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调查报告

时间:2022-03-14 22:36:51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755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农村调查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农村调查报告》。

第一篇:农村调查报告

一、基本状况

位于**乡政府西北部,距离乡政府1公里,紧邻309国道。全村共有135户,531人,2个自然庄,922亩耕地。党支部现有20名党员,其中女党员2人,共有支部委员3人。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男,现年57岁,初中文化程度。

透过调查,在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方面,**村党支部配齐配强了党支部班子,明确分工,能及时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工作,在带民生产、助民增收方面能够发挥用心作用,有较强的战斗力,在组织群众参与公益事业、落实国家相关惠民政策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班子成员有较强的履职潜力,能胜任本职工作,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用心作用。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成效

**村党支部主要是透过以下几个方面抓党支部建设的:

(一)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行之有效的制度要坚持,已订的制度要落实,缺少的制度要补建。村党支部成员个性是主要领导要带头执行制度,做出表率。透过完善制度并严格执行,构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支部一班人的事业心、进取心及职责感,以便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真正建成政治坚定、富民有方、团结战斗、务实创新的坚强战斗堡垒。

(二)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要及时吸收政治素质好、带富潜力强的优秀青年入党,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不断增加新鲜血液,逐步解决农村党员队伍老化、党的力量薄弱的问题。

(三)选好农村党组织书记,配齐班子。透过召开党员大会,充分发挥党内民主,让有潜力的中青年出来挑大梁。对有问题的支部成员,要本着保证稳定,“多换思想少换人”的原则,采取措施帮忙教育他们,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四)发展壮大村级群众经济,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有钱办事”,就是村级群众经济要有实力,没有群众经济实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就通通谈不上。发展群众经济,不仅仅是重要的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只有群众经济发展起来,农村才能解决有钱办事、集中资金办大事的问题,从而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因此,要把发展村级群众经济作为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突破口,抓紧、抓好。

(五)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党员个性是支部成员政治思想素质和发展经济的潜力。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透过报纸、广播电视、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加强党员培训教育。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来丰富他们的头脑,用先进的经验启发他们的思路,用党章约束他们的言行,增强他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不断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训教育要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方式方法要灵活多样。

透过抓以上几方面的基层组织建设,广大党员明显感到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增强了,能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党委与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前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工作不到位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党员们也大都能够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透过深入村组开展调研发现,虽然我村党组织建设在县委、县政府及镇党委的有力领导下,取得了必须成绩,但是在基层党组织结构设置、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影响我村党组织正常发展的因素。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班子文化层次参差不齐。年轻、有一技之长的党员多数外出,导致在家党员均为老党员,思想观念陈旧,经济基础薄弱,缺乏解决实际问题和办实事的潜力,缺乏自我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创业激情与本领,制约了村级组织正常化发展。

(二)经济基础薄弱。一是村级党组织班子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即使主观有干事的愿望,往往处于有心想事,无力办事的尴尬境地,基础设施与公益事业等方面多年难有大的起色。二是支村两委办公经费过少。由于近年来村工作业务繁重,各种检查、会议较多,已不能满足村级日常开支,有时甚至连基本的组织生活会都难以维持,党的基本活动不能正常开展,党员教育管理措施不力,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支村两委报酬低。由于当前农村工作任务繁重,低保、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危房改造等诸多惠农政策均需实施,给村干部日常工作带来极大压力,90%的村干部都成了脱产干部。而且村干部大多是家里的主要劳力,每月工资已不能支持养家糊口,难以更好的激发村干部工作激情,甚至造成个别村干部军心不稳,缺乏工作用心性和主动性,个性是村两委委员、村民小组长的作用难以发挥。

四、意见推荐

影响基层组织正常发展,有客观与主观的原因,同时又是多种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一个支部一面旗,一名党员一颗星,集中力量抓支部,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农村党员队伍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保障农村社会稳定、是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关键。为此,我们要把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与“作风建设年”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分类定级、转化提升”为抓手,突出抓好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对照“五个一”(一个好的带头人、一个好的发展思路、一个好的工作制度、一个好的活动阵地、一个好的保障机制)的要求,扎实开展“五好支部”建立活动。

(一)开展班子建设,发挥党员致富帮带潜力。

一是对农村“两委”班子实行规范化管理,把“必须三有”作为规范村务运行的根本制度,将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大学生村官、村“两委”换届未当选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员,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为新基层组织建设带给坚强的领导基础。二是执行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发展党员等基本制度,抓好村务公开、村规民约和村务管理等各项制度的落实,保证村级组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运作,确保最大限度地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保证全村各项工作得到群众的支持与拥护。

(二)开展阵地建设,发挥农村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党的活动阵地是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我们要从加强党的执政潜力、促进社会和谐协调和以人为本、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高度出发,彻底改变过去党支部忽视阵地建设的思想认识误区,解决村级组织阵地功能不强的问题。一是实施村级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从根本上消除党员干部怕老百姓认为阵地建设是浪费、奢侈,把村级组织办公场所打造成干部办公中心、党员活动中心、村民议事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群众文化娱乐中心,确立党的阵地为党的建设服务。二是成立村级信访室,定期安排村“两委”班子成员带班坐岗,让群众有苦有处诉、有理有处说、有难有人帮,使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

(三)开展“四个培养”,发挥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解决人的问题至关重要。为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一是要大力实施“四个培养”工程,即加强思想引导,把致富能手培养为党员;加强技能培训,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加强示范带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坚持优化结构,把致富党员培养成村干部。透过抓好“四个培养”工作,进一步优化党员干部结构,提高农村干部素质,增强农村干部为民办事的潜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二是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党员的思想工作,透过与党员应对面的交心谈心、上党课、专题培训、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对党员进行先进性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培训,把广大党员的思想统一齐来,力量凝聚起来,解决人心散乱的问题。三是多在党员的党性观念、服务意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潜力上下功夫,把那些年轻有为、退伍及高校毕业回乡优秀青年、致富经商能手、外出务工返乡优秀青年等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强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把农村致富能人青年选配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透过交任务、压担子,促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解决党员“双带”潜力不强、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四是用心做好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坚持党员标准,注重改善结构,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三会一课”等措施,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切实提高全村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第二篇:农村情况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方针使我国开放城市一片繁荣。据不完全统计,20xx年,我国西部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等多省份的进城务工人口达到了农村总人口惊人的百分之四十,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增加!使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的首要因素就是收入差距,农村与城市的收入差距已经发生了严重失衡。对此,我进行了关于农村收入情况的调查,以下是这次调查的具体内容以及我对此情况的分析。

一, 调查目的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阻碍我国长期滞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座大山。其中,让农民实现增收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将通过调查四川农村探讨当前农民的收入状况,收入结构和困难。分析提出解决的建议性方案。

二, 调查时间

20xx年7月25日至20xx年8月15日

三, 调查对象

四川成都金堂县农民

四, 调查方式

采用抽样问卷调查和走访调查的方式,考虑到农民文化程度问题,以口头问卷,我们填写调查问卷进行。此次调查问卷有效份数500份。

五, 数据记录与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我们统计了农民主要收入金额及来源的项目,调查结果如下。

(1) 收入来源

(2)主要劳动力收入金额

(3)受教育程度

由以上统计数据,从收入结构来看,农民收入结构单一,收入来源项目极少,传统的务农已经完全慢慢失去了主要来源的地位。农民进城务工慢慢在农村人口获取收入的比重慢慢加大已经成为农村的新常态。从收入方面来看,农村和城市的差距过大,农村的传统务农完全成为了一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农村与城市收入呈现对称式图案,低收入人群占据了农村人口的大部分。远远落后于城市人口,也成为了拖累我国GDP的主要原因。从学历来看,文盲占据了半壁江山,文化素质低下,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极低也是农村的一大特点!

六, 农村收入现状的缘由

(1)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物质的价值量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影响价格波动。农产品是最基本的一种产品,也是一种普遍的产品。生产门坎低,作为基本战略储备物资,供不应求的情况国家绝对不允许发生。所以,即使价格在短期内波动,也不会出现太大的涨价。整体上远远低于物价水平的涨幅。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食物支出上人们所需要的支出已经越来越少。而其他方面支出却越来越多,享受型需求增多必定伴随服务行业的供求关系的改变,让其他行业的整体价格涨幅远远高于农产品涨幅。所以,农产品在国民经济的地位慢慢衰退,供求关系的改变让农民的地位与收入一落千丈,传统农业在社会发展中慢慢被淘汰似乎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

(2) 农民整体素质低下

我国农村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经济意识太强,思想保守,满足局限于吃饱穿暖,只看到眼前利益,安于现状。缺乏理想,对新观念,新事物,新技术反应冷淡,不愿意冒险。缺乏商品意识和经营意识,与如今的市场经济显得格格不入。农村一直作为文化和经济困难地区,生活水平极为低下,而教育是一项长久且不能很快实现收益的投资,即使国家在大力扶持农村地区教育。但是任然缺乏受教育的主动性,农村地区孩子高中甚至是初中就辍学已成为农村的一种平常事。由于农民本身对教育素质不高,对于教育问题的不重视从小影响了孩子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带又一带人从事着几乎一样的生活-年轻外出打工,孩子留着家里老人看管,老了回家务农看管孩子的孩子…….恶性循环一直在农村持续着而且没有任何可观的改变。

(3) 开扩创新意识不强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民数量远超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然而,美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出产量和出口量却一直局世界前列。在美国,农场主也意味着是一个家境不错的有钱人,而中国,说到农民的家境意味似乎所有人都会想到同样一个词语“穷”!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从种植方式的方式的对比可以看出。在美国,一个农场主有着千亩土地,机械化作业,甚至直升机撒农药,现代化农业程度可见一般。而在中国,完全肩挑背抗,传统种植方式千年为变,机械化程度太低,效率极为差。这大大提高了种植成本,和机械化种植的完全丧失了竞争力。既然有同等低廉成本同样产品,那么,农产品的价格与利润低廉,农民收入极低就是一件显而易见的事了。所以,农民收入不高,是缺乏创新意识,难以和国际化接轨。不懂得如何减少劳动量,利用规模优势和劳动力优势更好的降低成本。始终处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商品化经济的步伐越偏越远,收入和在商品化经济中行走的人越差越远。即使进城务工,也只是商品化经济的劳动力来源,一种帮别人辛苦工作自己得微薄收入的底层人民。没有创新思维,没有突破的理想,他们的低收入怪圈,便将永远持续下去……

(3) 政府及国家引导力度不够

我国改革开放之初的发展政策就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帮扶带动其他人,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沿海开放城市收益于此已经富裕繁荣了起来,也吸引着大量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民前去。然而,严重的地域歧视和身份歧视让西部农民工始终是一个弱势群体存在在繁荣的城市,他们不能在政坛建言,也不懂什么权利。不过,他们会凭借勤劳的双手吃饱穿暖,却,也仅此而已….政府及国家却更多的顾忌“纳税人”的感受,对外来务工农民重重政策歧视,贫穷的出身让他们对这种歧视习以为常。在岁月与社会的双重折磨中,他们已经如司空见惯的麻木了。又或许,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们选择了默默无闻的忍受。这便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大家都没多大意见的活着,国家也不愿太多的投入精力打乱这种平衡,毕竟,这是一种高投入低回报的买卖….经管,这几年来,西部大开发,回乡创业的号召在西部地区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然而,在四川的一些小农村,可以看到,更多的是标语,更多的只是一个年几百元的补助,其他任然如常。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国家给的各种农业补贴确实很费心费力了,却是吃力不讨好的事。农民基数太多,只靠发钱对于解决贫富差距过大只是杯水车薪,如何引导农民走入创业者的行列,走出一辈子靠苦力取得微薄收入的困局,如何解放和发展农民的思维和方法,更好的融入市场经济才是政策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农民的收入低廉归根来说由于农民工人口数量太大,工作岗位竞争激烈,导致企业主可以肆无忌惮的压榨农民工的劳动力,保障农民工的人权和利益,解决就业问题,实现机械化,科技化,高效化的农业生产,才是政策所需要保证,和授予的“渔”!

(4) 农民负担较重

据统计,农村大部分家庭都有两个甚至更多孩子,而且早婚早孕现象在农村是普遍现象。甚至,自己得兄妹和自己得孩子一样大情况也时有发生。孩子的培养是很大的一笔投资,一个孩子上学的基本生活费,学费,各种其他费用就会是一个家庭不小的负担,何况多个孩子。对于本来收入就微薄的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也常常导致孩子中途辍学,进而到社会继续上一代人当农民工。经管国家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然而,地域歧视让农村地区孩子的受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城市,要想获得同等教育资源,他们将付出比城市人多几倍的资金,然而,他们能负担得起吗除此之外,随着物价上涨,各种肥料等农资物品也是水涨船高,然而。农产品价格却跟不上物价水平,导致了农民负担越来越大…..

七, 对改善农村收入现状的建议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引导创业。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加大技术帮扶。在各个贫困地区设置试点村,使用先进技术进行农业种植,引导创新开阔。以引导为主,倡导土地承包,采用机械化作业,政府资金和技术扶持,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农业机

械化,规模化,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积极创办具有乡镇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追求现代人的“绿色无污染”时尚,倡导多方面多元化农业种植。扶持农民的果树,商品蔬菜,粮食等多种作物的种植技术。扶持农民积极开发第二,三产业,实现多元化增收,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扬长避短,实现农民竞争力!

第三篇:农村现状调查报告

农村现状调查报告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不被人们关注的农村也在不知不觉间由建国初期的落后发展到如今的繁荣。能达到质的跨越,不仅归功于农村人的勤劳诚恳,也要感谢政府对农村的发展所作的努力和贡献,更要感谢党的方针和领导,才能使祖国的农村散发出蓬勃的新生命!在祖国即将迎来六十岁生日的时候,为了解新农村、新面貌,我借暑假之际,在自己的家乡双塔镇做了一次关于“农村现状的调查”。在数天的社会实践调查中,我感受到了各项新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切实利益,同时也看到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农村不能进一步发展的原因。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不能做出充分的调查,现对在调查中发现最突出的几个问题加以总结、讨论。

一.农村医疗调查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其中发展并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已成为建设农村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自2003年以来,我国一直提倡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卫生体制进一步完善,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以下是调查的基本情况:

1大部分人已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

2大部分参加农户觉得缴纳费用可以承受得起 ○

3大部分的参加农户认为新型合作医疗的设置很合理,○一小部分的参加农户认为新型合作医疗的设置程序过于复杂,还有一小部分的参加农户对新型合作医疗的设置不了解。

4大部分的参加农户知道身边确实有新型农村合作中明显受益的典型例子,○只有一小部分的参加农户表示不知道。

除了走访村民我还向村委咨询了下有关情况,并特地查询了本镇的有关具体政策和医疗设施,以及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来的点滴变化。

从06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者,住院医疗费用补偿核销下有起报点、上有封顶线,采用“当年累计.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方法。对于5种特种病,补偿比例为20%,全年每人报销最高总额为2000元。并且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报销比例从20%~50%不等。门诊医疗费的小额补偿采取乡镇卫生院对本乡镇的参合农民凭证看病给予门诊所有费用10%的优惠。

虽然农民对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呼声很高,但仍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消极的声音。下面我把调查中发现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列举出来进行讨论:

1.在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上很多农民基于过去的经验,对政府的信任度不高。因此在集资上易出现资金不到位。目前。大部分农民比较实在,才加入农村医疗保险,就想着能不能得到实际的利益,许多农民认为交了钱没生病就吃亏了。

2.政府宣传不够深入,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知半解。农民对报销住院医疗费用的限制条件,如何计算报销的医疗费用,医药费报销的手续等知之不详。

3.存在“交钱容易要钱难”的问题有的卫生所能马上报销,而有的地方就不能立刻报销。

4.定点乡镇医院少,农民就医不方便,并且费用高,服务水平差。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薄弱,医疗技术人员缺乏,农民不能从乡镇卫生院得到很好的的医疗保障。这也是农民群众最迫切的问题。

以下是本人对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建议:

1.深入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积极性。

2.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一是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对贫困农民的覆盖面。二是提高赔付的上线标准,这样才能真正解决农民因患大病因贫不能治的问题。

3.简化报销途径。及时、足额的领到医疗补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同感和参与程度。

4.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及技术水平。

二.关于环境调查

随着农村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垃圾污染也日益严重。通过调查本村的几个垃圾堆放点,发现农村的垃圾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日常生活垃圾和食品垃圾,如各种食品包装袋、方便袋、废旧电池等。二,废弃生活用品,如残破布衣、玻璃等。另外在特定时期特定地点,会有很大一部分的农业垃圾,如剩菜残叶、农田地头药瓶等等。农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不再如以前一样节俭,甚至有些奢侈浪费了。有关农业垃圾也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大部分随便扔在一边。

由于基础条件的限制,垃圾仍旧随意存放、随意处理。对于花生、土豆等农作物有一部分用地膜种植,而这些地膜,农民又遗留在地里,几十年都难以降解,会造成土地板结,而焚烧又会产生有毒气体。一些地方虽然有回收站,但价格太低,一斤才几分钱,村民不愿花费时间、精力去处理这些地膜,因此都在地中采取焚烧处理。可见我们村民的垃圾处理意识和环保意识还是十分薄弱的。

由于条件各方面限制村里根本没有垃圾箱治理的垃圾回收容器,仅在镇上有几个垃圾回收站和垃圾箱。而村里.屯里根本没有类似的设施或是机构,更没有人专门打扫垃圾。村民自己设置垃圾堆,垃圾按照就近原则去处理,有各种污染。村里没有相应的机构去处理垃圾,去维护环境。大部分是村民采取自己处理方式,而大部分则被焚烧,产生了污染环境的有毒气体。因此,政府对环境问题的不重视和有些措施的不恰当也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严重原因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当然一些村民能认识到垃圾处理的重要性,但是基础设施不足导致无法合理处理垃圾,其实很多村民认识到乱倒垃圾的危害,但是村里既没有垃圾桶,也没有设置垃圾池,垃圾无法集中堆放,只好随意乱倒。而且由于当前农村集体经济条件普遍较为薄弱,不能拿出专项资金对农村垃圾进行处理。况且清运成本高,村里又拿不出钱来处理,村民只好把垃圾倒在自己认为合适的地方。某些地方垃圾遍地、无人处理,村民自觉性不强,随意焚烧,严重污染空气环境。由于农民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在处理垃圾上就显得极为随意。有的人对动物尸体、农药瓶等,不经任何处理随意丢弃,这些有毒物质会随着雨水一起渗透到地下水中,甚至会流入村民的饮用水中,会危害到村民的健康。

以下是本人对改善垃圾处理具体措施的建议: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对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列出专项资金建设垃圾池、垃圾车、垃圾填埋场、垃圾处理设备等。

其次,让农民掌握处理方法。要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是他们真正意识到乱扔垃圾的危害,学会分类处理垃圾,掌握正确处理各种垃圾的各种方法。 再次,鼓励农民建设沼气池,推广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技术。农村垃圾与城市垃圾在种类上有所不同,那就是易于腐化分解的较多。因此要鼓励农民多建沼气池,将易腐化分解的垃圾投入沼气池。

三,经济情况调查

由于本镇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关系,石材资源很丰富,而且石材在近年来供不

应求,价格较高,因而人们加大了对石材的开采和加工。这就形成了本镇特殊的经济产链,即石材的开采、加工、销售、运输的一条龙产业。使这里靠山的人们迅速发家致富。然而随着石材的不断外卖,原本完整的山却日益变秃,环境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而政府一时也找不到可以代替石材加工的产业,这里的人们仍然以农业为主,种植庄稼,气候好时,可以多打庄稼,而气候不好时,只能看着粮食减产了。家中年轻的男丁有点技术的选择到工厂中打工,没有技术的都到工地打工,以补充家用。经济收入十分不稳定。因此,农民十分迫切的希望能学到一门技术,不再成为被人瞧不起的农民工。建议政府多开展一些技能培训的培训班,以改变农民缺少技术的问题。

以上是我在这次调查中发现的几点比较突出的问题,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成报告。总而言之,农村的各项建设需要各级政府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也需要全体农民提高自身认识、修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解决农村落后的社会保障问题,早日实现农村小康社会。

《农村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