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历史学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时间:2023-06-09 00:07:43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9455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暑期历史学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六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暑期历史学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第一篇: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xx月,我有幸的被推荐来参加高中历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近半个月的培训学习中,让我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的生活,这是毕业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接受那么长时间、那么系统化的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我接触到了许多教育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感觉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同时还与省内其它院校的一线教师们进行的充分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半个月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对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现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几天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

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四、更新与专业知识教学理念乃当务之急

更新专业知识是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社会是学习的社会,随着新教材走进学生观念中的“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今天的学生从影视等各种媒体中获得的正确或错误的信息实在太多,若老师死守有限且过时的知识,要想在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下,面对现在的学生群体,欲自如地为人师表,实在是勉为其难的。

新教材要求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智育”的含义,它不仅是指知识,还应该包括方法,技能,能力。真正明白在电脑已可代替人脑来储存大量信息的时代,历史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决不是大量史实的记忆,历史教学不仅只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掌握认识历史知识过程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用历史意识考察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能力,用历史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又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不能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教师是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应该认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五、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比较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而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有思维碰撞。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并富有个性发表见解的过程,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应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讨论政治有关话题,然后在班里交流,学生经过打分、得分、答辩、同学间互提问题再打分等环节,培养了自我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第二篇:历史学科培训总结

  本学年本人担任了高二级4个班(两个文科班、2个理科班)的历史科教学任务。一年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为了能在新的学期中争取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有必要按照学校统一规定的考核内容,客观、实际地认真总结一番。

  思想道德方面,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本学年我主动、认真地服从和配合学校各级领导的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学校、区教研室和组里的各种会议;根据学科特点,通过自己订阅或者在网络上寻找国内外热点,及时领会和用于教学辅导;顾全大局、服从学校教务处、高二年级部的教学安排,每周上课8节,热爱教育事业,把自己的精力、能力全部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并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主动向其他同事学习、请教,共同研究业务使教学水平有较大提高。

  知识能力方面,在一年的高二教学工作实践及学习过程中,进步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更新

  为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形势,并且能够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我深知认识应该不断深化、发展,仅靠大学所学理论知识远远不够,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学习。因此我每年坚持订阅教学报刊,并自购电脑经常上网查阅、储存资料;同时积极与同行交流学习,多次参加相关教学培训。经过努力,我的知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很好的指导了教学工作。

2、教育、教学能力

  第一,能认真把握教材――把大纲、课本及时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切实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且能利用课堂时间不断地以新型热点材料为背景创设提问角度,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对基础知识能灵活运用,从而使同学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第二,能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重视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和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的意识和能力,利用电教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讲课时除讲清知识点外能把重点放在知识间的连接上,达到帮助学生学会求知、不断发展的目的。

  第三,尊重学生。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培养,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能尊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知能力,提出与学生自身水平相当的问题,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共同提高,因而也得到了学生的尊重。

  除此之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级组织教育科研活动,单独或与同事合作申报了多项省级科研课题,现正在完成中。

  本学年工作中我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没有无故耽误学生一节课,本学期课时为8节,参加省、本校听课超过30节;坚持学生的作业全批全改并能及时订正,同时还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多项活动.

  通过这些努力,我所教班级在半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差生数量明显减少,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有明显提高,历史课成为他们非常喜欢的课程之一,自己的教学能力、综合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当然,我知道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总结经验,多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第三篇:历史学科培训总结

一、本次历史优质课评选的大体情况介绍

  基本流程为:各校、教管办初评→择优上报→教研室汇总→分学科评选。

  本次历史学科共15人报名参评,分2天半完成,每半天1个课题(课题都是期中考试后的内容);评委来自无参评选手的学校的骨干教师,系市或县级教学能手;5名评委中有1名为群众评委,听课老师以学校为单位,参与评课打分;去掉1个最高分、1个最低分后取平均分,选手讲课成绩半天一次亮分(上午、下午3节课结束后),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

二、本次历史优质课评选的几大亮点:

  1、总评:教师教材把握到位,关注三维目标,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参评选手课改意识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题教学理念贯穿课堂的始终;采用导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与市教科院倡导的“四环节”完全相符;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达成度高。因为参评选手的重视,都拿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同台竞技,精彩纷呈,各具特色。本次优质课评选结合送课下乡活动进行,对全县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大推进。

  2、多数导学案设计科学、实用,简便、易操作,导学问题的设计深入浅出,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措施得当,导学案真正起到了导学作用。很显然,多数参评选手的背后都有一个团体,尤其是成绩好的选手,其课堂是学校集体备课的结果,体现了集体的智慧。

  3、历史学科图文并茂,史料丰富,15位参评选手不约而同都设计了教学课件,直观、精美,使课堂极具感染力。多数参评选手能合理运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学生积极性高,参与踊跃,收到良好效果。例如二中高春梅的课件地动仪的震动原理用了一段科普视频,当视频资料播放时,生动形象的演示使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起来,难点问题轻而易举地解决。

  4、成绩好的选手,各有特色:有的老师语言简洁,交代任务明确,无多余的环节和废话,课堂高效;有的老师精讲、点拨到位,擅长启发学生,并能将学生的回答内容予以迅速提炼,抓住关键,而不是简单重复;有的老师能抓住历史课特点,很好的进行情感教育,并联系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引发学生的共鸣;部分年轻老师自身素质好,在调动学生、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等方面特色鲜明,潜力很大。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建议

  1、形式单调,教法呆板。

  有的老师整堂课运用一种提问方式:老师问,学生齐答,一派热闹气氛的背后,是很多绩差生被忽视,老师不能掌握学生的真实情况;同一个问题,让多个小组一一重复回答,纯粹浪费时间;有的老师提问采用抢答方式,题太简单,学生抢答秩序混乱,效果差;或者是让一组成员提问另一组,问题过于简单,像做游戏,学生不思考就能回答,无思维含量。

  建议:要把握课堂提问的技巧:抛出问题――留足时间,全体思考――个别提问――其他同学评判或补充――教师点拨引导

  注意:

  ①一定留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

  ②面向全体,照顾多数,不能再三提问某一个或几个优生,培养所谓的“学霸”;

  ③不要让某一个学生站起来,老师再提出问题,这样不但其他学生无事可干,被提问的学生也会很紧张。

  2、教材把握不到位。

  有的老师没有按课程标准把握好重、难点,力求面面俱到,教材挖掘太深,个别题目设计的偏难;有的老师对重点问题不重视,难点突破力度不够,课堂上给人“蜻蜓点水”的感觉,学生也如“雾里看花”,抓不住关键;有的老师历史专业知识不系统,就提论题,不能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

  建议:加强历史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好新课程标准,将三个年级的教材吃透,做到熟练的驾驭教材和有效整合教材,能融会贯通,能将初中历史知识系统化处理,如知识网络化、相关知识进行纵横比较等。

  3、点拨引导不到位,不注意学法的指导。

  有的老师在精讲的同时,不会很好的点拨引导。一个问题,当学生无人能回答时,说明问题设计不合理或教师引导无方,课堂上老师再三问“谁来回答”仍无人响应,非常尴尬,又不会进行有效的引导,结果只好自己说出答案。

  建议:在课堂上,要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材料解析题应该如何把握、如何组织答案更科学。多点拨引导而不要直接告诉答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归纳能力,能让学生总结归纳和串联的大胆放手让学生去做,学会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网络。

  4、导学案的设计。

  经过半个学期的网上大集体备课,老师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基本掌握了导学案的设计思路。但是个别的仍存在问题,如问题设计不合理、教材上的插图和问题仍旧照搬到导学案上等等。

  建议:导学目标要简洁明了,不能照抄教参;合作探究的问题:要紧扣三维目标,问题设计一定要有探究的价值,有思维含量,且要难易适中;课堂小结一定是本节课的总结升华,不要成了知识的重复,可让学生动手归纳和构建知识网络;达标测试题要精选。

  5、不能在课堂上要掌声。掌声,是课堂上师生因为同学的精彩回答而不约而同自发的,不是强求的。有的老师课堂上再三为学生的回答要掌声,很可笑。

  6、存在的其他问题:

  ①有的老师课堂造假,提前把有难度的探究题答案告诉几个学生,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太完美,造假明显,今后一定要坚决杜绝;

  ②有的老师因业务不熟而紧张,课堂思路混乱;

  ③有的老师不讲普通话,这是优质课、能手评选的大忌;

  ④有的老师理念保守,不放心学生自学和交流,课堂上一再作简单的重复;

  ⑤个别老师没有把握好时间,时间分配不合理。

  因为参评选手都拿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设计导学案、制作课件,授课结束后对自己的表现也有一个评价,对授课过程中的得失体会也比较深。因此,教研室统一要求各科所有的参评选手,都将导学案、制作课件与课后反思总结上传,教研员汇总后发布,供老师们参考、交流和学习。

第四篇:暑期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每年的暑期培训都是一次充电,一次思想的盛宴。今年的暑期培训也充满了智慧和温情,有经验丰富、谈吐幽默的A老师的精彩讲座,也有研究教育教学多年的B教授的谆谆教诲,还有学科组内对课标、教材的分享和讨论。除了这些感触颇深、收获颇多的讲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全体年轻教师参加的读书演讲活动“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

在学校大礼堂里,一百多位老师一起参与进读书演讲活动。每位老师都在假期里认真研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两本著作,凝聚成一篇篇充满教育智慧的演讲稿,声情并茂地与每位老师分享。在我阅读完这两本著作后,我对苏大师反复提到的阅读感悟颇深。

在利用阅读帮助学生学习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有许多独到的方法。比如说,在转化“后进生”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有着一套背道而驰的方法。一般老师的做法是给这些孩子更少的知识量和习题量,觉得他们在学习上已经有困难了,那就减少他们的负担,争取让他们把这少量的知识点掌握就好。但是,苏霍姆林斯基却认为,帮助后进生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让这些儿童的头脑里产生尽可能多的关于周围世界的疑问,积累尽可能多的信息素材,这将是他们开始思考的契机,也将是他们维持学习兴趣的不竭动力。

不仅是后进生需要广泛阅读,每个孩子在智力发展上,都需要阅读的介入。如果一个学生广泛地阅读,那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任何一个新概念、新现象,就会纳入他从各种书籍里汲取到的知识体系里去。在这种情况下,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就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是帮助他把“头脑里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楚所必不可少的。

当然,教师更要阅读,要成为孩子们读书的榜样。苏霍姆林斯基谈到一位老教师上的一堂公开课,十分精彩,听课的老师们也全都投入进了课堂而忘记做记录。课后询问这位教师这堂课准备了多久,老教师说他花了15分钟构思了这节课,但是却是一辈子都在备这节课。教师的阅读就是备课,教师要一生都在备课。我也是个爱读书的人,而苏霍姆林斯基和这位老教师就是激励我继续广泛阅读的良师。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中,提出的.第一条建议便是读书,而且这种读书是有方向性的,有目的性的。每个月读三本书:一本是学科方面的书,一本是榜样人物事迹的书,还有一本是心理学方面的书。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三五十年后,教科书在教师的眼里看来自然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阅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积累智慧的最佳途径,阅读也是指引我们教师教书育人的明星。

暑期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 2019暑期教师的培训心得范文

★ 2021暑假教师心得感悟范文10篇

★ 暑假教师通用培训心得体会2022

★ 教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7篇2021

★ 2021初中教师暑假学习心得体会10篇

★ 暑期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2021

★ 2021教师培训个人心得感悟10篇

★ 教师2021培训心得体会范文5篇

★ 2021暑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10篇

★ 教师培训心得感悟体会范本2022

第五篇: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7月13―14日,我参加了在银川市第九中学举行的为期两天的20xx年宁夏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培训会。本次教材培训内容详实,高屋建瓴,对当今初中历史教学及新教材的使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一天,部编初中历史教材编写人员张静老师针对部编新教材作了全面又细致的说明,从新教材的编写背景和经过,新教材的内容、体例及重点核心,以及如何使用新教材进行了具体的解读,让大家明确了教材改革的方向。我也收获颇丰,尤其是对新教材的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

点线结合,呈现历史整体面貌。这次部编历史教科书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点”是指重要的历史史实,“线”是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线穿点,以点连线,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发展的阶段和顺序,循序渐进地展开。并且贯通解释了中国古代史上各个发展阶段以至整个古代历史的整体面貌,这就构成了我们习惯上所说的“面”。这样,就能收到“点线结合”,“以点带面”的功效。

精心谋划,构建教学完整平台。新教材在每一单元的前面都设有单元导语,概述本单元的内容。如: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课文是教材的主体部分,其功能主要是呈现一节课教学的基本内容,涵盖了课标所要求的主干知识。除此还有课文前设,课文旁设,课文后设等,这些课文辅助部分的栏目设计,是新教材作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的思考和阅读,为师生提供了开展教学活动的契机。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考虑如何运用这些栏目引导学生的学习,以发挥出各类栏目在教学实际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

重要问题,准确阐述正面教育。在编写和审查部编历史教材的过程中,处理一些重要问题的表述时,既要符合历史实际,史事准确,更要符合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有正面的教育意义,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这个问题,既关乎历史观,又涉及到历史发展的主线,所以我们一线教师在分析教材、使用教材时需要特别注意,在教学中应正确的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客观的理解,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使历史教育的功能很好地发挥,使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科学、正确的历史意识。

史料教学,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张静老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节录像观摩课,这节课注重史料的解读,应用史料教学,扩展教材内容,给在座老师以深刻的启发。我们知道历史教学离不开史料,尤其是课本中提供的丰富的文字材料和地图插图,经过长期的验证,这些材料对课堂教学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为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史料的运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史料,并学会概括提取有效信息,使材料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学生史料论证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第二天,北京汇文中学历史教研组组长丁丁老师针对部编新教材七年级历史课例进行了评析。丁老师的讲座充分结合历史课堂及教材的实用性,并结合一系列典型的教学案例加以阐述,给与会者带来了新的理念和具体的实施建议,尤其是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具有更好的指导意义。丁老师带来的《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与《辽、西夏和北宋的建立》等四节示范课各具特色,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流程清晰顺畅,问题设计独特而巧妙,师生互动积极而热烈,知识点落实到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真正实现了有效教学、高效课堂。这四节课,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与我们分享了使用新教材的体会与经历,引发了我们对如何使用新教材的深刻思考,我相信,我们将与新教材共同成长。通过具体的课例分析,我更细致的了解了教材的编写思路,也清楚的意识到这套教材将给我们一线教师教学带来更多拓展的空间,我已经迫不及待与新教材美丽相遇。

这次部编版历史教材在呈现方式、学习要求等各个方面与《历史课程标准》高度契合,与过去的教材相比,它有一些新的历史教育理念。这些新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吸收了多年来历史教育改革中的经验教训,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强调基本史实的同时,更注重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注重历史学科的文化内涵。

两天的培训活动,我仔细聆听认真记录。通过学习,我开始真正感悟新教材的新理念;通过学习,我沉寂的思维被唤醒;通过学习,为我打开了一个个新的视角。新教材培训,引领我们每一位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切实用好教材,激励我们成长为掌握教学真谛的优秀教师。不需扬鞭自奋蹄,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不断前行,相信前进的路上,风景会更加美丽。

第六篇: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xx月,我有幸的被推荐来参加高中历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近半个月的培训学习中,让我仿佛又重新回到了大学校园的生活,这是毕业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接受那么长时间、那么系统化的培训。

在这次培训中,我接触到了许多教育专家学者们的教育新理念,学习了不少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感觉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专业技术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感受到了名师的风采,同时还与省内其它院校的一线教师们进行的充分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半个月的学习,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通过几天的培训,我对课程标准、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现总结有以下几点:

一、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几天的培训,认识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我想只有经过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新课程改革就会遍地生根、遍地开花、遍地结果。这样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富有创新能力的民族,并会永葆青春、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

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

四、更新与专业知识教学理念乃当务之急

更新专业知识是时代的要求。现代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社会是学习的社会,随着新教材走进学生观念中的“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今天的学生从影视等各种媒体中获得的正确或错误的信息实在太多,若老师死守有限且过时的知识,要想在素质教育的高标准严要求下,面对现在的学生群体,欲自如地为人师表,实在是勉为其难的。

新教材要求教师首先要正确理解“智育”的含义,它不仅是指知识,还应该包括方法,技能,能力。真正明白在电脑已可代替人脑来储存大量信息的时代,历史教学应该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而决不是大量史实的记忆,历史教学不仅只是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掌握认识历史知识过程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用历史意识考察社会和认识社会的能力,用历史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在学生的能力培养方面,又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情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不能认为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育,教师是权威,神圣不可侵犯,应该认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成长主要依靠自己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和帮助学生,在于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五、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把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过程结合起来,在明确基本标准的前提下,结合相关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

在新课标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比较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去尝试,而且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制造矛盾,使学生有思维碰撞。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并富有个性发表见解的过程,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学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应重视学生参与评价。在日常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讨论政治有关话题,然后在班里交流,学生经过打分、得分、答辩、同学间互提问题再打分等环节,培养了自我评价意识和评价能力。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暑期历史学科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