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调查报告(推荐5篇)

时间:2022-03-23 09:36:30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23059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毕业调查报告(推荐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毕业调查报告(推荐5篇)》。

第一篇:毕业调查报告范文

一、 背景

全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大学生就业形势越发不容乐观。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

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xx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xx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异常严峻。20xx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毕业生,待业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 然而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大学生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呢。

二、调查的内容

何谓职业规划呢?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外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项目和措施作出合理的安排。职业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规划,其教育发源于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达到高峰,当时整个美国都在推广和实施‘生涯教育’。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按照生涯认知、生涯准备、生涯熟练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职业规划是针对职业困惑、面向职业发展的一系列服务的统称。现在的职业规划已经不单单是一种个人结合自己的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设计、建立对职业的种种行为,而是上升为一门系统的服务的学科。出现这样的状况,说明人们已经越来越需要职业规划的帮助,越来越意识到职业规划再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重要的通向成功的途径。

在我们还在中学的时候,特别高三的时候,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高考,而且还面对着一个比较困扰的问题――选择专业。有的同学可能已经确定自己要学习的专业,可是有的同学非常茫然,对毕业

以后的事情毫无意识。可是,我们都知道,选择专业对将来的职业的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决定了将来的职业方向。所以,职业规划应该趁早的让中学生们接触并了解。那么在大学期间,同学们能够主动的、有目的的去学习,来达到将来的目标或职业标准。

三、调查的现状及原因

很多人知道自己的兴趣,很多人还不知道。糊哩糊涂的就上了大学,在大学依然学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依然找不到方向。自己的兴趣到底在哪里?这是一个困境。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1、您选择现在专业的依据是?

别人说好 50% 适合自己 10% 好就业 20% 估计还可以 20%

正是由于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没有兴趣、不喜欢,因此,有些人就开始懈怠,不认真学习,不重视职业规划,甚至拒绝规划,就这样得过且过混日子。这种态度是十分不可取的,因为它只会给你的前途带来不利的影响。

但大部分同学对自己还是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让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2、毕业前,您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己未来就业的前景如何看待,最担心哪些问题?

缺乏清晰的职业规划,导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80%

就业压力较大,担心找不到工作; 10% 自身的能力、技能水平不符合企业用人的标准; 10%。

3、您希望得到哪些职业能力方面的培训?(可多选)

企业人力资源专家提供的职业规划,就业指导,求职技巧等多方面服务。70% 成功职业经理人讲座、成功心理学训练课程;20% 潜能提升课程; 40% 职业挑战训练、商业实战特训营; 60% 到企业实习,锻炼的机会,和更多名企新人互动,沟通; 90% 行业从业能力培训(比如市场销售,客户拜访,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培训等)30%

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随着我国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由分配式向自主择业转变,学生人数激增,学校对学生的指导却难以深入细致;同时,高校和社会本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实行还不是很到位,所以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欠缺、得不到有效指导。

其二,片面强调职业的经济收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因素开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占据着最重要位Z。

第二篇:物流实习报告3000字范文

经过一个学期的(仓储管理与配送中心)的学习,对仓储和配送的定义,基本功能,各个工作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在学校接触的大多是理论知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为了以后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和学习,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学校给我们物流专业的同学安排了为期两天的室内实训,以便我们掌握仓储和物流的一些基本操作。两天的实训转眼间就要结束了,回顾这两天的实训,收获了不少,但也看见了自己的一些不足。这两天的实训让我们更加了解仓储与配送有效相结合的意义,学以致用。

一. 前言

1. 时间:2013年5月22号—23号

2. 地点:广州市黄埔区宝供南岗基地

3. 对象: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4. 范围:宝供地基的A,B仓库

5. 目的:综合实训是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在物流实训仓库实体观摩和了解货物运输与配送的有关操作,进行物流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物流管理和具体物流实务综合技能。让学生全面掌握采购、仓储、运输、配送业务管理的操作技能;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实际能力的训练,是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了解、理解、掌握,并能灵活应用。

6. 经过:培训员带我们去仓库参观

7. 采用的方法:参观,了解

8.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历史背景: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P.G.LOGISTICS GROUP CO.,LTD)创建于1994年,总部设在广州,是国内第一家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以物流名称注册的企业集团,是中国最早运用现代物流理念为客户提供物流一体化服务的专业公司,也是目前我国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最领先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公司的目标:创造世界一流的物流企业。注重沟通

9.调查后的结论:更深刻了解物流管理中仓储与配送的有效结合会提高作业效率的。

二.主体

在自动立库实训项目中,我们了解并接触了自动化立体仓库。这也是此次实训的关键,主要是了解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工作原理,理解设备在入库、出库、移库的应用,并掌握控制系统的操作。在这次实训中,培训员带我们进入宝供的B仓库那里参观就说,从中我们可以根据仓库的货物的储存量可以预测市场的需求关系,在货架区中,出货频率高的在最下面,出库频率小的就在最上面,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货物出库的频率,提高作业效率。货架与货架之间的宽度就只有1.7米,只能让一辆叉车作业。采用大进大出的原则,尤其是食品最注重批次的进出,其中那些订单都是由系统分配的。成品、出口品在出入库时根据定单或出口装箱单出库,一定要坚持“先进先出”原则,特别在出口方面。还有出口时,装箱单上的箱号和封号要填写正确,为了做到先进先出,可否在填制一张记录单用于记录每一货品每次入库的数量和同一生产日的数量,出库时进行“先进先出”销帐,并记录余数。其中在那些货架中我们留意到一些货柜上写着“10—1--86”,培训员跟我们解释是第10巷道、第1层有86个货物,这些都是我们从课本上学习不到的。

在进库这个项目中,也分为工厂入库和外省工厂。工厂入库:货物从工厂直接转运过来CDC中转仓库,宝供帮客户管理,把那些产品的代码和数量记录下来,每天大概安排15辆货车来运货,在搬运或储存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产品变形,应该根据质量实检报告这份单据来找原因,还有要在进出登记记录本上记录进出的货物数量。外省工厂:直接采用汽车运输,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能会被拍照,然后卸货给客户,反馈给客户。货物在仓库的步骤是,先给客户配货,然后扫描货品。

在出库这个项目中,由系统下单,分配最后截单,与客户沟通之后就可以转到仓库中,制造仓库清单。

立体仓库与平地仓库的区别:立体仓库具有大,整齐有序的有点,但是它的运输速度不如平底仓库,出货效率小,作业面积小,总的来说立体仓库的优点是大过平底仓库。

在条码技术实训项目中,我们进行了条码设备的操作,熟练掌握了条码的制作设备、检验设备和读取设备的操作方法。同时了解了条码在整个物流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条码虽小但却贯穿了整个物流活动,是联系各个环节和追踪货物的关键。

在运输调度实训项目中,根据实际案例,首先进行数据资料的录入,再按照提供的货物进行车辆的选型,将货物合理的分配,确保每辆车都达到满载,如果出现车辆不足,那要通过与其它企业联系租用车辆。整个过程中,我们不仅掌握了车辆调度系统的操作,而且了解了现实中物流车辆调度的整个过程。

在电子拣货标签实训项目中,我们操作了电子拣货系统及电子标签货架,理解了电子拣货标签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方式和应用价值。掌握了系统的操作及拣货的流程。

在商务与合同实训项目中,了解了获取客户资料的途径、方法,并掌握了对客户资料的建立维护,能够快速、正确地录入客户资料,明确了各个报价费用项目的含义,掌握了报价操作流程。了解了对合同的报价时间和仓位进行修改。

在仓储配送实训项目中,我们主要是对货物所需的原材料部件的各项资料进行录入和维护,针对客户建立完善的货物与物料资料库。才此过程中我熟悉掌握了整个操作流程。

在模拟中基本掌握了自动立体仓库系统的操作及整个工作流程。

这次实训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一次实训,使每位同学对物流有了一个较为形象、系统的了解,是我们更加接近了实际,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结尾

在实训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以下就是我提出的建议:

1.企业要发展,企业形象至关重要,因此每个企业都十分注重自己的企业形象,宁可花多点的钱去租用昂贵的美观的现代化仓库,也不愿去租用那些老式破旧的仓库,因此可以花费点资金整修老式的仓库,使企业自己本身的形象提高,这样客户会更加愿意来租用仓库了。

2.进货堆放货物时不能只顾着一时的方便,应该考虑到出货时的方便,不能耽误客户的时间,因此要按照标准把货物堆起,堆放要整齐合理,以免倒塌。

3.要严格按照仓储管理的要求,对于过期的货物要及时与厂家联系,并得到应允后及时销毁,不要堆积在仓库中,浪费仓库容积,更不要和正常的商品同放一起,带给人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应该另外准备一间仓库,使那些一时无法销毁的商品有地方储存。

4.商品的大类要分清楚,如食品归食品储存,生活用品归生活用品储存。若把食品与化妆品放置在一起,化妆品包装如若破裂,其化学物质会污染到食品的卫生。

5.应注重运用现代化技术,把计算机应用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实现与工厂、销售计算机信息的联网。

6.应多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员工的综合能力及素质。应多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使企业更好地向前发展。

目前物流中心正面临许多问题,批次越来越多而批量却越来越小,造成物流管理上的一个难点。产前物流、企业内部物流、销售物流,在供应链的管理上如何把握住这三块之间的关系。国内的物流利润太低,仅占5%,如何把利润搞上去。面临一系列的难题,物流中心还得多借鉴国外的物流策略,提高自己企业的效益。

短短了两天过去了,通过两天的物流综合实训,学到了很多课本无法展现的知识,掌握了各种物流设备及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同时加深了对物流的理解,深刻的感受到物流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物流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切的物质生产都离不开物流,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建设来说发展物流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实训,加深了我对物流管理知识的理解,丰富了我的物流管理知识,使我对物流管理工作有了深层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同时,由于时间短暂,感到有一些遗憾。对物流管理有些工作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具体处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领会其精髓。从中我认识到要做好物流管理工作,既要注重物流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把实践与理论两者紧密相结合。物流管理作为微利性服务行业,它所提供的产品是无形的服务,物流管理是一种全方位、多功能的管理,同时也是一种平凡、琐碎、辛苦的服务性工作。

第三篇:文化旅游产业调查报告

旅游产业一直都在兴起,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化旅游产业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帮助。

渭源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和极具特*的旅游开发价值。为了加快建设渭河特*文化大县,倾力打造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对我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在此基础上,针对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建议。

一、做法与成效

(一)产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县委、县*高瞻远瞩,紧紧依托渭源秀丽的自然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把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新型战略主导产业来抓,实施“一把手”工程,成立了渭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协调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渭河特*文化大县的实施意见》和《渭源县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华夏文明渭河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品牌定位,确立了建设“渭河特*文化大县”和打造“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的战略目标。强力推出“生态之源渭河源、文化之源首阳山、活力之源太白山”三大品牌景区。并与渭河沿线天水、宝鸡、西安等7市区成立了渭河旅游联盟,签订了“渭河流域旅游发展合作协议”,加强了交流和合作,联合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域。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齐抓、公益*文化事业与经营*文化产业并举的良好局面。

(二)产业开发体系初步形成。坚持以节会、活动为载体,不断扩大渭源文化旅游在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成功举办了两届“敦煌行丝绸之路*旅游节”甘肃渭源华夏文明渭河源生态文化旅游节,在兰州、西安召开文化旅游宣传推介会,多渠道宣传推介渭源文化、旅游资源,全面提升渭源知名度。邀请*美术家协会会员举办书画专题讲座,为加强我县文化人才相互学习、交流搭建了平台。目前,我县有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44家(其中:歌舞*所13家(包括ktv),网吧7家,音像制品零售、出租单位1家,艺术品经营3家,文化市场其他经营单位3家,*演出企业1个,出版物零售单位3家,印刷企业13家)。依托“渭河源”文化品牌,积极鼓励一批龙头企业参与旅游商品的开发。目前,开发出了以灞陵桥为亮点的工艺品和渭源土特产为主的旅游商品。全县现有*旅行社3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5家,新增旅游商店3家,主要生产有“秀峰”牌南山放养虫草鸡、鹿血酒、土鸡蛋等土特产,“得林”牌系列中*材营养保健品,“渭井坊”牌系列酒,“绿源”牌蕨菜、卧龙头、苦苦菜等山野菜系列产品,深受省内外游客的青睐。2013年1至10月份,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完成0.27亿元,增速39.59%,文化产业投资额达到1.22亿元,文化从业人员累计达到1260人;全年旅游接待人数34.32万人次,旅游收入1.32亿元。人均消费385元,未发生重大(含)以上游客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

(三)项目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旅游产业发展方面,编制完成了《渭河源景区修建*详细规划》、《太白山景区修建*详细规划》和《首阳山景区修建*详细规划》并通过了评审。同时,集中精力打造品牌景区。总投资8600万元的渭源县渭河源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2755万元,完成了景区4.3公里车行道路、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景区大门建设工程,并完成了禹王殿主体工程、一线天摩崖石刻、景区游步道部分工程、玉龙景观道铺装工程、九鼎台的安装工程、渭河龙王庙、历史文化展馆框架工程和完成了生态厕所、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和生态桌椅休憩设施等。总投资4315万元的渭源县首阳山景区一期建设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1161万元,完成了生态停车场、林下休闲区、5座景观亭以及景区1.5公里的游步道建设和首阳山山门、八卦楼、厕所、车站的改造工程,还完成了游客中心框架工程、采薇苑主体工程、生态厕所、垃圾桶等环卫设施和部分标识系统。据统计,全县“农家乐”旅游经营户达到4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达1560人。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编制完成了《灞陵桥保护及环境整治项目可行*研究报告》和《渭河源自然遗产保护项目可行*研究报告》。总投资约8969.85万元,建筑面积23683.3平方米的文化综合场馆,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苏维埃*纪念馆、非物质文化展览馆、城市发展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城市影剧院于一体。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2100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一个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四)文化旅游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县上把旅游宣传推介作为稳固开拓客源市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重要方式,不断创新宣传形式,积极拓宽宣传渠道。一是设计编印了《渭源旅游指南》、《渭源旅游优惠卡》、《渭源旅游招商手册》及酒店、旅游商品、景区宣传单页、渭源旅游宣传扑克等宣传品,并在县内各酒店和省、市部分宾馆饭店进行了摆放。拍摄制作了《华夏文明渭河源》文化旅游宣传专题片和《探秘渭河源》,大型纪录片,摄制了《走进渭河源》专题栏目。二是依托“*旅游日”、兰洽会、文博会等省内外重大宣传节庆活动,向社会各界赠送各类宣传品、宣传光盘、优惠卡、优惠券等,有效的宣传推介了我县旅游资源及旅游线路。三是在会川镇三角路口、兰临高速和兰州至中川机场、定西至兰州的高速公路旁设置5个大型户外广告牌,并在县内g22高速安定段、316国道河口段等重要路段安装了5块旅游宣传大型户外广告牌,县内各旅游道路制作宣传牌17块,有效宣传了渭源旅游资源。四是将“灞陵桥”、“渭河源”、“首阳山”、“秦长城”等4项知名品牌作为重点商标进行注册保护,极大提升了我县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民间文化保护成效显著。一是依据国家、省、市相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和《渭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由渭源县文化界知名人士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专家小组,健全了我县的“非遗”保护体系。目前,我县进入省级名录的有4项,市级名录的有30项,县级名录的有64项。二是挖掘、整理、提炼了一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编辑出版了《渭源民间故事》、《渭源花儿》和《渭源小曲》三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共3000册,为进一步推动民间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困难和问题

一是规划特*不明显。即对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统筹不够,导致对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清晰,也导致一些景区景点规划缺乏明显个*。在景区景点规划中还存在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规划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规划可*作*不强等问题。根据以往定量评价结果,渭源县旅游资源中只有首阳山、天井峡、渭河源头、双石门和灞陵桥达到四级水平,景区文化底蕴均未得到深度挖掘,70%的旅游资源处于中低水平。从现有知名度来看,仅有渭河源、首阳山、灞陵桥跻身于定西市旅游精品线路中,而在省内只是略有体现,区域知名度不高。相对于渭河以北的广阔黄土高原的自然条件来讲,渭源南部自然生态环境优越,但与同属于秦岭余脉的漳县、岷县等地区具有雷同*。花儿、傩舞等民俗,马铃薯、中草*等产业在临洮、岷县等邻县均有共同的特*。因而,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无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是精品品牌缺乏。产业发展需要品牌支撑,而在我县,真正“打得出、叫得响”的产品和服务品牌基本空白。也就是说,渭源县还没有形成独特的市场品牌和广泛的市场辐*。县内文化旅游资源较多,但产品以单一的观光型产品为主,产品开发缺乏对文化内涵、景观审美特征、地域文化背景等发展因素的综合考虑,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不够,导致产品结构单一,缺少集参与*、**、知识*于一体的多元化的文化旅游“精品”。

同时,对文化产品的宣传、包装和推介不够,文化产品与旅游脱节,许多产品仅限于家庭作坊式的制作,产业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和水平,文化产品所占市场份额极少。景区景点基本上是观光游览*项目,游客参与*、互动*、**项目很少,难以留住客人。

三是融资困难,投入不足。全县文化旅游建设投资滞后于经济建设投资,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县上还未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民间资金也没有被充分引导到产业建设中来,融资渠道不畅,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力量还很薄弱,没有形成强有力拉动和促进作用。资金投入不足成为渭源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表现在:一是现代旅游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没有较高的投入,其旅游发展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而渭源县地处我国经济比较落后的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容量的限制,导致旅游开发和建设资金短缺。二是文化旅游促销资金的不足,直接导致了渭源县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文化旅游产品缺乏相应的包装,区域文化旅游的总体形象不够鲜明突出,从而也降低了文化旅游产品的市场吸引力,致使文化旅游销售额增长缓慢。三是文化专项基金匮乏,致使非遗保护、图书藏量、文物勘查及保护、三馆免费开放等均受到严重影响。

四是人才队伍匮乏。渭源县现有文化旅游产业从业人员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工作经验不够,*旅游管理和经营人才缺口较大,不能适应文化旅游业大发展的整体需要。而且,文化旅游单位市场意识淡薄,文化产业经营理念落后,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在产品研发、宣传促销等方面,缺乏*人才,缺乏创新意识,使文化资源优势和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竞争力不强。再者,文化、旅游管理部门编制紧缺,所需机构和人员编制一直落实不到位,文化旅游执法大队、扫黄打非办公室、渭源县美术馆和渭源县野外文物保护管理所编制及机构一直得不到切实解决,现有人员与担负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

五是配套设施滞后。目前通往景区的旅游道路路况比较差,尤其是通往首阳山、天井峡景区的西五路、罗莲路和西五路黑爷庙处至天井峡旅游路通行状况极差。各景区规划区内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薄弱,河道治理滞后,通讯信号覆盖率过低,供电、给排水等设施基本未通达,同时景区内种养殖设施、工程烂尾楼和原住地农舍、耕地等交错存在,极大的制约了景区建设施工、经营管理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再者,三馆建设面积普遍偏小,宣传展示不足,不能充分发挥服务群众的职能作用。

三、对策及建议

按照县委、县*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健全机构,强化领导力量。首先,要进一步增强全县旅游产业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的行政推动力。全面升格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由县委、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健全由宣传、政法、旅游、交通、住建、环保、文化、发改、农业、林业、工信、商贸、教育、公安、司法、食*、行政执法、民族宗教、电力、通讯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部门工作机制,各部门定时向领导小组提交、汇报工作进程,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集中全县力量抓旅游的良好格局。其次,尽快成立“渭源县旅游管理委员会”(设副县级专职副主任),升格旅游主管部门职级。由旅委会主任(兼任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副组长)专门负责统筹推进全县旅游产业的建设发展,着重解决职能弱化和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如县内旅游景区、景点分属文化、林业、国土、城建、园林、水务、*等部门管理,在开发利用上,由于各自利益所致,很难统筹开发,严重影响产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明确各乡镇、各部门支持发展旅游工作的目标任务,由一把手负总责,明确分管领导,全面抓好任务落实。在各涉旅乡镇组建文化旅游管理办公室,落实工作人员,实施“全县是景区,乡镇是景点”工作措施,保护旅游资源,落实旅游规划,创建本辖区星级农家乐,把文化旅游触角延伸到基层。

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尽快成立渭源县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正科级建制,领导职数2名,主任1人,副主任1人,办事员1名。专门负责全县文化产业调控管理、数据统计、渭河源文化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等工作。成立渭源县“扫黄打非”领导小组,正科级建制(正副主任由文广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兼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1名。将“扫黄打非”专项经费列入县财政预算,市责任书要求不得少于5万元。成立渭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副科级建制,核定事业编制5人,负责全县野外文物安全维护和灞陵桥日常管护等工作。尽快成立美术馆,核定事业编制4人,争取国家免费开发资金补助等项目。对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升格为正科级建制,同时充实*人才,尤其是音乐、舞蹈*。

同时,建立健全全县发展文化旅游业统计指标评价体系,每年细化分解旅游业发展年度重点目标任务,纳入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范围,年终严格考核奖惩,对贡献突出、成效显著的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到位,没有完成任务的,取消其当年评先评优资格,并追究相应责任。

二是理顺体制,实现市场化运作。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实行政企分离,统筹、整合县内各类具有资产价值、经济效益和可供开发的“大农业、泛旅游”类国有旅游资源,组建成立渭源县文化旅游投资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解决旅游管理部门*人员少,行政管理、宣传营销和建设开发、市场融资两块事务相互交织,工作疲于应付,无力开拓创新,无法适应目前产业发展新需要的问题。高薪外聘高层管理人员,并对公司所掌控的资源资产数量,组织*投融资机构进行分析评估和策划包装,高端谋划编制招商开发项目,积极与银行、*券、投资集团等金融机构对接,采用独自、合资、bt等多种合作模式,对外多元融资,进行景区开发和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以人为本,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积极实施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建立文化旅游人才库,聘请一批专家、教授为渭源文化旅游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引进高端人才,打造一支精通旅游管理与经营的专家队伍;加强导游人员引进和培训,开展岗位大练兵,定期举办导游大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服务水平优质的导游队伍;采取多种方式,多渠道吸纳人才,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演艺人才队伍;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全县都是大景区、人人都是导游员”活动,加强对干部职工旅游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推广普通话,不断提高全县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加快星级酒店建设步伐,力争到2014年底,建成一批上档次、有规模的星级酒店。深度挖掘陇中饮食文化,开发渭水菜系,各乡镇以主干道路为重点,积极发展独具地方特*的休闲农庄和星级农家乐,打造渭水美食天堂;以渭河源旅游区和灞陵桥历史文化保护区城市旅游综合体为重点,加快农产品和超市对接,在旅游干线建设农产品购物超市和旅游商品专卖店,满足游客购物需求。积极组建旅游汽车服务公司,设立旅游巴士停靠站,开通县城至各景区(点)之间旅游公交专线。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优化”工程,不断改善城乡旅游环境面貌。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监、物价等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做好社会治安、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各项旅游服务工作,加大对景区及周边旅游市场环境的联合执法检查力度,努力营造诚信有序、服务规范、安全舒心的旅游大环境。

四是文旅融合,打造产业品牌。转变品牌打造理念,拓展品牌建设外延,以更高的标准、更远的眼光,打造旅游品牌。按照《甘肃渭源旅游战略品牌策划》和旅游市场需求情况,从定位、规划、建设、宣传、促销、管理等方面,系统策划制定“旅游品牌战略策划重点项目实施规划”,内容对全县所有涉旅乡镇村社、部门行业、服务机构、经营场所和宣传广告产品进行统一策划、包装,实现战略品牌目标形象的整体塑造。挖掘传承源头文化,创作推出一至两部大型文化旅游主题演出或历史剧目,展示独具魅力的“渭源印象”,让游客畅游渭源,读懂渭河。加大宣传营销力度,包装策划推出县域两日游、三日游、七日游等一批品位高、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线路,扩大旅游消费;按照“请进来考察观光,走出去宣传促销”的思路,积极推进“区域联动、企业联合、媒体联姻、电子联网”的旅游营销战略,加快形成全方位的宣传促销体系,实现宣传的聚合效应、整体效应和放大效应;广泛开展以派出机构代理、目标城市推介、演艺团体营销、媒体广告宣传为主的国内营销和以电子商务推介、*旅行社互动宣传为主的*营销;积极参与省内外各种大型节会营销活动,争取主办、协办大型体育赛事,不断扩大对外影响;在组团参加各种旅游推介活动的同时,抽调县内涉旅*大学毕业生和旅游局导服人员,组成宣传推介营销小分队,每年深入兰州、西安、天水、定西等地机关单位、厂矿院校和居民小区,多形式、多渠道举办各类专题宣传促销活动;通过新闻媒体、互联网、户外宣传牌等媒介刊发专题广告,在各旅行社、酒店摆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推介渭源旅游资源,促销我县旅游产品;在县内精心策划富有特*、影响深远、文明向上和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力争“年年有盛事,月月有节会,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收入”。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打造出一个成型的渭河源旅游品牌,真正实现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雷山县紧紧依托民族文化、自然生态两大资源优势,坚持现特显优发展,按照“一业带三产”发展模式,大力实施“旅游强县”战略,成功打造了西*千户苗寨、郎德上寨等景区景点,旅游配套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乡村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548.49万人,同比增长24.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5.16亿元,同比增长24.2%。今年一季度,全县接待游客157.2万人,同比增长36.37%,旅游综合收入11.12亿元,同比增长42.26%。雷山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首批创建名单,被国家农业部列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被省*列为全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

一、完善旅游发展规划,领引了景区联动发展

委托*巅峰智业旅游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编制雷山旅游文化创新区规划,具体包括《雷山县旅游目的地总体规划》《雷山县旅游发展总体策略研究》《雷山县分功能板块概念*城市设计》《雷山县旅游目的地重点项目修建*详细规划》《雷山县旅游目的地近期建设项目景观设计》等。委托成都杨振之来也旅游规划公司编制《雷公山景区旅游详细规划》。完成了《雷山县西*旅游综合服务区修建*详细规划》《雷山县旅游文化产业园西*园区总体规划》《西*千户苗寨综合*修建*详细规划》编制,明确了未来20年雷山旅游发展目标和建设品位,为景区景点的建设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景区景点品位

(一)突出打造精品景区。实施了西*景区西、北两个服务区、西*苗族博物馆、民族特*步道铺装、灯光系统、生态停车场等一批项目,完成雷公山徒步旅游步道建设,启动郎德深度开发工作,打造了一批景观景点,使我县重点景区旅游配套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2011年西*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二)突出完善交通设施。积极争取实施交通和旅游公路项目,完成凯里至雷山高速公路建设,完成凯里至雷山二级公路建设,完成雷山至西*、西*至朗利、黄里坳至乌东、连城河口至排乐旅游公路建设,景区景点道路通达能力不断提升。

(三)突出提升接待条件。文化旅游服务接待设施逐步配套,目前,全县农家乐接待户已经发展到316户,准四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旅游饭店1家,二星级旅游饭店3家。全县旅游接待床位达到10600个。

(四)突出改善乡村面貌。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完成下郎德、固鲁、乌秀、白岩、干荣等村寨风貌整治,完成格头、也改、掌坳等美丽乡村打造,加强公路沿线民族村寨的包装,完善接待设施,为自驾游、散客深度游提供良好条件,推动乡村面貌的不断改善。

三、彰显民族文化魅力,增强了旅游吸引力

成立*苗族文化雷山研究中心、雷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西*苗族博物馆、雷山银饰刺绣博物馆等机构,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和研究工作,全县有“苗绣”“苗年”“鼓藏节”等13项国家级和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全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的县。此外,成功举办一年一度的雷山苗年、十三年一度的鼓藏节,以及*奥运会火炬(雷山郎德)传递活动、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海世博会西*公众*”、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挑战赛、雷公山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等活动,苗族歌舞《我在雷山等你来》成功到国家大剧院以及相关省市进行演出,组织人员到*、广东、苏州、贵阳等地开展旅游推介,利用*电视台、腾讯网等主流媒体为我县文化旅游宣传造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了较好的展示和传承,民族文化成为我县重要的文化品牌和对外宣传名片,雷山知名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被誉为“*苗族文化展示中心”,先后获得“*民间艺术之乡”、“*苗族银饰之乡”和“世界文化遗产预选地”等荣誉,西*苗寨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郎德上寨被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雷山苗年被评为*“最具特*民族节庆”,雷山县已逐步成为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四、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了综合效益

始终坚持围绕文化旅游抓特*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以茶叶、山野菜为主的特*农业和以银饰、刺绣、芦笙制作加工为主的旅游商品加工业。目前全县从事银饰、刺绣、芦笙等民族工艺品加工销售较有规模农户达200余户,从事民族民间工艺品加工销售农户年收入大多都在10万元以上,部分农户最高收入达到近百万元,规模不断扩大。以黑毛猪、林下鸡等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以杨梅、葡萄为重点的果品业和以中*材、山野菜为重点的*菜业均得到较快发展,采摘体验、农业观光、休闲养生等旅游项目得到开发。这些特*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正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文化旅游业的带动下,目前,全县在景区景点和旅游服务行业从业的人员达到了近4000人,旅游业发展直接和间接带动1.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五、西*景区成功打造,产生了井喷效益

(一)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完成了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污水收集系统、旅游步道、灯光系统、标识系统、西*博物馆、表演场、观景台、寨道、环寨公路、污水处理厂、表演场扩建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建设之中的有营上综合服务区、西*新村、购物一条街、寨内观光栈道等项目,景区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景区现有接待总床位3622个,其中酒店床位310个,农家乐床位3312个,分别比2009年增长91.4%和60.8%;景区现有就餐接待能力9447人,其中酒店接待能力为1730人,农家乐接待能力为9017人,分别比2009年增长232.6%和192%,景区接待能力明显增强。

(二)景区管理逐步规范。逐步形成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委会(西*镇)作为常设机构进行常态化管理和以西*千户苗寨旅游公司为经营主体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使行政管理和企业市场运作相对*;成立西*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西*千户苗寨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西*农家乐规范管理暂行办法》《西*景区旅游市场经营管理办法》《西*景区建房管理办法》《西*千户苗寨景区车辆管理暂行办法》《雷山县西*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等制度和规定,对在餐饮服务、生产经营、房屋建筑、民族文化保护、车辆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强力整治,旅游环境进一步优化。积极做好景区群众思想教育工作,积极主动实施了西*环寨公路等一批惠民工程,得到了群众的充分认可,目前,景区群众对营上综合服务区项目的实施都给予支持,景区开发建设步伐得到进一步加快。

(三)游客人数逐年增多。2008年以来,西*游客总量及旅游综合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2009年共接待游客78.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9亿元;2010年,共接待游客90.72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61.45%;2011年,接待游客240.35万人(次),同比增长164.92%,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229.41%;2012年,接待游客156.2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6亿元。2013年,接待游客218.4万人次,同比增长39.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18亿元,同比增长67.55%。2014年,接待游客136.81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6.37亿元。2015年,接待游客257.32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亿元。同时,客源结构日趋优化。客源结构从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前的9个省(市)、自治区扩大到了现在的30个省(市)和自治区,港澳台和国外游客人数明显增加。在游客结构中,团队游客由2009年的55.9%增长至2015年的62.3%,增长了6.4个百分点。

(四)业态发展不断加快。据统计,西*景区现有企业6家。个体工商户由2008年的65户增加到现在的523户,增长了8倍。其中,“苗家乐”接待户从40户发展到现在的148户,增长3.7倍;民族工艺品店从28家发展到91家,增加3.3倍;餐饮店从8家发展到79家,增加9.9倍;从事银饰加工销售46户、民族服装出租及民族服饰销售105户、百货小商品、特产及副食等其他经营户94户。2015年纳税1300万元。通过积极推介招商,目前已有*城建投资控股集团、贵州高速投资公司、贵旅集团、贵州强兴地产有限公司、贵州宇强投资有限公司落户营上综合服务区,预计投资近12亿元;正在与贵州旅游投资集团、贵阳日报报业集团、贵阳逸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在洽谈西*景区、县城景区的一些文化旅游开发项目。

(五)农民收入大幅增加。随着西*景区旅游产业不断深入发展,景区开设的环卫、消防、票务、交通协管、导游、观光车、停车场等各类管理岗位460余个,组建西*文工团80人,组建西*迎宾队伍和游方队伍共400余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景区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有效地增加了景区群众的经济收入。西*村直接参与旅游的人数达1600余人。据统计,景区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1700元增加到2015年的10520元,直接从旅游业中实现人均纯收入达到了8631元,旅游业已经成为景区群众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截止目前,累计兑现民族文化保护经费3300万元,使1200余户农民群众直接受益,户均获得民族文化保护奖励资金2.75万元。

(六)景区知名度大幅提升。随着宣传推介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天下西*”的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大幅度提升,“看西*知天下苗寨”的影响力得到增强,“吃在苗家、住在苗家、游在苗家、乐在苗家”的时尚旅游逐步形成。2010年,西*景区荣获“多*贵州十大品牌”“多*贵州百强品牌”“贵州十大魅力旅游景区”等殊荣;2011年西*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景区;2012年,西*景区荣获“*十大最美村落”“贵州最具魅力民族村寨”等称号。2014年,获得“*少数民族特*村寨”和“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村寨”。2015年,西*苗寨景区被评为世界十大乡村旅游度假胜地。

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旅游要素不建全。从旅游六大要素看,雷山县旅游开发目前还处于较低层次开发、较低水平经营状态。旅游产品和服务方式单一,观光旅游比重大、休闲度假和深度体验旅游少。农村旅游接待服务能力不足,交通、住宿、餐饮、导游、文化*等服务设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文化展示和体验项目不配套。

二是市场竞争力不强。旅游景区、文化旅游企业“低、小、散、弱”现象突出,有实力、有知名度景区和企业还不多。具体表现在,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档次不高,全县还没有一家5a级景区。没有大型的旅游龙头企业或集团企业做支撑,旅游开发实力不足,无法提供系列化配套服务,宣传营销还未形成合力。游客在雷山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综合收入效益不高。

三是乡村旅游人才匮乏。全县的旅游*人才与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需要不对等,缺乏旅游发展规划策划、研发管理、宣传促销、配套服务等方面的*团队。

五、工作建议及措施

(一)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将抢抓黔东南进入高铁、高速时代机遇,坚定实施“旅游强县”战略,积极争取上级各类项目支持,依托民族文化资源,按照“区域全覆盖、产业全融合、业态全开发、资源全整合、服务全方位、设施全提升、体验全天候、营销全媒体、品牌全拓展、干群全参与”的要求,进一步做出特*、做足内涵,全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品牌,力争在2017年实现全县景区化,全域旅游化。一是科学编制旅游产业规划,着力打造个*化、特*化的旅游产品,培育差异化旅游市场,加快旅游业向产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不断探索景区利益共容机制建设,处理好相关者利益,保持文化旅游发展生机。二是加快景区建设。加快西*景区完善提升,突出以苗族文化为特*,加强与凯里市联合建设大西*景区,将西*千户苗寨打造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世界最大苗寨”和5a级景区;启动雷公山景区开发建设,启动陶尧服务区建设,督促和支持协调开发商尽快启动24公里服务区、乌东景区和响水岩景区等区域项目建设,谋划启动雷公山旅游观光车项目,积极创建雷公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争取建成国家公园县。加快推进郎德景区整体开发,完成南统服务区、郎德新村、非遗一条街、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郎德上下寨连接步道建设,完成郎德上寨风貌整治和田园景观打造,启动郎德镇养老公寓项目,配套建成乡村旅游驿站、旅游公厕、自驾游营地等服务设施。加快县城景区化打造,完成县城游客服务中心建设,启动丹*体育森林公园、“*传统村落61黔东南峰会”永久会址、陶尧苗家温泉小镇、雷山生态自行车专用车道、雷山苗岭斗牛城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苗疆走廊建设,积极开发建设方祥、望丰、大塘等乡村旅游线,完成24个民族村和57个传统村落有旅游公厕、有游客中心、有文化广场、有宽带网络“四有”建设,加快全县景区化进程。三是加快产业带动。围绕“一业带三产”的发展模式,加快旅游业与农业、茶产业、特*工业、旅游产品加工、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延长旅游产业链,推动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四是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立足资源优势发展特*农产品、民族手工艺品、纪念品加工业,丰富旅游产品市场。五是发展新医*大健康产业。启动*苗*园规划和建设,启动县中医院建设,加快苗族医*产业发展。启动陶尧温泉配套设施建设,推动理疗、康体等产业发展。依托雷公山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徒步探险、户外体育等健康产业,启动雷山健康养生基地和户外体育营地规划建设,积极开发“森林疗养、森林氧吧、康体运动”等康体养生产品,打造全国知名健康养生基地。六是加大旅游宣传,搞好市场营销。集中力量在重要媒体、重大平台、重点客源市场上高频次、轰炸式宣传雷山。建立与省州联合、与县县互动和县镇整合的旅游整体营销机制,加大“和美雷山”“*苗族文化展示中心”形象广告宣传和参展促销力度;切实搞好旅游景点的文化包装,组织和制作一些高水平的具有雷山特*的外宣品,办好雷山苗年、苗岭笙歌、苗岭斗牛、苗族芦笙舞大赛、银饰刺绣大师赛等系列活动,开展多种文化交流活动,拓宽旅游外宣渠道;拓展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和周边省市等地区客源市场,积极策划境外客源市场营销工作。加强与知名网站媒体的旅游宣传合作,策划加大微博、微信等网络宣传平台,积极组织参加各类旅游推介会,通过内联、外引等公共关系手段,借力造势,进一步提升我县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实现雷山旅游井喷式发展。七是加强旅*业队伍建设。要大力引进旅游管理和服务方面的人才,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学习、培训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懂管理会经营的旅游从业人员队伍。

(二)扎实抓好西*景区提质扩容。一是推进西*5a级景区创建,按照创建标准,尽快完善软硬件配套服务设施,确保创建成功。二是加快推进西*景区项目建设。完成西*文化创意平台街区、景区多层停车场、长荣服务区建设和朗西万米步道、风雨长廊、旅游步道、观景栈道、民族工艺品商贸长廊及西*新村、西*环寨公路等项目建设;启动凯雷高速营上服务区、文艺创作基地(剧场)、西大门至北大门观光缆车等项目建设。三是高标准谋划推进西*心景区周边村寨(干荣、长乌、连城、开觉、控拜、麻料)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按照差异互补的原则,打造特*旅游产品,完成对核心景区的有效补充。四是抓好西*景区规范管理,严格管好景区房子、车子、摊子,加大拉客倒票、非法营运的打击力度,促进景区管理规范化。五是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开通凯里高铁站、都匀高铁站、贵阳龙洞堡机场、黄平机场至西*等景区旅游直通车,以及西*与荔波等省内重要景区之间旅游直通车,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大力实施“智慧旅游”计划,促进“互联网+旅游”发展新模式,年内实现西*景区wifi全覆盖。

第四篇:毕业调查报告范文

1、调查的意义

为更好地掌握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为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学生思想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提供参考,不断提高政府、用人单位、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学院组织系部老师对94家用人单位进行了满意度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2、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2.1 调查对象

此次共调查94家太仓地区用人单位,回收问卷94份,其中有效问卷94份。在所有答题人中,有100%是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或单位的负责人。

2.2调查方式

由我院教师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由用人单位相关人员回答问卷,答题时间约5到10分钟。调查时间:20xx年5月至6月

2.3 调查内容

采用我院自编的《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问卷》,涉及“用人单位基本情况”、 “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人才培养建议”等内容。

3、用人单位信息

3.1 单位性质

我院毕业生到外资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就业占主流,达到了91%,这和学院所处的区域特点符合;而到事业单位、国企等就业的比例相对较少

3.2 用人单位所在行业

调查显示机械电子制造业(包括电子,机械)占31%,生物化工行业各占约29%,商业贸易建筑房地产类占25%,其他类占25%,在此要说明的是其他类主要是指服务行业和机关事业单位。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此次调查用人单位样本仅有94份,并不能完全代表聘用本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群体。因此该文所有分析都是基于已经收集的样本的基础上进行(正文中本院样本用人单位简称为本院用人单位),学院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对整体的用人单位情况做以判断。

4、调查结果分析

4.1 用人单位对我院的了解情况和我院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1)用人单位对我院总体情况的了解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中比较了解我院的占79%,不太了解的占21%,不了解的为零,从这方面说明我院在太仓企业的管理者和人事管理人员中的知名度还不是很高,应进一步加强用人单位的拓展。

2)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非常需要我院毕业生的占37%,比较需要的占42%,一般性的占21%,不太需要的占零。

4.2 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评价及建议

1)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满意度

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到了95%,其中非常满意达到了54%,基本满意占41%,一般占5%,不满意为零,这表明我院毕业生素质高、质量好,毕业生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工作主动性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也充分说明了我院对学生的软、硬技能培养成效显著。

2)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从这几个方面来看,用人单位不同的岗位对毕业生的岗位素质要求也不同,这就对我院的就业工作和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在加强毕业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3)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岗位胜任能力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我院毕业生总体胜任岗位的比例达到了85%,还有15%的学生经过短期培训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难以胜任岗位的学生为零。这说明用人单位对我们毕业生的认可度还是非常高的。

4)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违约情况的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我院毕业生违约情况不太严重的比例达到了85%,还有15%的认为我院毕业生违约情况一般,没有企业认为我院毕业生违约情况严重或比较严重,说明我院在毕业生就业工作稳定性方面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5)用人单位对我院人才培养的建议

用人单位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对促进我院人才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对用人单位认为我院人才培养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素质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我院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素质能力为:外语水平、创新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专业基础知识、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由此可见,在今后的工作中,学院应该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外语水平的训练,以适应区域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还应加强学生的心理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同时,还应继续通过各种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鼓励学生积极组织并参与,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

5、问题与思考

从我院成立以来,我院在德国双元制的基础上形成了定岗双元人才培养模式,让企业充分参与到学院的教学、实践中来,校企双方全程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而培养的学生质量如何,只有在工作实践中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因此,用人单位对我院的人才培养最有评价权。调查数据表明,用人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为今后工作的改进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5.1 进一步加强外语应用水平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水平,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

在调查中,用人单位对我院学生外语水平的评价偏低,并建议学院应该加强对学生外语应用水平的培养,同时也说明太仓地区的区域经济对高职毕业生的外语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我院生源来自江苏各地,各地区对外语的重视也有所不同,而高职学生的外语水平和本科相比普遍偏低,因此,学院应根据高职学生特点进一步加强外语教学改革,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院也应该加强学生的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毕业后能积极主动适应国际化工作环境,进一步提高外语应用能力的再学习,真正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

5.2 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指导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院毕业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心理素质较弱,企业也建议学院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心理素质的指导。在以往的用人单位调查中,学生的稳定性是毕业生中存在的最大问题,一方面说明我院学生的期望值较高,但同时也说明学生未能很好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因此,我们应该持续有序地进行日常就业指导工作,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通过现代职业人课程、主题班会、优秀校友座谈会、企业文化宣讲、心理教育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加强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心理及就业能力的辅导与指导。

第五篇:调查报告样本

调查报告样本 篇1:调查报告格式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宋体,小三) **的调查(题目,黑体,二号) 班级学号: 姓 名: 组 长: 组 员: 年 月 关于 一、标题

字体要求:宋体,小2号(加粗),居中。 二、正文字体、格式要求

仿宋,小四号,段落首行缩进2个字符 一级标题:黑体,序号用“一、二、三、四、”

二级标题:仿宋加粗,序号用“(一) (二)(三) (四)” 三级标题:仿宋加粗,序号用(1. 2. 3. 4.) 五、版面格式 (一)页面设置 (1)页边距

上:3.0厘米 下:2.5厘米 左:2.8厘米 右:2.6厘米 行距:20磅行距 (2)纸型:A4,纵向 (3)页码居中 (三)参考文献 采用尾注,自定义标记为“[1] [2] [3]……”,中文按姓名的拼音排序,英文按姓名的字母排序。 例:

[1] 卢琦,杨有林,王森,等.中国治沙启示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 熊善松,张文明.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三北工程防沙治沙[J].防护林科技,2005,(2):24-26.注:专著为[M],报纸为[N],期刊文章为[J],论文集为[C],学位论文为[D],报告为[R],标准为[S],专利为[P] 调查报告标题(宋体,小二,加粗) 一、引言(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研究背景 (二级标题,仿宋,加粗,四号,20磅行距) (二)研究内容 1.问卷 设计

(三级标题,仿宋,加粗,四号,20磅行距) 2.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四级标题,仿宋,四号,20磅行距) (2)问卷发放和回收过程。 (3)研究方法。

二、关于**的概述(论文的主体部分)(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 (二) (三)

三、关于**的调查结果及其分析(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 (二) (三)

四、相关成因的讨论或措施(一级标题,黑体,四号) (一) (二) (三)

注释(内容,仿宋,小四,加粗,20磅行距) [1] (内容,仿宋,小四,20磅行距) [2] [3]

附件:(附上调查问卷,宋体,小三,加粗) 关于**的调查问卷(宋体,小二,加粗)内容(宋体,小四,间距20磅) 篇2:调查报告范文 (该范文仅作参考)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学生劳动权益侵害现象 调查报告

负责人: 阮权周 学号: 11636321 联系电话: 18857908386/668386 指导老师: 黄彤

所在单位: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目 录

一、调查样本概述.....1 1.1 院校 1 1.2 专业 2 1.3 性别 3 1.4 年级 3 二、大学生兼职现状.4 2.1 兼职时间 .....4 2.2 兼职原因 .....5 2.3 找寻方式 .....5 2.4 侵权现象 .....6 2.4.1 院校差异 .......7 2.4.2 专业差异 .......8 2.4.3 性别差异 .......8 2.4.4 年级差异 .......9 2.4.5 地区差异 .......9 2.5 侵权频度 ...10 2.6 自身反应 ...12 2.6.1 地区差异 .....13 2.6.2 年级差异 .....13 2.6.3 性别差异 .....14 2.6.4 专业差异 .....14 2.6.5 院校差异 .....15 2.7 受害缘由 ...16 2.8 意愿表达 ...17 三、保护措施分析...18 3.1 针对未曾受骗的大学生 .....18 3.1.1 学校

应当进行正确的引导 ...18 3.1.2 大学生自身应当提高法律素养 ........19 3.1.3 社会应当改变态度 ..19 3.2 针对利益受过侵害的大学生 20 3.2.1 国家应当健全劳动法律制度 ..20 3.2.3 行政部门应当加强规范管理 ..21 3.2.4 大学生应当主动进行有效维权 ........21 附件一:......24 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学生劳动权益侵害现象调查报告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猛尤其是做为中国第一大经济区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作为该地区的莘莘学子们在进入大学后不仅自由支配时间的明显增多且在经济发展飞速的大环境下带来的社会信息分享的便捷化均使得近几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大学生兼职现象日趋普遍,不论是在假期还是在平时课余时间都有不少身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兼职,一来可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为毕业入职增添砝码,二来还可以为自己赚取一定生活费用,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然而当大学校园的“兼职热”驰骋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时,大学生们在脱离了大学校园的保护下不免地会在兼职的过程中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伴随的大学生的劳动权益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的维权意识薄弱,兼职中介机构不正规,相关部门监管不力,高校帮扶力度不高等等。目前,笔者认为规范大学生兼职市

《毕业调查报告(推荐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