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调查报告作文六年级(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22-03-14 22:28:29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2799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读书调查报告作文六年级(优秀范文五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读书调查报告作文六年级(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读书调查报告作文六年级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失去了翅膀。那天,我就在我们班中展开了一次读书调查。  大部分同学每天的读书时间就在1~3个小时之内,我们班同学每天阅读时间为1小时的就占了大约68%,2小时的大约为16%,3个小时的大约为5%,其他的大约占全班总人数的11%。然而光有这些还不行,有些家长不让孩子看书,说耽误学习,有的孩子的藏书量少,大部分时间都被花在补课,写作业上了,根本没有时间看书。这就是当今同学们最烦恼的。对于我们班的很多同学不会写读书笔记的情况,我还特地调查了同学们是否在书上作批注,经常做笔记的占0%,偶尔做的占23%,其余的人根本不做。有的人藏书大,有的人没几本书,100本之内的占40%,200本之内的占23%。有的同学读的时间不适当,在睡前读的占58%,上课读的占18%,午休读的占2%。同学人数这么多,当然获得书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在书店买的占89%,在图书馆借书的占19%,网购的占18%。  通过此次调查我也发现了优点和一些问题,优点是大部分同学以书为乐趣,藏书量也很大,可是同学们都喜欢看漫画,不喜欢看名着,家长也是一方面,家长不让看,书因此就很少......  读书好,好读书,书读好。的确,正因为读书,我的人生才会更灿烂,它使我看到了未来的路,充满阳光。

第二篇:小学高段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高段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语文作为一种艺术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课内阅读不可或缺,但真正源泉来自于课外。因此,加强课外阅读势在必行。但由于教师、家长及学生自身观念等诸多因素存在,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各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以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对策来改善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关键字: 金华城区 高段小学生 课外阅读 现状

Jinhua City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high-paragraph report cases of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bstract:language teaching reading teach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artistic languages and tools as a combined discipline, indispensable reading class, but the real source of the extra-curricular.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However, as teachers, parents and students a variety of factors such as their own concept of existence, the existence of the curren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 lot of problems. This paper attempts, through the above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tatu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so that extra-curricula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o develop good reading habits.Keywords: Jinhua City high above primary school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he status quo

正文:

一、调查意义与目的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有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在内的多方面能力。

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加大力度致力于基础教育改革,制定了各学科的新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改革则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新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的阅读作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尽管我们认识到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相继开展了各种课外阅读活动,但是对于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课外阅读,还需要我们对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最后的实效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了解以前阅读情况和带给他的各种影响因素,对此状况加以分析,最后能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也有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

二、调查的内容、对象和方法

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和组员的合作下顺利地完成了本次调查。对于本次调查情况,我将从调查内容、对象和方法三个方面来加以具体介绍:

(一)调查的内容

主要是研究金华市城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现状和家长、学校在其中所持的态度和影响状况。

1.了解金华市城市小学高年级同学课外阅读的习惯。如:喜不喜欢读课外书?为什么要读课外书?对课外阅读是持怎样的态度。

2.了解这些高年级学生所阅读的那些书的来源。如:书籍来源是图书馆、阅览室,还是父母购买?是同学互借,还是学校统一订购。

3.了解金华市城市小学高年级同学课外阅读的时间段和时间量。如:在家里看,在读书馆看,还是在学校看更多?具体时间量是多少。

4.了解这些高年级学生的家长如何对待他们的课外阅读。如:家长是否赞同孩子读课外书?家长认为孩子读哪一类书最有益?家长是否陪同孩子读书等。

5.了解金华市小学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力度、指导方式。如:教师是否为孩子指定课外阅读书目?是否与孩子交谈课外阅读内容?是否指导孩子一些正确课外阅读方式等。

(二)调查的对象

为了科学、有效地了解金华城区小学高段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我们对金华城区三所不同小学的高段学生进行问卷及口头访谈。调查对象是金华城区A、B、C三所小学的246位高段学生。

本次调查的A、B、C三校在金华地区较有代表性。A校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较高认同,人们都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进入这所学校学习,是浙中名校;B校为市区普通学校;C校为市区较偏远的学校。高年级的调查对象主要是五年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246份,有效试卷246份,同时对学生进行了访谈。

本次调查,选取的调查对象如表所示: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

2(三)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问卷法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选择题为主,辅以问答题。因为本人所进行的调查主要是研究小学高段课外阅读情况,故此次调查对象便锁定在小学

五、六年级。采取不记名答卷的方法,使所有抽样的学生在答卷中消除了顾虑和心理负担,并给于充分重视和配合,这样使本次调查获得了比较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并且使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高的效度。

2.访谈法

我们在A、B、C每所小学调查人员中,随机抽取15名左右学生进行访谈,在访谈中摆列课外读物,创设谈话情境,以自己的洞察力进行有效率地访谈,放松他们心情,不做任何暗示和诱导,如实准确地记录访谈资料,不曲解受访人的回答。

3.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除此之外,还通过查阅文献,学习教育理论,对小学生当前课外阅读现状进行更全面的了解。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本次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调查涉及课外阅读的兴趣、习惯、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下面根据调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呈现和分析:

(一) 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较浓厚

目前金华城区小学高段学生对课外阅读所持态度如下列图表:

1 从上列图表中不难发现,目前高段年级的小学生只有极个别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但89.44%的学生都喜欢课外阅读,甚至有52.85%的学生是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且从对课外阅读持不喜欢态度的2位学生问卷中发现:2位学生每天几乎不读课外书,尽管父母都赞成课外阅读,家中也有较多书籍,而且所处的学校也有组织相应的课外阅读的指导,但对课外阅读仍不感兴趣。从问卷的主观题中看,其中一位学生在25个所列书目中,所看过的有《格林童话》、《西游记》、《昆虫记》、《名侦探柯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侧重于喜欢轻松趣味性读物。

2图

3 图2显示了目前小学高段学生所喜欢的课外读物类型,可以清晰地看到86%的学生都喜欢阅读以文字为主,配有一些插图的课外读物,甚至有9%的学生对全是文字的读物都抱有兴趣,这充分说明金华城区小学高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令人满意的。

图3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依次为:科普类(18%),动画卡通类(12%),学习辅导类(14%),有趣的故事类(23%),文学类(20%),其他(12%)。可见,在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中,有趣的故事类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文学类,所选类型丰富多样,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这与小学生心理发展状况有关,小学

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个年龄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年龄,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的思维尽管还有具体形象性,但已经能用比较抽象的概念来思考和感受阅读的乐趣了。这时的学生兴趣逐渐分化,在阅读上,便直接表现为他们的阅读内容趋向多元化。

(二)学生阅读习惯

4 图5

以上图表显示:

1.目前学生对于阅读课外书都有做笔记的习惯,但也极少数会“做很多笔记”和“看过就算,不做笔记”。

2.发现A校看过就算的比例为17%,在三校中占最大比例,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不好的现状,但通过对访谈所记录的资料进行整理却发现另一面:A校学生阅读时间充裕,根据自己兴趣大量阅读课外书,阅读量远远超出其他两所学校,因而学生根据个人爱好产生了“额外”阅读量,而这一部分自主选读的内容也就没有做笔记,加以深入提炼,看过就算。

3.C校对阅读活动有所注重,每学期设置采蜜卡,进行自由记录,还时常写读后感。但在每天的课外书阅读时间上,多于一小时的比例是三校中最小的,只有26%,主要是在一小时左右和半小时左右之间,而且每天只看十分钟左右的在三校中占最多,这也意味着该校高段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现状是“少而精”,结合访谈,进一步说明该校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有效进行,而学生业余自主选择并进行阅读的阅读时间较少。

(三)课外阅读的影响因素

图6

外界因素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影响主要在于家庭和学校:

1.课业负担过重,没时间是目前影响学生的最大影响因素。

应试教育,使学生不堪重负,没有时间读课外书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已经成为影响课外阅读的主要原因,虽说教材经多次改革,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最终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所谓的素质教育是“风声大,雨点小”。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贯彻的还是“应试教育”。大量的“题海战术”充塞了学生所有的空余时间。大大小小的考试让学生疲惫不堪,哪有时间和精力看书。虽然国家规定学校实行五天上班制,可又有几个学校有完整的双修日?

2.不感兴趣和没有书源在B校目前还存在较大影响。学校虽然设有学生专用的书刊阅览室,但对学生的开放时间难以保证,因此阅读需求也难以满足。学生非常希望老师能给他们推荐好的课外读物,在数据统计中显示“希望老师推荐书目”的学生达63.82%。希望学校开展课外阅读指导课。

3.父母和老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还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B校。A校是浙中名校,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对孩子的教育都有自己科学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实施中都比较人性化,具有发展性;B校是市区普通学校,在访谈和对家长的相对而言该校较注重学生的课堂任务和学业成绩,对于课外阅读没有明确的要求和特定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尤其是高段学生,老师们更为注重的是学业成绩,作为该校学生的家长,总体上也并不像A校家长那么密切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在调查中呈现的是B校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没有得到老师的明确引导和父母的关注,因此对于阅读书源也非常有限,最后导致自身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有所削弱。

四、对策与建议

阅读, 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阅读, 语文教学的核心。 而让学生学会阅读, 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 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石,正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希望的。那么针对当前现状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有效的进行阅读呢? 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针对课外阅读兴趣较高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主体参与性阅读活动。

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教师的重要工作便是以活动促阅读,将阅读兴趣转化为自觉阅读的动力。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来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学生阅读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因人而宜。开设的课外阅读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一定程度上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而且,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不求统一,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动机,从而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中来。

其次,教师可定期组织一些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开展竞赛, 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读会、故事会、演讲比赛、口头作文赛等。内容选自阅读过的报刊, 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丰富语感。而且还可以自办小组, 要求4 至6 年级学生每人每学期自办小报不少于8 张, 栏目应设“ 词语百宝箱”、“ 名段欣赏”、“ 读书心得”、“ 写作技巧” 等。让学生在这张小报中展示积累的好词、名段, 交流读书心得, 介绍写作技巧。除此之外还可以办展览, 每学期开展3 次摘录卡片、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 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而且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2.针对课外阅读内容多元化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调查表明,在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中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虽然现在社会上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很多,但要他们独自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却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不妨首先根据不同学生特点,指导其选择不同的课外读物,其次根据语文教材内容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从而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3.针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根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发展需要和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一些不良习惯进行引导,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他们进行更有效的课外阅读。

问卷调查和访谈记录显示,绝大多数的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方式、方法正确,阅读中的不良习惯较少,但“看过就算” 的占12.45%,究其原因,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教师、家长的指导不到位,而学生很希望学校开设专门的课外阅读指导课,在数据统计中显示“希望老师推荐书目”的学生达63.82%。因此,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是学生的急切的需要。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好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并将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阅读教学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并能够掌握和运用。

4.针对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不足的特点,切实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小学生课业负担重,课外阅读时间难以保证、阅读量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阅读量不足与课外阅读时间不足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负担重要做到“加”“减”并举,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课外阅读无疑会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如果我们一味地做“加法”,只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而不适当地做些“减法” ,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很重,这样不仅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会在沉重大课业负担中逐步消失,而且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损害。因而,适当地做些“减法”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其次,要压缩家庭作业的时间,减少“简单重复”机械性的家庭作业,从而增加课外阅读的时间。再次,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减少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增设专门的课外阅读课。

5.针对整体阅读环境不佳的特点,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书源和阅读机会。具体操作途径有:建设班级图书角和校图书室相结合;引导家长让孩子在家里拥有自己的图书库、小书桌,把书放在孩子时可以看得见、拿得到的地方;有意识地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力求保证学生有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 包括选择书籍和阅读的时间。

五、结束语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做为一名引领学生阅读的教师,要“授生以渔”,从而让学生终生与书为伴,让书伴随着学生健康成长,让书成为他们人生中的“指路明灯”。

参考资料

[1]刘荣霞. 《阅读——终生学习的基石》[J]《内蒙古教育》,2008年第2期

[2]王永顺 .《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J]《陕西教育》,2008年第1期

[3]杨柳 .《长沙市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报告》[J]《图书馆》,2009年第1期

[4]李洪祥 蒋崇勇. 《振兴儿童课外阅读:从“爱”到“会” 》[J]《江苏教育研究》,2007年第12期

[5].《语文课程标准》[M]

[6]. 蒋海芳《追赶时代,超越课堂》[A]《小学语文教师》2001.7.8

[7]. 陆雁霞《将课外阅读进行到底--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策略的探寻》[C]《作文教学研究》2009年第2期

[8].佚名.《采得百花好酿蜜》[EB/OL] ,2006-5-10

[9]. 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0].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55-256页、252页、121

第三篇:读书调查报告

不同国家“人均每年读几本书”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当然经了解,以色列的阅读量确实比较高,图书馆分布、借阅量也在世界名列前茅,但经过他们的调查并没有看到以色列人均阅读量调查的有关数据。在国际上人均阅读数量是一个比较通约的指标,就其收集到的其他国家的数据来看,美国是7本左右,日本是8本左右,韩国是11本左右。20xx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从总体上看,我们国家阅读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

大学生读书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大学生来说,旅游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流行的开阔视野的方式,然而,读万卷书反而变得不易。如今,有了来自网络上游戏、电影、追剧等的诱惑,或者面对更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读书时间是否被一再压缩?在手机上看电子书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方便,而纸质书是否还受同学们的青睐?那么现在的大学生是否还能像过去一样读名著读到热血沸腾,还是他们有了新的更广阔的读书领域,亦或是沉浸在网络小说中无法自拔?而对于专业方面的书籍以及现在如火如荼的畅销书,同学们又秉持什么态度呢?以上这些就是我这次调查报告所调查及研究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通过网上发布问卷调查的形式,借助新浪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站问卷链接,扩大问卷调查范围,面向各省高校学生进行调查。将通过填写得到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用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共收到122份调查问卷。

(二)调查内容:从大学生阅读时间、阅读习惯、阅读领域以及大学生活等方面进行调查。具体内容见附在本文最后的调查问卷。

(三)调查数据:

1.收到有效问卷122份,其中男生56人(约占45.90%),女生66人(约占54.10%);大一学生50人(约占40.98%),大二学生70人(约占57.38%),大三学生2人(约占1.64%)。因此主要以大一、大二学生为主。

2.在以最喜欢哪种途径读书及其大概比例中的调查结果为:约53.11%的同学阅读纸质书,约28.08%的同学阅读电子书和网上读书,约18.80%阅读报刊杂志。由此看出,纸质书仍然是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书和网上阅读也以迅猛的势头增长。

3.关于每天是否读书的问题,只有约19.67%的同学选择是,约55.74%的同学选择基本能做到,而24.59%的同学选择了不是,只是偶尔会读。超过半数的同学基本能做到每天都阅读。

4.关于平均每天会花多长时间阅读,约6.56%的同学在三小时以上,约67.21%的同学在xx小时之间,约22.95%的同学选择少于1小时,而约3.28%的同学选择了基本不看书。由此看来,大部分同学每天的阅读时间在xx小时左右。

5.除课本外平均每个月会读几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73.77%的同学选择xx本,约xx.75%的同学选择46本,约4.92%的同学选择了6本以上。

6.在暑假生活中阅读了多少本书,约6.56%的同学选择0本,约50.82%的同学选择了12本(含2本),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34本(含4本),只有约8.2%的同学选择了5本及以上。

7.面对丰富的大学生活,面对时间的安排,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倾向,他们最注重哪点,这道题给出了答案。约xx.75%的同学更喜欢学习,当学霸,约27.87%的同学更喜欢阅读,增长知识,约xx.75%的同学更喜欢看电影,放松身心,约3.28%的同学更喜欢上网,享受时光,约29.51%的同学更喜欢参加社团或者兼职,锻炼能力,而约9.84% =的同学选择了其他。因为很可能喜欢大学生活的许多部分,因此这道题设为单选题,由此评估出哪一方面最得大学生重视。而由该样本得到,参加社团和兼职来锻炼能力最为受喜欢,紧随其后的就是阅读。因此当代大学生还是很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和素质的。

8.关于通常的阅读地点的问题,约55.74%的同学选择图书馆,36.07%的同学选择自习教室,约73.77%的同学选择寝室,约55.74%的同学选择家,约22.95%的同学选择书店,约1.64%的同学选择食堂,约6.56%的同学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寝室、图书馆、家和自习教室还是比较大众的读书地点。

9.关于阅读主要来源的问题,约70.49%的同学通过自己购买,约55.74%的同学通过到图书馆借阅,约42.62%的同学通过向他人借阅,约55.74%的同学通过下载到手机上阅读,约32.79%的同学通过网上阅读,约3.28%的人选择其他方式。由此可见,自己购买到图书馆借阅和下载到手机上阅读是阅读的主要来源。

10.关于喜欢什么类型的书籍,约59.02%的同学选择了文学名著,约50.82%的同学选择通俗小说,约34.43%的同学选择历史传记,约21.31%的同学选择经济管理,约40.98%的同学选择生活励志,约xx.75%的同学选择宗教哲学,约19.76%的同学选择自然科学,约6.56%的同学选择军事,约1.64%的同学选择法律,约32.79%的同学选择专业书籍,约xx.75%的同学选择其他。排在前三名的是文学名著通俗小说和生活励志,而专业书籍得到的喜爱程度仍然不够。

11.在更喜欢哪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中,约72.xx%的同学选择小说,约8.2%的同学选择散文,约3.28%的同学选择诗歌,约1.64%的同学选择其他,约11.48%的同学选择都喜欢,约3.28%的同学选择不喜欢文学类。因此小说仍然是同学们的首选。

12.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是否积极去读的问题,约22.95%的同学选择通常都会找来看,约67.21%的同学选择看一些,约9.84%的同学选择从未。大部分的同学会看一些老师推荐的与专业相关的书籍。

xx.关于是否会做读书笔记的问题,约19.67%的同学选择会,约34.43%的同学选择不会,约45.9%的同学选择偶尔,一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有做一些读书笔记的习惯,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没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xx.遇到喜欢的书,通常的做法,约59.02%的同学选择用最快的时间将它读完,约xx.75%的同学选择按照自己的计划阅读,约21.31%的同学选择有时间就拿出来翻两页,约4.92%的同学选择虎头蛇尾,通常看不完。因此超过半数的同学还是对阅读充满兴趣,但要注意是否会因为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甚至是小说),影响自己本来安排去做的事情。

15.关于对自己读书量的评估,0%的同学认为自己读书很多,约4.92%的同学选择较多,约62.3%的同学选择一般,约22.95%的同学选择较少,约9.84%的同学选择很少。由此可见,大部分大学生的读书量还是不足,从中获取的知识更是不够。

16.大学生是否会关注和阅读畅销书,约31.15%的同学选择会,约60.66%的同学选择只是知道大概,不会去读,约8.2%的同学选择不关注。大部分大学生知道知道大概,这是紧跟时代步伐的一种表现,不能对于时代潮流熟视无睹,但也要仔细甄别,不能跟风而动,选择适合自己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书。

17.关于对于网络小说的看法,约24.59%的同学认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比较符合年轻人的口味,约22.95%的同学认为充分利用现代载体,利于传播,约xx.75%的同学认为内容和写作技巧有待进一步提高,约37.7%的同学认为整体品位不高,质量较差。比较多数的同学不看好网络小说,这是要在鱼目混杂的书堆里有双明辨的慧眼,当然也不可否认的是其中有一些比较优秀的网络小说,但不能只作为消遣的工具。

18.读书应该是求质还是求量的问题,约34.43%的同学选择了宁可少读,也要读得有质量,约27.87%的同学选择了泛读,了解大意,能读更多的书,约37.7%的同学选择了努力既求质又求量,当然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这样看来,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三者的比例是差不多的,因此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同学做出自己不同的选择。怎样读得既有质又有量,值得我们的思考,我们是不是应该挤出更多的时间来阅读,或者做些读书笔记,提升我们读书的质量。

19关于阅读动力的话题,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这一选项被选次数占有效问卷总数的百分率约为83.61%,提高学习成绩约为16.39%,拓展知识面,跟上时代步伐约为52.46%,提高个人素养和品位约为57.38%,消遣,打发时光约为45.9%,选择其他的约为4.92%。可见,阅读对于大学生们来说,并非是绝对功利的,绝大多数的阅读是出自兴趣爱好。提高个人素质也是大学生阅读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其对于未来人生的塑造也是很有帮助的,在讲究各方面素质发展的今天,大学生更应该拓宽知识面,阅读确实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20关于阅读最大困惑的问题,约21.31%的同学选择了不知道读什么,约xx.75%的同学选择不知道怎样读,约19.67%的同学选择 不知道读了有什么意义,约57.38%的同学选择读了但记不住,约40.98%的同学选择读了但用不上或者不会用。相对来说,阅读之后记不住和不会用成为大学生们的阅读困惑。怎样学以致用,也许也是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思考的。

21.阅读带来的最大帮助,约9.84%的同学选择学到了很多知识,有助于学业,约29.51%的同学认为阅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提升素质,约21、31%的同学认为阅读活用了课余时间,使身心放松,约39.34%的同学认为阅读拓展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0%的同学认为没有帮助。由此可见,阅读总归是给大学生带来了正面效应,以这些样本来说,拓展视野和知识面尤其帮助大学生是在哪些方面,更加是出于其本身的主观能动性。

第四篇: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

学校:河南理工大学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10-3班

学号:311010040323 姓名:陈前

一:调查前言

(1)调查背景:不言而俞,书籍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之一,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食粮,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众所周知,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仅限于课本知识的提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提高我们自身的素养、拓展知识面,增加课外阅读量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2)调查项目:对课外阅读的感兴趣程度、进行课外阅读的理由、目的等

(3)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对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

(4)调查途径: 首先通过本班同学、朋友、社团中的学长学姐发放一部分调查问卷,但人数不够而且男女比例不协调,随后在教学楼下发放调查问卷。

(5)调查范围:本小区全体学生

二:调查统计与分析

(一)从阅读兴趣上看

大学生的阅读类型广泛,有名著,散文,小说,诗歌,自然科学类,专业类读物等,其中喜欢小说的最多,约占30%,散文其次,约占20%。因此可以看出,现在的大学生对于小说散文这类读物最热衷。

在你是否阅读过经典文学作品《红楼梦》、《安娜·卡列尼娜》、《水浒传》、《战争与和平》等这个问题上,有约20%的人表示经常读,有60%的人表示有时读,也有15%的人表示基本不读,甚至还有2%的人表示从没读过。由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校大学生对于经典文学作品还是不太关注的,这给了我们学生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应该多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这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可以也是应该做到的。

(二)从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上看

在时间上:30%的学生每天花2小时以上的时间作课外阅读,60%的学生花1~2小时,10%的学生花3小时,10%的学生花1小时以下的时间。所花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占总人数的70%,超过两小时的仅占30%,说明在课外阅读上所花的时间还是偏少。因为大学还是相别于高中的,我们有着很多的课余时间,从时间上看,我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的。

在阅读量上:65%的学生每月读3本以上的书,5%的学生每月读1~2本,25%的学生每月读少于1本。从阅读量上暴露的问题更加明显:在业余时间很充裕的大学里出现这种状况,是不合理的。

(三)从阅读方式上看

我校60%左右的大学生将到图书馆借阅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找亲戚朋友借阅、网上浏览等也都是重要的阅读途径。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买书热情不高,仅有2%左右的学生将买书作为自己阅读的主要途径。

在选择什么样的刊物阅读这一问题上,24%的学生选择图书,有17%的学生选择报纸,有48%的学生选择杂志,有10%的学生选择电子读物。从这可以看出传统的纸质读物还是处于重要地位的,其中杂志是我校学生选择最多的读物,可见,现代媒体对于生活得影响。而有学生选择电子读物也可以看出电子类读物已开始进入我校大学生的生活中。

(四)从阅读目的上看

对于“你认为大学期间阅读重要吗?”,有87%的同学选择了“重要”,有12%

的同学选择了“一般”,没有同学觉得读书不重要,这一点我们是很值得庆幸的。相当一部分同学还是觉得在大学期间阅读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众人皆知,读书可以丰富每个人的知识,开拓眼界,同时读书也可以陶冶一个人的情操,对于大学生来说阅读尤其重要。现在,在大学中,大家可能还是有一些空余的时间,我们应当利用这些空余的时间来多阅读一些书籍,因为等我们毕业工作后,就不会再有特别多时的时间来阅读,而在那时我们对于阅读的兴趣也不高了,所以,我们觉得大家还是应该把握大学的时光,多读一些书,为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从阅读问题上看

经调查研究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是时间紧,忙于学业或其他活动。许多同学忙于学习,时间比较紧迫,没有空余的时间读书,而读书是一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项目,许多学生因此放弃了阅读课外书籍,只是研究自己的专业项目。大学里也有很多社团并举办很多的活动,很多大学生精于此,而没有时间花费在阅读这方面了。不知道应该读什么书也是所有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三:总体分析

1、 阅读兴趣不足

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太喜欢或不喜欢的感觉,虽然不能完全说喜欢课外阅读,但也是兴致缺缺的表现,或者说大部分人几乎没有课外阅读的意识,原因可以是很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我们实行的是一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过去十二年的学习生涯被老师和家长们用上课、作业和补课全都占满了,自由时间少之又少,所以根本很难培养出课外阅读的兴趣。而现在到了大学,我们一下子多了很多很多的课余时间由我们自由支配,一下子解放的我们会选择尽情地去玩,很难静下心来去进行阅读。即使我们的老师或家长这时要求我们多读些课外书籍增加知识,但这时已很难受控制的我们也听不进意见,甚至可能会对课外阅读更加反感。

2、 阅读类型多样性,更倾向于休闲娱乐

那些选择休闲娱乐类报纸杂志的同学我相信他们应该是处于一种随便看看的状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相关的报纸杂志,也有可能是出于追随潮流的目的看一些最新的资讯,那甚至不能真正的称为阅读兴趣。

除此之外,网络流行小说也成为我们课外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学生本来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更何况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网络文学呢,一个又一个的小说网站就是最好的证明。女生的言情小说、男生的玄幻小说,除了内容吸引我们外更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你可以随自己的兴趣随意得选择,网络上无穷无尽的各种书总能找到你所喜欢的,几分钟就能搞定,不但方便而且便宜,几乎不用花多少钱。同时那些很多小说都是连载的,更加吸引人,也让很多的学生深深的着迷。

3、阅读方式各种各样

传统的纸质阅读仍是我们的首选,这很令人感到欣慰,毕竟阅读是需要慢慢地品味,慢慢地琢磨,囫囵吞枣地阅读不会有任何收获,还不如不读,除了浪费时间、精力又能得到什么呢?在我们慢慢翻页的同时也许会有意想不到

的收获,这也是阅读的趣味之一。

但这个时代毕竟是在进步,网络、数字化也在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手机阅读和上网阅读也正在逐渐地替代纸质阅读,尤其是为我们学生所接受。特别是手机阅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几乎人手一部手机,那使得阅读变得极其方便,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4、阅读量不够

平均每天3小时以下的课外阅读时间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是提高自己素质的最好方法,但那需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不懈地阅读,如何只是一时兴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怎么可能有收获。而第一点中学生们阅读兴趣不够可能就直接导致了我们的阅读量远远不够。

四:建议与总结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课外阅读原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书海无涯,然而同样良莠不齐。高校需要尽早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会选择书籍,形成正确的阅读原则。

二、改善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提高其阅读品位

不少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不良倾向,如长期沉溺于品位不高的武侠、言情、网络小说等难以自拔,甚至出现精神不振,不思进取,影响学习的现象,高雅文化已经被挤兑到边缘,这样的倾向不得以改善将会最终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完善。针对这样的不良阅读倾向,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推荐好作品,引导大学生转移阅读方向,多读书,读好书,学会欣赏高雅的文学名著,教他们懂得深层次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辨析能力、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必要时候图书馆还可以在借阅制度上加以限制和阅读上进行引导。通过改善大学生的不良阅读倾向,提高其阅读品位,可以进而引导大学生提高人生品位,对于自己的未来有科学、合理的规划。

三、引导大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阅读效果是大学生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文化素质的关键,指导大学生们把所读的书读好,提高阅读效果,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益和质量。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阅读,控制好阅读的速度,有层次、有针对性、有个人特色地进行阅读。如有理论特长的学生可以阅读内容精深独到的专著以获得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理论的系统性和逻辑的完整性等知识;而智力较高的学生可阅读多种参考书加快学习进程或接触其它学科领域谋求文理相通或理工相结合,以调节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合理利用网络来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网络阅读的影响好比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大学生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拓宽了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可能造成阅读兴趣的泛化。高校应以培养大学生信息能力和阅读能力为宗

旨,正确引导大学生读者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获取技能以及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知识, 引导大学生掌握高效的获取信息技能和最新的文献信息获取手段,并利用网络来培养其阅读能力,指导大学生积极利用网络媒介的优势,通过网络阅读书籍、购买书籍、查询资料等。

经过调查,我们可以这样告诉自己,有时间可以利用点来看些书,这样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五篇:六年级议论文:读书的调查报告_550字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失去了翅膀。那天,我就在我们班中展开了一次读书调查。  大部分同学每天的读书时间就在1~3个小时之内,我们班同学每天阅读时间为1小时的就占了大约68%,2小时的大约为16%,3个小时的大约为5%,其他的大约占全班总人数的11%。然而光有这些还不行,有些家长不让孩子看书,说耽误学习,有的孩子的藏书量少,大部分时间都被花在补课,写作业上了,根本没有时间看书。这就是当今同学们最烦恼的。对于我们班的很多同学不会写读书笔记的情况,我还特地调查了同学们是否在书上作批注,经常做笔记的占0%,偶尔做的占23%,其余的人根本不做。有的人藏书大,有的人没几本书,100本之内的占40%,200本之内的占23%。有的同学读的时间不适当,在睡前读的占58%,上课读的占18%,午休读的占2%。同学人数这么多,当然获得书的途径也各不相同,在书店买的占89%,在图书馆借书的占19%,网购的占18%。  通过此次调查我也发现了优点和一些问题,优点是大部分同学以书为乐趣,藏书量也很大,可是同学们都喜欢看漫画,不喜欢看名着,家长也是一方面,家长不让看,书因此就很少......  读书好,好读书,书读好。的确,正因为读书,我的人生才会更灿烂,它使我看到了未来的路,充满阳光。 六年级:刘泓鹭

《读书调查报告作文六年级(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