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走访慰问贫困户总结(范文五篇)

时间:2022-06-28 00:47:21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24496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春节走访慰问贫困户总结(范文五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春节走访慰问贫困户总结(范文五篇)》。

第一篇:春节走访慰问贫困户总结

按照《中共张北县委办公室、张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xx年“两节”期间送温暖慰问活动的通知》安排,我乡高度重视,施行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方式,精心周密部署,及时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困难党员、老党员的心坎上。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一是召开了全体乡村干部参加的春节慰问调度会,传达了县委、政府“两节”期间送温暖慰问活动会议精神,对全乡的走访慰问工作做出了部署。要求包村领导、干部深入各村做到早调查、早上报、早慰问,确保村困难群体、优抚对象过上欢乐、祥和的新春佳节。二是召开党委扩大会,对各村上报的慰问对象进行逐一审核,认真研究慰问款项和慰问物品等事项,制定走访慰问方案。确保了慰问物品及时的准备妥当。

二、突出重点,全面覆盖

在去年的基础上,我乡扩大了慰问的范围。共慰问建国前老党员1人,特困党员31人、特困户98户、离退休老干部13名,现役、退役军人18人,并集中慰问了乡敬老院,县财政拨款2250元,乡财政购买了价值44400元的慰问物品,其中老党员、老干部发放了价值9600元的慰问品。此外,我乡还对党员发放了1幅春联、1套日历。从思想上、物质上给予关心和支持,切实帮助解决老干部实际困难和问题。

三、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我乡走访慰问老干部、老党员工作,按照“不遗忘一位老干部,不漏掉一名困难老党员”的原则,坚持精神关怀慰藉和物质帮助支持相结合。加大财政投入进行慰问,充分体现了我乡对老干部、老党员的重视。

一是镇领导班子和联村(居)干部深入困难群众家中慰问,物到、话到、情到,使被走访慰问对象真正体会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各村受慰问老党员、老干部紧紧握着慰问人员的手,表示着党和政府的感谢。二是各村通过召开座谈会向困难群众集中发放慰问款物,也便于进一步了解群众所想、所感、所需;三是对在外地的党员用手机短信平台等形式向他们送乡党委、政府的关怀,虽然此刻他们身在外地,但是组织上并没有忘记他们。

总之,我乡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在先、带着感情、怀着责任、尽心竭力做好困难老党员的工作,切实落实好走访慰问制度,做好节日期间关心和帮助,使老党员的晚年生活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安度晚年。

第二篇:社区民政工作总结精选范文

社区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基层民政政治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党和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不断地加快工作力度,采取措施推动社区建设深化发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活动的广泛开展,丰富了社区工作的内涵,拓展了社区工作的外延,更加贴进生活、帖进社区、贴进群众,受到社区居民的普遍关注和真切欢迎,民政部门作为推进“四进社区”工作的牵头部门,我局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的工作布置,结合社区建设的实际,积极协调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将“四进社区”工作引向深入,保障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现将“四进社区”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责任落实

在推进“科技、文化、卫生、法律”四进社区工作中,我局党委,局班子成员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局长刘____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四进社区”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并明确由基层政权科拟定工作计划,组织掌握“四进社区”工作的实施及动态,确保在点上有亮点,在面上有突破,做出实效,让群众满意。

二、抓好结合、丰富内容、突出实效

根据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我们把创建星级社区工作同“四进社区”工作相结合,相互补充,促进,使“四进社区”同深化社区发展,同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同步推进。为此,我局在局长刘____的带领下,多次深入到街道和社区调查了解情况,在打造精品社区,创建特色社区中,注重培育典型,总结经验指导面上的工作。各街道按照“四进社区”的工作要求,拟定方案,积极主动地指导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各相关职能部门紧密结合社区实际,把“四进社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有机结合,在业务上认真指导,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社区主动支持。区科技局为每个社区新建、改建科普栏(橱窗)51个,组织较大规模的宣传活动5次,专题讲座6次;文化局、体育局培训文体骨干150余人次,举行社区文艺演出4次;计生局举办社区计生专管员培训班180余人次,大型计生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活动每季一次;卫生局改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个,实现了社区卫生的“六位一体”的全覆盖;司法局在51个社区建立了法律工作站,定期举行法律宣传咨询服务,对困难群众实施法律援助。各街道按照区上要求组建了文化、体育、卫生、计生、法律、科技等志愿者服务队伍,常年活跃在社区,服务于社区;计生局出资并指导街道社区建立宣传栏300余个,在苏坡设立了近2千米的生育文化长廊,深入开展“树婚育新风、建文明社区”、“计生服务进社区、健康文明伴你行”等主题鲜明的宣传咨询活动。同时,健全计生社区服务网络,每个街道配置2-3人的计生协管员,做到人力、财力、物力三落实。科技局充分履行职能部门的职责,指导社区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印发宣传资料3万余份,制作vcd光盘500余张,新建科普宣传栏73个,投入资金近14万元,组织“科技之春”、科技周、“____区第三届科技日启动仪式”等大型专题宣传营造出了浓厚的学科学、讲科学、爱科学、自觉风尚和氛围。

三、深化社区建设、构建和谐社区、夯实“四进社区工作基础

我区的社区建设经过全区上下共同的努力,已迈上了一个新起点。为加快发展,提升水平、赶超先进,今年4月28日,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社区建设工作会,各街道、社区及相关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今后一个时期的社区建设工作提出总体要求,明确了三年的工作目标。同时,全面启动了星级社区创建活动,把科教、文化、卫生、计生、法律等进社区工作纳入了星级社区评定的重要内容。区民政局作为社区建设的牵头部门,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协调、组织星级社区创建的推进工作,将草拟的星级社区评定标准,提交社区成员单位征求意见,尤其是征求科技、卫生、计生、文化、法律等部门的意见,既保障了“标准”的完善规范,又便于街道社区组织实施,目前已有四个街道的5个社区申报二星级社区,三个街道申报省社区建设模范街道。在创建“星级社区”、“模范街道”的同时,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布署,将打造精品社区作为社区建设提档升格的重要手段,在区领导的直接关心支持下,先后建成了____、____、____等社区用房达5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6个,使我区社区的办公条件得到较大改观,为“四进社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在抓创建促发展的基础上,我局在深入调研,积极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的同时,率先在全市进行了城区社区的直选和“选聘分离”的试点,今年又在总结经验深化改革的工作中,将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深化社区工作的重点来抓,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到上海、南京、宁波、大连等地考察学习,把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不断引向深入,在全区全面实行“两委一所、选聘结合”的社区管理模式,这样既保障社区的民主自治,又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延伸到社区的共公政务同社区公共事务有机结合,形成上下贯通,有机统一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构建起了由政府埋单,社区公共事务具体承办的亲民、利民、为民的服务平台,同时,又保证了“四进社区”工作的深化发展,使之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实实在在地兼顾于民。

四、夯实基础、充实内容、规范运作

“四进社区”的工作基础,在社区街道,在推进深化“四进社区”工作中,各街道按照区上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工作规定,充分发挥社区的基础性作用,利用社区居委会成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小组会,广泛宣传科技、文化、卫生计生、法律进社区的目的和意义及工作要求,挖掘出社区潜力,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推进社区自治,把“四进社区”工作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相结合,同发展社区事业相结合,同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同提高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意识相结合,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同步推进、相得益彰,使社区事务、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民主自治,在“四进社区”活动中,得到进一步加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对社区的认同感,亲和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氛围日益浓厚,文明、详和、民主、和谐的新型社区在全区上下的共同构建下,已初步展现。

各街道社区结合社区管理体制改革,随着“两委一所”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社区公共事务所将承接直接服务于社区成员的相关事务,“四进社区”工作,将依托社区公共事务所把老百姓关注的服务搞得更好,让群众在活动中身心得净化、精神得充实、物质生活更为实。

“四进社区”活动是一项内容丰富的长期的工作,我局将以社区建设为依托,以构建和谐社区为主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__全会精神,认真制定社区建设第二个五年规划,将“四进社区”工作作为重要内容,采取措施,制定方案,明确责任,抓好落实,不断将科技、文化、卫生计生、法律进社区活动引向深入,努力开创我区社区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篇:乡镇就业工作总结

金华镇幅员面积35。25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74个村民小组,共有10108户,20336人,劳动力12099人,已就业10180人。

一、工作完成情况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8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新增人数710人;创业培训人数28人;免费技能培训人数118人;岗前培训72人;观念培训136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实名制调查10128人,录入10128人;动态更新“6+1”本台账(城乡劳动力基本情况、城乡劳动力就业动态、城乡劳动力培训意愿、城乡劳动力就业意愿、城乡劳动力培训情况、城乡劳动力用工情况、失地农民台帐)。

二、工作开展情况

20xx年,金华镇着力完善就业与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千方百计促进镇域群众就业,解决企业用工需求,工作成效非常显著,多次受到市就业局、县人社局及县领导的充分肯定,xx市就业实名制调查工作现场会于12月26日在金华镇召开,来自20个区、市、县的负责人60多人莅临参会。

(一)制定目标考核。今年x月,制发了《20xx年就业工作季度考核实施方案》,从平台建设、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推荐就业等重要指标对9个行政村及岳店社区实行量化考核,加强就业创业服务过程管理;对参加我镇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后,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证》培训办证费用超过1000元的学员给予30%的培训办证费补贴。每期免费技能培训按培训人员10%的比例评选表彰优秀学员,优先向用工单位推荐就业。

(二)加强观念引导。开展了以“踊跃就业、勤劳致富”为主题的倡议活动,发放倡议书5000余份,涉及劳动者10000余人;开展了学习、宣传和争做“就业之星”活动,评选出金华镇首届就业之星10名; 邀请20xx年“就业之星”之一、中材公司能源班班长、清凉村失地农民兰敬来到岗前培训课堂,为学员讲述自己就业的心路历程,引导参训学员踊跃就业、稳定就业;邀请四川医药商业协会副会长、高级经济师彭华清为清凉村5个组的80名失地农民代表开展了失地农民就业、创业、消费观念引导性培训,引导群众合理消费、勤劳致富。

(三)健全就业实名制动态管理工作机制。建立信息化动态管理机制,规范就业工作“6+1”本台账。镇就业服务中心通过上门指导、集中培训,指导各村按“一人一表”的要求建立了六本台账纸质文档和电子文档,有效提高了各村就业工作效能,进一步规范了就业工作。各村就业负责人通过定期入户调查、电话跟踪服务、流管社保网格信息共享、走访园区企业等方式实时更新辖区内劳动者信息变动情况,并录入系统,坚持及时采集与录入数据,实现了城乡劳动力就业状况适时更新,保证了在动态变化中准确掌握城乡劳动力就业状况,逐步完善“xx县促进城乡充分就业信息平台”。

(四)创新服务提高培训积极性。

(1)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每期培训班由就业服务中心、培训机构、培训学员综合评议推选出15%的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今年开班四期,共评选优秀学员7人。

(2)强化培训服务:协调质监、安监等部门将部分办证服务下移,方便群众办理《特种作业人员证》20xx年为考试合格的41名学员办理叉车《特种作业人员证》。

(3)补贴办证费用:对办理特种作业操作证培训办证费用超过1000元的学员给予30%的培训办证费用补贴。今年镇政府对考试合格符合条件的24名叉车办证人员发放了10080元补贴(每人420元)。

(4)探索灵活培训模式:

a、乡镇联合培训:对报名人数达不到培训机构开班要求的叉车工种,金华镇与其他6个乡镇,集中全县叉车培训学员共59人在金华镇正式启动叉车技能培训;

b、岗前补贴培训:今年x月,蜀菱科技在我镇预招操作工26人,开展2个月的岗前培训,企业为参训学员共发放培训生活补贴3200元。培训结束后,25人正式上岗。

(五)搭建平台促进群众就业。

(1)发布用工信息:通过就业信息系统平台、led显示屏、社区广播、村务公开栏、就业qq等方式每周至少向群众发布用工信息3次,积极为群众推荐就业。

(2)开展招聘会:今年开展规模招聘会1次,专场面试会3次,促进710人就业。

(3)签订劳动用工合作协议:与园区中粮、中材等17家企业签订了劳动用工合作框架协议。

(4)政策宣传:积极宣传企业招用失地农民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用失地人员。

(5)推荐就业:今年大力推荐有就业意愿者上岗,促进710人就业。

(6)落实就业优惠政策:本镇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如社区网格员、保洁、保绿、城市协管员等工种招用本镇失地人员13人。为本镇符合条件的27名群众申报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

第四篇:省直单位扶贫工作汇报主要做法和成效

省直单位扶贫工作汇报主要做法和成效

2015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5年)》全面完成之年。为了解“十一五”时期我省在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方面取得的成效,推动我省新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省人大农委组织开展了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情况专题调研。12月上旬,省人大农委召开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座谈会,听取省扶贫和移民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民宗局等部门有关情况汇报,省人大会副主任姚亚平出席会议并讲话。随后,调研组赴吉安、赣州市以及所辖的吉安、遂川、寻乌和安远县等市县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扶贫项目、走访贫困农户等方式,了解我省扶贫开发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听取当地干部群众对进一步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感受到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探索出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各级政府和干部群众对扶贫开发充满信心,对中央加大扶贫力度、实施新十年扶贫开发工作充满期待。现将调研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我省现有21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563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科学部署下,我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开展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为主体,以产业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两翼的扶贫攻坚工作,同时自筹资金开展库区、深山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移民搬迁扶贫工作,农村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出成绩。全省农村低收入人口从2015年的211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8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6.4%下降到2.55%;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1561元,上升到2015年的2660元,年均增长14.25%,超过全省平均增长速度。

(一)坚持开发式扶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坚定不移地贯彻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用发展的方式解决贫困问题,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加强水利、交通、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造血”功能,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创业致富构筑良好平台。“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7.9亿元,用于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其中硬化通村公路1.6万公里,通组公路0.8万公里,解决近75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贫困地区共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00.4万亩,建设基本农田3.3万亩,治理小流域面积136平方公里,修建学校27.8万平方米,卫生院1461所。

“十一五”期间, (二)实施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我省以3069

个重点贫困村为单元,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计划,每个重点贫困村五年安排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安排一个单位定点扶贫。采取引入参与式扶贫的方式,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己的家园自己建、自己的家业自己创、有困难政府社会帮”的理念,以制订和实施村级扶贫规划为平台,让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监督。扶贫资金直接下到村,由村民提出项目,自己管好用好资金,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热情,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同时,把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在全省重点村筛选了100个村作为典型示范村,探索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路子和经验。“十一五”期间,吉安市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2.42亿元,对全市597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实施项目7118个,极大改善了重点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用洁净能源”的目标。2015年,全省扶贫重点村人均收入达到2357元。

(三)强化产业扶贫,贫困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根据我省资源优势和农业发展现状,引导扶持贫困户发展粮油、蔬菜、水果、家畜、家禽、油茶等产业,建立科技扶贫示范点,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完善扶贫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十一五”期间,全省投入产业开发扶贫资金2.5亿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覆盖范围内的贫困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寻乌县扶贫重点村新增果园面积3万亩,实现人均果业增收960元以上;安远县重点贫困村中有40%的农户发展脐橙、西甜瓜等致富产业,产业扶贫覆盖全县80%以上的贫困人口。

(四)加强技术培训,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坚持扶贫与扶智并重,把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综合素质摆在重要位置,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推进扶贫培训和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通过“培训+基地+转移”的形式,开展订单培训,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全省“雨露计划”不仅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有效途径,而且培育了一批优势专业和劳务品牌。如赣江职业技术学校的农技专业、南昌女子职业学校的茶艺专业等;“吉安菜农”、“鄱阳缝纫工”、“宜春焊工”、“赣州铁路乘务员”和“资溪面包制作”等已成全国知名品牌。“十一五”期间,全省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亿元,用于开展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共培训人员26.7万人次,其中转移就业25.6万人;贫困户青壮年劳动力经过培训就业后,人月均收入由2015年的500元,上升到2015年的1200元。

(五)加快移民搬迁,生存条件恶劣地区贫困群众的生存环境显著改善。按照“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要求,对身处库区、深山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群众实施

移民搬迁扶贫,从根本上解决不适合居住地区贫困人口的生存与发展问题。将移民扶贫与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和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加快移民集中安置点“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四化”(路面硬化、社区绿化、路灯亮化、环境美化)步伐,并注重做好移民户的后续服务与管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全省投入财政扶贫资金8.3亿元,共搬迁困难群众25万多人,兴建2262个搬迁集中安置点。遂川县搬迁移民7357户33490人;吉安县搬迁移民2844户12937人,兴建移民集中安置点89个,集中安置移民2276户10174人。

(六)坚持社会参与,扶贫开发合力不断增强。在进一步强化扶贫开发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扶贫开发工作的优势和特点,积极组织和调动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参与贫困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实行省、市、县领导扶贫联系点制度,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活动,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扶贫工作,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参与扶贫和大学生“三支一扶”等工作,进一步营造了“大扶贫”的氛围。“十一五”期间,全省单位定点扶贫、党员干部包户扶贫、企业扶贫、非政府组织捐赠等各种社会扶贫资金总计达20.38亿元。吉安市共有182个非公有制企业参与扶贫,捐赠资金1800多万元,受益村354个;赣州市各级领导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1.5万多户,帮扶资金3878.37万元。

二、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省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相比,面临的困难还比较多,脱贫致富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一)贫困面依然较大,扶贫成本逐步提高。根据2015年国家扶贫标准人均年纯收入1196元测算,我省农村贫困人口还有86.49万人。现有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的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居住分散,基础设施落后,自然、经济资源相对匮乏,要使这部分人摆脱贫困,成本将比以往更高。

(二)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差。贫困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思想观念落后,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经济活动单一,“家底薄、财源少”,生产经营能力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体制下,抵御风险和自我发展能力脆弱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三)农民致贫返贫因素呈现多元化。扶贫开发使一部分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巩固温饱问题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因病或就学等致贫、返贫因素交织在一起,

成为贫困农户的经常性威胁。社会性、政策性致贫因素仍在不断增加,如实施工程移民、建设用地、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等项目,以及农产品价格下降都可能产生新的贫困群体,增加扶贫工作的不确定性。仅2015年特大洪涝灾害就造成全省248.72万人返贫。

(四)扶贫开发工作与农村其它建设项目缺乏有效衔接,社会帮扶体系还未完全形成。由于缺乏有效制度和工作机制的保障,扶贫开发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单打一的现象。工作联系、项目对接、资金整合相互之间缺乏有效衔接。贫困地区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以及其它社会事业的建设项目,时常出现各搞各的规划,各确定各的项目,各下达各的资金,往往造成有的项目几家单位扶持,而有的项目又无人扶持的现象。部分行业、部门和单位对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重视程度和工作力度不同,实际效果差异性也较大。

(五)贫困群体对扶贫的主观标准开始发生变化。农民由于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增长,与外界的信息沟通不断加强,对社区环境、生活质量、社会公平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能够享受到同等的生存发展条件,对扶贫开发工作有了更高的期望。

三、几点建议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家将扶贫标准调整为人均年纯收入1500元,比2015年确定的1196元的标准提高了25%。受此影响,我省贫困人口总数将比2015年有所增加,贫困面将有所扩大,贫困发生率也将有所提升,扶贫开发攻坚任务十分艰巨。做好全省“十二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改善民生,完善扶贫战略、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提高扶贫工作成效,促进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对扶贫工作重要性、长期性、艰巨性的认识,强化政府主导,加大攻坚力度。扶贫开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任务,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对确保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具有重大意义。“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的关键阶段,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扶贫开发工作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中认真谋划,摆在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根本要求上通盘考虑。充分发挥政治优势,进一步强化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改进和优化政策扶持机制、工作运行机制和社会帮扶机制,创新完善扶贫

方式,将扶贫开发工作列入民生工程,建立定期督查机制和合理的考评体系,确保“十二五”扶贫规划的顺利实现。

(二)科学制定我省2011-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和国家2011-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的具体部署,紧密结合我省实际,科学制定我省未来十年扶贫开发《纲要》和“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并制定好具体的分年度实施计划。在编制新一轮扶贫规划中,要把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把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培养特色优势产业作为重要支撑,把加快贫困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把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主攻方向。坚持统筹兼顾、突出战略重点,继续加强对革命老区的扶持,不断加大鄱阳湖区域的投入,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

(三)健全完善扶贫开发投入正常增长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以政府投入为引导,动员企业、农民、社会其他力量千方百计增加扶贫开发投入。省级财政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每年新增扶贫资金增幅应高于财政支出增幅,并通过财政贴息、项目补助、以奖代补等手段,引导全社会增加扶贫投入。省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大行业扶贫资金筹集力度,将项目资金向贫困地区倾斜、向贫困人口集中地延伸,特别要向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特殊困难群体覆盖。适当提高移民扶贫补助标准。加大信贷扶贫力度,增加扶贫贷款贴息资金,用于贫困地区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发展;加大小额贷款发放力度,积极稳妥推进贫困村互助资金试点,切实帮助贫困农户解决发展生产筹资难的问题;鼓励在贫困地区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以及新型农业保险试点。 (四)突出抓好产业化扶贫。把培育发展主导产业作为整体脱贫的主渠道,调整优化贫困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扶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帮助贫困乡村、贫困农户按照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合理开发当地资源,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把一村一户的特色小产业与区域性的特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提高产业关联度,建立农民增收的稳定来源。加大扶持力度,建设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扶持发展比较优势突出、市场空间大、与基地农户衔接紧密、能拉动农民增收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五)大力实施集中连片开发。打破区域界限,强化集中连片开发,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优势,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形成合力攻坚,一个片区一个片区的加以推进。

科学划分片区,将贫困类型相同、开发条件类似、地理位置相近的地区作为一个片区,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规划,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配套,推动主导产业向这些重点地区覆盖、基础设施建设向这些重点地区延伸、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向这些重点地区倾斜,实施集中连片开发,实现整体推进。

(六)打好革命老区牌。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政治资源优势,打好老区牌,争取国家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加大对江西革命老区发展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国家层面制定中央苏区振兴规划,以贫困地区的交通道路、水利设施、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等为重点,精心谋划项目,做好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汇报、衔接工作,争取更多的扶贫项目进入“十二五”规划盘子,为做好我省扶贫开发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七)制定我省扶贫开发地方性法规,将扶贫开发纳入法制化轨道。根据我省扶贫开发特点和实际工作需要,加快开展制定扶贫开发地方性法规的调研、论证工作,适时出台我省扶贫开发地方性法规,为扶贫开发提供坚强的法制保障。

江西省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

2011年1月17日

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汇报2016-12-13 13:35 | #2楼

尊敬的检查组一行各位领导:

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正当我市奋力推进扶贫开发各项工作的关键时刻,省检查组各位领导,不辞辛苦莅临我市检查指导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这充分体现了省上对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必将有力推动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此,我代表全市扶贫系统的全体干部职工,对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全市省级部门“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简要汇报。

一、省上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6月8日,省上“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结束之后,我市随即就在市电信局13楼会议室召开了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县区县区长、主管县区长和市县区扶贫局全体干部职参加的全市新一轮省级部门“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时任副书记杨长亚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开展新一轮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要主动出击,做好对接,创造环境,尽快争取相关部门前来我市开展帮扶工作。按 1

照、市政府的工作要求,6月12日,市扶贫开发局召开了由各县区扶贫局长、主管社会扶贫工作的副局长和社会扶贫股长参加的第三次县区扶贫局长会议,就如何贯彻落实省上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迅速启动全市新一轮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进行了周密安排部署。此后,各县区也陆续通过采取召开宣讲会、动员会、座谈会等形式,及时对本县区的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再安排、再部署,全市新一轮省级“两联一包”工作逐渐有序展开。

二、工作进展及做法

新一轮省级部门“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开始之后,我市超前谋划,主动对接,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截止9月中旬,7个扶贫工作团,58家省级帮扶单位已经全部对接到位,并进村开展了帮扶工作。目前,已投入帮扶资金410.4万元,捐资捐物折价123.9万元,累计为帮扶村修缮改造村小学和村两委会办公室31间,硬化拓宽村组道路9.8公里,修复水毁河堤11处33立方米,架桥涵15座,捐赠图书5200册,体育健身器材39套(件),资助贫困学生16人。主要做法是:

(一)抓早动快,主动做好工作对接。在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之前,我市就根据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 2

通知》精神,起草下发了《关于做好新一轮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按照省上确定的牵头单位和帮扶单位名单,由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带队,主动赴省汇报县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争取帮扶单位早日前来开展帮扶工作。洛南县由书记亲自带队前往省民政厅开展对接,当场争取公益彩票资金支持500万元,商南县由主管带队前往省国土资源厅开展对接,争取土地整理复垦、陕南移民搬迁资金支持1000万元。目前,我市各县区与省级牵头单位和帮扶单位的工作对接已经全面完成,主体工作已经进入了帮扶项目的组织实施阶段。

(二)发挥职能,全力做好保障服务。积极发挥部门职责,及时帮助帮扶单位和包扶村做好联络服务和沟通协调工作,全力推动各项帮扶工作顺利开展。市扶贫局将省级“两联一包”、市直部门包村扶贫和千企千村扶助行动帮扶单位、包扶村名单和全市社会扶贫系统干部联系方式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一个牵头单单位和社会扶贫干部手中,方便之间相互联系。各县区扶贫局及时向帮扶单位反馈包扶村的基本情况和要求,并协助帮扶单位调查摸底,制定帮扶规划,实施帮扶项目,尽力为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开展提供各种便利,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三)加强督查,切实增强工作责任。将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纳入全市扶贫开发重点工作督查督办范围。严格实

行一月一统计,一季一评比,一季一通报。对资金争取量小,项目实施进展缓慢,包扶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县区和镇发放整改通知书,并对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说明原因,限期整改,全面增强做好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和整个社会扶贫工作的责任。

(四)强化宣传,营造工作良好氛围。积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内部简报等方式,全面加强对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的宣传报道,努力做到报纸有字,广播有声,电视有影,全面彰显省级“两联一包”扶贫部门的爱心和义举,努力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舆-论环境。目前,市扶贫局机关刊物《商洛扶贫》已编发省级“两联一包”扶贫简报3期,商洛电视台、《商洛日报》和县区新闻媒体共报道省级“两联一包”扶贫信息20多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这次省上检查为契机,进一步采取有力工作措施,全力推动我市省级“两联一包”扶贫工作取得更大工作成效。

一是进一步加强与省上帮扶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努力为我市贫困乡村争取更多更大的项目和资金支持,全面加快他们的脱贫致富步伐;

二是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各包扶村全面加快项

目建设步伐,力争在年底前全面完成今年的建设任务,确保各帮扶单位在年底的目标责任考核中取得好的成绩和名次。

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精准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汇报2016-12-13 19:24 | #3楼

根据省、市、县有关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我中心严格按照、县政府要求,以县扶贫办和砖窑湾镇政府制定的精准扶贫工作措施为准则,结合街砭村的实际情况和我中心的工作性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多种扶贫方法。通过半年的努力,我中心精准扶贫工作取的了良好的成绩,现就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精准扶贫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根据砖窑湾镇政府出台的各项精准扶贫政策要求和县人大制定的各项精准扶贫工作的具体实施办法,上半年来,中心领导多次进村召开精准扶贫专门会议,并多次带领单位包扶干部入户走访,将整村困难和各贫困户实际致贫原因收集汇总,全体领导干部对所有汇总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集体商讨研究,制定出包扶村和每户的帮扶措施:

1、根据本村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结合贫困户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我中心购买6吨果树专用肥,总价为14000元,给予本村51户贫困户每户发放苹果专用肥3袋。解决了他们在苹果产业发展中肥料短缺问题。同时也激励他们自觉、自愿投身于产业发

展的信心。

2、街砭村的产业主要集中在苹果种植业的方面,本村几乎每户村民都有4―30亩不等面积的苹果园,在我们走访过程中了解到,该村虽然是一个苹果产业发展集中典型村,但真正懂的苹果树种植和管理的人员很少,为了能让广大农户进一步提高苹果园种植和管理水平,我中心专门诚邀县果业局多名技术人员为该村苹果种植户举行了一期苹果种植和管理方面的培训班,解决了大部分村民的苹果种植技术和管理不到位的实际困难。

3、通过苹果种植技术培训的深入,我中心专门为本村贫困户每户购买苹果树修剪专用剪刀一把。

4、在对关路峁村组走访中,村领导和村民反映苹果园缺水问题,中心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带领包扶干部实地考察和外围调研,发现制约关路峁村民脱贫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苹果园灌溉问题,为了打通这一瓶颈,我中心高主任从本已紧张的工作经费中拿出5万元,用于实施关路峁村组的苹果园灌溉工程,该项工程于今年4月底开始建设,现已完成工程量的50%。

5、协调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工程队,拓宽街砭村所有苹果园生产道路。

6、积极协调县水利部门,修建王台村组跨河桥,

解决该村组生产道路不畅问题。

7、 根据贫困户王生满的要求,给予其成年母猪一头。予以解决该贫困户的实际困难。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因我中心工作职能范围小,性质单一,在帮扶过程中一是因该村地处偏远,发展一直缓慢,整村存在的困难比较多,一时无法全部解决;二是村民的思想观念陈旧,更有一部分村民故意刁难,挑事闹-事,使我们的帮扶工作难以开展;三是协调能力不足,资金缺口较大,一些重大困难无法解决,如该村村委会办公驻地因多雨失修,于2015年塌陷,因重新修建费用过大,现一直处于搁置状态。

三、下半年打算

1、积极与商场用工企业联系,解决需要外出务工人员的务工需求,增加他们的收入。

2、积极引导贫困户创业,并给予创业贷款的扶持,解决脱贫致富的长效办法。

安塞县就业服务中心

2015年扶贫攻坚工作总结2016-12-13 11:44 | #4楼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为明年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面由应届毕业生news频道送上相关的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乡镇年度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在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在县环保局、县国税局、县养路段、县医保局、县安监局、房管所、文轩书店为派驻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扶贫到户、责任到人,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复核清退、补登贫困户帮扶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明年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

根据工作要求,我乡成立了以书记、乡长为组长的扶贫攻坚领导小组,下设专门的办公室。曾多次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组学习上级下发文件,特别是对开江委办〔2015〕135号、开江委办〔2015〕165号、开委办发〔2015〕25号、开委办发〔2015〕26号以及开委办发〔2015〕28号文件进行了反复学习,切实提高了对精谁扶贫工作的思想认识。为进一步核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精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我们清理不符合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新进了一批确实需要帮助的贫困户。同时、为了避免在产业发展中闭门造车、走湾路、立错项目,我们解放思想,善于走出去,借鉴学习他人在扶贫开发中好的产业项目和成功的先进经验、技术,先后考察了xx县的香椿种植产业、xx县的香椿成品加工及产品生产线、xx县的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基地。通过走出去学习,不仅开拓了产业发展思路,更坚定了扶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二)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我乡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要求驻村工作组的“第一书记”和成员要沉下心、扑下身,扎根农村,贴近群众,积极思考全村脱贫规划,并根据该村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制定了脱贫规划。让精准扶贫工作得到合理、有效推进。

一是掌握村情民情,精准制定脱贫规划。驻村贵在了解基层,为真正掌握村情民情,工作组成员深入各社,走访党员、群众,实地查看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发展和自然资源等情况,多次召开干部群众大会,充分听取村干部、党员及群众的意见及建议,制定了《2015-2020保全寨村帮扶规划》、《2015-2020石和寨村帮扶规划》、《2015-2020白腊园村帮扶规划》;《2015保全寨村帮扶实施方案》、《2015石和寨村帮扶实施方案》、《2015白腊园村帮扶实施方案》;《2015年保全寨村脱贫规划》以及《保全寨村2015年―2020年总体脱贫规划》,规划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开发、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和基层党建等各个方面,保全寨计划投资2319万元,石和寨村计划投资3408万元;白腊园村计划投资4330.5万元;力争2018年彻底改变全村贫困面貌;

二是建立民情台账,精准实施接对帮扶。驻村重在贴近群众,按照、县政府的工作要求,我乡要求全体驻村成员吃住在基层,深入各家各户,与群众交心谈心、接对认亲。在前期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详细完善的民情走访表,走访内容涉及耕地、林地、房屋建设、生产生活基本条件、主要收入、具体困难和民生诉求等方面,切实掌握家庭实际情况,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想,全面分析群众致贫原因,为制定脱贫计划打下基础。为实施一对一的帮扶,县环保局、县国税局党员干部共联系帮扶保全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6户,469人。看望慰问困难群众直接投入折资共2.5万元,并与联系村三角寨村、大兴庙村的贫困群众同步实施认亲结对帮扶。

石和寨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0户共433人。对该村的帮扶工作,他们做到了“六个全覆盖”:一是领导联系帮扶全覆盖。县安监局xx县房管所、乡党委政府的每位科级领导干部,在石和寨村联系了15户居民户,其中重点帮扶了建档立卡贫困户4户。二是单位帮扶全覆盖。县安监局xx县房管所不仅对石和寨村进行了定点帮扶,还对联系村马鞍山村、复兴村及社区的贫困户开展了帮扶活动。三是驻村工作组全覆盖。由县安监局刘良平同志、县房管所曾小波同志、乡政府唐阳俊同志组成的驻村帮扶工作组全面进驻石和寨村开展帮扶工作。四是驻村农技员全覆盖。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及乡农业服务中心的农业技术人员,对石和寨村常年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指导,每半年开展一次农业技术专题培训,全面提高群众脱贫致富的科技能力。五是“第一书记”全覆盖。石和寨村驻村帮扶“第一书记”刘良平同志认真履职尽责,工作到岗到位,吃住在村上,常年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六是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县安监局、县房管所、乡党委政府针对石和寨村160户433人贫困户,按照科级干部帮扶4户、一般干部帮扶3户,全面建立了帮扶台账,落实了帮扶责任人。

白腊园村县级联系部门为县政协,联系领导是县政协副主席文挥章,帮扶部门为县养路段、县医保局、文轩书店,牵头单位为县养路段。县养路段成立了由支部书记、段长叶林全为组长、支部副书记周浩为副组长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段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为段帮扶单位联系领导,段科级上以干部1名,联系贫困户3户,提供生产生活物质帮扶300元;段副科以上领导干部2名,联系贫困户2户,提供生产生活物质帮扶200元,段中层以上党员干部与白腊园村贫困户结成一对一的帮扶。县医保局和文轩书店分别指定了帮扶工作联系领导和联系人,领导干部和职工直接联系贫困户,进行了结对帮扶。单位帮扶全覆盖。乡白腊园村有一个县级部门(县政协)、一个帮扶牵头单位(县养路段)、两个协助单位(县医保局和文轩书店),各帮扶单位按照的要求各自履行帮扶职责,并根据各自的特点、优势全力以赴进行帮扶,实现了单位帮扶全覆盖。驻村工作组全覆盖。在乡白腊园贫困村组建了驻村工作队,工作组成员有养路段驻村第一书记王锡元、医保局驻村干部阳如猛、1名乡分管领导干部、2名以上乡驻村干部,切实做到“村村都有工作队、户户都有责任人”。

驻村农技员全覆盖。白腊园村正在配备农技员。农技员将对白措园村产业发展起着技术指导作业,将对有助于百亩药材种植户增收增产。“第一书记”全覆盖。今年养路段王锡元被选派驻乡白腊园村任该村第一书。帮扶责任人全覆盖。养路段以支部书记段长为驻村帮扶工作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各协助单位分别指定了责任人。

三是严格把关,精谁识别。按照省、市、县相关文件要求,做到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驻村工作组联合乡挂包领导、村支两委班子领导联系全覆盖。在9月、10月先后两次对保全寨村2015年识别的179户贫困户进行了清理复核,逐社逐户登门走访,按户调查,严格程序,严格把关,按程序实行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坚决杜绝重亲厚友的现象发生。目前共清理清退贫困户40户、146人,重新识别后新进贫困户20户、70人,使真正困难的家庭得以登记确定,为“六个一批”分类细化等精准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改善办工条件,助推基层党建。之前,保全寨村委会办公条件比较简陋,无电子办公设备,无防暑降温设备,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正常办公。工作组向其大后方环保局和国税局主要领导汇报后,得到高度重视,两单位分别送去空调、电脑、打印机等价值约3万元的办公设备,办公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为村支“两委”顺利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及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打下一定物质基础。

五是注重宣传发动,狠抓思想扶贫。县挂包领导杨元辉副主席于9月16日深入到村社开展了扶贫政策与脱贫知识巡讲,给村民及村干部上了一堂深入浅出的扶贫攻坚课,也是一堂洗礼村民“等靠要”思想的思想政治课。环保局大力开展生态新村建设宣传活动,印制宣传资料800份,结合入户调查走访工作,将宣传资料发放到户,送入手中,确保党的政策和重要意义家喻户晓;国税局开展了“便民春风入村入户”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活动,共发放税收宣传资料200余份,增强了村民对税法的认知,提高了对税法的遵从度。11月初,集中三天时间深入到各社召开村民大会,宣传精准识别清退复核要求,将扶贫政策、清退原因、补登条件宣传到位,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公开透明,消除村民的猜疑和顾虑。

六是积极沟通联系,争取项目尽快实施。一方面,为了改善村交通条件,县环保局积极与交通局协调,争取修建3公里通村公路;二方面,为了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村社无死角,建立垃圾收集与清运机制,环保局积极与县环境综合治理办协调,争取项目资金;三方面,为了改善生态环境,注重生活污水治理,已向省、市环保局协调,争取30万元的项目资金,力争在2016年建成新村聚居点污水治理系统。四方面,按照乡党委安排,根据考察学习情况,积极发展香椿树种植产业,分别深入到各社召开村民会议,宣传香椿树产业发展规划,计划在保全寨村种植香椿树500亩。根据实际情况一至七社分别划分60亩、100亩、60亩、100亩、100亩、40亩、40亩。同时环保与国税两家单位建立工作联系机制,定期商议发展规划,明确工作重点,积极与项目建设有关部门沟通联系,争取扶贫项目尽快实施。石和寨通过乡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组、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投资100万元的“永新桥”排危新建工程已正式开工,预计本年度底全面竣工,新拱桥水库整治工程已完成设计规划,硬化了3社1公里的社道,水库尾水养鱼堤坝修筑已拉开序幕;500亩油桐产业、200亩银杏产业管护工作有序推进,长势良好,600亩香椿产业在引进企业主xx县鼎盛茶叶发展有限公司的进驻下已完成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工作,本月正式栽培;选址于3社的集休闲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新村建设已完成规划,2016年正式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400亩已落实到户,目前正在大力开展补苗育苗工作。六是全面维护好农村稳定工作。积极发挥驻村工作组的桥梁纽带作用和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排查化解各种民事矛盾纠纷53件。今年以来无任何到县赴市进京非访和越级上访事件发生,有效地促进了石和寨村的扶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和全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白腊园村工作组紧紧围绕群众利益无小事,积极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热点难点问题。针对拟定的扶贫措施和扶贫计划,首先养路段利用自身优势落实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向上级部门争取200万元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拟计划修建4.5公里的硬化村道公路,针对村民反映出行难的问题,目前段领导班子以及工程技术人员陪同县政协领导对该路进行了实地勘察。该公路连通乡白腊园村、长岭镇复兴寺村、重庆万州弹子镇。该路修建成功后将成为乡、长岭镇、万州弹子镇两省三镇的经济发展枢纽,直接带动该村的茶场、鲵鱼等种植养殖产业的发展,吸引企业或个体投资休闲度假村等服务业,直接受益村民40户120余人,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驻村工作组的协调沟通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一是养路段和医保局先后向白腊村赠送新的村办公用电脑、打印机及耗材,文轩书店赠送了农业科技书籍;二是通过驻村工作组争取了县及领导以及民政部门的支持,向多户缺衣少被的困难家庭添置了棉衣,解决御寒保暖问题,确保他们平安、顺利渡过冬寒;三是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民政部门及时帮助解决了户计生纯女户、家庭特困户、五保户、孤儿特困户解决一些生活难、读书难等实际问题。

(三)严格管理,落实考勤制度

根据《xx县驻村帮扶干部选拔管理考核激励办法》的要求,我工作组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制定了乡保全寨村驻村干部考勤表,要求每位成员按时签到考勤,吃住在乡上,确保驻村工作组每月驻村工作在20天以上。严格请假销假制度,保证每天至少有1名工作组成员在岗在位在状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缺乏脱贫内生动力。大多数贫困户不仅思想不能解放,对精准扶贫的政策理解不到位,对扶贫工作支持不力,并且缺乏脱贫致富的科学技能,都是靠普通劳动力务农、务工。

二是缺乏产业发展动力。一方面是困贫困户不能自己谋取产业发展之路;二方面是没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三方面是产业发展路径单一,没有达到资源有效配置。

白腊园村位于与xx县巫山镇接壤,是我县最偏远的山区行政村之一。全村幅员面积广,人口多,现有贫困户103户、253人,基础设施簿弱,白腊园村仅有一条硬化村道公路,长7.7公里,该路为白腊园村的唯一出行通道,连接县道渝巫路。养路段虽争取200万元村道公路建设项目,远远不能满足该村的脱贫致富发展的需要,同时村民的饮水,村民及村办公用电等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强工作组自身能力提升。要不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高认识高度,充分认清形式,理解吃透党的扶贫政策精神实质;加强基层党建理论学习,指导村支两委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知识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增强农村基层工作管理经验,深入探索农村管理新模式及经济发展新思路,切实为民谋利益、开拓出几条发展之路、致富之路。

二是进一步搞好接对认亲帮扶工作。按照精谁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决不重亲厚友,严格按照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慰问。在帮扶过程中严格按照“六个一批”的要求,实施分类指导、分户帮扶、分步实施。

三是进一步强化扶贫措施。针对2015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扶贫方案既定帮扶工作未有开展、开展不力、任务未有完成等问题,由环保局牵头,联合县国税局、县养路段、县医保局、文轩书店、县安监局,房管所、乡党委政府及村社干部,组织召开扶贫工作联席协调会,找准差距,分析在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扶贫措施,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设法聚集各方力量,使扶贫方案尽快实施、资金尽快到位,项目尽快落地。

四是进一步拓宽产业发展路径。在发展3000亩香椿产业的基础上,有效利用退耕还林已形成的天然资源,引进业主,将保全寨300亩松林地种植中草药胡灵,预计在2016年一季度实施。

在白腊园村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改善)。一是争取各帮扶单位帮扶项目,采取村民自筹、龙头产业及种植养殖业大户出资等多种途径加大公路等级基硬设施建设,力争硬化村级道路8.5公里(长岭镇十八湾至大垭口乡办茶场2.5公里,倒爬沟至大活路4.5公里,村办公室至余家沟1.5公里),解决800余人出行难问题。二是在1、3、4、5社实施人畜饮水工程4处,每处蓄水150立方米,解决840余名群众、5300余头(只)家畜饮水问题。新建农业灌溉渠5000米,分布2、3、4、5社,灌溉面积100亩。新建山坪塘6口,蓄水3000立方米,分布1、2、4、5社,灌溉面积270亩。三是新建生态自驾旅游区3处(茶园旅游观光区、原生态旅游观光区、农家休闲观光区),修建配套的露营区、自助生活服务区、观景台、停车场、农家乐、公共厕所。四是新建生态旅游步行道15公里及附属设施。发展特色产业。一是新建标准化养畜暖棚8处(座),引进良种牛1500余头,优质种羊各1600头。二是养殖本地麻鸭1800余只。三是种植药材500亩、银杏500亩、牧草地500亩。建设集体经济。一是恢复原茶树基地3000亩;二是力争新一轮退耕还林400亩。加大公共服务设施。一是扩大村文化站规模,添置学习、科技生产实用书籍,购置体育健身娱乐器材;二上新建村卫生站1个,添置基本医疗卫生设施设备,着力解决村民看病难;三上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惠及161户村民家庭。改造及搬迁贫困户住房。实施移民帮扶工程,开展危房、地质滑坡居民户搬迁工作,生态移民45户,新农村建设65户。

2015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20xx年以来,我州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为指引,围绕贯彻落实州委六届五次全会“实施双轮驱动、推动综合扶贫”发展战略,以推进xx龙凤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为突破口,坚持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取得突出成效,全年共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52亿元,减少贫困人口15万人。

一、扶贫开发工作情况

(一)加强政策学习,不断强化扶贫攻坚工作认识。一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州委、州政府印发了《关于贯彻<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xx州贯彻落实湖北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重要政策措施分工方案》等重要文件,并多次召开各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分别制定了扶贫开发规划,把扶贫开发作为行业和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二是深入贯彻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州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新阶段扶贫攻坚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细化推进措施,推进扶贫工作上新台阶。三是扎实开展学习培训,不断提高扶贫工作水平。成立了学习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全州扶贫系统开展“学习贯彻,争创扶贫新业绩”主题实践活动学习方案》,将党的精神,、考察扶贫工作时的系列指示精神作为重要学习内容。先后邀请原州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李福春、州检-察-院检察长吴忠良在全州扶贫系统会议上作了题为《学习习河北阜平讲话精神,努力开创全州扶贫工作新局面》和《倡导公正廉洁,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专题辅导报告。11月,组织全州2015年127个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和老区村支部书记集中培训,培训期间认真听取了省扶贫办杨朝中主任《强化问题导向,推行精细管理,切实加大整村推进工作落实力度》的专题授课。

(二)科学编制新阶段扶贫攻坚规划。组织力量编制完成《县市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湖北武陵山片区产业扶贫实施规划(201x-2015年)》。通过编制县市扶贫攻坚规划,全州有2497个项目近3000亿资金计划进入了省级规划笼子。与此同时,协调州直相关行业部门开展部门扶贫规划编制,谋划武陵山片区建设项目964个,项目投资总额570多亿元,争取支援资金75亿多元。

(三)扎实推进专项扶贫工作。中央、省共投入我州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52亿元(含:扶贫部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8亿元,发改部门以工代赈资金9674万元,民宗部门民族发展资金690万元)。其中2.48亿元发展资金现已谋划实施项目1300多个。全州今年启动整村推进的88个重点贫困村和39个重点老区村共新建和维修村组公路963.5公里,完成投资7303.7万元;修水池119口,建水窖206口,修水渠98760米;开展科技培训350期,共培训35739人次。新建、维修村委会79个;新建、维修村卫生室56个。完成扶贫搬迁4009户、15808人。“雨露计划”招生培训11263人。

(四)始终坚持产业扶贫核心。围绕州委六届五次全会作出的产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州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

《春节走访慰问贫困户总结(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