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总结(优秀范文三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总结(优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目标:
1.初步熟悉小学生活。了解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内容。
2.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课间活动,并在与同伴、小学生的互动中大胆表达。
3.向往小学生活,渴望成为一名小学生。
准备:
1.参观小学并与小学生对话.对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活动有所了解。
2.录像《课间十分钟》,邀请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
过程:
1.认识小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1)今天有一位客人要和我们一起活动。你们看,他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小学生?你们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请出小学生,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通过小学生的书包、红领巾等特征进行判断。)
(2)请小学生自我介绍,师幼共同欢迎小学生。
2.迁移参观经验,理解"下课"的意思。
(1)小学生哥哥在小学上学。你们还记得去这所小学参观的事情吗?那天,你们在小学里看到了什么?(师幼共同回忆参观小学的情形,鼓励幼儿交流在小学校园内的所见所闻。)
(2)小学生上课的时候和我们一样吗?哪儿不一样呢?(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再请小学生介绍.帮助幼儿了解小学生每天上午要上四节不同的课。每节课都是四十五分钟,每上完一节课就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这十分钟就是下课时间。学校里会有铃声或音乐提醒大家上课和下课。)
3.观看录像《课间十分钟》,了解课间十分钟的作用。
(1)课间十分钟有什么用呢?你看到小学生在下课的十分钟里会做些什么事情?(引导幼儿积极回忆,大胆想象,主动表述。)
(2)小学生哥哥给我们带来了《课间十分钟》的录像,我们来看看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里都做了些什么,想想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播放录像,师幼共同观看。)
(3)幼儿自由结伴讨论、交流小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做些什么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教师鼓励幼儿有疑问时去问问小学生。初步引导幼儿理解课间十分钟是小学生入厕、喝水.、换课本和游戏的时间。
4.实践活动。学习安排课间十分钟。
(1)如果你是小学生,你会在课间十分钟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试着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当评委。看看谁安排得合理。
(2)幼儿安排课间十分钟,请小学生哥哥了解幼JL的课间活动内容。
5.交流、讨论,知道要合理安排课间十分钟。
(1)谁愿意来介绍自己在课间十分钟做了些什么?(请幼儿互相交流,大胆介绍自己课间十分钟做了哪些事。鼓励幼儿主动了解同伴对课间十分钟的安排。)
(2)我们来听小学生哥哥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小学生说说哪些小朋友安排得合理,让幼儿知道课间首先要解决入厕和喝水的事、学习上的事,如果有时间再和同伴游戏。)
第二篇: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总结
六月的骄阳是火火的,六月的心情是美美的。6月29日下午、30日的上午,我们杏花李幼儿园及贝贝分园大班的小朋友们和他们的爸爸妈妈、老师们欢聚一堂,举办了 “承载希望,放飞梦想”的大班毕业典礼。
毕业典礼在欢快的音乐声中拉开了序幕。一句“老师,您辛苦了!”一首《毕业诗》、一曲《毕业歌》,道出了他们在幼儿园生活的成长历程以及对老师妈妈的感谢,这一切让老师感到付出是那么地有价值。看到孩子们即将踏上成长的道路,老师们感到无比欣慰和骄傲。
首先是九个大班孩子的才艺展示,孩子表现非常棒,赢得了家长们的阵阵掌声。最感人的是苗苗一班余怡辉的妈妈和蒙氏C2班李一的妈妈代表家长上台发言,用朴实的话语真诚地感谢全体教师为孩子的成长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感谢园里领导的正确引导,感谢园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了优越生活条件,表达了所有家长的心声。接着苗苗一班杨老师代表教师的发言,抒发了老师对孩子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毕业典礼在幼儿代表给老师献花及孩子们与老师们的热烈拥抱、依依不舍中落下了帷幕。
毕业的日子,是感恩的日子,是离别的日子,也是喜悦的日子,幼儿园是人生长途中的第一站,愿孩子们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走出一条精彩的人生之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好的行为习惯可使幼儿生活、学习自然有序、充满生机,相反则会使幼儿一日生活杂乱无章,死气沉沉,以至影响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由此可见,习惯养成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幼儿园把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贯穿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学习、游戏等各个关节中,经过几个学期的训练和培养,幼儿在诸多方面都养成了好的习惯,尤其是在幼小衔接方面孩子们受益颇多,我们教师也在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多经验,下面我从学习、生活、安全、卫生、品德等几个方面上来谈一下我们大班幼儿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内容以及具体方法和措施,希望和各位老师共同学习和交流!
一、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在细微处见成效。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所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尤为重要。第一,要做好幼儿入学前的思想准备,我们通过参观小学,请小学老师和已毕业的大班幼儿与幼儿座谈的方法,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上小学,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激发了幼儿上小学的欲望,同时也帮助幼儿解决“向往上小学、又不知道怎样做的问题” 。第二,我们很注重幼儿倾听习惯的培养。倾听就是细心听取别人说话,善于倾听是一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并且能正确完整地听取所要的信息,而且会给人留下认真、踏实、尊重的印象。因此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培养也绝非小事。
(一)针对我们班级幼儿的情况,我们利用开心一刻、午饭后等时间,多与孩子交谈。在谈话的过程中让孩子学会如何去听懂对方的话,弄清要了解的情况,清楚自己的说话时机。
(二)开展谈话活动和游戏,创造机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个别谈话,并在交谈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倾听行为去影响、引导孩子。
(三)提供倾听的机会。给幼儿播放音像作品,让孩子学会安静地听,并开辟倾听角,提供倾听机会。
(四)在活动中巩固,开展形式多样的表演会、故事会、小新闻发布会等类似的活动,引导幼儿认真听同伴讲,鼓励他们大胆踊跃参加表演。
第三,注重个别幼儿上课不爱动脑筋、精神不集中,不举手的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重视、强调课堂常规,我们每天选出一名幼儿喊“起立”,全体幼儿要站起来向老师问好,这样及时提醒督促个别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儿,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其次,对那些上课不爱动脑筋、注意力不集中的小朋友,我们则对他们提高要求,鼓励他们多动脑筋,争取和别人不一样,并结合评比栏的评比活动,给上课有进步、动脑筋的小朋友粘上五角星、小红花,并在每个月结束时,要为有进步的幼儿颁发进步奖,小礼物。我们还通过自编自演,丰富教学内容。我们自编儿歌,如:儿歌“上课”(上课听讲要专心,积极开动小脑筋。要发言时先举手,声音响亮口齿清。)这学期,我们班的课堂常规有了较大的进步,上课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的孩子多了,讲话、溜号的孩子少了,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将把这项工作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
第四,环境的创设对培养幼儿学习习惯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幼儿创设一间有特色、有意义的教室,是教师、幼儿、家长共同的责任。
1、为幼儿提供丰富有效的游戏材料。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活动区域,如语言区、美工区、表演区等,让幼儿自主选择,大胆使用和创作。主题活动开展时,我们总会和孩子们一起生成与主题相关的游戏,如《大家来运动》的主题,我们用不同材料制作出不同的运动的人和物,并在表演区里开设了舞蹈班、骨科医院的内容,体验了不同的运动方式所带来的快乐,既丰富了主题活动又使幼儿得到全面的发展。
2、让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用自己的作品和创意去丰富环境,在这一点上,我们充分利用环境的价值,让墙面说话。随着主题活动的开展,我们和幼儿一起布置属于我们的主题墙。在《夏天的故事》主题中,当我们把幼儿带来的好多昆虫图片布置上墙时,孩子们的自豪和兴奋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感动,我们似乎更体会到,这会说话的墙本来就应该留给孩子们。主题活动一天天的深入,主题墙也一天天丰富,主题活动结束时也正是我们的主题墙完工时,孩子们对着主题墙大发感慨:多漂亮啊!原来他们最喜欢的是自己真正参与的环境,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我们还经常在作品旁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让孩子在看图的过程中学习到相应的文字,收到双层的教育效果。
第五,在一日生活中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如训练幼儿坐姿、握笔姿势、整理学习用品,利用故事让幼儿明白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会帮助我们把字写好,这样,使孩子能从主观意识上产生自控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幼儿实际督导:从孩子第一次开始写字,第一次开始看书,就严格规定握笔、看书的姿势。在日常活动中及时提醒、指导幼儿用完活动用品及时整理,放到指定地方。此外利用集体活动及角色游戏《文具店》,教会幼儿了解、使用各种文具,要认真、整齐、干净的书写作业。爱护书本。
(二)本学期加强了针对幼儿不会认真听课的问题,教师主要是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具吸引幼儿,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结合动画片、情景表演等形式,引导孩子懂得遵守课堂纪律;在每节教学活动结束后,还引导幼儿自己总结出教学重点,体会认真听课的目的。
在幼儿阅读、写字、讲故事、算算式等各方面也进行了重点培养,提前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在学期初我们就为幼儿准备了:田字格本、数学练习本、拼音本,充分利用了餐前、离园前这段时间,组织幼儿早期阅读、识字游戏、练习写数字、做算术题等活动。开展了“学习星”评比活动,通过活动,幼儿说话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而富有感情,讲故事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幼儿对做算术题的兴趣也更浓了。
(三)尝试按照学校的作息制度来活动。上课时尽量不入厕、不跑去喝水;增加了课间十分种的环节;午睡时时间逐渐缩短;每天为幼儿布置少量的家庭活动作业,和父母一起完成;晚上少看电视,准时上床休息,早上7:30之前要来园等,通过这些培养,我们帮助孩子们慢慢的形成了幼小衔接的过渡。
(四)利用榜样来强化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我们还运用了树立榜样,及时强化的方法,我们定期开展“找优点”、“评星”等活动。“找 优点”即让每个幼儿都来寻找同伴身上的优点,“评星”则是根据幼儿的表现,评出相应的“爱学习之星”、“爱劳动之星”等。通过“找优点”、“评星”等活动,强化了每个幼儿身上的优点,使幼儿产生愉悦感,树立了信心。同时,也为幼儿树立了榜样,使幼儿产生学习同伴优点的愿望。这样的活动,不但培养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使孩子从小学会了“尊重别人,悦纳自己”。
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在日常生活中和课堂中,也反复强调严格遵守行为规则,课堂规则。这些训练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相信这些孩子到了小学一定是最棒的孩子。
生活习惯:我发现许多大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很差,许多事情都需要父母的帮助,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都掌握不好,所以,我认为在生活能力上要重点进行培养:
(一)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幼儿能够独立进行起床后的整理,学会叠被子的技巧;会穿衣服、系鞋带;会正确取放玩具,大小便能够自理等技能。为了更好的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的训练,我们班还开展了“叠被子”、“穿衣服”、“系鞋带”等竞赛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了自理能力。
(二)学会管理好自己,为入小学打好基础。让幼儿加强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培养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独立交往、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三)在日常生活中,用音乐来指引幼儿的行为,站、立、行、走、取放书本等,分别采用难易不同的旋律来指引。
(四)利用随机教育法,使幼儿的生活习惯落实到行为上。如有一次,一个不爱喝水、不爱吃青菜的幼儿突然鼻子出血,我们发现后马上带这位幼儿到盥洗间冲洗,其他幼儿都跟在后面问怎么回事。一个小朋友说:“我妈妈说,不吃青菜,鼻子就会出血。”我们意识到这是培养幼儿生活习惯的良好机会,便及时进行了引导,对他们说:“这个小朋友说的对,小朋友在吃饭时不光要爱吃青菜,还要不挑食、不偏食、多喝水,这样鼻子就不会流血。”孩子们听完老师的话,都信服地点点头。这样的事情是孩子们亲身经历的,因此易于被孩子们理解和接受。本班幼儿生活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安全教育:
幼儿园的头等大事就是安全工作,做好安全工作是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首先从幼儿的周围生活开始,开展情景表演、娃娃家、讲故事、角色游戏、参观、演习等一系列活动,由近及远、有浅入深,使幼儿了解家庭、幼儿园、社会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增进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遇事多动脑等的良好品质。其次,我们借助一些偶发事件、偶发行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让幼儿明白道理,逐步形成正确的态度,了解自我保护的意识。最后,我教给了幼儿认识了许多的安全标志和紧急情况下可拨打的救援电话、和采取的办法,幼儿从不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到懂得不跟陌生人走,外出要得到大人的同意等许多道理,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等等,逐步形成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卫生习惯: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开展了“保护我们的牙齿”、“我来洗洗手”、“猪八戒吃西瓜”等活动……从而让幼儿在听听、讲讲、学学、唱唱、做做的过程中,明白了粗浅的道理,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当我们发现,幼儿在喝水和洗手时,没有将饮水机和水龙头及时关上、关紧,或是有些幼儿在接水时,水接得太满,喝不了最后又浪费,我们就创编了故事“饮水机的烦恼”,“水龙头在哭泣”,通过生动、形象的教育,孩子们都能自觉的去节约用水,喝水时也会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取水,增强了节约用水意识。
另外要加强整理书包的训练。刚升入大班时,虽然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小书包,但是他们都不会整理、保管好自己的东西,每次上课要用到的时候,都是叫声连天,不是他找不到东西了,就是她丢了东西。于是我们开展了“整理我的小书包”的活动,让每个幼儿都在主动的探索中,摸索出整理书包的方法,在与同伴的讨论中,懂得整理的重要。同时,为了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还开展了“智力抢答”、“书是我们的好朋友”、“小小发明家”等活动。
礼仪:
当前幼儿多数是独生子女,幼儿阶段又具有很强烈的中心意识,存在着不讲文明、不讲礼仪,任性霸道等不良行为习惯,需要加强教育和及时引导;然而,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提示,而这种教育与引导必须家园密切配合。
1、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注重言传身教。
在幼儿园里,幼儿特别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老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幼儿是老师的影子。因此,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之中,老师要注重学习并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努力塑造自身的文明礼仪魅力。教师自己有了良好的行为表现,才能更好的教育和影响孩子们,真正的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如:幼儿来园时教师要主动和家长幼儿打招呼,幼儿打招呼要及时回礼,请幼儿帮忙对幼儿用请、谢谢等,努力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2、创设讲礼仪的氛围,让孩子在讲礼仪的氛围中,学会礼仪规范,如每天早上来园,请两个小朋友轮流站在门口和老师一起接待幼儿,向小朋友们问好等。在班里放置一面美容镜,让幼儿随时整理自己的仪容仪表。良好的礼仪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们。
3、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环节进行礼仪教育。
(1)开设“餐前十分钟”的礼仪教育活动。以儿歌游戏为训练手段,让幼儿在有趣的儿歌和游戏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2)采用新式点名法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点名时要求幼儿从简单的喊一声“到”,逐步学会说“到,我来了,”在到说“到,我来了,大家好”。
(3)当有人在表演或发言时,要求幼儿安静地欣赏和倾听,并给予鼓励和掌声。而表演者或回答者则在表演或发言完毕后要鞠躬并说一声“谢谢大家”。
(4)情景表演:情景活动是一种事先设置好的情节和场面,由老师和幼儿扮演角色,进行表演活动。它具有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问路”、“和天线宝宝做朋友”等情景让幼儿进行表演。
4、家长要进行家庭文明礼仪教育。
家长在平时与孩子的交流中应注重文明礼仪知识的讲解和灌输,使孩子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和礼仪观,比如和孩子一起分析“为什么不能闯红灯”、“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为什么要互相谦让”等问题。家长的一言一行也必须严格遵守文明礼仪的要求,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有任何不文明,不讲礼仪的行为,哪怕是很微小的一些不良行为,这都会影响到孩子对文明礼仪的认识偏差。正如中央电视台有则公益广告宣传片,讲述有位母亲为年迈的老母亲洗脚,她的孩子看后也为她端来一盆洗脚水,要给妈妈洗脚,最后字幕:“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则广告其实要求家长一定要承担起教育孩子文明礼仪的责任。
品德行为:
1、创设家庭中训练的机会。在家庭中,我们可以在游戏式的亲子活动中,让孩子有更深刻的情感体验。通过“我来当爸爸(妈妈)”角色的交换,让孩子充分的体验到做父母的辛苦以及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
2、在幼儿园中可开展情景游戏,如“小超市”中的礼貌对话,比如“请你帮我拿…”、“谢谢你”、“欢迎光临”等;“办家家”中孩子烧饭、做菜,给娃娃喂饭,给客人倒茶等等。孩子在游戏中对自己的任务会认真负责,而我们教师则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参加游戏,指导、评价孩子的行为,游戏结束还可评选“最佳服务员”,“好家长”等称号作为奖励
3、利用环境创设,培养幼儿爱国、爱家乡。
通过主题教学,布置“祖国山河美”、“我的家乡”、“世界之最”等主题墙,通过幼儿粘贴自己收集来的图片、简报,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阔了眼界,还加深了对“祖国”、“家乡”这个概念的理解。
4、利用节日活动,向幼儿进行爱祖国的教育
国庆节,小朋友用积木搭成了天安门,举行了庄严的升旗仪式,在“我是小小仪仗兵”的活动后,增加了幼儿做中国人的自豪感,激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六一”儿童节,中心给孩子们送来了礼物,我们对幼儿进行“我是祖国一朵花”的教育,使孩子们知道新中国的儿童在各个方面受到保护和关怀,生活在社会主义祖国多么幸福啊!总之,节日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
5、充分发扬值日生工作。我们班级每天选出两名小小值日生。帮助老师做一些清扫工作,并督促其他幼儿的不良的行为等,在值日生的.监督下,班级幼儿很遵守规则,同伴间友好相处,并且每名幼儿都想争当值日生的工作。
二、努力转变家长观念,扎实做好家园共建。
孩子的进步、孩子的健康快乐、家长的肯定包容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在工作中尽量做到关心爱护每一个孩子,当发现孩子身体状况不好的时候,及时通过电话短信加以联系,了解情况;当孩子情绪有波动,上课走神的时候我会通过与家长面对面的交谈来了解孩子的变化原因;当流感、手足口病的高发时期,我们及时了解孩子请假原因,并与家长共同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我们每个月都要进行“家长开放半日活动”,本班教师要为家长展示教学活动,让家长更好的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情况,上课是否注意力集中?是否爱举手发言?通过半日活动,家长座谈会等形式与家长面对面地沟通、交流,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更好的进行了家园合作。另外我们还通过家长园地、路路通、家访、电话等形式与家长进行真心交流,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发展情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从而使他们更加了解孩子,理解幼儿教育的作用,更好地加强了家园联系。
看到孩子们一天天在进步,我们两位老师喜在心里。总结本学期的班级工作,我们尊重幼儿,营造平等、和谐温暖的班级氛围,用我们的眼睛去关注每个幼儿,从幼儿身上汲取闪光点,去点亮他们自信自立的明灯,帮助幼儿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建立其自信和对集体的归属感。
第三篇: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本学期学习任务之际,回首所做过的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幼小衔接工作。
1、本学期,我校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一年级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园的教学方式、活动方式相融合,采用兴趣教学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学生不但适应了小学生活,而且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大部分学生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地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地提高。
二、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
进入小学,儿童所处的客观环境、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师生关系等都多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断层问题,家长配合做了许多工作。
第一、家长协助幼儿习惯学习生活环境的变化。学校的教室,不通同于幼儿园的布置,小学教室的课本、黑板、桌椅等教学设施,可对孩子缺乏吸引力。因此,在开学初期,学校即组织家长集中培训,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小学和幼儿园的环境是不同的。
第二、家长协助孩子适应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课、完成作业。课间休息和游戏时间很短,孩子面临的是和高年级学生一样的每天上午四节课,下午一般一节或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因此,家长养成了每天养成询问孩子学习内容的习惯,每天帮助学生学着梳理一天的学习内容,监督并培养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学习。
第三、家长协助孩子适应师生关系的变化。在小学,老师的角色主要是完成教学任务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的比幼儿园老师要相对减少,与学生个别接触的时间比较少。因此,家长做到了经常与老师沟通,然后将老师对孩子的评价反馈给孩子,让孩子对老师尽快熟悉。
三、班级教师注重“幼小衔接”,扎实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第一,教师加强了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联系分为三个层面:
1、加强了与幼儿园老师之间的联系,熟悉孩子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2、加强了一年级老师之间的联系。根据学生在不同课堂上的反馈,总结孩子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3、注重不同教师与同一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让家长清楚孩子的长处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协助学校做好孩子的工作。
第二,加强了家长之间的联系。学校帮助家长互相认识,协助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家长之间互相交流育子经验,使幼儿能够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第三,加强了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注意对学生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第四,利用家长问卷、家访、家长来校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取得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