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范文6篇)

时间:2022-07-31 02:05:31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7237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范文6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范文6篇)》。

第一篇: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xx年

调查地点:网络调查

调查内容:网络小说对青少年的影响

调查对象:中国网民

网络小说是以网络为平台发布的小说,更新速度快、风格自由,受到不少人追捧。但由于网络小说写作门槛低,一些写手为了保证阅读量,往往连夜赶稿,这也导致部分网络小说情节和语言经不起推敲,甚至用暴力、色情为噱头吸引读者。由于网络小说的读者多是青少年,这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网络小说对青少年影响的担忧。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新浪网和民意中国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8.8%的受访者阅读过网络小说。但只有20.0%的人觉得当下网络小说的整体质量好,30.7%的人直言整体质量差。

56.7%的人表示网络小说受热捧原因在于“阅读门槛低,不用过多思考”。

调查显示,88.8%的受访者表示曾阅读过网络小说,其中23.6%的人经常阅读。

在受访者看来,网络小说受热捧的原因,首先是“阅读门槛低,不用过多思考”(56.7%),其次是“作者想象力丰富”(53.3%),第三是“可以随时随地阅读”(52.9%)。

福建某地产信息网站新闻主管叶仁忠在上大学时,曾有一段时间很喜欢读网络小说。“最夸张的时候,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读……后来发现,网络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往往大同小异,有新意的极少。作者水平参差不齐,故事脉络也经常‘驴唇不对马嘴’。读完之后感觉特别空虚。”

辽宁某高中语文老师李元栋说,自己在上高中时,很喜欢读大陆新派武侠代表人物风歌写的《昆仑》。“作者旁征博引,涉及天文地理、机关算数等各种知识,很有魅力。受这部小说感染,我既想当作家写出世界,又想遍识物理数学知识去改变世界,总之对很多以前不感兴趣的领域都有了热情。虽然青春梦短,我最终当了老师,但《昆仑》对我的影响却很深远。”

“现在我的学生也常拿着手机看小说,但我发现现在很多小说情节离奇,宣扬暴力、色情。粗制滥造的小说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把他们的语言习惯和价值观引入歧途。”李元栋说。

只有35.4%的人认为网络小说能给人带来正面影响。

调查中,30.7%的受访者直言当下网络小说整体质量差。48.2%的人感觉“一般”。认为质量好的仅为20.0%。

36.9%的人认为网络小说不能给人带来正面影响。35.4%的人认为能带来正面影响。27.7%的人表示“不好说”。

对于受访者来说,“打发时间”(71.4%)、“释放压力”(50.3%)和“丰富想象力”(33.0%)是阅读网络小说的主要意义。

“从调查结果就能看出,网络小说的意义就是打发时间,就和速食食品一样,并没有什么营养。”广东汕头的李江直言,“网络小说并非全都不好,但好作品较少,判断标准就是时间。能在一年以上时间里得到大多数读者的肯定,才有阅读的必要。”

知名出版人、磨铁图书产品经理布狄认为,“网络小说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接地气’,包括题材的互动性和内容的易传播性等。从语言到取材都很贴近生活,这是网络小说受到热捧的主要原因。其实像早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等经典作品,都是积极向上、很有文学性的好小说。后来之所以良莠不齐,既源于网络文学的爆发性繁荣,基数变大,也由于网站和出版商缺乏正确规范和引导,为了利益一味跟风,使得很多劣质作品充斥市场。”

71.6%的人担忧过度阅读网络小说“会陷入不实际的幻想中”。

当被问到“是否赞成青年少阅读网络小说”时,52.2%的受访者表示,“可以读,但要适度”。11.7%的人表示“赞成,多多益善”。也有29.9%的人明确提出“反对,不读”。

过度阅读网络小说会带来哪些影响?71.6%的人认为“会陷入不实际的幻想中”,57.5%的人认为“暴力、色情内容太多,容易让人产生错误价值观”,52.5%的人表示“被快餐文化侵蚀,难以深入思考”。

“现在网络小说的读者还是以中学生、大学生为主,其中高中生超过了半数。他们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不可否认一些作品对他们产生了很多不好的影响。”布狄坦言,“要规范这个市场,首先,文学网站要承担责任,在筛选、推荐作品时不仅要关注话题效果,更要审视文学性和价值观;其次,作为出版商,在发掘有才华的作者时,应以‘出版出书和市场认可’刺激网络写手,帮助其完成从业余到职业的转变,这种转变会对作品的连贯性和思想性提出更高要求。”

第二篇: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上网已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在学生中形成了一股热潮,然而,网络也给少年儿童带来了许多危害。网络对小学生的利弊到底如何呢?为此,我特地做了一个小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二、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小区内小学生;球友;同学及校友等。

调查方式:采访询问。

三、调查结果

调查中上网学生中,男生上网人数多于女生,男生大多数都是在家上网,有个别在网吧上网的。男生上网一般是玩游戏聊天,偶尔上网学习查资料。女生都是在家上网,一般都是在网上聊天,看视频,偶尔查资料、玩游戏。通过调查可以看出:

1、对于上网,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基本上都会上网,熟练上网的比率也越来越高,且男生多于女生。

2、学生上网时间,一般选择在双休日、放学回家时,平均每星期上网时间为2~3小时;但有15%的学生痴迷于网络之中,难以自拔,每星期上网时间至少7小时,几乎是天天想。

3、小学生上网的目的,主要是玩游戏、交朋友、聊天、看视频,其次才是学习或查资料。

4、对于孩子上网,家长持支持、理解态度的不多,仅仅为20.6%,大多家长是反对或控制孩子上网。

四、网络对小学生的积极影响

1、可以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

2、可以促进小学生的学业。在网上查阅信息非常方便,学生可以根据学习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料。

3、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学生在网上与其他人交谈时,不受时空的限制,方便交流看法、心得,可以把平时不便于说的话说出来。从某一方面来讲,教师、学生家长可以在网上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建议,以及思想情况。

4、增强了学生学习微机的兴趣,打字速度也变快了,经常玩游戏反应速度也快,思维敏捷。

五、网络的弊端

1、影响学生的学业。小学生上网大多为了打游戏聊天,这些娱乐方式对小学生很有吸引力,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常常身不由己,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有的学生上网时间过长,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也不集中,学习效率低下;有的为了上网甚至旷课、逃学。

2、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本来就缺乏与他人沟通的机会,如果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会使他们减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会患上自闭症。有的学生上网时间太长,很容易引发疾病。

六、分析

1、小学生上网主要还是处于好奇心和爱玩。

2、小学生由于上网而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影响了学习;二是受到网上不良信息的影响。

七、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

1、加强思想教育。网络带给了少年儿童巨大而无行的积极因素,也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严重的消极影响。作为家长应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同时进行意志力、控制力、责任心的培养,加强自律与他律,使他们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辨别能力。

2、丰富课外活动。现在的小学生,没有什么活动的空间,就连双休日,也不例外。因此,需要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学校或家长应让学生参加一些兴趣班,如绘画、书法、弹琴、舞蹈等,尽量把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

3、正确对待网络。从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家长对于网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态度:要么放任不管,要么严加管制,其实都是很极端的,不易于正确引导孩子。作为一个网络时代的家长,要以全新的观念面对网络,以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既要看到网络所带来的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在鼓励、支持孩子上网的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孩子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孩子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4、做孩子的倾听者、引导者。正确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家长不管多忙,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了解孩子,做孩子的倾听者、引导者,与孩子建立一种朋友的关系,家长绝不要老以一种我是家长,你必须服从的态度来教育孩子。

5、掌握网络技术。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不应是拒绝而是了解,应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帮助孩子安全使用网络。家长只有熟悉网络知识,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与孩子一起上网,共同探讨网络问题,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又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其实,只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小学生上网,相信不久以后,网络必将成为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必要工具。

第三篇: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

  近期,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已达2.56亿,占整体网民的41.5%,占青少年总体的71.8%。其中一路捞导航网因其前卫、高端、国际的特点,成为青少年上网最新的时尚选择。

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向低龄群体渗透加大

近年来,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继续攀升。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45.8%的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较XX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延续增长之势。其中,对12岁以下青少年群体的渗透进一步加大。今年,6-11岁年龄段网民在青少年网民中的占比为11.6%,相比去年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一路捞导航网导航全球,使用16种语言,能够学习外语也是青少年愿意使用这个网站的原因之一。

手机成为青少年最重要的上网终端,使用比例高于整体网民

手机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终端。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三种上网设备的比例分别为86.3%、71.2%和51.2%。手机是青少年上网使用最多的设备且使用热度持续上升,相比去年,今年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比例增加了2.8个百分点,在三种上网设备中使用比例增加最多。

青少年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2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8个百分点,增长率高于去年。青少年网民中手机上网比例为86.3%,高出整体网民中手机上网比例(81%)5.3个百分点。pc端、手机端、pad端,一路捞导航网可以无障碍跨屏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便捷了青少年上网。

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不断加深

青少年各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时长均有所增加。中国青少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7小时,较XX年增加了2.3小时。其中,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非学生网民每周上网时长分别增加了3个、6.1个、2.3个和2个小时。

除电子商务类应用,青少年网民在各类互联网应用上的使用率均高于总体网民。其中,网络娱乐类应用是青少年群体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在青少年各个群体中的占比均高于全国水平。虽然商务交易类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率低于总体网民,但大学生网民对商务交易类应用使用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商务交易类应用的活跃群体。

调查显示,原有的导航网站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当前青少年的使用需求;除了国内的网站和软件,更多的青少年希望能浏览到国外网站、使用国外的软件,所以全球导航网站一路捞深得青少年喜爱。

城乡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差异明显

青少年网民城乡普及差异明显,城镇地区互联网发展水平远高于农村地区,且两者差距呈扩大之势。XX年,城镇青少年网民对各类应用的使用率普遍高于农村地区,仅即时通信使用率低于农村青少年网民。其中,商务交易类应用是城乡间差异的应用类型,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网上银行和旅行预订在城镇青少年中的比例均高出农村青少年网民15个百分点左右。

第四篇:流行歌曲对青少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关于流行歌曲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调查

报告

2020年4月19日

1 关于流行歌曲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今年寒假期间,我和几个同学围绕“流行歌曲对青少年的影响”这一主题,先后对部分青少年和家长及部分人群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走访调研。经过走访调研,我们深深地认识到:流行歌曲已经深深的烙印在当代青少年的思想中,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激励了青少年的成长,又对青少年的成长有一定的负面作用。我们只有对其正确定位,引导其健康发展,克服其弊端和不利影响,就能使其更好的发挥作用,助推经济社会的健康

一、流行歌曲对青少年的影响

流行音乐,最早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起初,它只是在一小部分人中传唱,其目的也仅仅是闲时的娱乐而已。后来它逐渐与爵士乐合流,一方面促进了唱片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唱片的广泛发行,流行音乐也日渐为人所知、传唱。发展到今天,流行音乐已经成为在普通民众中广泛流传并深受大众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流行歌曲是流行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流行音乐的发

中国流歌曲的起步是相当晚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在“文革”前和“文革”中,由于众所周知的政治、社会原因,流行歌曲一直是被禁唱的,是被批判的对象。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和思想的解放,流行歌曲才逐步起步,但很快在在内地发展起来,而且传播速度相当快,成为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形式。20年,流行音乐从兴起、繁荣到多元化发展,所带来的时尚、文化、思想、色彩,直接改变了我们身边的社会生态,其影响如水般无处不在。

第一,流行歌曲具有鲜明的通俗性。这是流行歌曲的基本属性。与高雅歌曲和传统民俗歌曲相比,流行歌曲的歌词浅显易懂,没有任何理解的障碍,这是流行歌曲得以流行的必要条件。但也有少部分流行歌曲歌词意义隐晦。流行音乐之因此流行,很大程度上还在于它真正地走进了人们的内心,音乐内容通俗易懂、贴近人们生活是流行音乐得以流行的另一重要原因。从专业演唱的角度看,流行歌曲音域较窄,适合未经过专门声乐训练的普通听众演唱,这又促成了“流行音乐”的流行。流行音乐很多作品都是抒发自我的真实感受,人们在音乐中感受到的是如同自己身边的氛围,听到的是如同自己内心的声音,从而唤起广泛的情感共鸣。流行音乐所表现的是真实的生活与生存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流行音乐把艺术生活化了,同时也使生活艺术化了。

第二,流行歌曲具有大众娱乐性。流行歌曲在大众文化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歌舞厅、卡拉OK、“练歌房”的兴起,使得流行歌曲越发成为大众的娱乐方式。在现阶段,人们对流行歌曲的接受主要是娱乐,而非教化。听众所希望获得的更多的则是感官刺激。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卡拉OK、音乐磁带、CD、VCD、DVD、SVCD的流行更加强了流行歌曲的娱乐性功能。它用自娱、自我表现的方式替代了充当听众的被动角色。人们在

3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流行歌曲中得到的最主要是“快乐”。一般听众很少对它的内容进行思考,而是从其优美明快的曲调和浅显动人的歌词中,获得轻松与

第三,流行歌曲是青年人的歌曲,是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要受众的。时尚歌曲是一个时代的代表,这是流行歌曲的根本文化属性。流行歌曲属于青少年亚文化,记载着青少年的故事,诉说着青少年的心情,这是与中老年人所喜欢的歌曲截然不同的。青少年往往不满于现状,不满于家庭生活空间的狭小,不满于家庭观念的守旧、信息的匮乏、交际的贫缺,她们在思索中观望人生、爱情与社会。流行歌曲正是其情感的外化与表示。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往往需要激情的表示和柔情的倾诉。而流行歌曲多以爱情为主题,以轻快为歌律,使她们在流行歌曲中获得一种与沉甸甸的生活截然相反的轻松和宣泄后的释然。因而,流行歌曲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了广泛的流行,并受到青年人的宠爱。

另外,流行音乐的设计与包装也是迎合消费者文化消费的需要

因而 流行音乐在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流行歌曲已经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 着 青少

二、青少年沉迷流行歌曲的原因:

流行歌曲是现代人的音乐,是青年人的音乐。流行歌曲随时尚的风向不断变幻,而喜欢新奇、奔放、刺激的青少年也为流行

4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歌曲鲜明的情感,流畅、新颖的旋律如痴如狂。据调查显示,83.5%的青少年喜欢流行歌曲,而喜欢传统民族歌曲的仅有20.8%,其中有8.7%的人既喜欢流行歌曲、又喜欢传统民族歌曲。喜欢流行歌曲的人数要远远多于喜欢传统民族歌曲的人。

首先,从本体上看,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迎合了青少年的需要,这是流行音乐得以在青少年中流行的最基本因素。流行歌曲在内容上具有很浓的时代气息,贴近生活,词意直露明了,语言通俗易懂,那些表现欢乐、憧憬、友情、苦闷、伤感等情绪的作品,特别能引起青少年情感的交融与共鸣。对爱情的朦胧意识也使她们对“爱情歌曲”怀有特殊的兴趣。流行歌曲的旋律通俗上口,结构短小、简练,易学易记,节奏清晰,单纯而富有变化,这都是青少年特别喜爱的。流行歌曲大多音域不宽,一般用真声都能够演唱,这也是它受青少年喜爱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需要一定演唱技巧才能完成的艺术歌曲,青少年只能听而无法唱。而流行歌曲为她们提供了表示感情、施展音乐才能的艺术实践机会,在参与中她们获得了更多的乐趣。流行歌曲在伴奏上,除了传统乐器的音色外,更多的运用了电声乐器,以产生一些新奇的音效,这对喜爱新奇、希望获得听觉快感的青少年来说,无疑也是颇有吸引力的。另外,流行歌曲一般娱乐性较强,这有利于青少年调节紧张的生活,缓解心理压力。

另外,是青少年亚文化的主要内容,从美学角度推动了在青少年中的流行。青少年出于逆反心理和对成人社会的反抗,而固

5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守流行歌曲的阵地。她们把面对现实的不满、对成人社会的不满都呈现于流行歌曲中。同时,流行歌曲也赋予了青少年的群体归属感,她们经过流行歌曲形成了身份认同。从这层意义上说,流行歌曲反映了处于非主流地位的青少年群体对占社会支配地位的权力集团与意识形态的逃避、抵制与反抗。同时,青少年这一群体由于自身的文化趣味和价值取向,而选择了流行歌曲。对青少年而言,高雅歌曲显然太过高深,而“少儿歌曲”又失之于幼稚了

最后,青少年喜欢流行歌曲除了自己主动的追逐以满足个人需求以外,还有一部分人是出于从众的需要。流行歌曲的传播构建了一种文化氛围,流行歌曲成为群体成员联系的纽带。为了让自己适应这种文化氛围,不破坏群体的内聚力以及审美态度和行为方式,一部分人往往会把自己的好恶深藏于心,在表面上显示出对流行歌曲的喜爱。这是一种假象,是一种从众的需要,是为了获得群体归属感、稳定感与安全感。

流行歌曲已不但仅作为一种音乐存在,而是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一种青少年生存、成长的文化氛围。这已经超出了主观选择的范围,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事实。不论是否喜欢,流行歌曲总是萦绕在身边。流行歌曲已融入青少年生活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她们的思想、情感与行为方式。因而,部分青少年沉迷于流行歌曲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业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孤僻心

6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流行歌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存在有着合理的客观基础与主观需求。因此,意图消弭流行歌曲对青少年的影响显然是不现实的,而无视其影响又是自欺欺人,无异于放任自流。我们应正视流行歌曲的社会影响,并分清其正负功能与利弊。部分流行歌曲在商业社会的发展中,正日益偏离其艺术的本性,而不健康的流行歌曲则影响青少年形成健全的人格。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的

其一,流行歌曲的商品化、传媒化,消解了其艺术性。前文已经提及,流行歌曲是商品社会的“产品”,是传播媒介包装宣传的结果。过度的商品化与传媒化,削弱了歌曲本身的艺术性,导致许多流行歌曲自身质量的低劣。流行歌曲的包装也渐渐远离了音乐本身,高度的外化抽取了歌曲本身的内容,本质精神被肤浅化、表象化了。流行歌曲正在消蚀音乐艺术的精神价值,消解艺术的本性,这对于社会文化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其二,一些流行歌曲缺乏高尚的文化底蕴和应有的审美价值,这些歌曲的传播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与成长。许多流行歌曲的情感过腻,由于情感浓度过大反而有失真实感,也造成了情感的扭曲,导致人在自身的解脱中陷入了新的困境。尽管流行歌曲中出现了许多诸如“人生”、“爱”、“痛苦”等词语,但它们已失去了本身所包含的丰富内容。流行歌曲精神的超越性正被快乐原则所消解。一些格调低下的流行歌曲使个人陷入哀怨缠绵、多愁

7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善感的狭窄天地,导致思想消沉、学业荒废。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是不

另外,流行歌曲的娱乐性也日益消解人们关注的焦点,使青少年忘却了社会责任感。青少年不喜欢听高雅歌曲,而事实上高雅歌曲更具有使命感,能给人以深层意义的启迪。它对青少年的教育意义要远甚于流行歌曲。流行歌曲越来越肤浅,使得青少年也越来越肤浅。追求即时行乐,这不利于青少年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青少年成长有一个过程。在小的时候,一方面要学习,听流行歌曲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意识与辨别能力,很容易受到不健康的流行音乐的误导。

首先,成人社会应该在认识上明确流行歌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主观需求。一种歌曲形式能够在大众中流行起来,表明她们至少在某个方面表现了时代情绪,满足了人们的审美趣味,产生了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因此,流行歌曲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同时,流行歌曲还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种表征。它以流行方式存在,这样一种传播方式反映了现代科技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和有效性。传播手段的网络化与文化生产的工业化,带来了当代文化生产的飞跃,促进了当代文化的繁荣,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然后,尊重青少年对流行歌曲的选择并非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要加强引导。青少年选择了流行歌曲,成人社会应加以尊

8

2020年4月19日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重,而不能强迫她们去听“革命歌曲”。但选择怎样的流行歌曲,成人社会应进行指导。流行歌曲良莠不齐,在中小学教学中,音乐教师要精心挑选一些健康向上,适宜青少年学生年龄特点、身心特点,而且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歌曲介绍给学生。同时,教师还要提高学生对于流行歌曲美丑、优劣的识别能力,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另外,社会传媒也应不断推出优秀的流行歌曲,形成

最后,社会文化部门还应该对那些侵蚀青少年价值观,缺乏高尚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的流行歌曲加强管理,从源头上消除青少年受其不良影响的可能。宣传问好部门要严格监管,严格控制,不让那些不健康的流行歌曲流进社会,进入青少年的生活中。社会公众传媒要提高鉴别力,弘扬优秀文化,使青少年能欣赏到真正

只有社会方方面面多管齐下,综合治理,正确引导,流行歌曲一定会发挥其积极作用,克服其弊端,在当代社会绽放出光彩,释放出魅力,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北京城市学院调查组 /2/6

9

2020年4月19日

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

青少年网络道德状况调查

疫情影响调查报告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共4篇)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共3篇)

第五篇: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影响的调查报告

网络发展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报告

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班级:Y材料高分子 姓名:薛俊 学号:Y09211124 调查方式:网上调查、收集资料

 引言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以它特有的优势和发展速度,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学习和思维方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我没带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计算机信息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负面效应有如它的积极作用一样,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 数据资料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20次互联网调查报告表示:目前中国的青少年学生网民数已经达到5800万人,占总网民比例的1/3(35.8%),占青少年网民的70%。5800万网民的结构特点非常突出。规模最大的是高中生网民,有2000万人;其次是大专及以上青少年学生网民,有1800万;初中和小学生共同构成了其他的2000万网民。

这些青少年学生网民中大多居住在城镇,接近3/4的青少年学生网民都集中在城市,农村仅有1/4(28.3%),约1600万。

中国25岁以下网民总规模已经达到8294万人,占据了1.62亿总网民的半壁江山。此后年龄越大,网民数量越少,中国1.7亿60岁以上老年人中,网民规模仅有170万人。

中国网民仍以高学历为主,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超过4成(43.9%)。这些网民中,又有一半是本科及以上学历(23.8%)。从历史变化情况来看,中国互联网网民学历结构正在变化,高学历网民的比例在逐步下降,网民中学历较低的人群正逐步增多。

可见,青少年在网络用户中占的比率是很大的,大学生更是一大部分,而在当中更产生很多问题,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大。  调查结果

网络是把双刃剑,因而它对青少年的影响也要一分为二。

(一)积极影响:互联网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而广泛,如果正确利用互联网,可以在青少年的成长的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对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起到有利的引导作用。

1.开阔了学生视野。网络已经成为一种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全世界各大图书馆的资料大多可以通过网络获得,它不仅快捷而且也省去了大量的额外的花销。在网上,中学生可以看到最新,最快,最准确的新闻,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到更广泛的信息,也使更多的学生更快、更早、更接近科技前沿。

2.扩大了交流渠道。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每一名成员可以十分方便地与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与尴尬。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3.活跃了思维方式。在互联网上,他们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知识与文化。增强了他们的种种意识,利用互联网就可以学习、研究及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以提供许多的学习知识。这给中学生进行的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空间,改变了许多学生思维固有的死板和狭隘。

(二)负面影响: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极大的信息量,广阔的知识面,最大限度的满足了人们对信息和知识的需要。但是互联网不是一块纯洁的净土,在互联网上也有很多不健康的内容以及它的一些特征也会使广大青少年为此受到不良的影响。

1.在认知方面的影响。

大量的网上信息常常使得青少年应接不暇。他们注意力往往随着信息的不断变化而转移,集中注意的时间太短。加之网络诱导他们用“看”的思维方式来认知世界,而排斥“想”,因而对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维方式会有一定的影响。使之思维有广度而缺乏深度,想象过于虚幻与生活背离。

2.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长时间面对计算机屏幕,导致青少年生理机能失调、内分泌紊乱、神经系统正常节律被破坏等等。据有关专家介绍,长时间坐在计算机前的青少年中,30%患有缺铁性贫血、近视,脊椎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疾患也明显偏高。

3.民族意识的弱化。

互联网的使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增强了青少年地球村村民的意识,有利于他们在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生存。另一方面,与这种“一体化”意识相伴的却是种族意识的弱化、民族认同感减弱、民族身份逐步模糊,特别是网上国外的信息占据了绝大部分,它们的观点和世界观会对青少年世界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4.网络的不良信息加剧青少年暴力犯罪行径。

网络是一个信息万花筒,既包括教育、学术尖端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也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的信息。我曾看到一篇报道:国外医学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些未成年人经常看暴力电影,后来观察发现,生活中不少动作都在模仿影片中的暴力行为。这项实验表明,过多的暴力场景和画面对人的潜移默化,而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尤甚。专家认为,过多的杀人游戏会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漠视和麻木。更可怕的是,这些心理、生理都未成熟的孩子,一旦在现实中遇到矛盾和冲突,暴力,这一最熟悉的方式,就成了首选。  原因分析

俗话说“看菜下饭,量体裁衣”,提出干预中学生网络沉迷的策略,首先要对中学生网络沉迷的成因作出恰当的归因分析,合理的归因分析,才可对症下药。青少年的网络心理障碍原因分析: 1.青少年独特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青春懵懂时期,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这就造成了他们身心发展的不平衡。这时的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怪心,对新鲜的事物充满了探索欲,也敢于向新事物挑战,,但缺少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使他们走上消极的道路。现在的青少年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缺乏与别人很好交流的能力,一旦在交际或学习上受挫折之后,便会对现实感到灰心失望,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他们会得到内心多种的需求,网络游戏可以使他们在一次一次的拼杀后得到自信心的最大满足和一定的成就感。QQ和MSN等聊天工具使他们可以尽情的和陌生人谈天说地,而无需任何的顾忌,也无需任何的责任感。他们躲避在网络虚拟的世界里,内心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和慰藉,致使他们在网络中长时间的不断的寻求快乐、成功、满足,由于自控能力很差,一旦接触网络,便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以至成瘾。

2.家庭教育的放任现代家庭大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就是家庭的中心,父母对孩子百般的宠爱,但因工作的繁忙忽略了孩子们内心真正的需求,亲子之间缺少内心的交流,孩子内心感觉到孤寂,他们便会转向网络世界中去寻找快乐和刺激。有的父母具有家长作风,不愿意听从孩子的意见,对于孩子具有的新思想和新观念无所适从,只有使用家长的权威压制孩子,使得孩子也只有在网络虚拟的空间里去实现自己内心的需求。不管是在粗暴的压制中,还是在百般宠爱下的过度的放任,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这种信号容易导致孩子沉沦在网络虚拟的海洋中,随波逐流,不能自己。

3.学校教育模式的落后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充斥着整个社会,也使得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却显得相对滞后。特别是德育教育,内容缺乏新意,形式缺乏创意,没有时代感。随着青少年主题意识的不断加强,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中,不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不重视教育内容的时代性,不重视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模式的落后。承受着升学压力的学校没有赶上时代的发展,把学生牢牢的束缚在刻板的学习上,让学生在深感压力的同时,却透不过气来,最后终于逃离到网络世界中去释放自己。学校的网络教育也相对的落后,也没有行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缺乏科学的引导和有效的管制,使得学生在网络消极方面的影响下迷失了自己。  个人建议

充分认识网络发展中的“青年问题”,对症下药,积极寻求良好的解决方案,本人提出以下对策:

(一)学校方面

1.培养学生是非辨别能力,加强自律。事实上,在我们的调查中,同学们表示学校对上网已经进行了一些具体指导,譬如开设讲座进行主题班会等。

2.把电脑作为学习的工具,比如本次社会调查报告,让我们进行人物采访、辩论会、资料查询等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同时,也利用了网络的优势。

3.转变学习方式 利用网络,课堂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的,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而不是将网络作为玩游戏、聊天的代名词,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4.丰富课外活动平时上学,除了教室、厕所、食堂,就是家庭也根本没有活动的空间。为了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我们希望学校:拓展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让学生查查资料,交流体会;另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社团,如我们喜欢的动漫、棋类、街舞等,尽量把课外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

(二)家庭方面

在调查采访中,一位同学曾说:“我妈连电视都弄不明白,更别提什么网了!”一位家长说:“这东西非常不好!弄得孩子整天心不在焉,严重影响学习。”因此,有的同学想尽一切办法撒谎,家长对我们也只有抱怨、唠叨,久而久之,导致我们中学生与家长因上网问题矛盾不断。调查显示,16%的家长认为该关闭网吧;62%的家长认为严格控制网吧纪律,不得未成年人进入;79%的家长坚决反对孩子上网吧。

作为家长,对互联网不应是拒绝而是了解,应从提高自身水平入手。这样,既可以了解孩子,又可以消除与孩子的代沟,增进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 同时,也要监督、控制学生上网的内容和时间,因为学生的鉴别力和自控力是有限的。为了防止中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家长应与学生建立安全上网规则。

(三)社会方面

1.加强对网吧的管理力度。.尤其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要细心检查,严格管理,阻止不健康的进口游戏泛滥,保护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同时要为中学生创造优良的网络环境,把电子游戏作为一项文化产业,组织开发具有我国文化特色、主题健康、情节生动、青少年喜欢的游戏产品。 2.改变投资导向。

目前各学校电脑设施陈旧,不能满足学生健康上网的要求,因此引导网吧老板到学校投资,由他们经营管理,由老师组织学生集体上网。这样既解决了学校电脑设施陈旧的现状,又使网吧老板获取回报,还解决了学生渴望上网和健康上网的需求,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3.多建立中学生喜爱的网站。

这些网站不是说教式的,而是有趣味,能吸引中学生,并能使中学生在“玩”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增添管理正规导向健康的论坛,让中学生能在其中畅所欲言,倾诉苦恼,发表对网站、老师、家长、学校的看法和建议,这样就能用中学生喜欢的方式,远离不良网站。  实践总结

我个人对网络的认识不是很深入,但是我知道凡事都有两面性的,网络也不例外。网络能给年轻一代带来更多的信息,如果青少年能正确利用,肯定有益健康,但是由于青少年的个性弱点,或多或少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对青少年的网络利用进行限制,特别是未成年人。

时代在进步,信息技术在发展,我们要端正上网的动机,千万不要雾里看花,我们要用的一双慧眼,把网络的利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让我们通过网络获取对自己成长有利的知识和信息,让网络这一新生事物在校园、在学生中间健康地成长。

第六篇: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青少年上网利与弊的调查报告 推荐度: 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推荐度: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推荐度: 大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推荐度: 中学生上网调查报告 推荐度: 相关推荐

关于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篇一: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学生一直都是备受家长、教师和校方以及社会教育机构等关注的群体,尤其是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接受信息最强的时候,因此对于中学生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现在互联网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其中有一部分人群就是中学生,对于中学生上网现在国家虽然有规范不让未成年人进网吧,但是通过一些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结果显示,这一现象依然存在。

据调查,大部分的中学生中,都是喜欢上网的。包括上过网的学生和没有上过网的学生,对于网络都是有种特殊的情结的。大多数的中学生上网以玩游戏的居多,尤其是男生,另外的一部分就是查阅自己爱好的相关信息,其次就是聊天,看电影,收发邮件,下载资料图片和看新闻之类的。

一些专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结果表明,大多数中学生上网的时间都是在节假日,有一部分是在放学后跟同学一起结伴上网的。主要的途径都是在家里上网,然后在是去网吧,或是同学的家里上网。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网络的触角伸向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毋庸置疑,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给人类的社会生产力带来了巨大的飞跃。“网络”已成了当今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衣衫快捷的窗户。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的中学生一族。对网络更是情有独钟,一“网”情深。然而“网络”在展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的同时,也打开了一个无限巨大的“垃圾场”的大门,对身心尚未成熟的中学生来说可谓“一半是馅饼,一半是陷阱”。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探究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告诉青少年应如何对待网络,让网络这把双仞剑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好帮手,让祖国的新一代茁壮成长。

三、研究过程

1、确定研究目的:提出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查找来了解有关青少年的一些信息。

2、整理数据:把调查的数据分析并整理,然后一一删减。

3、具体分析:整合数据,写成论文

四、调查方法

(1)问卷方法(调查范围:周围小区居民) (2)各种书刊资料收集 (3)网上查询(社会上的其他人士对于上网的认识) (4)组员讨论研究 (5)材料整理与编辑

五、调查研究

(1)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是15―17岁的青少年。调查发现经常上网的是男同学,几乎每天上网,偶尔上网的和从未上过网的女生居多。上网费用的来源多数人是节省的饭钱。大多的人在网吧上网。家长对学生上网的态度是少有约束。很少正确使用。上网的目的部分聊天,大多是玩游戏。上网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占少量。谈到对网络的看法,认为内容既有健康。也有不健康内容的占一半。所里据熟悉网站的名称都市游戏和歌曲网站。

(2)青少年上网的原因:

第一,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成人意识强烈,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什么事度可以自己处理,不需要别人的帮助。但事实往往相反,他们经常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娇宠惯了,

一点小小的挫折可能就会`令他们无法接受,具体表现为情绪波动比较大,控制情绪能力不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受挫折后情绪不稳定,使得这些孩子不自觉地去寻找一个能充分满足自己的世界,网络恰好为他们提供了这一条件。在网络世界里,他可以解决任何问题,他可以完全逃避现实,他的情绪可以得到充分的宣泄。 第二,家庭关系紧张,无法与父母进行很好的沟通是青少年选择网络的又一主要原因。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最关键的时期尤其需要来自父母的正确指导。很多父母更习惯于那种“家长命令式”的教育方法,忽视了青少年的叛逆心理。,造成了青少年偏要和跟父母对着干的局面:你们不让我打游戏,我偏要这么做。 第三,学习成绩差,自暴自弃。大多数沉溺于网络世

界不能自拔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比较差,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不到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往往会选择网络来满足自己。 第四。青少年自控能力差,冲动性强,一旦陷入网络游戏,明知会影响学业,但是却不能自拔。

(3)青少年上网的利弊分析:

(二)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影响

1.网络环境对中学生的积极影响

(1)中学生使用互联网有助于形成全球意识,强化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透过网络的窗口,他们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使视野空前开阔起来。全球意识的增强,适应了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对于中学生们今后走入日趋一体化的世界,显然是大有好处的。

(2)互联网为中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网络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学生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3)中学生使用网络有助于扩大交往的范围,促进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网络上,电子邮件、oicq、聊天室、bbs等把天涯海角、素不相识的人拉到“零距离”,在相互咨询、交谈、讨论、倾诉、请教的过程中,极大地满足了中学生们旺盛的表达欲、表现欲和社交欲。这对于舒解压力,保持青春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好处。

(4)中学生常上网,激发了对英语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学习热情。

2.网络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垃圾使中学生深受其害。

(2)中学生迷恋网络对学业产生冲击。

(3)网上聊天引发网恋,调查显示,6.7%的中学生坦言自己有过“网恋”行为(实际比例会更多)。网恋中存在许多情感陷阱,中学生往往是受害者。

(4)诱发中学生犯罪。上网费用入不敷用时产生邪念欺骗家长或者抢劫校学生钱物。这种现象现在时有发生,网上不健康的内容也会导致中学生的行为道德不规范。学生光顾不良网站,也容易使学生走上犯罪道路。

(5)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有些网吧环境较差,大量的基岩导致烟雾缭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有的学生上网时间太长,容易引发很多疾病。长时间上网不但对眼睛造成极大伤害,还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规律。有的学生为了上网常常节省午饭钱,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更可怕的是以导致心理疾病,这将给中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无法预计的损失。

(6)网吧管理问题依然严重,给中学生造成诸多问题。

六、解决中学生上网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吧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家庭上网的也越来越多,中学生上网的人数也呈不断增多的趋势。这是他们的权利,学校和社会不可能也不应该禁止。但是中学生正处于成长之中,他们上网弊远远大于利,特别是“不健康上网”给中学生带来了严重危害,我们必须对他们的上网行为给予关心、引导和教育,使互联网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为此,提出如下建议及对策: 1、加强各方教育。作为学校,如果只是强行禁止学生上网,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该变“堵”为“疏”,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典型事例,加强法制教育、网德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使学生彻底认清“不健康上网”的危害,注重引导学生“健康上网”。作为社会,通过各种媒体普及中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开设中学生心理咨询热线。作为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不要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强加干涉,配合好学校、社会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2、加强政府管理。要加强对网吧的审批,继续加大对网吧的检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对网站内容、上网时间和身份证等方面要细心检查、严格管理,阻止不健康的进口游戏泛滥,杜绝“不健康上网”情况的发生,保护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对非法网吧只是罚款了事,更不能就知道伸手向网吧收钱而疏于管理,使网吧经营出现秩序混乱的'情况,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3、加强网络管理,加大法制力度。对于境内境外一些非法网站加强监控力度,对于境内非法网站坚决取缔,对于境外网站进行严格过滤;制定专门法律,继续加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保护中学生“健康上网”。

篇三:关于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研究报告

前 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也不断加快,因此方便快捷的网上生活方式就成为了现代人的理念之一,特别是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便成为了娱乐学习为一体的“伙伴”、“导师”,赢得广大青少年的亲睐,但是随着近几年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网瘾”、“网络犯罪”也就应运而生,青少年的网络生活也面临巨大危机,作为祖国接班人的我们,更要学会合理运用网络。所以,我们小组为了更好了解并运用网络。就进行了这样一个关于网络与青少年的课题研究。

研究目的和价值

研究目的:

1、了解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情况;

2、找出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

3、给青少年提出一些合理使用网络的建议。

研究价值:关注青少年与网络关系,引导青少年合理正确使用网络。

知识准备

我国网络的发展:

1987年9月20日,前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跨越长城,走向世界”的电子邮件,自此,中国的网络便开始了迅速的

发展,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是世界网络用户最多的国家。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39.9%,且手机首次成为网民的“第一上网端”。

我国青少年上网的现状:

1、触网低龄化,相当一部分未成年人在初中前已经开始接触;

2、网络内容低迷不齐,部分未成年在网络浏览方面常会被“好奇心”所诱导;

3、未成年人网络建设缺乏长效机制,青少年常常出人网吧,网络会所等国家禁止未成年进入的场所;

4、未成年与成年人在网络认知上存在巨大差异,部分家长对网络方面的知识不足,过分否定网络,造成孩子与家长隔阂。

5、未成年相当一部分拥有自己的手机,手机上网成为青少年的重要网络生活之一。

研究过程

走访调查:

趁着暑假,我们小组成员来到了学校附近的几处网吧进行调查。

网吧中,未成人大大多于成年人,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某网吧中52个座位,49座满。有3名成年男性,1名成年女性,剩余全部为未成年。

未成年人中男生略多,占到4左右,女生则略少。根据身高观察,小学生初中阶段的学生众多。发现这帮学生中上网内容大多是游戏,暴力倾向是玩游戏的主流。为了更加了解未成年上网吧的思想,我们向他们提出几个问题,幸运的是他们回答了我们。 当我们问及他们对网吧的看法时,有3的学生认为外面网吧安全情况还可以,则认为有些让人担心。 当问及家中是否有电脑时,吃惊的是将近3的学生家中有电脑,问及为什么到网吧上网是,有90%的学生说上网吧是为了放松,摆脱父母的压力。

我们又问了关于上网吧的经济来源时,有78%的学生是积攒的零花钱。

问卷调查:(对象:学生)

1、您的上网时间是多少?( )

A 不足1小时 B 1至3小时 C3小时以上

2、您的上网地点是( )

A 网吧 B 家中C 其它地方

3、您上网浏览的内容()

A 玩游戏B 聊天 C 查阅资料或其它

4、您多长时间上一次网( )

A 每天B 一星期C 更少

5、对网上结交朋友的态度:

6、您认为网上内容的真实性:

7、您父母对你上网的态度:

8、网络带给您的影响: 我们发放“未成年人上网状况”的问卷调查共计150份,回收120份,有效问卷115份。根据调查结果显示。

1.有23%的学生是不足1小时的,69%则在1至3小时之间,另有8%的学生上网时间是3小时以上。

2.有将近2%的学生上网地点在网吧,家中以及其他地方占3%.

3.在上网内容方面有75%的是玩游戏,将近15%在和朋友聊天,10%的人在浏览网页,其他事。

4.在暑假,有40%的同学是每天上网,60%是一星期或更少。但在上学期间,70%的同学一星期上一次网,30%不上网或更少。

5.有55%的同学在网络交友方面抱着随便聊聊的态度,38%的同学认为与现实朋友不一样,7%认为不是真正的朋友,13%有网络外与朋友见面的经历。

6.69.3%的青少年认为网上的内容50%的真实,24.6%的同学认为网上的内容80%真实。

7.70%的家长是拒绝孩子上网的,16.5%的学生家长是让孩子能合理上网,13.5%的家长对子女上网不闻不问的。

8.有87%的同学认为网络是正确的发明,能给自己带积极,带来活力,自从上网后,生活变得更加充实丰富,学习也会变得相对轻松,只有13%的同学认为上网会让自己他人变得消极,造成朋友疏远,成绩下降等情况。

统计分析

1、 基本情况:

调查对象是12―17岁的青少年。调查发现经常上网的是男同学,在暑假,几乎每一星期上三四次网。偶尔上网的女生居多。上网吧的费用来源多数人是节约的零花钱,上网的目的部分是聊天,浏览网页,大多数是玩游戏,上网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占少量,谈到对网络的看法,认为内容既健康,也有不健康的。

2、青少年上网的原因

少年进入青春期后,成人意识强烈,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小大人了,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处理。但事实往往相反,他们经常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再加上现在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娇宠惯了,一点点挫折可能就会令他们无法接受,具体表现是情绪波动大,控制情绪不强,使得这些孩子不自觉地去寻找一个能充分满足自己的世界。

《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调查报告(范文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