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报告样例5

时间:2022-05-03 16:58:13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22136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报告样例5》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报告样例5》。

第一篇: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总结

为深入了解我校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把握其思想脉搏,探索教育规律,为学校开展教育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我德育处会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先后组织初一,初二年共500多位学生就中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问题进行调查。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

1、思想品质:包括当代中学生的爱国情感、理想信念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的关注程度。

2、道德品质:包括当代中学生道德品行的养成,以及道德判断、法制观念形成的标准和依据。

3、心理品质:包括当代中学生文明素养水平、心理健康程度和青春期人格取向形成的原因,以及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种种烦恼。

4、生活品质:包括当代中学生对网络生活的认知程度、消费观念的形成原因,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特性养成的背景因素。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积极的思想道德状况

学生的思想道德基本表现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生活品质等几个方面。调查结果反映出大部分学生信念正逐渐成熟,思想道德修养等正向健康积极方面发展。主要表现在:

(1)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现实,具有浓厚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情感。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当代中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民族尊严感,绝大部分学生对祖国都抱着一种正确的情感和态度,能热爱的祖国,对社会的关注度高。其表现为:①作为一名中国人,有75.86%的同学感到骄傲和自豪;②有95.57%的同学认为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责任;③对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前景的看法中,充满信心的占96.85%;调查结果还显示,中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特别是社会热点问题是比较敏感的,而且他们对社会热点表现出的关注倾向也是与他们自身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的。

(2)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调查中,大多数学生都重视个人社会价值的体现,能摆正国家,集体和个的利益关系,42.36%以上的学生选择“为国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56.65%的学生选择“权衡利弊,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在对“您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看法时,60.59%的同学选择“诚实守信”、54.19%的同学选择“待人真诚,善良宽容”、30.54%的同学选择“自尊自强”。在问到:“看到有人做出损害学校或晋江形象的事,你会怎么做”时,33.99%的学生选择“主动上前劝阻”,36.45%的学生选择“视情形而定,能劝阻的就劝阻”,只有0.49%的学生选择“与我无关,视而不见”。在对自己的信仰问题上,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出正确的认识,如在入团或入党的问题上有72.9%的学生认为是积极上进。在社会公德意识上大多数学生反映出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如在买东西时,如果售货员多找了钱,91.63%的学生选择“主动退还”,在拥挤的公交车上,遇见老人、孩子或孕妇时74.88%的学生会马上起身让座。在学习方面,我校58.62%的学生在学习上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当他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不上别人时,选择“佩服他,并努力赶上”; 34.48%的学生选择“发展自己的特长,在其他方面超越他”。在课余生活方面,大多数学生能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并对这些活动产生了极大关注和热情,如对“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看法上,80.3%认为很好;对班级组织的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64.53%的学生选择“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3)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和法制意识显著增强

调查显示,中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明显增强。在他们回答“将来你选择职业的标准可能是什么”时,有56.65%的人认同的是“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否发挥个人特长”,有18.23%的人认同“职业将来的发展前景”,有16.26%的人认同“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在回答“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很大的挫折和困难,你的态度是什么”时,选择“相信自己,征服困难”的人占了61.58%。另外,从他们对学习态度的认同中,也可以折射出这种主体意识的增强。在回答“你的学习态度主要什么”这个问题时,46.31%的被调查者认同“有选择地学习和吸取老师和同学的知识”,39.41%的人认同“根据自身特点,攻已之长,补已之短”,两项之和为85.72%。

至于合作意识,在问到“对班级举办的联欢会、运动会等活动,你会怎么做”时,有64.53%的人选择的是“积极主动参与活动”。 在问到“当你和别人发生矛盾时,你会如何处理”,有62.07%的被调查者表示要“沟通交流,化解矛盾”,有33.5%的被调查者表示要“宽容、忍让他”。在问到“老师与你商量,将你的座位调到学习较差的同学旁边,你会怎么想”时,有39.41%的人选择的是“欣然接受”,表明大多数学生的心胸是开阔的。

与此同时,他们还表现出较强的法制意识。当问到“在上下学途中,当穿越马路遇到红灯时,有87.68%的学生选择“严格遵守交通法”。

此外,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我校中学生还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 在人际交往中能较好的处理老师、父母、同学之间关系。如在问到“当老师教导您怎样做人与父母教导不一致时,你的选择是什么”时,有63.05%的被调查者表示 “谁对就听谁的”;在问到“在街上遇到曾经教过你的老师,你会怎样做”时, 有85.22%的被调查者表示 “主动问好”;在问到“你与父母交流吗?” 有45.32%的被调查者表示 “主动交流”,有40.39%的被调查者表示“视情况而定”;在问到“每天进出家门时,你会怎么做”, 有89.16%的被调查者表示 “主动和父母打招呼”。在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有40.39%的学生认为“应当继承,并由成人发扬光大”,另外有55.67%的学生选择“努力了解,并从我做起”。在网络普及的今天,大多数的学生能较好的利用网络抵制不良内容的诱惑;在学生对德育工作的态度和要求上,47%的学生认为对其影响较大的是“先进人物的事迹”,33%的认为老师的言传身教对自己的影响较大一些,29%的学生则认为是“思想政治课”对自己的影响较大一些。

从以上数据上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学生能够胸怀祖国,紧贴时代,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兴趣广泛,体现了新时期中学生鲜明的特征。

2、消极的思想道德状况

调查结果同时也反映和暴露出当前我校学生存在着一些令人忧虑的状况。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思想品质上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是缺少远大的人生抱负。调查表明,在学习动机中,48.28%的学生是为了“出人头地,提高社会地位,过好日子”,2.96%的学生学习是“迫于社会父母的压力”,1.97%的学生说是“没目的,得过且过”,只有46.8%的学生是为“国家和社会进步做贡献”。在职业取向上,56.65%的学生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能否发挥个人的特长” ,16.26%的学生选择“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18.23%的学生选择“职业将来的发展前景”,只有8.87%的学生选择“职业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另一方面是思想观念上带有明显功利主义。调查中,关于“考试时,老师因故离开时你看见有人作弊,这时你会怎样做”,有48.28%的学生选择“与我无关.”。

(2)、道德品质上出现一些偏颇。

调查表明,现在学生的价值观更加突出“利益”二字,现代青少年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并把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奉献统一起来,对奉献与索取统一的要求更为实际。调查中,关于“奉献和索取的关系”中,有31.53%的学生表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12.32%的学生表示“奉献与索取应该完全相等”。在问到用非正当手段能解决你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你会采用吗?有30.05%的学生表示“可能会”。而对于“面临生活困境而采取不道德的行为获取钱财”的现象,你的看法是什么?有9.85%的学生表示“赞成,我也可能这样做”。调查还显示,目前少数中学生公德意识淡薄,缺乏诚信。如在问到:你是不是一个“做错了事勇于承担,绝不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的人?25.62%的学生“视情况而定”,4.93%的学生回答“不是”。这些数据表明了道德实践资源短缺制约了道德水准整体提升。调查还表明,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大。在对当前道德生活状况的看法调查中,55.67%的学生认为“部分人的社会道德不好”,11.33%的学生认为“完全认同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现象严重,对这一社会问题的治理缺乏信心”。

(3)、生活品质方面存有不良倾向。在调查中还发现爱攀比、摆阔气、追求时尚等已成为当今一些学生的通病。

3、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因素

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个人特质。它包括个人的生理特质和心理特质,是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内在因素。 二是家庭因素。中学生在家庭中与父母发生长期的面对面的互动,父母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文化素养和生活方式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是很大的。

三是教育因素。学校教育以其自身的特点在塑造学生思想品德方面显得更有优势。学校教育具有正规、系统的特点,它不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基本理论的灌输,而且还为学生提供培养思想品德的各种训练。学校教育有明确的目的性,即培养四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而且学校教育有专业的老师,科学的教材并在学校这个专门的环境中集中、系统的进行,因此更具有科学性。特别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青年学生思想品德不断有新的要求,品德教育必须适应这种社会变迁的需求,学校与家庭比,对社会需求的反应更灵敏,而且也能更及时地把握方向,更新内容,紧紧跟上时代的脉搏。

四是社会心理因素。当代中学生时刻受着各种大、小气候的影响。这种种大、小气候主要是各种社会心理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大众传媒和舆论的影响。在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瞬间万变的时代,学生接受信息渠道便利畅通,每天都沐浴在信息之雨中。而大量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大众传媒和舆论来传播的,因此大众传媒和舆论已经成了影响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中充斥着许多不良信息,将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社会风气的影响。尤其是在信息时代,校园是八面来风。各种社会风气、社会潮流一阵阵地涌向校园里的莘莘学子们,他们去看、去听、去比较、去鉴别、去模仿或摒弃,这个过程就是在社会风气吹动下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学生们虽然身在校园,但是眼睛却已经开始密切关注着社会,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社会为参照物来调整自己的品行。

3、校风、班风的影响。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良好的校风对于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就如同适宜的水温条件对于正在萌芽的种子一样重要。另外,中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友、娱乐等等大部分活动都是以班集体的形式进行的,他们每天的大部分时间也都在班级这个环境中度过,因此班级是他们的主要的活动空间,班风对他们当然也很重要。

4、同龄群体的影响。同龄群体包括同龄朋友和同学。美国心理学家阿希通过实验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旦个体处于群体之中时,就与该群体融为一体了。当他独自一人时,他可以以一种十分冷静和明朗的态度看待某一事物,但是,一旦置身于某一群体而且该群体表现出自己的倾向时,他就不再单独地依赖自己的判断看待事物了。实践也证明,从众行为大量存在,尤其是朋友圈或其他同龄群体里,群体取向的压力是相当明显的,许多同学都不愿意孤立于群体而独行。

中学阶段是人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奠基的关键时期。若在这一时期思想品德教育的失误和欠缺,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和缺憾,并给社会稳定和社会发展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加强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四、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对策

由于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工作也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要靠学校的努力,也要靠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制定和实施好德育工作的方案:

1、加大新课改力度,强化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

加强和改进中学生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加大新课程改革力度,强化课堂教育的育人功能。要切实改变“重智轻德”倾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如课堂教学应增加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内容,注意密切联系实际;要遵循学生认识、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身心特点出发安排教学内容;教师要在教育观念、知识结构、能和结构、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上适应新的需要。另外,要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德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等有机统一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分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学德育课程体系。

2、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德育体系,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家庭和沟通。学校尽管是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社区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社区各方面进行沟通,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之间的常规联系,以使“三教”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如可通过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建立家校必要的联系制度。二是要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全面参入的德育评价体系,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道德水平、道德行为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教育者再根据评价结果发现受教育者哪些方面存在缺点和不足,以便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增强德育针对性,提高德育的实效。

3、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校德育内涵。

德育具有实践性,必须注重实践教育。因此,学校德育必须走出以教师和课本为主的课堂教育模式,走向实践,走向生活,在生活实践中去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我们要从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中学生身心特点及成长成才实际需要出发,围绕全面提升中学生综合素质,开展富有成效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活动,使青少年在实践中开阔视野,磨练意志,增长才干,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既极大丰富学校德育内涵,又增强了学校德育的实效性。

4、积极做好各种宣传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我们要做好各种宣传工作,让全社会都积极营造有利于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修养的环境。一是文化部、公安部与当地管理部门联合起来,加强管理力度,把《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落到实处,使网吧管理走上正常化轨道。二是主要教育网站要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开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网页、专栏,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育活动。三是要加强校园内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充分发挥学校管理教育的功能,如在学校的网站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书,倡议全体同学:①不进网吧玩游戏;②进网吧上网必须征得家长同意;③上网要上健康网。四是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高科技教育手段,拓宽思想教育的渠道,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

总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了解并掌握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品质,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我们要理清新课改的工作思路,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勇于探索,积极构建新型德育体系,为学校德育的改进提供科学的理论,使学校德育走向现代化、科学化。

第二篇:关于寒假社会调查报告

在放寒假期间我参加了xx乡xx村的几项调查活动,在调查期间让我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收获的喜悦,在实践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我们调查了xx村受教育状况村民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1%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13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6岁,但有50%的孩子八岁才开始上学。

我们还调查了农民的生活状况,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肉制品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100元以下。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能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周家村的乡亲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学的时候;当你听到*说砸锅卖铁也得上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地给老少边穷地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些歧视成份呢?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农村的学生我才说这样的话,而这是我们调查的真实情况,而且在这一方面我以过亲身的体验。

从开始调查到调查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了农村对知识的渴求,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深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xx村的父老乡亲们做出贡献。但是对于有一些想法我只是想得到却无能为力帮助他们,然而现今我们只能在宣传xx村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以前该村是连乡村公路都没有通,目前,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养猪和种土豆,公路以到了村公所,这样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赚钱机会,比如,他们可以种很多的土豆,还可以养猪,养牛销售出去。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勤劳动。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薄弱,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时,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我们调查完了以上的项目后我还又参加了xx村的雪灾调查,自xx年1月中旬以来,持续肆虐的强降雪使我们村遭受了史无前例的*雪灾害,在我和村委会的参观过程中他们主要是调查了,雪灾对越冬作物的影响,我村小麦已陆续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今年大雪暴雪天气过程对我村的小麦的降雪量和低温程度基本正常。到目前为止,降雪过程对我村冬小麦生产利大于弊。有利因素为,首先,处于越冬期的冬小麦且有积雪覆盖,减轻了冻害发生;其次,气温降低减缓小麦旺长的势头,有利于改善群体结构,低温过程冻死一些晚弱苗,群体结构更趋合理;第三,低温大雪降低越冬的虫口密度,抑制病害蔓延,对减轻来年病虫害有利。竹子:目前,这次大雪、暴雪天气主要对我竹子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我村偏高一点的社所有的竹子都压段了,还有在我村威林寨的一片松树林全被压段,主要危害首先是降雪持续时间长,雪量过大,竹子和松树较高和叶子很多而且脆弱的植株体经不起重压造成茎杆折断等机械损伤;二,由于气温较低,树木上的*挂易造成其枝条压裂、压断和压倒。在个别的社家禽大棚也有倒塌现象。还有一些是连住房都被雪给压塌了。

对养殖业的影响:寒冷天气使牲畜大量失热,增重速度下降,幼畜、病弱畜、家禽往往经不起寒流降温而造成死亡。羊场场房、圈舍倒塌。在二月一日的一天我和xx乡的几个领导及xx村委会到xx村西洋平社去参观那里的受灾情况,那里的村民说他们家的母猪生下了十四只小猪由于天气的寒冷被冻死了十二只,只活了两只,按今年的物价他们家就损失了7000元左右。还有的是刚生下的小羊羔以被冻死,这西损失都很大。通过村委会调查后xx村委员会发动所有的农民及时清除各类林木,特别是常绿树木、经济果木林、苗木枝梢的积雪、*挂,防止压折造成损失。及时处理断裂枝干,对完全折断的枝干应及早锯断削平伤口,涂以保护剂,以防腐烂;对已撕裂未断的枝干,不宜轻易锯掉,宜先用绳索吊起或支撑起,恢复原状,受伤处涂以保护剂并绑牢,促其愈合恢复生长。同时要及时施肥、恢复树势;树体伤口多易引起病虫害,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林地、果园地的田间积水也要尽快排除,防止涝渍和冻害。在这一次受灾拯救过程中xx村会的书记他是我们全村的榜样,他和村民们吃住在一起,奋战在一起。在抗灾一线,他废寝忘食,身先士卒,带头苦干;在办公室,他通宵达旦,运筹帷幄,不知疲倦,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名领导干部敢于战天斗地的勇气与魄力,他忘我工作的精神深深感染和鼓舞了农民的斗志,在他的带领和指挥下,参与抗灾的广大农民群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的胜利。他不仅是我的偶像而且还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

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之一。

社会上的很多东西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增长我们的才干。

还有淳厚民情和朴素民风中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难以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实践以充分*,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于寒假社会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第三篇: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报告

现在社会发展迅速, 人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为了了解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并对此作出客观评价,我们于教育实习期间对中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我们问卷调查的内容分为七个部分:国家大事、人生观价值观、法律、心理、社会公德意识、社会家庭校际德育环境的影响、学生思想状况现状。每个方面通过5道题的考察,了解了现在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德状况。结果如下:

(一)国家大事

国家大事的了解,是对国家热爱的表现,也是培养中学生国家意识、爱国情感的重要内容。根据调查所得,如图:

以上数据表明,在男生中对国家大事的掌握情况,80%是熟悉,15.4%了解,4.6%是不知道;女生中熟悉的占86%,了解占8%,不知道占6%。可见,中学生对国家大事的了解还是非常充分的,有着很高的爱国情怀。另外,男女相较,女生对国家大事的关注程度略高于男生,但基本处于持平状态。

(二) 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是极端重要的,是人生的方向。根据调查所得,如图:以上数据表明,在男生中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的占11%,60%是将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29%是两者兼顾;女生中个人利益为重的占9.6%,集体利益为重的占60.2%,两者兼顾的占30.2%。可见,中学生中大多数还是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个人利益高于集体利益,这也是我们要关注的。另外,男女相较,基本处于持平状态,可见是一个非性别差异的问题,较为普遍。

(三) 法律

当今的社会是法制的社会,作为未来的主人,中学生更应该掌握法律知识,更好的保障社会的安定。如图:

以上数据表明,在男生中对法律知识熟悉的占73.5%,19.5%是了解状态,7%对法律知识不怎么知道;女生中对法律知识熟悉的占80.2%,14.2%是了解状态,5.6%对法律知识不怎么知道。可见,中学生中对法律知识的掌握还是可以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有部分学生对法律还不了解,所以要加强教育。另外,男女相较,女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优于男生,可见,法律知识的教育男生更加需要。

(四)心理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心理健康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出现在中学生中,我们针对这一点,来调查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调查结果如下图: 以上数据表明,在男生中心理健康的占47.7%,47.6%是心理亚健康状态,4.7%是心理不健康;女生中心理健康的占60.3%,35.9%是心理亚健康状态,3.8%是心理不健康。可见,心理健康问题是青少年教育中所存在的一大问题,现在的学生心理亚健康的不在少数,而心理不健康的数据呈上升趋势。另外,男女相较,男生心理健康方面尤其欠缺,是一个应该高度引起注意的问题。

(五)社会公德意识

中学生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大多数明礼诚信,遵守社会公德、环境道德。中学阶段,升学压力加大,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道德敏感性下降。而我们就想通过调查证明是否符合这一现象,调查结果如图:

以上数据表明,在男生中社会公德意识强烈的占71.6%,公德意识一般的占22.8%,5.6%是公德意识薄弱的;女生中社会公德意识强烈的占78.8%,公德意识一般的占19.6%,1.6%是公德意识薄弱的。可见,中学生中公德意识还是强烈的居多,但也存在以上提到的问题,从数据中可以看到,不只是一小部分人公德意识一般乃至薄弱,所以公德意识的提高也是一大重

要问题。另外,男女相较,女生的公德意识要比男生来的强烈。

(六)社会、家庭、校际德育环境的影响

人是社会性动物,容易受外界影响。良好的德育环境对于中学生良好德育品质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建立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德育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调查如下图所示: 以上数据表明, 目前所处的德育环境对男生正面的影响占64%,负面影响占6.5%,29.5%是认为没有影响的;德育环境对女生正面的影响占60.9%,负面影响占9.6%,29.5%是认为没有影响的。可见,目前中学生所处的德育环境对其影响正面居多,但是认为没有影响的也占较大比列,所以德育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还是需要加强的。男女相较,基本处于持平状态。

(七)学生思想状况现状

这块内容主要是针对中学生目前的思想状况做出一个诊断,是较之前调查模块更为具体与实际化的,贴近生活,源于真实。调查结果如下:

以上数据表明, 目前男生的思想状况良好的占67%,一般的占23.2%,9.8%是不佳的状态;女生的思想状况良好的占78.6%,一般的占16.5%,4.9 %是不佳的状态。可见,目前中学生的思想状况还是比较乐观。男女相较,女生的思想状态优于男生。

结论

这次针对128名初中学生,其中男生43名,女生85名的调查,通过35题7大方面的测试,得到了一些统计数据(见附表)以及一些现象,说明中学生的政治倾向总的来说是好的, 对祖国有着较深厚的感情。但个别同学对祖国情感淡漠,这一点是我们所要提高警惕的。 而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体来说是健康向上的,但受社会现实的影响,少数同学思想观念中出现一些消极成分。而对于法律知识的普及,大方向上还是不错的,但从本次调查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法律知识淡漠,这种情况必须尽快处理,否则就会“亡羊补牢,为时晚矣”。中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品质基本健康、良好,但有少部分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或师生、同学关系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反映在个性心理品质方面有诸如嫉妒、胸襟狭窄、抗挫折能力差等问题,这就需要德育环境也就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以及本人共同努力,帮其克服。 参考文献:

1.《河南省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罗兆夫,张秀传,《中国德育》,2006 年1 月

2.《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调研报告》

余逸群,《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 年9 月

3.《济南市中小学生思想、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

石秀芹,《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第17期

4.《浙江省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蔡志良,朱坚,《青年研究》,2000 年第7 期

5.《从幼稚走向成熟———浙江省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

蔡志良,朱坚,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第四篇:关于社会风气的调查报告

目录

一。 调查时间和地点 二。 调查缘由和意义

三。 调查团队和人员分工说明 四。 调查方法

五。 数据统计及相关资料分析研究 六。 调查报告内容 七。 调查结论与政策建议 八。 附录

一。调查时间和地点

1。 在南昌航空大学,发放问卷进行问卷调查,时间为2010年12月28日至12月30日

2。 在不同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婺源县某村庄,彭泽县城,上饶县某村庄,南丰县某村庄

3。 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源

二。调查缘由和意义

有感于思修老师让我们思考的三个问题:

1。 当今*社会功德状况存在严重问题,请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为我们的社会功德建设献策;

2。 依法纳税是规定的公民义务。可是现在很多人不易逃税漏税维持,反以之为能为荣。请问这一现象的社会根源有哪些?要改变这一现象,我们要从哪些方面努力?

3。 日益严重的官员*是当前我国存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请问其原因有哪些,*现象衍生出那些严重后果。

*社会功德缺失,逃税漏税,*这三个问题反映出*社会风气存在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调查,探明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的原因,希望通过调查能提出可*作*建议,以望当局及社会关注。通过对社会风气的调查,一定能够解除某些人的疑虑。

三.调查团队及人员分工说明

四。调查方法

1。 在互联网调查,通过互联网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查阅网友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因为调查对象是*社会,对象较大,对经济状况有限的我们而言,通过互联网调查是最简便的方法)

2。 在南昌航空大学校内发放调查问卷经行调查

3。 与同学聊天,询问他们对于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的看法与建议。

五。数据统计及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

1。2007年常规*调查报告,07年*人幸福感较06年整体下降 2。08年将民众不满程度提高归结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3。在38项衡量幸福感的并非是物价上涨的问题,而是社会风气问题 4。在18个城市的1000位受访者中,约八成不满社会风气 5。近七成的人认为善良正直的人长吃亏

6。上海一所教育学院抽样调查的7600多名中学生的道德状况结果18%的学生对[只要有利于自己就不折手段"的极端利己观持赞同态度。还有一班的学生对[别人*"表示宽容。

7。49。4%认为改变外貌就可以改变人生。 8。网络调查结果:

9。学校调查问卷结果:

此次调查问卷共分发30分,收回27份,有效23份,其中2份多选无效,2份所有选项全部选a或c无效。

在南昌航空大学学生的思想并没有很糟糕,他们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还是愿意伸出援助之手。但对于官员*现象几乎100%的达成一致意见:官员*现象很严重,对当地*不是很满意。 问题分析:

发放的问卷过少,导致对于很多问题没有一个准切的结论。在下次做调查问卷时要注意对于不同的调查主题,要发放相应的问卷数,以避免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相差太远。

10。实地考察的总结

彭泽县城的实地调查(主要是对于乞讨现象的考察)

根据实地调查、观察,与乞讨人员面对面访谈对当前彭泽城区存在的乞讨现象和乞讨群体现状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

1、是乞丐的身体状况。现有乞丐中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患有各种疾病或伤残,残疾严重的占一半多,这些伤残病人有不少同时患有多种伤病,只有很少一部分曾经医治过,而且都没有治好;大部分的乞丐,尤其是外来乞讨者,则多为四肢健全者,而且还有其他的谋生能力,但他们并没有或愿意凭技能为生。

2、是乞丐的*别年龄。乞丐群体中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有青壮年,还有儿童和婴儿,其中以老人和儿童居多,青年相对偏少,女青年尤其少;在所有观察到的乞丐中,男*比例略高于女*。

3、是乞丐的行乞方式。调查的乞丐中有少数被动行乞,默默等待公众施舍同情心,更多的则采取主动行乞或是两种方式同时运用,其中有一部分采用强乞行为纠缠被乞行人。社会大众对乞丐的评价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乞丐行乞方式的影响。

六是乞丐的活动场所。一般为城市的繁华地段,以车站、码头或高档活动场所居多,有不少在学校、居民区行乞,也有乞丐在火车上行乞。确因生活困难而出外流浪乞讨的人,一般只在本省、本市邻近地区的县城或较富裕的农村乞讨,很少到大中城市乞讨;而以乞讨为职业和生财之道的,则主要前往经济发达地区、旅游胜地、外宾和港澳同胞较为集中的地区及其他大中城市。

4、是乞丐的行乞时间。在大中城市中,乞讨现象有季节*变化,春夏多,而

天寒地冻时少;行乞时间一般从早上九十点钟到晚上六七点钟;从乞丐的乞龄看,有刚入行的新手,也有经验丰富的老手。

5、是乞丐的个人情况。一些乞丐在叙述自己的个人家庭问题时,表现出明显的心存疑虑,不愿回答或不愿表达真正的或详细的情况,尤其是在家庭问题、婚姻状况、子女数量方面不愿多谈;对行乞原因则愿意多说,但可信度较低。 6、是乞丐的日常生活。差不多一半的乞丐能保*自己每天吃饱饭,同时,他们的[工作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占近一半;在住宿上,乞丐基本上没有固定的地方,季节、天气、治安等变化影响着他们的栖身之所,也有人能够租房度日,但为数较少;有将近一半的乞丐说自己有充足的衣物被褥,实际上所谓的衣物被褥只不过是一件大衣或一床破被。

7、是乞丐的未来考虑。有近一半的乞丐声称自己打算离开现在的乞讨地点去外地谋生,或者准备回到家乡,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准备过一段时间再说,也有的要等到挣了钱以后才走,只有极少数想立刻离开。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乞丐表示要一直干下去,而更多的人倾向于[金盆洗手",这部分人中有一半以上的人觉得回家种田重*旧业好,还有一些人准备在大城市找一份工作来谋生。

婺源县某村庄的实地考察(主要是农村赌博现象的考察)

一、在村子里泛滥现状:几乎每家都参与,每家都死不悔改。从白发老人到顽劣小孩, 从普通老百姓到一般干部, 从学校老师到学生, 很多人已经成了* 的热衷者。一些农村地区生活出现了新的交流热点, 那就是言出必码 。 二、分析社会成因

1、暴富心理, 迷信思想。我国农村地区受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落后腐朽思想以及小农意识的广泛影响, 村民整体思想文化素质偏低, 思想*水平不高, 相信迷信, 否定科学,而且心存发横财思想。这种严重的投机心理很容易使人丧失理智。很多赌徒痴迷地认为,*的中奖号码是可以被猜中的, 相信冥冥之中有股力量在帮助其发横财。同时, 翻本心理使赌徒就像吸毒一样沉溺其中, 难以自拔。 2、 劳动力过剩, 经济不满足。农村出现了一定的剩余劳动力; 而农业传统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并没有得到转变,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农民的生活方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相对贫困的生存状态和大量的业余时间促使他们去寻找发家致富的机会。

3、法规滞后, 意识淡漠。对参与*人员的处理上, 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定*不明、不完善、滞后, 处罚较轻, 使*民有空可钻, 使码庄无所畏惧。甚至, 很多*民认为, *赌博不属于违法行为, 可见其法律意识薄弱,分辨能力差。他们认为, 既然*可以卖福利*、体育*, 那么投注*也无可厚非, 加上*赌博的违法本质没有像杀人、抢劫等血淋淋的刑事犯罪那么直观明了, 在参赌群众的潜意识里根本就没有明确对*赌博和聚敛钱财这一本质的是非判断, 相当数量的社会群体以一种模糊的意识参与到这种违法的活动之中。

4、空闲生活单调, 文化水平低下。调查发现, 农民在闲暇时间里, 看电视、打牌、唠家常占前三位, 常年单调的生活方式显得乏味, 精神过于空虚。另一方面, 农村的整体文化水平相对低下, 一些农民对49个数字的排列组合机会及中奖概率等风险与效益关系的认识并不深刻, 加之他们的思维方式没有受到社会规范和思维规律的限制, 容易进入一种如痴如醉、走火入魔的幻想中。 三、危害

1、扰乱生产秩序, 摧毁经济基础。*殃及之处,农怠于耕、工疏于做、商懈

于市, 甚至学生辍学, 严重影响了社会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

2、诱发刑事案件, 危害农村稳定。在*赌博中,绝大多数*民处于亏损状态, 为了能够翻本, 有的拿出了家中全部积蓄, 甚至将春耕费用或孩子的学费用来赌博, 使很多家庭因此破裂、毁灭, 并导致民间高利贷重新抬头; 有的在倾家荡产后不惜铤而走险, 走上了犯罪道路, 如盗窃、抢劫等; 有的赌徒经不起严重亏损、负债累累的打击, 竟跳楼、服毒自杀。

3、歪曲生活观念, 破坏精神文明。*只凭运气而不靠劳动的发财方式, 改变了相当一部分农民心中过去劳动光荣的观念, 使得崇尚劳动的社会道德体系开始崩溃,进而导致封建迷信的盛行。 四、建议与思考

对于*光靠打击取缔是远远不够的, 相反有[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之势。因此,应该积极宣传疏导, 引入体育*等合法*, 以满足广大农村*民文化、心理需求, 以排挤*等非法*, 防止国家资金和税源的流失。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4%,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不可忽视的大市场, 但应*惕在发行体育*时切忌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过分夸大中奖的范围和奖金的数量, 甚至不惜违反规定采取超面值销售办法, 诱发投机和赌博心理, 对人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产生负面影响。因此, 要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体育*法规, 确立符合农村实情的奖励制度,还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与监督, 真正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水平, 适度发行符合农民需求的体育*。

六、调查报告内容

首先,说明一下何谓[社会风气"。[社会风气"是在某种社会心理的驱使下或某种价值取向的引导下,整体或局部社会在一定阶段所呈现的风尚、风貌。为一定社会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行为模式、道德观念及时尚要素的总和。 从数据的统计看,显然从改革开放以后,社会风气有大幅的恶化,而且绝大多数人都不满于当前*的社会风气。出现了虽不满当前社会风气却苟和于社会种种潜规则的尴尬局面。

媒体和海归华人经常将*目前的社会风气概括为[浮躁"。心理学认为,浮躁是一种冲动*、情绪*、盲目*织的病态社会心理,内核带有明显的短期*和利益*。笔者认为这样的评价是相当精辟得当的!黄赌毒、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逃税漏税、*种种不良风气的兴起,无不是由于整个社会这种浮躁的心理。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的一个转折点。在改革开放前的*时代,整个社会处于一个近乎被*的理想主义状态,为*主义而奋斗。虽说*主义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实现它

恐怕尚需时日。但那种为了正义。为了全人类的幸福甘愿牺牲。那种精神,都是非常值得甚至是非常光荣的。像为*服务的张思德,艰苦奋斗的王进喜,无私奉献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等等。无不是那个时代的代表。所以祖辈都说,他们那个年代是贫穷,但思想境界却是高的。

伴随改革开放,带来经济繁荣,社会发达的同时,竟然是随之而来的*、势利、冷漠、自私的全民认同化。[一切向钱看"笑贫不笑娼几乎已然成为人类社会堂而皇之的社会准则。*的公民由为*服务转为了为**服务,他们

以富豪为榜样,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世风日下,一切向钱看。由此网友称*现在的社会风气比我国古代的北齐--可以花钱买命!

调查当今*社会的价值取向,其排名是这样的:金钱>权力>人际关系>知识技术>投机。我们可以见得,在大多数人眼中[金钱"、[权力"、[人际关系"是很重要。在他们眼中[权力"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取得[资源"的有效途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获取[资源"的方式。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获取[资源"。如果你明白了[一切向钱看"这句[真理",你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这样看。 在整个*社会,拥有财产的多少,已经成为判别一个人是否成功最重要的标准。而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希望,最具有可塑*的年轻人,也是不容乐观。*大学的沦落,看看如今的北大,与历史上,哪怕是与北洋*阀时期相比,你都会发现丧失最可贵的东西就是脊梁。

当代青年,最为可悲的是不知为何奋斗。最终的选择大部分会紧跟[金钱至上"的社会潮流,都在有形无形的市侩化,沈从文对此也是深感担忧。他在散文如此写到:

如果一种可怕的现实主义,正在这个社会各组织各阶层间普遍流行,腐蚀我们多数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时还把每个人有形无形市侩化,社会中优秀分子的一部分,所梦想,所希望,也都只是糊口混日子了,毫无一种较高尚的情感,更缺少用这感情去追求一个美丽而伟大的道德原则的勇气时,我们这个民族应当怎么办?

大学生读书目的,不是站在柜台做行员,就是坐在公事房坐办事员,脑子都不同,都不想,只要有一碗饭起就算有人出路。甚至于做政论的,做演讲的,写不高明讽刺文的,习理工的,玩玩文字充文化人的,办党的,信教的--出路也都是只顾眼前。大众眼前固然有了出路,这个国家是不是还有希望可言?

沈从文所担忧的几十年之后却成了现实。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利之所在,群集若蛆。整个社会充斥着[一切向钱看"的氛围。 对于邪恶力量呢?看看我们社会是怎么面对的? 围观抢劫,围观跳楼。像看戏一样围观,恐怕这样的事早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冷漠、麻木,亦如鲁迅时代的国民,没有一点进步。

曾出现过一个非常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某年月日,一个小偷入室偷窃,当时单场被捉,小偷本以为。。。。。。没想到得是全家老老少少齐刷刷跪下,称[你要什么就自己拿就是,只要不伤人就行。这可就好了。小偷光明正大的拿东西,之后毫无顾虑地走了。不禁让人汗颜,若是全家人奋起反抗,恐怕是小偷来跪地求饶了。就不说奋起反抗,聪明点的打电话*也是可以的!

这个社会如果人人自危,贪生怕死,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事本关己也高高挂起,那么邪恶的力量必然便本加厉,越加猖獗。只有大家都大义凌然,全社会才能正气浩荡,邪恶才不会横行无忌,正如孟子所说:威武不能屈。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社会风气日益恶化,其转折点是改革开放,那为什么改革开放后,社会风气大不如前呢?

笔者认为社会风气恶化是[先富"过程引起的社会*反应,正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民众在失去安全感后,只能尽量攫取短期利益。这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当然这只是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就是人们的意识改变了,具体的说:

一、 功利意识导致信念意识减弱

改革开放之前,以阶级斗争为纲,搞精神万能,人们追求某一端的失败往往导致对另一端的盲目追求。随着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

目标的改革不断深化,物质利益原则得到全面贯彻,推动了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但是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物质财富的[功利"意识空前增强的社会风气一旦形成,对社会发展,对社会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便具有强大的能动*何反作用*。积极、健康、催人向上的社会风气,往往能形成健康高尚的文化氛围。它能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团结友爱、互相协作,陶冶人们的思想情*,引导人们积极向上,从而推动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向更高成次发展。 二。自我意识导致社会意识减弱,

改革开放以来,打破种种禁锢和束缚,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所谓自我感觉,自我奋斗,自我价值,自我实现自我意识空前增强,这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个人积极*,能动*和创造*的发挥,但是这种自我意识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就会导致本位主义,地方主义,小团体主义。轻则人情冷漠,见难不帮,见危不救重则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危害社会。 三。关系意识导致原则意识减弱。

随着社会的升级,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特别是由自然经济向社会现代商品市场经济的变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应该说,这本身是一种进步,但是,有的人不能正确把握和处理这种关系而陷入[关系学"的误区和[关系网"的怪圈之中,导致人与人只见到关系庸俗化,私事私办找关系,公事公办也找关系,不能办的事通过关系可灵活办理,能办的事通过关系可加快办理,,办的了事情成为有能力的表现,甚至认为关系就是资源,就是生产力。 四。投机意识导致实干意识的减弱

近些年来,人们的投机冒险意识普遍增强,有的人趁某些单位管理松懈之机,损害国家和他人的利益,并且得了好处,发了横财。而坚持合法经营,诚实劳动的人却没有真正的富起来以致挫伤了人们的积极*,而导致扎实苦干刻苦耐劳意识越来越弱。

专题:反腐倡廉,净化社会风气。

古人云:为政以德,譬扣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官德积而民德降。社会风气的沦丧,**无疑起了推波助澜饿作用,尽管*三番五次强调严惩严办,但看来收效甚微。精神追求的彻底丧失与物欲追求的无限扩大,要想在这个推崇*全官*的时代杜绝*,对个例严惩显然已经缺乏足够的威慑力了 笔者认为*官员的*只能是时间的问题,*还需要一个*体制的改革开放,在经济体制上的改革开放已经成功,我们都知道像社会变革这种历史剧变,很难一蹴而就,*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分离时无奈之举

*的改革者都难得好下场,像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因为改革对既得利益者是个挑战他们决不会轻易放弃既得利益。*聪明之处就在于在保障既得利益阶层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其实这是一种妥协,但却是减少改革阻力的最佳途径,同时这也意味着很多原则的放弃,*由此肆无忌惮,也、就可以理解了。 对于现阶段[反腐倡廉净化社会风气"如何做到低成本高效率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网络资源把社会丑恶现象和贫庸行为曝光,

例如:在网上曝光新余和温州官员出国考察团清单时,网友[魑魅魍魉2009"一直隐藏自己的身份,他仅投入了100元的成本(50元得邮资和50元的电话卡)他既没有被人连夜从家中抓走也没有被关进精神病院,我们为此君成功的智慧和胆识鼓掌!

七。调查结论与政策建议

由于*的改革开始迫于既得利益的阻力,讲*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分离,或说改革开放后国家精力跟多的只是单纯放在经济发展中。在经济发展中,[先富"的过程引起一系列社会反映,所谓[不患寡而患不均",民众失去了安全感后,民众显得十分浮躁,跟功利,一切向钱看,而忽视了精神的追求。由此更是让人有形无形市侩化,毫无较高尚理想而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若全是些市侩小人那么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的风气又怎么会好得起来呢?

在*体制上,我国为减少改革开放的阻力,*相当于默认了放宽*体制,*的横行也是在所难免的。不过我们相信国家领导人的判断,社会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总会有一天我们国家还会有一个*改革开始的春天。相信若是*官员廉洁,在他们的领导下,*的社会风气会好转。

对于*社会风气*河日下,多数公民看在眼里但都在抱怨。都是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就像出租车司机梁*所说:[对于社会公德水平下降,不能老站在旁边对别人说三道四,总抱怨社会风气不好,我们每个人不都是公民中的一员么?得想自己做得怎么样。"

要想得到,先要付出。不能一直期望别人做*,当英雄,而自己坐享其成。如果人人都这样,那么社会生态必然一片荒芜,谁都难以生存。因此,提高全民道德水准,优化社会风气,亟需[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我们自己能为社会风气的改善做些什么呢?又该怎么做? 1。多读,多思考

古之欲明明源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修身是基础。孔子曰:好学近乎知,为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推荐书目:、、、、。 2。存天理,灭人欲

这里说的人欲是超出了社会根源的恶欲。我们要做的是明辨天理人欲之异,复归于人的本心

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敞开思想,去接受别人的影响,对别人的态度和行为抱着友善和良好的愿望,不要太个人主义。 4。既来之,则安之

既然现在的社会已是现实,不如让自己勇敢面对它。对自己在群体中的作用应具有充足的信心,从地位观念中解脱出来,认定自己是以为合法公民,而不是封建社会的小老百姓。对任务和人际情境的客观*抱现实主义态度,泰然、理*面对社会。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面对邪恶力量,我们要敢于*,更要懂得[聪明"地*。作为公民不能忘的就是社会责任感。

下列是对*的一些建议: 1。强化舆论的正确导向

2。重视教育,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4。进一步完善经济体制

5。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八。附录

调查问卷

1。 在您生活的周围您认为人们对慈善事业

的观点如何; a慈善是富人的事情 b漠不关心

c愿意伸出援助之手 d积极参与 e观望

2。 您认为当今的人们自私程度如何: a非常自私 b少部分人是自私的 c大部分人是自私的

d相对比较* e他

3。 您认为在面对邪恶事件时,人们的态度应该如何: a一旁观看

b与邪恶作斗争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d其他

4。 您认为当今 的邻里的关系如何。 a非常陌生 b很少交往 c相处* d非常友好 e其他

5。 您认为现在人们的学习意识如何 a很浓 b很淡 c一般 d还可以 e其他

6。 您认为现在人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如何 a很浓 b很淡 c一般 d还可以 e其他

7。 您认为官员的*问题严重吗 a很严重 b很正气 c一般 d较严重

e其他

8对于学生*现象你如何看待 a必须的

b必然的

c可以原谅,但不对 d很给力 e不可饶恕

9您如何看待李刚之子的行为 a很黄很* b很给力 c没人*

d官二代都这样嚣张 e其他

10。您对当地*的工作满意吗 a很满意 b不给力 c一般 d太* e其他

图片报告

围观的群众

职业道德沦丧

公共精神的缺失

参考资料

提倡社会公德

-从改善社会风气想到的

口张友渔

公德是同人类的社会活动相联系的, 表现为影响从事社会活动的一切人们, 波及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 具有最大的广泛*、多样*和实践具体*。普遍有效地调整着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人们每日、每时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所谓公德- 即人类社会公共道德, 是*的行为规范, 诸如 尊老爱幼、谦虚礼让、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这是人类历史上积累下来的优良传统, 具有全民*。在社会主义社会中, 人类社会公共道德, 是从属于社会主义道德的, 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活动中起码要遵守的准则。 每一个公民的公共道德修养, 对于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友好关系, 对维持一个社会的良*运行和正常发展, 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共道德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共道德是有本质区别的, 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上, 金钱至上的观念和利己主义的思想, 限制了公共道德的作用。虽然也提倡买卖公平, 尊重顾客, 但常常言行脱节, 欺骗顾客, 这是资本主义以获取个人的最大利润为基础决定的, 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公共道德的虚伪*和局限*。社会主义公共道德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基础之上, 社会活动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满足*群众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因此, 人们社会活动的目的和职业道德规范对其行为要求是一致的。在社会主义社会, 虽然人们从事的职业不同, 但人们的共同利益、共同理想、共同奋斗目标是一致的, 因而能自觉遵守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包括自己利益在内的社会公共道德规范。

因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 人人都是服务对象, 人人都为他人服务。这是由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一致*决定的。社会主义的公共道德, 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加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 调整我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善社会风气、激励和发扬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积极*, 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 我们决不能低估公共道德这种道德感情传递作用对人们的巨大道德影响。反对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唯利是图, 以及各种破坏公共道德的不良行为。提倡创造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社会环境, 促进人与人之间交往关系的改善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在现时生活中, 各种社会活动都是互相联系的, 各种职业的人员是互相来往的。因此, 每一公民的公共道德状况, 必定以相互间的联系和来往为媒介传递开来, 给人们以或好或坏, 或善或恶的影响, 涉及的人越多, 这种道德感情的感染力就越大。通过一定的传播方式, 在全社会感情上产生共鸣。也就是通过公共道德这种感情传递作用, 探深体会到自己既是为他人服务的服务者, 又是被他人服务的服务对象。 在这个商店我是售货员, 到另一个商店我又是顾客。 在公共电汽车上我是服务人员, 到另一类车上我又是乘客。使人们养成一种对社会、对其他行业的尊重和责任感, 正是这种同志式的友爱互助精神, 给人们以温暖和自尊, 焕发起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 同时也振奋了自己的精神。 所以, 我们要大力开展公共道德的教育, 使全社会都行动起来, 人人遵守公共道德, 维护公共道德, 为培养[ 四有"新人, 调整人与人之间友好*交往的关系, 建立*的社会环境。为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和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在新时期、新形势面前努力塑造新的道德品质, 激发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

第五篇:社会公德建设基本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社会公德建设基本现状社会调查报告

一、 摘要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20字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社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重他人,在人与社会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爱护公物,维护公共和秩序;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上,社会公德主要体现为人爱自然,保护环境。 当提起社会公德,大家都会想到要加强素质修养,提高自身道德素质,都认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但当我们注意周边观察周边时,总能发现一些违反社会公德的现象。鉴如此,针对调查所反馈的情况,我提出几点拙见,以其对社会公德的建设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而尽绵薄之力。

二、 社会公德现状调查的背景与意义

社会公德作为我们人类生存在这个社会的行为准则,并不如法律对人的要求与束缚严格。但是它是从心灵上对人们的一种约束,某种程度上影响力并不亚于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大家所公认的道德行为标准,因此对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适用度。

如今中国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于是问题也就逐渐凸现出来。例如乘公交车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现象、盗窃现象日益严重、人们保护环境意识淡薄,以及城市养狗、翻车哄抢等问题都反映出了中国当前社会公德的现状。下面针对这些社会公德问题都反映出了中

《中学生思想品德状况调查报告样例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