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报告的作文(推荐6篇)

时间:2022-04-04 16:01:59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401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调查报告的作文(推荐6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调查报告的作文(推荐6篇)》。

第一篇:调查报告的作文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我们课题组的人员本着了解学生作文的评改现状和学生对小组合作评改作文的看法,在我校初中部和小学部进行问卷调查,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奠定实施的价值基础。

二、调查对象和范围:

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两部进行,第一步,是对学生作文评改的方式进行的问卷调查,第二步是在实施小组评改作文三次后进行的一次反馈调查,每一步我们我们均发放调查问卷80份,随机抽取我校四至九年级中的学生。

三、调查方法:

问卷法、谈话法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问卷一结果及分析

本次发放问卷80份,回收了80份,回收率100%。

1、你认为批改作文的方式最好是:

A、老师全收全改 (2人占2.5% )

B、老师每次抽一组面批 (6人占7.5% )

C、学生自己改自己的(0人)

D、同学间互改 (7人占8.75% )

E、小组共同讨论批改(65人占81.25%)

2、你希望老师如何对待你作文中的问题:

A只是划出错别字、病句等问题(10人占12.5% )

B、划出并修改成正确的内容 (70人占87.5%)

3、你认为最好的作文反馈时间是:

A、尽量迅速反馈(全收全改费时长,很难做到)(3人占3.75%)

B、下次作文时间反馈(两周后)(3人占3.75%)

C、当周反馈(74人占92.5%)

4、你希望看到的作文评价方式是:

A、得分并写出详尽的优缺点及评价(72人占90%)

B、得分并写出优点(0人)

C、得分并写出不足(8人占10%)

D、仅仅得分(0人)

5、你喜欢展示交流自己的作文吗?

A、喜欢(40人占50%) B、一般 (37人占46.25%)C、不喜欢(3人占3.75%)

6、你喜欢点评别的同学的作文吗?

A、喜欢(30人占37.5%) B、一般( 49人占61.25%)C、不喜欢(1人占1.25%)

7、你是怎么看待做展示点评的?

大部分同学认为这种方法很好,能够促进师生、生生交流,提高写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传统的作文批改模式已经不在被学生接受了,作文评改也要实行改革,语文教师应该更多思考如何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修改作文,点评作文中来,在修改点评中感悟、学习、总结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所以,我们研究这个课题是很有价值的。

(二)、问卷二结果及分析:

为了本次发放测试卷80份,回收了80份。

1、你对本次作文批改结果满意吗

A 满意 (25人占 31.25%) B比较满意(48人占60%)

C不满意(7人8.75%)

2、你认为批改你作文的小组成员负责任吗?

A 很负责任 (25人占31.25%) B 比较负责任 (65%)

C、不负责任(3人占3.75%)

3、你认为批改你作文的小组成员批改方式和水平怎么样?

A 很好 (8人占10% ) B 比较好 (40人占50%)

C、一般 (32人占30%)

4、 你对作文评语是否在乎

A 在乎(80人占100%) B 不在乎 (0人)

5 、你是否愿意参加互批互改作文活动

A 愿意 (75人占93.75%) B不愿意(5人占6.25%)

6 、你对作文批改方式认为以下最有效的方法是

A 自改 (0人) B 同学互改 (60人占75%)

C 教师改 (5人占6.25%) D 三种方法都要(15人占18.75%)

7、你希望对方怎样修改你的作文?

一是指出优缺点,二是改正错别字、病句,三是提出好的建议,四是客观公正的评改。

分析:

通过反馈问卷调查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愿意参与到小组合作评改作文中来,很多同学认为通过小组评改的方式,能使自己作文水平有提高,可见,学生们都认为自己能在这个过程中吸收他人写作经验,对自己很有帮助。通过谈话得知:极少数不远参加小组评改作文的原因主要是觉得自己作文写得很差,不好意思把自己的作文给同学看,怕被同学笑话。

五、建议与思考

通过以上两步调查和研究,我们认为本课题的研究是有价值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我们发现,课题研究已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要取得实质性成效,还要做以下工作:

1、建立科学合理的机制。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作文评改小组,小组成员要科学合理分工,职责明确。二是要制定学生品改作文奖励办法。如设立最佳小组奖、最佳点评奖、最佳作文奖。

2、教师要对学生作文评改进行培训。比如小组建设培训(让学生明确各自的职责,如何协作)、作文批阅培训(如何使用修改作文、如何正确使用修改符号、如何写作文评语)、作文点评培训(点评的内容、点评的技巧),这些培训有的可以放在评改前,有的可以结合评改进行。可能才开始占用一定的时间,但可以为以后的评改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师要及时点拨、引导和反馈。如小组评改时教师要巡视,答疑解惑;小组批阅完,教师要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作文,了解批阅的质量,发现批阅中存在的问题。

4、小组评改为主,但不是唯一。教师在学生小组评改之前可以抽取少量的学生作文先亲自批改,这样可以全面掌握学生作文的情况。还可以采取其他有效方式,丰富评改作文的手段。

第二篇:研究报告五年级作文400字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成长的基石,阅读是精彩人生的开始。阅读对我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阅读的时间、类型和方法也至关重要。对此,我对班级里的8男8女16位同学展开了调查。

二、调查方法

1、在班级里进行调查,询问同学的阅读情况。

2、上网查阅和读书的相关资料,了解适合的时间和类型、正确的读书方法。

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一:班级调查询问同学

涉及的方面:

1)喜欢类型

2)读书时间

3)藏书量

4)是否做笔记

5)同学认为读书的好处

具体内容:

1)大部分同学喜欢看科幻、小说、科普、漫画

2)大多数同学看书在0.5-2小时左右,但是1.5小时居多,占了50%

3)调查的同学都在500本以上,其中1000本以上有4人

4)大多数同学都没有做笔记的习惯,其中有4人偶尔会

5)大多数同学都认为读书对学习有所帮助

信息渠道二:上网查阅

涉及的方面:应该怎样读书

具体内容:

1)提高读书兴趣

2)读书要有选择

3)读书要有好习惯

4)读书要有好方法

5)学会做读书笔记等

三、结论

1、大部分同学都喜欢看科幻类、小说类、科普类、漫画类书籍,因为对这类书的兴趣高,读得也就多了。

2、大家都很喜欢看书,这种每天无论多忙都会抽空读书的习惯很好,我们要继续坚持下去。

3、有很多同学就喜欢买书,家里上千本书并没有全部认真看完,翻翻就算了。读书也要有正确的方法,并不能只用眼睛看,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就应该在书上圈圈画画,把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优美的句子都抄下来。读书也分为三部分,一是粗读;二是深读;三是精读。这样读一本书,才能真正读懂。

4、选择适合自己的书。选择读书,既要选择面宽一点,又要有重点,文学、艺术、自然、社会类各读一点儿,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明确自己主攻的目标,然后围绕目标选择有关的书籍。

第三篇:寒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今年寒假对我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假期,因为我第一次进行了时间较长的打工生活,是真正接触社会的一次经历。从这样一次社会实践经历,我不仅为家里减轻了经济负担,而且,更重要的是我经过自己的接触从社会上学到的宝贵经验。

12月24日下午到达厂方提供的居住地,我就开始感觉到外出打工的不容易,虽说住的是和学校类似的宿舍,但是没有暖气的供应着实让我们这批打工大学生尝到了苦头。但是对于我来说,我感觉这种条件是理所当然的,我能够理解这样的生活条件,而且在我来之前我早已想到了最糟糕的待遇。其实一想是可以理解的,你是出来打工的,不是来享受的,不能因为你是大学生到这来打工就给你多余的优待,这样想是幼稚的,不现实的,但是从大学生的角度想这是符合常理的,想来却是令人感到悲伤。进住只是一个开头,然而这样看似一个简单的开头竟也会出现不顺利。一是床的问题,二是室友的问题。首先宿舍的床很脆弱,让人不敢在床上翻身,尤其是上铺,只要稍微一动那床就吱吱作响,来回摇摆,让人很是担心。有的床上坐三个人就断掉。接着是室友问题,来之前说好可以将学生安排在一起,不会和工厂员工在一起住,但是来了却完全不一样。说到这个问题,听起来好像有歧视员工的含意,不过恰恰不能这么认为,而应该理解为涉足社会不深的大学生不敢正视社会的一种自然表现。我们不愿意和员工住一起,担心的就是各种安全,以及横跨文化鸿沟的交流,谈不到一块而产生矛盾。这就是未跨出校园的大学生在对待社会的态度,也不是说想象着坏人多,就是防人的心太过于敏感,不能积极主动地看待社会,了解人心。我当时和所有人是一样的态度,现在我可以承认自己是错误的,事实告诉我是错误的。我刚住进去的宿舍里有一个员工,说来还是老乡,只见了一个晚上我们就搬到另外的我们学生要求的宿舍去了。当时对那伙计没有好感也没有坏感,就是觉得有个老工人同宿舍不好,不知根知底的,谁知道人怎么样。但是在以后的时间里,我经常见到他,就只有一个晚上的见面,没有一句话的交流,相互见面是他却能和你友善的打招呼,令我是既惊讶又羞愧。

入住以后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打工时间。我和一起的其他三个同学被分到同一条生产线上工作,两个哥们干刷胶的活,另一伙计在机器上,而我在上鞋的地方,主要把组成鞋的几部分粘贴起来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鞋底,这算是个技术活,因为不同的鞋底有不同的上法,而刷胶总是那样刷,在机器上只需识别鞋的号码,换一换模具。在这个活上,我是感受了什么叫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这里,这些没有上完初中的员工就是你的老师,你干活的能力是不能和他们相比的,把他们比作赛跑者,那你只不过是刚刚学走路的小孩,尽管你是大学生,有很多的知识。从他们教我如何上鞋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善良,这是发自内心的好,装是装不出来的,以后的接触也正是了我当时感觉。他们会仔细的教你每一个动作要领,指出有可能出现问题每一处,更令我感觉特别的是他们会不厌其烦的至少教我们三遍,只要你不阻止。我是没有阻止,我认为每一次做给我看我都会有新的收获,毕竟学习新事物一遍不能把应注意到的问题全部了解。另外,我在工作的开始体验了万事开头难的经典古语。上鞋对手上活要精,刚开始对手的运用还不能达到老员工的能力,所以工作起来很是费劲。慢慢的适应之后就觉得顺手起来,工作也变得轻松了许多,就这样平平静静的工作了半个月。在这半个月也没再感觉吃到什么苦,反而感觉学校给联系的工作还不错,工厂也挺好。可是,事情却没有那么简单,而后就出现了差错,也就是这样的差错,让我不觉得打工是件容易的事,给了我许多思考,积累了不少经验。

产生问题的事实是这样的,当初学校跟厂方签合同时签的时间是12月24日―2月11日,但是很多学生不能接受这个时间,所以只有几十个人报名。后来学校方面和厂方代表商量出一个时间段是至少干一个月或者四十天,这样吸引了将近二百名学生报名,后来在厂方代表与报名学生面谈提问时,没有人问合约签订的时间,就这样,大家就好像没有问题的进了工厂工作,然而就是最重要的合约问题忘在了大家脑后。而我很懊悔,在面谈时我想到了这个严肃的问题,可是我想到学校代表和厂方代表都这么说了那就应该没问题,学校组织学生出去还会出问题吗?这样的想法使我没有提出关键问题。就是这个问题贯穿着打工这段时间的各种矛盾。

当问题出现,很多同学不能接受,校方安排两个学生负责人也没了主意,他们并不知道合同的内容,事实上没有一个同学见过校方与厂方签订的合同。而后是不理智的同学的表现,什么不利于自己的主意都出,什么要与厂方领导面谈,罢工等等,感觉有点像是什么英雄主义似的。那两天搞得挺乱的,一时间感觉自己像是被学校代表骗了。最后还是得等和厂方签合同的校方代表来谈。经过一天的等待,把事情说清后,大致是这样一个情况。当时校厂双方代表商量的是开始的情况,只是没有写在合同里,把合同放到厂子真正的当家的韩国人那里就变得行不通啦,因为工厂严重缺人,我在的车间三分之一都是学生,想想没有我们他们怎么保证产量,又是订单多的旺季,出于这种状况资本主义的韩国人怎会愿意放手。他们拿工资来要挟我们,让我们一直干到2月11日。我们也不是容易就范的,经过一个下午的商议,给我们了一个结果:干到1月31日,2月3日发工资。这仍然是一个口头承诺,没有什么字面表示,可是也给所以人吃了一颗定心丸,接下来的半个月没有在出现和此相关的任何事,直到又传出2月3日不发工资的消息,然后又起波澜,感觉事有越来越大的可能。我们也都明白,工厂如此缺人,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有这么做的可能。渐渐地,大家都担心起来,我也觉得这次打工真是太难啦,不是因为辛苦,而是出现这类不好的情况。事情一波三折,最后还是风平浪静,有种化险为夷的感觉。校方代表又一次来这解决问题,经过艰难谈判,最后韩方放弃,我们也如愿以偿,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钱。这种不幸事件的出现对我们这些刚想涉足社会的学生来说又是万幸的,这是非常宝贵的经历,会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提供宝贵的经验。这个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在很多问题上都是有法律保障的,即使是再信任的人或团体,在某些方面自己应该做的,需要做的,都要不避讳的去做,让自己了解事情真相,不让无知占据自己的脑海,防止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局面。

上面这件事情几乎贯穿了整个打工时间,从这样一件大的事件我是收获到了大的经验和生活感触,懂得了很多在学校不能得到的知识和现实。大事件有大收获,我的其他的经历则来自工厂生活,包括看人,看事,看一切可以让我产生想法的人、事、情。

刚进厂的前一段时间我们这帮学生最常见的是工人之间的吵架,这些人的吵架让我的那种领导至上的理解在很短时间内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刚开始我看到的是工人之间因为一点小小的摩擦相互大骂,这种摩擦一般都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比如流水线最前头的人会和我们上鞋的人吵,因为他们在前面下鞋总是一套一套的下,可是到我们这时总会出现多一两个或少一两个零件,这样会使有的鞋缺这少那,到最后还得拿给下鞋的人搭配好再下,而他们会感觉麻烦产生愤怒,次数一多,就会爆发矛盾,开始吵架。还有的是工人和本线的班长吵架,因为班长总是很凶的对待员工,不让员工之间说话,只能干活。因为这是规定,出现被韩国人或经理抓到班长就会挨骂,挨骂后只能拿比自己级别更低的工人发气。这样是不难理解的,自古都是高级别的讯低级别的,一层一层的往下去。从他们之间的吵架很容易知道这样一个工厂是很难团结的,一个多月的经历得出的结果可以很好的证明。他们的员工总是来来走走,没有多少人在这个工厂是长期干的,一般一两年算长的,而且每个月都会有人离职,若不是我们这些假期打工的学生,恐怕这工厂很难维持。这样一个如此不团结的现状好像是对这家韩资企业无情对讽刺,因为在刚进工厂的一个花园了竖着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人和团结”四个大字。每每看到有人吵架想起人和团结我总是有种不好的心理,是对那些韩国老板的嘲笑。话说回来,他们吵架之后的表现让人深思,吵架当时各顾各的,大声乱骂,但到事后会很快和好,不太记仇,一般都会在两天之内与吵架的那个人聊得如同吵架前一样好。在我刚发现这种情况时有一个机会让我证实它。一个下鞋的和我旁边一个上鞋的吵过之后,我对自己说,他们会在三天之内和好,而且毫无条件。最终比我预期的好,两天没过,和好如初。

从那起我就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对人的偏见只在当天有,一过夜,睡上一觉就不能还存在,也可以说不让自己对别人的不好态度带入第二天,在第二天再见到这人时不带有偏见。当然,这种想法应该只适用于小的偏见,对于看似根深蒂固的看法来讲是不适用的。

善于观察的人会将自己看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告诉别人,善于思考的人会从别人讲述的有趣现象中想出些感悟,而一个既善于观察又善于思考的人会从自己的观察和别人的讲述中领悟对生活有益的点点滴滴。我不是一个两者兼备的人,但我有时候会有两者同时出现的机遇,我抓住了就是自己的一个收获。工人在厕所吸烟应该是他们感觉轻松的时候,一天一天的在工作,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中间仅有的一个时辰是吃饭时间,让谁这么干都会累的。再说,他们除了用吸烟来打发些时间之外也没有其他更实际的方式。可以这么说,如果一个刚退学的人去类似的工厂打工,那他会在最短的时间里第一个学会抽烟,抽烟时的轻松能够让他们少些暂时的疲劳,工作也是乏味的,每天在那里做着同一件事,来来回回总是同样的动作,久而久之,这就是把自己训练成会呼吸的机器,麻木而痛苦。在这次的工作中,我是真真正正的体验到从前在书中学到的资本主义榨取利润的事实,每次想到都让我的心中感到愤怒。每条生产线几天生产产生的利润就足以来支付这一条生产线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而剩余的去掉成本则是资本家们自己的收入。每日长时间的生产,获得更大的产量,得到更巨大的利润,想想就感觉是在榨取工人身上的油水,再看看那些劳累的工人,越想越愤怒。

最后我想说在我身边的具有悲剧色彩的事。在我打工期间发生了两件几乎一样的事,一个是我的临时室友和女友分手,另一个是和我一起上鞋一对小情侣也分了,要讲的不是这样两件事,而是两件事发生的原因竟然完全一样,是封建家长制的思维让女方家长做出了产生这种结局的决定,另外还带有现代农村买办婚姻想法。此次打工之前我对上面两种事物的观点是:第一种应该是不存在的,我是没见过如此封建的家长;第二种在这个社会是很流行的,嫁女儿和卖闺女差不多,的区别是嫁出去还能回娘家,卖出去是一锤子买卖,再无瓜葛。现在我从此就有新的观念啦,封建思想对我们这代以上的长辈有些根深蒂固,死死地把他们的想法控制住,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产生进步,拥有创新。我对他们只能是感到惋惜,互相爱慕,彼此相好,就这样很不情愿,无奈的和自己的伴侣表示分手,是双方产生那种可以想象的痛苦与伤心。

行动有发现,发现是收获,收获就是自己付出的结果。打工生活我有新发现,收获这些发现使我得到的远远超过这些发现。往往说举一反三,就是得到喜人结果的原因。生活中有不同的,各异的,变换的行为事件,但是生活中很多行为事件都会是一个相同的道理,如此从一个事件得到一个道理去想平常的其他多个事件,当遇到其他这些个事件时就不必担心自己应付不了。说句老话: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在这次经历中我何止付出了这些,当然,我收获的也就不只是这么几点。从自己得到的对生活和社会的新观点和态度看,我是成长的一大截,给自己的脑袋丰富了宝贵的财富。

第四篇:调查报告的作文

二十世纪后,我国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在人们已经具备了丰 衣足食的条件下,娱乐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还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不能不提 的就是“明星”了。校园中,正火爆的刮着“追星”的龙卷风,这风威力极其猛烈, 许多中学生都身陷于此。为了真切了解同学们的追星情况,所以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

首先,我们给同学们喜欢的偶像分一下。经过调查,我们总结出喜欢影星的占20%,喜欢歌手的占65%,喜欢科学家的占5%,喜欢体育明星的占9%,其他的占1%。从这个调查结果来看,明星偶像占了总数的85%。说明同学们大部分都喜欢明星偶像,而对其他的不太感兴趣。

“追星的利与弊是家长同学讨论的问题,认为利大于弊的学生有80%,,而在家长中却占了30%。75%的学生态度是这样:偶像就是天空中的一颗闪亮的星,它指引着一个人向着心中的理想一步步迈进。有了心目中的“偶像”才会去努力,反而成了学习上的动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又经调查,追星的占95%,迷恋追星的占5%,受追星影响学习的占15%,不受追星影响学习的占60%,起促进作用的占25%。

其实,追星的利于弊并不重要,主要在于学生,也就是“追星族”的自我把握,自我控制怎么样。追星要有个‘度’,要把握好“追星”的船舵,不要迷失了自我,迷失了方向!

第五篇:调查报告作文

调查的第一站,按行程安排,我们首先来到了五公祠。五公祠是为纪念唐、宋朝时期贬谪到海南的五位著名历史人物: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李光、赵鼎、名臣胡诠而建的,故名五公祠,属海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公祠红墙碧水,绿树成荫,今天因台风刚走,这里没有一丝炎热感。五公祠历来被誉为“琼强胜景”,以“海南第一楼”为主体,这是一幢以上等木料精心构筑的红楼,楼高几十米,分两层,四角攒尖式的层顶,素瓦红椽,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二楼正面,“海南第一楼”横额赫然人目;在“海南第一楼”下,铸有“五公”的雕塑,雕塑活灵活现,飘逸潇洒,栩栩如生,令人赞叹。不仅如此,并挂有三副清代文人所作的长联,颇值一吟。这三副长联是:其一,上联为“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下联为“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其二,上联为“于东坡外,有此五贤,自唐宋迄公道千秋垂定论”;下联为“处南海中,别为一郡,朝烟云所聚,天涯万里见孤忠”。其三,上联为“唐磋末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下联为“道契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读完后,我心里不禁肃然起敬,决心向五公学习“先其所忧,后其所乐”的精神。

接着参观东侧的苏公祠,这是为纪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而修建的。两侧的壁画生动地再现他在海南兴办教育、传授知识的情景。这里还有苏轼留下的浮粟泉、粟泉亭、洗心轩等东坡遗迹。相传,当年苏东坡被贬时途经此地投宿,指点老百姓开凿饮用的水井。故事里说,苏东坡见当时这里居民饮用的是城河里的污水,于是仔细察看地形,对老百姓说:“若在此处开凿,可得清浊二泉。”居民按苏轼的话去做,果得两眼甘泉,清的一眼为“浮粟泉”,浊的一眼为“洗心泉”。如今,两个泉眼已不再冒水,泉眼也被后人改为方形,并且内部长满青苔。

第六篇:调查报告作文

今天,郑老师让我们给同桌的作文本里找错别字。我发现林清的作文本里有25个错别字,而我只有10个。

我一看,啊,都是一些要很仔细才看得出来的小毛病:横不穿头。弯钩没有钩,部首错了等,的错别字。这些明明都不应该错啊!

原来是因为我们平常的疏忽大意,还有就是因为我们养成了做完作业,作文后不检查的坏习惯。只顾着快点完成作业,所以就造成了作业中有错别字的现象。据我统计分析,全班至少有20的人以上所有作业错别字高达50个。

错别字总共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写字时漏写笔划。这些错一般是因为写字时的随便而造成的。很多同学认为多一划少一横都无所谓。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就像我们课本里的一篇课文:《一点值万金》一样,少了或多了一笔就不是原来的那个字了

二、写错字的部分。有些人因为不熟悉这个字粗心大意就会很容易把字写错。

三、形声字难辨别。因为很多字的发音都想似或相同,有时候一些同学做作业快就不在意,很多错都是在这里出。比如“辩”和“辨”虽然他们发音相同,但字和意思却完全不同。又比如“蓝”和“篮”同样也是字和意思不同,音也有些不同,因为“L”和“N”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有鼻音,一个没有鼻音,由此很难辨认,导致容易出错。

四、形近字就像孪生兄弟。形近字是因字太相似而把字混乱。这种例子有很多,例如“太”、“大”和“天”,看,这三个字都只相差一笔,就像上面说的一样,多一笔,少一画不仅字不一样,连音和意思也改变了。

以上这错别字“源头”据数据分析,很多同学都错在第三类和第四类,希望大家能认认真真,工工整整把字写好看,把我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汉字写好。不给错别字留机会!

本次调查报告到此结束!

《调查报告的作文(推荐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