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花钱调查报告作文350(合集)

时间:2022-12-17 22:41:25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6811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零花钱调查报告作文350(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零花钱调查报告作文350(合集)》。

第一篇: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渐渐的提高,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也越来越多了。那么,孩子是怎样支配这些“得来全不费工夫”的零花钱的呢?

通过对全班同学一段时间的调查,我的感触颇深。我们班共有43名同学,大部分都有零花钱。其中有几个男生堪称“馋猫”。放学铃一响,“馋猫先生”们便急着到小卖店,吃的、喝的、玩的,都是他们要寻找的目标。小卖店被这些“馋猫”堵的水泄不通,小卖店的老板一看见这些“消费大户”,脸上就堆满了殷勤的笑容,一张张钞票就这样源源不断地流进了他的腰包里。

班男生有23人,据统计,每人每个星期大约花掉20元的零用钱(当然还有更多的),而花在零食上的平均有10元钱。当然,大部分男生喜欢把钱攒起来,买一些漫画书,游戏机或其他东西。

男生们花钱自有他们的”道理“,那么女生呢?经过调查我发现,女生们每星期最多花25元钱,这其中买漂亮的文具就用了10~15元钱。为什么女生比男生花的钱要多呢?经过一个星期的调查我才知道,女生除了买些漂亮的文具外,还喜欢买一些插图精美的卡通笔记本,这些插图精美的卡通笔记本就要用去5~10元!

社会正在快速的发展着,物质生活也丰富了起来,就像家庭少不了各种现代化的家用电器一样,很多孩子的身上自然也少不了零花钱。但愿同学们能将这些零用钱用在真正有用的地方不要乱花钱这些钱都是你的父母用心血换来的要学会合理的用钱科学用钱,要从小培养自己“当家理财”的能力。

第二篇:小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给小学生的零花钱已呈愈来愈多的态势。同学们是怎么运用这些零花钱的呢?我在班里调查了10名同学(男6名,女4名)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如下。

调查的内容是;

1、你一天约有多少零花钱?

2、你用这些零花钱来干什么?

根据调查统计,这10名同学是这样来支配零花钱的:有一位上网吧已经两年了有五位天天用来买零食吃;有1位把零花钱存着,已赞有500多元了;有两位同学主要用于买课外读物看。

从上面的数据,不难看出,能注意积攒且正确运用零花钱的同学只有3名,占调查人数的30%;而其余7名同学(占70%)只知道用零花钱来“吃喝玩乐”了。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同学不珍惜手中的零花钱,只知道用它来买零食,不能把零花钱积攒起来用来买学习文具、买课外读物等呢?究其原因主要有:1、不知道父母的钱来的不容易,只知道没钱伸手向家长要,花钱如流水。2、吃零食已成了习惯,如吸毒那样已有瘾了3、吃零食,有的包装上有奖,获奖后感到刺激、好玩,而上网心里感到舒服。

从家长和学校来找原因,主要有:1、有些家长手里有钱了,给孩子的零花钱就大方、随便了,只管给钱,不问零花钱是怎么花的2、有的学校校内就有小卖部,这为学生买零食提供了方面;3、有的老师缺少对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方面的教育。

通过这次调查,我认为很有必要正确引导同学们运用零花钱。如果把零花钱大都用于买零食吃上,不仅对自己的成长无益,还对人的身体有害,特别长期食用那些“三无”产品,有百害而无一利。因此,我建议:

1、家长给孩子的零花钱要节制、有计划,要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引导孩子把零花钱用在“刀刃”上,可积攒起来用于订报刊、买课外读物看;用于买必要的学习文具,用于捐助别人等。

2、老师可利用班会、中队会等,召开“我是这样花零花钱的”的演讲比赛或专题讨论会,以引导学生认识钱来之不易和学会正确理财。

3、校园内如有小卖部,应只卖学习文具和必要的饮料,不卖零食,以净化校园环境

4、学校不应该让同学们把零食带入校园。

结论:

1.大多数同学的零花钱来源于父母,有些父母每星期会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有些父母会根据孩子的表现奖励零花钱,也有些父母是顺从孩子的心意给零花钱的。

2.一些同学会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赚”零花钱,供自己用,一些同学的零花钱来源是压岁钱;一些同学就是纯消费者,无条件享受零花钱,把压岁钱交予父母保管、从来不用零花钱的同学少之又少。

3.同学们的零花钱大多数是用来买零食玩具,也有同学会积攒零花钱买课外书。虽然同学们懂得节省零花钱,但还是有不少同学乱花钱,少部分同学甚至与其他同学攀比、交易。

第三篇:花垣县调查报告

花垣县环境现状及实习地(环保局)的调查报告

资环学院08环境科学秦甬芬2008407300

1一、花垣县环境现状:

(一)基本概况

花垣县位于湖南省西部,与黔渝接壤,总面积1108.69平方公里。全县辖18个乡镇288个村18个社区(居委会),人口27.9万人,其中苗族人口占76.8%,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少数民族山区县。全县地势南高北低,呈三级台阶状,海拔在200米到1100米之间。县内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天严寒、夏天酷署,森林覆盖率43.5%,年平均降水量1420.9毫米,水资源总量约16亿立方米,水能储量11.37万千瓦。主要农产品为稻谷、玉米、红薯、柑橘和梨。花垣县内雄奇挺拔的崇山峻岭,最高的莲花山海拔一千一百五十九米。境内以山原地貌为主,层峦起伏,溪河交错,山川壮丽。

(二)自然资源

花垣境内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20余种,其中锰矿、铅锌矿储量分别居全国第二位、第三位,有“东方锰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称,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水能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农林牧特产久负盛名,是一块极具发展潜力的厚土。其山水风光秀丽。这里有当今世界唯一一块保存完好的、距今5.6亿年的寒武纪地质地貌——排碧寒武纪地质剖面,是全球寒武纪首枚“金钉子”;有迷人的双龙瀑布群;有沈从文先生笔下的古朴清秀的“湘西四大名镇”之一,人称“湘西小南京”的边城茶峒;有幽奇秀美的“天然氧吧”——古苗河蚩尤风景区„„这里悠久的历史渊源,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灿烂的地方文化,众多名胜古迹,如山花烂漫、群星闪烁,展现在人们面前。

(三)人文风情

花垣民风民俗纯朴厚重、独具特色,民族文化传承久远、厚重精深。全县苗族人口占76.8%,是当今世界人口最多、密度最大的苗族聚居地之一,素有“百里苗乡”之称。苗族的传统节日如“四月八”、“赶秋节”、“樱桃会”,浓缩了湘西苗族风俗民情,接龙舞、盾牌舞、司刀绺巾舞、椎牛、吃猪、傩戏、上刀梯、下火海、踩豆腐等苗族传统文化活动与绝技艺术,向人们展示了苗家人多姿多彩的绚丽生活。苗语、苗歌、苗剧、苗鼓、苗医、苗族哲学等苗族文化,既古朴、神秘,又充满着现代气息。1993年,花垣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二、花垣县环保局

(一)单位简介

花垣县环境保护局系1981年成立的县政府工作局,属县政府部门管理局,现单位办公地址为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花垣镇中山堂27号,机构级别正科级,是主管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的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环保局机关内设办公室、综合业务股;下设环境监察大队、环境保护监测站、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环境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四个局属二级事业机构。目前全局共有行政编7名,事业编58名(全额55名,自收自支3名),在职人员总数85人。其中:局机关人员编制7名,在职人员14人;环境监察大队人员编制27名,在职人员28人;环境保护监测站人员编制14名,在职人员13人;环境科学技术研究所人员编制14名,在职人员16人;环境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人员编制3名,在职人员14人。

(二)工作职责

湖南花垣县环保局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制定环保工作计划,突出工作重点,在工作中突出“五个到位 :一是项目把关要到位,杜绝新污染源产生。按照“二不上”(即严重污染的不上、高能耗的不上)和“三不批”(即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批,不符合要求的不批,超越权限的不批)的原则,把好新上项目审批关,从源头上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二是治理污染要到位,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突出以水、大气污染为治理重点,开展电解锰、电解锌等行业的污染治理,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环境质量。三是宣传服务要到位,取得企业对环保工作的支持。大力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全民环境意识,自觉做好环保工作。四是环保执法要到位,确保环保法的贯彻实施。加大环保执法力度,打击企业违法排污行为,认真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切实解决关系群众利益的环境问题。五是行风建设要到位,树立环保队伍良好形象。

(三)办事指南

监察大队对污染源、污染防治设施运转、建设项目“三同时”限期治理项目、生态保护等现场监督检查;环保局对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竣工验收投入运行审批;环境监察大队发放《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监理所征收排污费;监察大队调处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监测站进行环境监测;环保局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批;环保局对限期治理项目验收。

(四)发展前景

近年来,花垣城市环境卫生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随着环保工作的不断发展,花垣县环保局常驻政务中心窗口业务量也在不断加大和增多。为了能够更好地搞好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该局领导非常重视窗口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窗口管理和建设措施。一是加强窗口的硬件建设。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和管理。该局窗口原来只有两个工作人员,但该局为了使工作能够更好地开展,在工作人员紧张的情况下,又从单位抽调两个业务精、素质高的年轻人充实窗口队伍;三是统一着装,精心培训,推出文明服务管理制度。2006年,花垣县荣获“湖南省文明县城”称号。“十一五”时期是花垣县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加速发展优势产业,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花垣县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纲要》提出了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提出了优势产业的发展重点和“一园六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是花垣县“十一五”后期、“十二五”及“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和布局的重要依据。花垣县环保局把2011年“整脏治乱”工作落到实处,为认真贯彻执行好省、州环保会议精神,花垣县环境保护局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情况,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对“整脏治乱”工作进行安排:一是按照我局业务范围对全县乡(镇)的工矿区“整脏治乱”工作进行划分,分片区包干,责任落实到人;二是要求分管片区人员要认真负责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使管理片区各工矿企业环境的脏、乱、差行为得到改善;三是对排放废水和废渣的企业要严格按照环保要求达标排放,否则将依法进行处理;四是对风景名胜区和公路沿线严格控制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建设。锰污染的全面治理是花垣县近年来环保工作的一件大事,花垣县环保局在巩固锰污染治理成果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电解锰企业的日常监管,安排环保驻厂人员对14家企业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进行严密监控,发现问题及时查处,严防污染反弹;二是按照省局规定,通过第三方对14家电解锰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装置的运营管理,定期对全县电解锰企业的排污设施运转情况逐级上报,建立了长效的治污管理机制;三是推行工艺改造,倡导清洁生产,2007年全县追加治理资金880万元,完善企业的环保设施建设,使生产过程高浓度的含铬、氨氮废水得到进一步回收利用,减少污染物外排量。四是积极探索重点污染物集中治理的新路子,于2006年建设的湘、黔、渝边区第一个含铬污泥处置场已投入使用,目前已累计处置含铬污泥12000余吨。对含铬污泥进行无害化集中处项目正在申报之中。今年4月份,南非MMC公司技术总监米斯.杨在花垣县考察锰污染治理工作时说:花垣县的锰污染治理设施如果能24小时运转,治污效果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目前为止,全县大小浮选企业累计投入治理资金近亿元,污染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环评工作中,州环保局专家来到花垣县对每家企业进行实地勘探,对选址合理、采取严格的工程措施适宜办厂的,则实施环评工作;对选址不合理、无防治污染条件不宜办厂的,则不开展环评工作。截止今年3月底,州局对花垣县68座尾矿库、156家企业实施补办环评及审批手续。为了进一步搞好尾矿库的治理工作,今年4月,由县环保局、安监局组织企业代表到郴州市学习考察尾矿库的管理方法,并以团结镇下水湾尾矿库为试点,高薪聘请省级尾矿库治理专家刘定光长期驻点指导该库的整治工作。目前该库已基本按照长沙有色金属设计院(甲级资质设计单位)设计的整改方案实施到位,其他企业也在抓紧时间完善尾矿库的整治。

2010年4月14日,国家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副局长曹立平一行12人,在花垣县边城镇、两河乡等地和东锰集团、文华锰业等企业开展环保督查时,对该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给予肯定,勉励花垣完善机制、巩固成果,为提升“锰三角”区域环境质量作出新贡献。2010年4月16日,花垣县环卫部门告知由湖南大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编制的《花垣县县城环境卫生专业规划》日前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该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真正步入了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花垣县发展前景

(1)与长株潭关联度高。充分依托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发展的辐射作用,利用锰锌资源优势,加强与长株潭城市群产业发展的对接,寻求以原材料为核心的全方位、多角度的产业合作。

(2)区位优势突出。地处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319和209国道在此交汇,目前,长渝、张花高速公路正在建设、规划中,极大地方便了我县工业与外界的联系和交流,进而可以接受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实现花垣与周边城市职能的分工,同时,也更加有利于产业的对外扩张,实现县域经济与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更好地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平台。

(3)产业基础扎实。近几年来, 花垣县依托锰锌矿产资源优势,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形成了以两矿为龙头的工业群体,培育了东方锰业、三立集团、太丰、汇丰、衡民等一批锰、锌开发的龙头企业。

(4)产业发展平台初步构建。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继续支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湘发〔2007〕7号)之“支持湘西州每个县市建立一个工业园区”的文件精神,规划建设花垣县工业园区,并积极申报省级工业园区,构建较高的产业发展平台。

四、环境规划与景点特色

花垣县系雄奇挺拔的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的水色情调,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风光。文学巨匠沈从文小说中的边城——茶峒,吊脚楼鳞次栉比,清澈剔透的清水河绕城而过,那情调俨然一幅美丽的画;排吾的石栏杆,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形态各异,蔚为壮观;弯曲幽静的古苗河盘山流淌,青松翠柏倒映水中,犹如一首流动的诗;麻栗场的尖岩如南天柱直插云天,刺破青天锷未残,小龙洞瀑布和大龙洞瀑布从悬崖上直泻而下,恍若天上银河落九天。其农业发展迅速,一派繁荣景象。全县耕地面积一百六十六万多亩,山下平川种植稻谷、包谷等粮食作物;山上坡地种植花生、辣子、草烟、猕猴桃等经济作物。还有猪、牛、羊、麻鸭等养殖业也很发达。通过产业调整和山地开发,苗族人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开始走上了富裕之路。交通、电力、通讯、广播、教育等事业也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全县二十一个乡镇及三百二十个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有学校。彻底改变了过去苗家山寨那种肩挑背驮、松油点灯、出门爬坡、文化落后、与世隔绝的封闭贫困面貌。

花垣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文化之乡”。浓烈的苗族风情更是令人陶醉。古老的苗族山民月月有节日,尤以“四月八”歌会、“七月八”赶秋节最为隆重热烈。每逢节日,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汇集在一起,翩翩起舞,互相对歌,敲起苗鼓,玩龙舞狮,祭祖椎牛,表演上刀梯、踩犁铧、摸油锅„„迷人的民情习俗,简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还有苗族远古的神话、故事、传说,浩如烟海,像陈年包谷酒一样醉人。

第四篇:关于零花钱的调查报告

现在的社会比以前更发达,家庭也更加富裕。爸爸妈妈的工资不是1000元,就是20xx、3000元以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孩子们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向爸爸妈妈讨要零花钱了。可是,他们拿着这些钱到底想买什么呢?我怀着疑问的心情,做了一份调查报告。

调查

我发现,麻辣和烧烤最受小朋友的欢迎。地摊周围总是挤满了人,弄得水泄不通。还有一些玩具也销售得很快,比如说“变形金刚”、“芭比娃娃”、“战斗陀螺”、“库洛牌”.都是孩子们爱玩的玩具。也有些孩子喜欢和别人攀比,花钱去买比别人更贵、更漂亮的东西。还有些孩子拿钱去买恶作剧物品,去吓唬自己的朋友。

分析

1、在学校里,手拿麻辣和烧烤的学生随处可见。或许,麻辣和烧烤就是让学生乱花钱的罪魁祸首。

2、玩具是人童年时不可少的物品。玩具的开销也占用了我们学生的大部分零花钱。还有大多数学生喜欢把玩具带到学校里来。这样不仅会影响学习,还会违反校规。

结论

经过我的调查,我得知,许多孩子差不多都是以买早餐的名义来讨要家长的钱,然后去买地摊上的零食、玩具,甚至有人拿着钱去网吧,连不吃早餐也行。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会影响学习。

建议

我建议,学校应该采取更好的措施阻止这种现象再次发生,严格管理学生在校园里的饮食情况,注意孩子们的健康。这样才会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加灿烂!

第五篇:小学生调查报告

做作业是反应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还是提高同学的成绩的关键,然而,我们班的许多同学却不把做作业放在眼里,各组的未完成作业登记本上的名字一大串,再这样下去,班里的同学的成绩肯定会退步的。我们要及时解决这个问题,让同学重视做作业,为了能够准确的对症下药,我特地制作了一份调查报告,深入了解同学的做作业情况。

调查问题有:

1.你做作业的态度是?

2.你要多久才能完成作业?

3.你能准时交作业吗?

4.你认为哪科作业最多?

经过访问,我对访问结果进行了细密的统计,结果显示:为了不受老师批评而完成功课的同学占60%,这些同学当中大部分在一个小时之内可玩成功课,而且字迹马虎,质量低。74%的同学都认为语文功课最多,不能准时交作业的同学占30%。成绩理想的同学都是喜欢做作业,还能准时交作业的,做作业时间较长,质量较好。而成绩中下游的同学都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有时候不能准时交作业,做作业时间较短,不爱思考,质量较低。

通过这次调查,我了解了部分同学为何成绩不理想,主要原因如下:

1.他们对作业有恐惧感,认为做作业是个负累。

2.他们轻视了做作业的重要性,做作业态度不好。

3.他们做作业迅速而马虎,剩下过多时间娱乐,使他们无心学习。

为了能够提高他们做作业的质量与提高他们的成绩,我有以下建议:

1.老师应酌量减少没必要或能够在学校完成,不用回家完成的作业,从字面上的减少能减轻同学们对作业的压力与恐惧。

2.以比赛作业质量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些小评论活动,激起同学们的兴趣。

3.偶尔让同学们自己布置作业

4.以测验成绩为依据,分两批同学,让相同水平的同学做相同作业,好成绩同学做少些作业,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学习新的知识。成绩一般的同学自然会有种羡慕的感觉,促使他们加把劲,拿到好成绩。

通过这次调查,希望老师有针对性的设计各种提高同学们成绩与作业质量的方案,然后实施

《零花钱调查报告作文350(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