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病救助申请书(大全)

时间:2022-03-28 17:47:09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3740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农村大病救助申请书(大全)》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农村大病救助申请书(大全)》。

第一篇:农村大病救助申请书

XXXXX人民政府民政办:

我XXX,男,住长塘村又泥冲,现年76岁,家庭成员2人。

20xx年11月2日,由于突发大面积心肌梗塞住进航天医院治疗,11月26日出院。住院期间共用去医药费用四万余元。

由于我年老体迈,无家庭经济收入,两个儿子先后去世已多年,靠孙辈养老。我实在无力承担本次住院的巨额医疗费用,治病都是亲戚朋友借款筹措的。出院后还要定期复查、巩固治疗,这样一笔费用不亚于病上加霜。因此向民政部门申请大病医疗救助,恳请希给予帮助为盼。

谢谢!

  申请人:

  20xx年12月15日

第二篇:村级医疗机构门诊统筹申请书

村级医疗机构门诊统筹申请书

清徐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柳杜乡**村卫生所隶属于柳杜乡卫生院,我所在县、乡两级的领导和帮助下,结合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需要,达到了内部设置认定、处置室、诊断室、药房等的高标准村卫生所建设要求,并取得了良好效果。2007年和2010年,我所均荣获太原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规范化药房”奖项。

2006年,新农合开始全面实施,为广大村民带来了无数好处,新农合的实施让老百姓看到了国家对大家的关心,并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的同时,缓解了农民因病致贫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新农合的全面发展与实施是势在必行的。

2011年,柳杜乡开始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国家对医疗的支持,对农民的关爱。发展一直在延续,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清徐县出台了新的新农合制度实施方案和门诊统筹补偿实施细则,新政策的出台,意味着我县将开展门诊统筹补偿工作。门诊统筹将农民个人筹资款统一集中使用,对参合农民在规定的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门诊费用,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补偿,满足参合农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需求,为响应上级和广大村民的需要,我院自愿在新农合发放“新农合一卡通”之前,申请开展门诊统筹的工作。

作为新农合定点卫生所,我所必积极配合各级领导的指示,全力将我所完善成能全面开展门诊统筹的高标准卫生室。

在不懈的努力下,我所各方面质量均有提高,实际情况如下:

**村卫生所现有职工3名,其中在职职工2名,在编不在岗1名,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合理,各类人员能够依法执业行医,设备运转正常。我卫生所管理制度健全,各医务人员均能认真遵守有业务需求相关的各类岗位职责和管理制度,并规范上墙。卫生所内外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便于村民们求医,卫生所各室管理规范,各种物品整洁有序。

我卫生所认真开展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收费价格,药品目录,药品价格公示上墙,采取各种便民、利民措施,严格执行诊疗规范,不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另外,硬件配置方面,所需医疗仪器设备齐全,门诊统筹所需的电脑和网络已均在本卫生所实现。

多年的风雨成长中,我所早已成为一个有实力、有能力的卫生所,是村民的贴心人,是村民的好帮手,真正达到了国家满意度高、有保障、切实提高医疗水平和供给的卫生所。 相信门诊统筹的实施必定又是一次飞跃,相信它不仅仅是一个新政策,更是对广大农民的不断支持和对医疗机制的不断完善。相信在县医疗管理中心的带领下,我卫生所定能在新农合之路上再次加强农村药物网建、推进农村卫生服务建设、增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

新农合之路上,每一个人都在不懈的努力着,为了同一个愿望,为了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老问题,我卫生所从开始实施新农合起,便力争为村民争取到更多的福利,门诊统筹的开展,我们必不能错过这样的好机会,我卫生所特申请开展村级医疗的门诊统筹,望上级批准!

申请单位:**村卫生所

申请时间:2012.9.1

第三篇:统筹推进

统筹推进“两全”建设 加快打造“四美”乡村

中共金华市委

金华市人民政府

今年以来,我市将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作为“两美金华”建设的基础工程进行部署和实施,围绕八婺乡村“全域美丽、全面美丽”目标,通过治重点、带整体、兴产业、强服务,统筹推进美丽人居建设、美丽风景营造、美丽经济发展、美好生活创造,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实施“三治”行动,建设美丽人居

今年4月份,市“两办”下发《关于深化“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

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赤膊房治理的意见》,以“三治”行动为核心载体,推进农村“五水共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1.重中之重治理生活污水。将1312个村、27.67万户农户的年度治理任务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实事,以完不成就问责的高压态势强力推进,目前已基本完成治理233个村、172795户,另有400多个村工程量超过50%。突出截污治污成效,因村制宜确定排放标准、处理模式,重点推动农户底渗式化粪池改造,并对部分参与建设的失信企业、不良产品进行查处通报。着眼财政补助政策、项目管理规范、考核奖惩制度等方面完善顶层设计,排定三年19亿元的资金大盘,其中市本级“五水共治”捐款已全部用于今年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

2.水岸联动治理生活垃圾。按照“治水先治岸”的理念,以分类减量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5月份启动了市区3个乡镇、61个村庄的整乡整镇分类减量处理试点,目前已经扩展到全市12个乡镇、258个村庄,探索总结了“农户源头分类+村二次分类+可沤肥垃圾村处理+不可沤肥垃圾镇转运县处理”的运行模式,建立了门前三包、散禽圈养、卫生费收缴、评比公示、党员干部示范包干等系列配套制度,实施村垃圾减量幅度超过60%。

3.管控结合治理赤膊房。以高速公路沿线、铁路沿线、国省道公路沿线和美丽乡村风景线沿线等“四沿”区域为重点,综合运用“三改一拆”、农房改造、确权颁证、信贷支持、政府奖励等“五大”抓手,1至10月份全市共消除赤膊墙171.9万平方米。着眼长效管理,将赤膊房治理列入美丽乡村项目验收标准、建房审批承诺、村规民约条文、农村工匠培训课程,广泛开展免费农房设计图籍上门、上网、上微信“三上服务”,创建巩固了一批无赤膊房村。

二、开展全域整治,营造美丽风景

以“12510”精品培育计划和“千村洁美行动”为抓手,坚持抓重点与抓整体相统一,扎实营造点亮、线美、面洁的大美乡村。

1.育精品树示范点。通过激活水系、完善设施、提升绿化、优化景观、延续文脉、跟进服务,建成精品村89个、秀美村102个,新启动精品村61个、秀美村115个,重点实施16个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打造了一批开放型的旅游景点。启动了55个美丽宜居村庄创建项目,整合资源开展了“同规划、同建设、同验收”或“二次接力提升”,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引领地位的示范村,彰显“诗画江南、八婺韵味”魅力。

2.连村点构风景线。统筹推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四破攻坚”等工作,以水生态景观线和交通廊道景观线为重点串连村庄、景点,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12条,另有12条风景线在建。巩固提升“清三河”成果,通过修复河流自然形态和风貌,重点打造10条“水洁、岸绿、景美”的“最美河流”,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加了灵动。全市实施农村公路绿化提升50公里,建成自行车绿道8条,改造提升风景区6个,连线成片的美丽乡村景观逐步显现。

3.抓整体提生态面。以“三治”行动为基础,突出村边、路边、河边、房边等“四边”区域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提升面上村庄的洁美、绿美水平。2014年,全市建成森林村庄188个,完成农村河道综合整治460公里,建制村日常保洁制度实现全覆盖,“洁美村”比例接近50%。

三、推进产村联动,发展美丽经济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金华农村的特色优势,积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互促共进。 1.农旅融合发展美丽经济。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区域,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对象,新扶持发展了锦林佛手文化园、苏香农乐园、青蛙乐园等一批多功能型农业基地,实现卖产品与卖品牌、卖生态、卖创意的统一。以村庄“一村一景”、农业“一村一品”为基础,新增省级农家乐特色村、特色点各4个,农家乐产业全年接待游客1420.3万人次,营业收入8.72亿元。

2.跟踪培育发展美丽经济。按照“2年景观建设+2年产业培育”的模式,对建成美丽乡村风景线实施产业开发,整合了现有风景区、农业观光园区和各类精品村、特色村的资源,开发出一批集吃住购娱游一条龙的主题线路和产品。通过政府牵头组团宣传、创办节庆、奖励旅行社等形式,金东秀美南山风景线、义乌西海风景线、浦江茜溪风景线等区块,已经成为人气和产业集聚的新平台,一批特色餐饮、运动休闲、文化养生等新项目开始引进落地,一批老项目也开始就地转型升级。

3.改革创新发展美丽经济。借力农村确权赋权改革,实现了资源资本化。全市共培育了500家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和一批淘宝专业村,并在全省率先创立了农产品电子商务产业园。依托义乌市场优势倡导家门口创业就业,大力发展来料加工经济,今年29.13万从业人员人均增收8300多元。结合中心村建设、旧村改造,配建标准化厂房、商业用房和各类市场,市县两级每年投入集体物业经济发展资金1.49亿元。

四、完善民生服务,创造美好生活

把民生服务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涵,通过推进均等化、集约化、社会化“三化同步”,让美丽乡村成为农民的幸福家园。

1.以均等化筑牢公共服务底线。覆盖城乡的社保体系、城乡统一的基本医保制度初步建立,其中社保参保率达97%,新农合参保率达96%,政策范围内住院补偿比例提高到75.24%,小学到初中9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城乡客运一体化率达提高到92%。

2.以集约化提升公共服务品质。以中心村为重点,探索建设“一拖多”型公共服务辐射平台,变追求服务场所覆盖为品质服务覆盖。目前,全市共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955个、社区服务中心3461个、文化礼堂423个,农民较好实现了就近养老、就近医疗、就近办事。

3.以社会化助推公共服务完善。全市各地探索发展农村保洁和垃圾清运社会化服务,长效保洁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金融网点、连锁超市、邮政快递点等不断向边远乡镇和村延伸,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随着新一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实施,将进一步探索农村基础设施社会化长效运维机制建设。

《农村大病救助申请书(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