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统计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二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统计调查报告(优秀范文二篇)》。
第一篇:统计调查报告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大学生使用电子货币情况调查研究
09电子商务
组员:
孙静 赵鑫 翟秋晓 何鑫
林辉贵 刘聪 余翠翠 苗英健
第一部分 调查方案设计
一、 调查方案
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使用电子货币情况,从而了解电子货币的发展前景。 调查地点: 云南农业大学本科生宿舍 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 2011年6月27日——2011年7月5日 样 本 量: 80
被 访 者: 在校08、09、10级本科生;男生55名,女生25名 调查人员: 全体组员
报告说明:
由于大四本科生已经毕业,故调查对象中不含有07级的大学生,我们仅以现在校的08、09、10级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
报告内容:
1.使用信用卡的学生比例的区间估计;
2.男女生(即性别)对使用电子货币次数是否有显著差异; 3.户口所在地对使用非储值卡的影响的分析 4.年级对使用信用卡次数是否有显著影响 5.推断全校本科生使用电子货币的情况;
二、 问卷设计
注:非银行储值卡指公交卡、购物卡、会员卡、煤气卡等非银行类储值卡,不考虑饭卡。 感谢您的参与!
三、 问卷发放
在各学院本科生的随机选取若干宿舍,并从每个宿舍随机抽取2至3个学生作为样本,共计80人。
第二部分 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整理的数据,我们进行数据分析。
一、电子货币使用次数分布
表(1)
图表(1)
27%的大学生半年内使用电子货币的次数在5~30次,25%的大学生半年内使用电子货币的次数在30~55次,大多数人半年内使用电子货币的次数在30~55次之间,分布较为集中,占总人数的52%。使用电子货币对大学生已经不是一件陌生事物,很多人都经常性地使用电子货币。在我们的调查中半年内使用电子货币在100次以上占极少数的,仅有6人。
二、男女生使用电子货币次数的分析与比较 表(2)
由表知,女生使用电子货币次数的数据标准误差比男生的大,数据的离散程度也比男生的大,男生的实验数据更接近于样本的调查结果。
图表(2)
女大学生半年内使用电子货币次数在100次以内的占绝大多数,体现了女大学生消费观的冷静。而使用电子货币次数在200次左右的女生只有1人,
图表(3)
男生使用电子货币次数绝大多数集中于50次以内,但50次以上的人也占大多数。说明男生的电子货币使用情况比较广泛和普遍。
四、 区间估计
1. 男女生使用电子货币次数的推断
表(3)
女生样本数据个数 样本均值 样本标准差 抽样平均误差 置信水平 自由度 t 值 误差范围 置信下限 置信上限
25 61.52 41.62 8.32 0.95 24 2.06 16.64 44.88 78.16
男生样本数据个数 样本均值 样本标准差 抽样平均误差 置信水平 自由度 t 值 误差范围 置信下限 置信上限
55 49.15 38.49 5.19 0.95 54 2.00 10.38 38.77 59.53
我们可以以95%的概率保证在校本科生平均半年使用电子货币在44.88~78.16次之间,平均每半年使用电子货币次数在38.77~59.53次之间。
2、信用卡使用比例的区间估计
拥有信用卡同学比例的区间估计(36%,42%)
正态总体均值μ的1-α的置信区间(44.19,61.84)
正态总体方差σ的1-α置信区间为(1177.41,2205.42) 五、性别对使用电子货币次数的影响——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4)
2
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
SUMMARY
男生列 方差分析
差异源 组间 组内 总计
55
2703
49.15
1481.24
SS 2631.91 121553.08
124184.99 df 1 78 79 MS 2631.91 1558.37
F 1.69 P-value 0.2 F crit 3.96
由以上表中值可以知道,F=1.69
六、参数假设检验
1、男生、女生使用电子货币次数是否有显著影响 表(5) t-检验: 双样本等方差假设
因为t=1.3
2、户口所在地对使用非储值卡次数是否有显著影响 表(6) t-检验: 双样本异方差假设
因t=-0.24
3、年级是否对使用信用卡次数有显著差异 表(8)
因为F=1.27
七、回归分析
第二篇:统计分析报告格式
统计分析报告格式
统计分析报告一般包括:
基本情况,成绩,问题,原因分析和建议措施几个部分。
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调查研究,占有资料,数据资料与数据有关的各方面情况,企业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
2、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材料和观点要统一。
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
3、判断推理,符合逻辑,指明问题的性质,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把问题说透,把道理讲清。
4、简洁精炼,条理分明。专业术语要准确、恰当,切忌数据资料的罗列和事实现象的堆砌。
统计分析报告,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把文字报告、表式报告和图示报告溶为一体。
统计分析报告
一、目标定位
内容往往服务于目标,目标决定内容,因而数据分析报告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内容,我们应首先明确其目标定位。构建数据分析报告的目标概念在外延上有所侧重,定位于为处于信息时代的审计服务。因此,它需要统一并且服务于审计这个大目标,但也具有自身的特点。根据《审计法》规定,我国国家审计的总目标是监督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认为构建计算机数据分析报告的总体目标是结合业务审计的具体目标,通过数据分析,实现价值最大化的审计决策,从而支撑制订的审计实施方案。这个总体目标总是可以划分为具体层次上的目标。我们认为,从属于其总目标,构建数据分析报告的具体目标应可以描述为以下3个方面:
1、进行总体分析。从审计工作需求出发,对被审计对象的财务、业务数据进行总量分析,把握全局,形成对被审计对象财务、业务状况的总体印象。
2、确定审计重点,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在对被审计对象总体掌握的基础上,根据被审计对象特点,通过具体的趋势分析、对比分析等手段,合理的确定审计的重点,协助审计人员作为正确的审计决策,调整人力物力等资源达到最佳状态。
3、总结经验,建立模型。通过选取指标,针对不同的审计事项建立具体的分析模型,将主观的经验固化为客观的分析模型,从而指导以后审计实践中的数据分析。
以上3个具体目标的联系是紧密的,不是孤立的,只有在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的确定审计重点,并在对重点内容的分析中得出结果,进而实现评价的过程。如果单单实现其中一个目标,最终得出的报告将是不完整的,对制订审计实施方案也没有可靠的支撑作用。
二、适用范围及对象
首先本文所论述的数据,是在信息化环境中审计人员开展审计时需处理的电子数据。为了明确分析对象的范围,我们制定了对于数据的三个限制条件:①来源于信息系统中,包括财务、业务、管理等方面;②能以数据库中二维表的形式存储于计算机中;③有助于审计分析。基于这些限制条件,数据应包括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和补充数据(从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地方采集与数据分析相关的数据)。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分析其中一种或几种数据。
其次,数据分析报告所记录的对象是计算机审计中审前调查阶段所作的数据分析的过程及结果。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数据分析报告应在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阶段数据分析完成后撰写,为制订审计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三、原则
我们认为,编制数据分析报告总体上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规范性原则。
数据分析报告中所使用的名词术语一定要规范,标准统一,前后一致,基本上要与前人所提出的相一致,例如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时采用了“税收比率”这个已存在的指标,()就不能自己重命名为“税收收入比”等其他名称。
2.重要性原则。
数据分析报告一定要体现审计的重点,例如在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中,就应该重点选取真实性、合法性指标,构建相关模型,从数据上进行分析。并且反映在分析结果中对同一类问题的描述中,也要按照问题的重要性来排序。
3.谨慎性原则。
数据分析报告的编制过程一定要谨慎,体现在基础数据须要真实完整,分析过程须要科学合理全面,分析结果可靠,建议内容实事求是。
4.鼓励创新原则。
计算机审计技术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有创新的方法或模型从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数据分析报告要将这些创新的想法记录下来,发扬光大。
总之,一份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应当围绕目标,确定范围,遵循一定的前提和原则,系统的反映计算机数据分析的全貌,从而推动计算机审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