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时间:2022-12-17 22:40:22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154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三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三篇)》。

第一篇:水污染调查报告

一、我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市建设的要求,不断强化措施,完善各项制度,加强规范管理,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20xx年至20xx年实施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河道整治和雨污分流工程,使我市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实现了新的跨越。在去年污染减排工作中,我市COD削减了2101吨,位居市首位。

(一)重视程度高。近几年来,我市以创建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把水污染防治工作摆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初步形成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和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的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一是强化领导。市政府成立了专门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了解情况,研究对策,及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推动了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落实责任。每年年初,将环境目标责任制规定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镇街、村居和企业,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对于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跟上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三是出台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重点污染源环境监管的意见》和《“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等文件,为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法规、政策保障。

(二)投入力度大。近几年来,市政府以财政资金做引子,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投入资金5亿多元狠抓了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完成了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日污水处理能力由1.5万吨达到3.5万吨。20xx年通过BOT方式融资5800多万元,建设完成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并于20xx年6月底投入运行,初步形成了集污、处理、排放于一体的城市污水治理格局。去年6月又组织实施了日处理能力为5万吨的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目前正抓紧安装设备,计划于今年4月底进水投入试运行。届时,全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将达到13.5万吨,可基本满足城市污水处理的需要。为加快推进城区污水的封闭运营,全市共建成主次排污管网50多公里,使城区东部、北部大部分地区实现了雨污分流,80%以上的污水通过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从20xx年开始,累计投资1亿多元对胶河水源地进行了综合治理,进一步增强了胶河水源地蓄水防洪能力,改善了全市工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拉动了胶河两岸的经济发展,保住了“母亲河”。20xx年至20xx年共投资1.6亿多元,对小康河城区段实施了综合改造,彻底解决了城市中心水环境污染的老大难问题,昔日的臭水沟变成了如今环境优美的景观带。20xx年,投资20xx多万元实施了北胶新河治理一期工程,20xx年又对下游河段实施了二期工程。为进一步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管,还投入资金在全市日排污水100方以上的企业普遍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测设施,初步实现了环境监测的自动化、数字化。

(三)监管措施硬。一是加强了对水源地的保护。市政府出台了《市市区水源地保护管理办法》,建立了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的长效机制,提出了水源地工业园区工业废水的排放和集中处理等问题的具体防治措施,集中整顿了胶河水源地及引峡灌区等周边的建设项目。二是不断加大环境监控能力建设。在重点排污企业建立了治污设施的运行管理制度和人控、物防、技改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综合监管机制。20xx年度,共开展执法20xx多人次,关停非法建设项目和违法排污企业20多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260余起,有效地促进了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三是认真落实建设项目环保第一审批权。几年来,对新、改、扩建项目和开发建设项目,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规定,认真落实省环保部门“四个检查办法”的要求,提高准入门槛,禁止新上高消耗、重污染项目,凡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做到了从源头上防控新的污染源产生。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在水污染防治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但调查了解到,我市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的问题。

一是全市污水处理能力依然有限。目前,我市城市污水日排放量大约在9.4万吨左右,受污水处理能力和排污管网限制,日实际处理8.5万吨,仍有部分污水得不到处理而直接排放。

二是生活垃圾渗漏的污水对地下水质构成潜在威胁。我市处理生活垃圾的场地太小,加上防渗处理不当,垃圾中的污水每日大约渗漏100多方,不但使周围群众深受其害,而且给地下水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三是排污管网管护、建设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我市部分区域、路段和镇街组织实施的支管网建设不完善,加上部分管道由于铺设时间较长而出现断裂、淤积等问题,导致污水溢漏,造成二次污染。加之城市排污管网未完全实现封闭式运行,雨污分流工程只是存在于特定的区域和路段,导致汛期雨污混流现象严重。

四是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有的企业污水处理设施存在人为的不正常运转现象,偷排偷放,超标排放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设在镇村的企业,由于布局分散、规模小和治污设施不配套,导致污水废气乱排乱放现象比较严重,个别项目已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三、几点建议

水污染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我市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确保这项工作全面、深入、协调推进,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加以完善和提高。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水污染防治意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水污染防治宣传教育,在全市上下努力营造一种重视水污染防治,积极参与水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一方面要通过开展知识讲座、交流座谈等形式,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严峻形势的认识,教育广大群众从我做起、做“环保市民”;另一方面要深入企业进行宣传,鼓励企业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并采用消耗低、污染少的生产工艺。

(二)抓住主要矛盾,加大对水污染重点单位的监督管理力度。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偷排偷放、超标排放、拒不执行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排污单位给予严肃查处。被列入重点污染的企业,要限期安装在线监控系统,并实行联网,确保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查处。要加强对城市排水的管理,严格执行《城市排水许可管理办法》,对排水大户依法实行排水许可,并定期对各排水户的水质、水量进行检测,并建立排水监测档案。要特别重视加强对胶河等水源地的保护工作,特别是对胶河水源地沿岸开发的居民小区的生活污水的排放,要加大监管力度,绝不让新的污染源产生。对镇村的企业、项目,要逐个清理,对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要定出时间表,限期达标排放。对新上项目,要严把审批关,严防新的污染源在农村蔓延。

(三)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第二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的建设速度。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入使用,缓解污水处理的压力。要尽快完善城市排水体系,联通城市污水主管道,努力实现城市污水的分散收集、统一输送、集中处理,同时把部分镇街支管网尽快接入主管网,实现区域内污水全部进网排放。对于城市垃圾污水对地下水构成潜在威胁的问题,可以考虑在扩大垃圾存放场地的前提下,铺设排污管道,使生活垃圾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二是逐步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对新建城区、新修道路全部实行雨污分流工程的配套;对已建成的企业、小区要根据雨污分流工程的进展情况,跟进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同时基于第一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可以考虑实施中水回用。

(四)加强管理维护,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质量。要加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的监督管理,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合同条款规定,建立完善与运行费用挂钩的考核办法,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加快工艺创新,确保达标排放。同时加强对排污管网、提升泵站等污水设施的巡查、检修和维护,保持各类设施正常、高效运转。另外,要对污水管网定期清淤。针对我市污水管网建成时间长、淤积严重的实际,要在今年汛期到来前,对污水主管道普遍进行清淤,保证管网排水畅通,也为第二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的顺利投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五)合理规划设计,确保排污管网建设发挥长期效益。排污管网建设前要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的论证、评审,确保规划方案科学合理。对于已经建成的排污管网被地面建筑物覆盖的,要进行适当调整,以防管网出现堵塞、破裂等事故时影响运行。同时要做好全市排污管网的建档、立档工作,使城市管网的建设与管理步入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的轨道。

(六)统筹兼顾,把农村环保问题提到议事日程。要高度重视农村的环保问题,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监管。要积极在农村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镇街、村居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水污染防治意识。要积极开展环境优美小城镇创建活动,在一些基础较好的镇率先形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合力。要因地制宜地指导镇村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饮用水及其水源地保护、农村能源建设、村容镇貌建设,以全面推进生态镇村建设。

第二篇:水污染调查报告

一、前言

漓江是流经漓江市区的主要河流,位于珠江水系的桂江支流上游,发源于广西兴安县猫儿山南侧,流经兴安、灵川、漓江市区、阳朔,在平乐县恭城河口入桂江,其市区境内主要支流有桃花江、小东江、良丰江等。漓江孕育了漓江名城,是漓江人民的母亲河,是流域内一市四县近200万人口、工农业生产和旅赖以生存的源泉。它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古迹是全世界的宝贵财富,是使漓江市成为我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 城之一和国际景旅游城市的基础,也是漓江市人民实施旅游发展战略的黄金水道。

二、调查目的

漓江市位于广西,漓江的美全世界都有名,但是随着近年来工业的发展,一些单位污水排放不当,另外旅游业的发展,世界各地的游客集聚漓江,有些不文明的当地居民和游客乱丢生活垃圾,这些都会引起漓江水污染。

于是我们小组趁着暑假社会实践的机会,对于漓江水污染做了些调查,希望通过这次的调查引起我们组员和更多社会人士对水污染的重视,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虽然现在漓江的水污染不是很严重,但是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三、调查方式

(一)问卷调查

由收回的问卷可以看出来大多数群众对于漓江水污染只是一般的关心;多数群众认为漓江水污染只是一般严重,少数认为不严重;认为引起漓江水污染的原因是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的群众不相上下;大部分群众看到有人往河里扔垃圾只会有时阻止;大多当地群众对于漓江水污染还是很在意的,而且他们都认为法律是加强漓江水污染免受污染的最好方法。

由此可见,政府还需加大漓江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使群众更加关心漓江水污染的情况。虽然现在漓江水污染的情况大多不是特别严重,但是作为一个山水文明天下的旅游城市,更为了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我们不得不从现在开始关注漓江水污染的动态,并且用行动来保护我们的漓江。工业污染和生活垃圾是造成漓江水污染的的两大原因,都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力度,防止漓江水免受进一步的污染。政府应该加强和完善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使群众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

(二)访问调查

我们分别到了漓江当地一些村里调查水污染的情况,我们知道一些当地人习惯在河边洗衣物,有的会倒垃圾在河里,他们认为河水是流动的可以自我净化。此外,一些游客在江边游玩的时候由于一时找不到垃圾桶就随手丢进河里。这些小小的生活习惯都会给漓江的水污染带来不好的影响。

四、对于保护漓江水资源的建议

(1)减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废水量。首先可采用改革工艺,减少甚至不排废水,或者降低有毒废水的毒性。其次重复利用废水。尽量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使废水排放减至最少或将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循环利用。如电镀废水闭路循环,高炉煤气洗涤废水经沉淀、冷却后再用于洗涤。第三控制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回收有用产品。尽量使流失在废水中的原料和产品与水分离,就地回收,这样既可减少上产成本,又可降低废水浓度。第四处理好城市垃圾与工业废渣,避免因降水或径流的冲刷、溶解而污染水体。

(2)加强监测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第一设立地方级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执行有关环保法律和控制标准,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和工厂保护环境、保护水源。第二颁布有关法规、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的具体条例。

五、总结

通过此次的调查我们懂得了团队的合作精神,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奋斗,在社会调查的时候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表达能力让我们自己对自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提升,对日后出社会有一定的帮助。另外,这次的调查使我们对漓江水污染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对国家对于水污染的处理和保护水资源的一些举措的了解,方便我们自己还有引导一些群众参与到保护漓江水资源的队伍里来。相信在国家政府的带领和人民群众的配合下漓江水污染的情况一定会有所好转,使漓江的山水更加美好!

第三篇:水污染调查报告

水资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人们的生存离不开水。但是饮用了被污染的水,人们就会产生疾病甚至死亡。据最精确的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亿人患上经水传染的疾病,其中大约1000万人死于非命――每三年的死亡人口相当于一个加拿大的人口。

我国水资源概况:我国大小河川总长42万公里,湖泊7.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0.8%,水资源总量28000亿m3,人均2300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居121位,为13个贫水国之一。目前中国640个城市有300多个缺水,2.32亿人年均用水量严重不足。我国污水、废水排放量每天约为1×108m3之多。水污染现状更是触目惊心,一项调查表明,全国目前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377亿元。

城市水污染水现状

水源污染源于城市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水利部水资源司和国家环保局的调查表明,1988年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达340亿吨,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泊。长江、黄河、珠江、海河、滦河、辽河、松花江七大水系,接纳了全国城市污水排放量的70%。昔日清澈见底的大运河,碧波疏影的秦淮河,许多河段现已变成浊流泛臭的“黑水河”。俗有“东方威尼斯”美誉的苏州河,“五十年代淘米洗菜,六十年代水质变坏,七十年代鱼虾绝代,八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城市废水污染了江河,也危及城市自身。全国目前有381座城市面临水污染威胁。以我国的工业城市上海为例,该市每天排出五百万吨污水(不包括电厂冷却水),其中工业污水占80%.由于这些废水、污水基本上未得到处理即流入苏州河,致使苏州河早已成为污水河。专家们指出,照此下去,不久黄浦江也将成为污染江。

农村水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带来的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过去,我们一直把环保工作重点放在大中城市,而忽视了占全国总面积近90%的广大农村。从而致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恶化,而水污染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呈现出迅速恶化趋势,生活污水直排、随处泼洒。由于农村地区的居民居住分散,不可能对生活污水进行统一处理,所以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呈上升趋势。关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我们以河北省为例,就对河北省20个自然行政村的调查来看:在生活用水方面,除了与中心城市相邻的极少数村外,90%的村子无集中处理生活用水的公共设施,35%的村子还无实现集中供水。这一突出问题,在全国其他农村地区也普遍存在。目前,我国农业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已经超过4000万吨,而利用率却只有30%―40%。农药的年使用量达120万吨以上,其中10%―20%附在植物体上,其余都散落在土壤和水中。并且,农药化肥和地膜的使用量有逐年大幅提高的趋势这些都将对水体造成严重的危害。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养一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并且,近年来畜禽养殖业从农户的分散养殖转向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畜禽类的污染面明显扩大。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的调查,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相关的屠宰场、孵化场往往直接将动物血、废水、牲畜的粪便、蛋壳等倾倒入附近的水体,导致大量的N、P流失和河道的水体变黑,富营养化严重。以上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我国农村有近7亿人的饮用水中大肠杆菌超标,1.7亿人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已经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工业水污染现状

工业污水不经处理即排入河道,给河流和附近的人、畜及其它生物都带来了无穷的危害。这些污水中含有汞、铬、镍、铜、铁和氮、酚等有害物质,不但会使河里的水生生物变形或绝生,而且用这些污水灌溉过的庄稼,不是枯萎,就是籽粒含有毒素,人、畜吃了这些籽粒或蔬菜,有的中毒,有的得病,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如甲基汞引起的水俣病,砷中毒引起面部砒丁,饮用含氟量高的水出现的氟斑釉牙等。据统计1985年全国污水排放量达342亿t其中工业废水占75%,生活污水占25%。80%以上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造成水体污染。1990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为量为414亿t,其中工业废水占72%生活污水占23%。由此可见,工业废水始终是我国水域的主要污染源。

海洋水污染现状

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拥有大量的港口,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漏油事件的频繁发生以及人为的将大量的废弃物和含油污水不断地排入海洋等造成了严重的海洋水污染,虽然我国海域总体污染状况有所好转,但近岸海域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3.9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仍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锦州湾、长江口、杭州湾、江苏近岸、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污染面积逐年增加。如在渤海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占渤海总面积的26%。在东海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长江口、杭州湾和宁波近岸。这些污染使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轮船漏油等对海水的危害:石油进入海水中,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石油进入海水后,使海水中大量的溶解氧被石油吸收,油膜覆盖于水面,使海水与大气隔离,造成海水缺氧,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而且它对幼鱼和鱼卵的危害更大,在石油污染的海水中孵化出来的幼鱼鱼体会扭曲并且无生命力,油膜和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使其死亡。石油对海洋的污染使经济鱼类、贝类等海产品产生油臭味,成年鱼类、贝类长期生活在被污染的海水中其体内蓄积了某些有害物质,当进入市场被人食用后危害人类健康。它还会导致大量的鸟类死亡,如:海鸟因位吃了被污染的鱼类而死亡,人类燃烧被污染的石油烧死大量海鸟。从而使我国丢使一些珍贵的鱼类、鸟类品种。

湖泊水污染现状

我国大量的湖泊也遭受严重的水污染。其中以水体富营养化和外界污水的大量排入最为严重。在我国35个较大湖泊中,有17个已遭严重污染,就拿城市中的湖泊来说,它本身主要是游览水体,对于调剂人们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西湖为例,近年来因受到沿岸126个单位的污水及旅游废弃物和农药的污染,导致水质变化,水体显暗绿色,晦暗混浊。最近,中国环境科学院调查了26个大中湖泊,以我国五大淡水湖的巢湖为例,它是一个污染最严重的湖。巢湖每天要吞进来自城镇的污水50万吨,其中80%来自合肥市,每天排出污水40.1万吨,巢湖的污染还来自农田,巢湖四周均为农田,农民施用的化肥、农药,雨后随着水土流进巢湖,每年约有20-25万吨。由于巢湖浅而含氧丰富,总氮总磷超标过多,湖水富营养化十分严重。富营养化的巢湖,养肥了湖内100多种水藻。从60年代到80年代,各类水藻成倍增长,每到夏秋两季,水藻以惊人的速度滋生疯长,聚集成湖靛(俗称水华)水藻繁殖得快,死得也快,死后便腐烂发臭,造成湖水二次污染,严重败坏水质,影响湖中各类生物的正常生长。最严重时湖水呈粘稠状,渔船难行,水波不兴,形成冻湖。 地下水污染现状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而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8186.43亿m3。在我国的69个城市中:Ⅰ类水质的城市不存在,Ⅱ类水质的城市只有10个,只占14.5%;Ⅲ类水质城市有22个,占31.9%;Ⅳ、Ⅵ类水质的城市有37个,占评价城市总数的53.6%,即1/2以上的城市地下水污染严重。至于海河流域,地下水污染更是严重,20xx眼地下水监测井点的水质监测资料表明,符合Ⅰ-Ⅲ类水质标准仅有443眼,占评价总数的22.0%,符合Ⅳ和Ⅵ类水质标准有880和629眼,分别占评价总井数的43.7%和34.3%,即有78%的地下水遭到污染;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发展和人口继续增加,城市开发利用地下水日益广泛,迄今地下水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和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全国目前有2/3的城市以地下水作为主要的供水水源,约有1/4的农田灌溉靠地下水。地下水开采总量超过1000亿m3,约占全国用水总量的15%--20%。大量开采地下水,虽然增加了我国城市地区的供水量,维持了城市的正常运转,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其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也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突出表现在过度开采引起的水位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地质危害,以及污染状况严重引起的疾病流行、可供水量减少、经济损失巨大等不良影响。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日益加剧,据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2--7年的连续监测资料,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了严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以太原为例,潜水矿化度和总硬度急速增长,80年代后期比80年代初期矿化度和总硬度的超标面积分别增加60%和28%,同时硫酸盐、氯化物和酚缓慢增长。由于地下水的循环时间很长,在接近水位地方的往往是一年左右,而在深蓄水层的循环时间可以长达数千年,故一旦被污染,很难被清除,当然更无法被有效利用。但是水资源作为工业的血液和农业的命脉,支撑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若可用地下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会导致可供水源的缺乏,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唐山市70年代一化工厂堆放的铬酸酐废渣污染了当地的地下水,导致该市地下水被铬污染面积达14km2,Cr6的含量达每升45mg,超过国家规定饮用水标准的900倍,导致许多自来水厂不得不被迫关闭,重新寻找水源。

《河水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