元《二十五史谣谚通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2、《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3、王昆吾、何剑平编著《汉唐佛经中的音乐史料》,巴蜀书社2002年出版;
24、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25、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26、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27、吉联抗《秦汉音乐史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8、吉联抗《魏晋南北朝音乐史料》,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29、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释》,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30、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1、曹 旭 《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32、李善等《六臣注文选》,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3、穆克宏点校《玉台新咏笺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
[古代文学开题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