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家长暑假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推荐5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家长暑假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推荐5篇)》。
第一篇:家庭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7月25日---7月31日,我和我校其他三位教师一起在北大医学部参加了由鸿猷文化家庭教育研究院举办的2021年暑期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班学习。7天的学习,时间虽然不算长,但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灵魂的洗礼。
过去曾经参加过多次外出培训,但在学习时间,内容安排上没有任何一次像本次一样如此紧凑。每天上午9:00开始,12:00结束,中午吃完饭后短暂午休,14;00便又开始了下午的学习。每天晚上也不敢闲着,那是因为在培训的最后还要参加非常严格的闭卷考试。因此我们在吃完晚饭后还要抓紧时间复习。这样的形式既检验了学习效果,又对学习过程是一个有力的促进。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以及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更为清晰。家庭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事关孩子的一生幸福,学校教育是主体性的教育,对孩子是具有一定延续性的深加工,社会教育其实就是人文性教育,具有拓展性、检验性、环境性的特征。家庭教育决定着学校教育的起点和水平,决定着社会教育的基础和发展趋势。因此一个学校想把教育教学质量搞上去,首要的抓手应该是家庭教育,对学校来说,这才是真正的起跑线。每个问题孩子的后面一定有个有问题的家长,出现问题孩子主要是看孩子的高度、角度出了问题。改变家长看孩子的高度和角度,更需要学校重视家庭教育,并在实施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去引导和帮助每一位家长。
反思自己,过去在工作上付出的.更多,忽视或看轻自己孩子的家庭教育的做法现在看来是很不妥的。教师更应该既种好事业的田,又育好自家的园。作为教师家长,你也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更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掌握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并付诸于行动,荒了自家的园的教师应该是不称职的家长,更不能够称之谓称职的教师。
通过七天的培训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工作的重要性,渐渐感受到了自己肩头责任的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重视并切实抓好家庭教育工作,承担起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应有的职责和义务,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推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台阶。
第二篇:家校培训心得体会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孩子一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每一个孩子从出生起就具有无限的可能。父母的责任就是要精心呵护好这株幼苗,使它能够自然茁壮地成长。这个时期特别需要“用心灵呵护,用头脑抚养”。
这次的培训学习,虽然时间较短,但对我的思想触动很大,接受一流的家庭教育专家的指导,真是受益匪浅,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家庭教育灵魂的洗礼。我掌握了有关家庭教育知识,明白了家庭教育应注重科学性、针对性和适用性。家庭教育要一是要坚持“儿童为本”原则。二是家长要不断学习、掌握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提高自身修养,为子女树立榜样。三是家长坚持“多向互动”原则。
感受比较深的内容是(3――6)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处于身心发展的黄金时期,具体表现为:
(1)身体发育方面,幼儿的身高、体重、营养、神经、动作技能等方面获得长足进步;
(2)语言发展方面,词汇量迅速增长,已经能掌握各类词,逐渐明确词义并有一定的概括性,基本上掌握了各种语法结构,并可自由地与他人交谈;
(3)在思维发展方面,逐步克服直觉行动思维,并初步发展到具体形象思维;
(4)社会交往方面,喜欢与同伴一起玩,玩伴的数量随着年龄增加,玩伴关系不稳定,经常变化。
(5)个性发展方面,这一时期是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开始形成自己最初的个性倾向并会在自己的一生中都保留其痕迹,因而在人的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我觉得这部分内容非常实用,因为通过了解孩子各个阶段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在各个阶段的思维特点,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科学的、有效的去指导教育孩子。我的女儿快六岁了,我对照了她的日常行为表现:
1、非常好动、嘈吵,最喜欢向别人挑战。
2、很玩固及会发脾气,不大理会别人的感觉,碰到惊慌的事情或意外的事件,情绪之起伏可能影响以至成年。
3、对自己开始有一个整体的观念。
4、非常健谈,心理所想的,嘴巴就表达。
5、由于丰富的想象力,对事实与虚构分不清。
今后家庭教育中:
1、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和特长,采取针对性教育,发掘他们的优势潜能;多带幼儿参加各种活动,激发兴趣,扩大视野,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2、要鼓励孩子提问,启发孩子提问;回答孩子的问题要有启发性;如果孩子提出的问题家长也不知道答案,应如实告诉孩子,与孩子一块儿去寻找答案;理性对待孩子因好奇而导致的破坏性行为;并为孩子提供科学探索的机会。
3、要积极为幼儿创造与同伴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多到社区和儿童游乐场所活动,帮助他们体验与他人共同活动的愉悦;在活动中可有意识指导帮助幼儿学会遵守交往规则,学会注意他人的.情绪变化,体会和理解他人的情感;还可采用移情训练,角色扮演等方法帮助幼儿学会用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学会分享和合作。
4、掌握诸如食物中毒、烫伤、溺水等突发事件的急救措施;提高自我监护意识,尽可能消除环境中一切伤害性因素,如剪、刀等锐利物品要妥善保管等;结合生活实际事例,随时对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从小培养孩子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减少对幼儿各种活动的包办代替,增加幼儿接受锻炼的机会,掌握多种生存技能。
6、改变对幼儿饮食放任自流、过分溺爱的做法;引导孩子少受广告垃圾食品的影响;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饮食氛围。
我不敢保证在我的教育下女儿一定要多么优秀,但是我会用自己一颗最真的心,朝着最高的目标去努力,把教授讲授的知识逐步消化吸收,让我的女儿快乐、健康的成长!
第三篇:新生家长培训学习心得
11月28日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家长培训班,首先感谢学校给予这样一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对我们家长来说肯定是获益匪浅的,对我来说是一次警觉,平时忙于工作总感觉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实际上难得完全没有时间吗?自己看电视、上网或者应酬的时间花了多少呢?以前总以为父辈在教育我们上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但反过来思考,当时父辈们的精力都放在一家人的生计上,同龄人像我能跳出农门的`只有极少数,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都很优秀,特别是在一个教育水平较高的学校里,如果不注重孩子的培养教育那他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落后者。
好的行为习惯对一个人来说终身受益,相信很多小孩都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如做事拖拉、马虎、丢三落四、不爱做家务等等。怎么改变呢?专家讲到几点,一是是要坚持不懈,手段既要温柔又要有原则,讲究方式方法;二是要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三是注意引导,特别是第一次发生不好的行为要制止;四是以身作则,家长要求孩子的首先自己应做到,要示范表率。
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他的上级,反思以前的教育思路还是棍棒教育为主,往往是命令式、强迫式,这样只会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效果可想而知。老师讲的平等交流法、说服教育法、赏识激励法都是很好的方法,给我很大的启发。
只有不成功的父母没有不成才的孩子,一个人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与父母的培养有不可替代的关系,只有父母多尽可能多付出一些心血,言传身教,及时孩子不成才,但一定能成人,也就无怨无悔了。
刘康成的家长
第四篇:家长会心得体会
2月23日,我校在政教处和教导处的组织下召开了家长会。此次家长会收获很大。下面谈谈感想。
一、家长重视。
我班48人,参加家长会的有40人,只有8位家长未参加。可见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
二、在会上,我介绍了以下几方面:
1、分析了年终考试的情况。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成绩是他们最为关心的。所以在会上我给家长看了学生的成绩单。有很多家长看后对我说:“老师,以前只看到孩子的卷子,并不知道其他孩子的成绩,总觉得我的孩子学得还行。今天看了成绩单之后,让我知道孩子在班上连个中游都赶不上。以后,真要好好辅导孩子。”
2、介绍孩子开学一个周的表现。总的就是“懒散”。在会上我主要表扬了表现很好的学生。当然对表现不好的学生也从侧面指出。
3、介绍学校情况。建设新的塑胶操场,新建的小学教学楼从区里到学校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想尽一切方法给孩子创造最优越的教育环境,那作为孩子的家长该如何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三、给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1、发现问题及时与老师联系。
尤其是孩子思想上的问题,有时家长说的'话孩子不听,孩子一般比较听老师的话,所以可以跟老师说说,让老师跟孩子说,效果还是比较好的。作为家长不要怕麻烦老师,教育孩子是我们大家的职责。但是,有些孩子比较调皮,对老师的话表面是很听的,而背着老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需要我们经常联系,多交流孩子的情况,双方相互配合,让小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不要等问题严重了再来找老师。
2、有些题目孩子不懂,家长要耐心地解释题目的意思,鼓励孩子不懂就问。
但是家长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我想只要你把题目解释清楚,孩子是能够自己解答的。我发现成绩不够理想的孩子,往往依赖性比较强,不愿独立思考,课堂上要么等着老师讲解,要么转来转去偷看。这几个同学在家里做事也肯定很拖拉。家长要注意正确引导。
3、为孩子创设祥和安宁的学习环境,鼓励孩子静心学习。当孩子学习时,不要在他身边大声讲话、争论、看电视等。
我们在家访时了解到很多家长为了孩子安静地学习,在孩子做作业时从来不看电视,等孩子睡了再看,我很赞同这样的做法。只要孩子能听到电视的声音,是无法认真思考的,如果他在抄写,他能记住这几个字吗?如果他在做数学题,我想再简单的题也会做错。
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很直接的手段,希望学校能继续搭建家校沟通的良好方式,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孩子全面健康地成长。
第五篇:家长培训学习心得
我的孩子是26个月时确诊自闭症。说来惭愧,我儿子是二胎,虽然有养育NT的经历,但是对于我儿子的种种自闭症现象心里总是侥幸认为长大就好了,于是比较迟才发现。我们一发现就在贴吧上看到了sunly老师的帖子,觉得他们的干预理念最人性化。于是果断的居家干预,没有上机构。xx年 月入康复师群学习,xx年3月又非常幸运的参加首期家长培训班。上了第一期课程,觉得受益良多,源爸上课的内容讲得很细,操作性很强,每一类名词都列举了怎么教的例子,回家就能马上操作。上完课我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回家的路上就对照自己的干预,总结出自己干预的误区并拟定了这个月的干预计划。经过一个月的干预,我得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01
干预要从强化物开始
我的干预是从家里的生活物品和外面看得见的东西开始,比如家里的筷子、碗、勺子和外面的花、草、树之类的,没有从强化物开始,导致学习速度慢,一个月才会五、六个名词。而且也没有制定任何计划,遇到什么教什么,太随机化,目标性不强,干预更是不够系统。于是我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开发强化物,尽可能多的让他尝试新的食物和事物,每一样都详细的记录,然后再通过强化物来开展干预。发现这么操作后他学习的速度就有所提升。
02
事件、样本要变化
事件、样本不能单一无变化,刚开始干预的时候老是同一件事情重复做,测试通过就以为是这个名词通过了,但是换一个场景和换一个人下指令他又是不会的。这说明他只是形成了一个习惯,并不是真正的学会,而且孩子还容易形成刻板。于是我就针对自己的目标名词,每个名词都分别列出不同的样本和不同的事件,没有经历过的样本和事件,我都一一补回来。现在就是和他说的话,同一个意思也要换着说法来表达;甚至家里的物品都会时不时变化一下位置,尽量的避免他形成刻板思维。
03
根据功能设计教学
可能很多家长都会跟我一样,干预初期都是带孩子到超市去认各种物品,以为知道每一个物品都有对应的名词就可以了。但是这种干预都是不带任何功能性的。孩子可能知道了这个名词,但是不知道这个名词有什么功能,不知道这个名词应该怎么用、什么时候该用。于是,这个月我都是带着孩子根据动机模拟自然环境干预。比如名词钥匙,不单让他认识到只有开门、开抽屉的功能,还专门设计一些自然情景让他认识到钥匙还可以拿来开快递、翘起盖子等。只有通过设计这些带功能性的干预,孩子才算真正的“认识”了这个名词。
04
名词和名词要串联
之前的干预没有将名词之间联系起来,就发现他很容易忘记,特别是家具类的名词。而且他不会听完整的一句话,有时候,大人话未说完,孩子就跑去做。比如,“去姐姐房间拿窗台上的水彩笔。”听到前半句就走去姐姐房间了,做什么完全不知道。培训回来后我就和他玩捉迷藏(爸爸藏在房间的窗帘后面、姐姐房间的衣柜、床上的被子里、厕所的门后面)或者告诉他强化物放的地方(电视柜的抽屉里、桌子上的盒子里、橱柜的袋子里)让他去找,通过强化物让这些名词之间产生了联系,慢慢的发现他开动脑筋的时候也多了起来。
05
建立正确的联结
之前干预产生的.错误联结,要用正确的联结覆盖。
没有参加家培班之前就已经产生了一些错误连结。比如以前为了让他认识树、路灯、花、草,我在路边碰到就会跟他说,特别是他注意力不在的时候,我还会用手拍一下路灯想引起他的注意,以致于他后来一出门见到路灯就以为是要拍一下才行。这个错误联结一直存在,对于这些错误连结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干等着错误消失。参加完家培班后才知道原来这些连接是要有正确的覆盖才行的。于是我就制造了一些和这些词有关的事件,比如:到树、路灯那里休息一下、等爸爸、喝水、吃小馒头等等。很快那些错误连接就没有了。
总的来说,康复师X的干预方法很考验家长的脑子灵活性,非常的烧脑。需要我们家长有计划、有目的的从生活中去制造自然的、带功能性的活动场景来干预我们的孩子。而且这个干预还是需要长期的,按年来算的。但是没有办法啊,孩子能依靠的只有父母,这条路虽长、虽难,我相信只有我们按康复师X的干预方法继续努力,孩子一定会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