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环境卫生调查报告格式(范文五篇)

时间:2024-01-04 01:38:16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1427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学校环境卫生调查报告格式(范文五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学校环境卫生调查报告格式(范文五篇)》。

第一篇:农村环境卫生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目前采取的措施:

1、宣传动员工作

我镇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清洁乡村工程的重大意义,充分发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组织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深入院落开展卫生志愿清理、保洁员组建、焚烧池建设、完善村规民约等宣传动员工作。截止8月10日,镇政府驻村干部深入村居开展宣传活动达50余次,参加人数达15820余人次,开展健康教育活动2次,行动出动车辆总数18台次,张贴标语600多幅,悬挂横幅16条,主要挂在村主要路口、容易乱倒垃圾和阻碍交通的地方,时刻提醒过往车辆和群众安全通行,注意路面整洁。

2、保洁员队伍建设

镇政府围绕20xx年完成100%村居组建保洁队伍的工作目标制定具体工作安排,积极、稳步推进村居保洁员队伍建设。截止8月10日,我镇自然村居数16个,已落实保洁员的村居16个,落实保洁员25人,已顺利完成全乡镇自然村居数的100%。

3、焚烧池的建设工作

根据20xx年焚烧池建设的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具体工作安排,我镇积极、稳步推进焚烧池建设工作。截止8月10日,我镇600人口以上自然村居16个,20xx年拟建焚烧炉2座,目前已落实选址1座,完成全镇上半年拟落实选址任务的50%。

4、建立完善村规民约

围绕100%的自然村建立村规民约的目标任务制定工作安排,我镇积极派分管领导和驻村干部深入村居,协助村居稳步推进建立完善村规民约工作。我镇自然村居数有16个,已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的村居16个,已顺利完成全镇自然村居数的100%的任务。

5、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建设工作

按照“打造亮点、以点带面、全面铺开”的原则,以改善农村环境,改进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为目标,我镇李熙村、双元村积极开展垃圾综合处理示范村建设工作,主要特色有:

(1)以垃圾归箱带动示范村建设,李熙村投资12万余元,购买2个垃圾箱、垃圾运输车1台,提高了广大村民的环保意识;

(2)以环境改造带动活动开展,镇党委、政府牵头李熙村开展老房、废弃旧厕所和残墙断壁改造活动,截止8月10日,已成功推倒老房、废弃旧厕所和残墙断壁20余处,大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

(3)以村道改造带动示范村建设,双元示范村已投入资金8000元用来维护及保洁,未来该村村道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

(4)制定经费管理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经费管理,确保示范村建设经费专款专用,支出明细清晰,无挪用、占用现象;

(5)成立了示范村保洁员队伍;

(6)制定了相关村规民约,完善各项制度;

(7)积极发动示范村建设宣传工作,截止8月10日,我镇16个示范村(居)已有16条固定标语,4块宣传大牌,30余幅宣传标语。

6、加强驻村干部管理

为确保驻村干部工作顺利、有序进行,特制定分片计划,各驻村干部按时到岗到位,有条不紊地推进20xx年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活动。截止目前8月10日,驻村工作队已深入村居60多人次,成功地协助村干部开展宣传活动、基础设施建设、保洁员的组建和完善村规民约等工作。

7、村居规划

为更好地推进我镇村居规划工作,镇政府积极配合县住建局完成村居规划工作,特别是垃圾池、焚烧池(炉)、填埋场等建设选址规划工作。

二、工作计划

1、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继续拿出9。6万元工作经费,每村6000元卫生清理费,对公路两边、河道及两旁、村里公共场所、习惯性倾倒垃圾的地方进行重点清理,要求各村于8月底各村完成清理工作,并在重点清理区域树立环境卫生整治牌。对李熙集贸市场300户居民,每户发一个垃圾桶,并签订门前三包承诺书。

2、实行村民自治,加强责任感意识。各村制定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奖罚措施,平常遇到乱扔垃圾的居民要及时制止,并给予宣传教育、道德谴责。

3、强化奖惩激励。镇里每月对村居及镇属机关单位进行检查、排名,并及时通报排名情况。一年内连续两次在全镇排名后三位的,对村书记和村长进行戒免谈话;连续三次在全镇排名后三位的,村书记、村长引咎辞职。在省、市、县检查中,影响镇里排名的,第一次导致镇排名倒数后三名的,对村里在全镇进行通报批评,第二次导致镇排名倒数后三名的,对村书记和村长进行戒免谈话,要求村主要领导在全镇作出承诺,并在全镇范围内通报通报。机关单位的卫生在检查中,影响镇里扣分的,对其单位处以每次500元的罚款,并向其主管部门汇报情况。

4、强化责任落实。继续发挥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的带头作用,对清洁活动分层次对责任区域分片包干整治,提高工作成效。一是由镇创卫办牵头成员单位负责整治集镇区域内的环境卫生,重点督查清理主街道和市场内乱搭建、乱摆卖、乱拉挂、乱停放、乱张贴、乱扔垃圾、占道乱堆沙石、乱堆杂物等现象,促进日常保洁;二是由镇督导组督促各新建房户开展立面装修,清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和整治乱堆沙石、乱堆杂物以及人畜混居现象,力求做到人力、物力高度集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家园清洁行动工作领导体系。

5、强化宣传发动。继续通过会议、横幅、大幅宣传牌、宣传单、赶集日宣传车、座谈会等形式多样地对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并与沿街店面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即包卫生、包绿化维护、包秩序)。在中小学生中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家园清洁行动知识普及活动,切实让卫生整洁活动家喻户晓,深入民心,让每位群众从思想意识上明确新农村建设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形成良好的氛围。

6、强化和谐共建。鼓励经济能人出资参与家园清洁行动,多方筹措资金,加快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促进农民居住环境改善、农村面貌变化和公共事业进步,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第二篇:农村环境卫生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组织与实施

中心抽调了5名业务骨干组成了由张裕新科长任组长的调查小组,分别负责现场调查、土壤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录入工作。中心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了学习实施方案,调查技巧、表格填写、土壤采集、数据录入的再培训。

二、范围与对象

监测县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不同地理位置,选择5个乡镇(不含城关镇),每个乡镇选择4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选择5户家庭作为监测户,每个乡镇选择初中、小学各一所学校进行学校卫生状况监测。

三、调查结果

(一)全县基本情况

全县总人口数:36.81万人,总户数:12.82万户,其中农村人口数:21.04万人,农村户数:5.94万户。全县乡镇数9个,行

政村102个。全县上一年度GDP330.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301.7元。全县有垃圾处理厂一个,设计日处理能力800吨/天,覆盖人口:县城15.77万人,县城以外人口21.04万人。全县9个行政村建有污水处理厂12个,处理工艺为三级处理。

(二)监测点

本次调查5个乡镇(永湖、镇隆、沙田、良井、平潭)20个监测点,共有:10111户,常住人口:41899人,户籍人口:45291人。其主要经济来源:55%为种植业,35%为外出务工;平均人均收入:10651.55元;村民饮用水类型以集中式供水为主占70%;监测点一年死亡人数为188人;50%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80%生活垃圾定点堆放,80%以填埋方式处理生活垃圾,20%以焚烧方式处理生活垃圾;所有监测点都有专职保洁员;80%开展过灭鼠工作,75%开展过灭蝇工作,80%开展过灭蚊工作,65%开展过灭蟑螂工作。

(三)入户调查情况

1、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监测户主要收入来源51%为农业,41%为外出务工;上一年度家庭收入平均为32337.37元,医疗费用平均支出为4588.5元;家庭饮用水类型66%为集中式供水;96%饭前便后有洗手习惯。

2、厕所与粪便无害化处理

家庭厕所类型:75%三格式,21%是完整下水道水冲,8%有

臭味,13%有蝇蛆。

3、垃圾、污水

家庭生活垃圾产生量平均2.727公斤/天,72%的生活垃圾丢弃在垃圾箱/池内;生活污水排放方式84%为管道排放,污水排放点12%为河流,20%为坑塘,11%为污水处理厂。

4、农药使用

71%的家庭有购买使用农药,60%的家庭在使用农药时有使用防护措施,47%的农药存放在杂屋内。

5、病媒生物

房屋周围以鸡/鸭/鹅圈为主要病媒生物滋生地为主,其次是垃圾投放点;厨房内四害密度较高,68%家庭发现蟑螂成虫。

(四)农村学校卫生调查

经过调查:10所学校共有学生:8743人,其中男生:4664人,女生:4079人;教职工620人。学校学生主要饮水方式为学校提供开水和学生自带水;独立式公厕14座,独立式公厕卫生厕所14座,卫生厕所类型80%为三格式。

(五)土壤采集与检测结果

在20个村级监测点,共采集20份土壤,检测项目有PH值、蛔虫卵、铅、镉、铬含量。土壤样品均没有检出蛔虫卵;铅含量在20mg/kg~39mg/kg的占50%,40mg/kg~60mg/kg的占40%;铬含量在0mg/kg~20mg/kg的占65%;镉含量在0.1mg/kg~0.30mg/kg的占85%。

四、存在问题

通过对监测点的环境卫生调查和样品检测结果,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至河流、坑塘等地。

2、生活垃圾未进行处理,堆放点多有臭味和成蝇,造成较大的环境负担。

3、家庭厕所卫生状况差,有蝇蛆,有臭味,粪便未经处理进入排水系统,卫生厕以三格式为主。

4、在使用农药过程中未使用防护措施,发生口干的症状,废弃包装药瓶(袋)多放于田边或垃圾堆。

5、居民环境卫生意识差,房屋周围较多病媒生物滋生地,厨房四害密度较高。

第三篇:农村环境卫生整改报告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理念在农村居民生活中的表现形式,是农村居民拥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幸福感的实现载体。年初,中央、省都对此项工作作出了安排,8月份,我市结合实际情况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

9月上旬,市政协组织五个调研组,分赴我市八县两区,并到山东、安徽、湖北等相邻省份,深入到乡村一线,通过实地调研、开座谈会、听取汇报、查看资料等方式就全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主要围绕农村垃圾治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管护机制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总体向好,农村环境面貌有了较大改观。

(一)治理垃圾全面开展。按照农村垃圾治理“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四个环节的要求,加大了对设施设备的修建投入力度,共配置垃圾桶8万余个,修建垃圾池近2万座,购置各类垃圾收集运输车辆近8千辆。积极探索垃圾分类处置,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比如新县在新集金河村、陈店梅花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采取“两次四分法”将可腐烂和不可腐烂垃圾进行初分,然后对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再分,垃圾的产量减少了70%,极大地减少了垃圾运输成本和处理成本。

(二)粪污治理分类实施。推进“厕所革命”,排查摸底,建立台账,对验收合格厕所进行补助,引导群众主动改厕。坚决防治畜禽污染,督促环保基础较好的规模养殖场提升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依法关停不达标的养殖场;禁止农户家庭畜禽粪污随意堆放,做好退出散养、退出庭院、退出村庄,进入规模场、进入合作社、进入市场的引导工作。

(三)污水治理梯次推进。因地制宜,采取截污纳管、建人工湿地、修生态沉淀池等方式分类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比如,淮滨县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收集县城区及周边农村生活污水,日处理生活污水4万吨,处理后均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进行排放,有效保护水体生态环境。同时,各县区结合“河长制”推进工作,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强化河道综合治理,不断把污水治理工作引向深入。

(四)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通过规范建房、硬化亮化道路、绿化田园、净化村庄环境等多种措施协调推进,促进村容村貌改观。比如,商城县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村容户貌“12345678”集中整治大提升活动的实施方案》,在脱贫攻坚为引领下,不断提升工作成效。

(五)管护机制逐步完善。各县区均成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督导,乡镇成立专门部门,对接落实工作,有制度、有方案、有队伍、有经费的管护制度正逐步形成。目前,全市通过直接购买或实施PPP模式,每年投资6亿元以上,引进了38家公司,创造了4万多个公益岗位,平均比例约占农村总人口的4‰,基本实现保洁服务全覆盖。

二、存在问题

(一)要素欠缺,投入不充分。改善人居环境,既要投入大量资金到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又要总体统筹协调各乡村打造自己的特色,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强有力帮助。

现阶段

一是缺少建设资金。投入无法做到全包全揽、面面俱到,各村镇之间竞争激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僧多粥少”的现象;全市统筹宣传不够,没有一个完整的宣传计划,城市投资者对农村现实情况了解不多,环境治理项目吸引力低,社会资本投入有限;农民收入普遍不高,自有资金投入能力不足。

二是缺少建设人才。一方面农村很多年轻人为了赚到更多的钱,选择到城市打拼,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生活,适龄劳动力缺乏;另一方面限于公共服务不完善等因素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缺乏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农村人才缺失,尤其是污水处理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三是缺基础设施。道路、房屋、排污排水设施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环保设施、教育设施等各个方面,仍然相对滞后。比如,排污管网配套不足,截污纳管集中处理率偏低,人工湿地、生态沉淀池修建数量较少,部分排水渠设计不合理,排出的污水也是流入农田和村庄外围的宅基地,带来二次污染。

(二)力度不均,推进不平衡。

一是党政推进和群众参与不平衡。

各地党政能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立领导小组,完善工作机制,出台实施方案。但是部分农民群众由于生活习惯,对改善环境参与度不高,维护环境卫生的自律意识不够,爱护村庄的基础设施设备的意识薄弱,存在“政府干、群众看”的现象。

二是具体工作和长效机制不平衡。

一些“专项行动”、“重点工程”成效显著,但没有形成系统的工作思路和操作办法,缺乏长效的管护机制,特别是合理的付费机制。三是乡村之间工作开展不平衡。由于历史原因各村的环境状况不一样,整体来看,南部山区县情况较好,北部平原县问题突出。

在行动过程中,基础相似村镇因重视程度不一样,反映在工作成效上也差别明显。有的村工作组织有力、思路清晰、措施得当,亮点纷呈;有的村工作相对滞后,领导干部重视不够,把此项工作当成临时工作应付检查,推动力度不足,广度深度不够,短板弱项明显。部分村镇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化肥农药利用率低,塑料地膜等农业废弃物随意丢弃,逐年积累危害土壤生态环境;部分村镇把水产养殖作为主导产业,换水清塘时往往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河流和土壤污染;部分村镇存在大量不按要求治污的散养户,甚至出现“畜进人退”的现象。

(三)整合不足,系统不完善。

一是缺少科学规划。

部分乡镇规划缺乏前瞻性,编制滞后于建设发展的实际,建设项目不在村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导致在规划审批中,因缺乏法定依据,制约了项目的后续建设。部分乡镇规范缺乏立体性,虽然也制定了相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镇区控制性规划和部分村建设规划,但未结合特色产业、山水资源、革命老区等优势制定发展规划。

二是缺少部门合力。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一个系统工程,基层不少公共服务部门还属于垂直管理,习惯于在自己业务范围内开展工作,缺乏沟通配合,对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要求不一,上下联动、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尚未形成。三是缺内生动力。美丽乡村最终需要产业来带动和支撑,如果没有产业带动,那么建到最后也将会是一个空壳村、空心村。目前我市农村普遍都存在着主导产业弱,产业组织化和发育程度低,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力弱,产业规模效益不明显,农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

(四)疏于管理,保持不到位。环境治理改善涉及面广,直接经济效益不高,在长效管理中存在困难。

一是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县区还没有完善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主要依靠村、镇自行管理,以致出现“中阻梗”。比如随着陈年垃圾清理和日常卫生保洁工作的全面覆盖,乡镇中转垃圾量剧增,由于中转运力不足,处理不及时,垃圾外溢情况突出。

二是购买服务岗管理难。

政府通过直接购买服务或实施PPP模式,委托企业对农村垃圾治理进行管理过程中,一些乡镇在与中标服务公司签订合同之后,监督、管理和服务没跟上,缺乏督查考评措施。

三是动员群众保持难。

一些农村地区群众习惯了农村安逸平静的生活,对国家出台政策不够理解,不愿意去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配合程度不够。比如,一些农村外出人员返乡后,填塘埋田、大拆大改,修建了一些偏离农村风格的房屋,破坏了村庄原有风貌和自然环境;一些村镇除了主干公路沿线外,其余地方存在垃圾乱丢、杂物乱堆现象,特别是一些偏远的村落,陈年垃圾处理问题依然严峻。

三、意见建议

(一)规划引领、产业支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合理的规划作为指导,规划不仅是长期发展的遵循依据,也是近期投资的成本考量。要立足农村自然文化资源禀赋,随行就市、量力而行,要强化整体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科学确定建设内容、建设任务、建设方案、投资规模,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推进。同时,要明确乡村环境改善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现实体现,要注重发挥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乡村环境改善并非“烧钱”,农村环境治理带来的良好生态环境,能催生农家乐民宿、养老养生、观光休闲、采摘体验等绿色文化旅游活动,推动农村众创空间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带动广大农民创业就业和增收致富。要把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和产业发展协调推进,狠抓“多彩田园”示范工程创建,把投入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做好跟进扶持,发展农业保险,为农村产业保驾护航。

(二)增强合力,健全机制。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振兴的首篇文章,在全域范围内,加大投入,全力推进。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分配公共财政对农村投入,真正让公共财政投入对美丽乡村建设起到引导、支撑和保障作用。

二是理顺部门责权关系,相关部门应积极整合项目,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健全农村环境投资回报机制,吸纳社会资本。通过村企结对共建、金融资本参与、社会捐资、民间投资等方式,集聚更多的资源、资金,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农村环境改善中来。将本地区的优势资源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向外推广,让投资者清楚地“看”到乡村发展的优势资源,投资乡村建设的经济回报,主动到农村投资建设,形成循环资金链,使美丽乡村建设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明确责任,加强督导。

一是进一步强化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领导机构。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建立乡、村、组三级卫生保洁网格化管理机制,明确各级具体责任人和片区责任保洁员,切实加强对各责任辖区的环境卫生日常化监管。并鼓励各中标服务企业乡级办公地点与其同设置,以便于沟通协调和监督管理。

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村人居环境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督查、协调、考核工作机制。采取抽查、督查等办法,提升考核实效,加强考核成绩运用,奖优罚劣。建立政府购买岗位激励机制,建议中标环卫企业设立绩效工资,由乡、村两级和中标环卫企业每月对保洁员工作情况进行绩效考评,核发绩效工资,以增强保洁员责任感和积极性。

三是进一步明确标准。建议出台《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包括垃圾收集处理标准、污水收集处理标准、村庄环境清洁标准、住房饮水用电安全标准、长效机制建设标准等方面,以促进农村人居环境评价更客观全面。

(四)提升素质,营造氛围。村容村貌的改善与农民素质提升紧密相连,环境治理需要走入群众内心。要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编写宣传材料、书写固定标语等方式,教育和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遵守村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采纳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的合理意见,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

此外,还建议大力开展帮扶及帮建活动,动员和发动各级部门及各级干部深入村屯、农户家中了解民情民意,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形成美丽乡村共享共建的良好格局。

第四篇:校园环境调查报告

一、关于校园

校园是学校环境的灵魂,也是代表了一个学校的整体面貌。优美安静的校园能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到大学的氛围、学习的氛围。

中校校区:整体满意度较高(90%),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问题如下:

(1)壁报栏的管理不够规范,常常被贴得面目全非。

(2)休闲木椅、石凳太少,也没有专门的休闲草皮,无法满足同学们读书学习或娱乐的需求。

(3)自习室不能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平时自习室还可以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但是在期末考试期间,往往由于教室太少很多同学不能上自习,图书馆门前甚至在开门之前一个小时就有人排队,这样会对同学们的学习造成不良影响。

教室的使用、管理可以进一步规范化,可以按年级分,也可以按专业分,对于考研的同学可以设立考研专用教室,合理使用教室,充分利用资源,有利于同学更好地学习。

二、关于教室

教室是同学们学习的最主要场所,同样,安静、卫生的教室环境可以让同学安心学习,心情舒畅,提高学习效率,反之,乱糟糟的教室只能让同学远离而不想学习。可见教室的卫生是极其重要的,也是同学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但在这次调查中,我们仍发现了教室卫生存在着很多问题:

(1)随地乱仍纸屑、瓜子皮等现象严重,不能及时打扫卫生。

(2)桌洞内有较多的杂物,很多同学吃完东西之后便随手往桌洞内一塞,而不丢进垃圾筒,因此桌洞内随处可见口香糖、卫生纸、零食袋等废弃物一大堆,俨然成了“废弃日用百货”。

(3)“课桌文化”盛行。文化分好的和坏的,看来“课桌文化”只能属于第二种了,有85%的同学表示反感厌恶,10%的无关紧要,5%的随波逐流。“文化”的内容无非是打油诗、无聊之语及一些学科答案。试问:为何身为一个高等学府的大学生竟仍创下“课桌文化”?一则无心学习亦或上课无聊,便随手涂鸦;而则本身缺乏环保意识,认为无关紧要,只是画上几笔而已。可见,身为大学生环保意识竟如此缺乏,看来呼唤每一个人保护环境,保护美丽的校园迫在眉睫。

(4)窗台、窗帘太脏,很多同学往往是什么东西都往窗帘上碰,包括湿手、粉笔灰、皮鞋……而黑板亦是乱涂乱画严重。

(5)课堂的气氛较差,同学们普遍都比较随意,有的甚至在课堂上吃东西,旷课的较多,而认真听讲的很少,发短信、打游戏、看小说、听音乐、睡觉等现象随处可见,而且这些现象普遍存在于每个课堂,看来,如何保证上课效率,活跃课堂气氛的教育问题不由得人深思。

教室存在太多问题,而如何解决呢?最关键的还在于人的本身:

首先,提高每个人的环保意识,宣传教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倡议大家一起来关注教室卫生,关注学习之地,依靠每个人的自觉性来维护教室安静、整洁。

其次,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落实到个人,落实到班级,可以通过专门的检查、监督机制,督促大家保护好环境,表现好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宣传表扬,授予“环保卫士”的称号,激励同学保护环境。

三、关于餐厅

校园、教室是同学们生活重要的`一部分,而“吃”则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吃”的卫生直接关系到个人的身体健康,因此餐厅成了同学们最为关注的话题。

餐厅基本上能满足同学们的需要,餐厅的就餐环境很好,桌凳干净,且有电视机供同学们了解新闻,餐具也经过了高温消毒,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打饭时插队现象非常严重,往往是一进来看见熟人便让人代打或直接插到前面,出现了一个队伍老是不见减或一人打三四份的情况。

(2)浪费粮食现象严重,垃圾桶内很多剩菜剩饭,往往有的同学吃一两口便倒了,全然不知“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3)很多同学不按餐厅的规定摆放餐具,增加了餐厅工作人员的负担,倾倒吃剩食物时往往会撒到桶外,地上很脏。

(4)学校餐厅的菜色和面食有些单调,每年都没有任何改变,新生还好,但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有些单调了。

四、关于宿舍

讲完了学习的地方、吃的地方,接下来便是住的地方――宿舍的卫生环境了。

(1)低年级同学的卫生保持较好,也经常拖地,但高年级就显得很乱,地不拖,被子不叠,甚至地也不扫。

(2)宿舍内东西摆放杂乱,书架书桌往往是杂物一大堆,床上更是如此,没叠的被子、书、衣服等。

(3)有的宿舍噪声严重,特别是男生,放的音乐往往能穿透整个楼层,楼道内大声喧哗,周日通宵打扑克,严重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

针对宿舍存在的问题,我们觉得应定期检查不定时抽查,连续不和格的应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便是靠同学的自觉,“宿舍是我家,卫生靠大家”。通过大家的努力改善宿舍环境。

学校环境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营造美丽家园。最后,我们的队员在这次调查过程中都非常地卖力认真,在这里,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也希望我们的建议能得到领导的认同,大家一起来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美好!祝愿师大的明天更美好!

第五篇:环境卫生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调查报告?

摘要: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范围的迅速扩张对现代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追求蓝天、碧水、绿地式的乡村田园般生活环境。作为与自然环境有紧密联系的绿地系统也逐渐受到更多市民的关注,并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内容。在过去,国内学者对于绿地系统的硬件设施布置和功能分区这两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而很少从人们心理感受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基于此种原因,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从人们心理感受方面来认识和分析城市绿地系统对市民生活的作用与影响,以求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与成果。

关键词:城市公园;城市绿地系统;功能;调查报告;社会综合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快速膨胀,破坏了城市原本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城市居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渴望亲近乡村特色的自然环境。绿地环境已成为城市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冠以“绿肺”的美称。从20世纪下半叶以来,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由集中到分散,由分散到联系,由点状向面状,由联系到融合的过程(图1),公园绿地已经成为城市居民亲近和感受自然的重要场所之一。

(资料来源:刘骏,蒲蔚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目前,城市绿地功能调查研究主要围绕绿地的类型,空间分布情况等方面展开,很少有人从公园使用者的精神感受层面进行研究。本次城市公园绿地功能调查创新性地从人认知感受的角度入手(如:调查研究市民在公园中活动时的精神体会等),以一个全新视角来探讨绿地系统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二、调查内容与调查方法

1调查范围概况

本次调查选取××市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进行调查(图2)。人民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区,?注:文中“××”代表调查所在的城市名,按照参赛的要求,而将城市名省略。

属于中心点状绿地;铁牛广场位于××市涪江西岸,呈带状布置绿地,有很好的视觉通透性和景观效果;富乐山公园位于××市区城东二公里处,属于城市郊区的大型块状绿地,与城市中心区隔江相望。

图2调查区分布位置图

2调查形式的选择与研究方法

调查对象主要针对来公园游憩休闲人群,通过收集与统计不同地段、不同性质公园绿地的相关数据来揭示城市公园绿地的功能作用,满足人们精神与情感方面的需求,为提高城市绿地的服务质量和改善城市环境提供参考。

2.1调查样本的选择

调查形式以问卷调查为主,深度访谈调查为辅,采用多段调查随机选取样品调查方式,对不同时间段(如:工作日,周末;同一天中亦划分不同的时间段),不同年龄段(分18岁以下、18~30岁、30~50岁、50岁以上四个组)、不同职业和不同性别对象进行调查。在问卷调查过程中,选取参与意识强的调查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进一步收集市民的意见。整个调查过程连续一周,既确保了数据样本的随机性与分布的合理性,又保证了数据的科学性。

2.2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以调查公园环境及设施对人们精神生活的满足程度为主,兼顾公园基础设施布置的合理程度来设计初步调查问卷。在20xx年4月21日―20xx年4月28日进行的初步问卷实验性调查基础上,对问卷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调整与完善(如:用词过于书面化,问题答案设计不合理等),完成正式调查问卷,并于20xx年5月27日―20xx年6月6日进行正式问卷调查。

三、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3份(铁牛广场173份,人民公园231份,富乐山公园131份),有效率达92.61%。其中男性241人,女性222人,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4岁。

1公园在受众精神方面的功能作用

1.1公园成为受众日常休闲活动的首位度因素

根据人们日常主要休闲活动的调查结果显示,公园已成为大多数人日常休闲活动的首选(29.70%)(图3)。

图3受众日常主要休闲活动调查统计表

1.2公园活动已成为市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市民参与公园活动的目的调查显示,公园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多样性需求。笔者将人们游玩的目的(公园的使用功能)分为锻炼身体、带小孩、溜狗、散步、打牌、喝茶、与朋友聊天、唱歌跳舞、读书看报等几个方面。“散步”和“与朋友聊天”在三个公园调查统计数据中所占的百分比分居第一位和第二位(图4),说明现在社会中,公园是使人们精神得到松弛的主要场所。

图4受众在公园中活动主要的目的调查统计

笔者将选项合并为三大块:精神认知(包括散步、打牌、喝茶、与朋友聊天、读书看报);身体认知(锻炼身体、唱歌跳舞、带小孩、溜狗)及其它等方面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市民认为公园有精神认知作用的占73.66%(图5),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

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图5受众认知分析情况调查统计

身体认知

23.03%其它3.30%

精神认知

73.66%

为了寻求人们对于精神认知方面的感受,我们分别从缓解压力、消除疲劳和独自思考问题三方面进行调查。

1.2.1缓解压力方面

笔者从调查统计结果得出,有48.38%的被调查者把在公园中游玩作为缓解压力的主要方式(图6),其主要原因是市民对自然的渴望与向往。钢筋水泥墙的城市割断了人际交流,封闭了人们的感情,而公园可以充当人们感情宣泄的平台,使他们重拾自我,回归自然。因此,公园在缓解压力方面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图6缓解压力场所调查统计图

1.2.2消除疲劳方面

笔者通过对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得出,公园以其多功能性与良好的自然环境来迎合人们对休闲、游玩的需求(有60.47%人认为公园消除疲劳效果较好(图7))。

1.2.3独自思考问题方面

一般

41.90%图7消除疲劳情况调查统计图笔者通过对调查统计结果分析得出,有10.37%的人认为公园的环境非常适合思考问题(图8),有41.68%的人认为公园的环境比较合适思考问题,有41.90%的人认为效果一般,6.05%的人认为不适合。可见,公园提供了供个人学习与思考问题的良好空间场所,但优势还不明显。(图8)不适合

6.05%非常适合10.37%比较适合

41.68%

图8独自思考问题情况调查统计图

1.3空间领域的作用日益明显

市民普遍认为公园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活动空间。有45.36%的市民认为这些公园有很好的个人领域空间。有42.33%的市民认为有个人领域空间但布置不合理(图9),这是调查过程中反应出的问题之一,应引起重视,并加以改善。

1.4受众对于民俗文化的需求同公园所能提供的文化活动存在明显的反差

人们普遍认为公园中应该增加民俗文化场所(在铁牛广场、富乐山公园、人民公园中的比率分别为13.37%,16.43%,14.58%)(图10),这表明市民对于文化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公园不能满足市民这一需求。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繁荣,人们对于城市个性化的塑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当精神文化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时将大大地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和谐发展是物质增长与精神文化发展两者完美结合的结果。

《学校环境卫生调查报告格式(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