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毕设开题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毕设开题报告》。
第一篇:毕设开题报告范文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
(一)选题目的
1、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和探讨,深化对公共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努力探求公共管理理论对加强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和意义。
2、通过对中国政府政府职能历史和现状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并提出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建议。
3、系统检验自己参加经济管理在职研究生学习以后,在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的学习收获,特别是对中国政府职能转变方向的研究能力。
(二)选题意义
1、对该课题的研究既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2、研究该课题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解决当前最突出的经济和社会矛盾的迫切需要。
3、对该课题的研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三)学术价值
1、研究政府职能转变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对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设行为规范、运作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体系,实现政府管理科学化、民主化、标准化和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
2、丰富和完善我国在政府职能转变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加快推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
(四)研究现状
1、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步步完善,要求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外压力越来越大,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和报告也进入一个繁荣期。
2、“中国政府应尽快实现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现的一系列国际国内新情况。”这是目前国内外一直公认的观点。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是对我国加入WTO的承诺的兑现,也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显得尤其艰巨,当前关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也比较多,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政府是由“效率型”向“效能型”政府转变还是由“全能型”向“有限型”政府转变或者是指令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3、目前学术界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职能是由上而下还是由下而上进行合理转变以及转变后的政府主要实现什么功能。
(五)个人准备
1、材料准备情况:搜集并阅读的论著主要有:金太军:《政府职能梳理与重构——当代中国政府管理与社区治理丛书》、《转变政府职能与建设服务型政府》;叶劲松:《转型期的地方政府职能与管理方式》;朱光磊《现代政府理论》;李文良《中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报告》;邹伟《政府职能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张E,杨芸:《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问题探讨》;顾艳君《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政府职能定位》。
2、研究的主要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与政府职能转变相关的文献来获得资料,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理论依据,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正确的对策、观点。
二、论文结构框架(主要观点)
前言(内容提要)
一、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我国政府职能的现状特点
1、以经济职能为重心
2、以经济和法律手段间接管理经济
3、政企分开
4、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作用
5、政府和社会相互协调
(二)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缺乏有效率的市场环境
2、依法行政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不高
3、政府职能履行效率低下
4、对市场秩序的监管不到位
5、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弱化、异化现象严重
(三)我国政府职能改革的必要性
1、政府职能改革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2、政府职能改革是我国有效防止和纠正“政府失灵”的需要
3、对国际风险承担能力较弱
二、现阶段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观点及启示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国际先进经验
1、政府支持本国经济的方式发生变化
2、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
3、政策针对的范围发生变化
4、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社会政策
5、各国政府可以利用国际资源解决国内问题
6、日益重视开放带来的经济安全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
7、在政策执行方面国际合作日益重要
三、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和思考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政府职能
1、转变观念
2、建立健全正确的政绩观评价标准
3、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4、建立健全完备的法制
(二)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和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改进政府调节经济活动的方式
1、精干、高效有机结合,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务人员效率。
2、清理并大幅度减少政府行政性审批
(三)强化市场监督职能
1、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的步伐
2、抓紧对具有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特点的行业的改革、重组和规划。
3、按照速立统一、开放、公平竟争的国内市场的要求,大力整顿市场秩序
(四)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实现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的转变
主要观点:根据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政府职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迫在眉睫;政府是营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我们必须积极转变政府职能,以政府职能的转变来带动和推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三、论文写作安排(进程安排、待解决问题)
(一)进程安排
1、第一阶段
时间:2009年8月1日—9月12日
内容:文献资料收集、分析和完成开题报告
2、第二阶段
时间:2009年11月15日—2010年1月31日
内容:完成论文初稿
3、第三阶段
时间:2010年2月1日—4月15日
内容:论文修改定稿
4、第四阶段
时间:2010年4月16日—4月30日
内容:打印上缴论文
5、第五阶段
时间:2010年5月1日——5月31日
内容:参加答辩
(二)待解决问题
1、该课题最新研究成果的搜集;
2、该课题研究对象最新转变进程;
3、研究手段的实际运用。
导师或论文指导组意见:
签名:
年月日
第二篇:篇二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所在学院:
专 业:
设计(论文)题目: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的'实现
指导教师:
2014年 1月6日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篇三:基于帧间差分法的目标运动检测算法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Frame difference method based on target motion detection
algorithm 题目:基于帧间差分法的目标运动检测算法
课 题 类 型: 设计□ 实验研究□ 论文□
学 生 姓 名: 郭凯
学 号: 3100701135
专 业 班 级:计算机101
学 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指 导 教 师: 卢桂馥
开 题 时 间:
20xx年 月 日
开题报告内容与要求
一、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
1.1研究意义
在人们感知到的环境信息中,视觉信息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动态视觉信息更是其主要组成部分。感知环境中的这些动态视觉信息己成为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现实生活中,大量有意义的视觉信息都包含于运动之中。尽管人类视觉既能看见运动又能看见静止的物体,但是在许多场合,比如航空和军用飞机的制导、交通流量的监测、重要场所的保安以及汽车的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等等,人们往往对运动的物体更感兴趣。
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是近些年来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非常活跃的分支,是动态图像分析的基础。目标的运动图像序列提供了比目标静止时更多的有用信息,使得我们可以利用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获得比静止图像更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运动目标检测和运动目标跟踪两方面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做为运动目标跟踪的基础,运动目标检测是实时的在被监视的场景中检测运动目标,并将其提取出来。而运动目标跟踪是做为衔接运动目标检测和上层的目标行为分析和理解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运动目标跟踪,就是在运动目标检测的基础上,利用目标有效特征,使用适当的匹配算法,在序列图像中寻找与目标模板最相似的图像的位置,简单的说就是给目标定位。在实际应用中,运动目标跟踪不仅可以提供目标的运动轨迹和准确定位目标,为下一步的目标行为分析与理解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而且也可以为运动目标检测提供帮助。
综上,对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有关算法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2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世界各地的学者们针对视频图像中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问题做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能够适用于各种场合、各种情况的通用算法。现今的各种算法在稳健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不足。困难主要在于视频中存在着各种干扰因素,这些因素包括:运动目标的位移或者自身的形变、成像传感器本身的固有噪声、照明情况的变化、背景中的杂波、运动目标的自遮挡或者互遮挡等。这些问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
1.2.2发展趋势
运动目标检测在平安城市、智能交通、人机交互、战场侦察等领域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运动目标检测技术一般分为三大类
1)光流法,虽善于在运动场景中进行运动目标检测,但大多数光流方法计算复杂,
只能得到稀疏的光流场,不适于实时处理;
2)背景差分法,一般能够提供较安全的特征数据,不受运动目标速度的限制,能够较完整地提取出运动目标,但检测性能与提取的背景图像的好坏息息相关,且对光照和外部条件造成的场景变化过于敏感,在非受控环境下需要加入背景图像更新机制,且不适用于背景灰度变化很大的情况
3)帧间差分法,虽然对环境有很好的适应性,差分图像受光线变化影响小,检测有效而稳定,但它只能检测相对运动的目标,检测出的目标位置不精确,不能提取出较完整的运动目标,并且在较大程度上依赖差分帧的选择时机和目
标的运动速度
二、 主要设计(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研究内容:1)在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上,以vc++6.0为集成开发环境,基于Directshow框架对视频图像进行处理;
2)对有关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的常用算法进行了研究并编程实现;
3)提出了一种将差分法和背景减法相结合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通过分析差分法和背景减法各自的优缺点,采用三帧差分和背景减法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在运动目标检测基础上,提出一种在简单背景下基于自适应窗口调整的跟踪门将检测到的目标“框住",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噪声对跟踪精度的干扰,使得跟踪精度大大提高。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运动目标检测由于所处的实际处理环境不同,将会受到来自不同因素的影响,它们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运动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系统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也存在很大的挑战,这些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包括:
(1)光线高密度的变化 由于现场光线高密度的变化将使得背景图像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很难将这些变化与图像中由于前景目标盼引入导致的变化加以区分。
(2)阴影和物体间的重叠遮盖运动的前景目标的阴影部分可能会造成背景中局部画面亮度变化,另外运动的目标之间,以及运动的目标与背景之间的重叠遮盖,都可能会改变检测出来的运动
目标的形状和其他特征。
(3)前景目标与背景中物体相似 当运动的前景目标与背景中景物在颜色和形状等外观特征相似时,将增大从背景中分辨出前景目标的难度。
(4)非静态背景当背景并不是静态时,比如天空中运动的云块,公路边的建筑、树,这些运动的背景有可能被当成前景目标进行处理,这样将增加运动目标的检测难度。
(5)运动目标的高速运动 前景目标的高速运动可能会导致许多不同的目标频繁在背景中出入,从而难以分辨哪些是真正的背景,哪些是前景目标,从而给运动目标检测增加难度。
三、研究方案及工作计划(含工作重点与难点及拟采用的途径)
3.1研究方案
3.1.1算法思想
该算法包括四大部分: a) 提取背景图像( 建立背景模型) ;
b) 帧间差分得到变化区域;
c) 变化区域与背景图像差分获取初始运
动目标;
d) 对初始运动目标进行滤波和形态学处
理消除目标碎块提取出完整目标。如图3.1.1所示
a )背景提取
目前的视频序列图像大都是RGB 彩色图像,由于这种彩色图像有三个色彩分量,进行背景提取时计算比较复杂。本文算法将获得的RGB 彩色图像序列灰度化得到对应的灰度图像序列,再统计灰度图像序列每个像素点处以最高频率出现的灰度值,并将这个最大频率灰度值作为当前背景中对应像素点的灰度值,获得背景图像。
b) 目标提取
对视频序列中相邻两帧图像进行帧间差分得到运动区域图像,运动区域图形与背景图像进行差分提取出运动目标图像,运动目标图像与阈值比较得到二值化图像。
c) 阈值Th 的取法
如果阈值Th 选择过高,会将运动目标区域严重碎化,如果选择得过低,会引入大量的噪声。因此,提出一个运用当前图像灰度值来确定动态阈值的方法:
1) 求出图像中的最小和最大灰度值,取其平均值为初始 阈值,记为T。
2) 根据初始阈值将图像分割成目标和背景两部分,求出 两部分的平均灰度值μ1、μ2 和两部分的灰度概率
d) 噪声去除和形态学处理
由于阈值分割后的二值化图像中会存在噪声点和一些目标孔
第三篇:篇一治理沙漠化开题报告
中国治理沙漠化的进程,今年卸去了几多沉重增添了几分亮色:国家林业局日前公布的第三次全国荒漠化和土地沙化监测结果显示,全国沙化土地由上世纪末每年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为每年减少1283平方公里――50多年来“治理赶不上破坏”的被动局面,终于出现了首次逆转。
今天之所以能够从“治理赶不上破坏”过渡到“治理超过破坏”,应归功于治沙理念和方式的转变――即从“向沙漠进军”转为与荒漠和平共处,从“人进沙退”转为“人退沙退”。在上世纪50年代,曾经出现过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即“向沙漠进军”。然而,50年过去了,除了少数治理成功的样板外,似乎沙漠的力量远比人类想象的强大。
人口增长是荒漠化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据记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0、5万人增加到目前的91万人,净增加近3、5倍。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对现代化生活的追求,牲畜数量更是迅速增加,从160万头增加到2300万头,净增加14倍多。
当前西北地区草场畜牧超载率为50%―12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300%;已有近70%的草场因过度放牧而退化。如果牲口数量少,造成的破坏还能够天然弥补,但到处在放牧,草原就被压制,生长不起来了。年复一年,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欲治理荒漠化,必须从解决人的因素入手,解决人的生存与出路是治本,其余措施是治标。在那些治理难、成效不显的“硬骨头”地区,最好的办法是“人退”,减少人为的压力,让自然去修复。即使在那些古老的沙漠地区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因为那些戈壁上有一层天然硬壳、古沙漠上有一层天然面膜,只要我们不去碰它,是可以保护土壤不被风吹走的,因此要我们“善待沙漠”。沙漠如此,自然环境条件要好得多的草原与沙地地区,“人退”后的恢复效果则会好得多。既然“人退”有利于“沙退”或至少“沙止”,怎样做才最有效?实际上内蒙古自治区采取的“围封转移”或“转移发展”战略,都是有利于天然草场恢复的。但是,转移出去的人怎么安置?在新的土地上会不会造成新的破坏?这些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这里,我们理解的“人退”不一定要搞大规模的“生态移民”,而是将国家进行生态治理的费用补贴他们,利用资金、政策、科技等多方面的优势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减少牲畜数量或休牧3―5年,大面积的退化土地凭借自然的力量实现恢复。只要土壤不继续损失,自然分布的各类繁殖体(种子、孢子、果实、萌生根和萌生苗)就能够“安家落户”,并自然繁衍。
在退化沙地草地生态治理中,提出了一种“以地养地”模式,这个思路主要是基于用少量的土地,加上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提高社区群众的生活质量,腾出大量的土地使其“休养生息”,借助自然力实现退化草地的恢复。利用的土地与自然恢复的土地比例可为1比100、这是由于目前在退化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力一般很低,如退化草地上的产草量只有30―100斤/亩(鲜重,下同),而通过一定技术措施后的饲料产量可达6000斤/亩以上。这样做的科学依据是建立在有水肥保证的集约化土地不会退化,内地五千年的农业文明一直没有衰退,主要原因是那里的土地没有退化。在草原区,非常重要的工作是保护好土壤不被风吹走。
在人的去留问题上,当然“转移”有利于天然植被的恢复,但毕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故土难离”,“生态移民”能否有效尚需认真研究。相反,如果我们将大量的费用集中在1%的土地上,集中在社区居民上,帮助他们形成产业链,即逐步形成种草、养草、收获、储藏、运输、舍饲、产奶、产肉、再运输、城市人群消费,并形成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畜牧业和订单畜牧业,牧民还是非常欢迎的,也用不着实施大规模的“生态移民”。
目前在广大的农耕地区,现行的政策是:退耕还林有钱,可以管5年;而还草的钱则很少,且只管两年。这样有的地方领导就在不适合造林的地方也搞造林以得到国家的生态治理费用。这种政策如不及时纠正,将会在更大规模上加速草场退化。应当通过利益的关系和土地使用功能的转变,使当地社区的居民由被动参与生态治理到主动参与,从而使他们由生态的破坏者转变成生态的保护者,这是关系到治理能否成功的关键。
我国大部分生产力较低的沙漠、沙地、草地地区,它们的生态价值可能远大于它们的直接利用价值。在这方面,我们必须算一笔账,即直接利用收到的经济价值与破坏了以后的治理费用,哪个更大。
我国有草地60亿亩,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内蒙古草地90%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退化,直接加剧了沙尘暴,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土壤损失,这个事实我们必须认真面对。在林业上,国家有“天然林保护工程”,实际上,“天然草原保护工程”、“退牧(耕)还草工程”同样意义重大。
甘肃省民勤县的沙漠化现象现在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XX总理就做了6次批示,今年暑期我回到家乡――民勤,那里的人们仍在砍伐自己周围的树木,在我家附近这种现象就十分严重,我问了一下当地的老乡,他们的回答很简单――这里不长树,还不如把地誊出来种庄稼好;我问这里为什么不长树,他们的回答也很简单――水质不行了。民勤县委书记陈德兴书记多次提到,当前我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从水资源供需情况看,目前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水资源供需矛盾已发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影响经济社会安全的根本制约因素。从荒漠化防治情况看,全县生态环境经过多年来的积极治理,在个别地段有所好转,但整体恶化的势头并未得到遏制,流沙大举内侵,在绿洲最北部已经握手,荒漠化还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矛盾。从资源环境的人口承载情况看,巨大的人口压力已经使民勤绿洲早已不堪重负,到了一方水土养育不了一方人的地步。全县上下必须正确理解和牢固树立“人退沙退”的基本理念,科学确定全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人退沙退”,就是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民勤为目标,通过人们活动范围的主动收缩和影响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还大自然以自我修复和演进的空间,并通过“人化自然”和“自在自然”相结合的方式,梯次构建保护绿洲的生态屏障,在不断增强生态涵容更新能力的前提下,维护民勤绿洲永续生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友好相处。
在来势汹汹的沙化面前,我们没有反思人类自己的错误,改弦更张,反而在被曲解的“人定胜天”思想的指导下,“向沙漠进军”,要“人进沙退”。其结果,是这边治理、那边破坏,是局部改善、整体恶化,是全线的“沙进人退”。
1998年的特大洪灾,迫使人们重新思索“人定胜天”的本意,反思人类自己错误的生产方式,并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现和遵循自然规律。痛定思痛,在南方大规模“退田还湖”的同时,北方也展开了新一轮的防沙治沙运动。与以往不同的是,新的治沙运动改变了思路、转换了战术,更加注重草原与荒漠的休养生息和自我修复能力,植树种草与退耕还林还草并举,大搞封育禁牧,实行生态移民,让植被实现自然演替;不再就治沙而治沙,而是与治穷结合起来,种植既保护生态、又能发展生产的经济型树木、灌草,初步显现了生态改善、生产发展的双赢局面。
当然,逆转只是好转的开端。毕竟,全国仍有50多万平方公里的沙化土地急需治理,还有近3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明显沙化趋势;毕竟,全国2610万贫困人口的一半还分布在沙化严重的地区,贫穷这一威胁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没有根本消除,乱放牧、滥开垦等破坏植被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毕竟,新生成的植被刚处于恢复阶段,植物群落稳定性差,如果气候条件恶化,管护跟不上,就有可能导致植被衰退。
不仅北方地区在治穷与治沙结合上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而且,就全国范围而言,如果没有北方贫困沙区与南方发达地带的经济共荣、成果共享,横亘在北方数千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就难以常固久安――建立山川秀美的大西北,不光是沙区人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使命。
参考文献:
【1】秦大河《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科学出版社XX。2
【2】周毅《西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内蒙古教育出版社XX。12
【3】李宗植《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兰州大学出版社XX。6
第四篇:篇二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是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的提供)及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心理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们课题研究仅涉及教室环境与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
“互动”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全新教学模式,它积极提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沟通,鼓励被教育者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
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幼儿不仅仅是在环境中成长,也是在环境里探索和学习。因此也可将“环境视为幼儿的老师”,互动式的教育环境可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有利于萌发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背景:“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新《纲要》强调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了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但从现状看却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环境创设内容上追求精致美观,缺乏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单调,缺乏多样化;布置方法上,主要以教师的设想、愿望出发,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应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让幼儿用环境记录、描述自己一日生活,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通过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改变教师观念,不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探索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的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目标:
1、改变教师观念,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引导教师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创设意识的内容、途径、指导策略,利用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幼儿互动环境。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教育经验:在不断地反思教学中提高教师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内容:
本课题分为两个子课题:第一、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第二、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
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指导幼儿欣赏扎染布艺。
2、研究扎染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技能、技巧。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扎染活动。
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在环境创设中,如何引发幼儿主动提出创设的意愿和动机。
2、研究如何在师幼互动地创设环境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积极参与性为主线,选择与安排相关合理、有趣的内容。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组织由园长挂帅、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展开关于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现状调查。在研究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2006年9月――2006年11月第一阶段:筹备阶段:搜集有关资料,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好观察记录及实验方案。
2006年12月――2007年11月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阶段,根据前一阶段的观察,从改变教师观念,创设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指导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真正达到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2007年12月――2008年2月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资料、信息、音像等进行综合、归纳、概括、总结;撰写工作报告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最后出版本课题研究的成果集,制作一套环境创设课例光盘和课题研究过程光盘,举办有关课题成果的展览并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我园虽仅成立两年的时间,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先后被确立为徐州市一类幼儿园、市示范幼儿园、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优秀家长学校、徐州师范大学社区学院教育基地及青年路小学、公园巷小学、徐师附小、解放路小学等教育实验小学幼小衔接实验基地。
在课题开展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出观察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如何进行创设才能与幼儿互动,掌握了环境创设的要求、内容和方法,写出了实验方案;认真阅读、理解相关的书籍如《幼儿园环境布置的思考》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等,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还专门组织教师到苏州、贵州等地方学习扎染工艺。
另外,我园将拨出专用经费,应用到科研课题上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2、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方法与策略。
3、教师在课题中的观察指导个案及成长发展。
4、幼儿成果展示。
5、与课题有关的教养笔记和论文的发表。
6、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实验报告与工作报告。
7、关于课题研究的音像资料。
七、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指导课题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4、课题研究中要充分发挥全体教师的作用,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入到课题研究中来,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
第五篇:会计论文的开题报告
一p选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民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市场体系日益完善,为注册会计师服务市场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积级寻求和探索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方式方法,其中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文化建设呼声渐高,如何构建和谐、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建设是当前事务所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在来对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及方法进行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业务的发展。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协助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维护资本市场有序运转,保护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普华永道、德勤、安永等国际上大的会计公司经过上百年的积累沉淀,都建立了独特且内涵丰富的公司文化,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机构以及成千上万合伙人和甚至多达几十万的员工拧在一起,提供全球性服务,确保公司的竞争优势。公司文化是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规定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代表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强大的企业文化和卓越的企业精神,就不可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不可能为员工提供价值实现的机会,不可能处理好公司与社会的关系,事务所也不可能拥有强大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力,不可能持续发展。从国内来看,大部分事务所处于发展初期,生存是第一,有意识建设的不多,系统考虑的也不多。在实践中,事务所的管理层对文化作用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文化建设还没有摆到重要的日程表中。
二、文献综述
会计师事务所文化对于员工的行为和事务所的发展,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和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因而应当强调与重视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并且通过把会计师事务所文本化建设与研究与与执业经营活动的其他管理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在做强做大的基础上不断地向前发展。为了研究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这一课题,我阅读和搜集了大量有关这一方面的资料。
首先,在杨建成发表的《试论会计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内涵和途径》一文中,他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本质上仍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事务所文化就是事务所作为承载事务所精神的有生命力的机体所自觉形成的一种群体意识,以及由这种群体意识所产生的一系列的行为规范。事务所文化对于员工的行为和事务所的发展,具有着巨大的能动作用和不可低估的影响力,因而应当强调与重视事务所的文化建设,并且通过把事务所文化建设与执业经营活动和其他管理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事务所在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不断地向前发展。他指出,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要倡导客户至上 追求诚实信用 信奉质量为先,崇尚学习为本,推行和谐管理,实行依法治所,重视创新图强。他认为股东(合伙人)尤其是主要股东(合伙人),在事务所的各项工作中居于领导的地位,毫无疑问是事务所文化建设的设计者 倡导者和实践者,对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起着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事务所的文化建设自然也集中体现了主要股
东(合伙人)的价值观念 经营哲学和领导风格。其次,夏迎峰、肖斌在《浅谈会计师事务所文化建设》中指出,会计师事务所的建设与发展应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通过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以此凝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事务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会计师事务所文化是事务所在一切行为过程中和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和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因此,培养事务所文化的核心意识,推进事务所文化建设是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发展的核心。他给出会计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四种途径,培育人合意识、培育学习意识、培育诚信品牌和培育质量意识。再次,在金国达的《浅谈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一文中谈到了企业文化的一般理念,他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文化源于企业文化,又不完全等同于企业文化,因为它不仅是企业文化中的一个分支,还是社会文化、法治文化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建设所文化首先需要一种会计事务所与全体成员共同拥有的理念并且建设所文化应围绕塑造战略品牌。最后,钟怀振在《会计师事务所文化建设探讨》中也提出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事务所和谐发展的基石,他认为良好的企业文化能降低事务所内部及外部的交易成本,提高事务所人员的执业质量,实现整个事务所的价值增值。构建会计师事务所和谐文化需要加强诚信建设,讲究以和为贵,注重适度竞争和充分的沟通,同时还需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
通过对众多资料的查阅发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尚不完善,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和建设,在这方面我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得出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的一些途径和方法,我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要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才培养,提高事务所人员的执业质量加强诚信建设,提高人员的自身素质,从而提高整个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水平。我们要充分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强大。
三、论文框架
会计师事务所的文化建设与研究
一、 会计师事务所文化的含义
二、 会计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三、 会计师事务所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 树立导向作用
(二) 建立约束机制
(三) 发挥凝聚作用
(四) 明确激励作用
(五) 彰显辐射作用
(六) 体现陶冶作用
四、 如何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会计师事务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