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师承工作汇报(优秀范文三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师承工作汇报(优秀范文三篇)》。
第一篇:师承教育优秀
第一条依据《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高层次中医师承教育工作(以下简称师承教育),是指采取跟师带教为主的方式,以临床实践为主,继承研究著名中医(含中西医结合,下同)专家的学术经验,培养高层次中医临床(含临床科研)人才的教学工作,属于继续教育的范畴。本市的师承教育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市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师承教育的主管部门。市卫生行政部门设立师承教育办公室,负责本市师承教育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成立师承教育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老师的评议。
第五条师承教育的指导老师,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在职或在岗的中医专家。
(二)从事本专业工作30年以上.。
(三)在全国或本市享有盛誉。
(四)医德高尚,身体健康,能够胜任师承教育工作。
第六条指导老师遴选程序
遴选指导老师的程序是:专家所在单位推荐并征得专家本人同意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初审,初审同意后,报市卫生行政部门,经师承教育专家委员会评议,由市行政部门审核批准。
第七条继承人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本市医疗机构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二)年龄在45岁以下。
(三)中医基础扎实,品学兼优,有长期从事名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研究的决心。
第八条选拔继承人的程序是:个人申请,单位推荐,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市卫生行政部门,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理论考试和实践考核,择优录取。选配时需征得指导老师同意。
第九条市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不同培养目的和对象,采取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并制订相应的继承人所必备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师承教育的教学期限一般为连续三年,原则上不得中断。
第十一条指导老师与继承人应当签订师承教学协议,共同制定师承教学计划。师承教育期间,继承人所在单位原则上不再安排其从事与继承学习无关的工作;指导老师所在单位,应保证指导老师有足够的时间承担师承教育,并为师承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
第十二条继承教育,应以跟师临床实践为主,坚持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着重提高中医理论水平与临床创新能力;采取分级管理,集中上课,分散带教,定期考核的教学方法。若指导老师中途因故停止带教,经市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可转跟相近专业的指导老师继续学习,继承人继承学习不满两年半者,不得参加结业考核。
第十三条师承教育过程中必须进行考核,师承考核的内容分临床实践和专业理论的考核,采取学分制。师承教育考核的形式分平时考核、阶段考核和结业考核。平时考核的主要依据是平时跟师随诊记录和月记,平时考核由师承办公室实行。阶段考核每半年至一年一次,由师承教育办公室组织专家进行,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报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消其师承继承人资格。继承人学习期满,由师承教育办公室聘请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统一进行结业考核,结业考核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考核指标、考核方法和考核程序进行,结业考核不合格者,不予结业出师。
第十四条市卫生行政部门每年拨出一定的中医师承教育专款,继承人所在单位应在本单位职工教育经费内单列出一定数额的经费进行匹配,作为师承教育的专项补助经费,由师承教育办公室统一管理使用。师承教育的专项补助经费主要用于开展继承工作所需的教材、带教津贴、集中培训、外出进修、临床科研等。师承教育经费必须专款专用。
第十五条上海市卫生行政部门对出师继承人的结业考核进行验收,对通过验收者,发给出师或结业证书,对合格者的指导老师发给荣誉证书。
第十六条指导老师和继承人在师承教育期间的工资(或离退休费)、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均由原单位发放,其带教津贴由市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另行规定。
第十七条继承人在师承教育期间的工资、奖金及其他福利待遇均由原单位发放。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西苑医院自1991年9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教育工作管理办法》通知的精神,开展了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的选拔、培养工作。第
一、二批指导老师共14人,继承人19人有18人如期结业。第三批指导老师6人,继承人11人于2004年7月拜师学习,一切按计划培养中。对三期近30名继承人的培养,取得如下体会,供同道参考。
一、领导重视,遴选出一流的专家为指导老师
从第一期师承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我院历届领导都把做好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当作中医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第一批中内妇针耳鼻喉等中医各科专家均在遴选之中,阎润铭、傅芳珍、步玉如、尚尔寿、耿建庭等名老中医专家均名列其中,继承人首次系统地整理了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为第
二、三批师承培养工作奠定了基础,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经验。
首次结业后,1996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安排下,我们进行第二批的师承教育工作,在严格规范的遴选中包括中科院院士陈可冀在内的9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入选,老师均从事本专业三十年以上,品德兼优,从事临床工作每周不少于4天,经验独到和有相当的学术影响力,14名继承人拜师学习,其中13名如期结业。第三批指导老师涵盖了中医、中西医结合内、妇、儿、耳鼻喉等专业的导师,一流的指导老师为培养继承工作的高质量完成提供了师资保障。
二、规范管理,严格考核,确保质量
继承工作是以跟师实践为主,着重培养继承人的临床实践能力,只有通过口传面授、临床应诊和实际操作传授老师的经验和专长,继承人才能细心揣摩、学习继承,并将实践与理论、继承与整理相结合,采取平时考核、阶段考核、结业考核等方式确保质量。
教育处依据培养要求,按计划严格考核继承人跟师计划内容,同时要求继承人制订出符合自己特点的自学与跟师计划,包括跟师笔记、月记、阶段小结和病例资料的收集情况。其中第二批于2000年3月完成出师考核,由王书臣院长组成的师承教育出师考评委员会和秘书组,分三个考核小组和三个阶段进行出师考核:即查阅学习文书、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和出师论文答辩。经过考核答辩,13人获准出师。学习期间发表文章43篇,出版学术著作11部(本)。已结业的继承人中涌现出一大批中医、中西
1 2 3 4 [下页]
医结合技术骨干。
三、典型指导老师和继承人介绍
陈可冀老师的继承人之一徐凤芹副主任医师就是典型的代表。在继承、发展和运用导师经验和专长方面,医疗技术、科研水平、学术地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1、继承整理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中医理论和临床技能明显提高
陈可冀老师一直站在医学发展的前沿,将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博采众长,中西贯通,潜心钻研,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医疗风格和学术特点,提倡病证结合辨治,善用活血化瘀疗法,注重实践,锐意创新。在带教过程中对学生言传身教,有问必答,并在诊疗过程中经常询问学员对某种疾病或某位患者疾病的辨证施治有何想法、体会,然后再告诉学员他自己的观点,包括辨证立法、遣方用药都详细讲解,定期举办一些小讲座,指定学员读一些中医典籍等等,通过多种形式传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
三年的刻苦努力及大量的临床实践,逐步学习了陈老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心血管科常见病、难治病等的临床经验以及心血管科常见病的中西医研究进展,如应用温补方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并自创温通复脉汤,应用活血化瘀法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等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跟师三年,完整记录了跟师笔记,每个处方后面有自己的分析和体会,系统整理了月记36篇,病例100份,并一直完好保存。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技能有了明显的提高,1997年11月晋升为副主任医师,2000年3月以优异成绩通过了《陈可冀老师学术经验总结》的继承结业论文。
2、终生获益,不断提高
2000年5月参加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以优异成绩被录取,导师为邵念方教授、陈可冀院士,同年9月赴山东中医药大学学习基础课半年,以后在陈老师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的临床和科研工作,2003年7月顺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三年的跟师和三年的博士研究生学习使学员在临床、科研、教学等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临床工作:跟师期间及出师以后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主要承担病房的副主任医师工作,能熟练运用中、西医两法诊治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并正确指导下级医师进行心血管病急危重症的抢救,治疗中坚持贯彻陈老师治疗心血管病的学术思想,运用老师数十年总结的中医临床经验,如愈梗通瘀汤加减治疗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清眩降压汤加减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温阳复脉汤加减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等,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科研工作:作为主要承担者,参加了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芎芍颗粒剂防治PTCA后再狭窄的研究”、国家新药基金课题“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研究”及国家973重大课题等国家级课题5项,作为第2负责人主持中研院课题1项,北京市科委课题副组长1项,能够熟练进行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心肌缺血、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的造模及心血管病药效学实验研究,并掌握了动脉造影、心肌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动脉球囊扩张、基因杂交等先进技术,在科室科研工作中起到了骨干的作用。
教学工作:2002年被中国中医研究院批准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有1名硕士研究生在读。
四、存在的问题和需完善的方面
1、上级主管部门应根据师承教育工作总结出一套具体实施方案;
2、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管理经验的交流和继承经验交流;
3、重视出师后人才的培养和学术水平的发挥和利用。
1 2 3 4 [下页]
第二篇:中医师承招生
根据2017年7月1日新颁布的中医药法,现选招1-2名学徒,需要大专以上文凭,年龄在22-35岁,愿把毕生精力致力于中医事业的年轻人,望事业有成。吾在医院从医58年,副主任中医师,精专针灸,擅长中医。其余资料请参阅百度《针灸文集》或360搜索论文。
副主任中医师:王玉堂
固定电话:3068208
移动电话:13230318176
2017年10月13日
承办工作汇报
教师工作汇报
律师工作汇报
师训工作汇报
承训工作汇报(共10篇)
第三篇:基层中医师承毕业论文中医外科百度版
基层中医师承毕业论文
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自己从医已经十余个年头了,有幸师从于某某老师,令我受益良多,受用终生!
某某,某某县人,某某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现任某某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分管外科工作。毕业于某某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酷爱中医,从医20余载,德才兼备,精于医术,默默奉献,为人恭谦,医德高尚,经验丰富,爱惜人才,重视人才培养,是我县颇具众望的中医专家。握中西医系统知识,学术水平较高,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诊治中,思路开阔,中西医互参,病证结合,方小药精,证治贴切,疗效卓著。擅长采用传统中医方法结合手术及微创技术治疗外科疾病,尤其对普外科、肿瘤科、妇产科病有较深的研究和独特的治疗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临床疗效,取得患者的一致好评。 在繁忙的医疗工作之余,自习不息,精攻医典,博览群书,集古今中外医家之精华,兼收并蓄,结合临床实践,深入探索,学术精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精研医理,勇于创新在国内主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开展科研课题多项。 先后承担了市级课题 项,率先在某某县开展普外科腔镜技术,填补我县无现代化微创医疗技术的空白。通过的学习,将陈老师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一、坚信中医理论的科学性,中医学术的发展千万不能离开中医理论
陈老师是一位博学的老师,他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用于指导学生的工作,使我开拓了思路,活跃了思维,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逐步提高了诊疗技术,坚定了对中医药的信心。从陈老师的身上感受到的是,他对古老的中医及其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医学在现代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而中医至今已经几千年了,是古代医学。有人认为,中医是几千年前的产物,与今天的现代化格格不入,学习中医是过时的,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虽然,中医经典理论是陈旧的,但典籍中不少看来是旧的内容,却能够发掘出新的功效。 陈老师经常强调要从思想上树立中医科学性的认识问题,解决思想问题是关乎中医发展的大方向问题,不可等闲视之。
继承名老中医的经验首先要继承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没有学术思想就没有灵魂。一位中医药学者评价到:“当今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
是他们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与中医药理论、前人经验相结合的智慧结晶,代表着当前中医学术与临床发展的最高水平,它更鲜活生动,更具有现实的指导性。”高度概括了名老中医的学术价值,因而继承名老中医经验决不是治疗某个疾病的几个方、几个法的问题。陈老师教导我们要做担当起弘扬中医事业的大任,要做苍生大医。
科学即是对事物不同思维的见解知识,所以中西医都是科学的。他认为中医学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其理论核心是整体观、对立统一观、恒动观、辨证观、取类比象等。中医学理论不但是东方科学的综合体现,而且符合新兴的复杂科学即当代科学的理论核心。
二、陈老师治学经历“五字诀”为后学指明路径
学医最根本在于“认真”二字,熟读《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及历代医学名著,力求作到勤、恒、精、博、悟。所谓勤即学在于勤,勤学不辍,严於思索,勤求古训,能者为师,尤其名师口传心授指示要点;恒即学持以恒,学无止境,坚持不懈;精即对经典著作、医学名著、学术理论、诊治经验做到精研细读,铭记医理,多临床实践,谨慎诊治,实践出真知,知在于行:博即博学多闻,涉猎广泛,博采众方,读有关医学书籍,力求文理、医理、哲理三通;悟即达悟,也是以上四步的结晶,即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在长期临床实践产生心得体会的基础上,方可心有所悟。达到临证通变以知常,执常以应变,学古不泥,随证施药,以至有所创新。反复研读四大经典及历代医著,陈老师在指导我学习经典著作是说:“读《金匮》可善治内科一般疑难杂病,读《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辩》除可精确树立辨证论治观点外,并可长于治疗一般热性病和热性传染病,切不可等闲视之。”
三、善于寻找四诊信息的“关键点”,精于辨证论治是临证的法宝
中医四诊是医者调查、分析、研究疾病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升华成的四种大法,搜集的信息在综合归纳时应四诊合参。对脾胃病及其他病证舌诊脉诊非常重要,必要时亦有舍脉从证和舍证从脉之法。跟师后体会到要认识症候准确,才能提高疗效,在陈老师指点下对舌诊、脉诊有了更精确的认识。比如脾虚舌象,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薄白为脾胃虚寒之证;舌体胖大舌苔白腻为脾胃气虚、阳虚寒湿阻滞;舌体胖大舌质淡苔腻则为脾虚湿阻;舌体胖大舌苔黄腻则为湿热蕴结,并据苔黄
之轻重、舌质颜色的红绛与淡白以辨其湿或热的偏盛。在诊脉上,若舌体胖大苔腻诊得脾胃脉弦,系逆脉,为木郁克土脾胃病久不愈之证;若脉弦细舌质淡舌体肥,则多属脾虚肝郁日久,化热伤阴易出现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等等。
由于中医学属于复杂科学,中医临床辨证复杂,有时会遇到无证可辨的境地,临证时要善于寻找复杂性机体的“关键点”或者说“敏感点”,从复杂的四诊信息中提取核心的信息,以使用“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来改变机体的状态。例如陈老师曾回忆有一患者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出现高热、剧烈腹痛、四肢冰凉、脉搏微弱的周围循环衰竭的危象,他想到陈修园医书中所说“绞肠痧,刺委中穴出血则不死”,急刺其委中穴,黑血直流,几分钟后四肢温暖,绞痛缓解,生命得到挽救。又如尿石病,临床观察,肾虚尿石病患者,其临床表现以腰腹部隐痛或酸痛为主,伴腿膝乏力,神疲易倦,亦可伴小便淋涩,血尿或尿浊,尺脉重按无力。此因肾之精气不足,或久服通淋排石药物耗伤肾气。治宜温肾益气合滋肾填精,以固其根本。但结石久滞,络脉不通,亦宜辅以化瘀通窍,以有利于消除结石。 治宜温肾益气合滋肾填精,辅以化瘀通窍。 治疗上用张景岳“煨肾散”化裁:杜仲12g,肉苁蓉15g, 巴戟肉12g,熟地30g,胡桃肉 30g,淮牛膝12g,黄芪20g,当归6g,穿山甲片6g,王不留行子15g,金钱草15g,海金砂10g (包煎)。肾虚尿石病的证治规律:如偏肾阴虚者,兼心烦夜热,舌嫩红无苔,脉细数无力,去黄芪、当归、胡桃肉,加生 地、二至丸;偏肾阳虚者,兼畏寒溲频,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脉沉迟无力,加鹿角霜、补骨脂(畏寒甚,再加肉桂、附子,减轻则去之);血尿加琥珀末、三七粉(吞服);尿浊加萆 薢、石菖蒲;少腹痛则合芍药甘草汤。倘服药期间,腰腹痛加重,且向少腹放射者,提示结 石活动而下移,可重加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并酌加大黄因势利导,促使结石排出。病之属肾虚者,疗效显著;其不属于肾虚,或无肾虚之显证者,于当用方中重加一二味补肾药物,亦能提高疗效。据查文献研究,补肾药物,无论温肾益气或滋肾填精,均能鼓舞肾气,促进肾功能好转,增强肾盂及输尿管的蠕动,从而改善肾积水,推动结石下移而排出体外。而个别补肾药物(如胡桃肉)尚具有溶石作用。临床中辨证论治的“关键点”不胜枚举,体现了寻找四诊“关键点”的重要性。
四、跟诊和病案整理是继承老中医经验的有效途径
跟随老中医应诊,面对临床病例,要从写病例、四诊入手,反复体会老师的辨证思想、用药经验,包括如何抓主症、辨证分析、治法、用药经验及诊疗技巧。历史上中医师承教育的优势在于临证,师徒面对面,切磋提高,这是中医教育培养名医的必由之路。
医案可以反映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陈老师认为整理好一份完整的医案比上几节课的收获还要大。如何整理老中医的医案呢?我认为:1.最好亲自诊治病人。2.考虑辨证,找出病理。3.认真体会治法、方药及随证加减。4.按语要高度写出疾病的要点,加深对该类疾病的认识。
师从陈老师后,我的学习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是在“填鸭式” 的学习方法下接受教育,死记硬背,不管是否理解,只求能把书本的内容全部背下来,待考试时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便大功告成,学习是被动的,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陈老师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陈老师善于把自己行医多年的临床诊疗经验上升为理论,使我逐渐“开窍”。中医是一门经验医学,讲究的是辩证论治,目前的跟师模式恰好是印证这个特点的模式,使自己少走很多弯路。作为一位名老中医,陈老师具有博大包容的胸怀和高瞻远瞩的视野,对于现代医学,主张扎根中医,西为中用,中西医结合。正是由于尹老师这种开明包容、与时俱进的积极向上的心态,使他在病人中有良好的口碑。陈老师常常教导我们“立业先立德”,作为他的学生,我不仅学到了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更领悟到了尹老师高尚的医德和强大的人格魅力。
某某 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