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2-09-12 19:28:18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7313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综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综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

第一篇:综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一周的素质提升培训结束了,思来想去感觉很充实,忙忙碌碌几天,抛开工作时的烦恼,专心致志地去学习也是一种乐趣,收获颇多。军训拓展,让人积极向上,团结一心,增强了同事之间的信任度,锻炼了人与人之间协作共赢的能力,特别是《国学》礼记中《大学》一文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它的宗旨就是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一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有较系统的论述,对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均有启迪意义。

《大学》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让高尚的品德得以传扬和彰显。儒家论的是德,以礼治理天下,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世界,“明明德”就是要明圣贤之德。何为圣贤?孔子曰:“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

历来圣贤屈指可数,所以《大学》不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圣贤,而是让我们去向圣贤学习,去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取长补短,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完人。《大学》讲的就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的东西。清朝的曾国藩,是中国的一位圣人,他通过日记不断的反思自己,去批判自己,连一些不容于世的思想都记录下来批判,他几乎成了一个完人,但他却失去了做人的感觉,很多研究他的学者都说,曾国藩最终成为了一块石头。因为他强烈压制住了自己的七情六欲。这种人我想并不是孔子所主张的完人,因为孔子也有欲望。

人生是不断进步,不断改掉自身缺点,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伪君子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就连孔子和南子都有说不清的时候。所以说“明明德”就是让人知道真正的高尚品德,去学习他,改掉自己的陋习,不断使自己变得新生,即使成不了圣贤,也比那些连是非都分不清楚的真小人好得多,这也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的作用之所在。希望学以致用,不断鞭策自己,“知其所止”找准自己的位置,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为凯嘉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第二篇:综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今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通过学习收获很多,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我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也是《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断强调的。而要做到此点,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高。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种情况,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系的法宝“博爱之心”。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从教二十载,我是这样热爱学生的。

  理智公正。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坚持“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我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有脸往这儿坐。”“灌铅的脑袋!”“死榆木疙瘩!”……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情感,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大家想想,学生真的遇上这样的老师日子该多难过。所以,我们应爱护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但我们应常常进行一些反思,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

  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第三篇:综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今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通过学习收获很多,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我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也是《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断强调的。而要做到此点,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高。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种情况,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系的法宝“博爱之心”。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从教二十载,我是这样热爱学生的。

  理智公正。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坚持“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我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有脸往这儿坐。”“灌铅的脑袋!”“死榆木疙瘩!”……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情感,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大家想想,学生真的遇上这样的老师日子该多难过。所以,我们应爱护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但我们应常常进行一些反思,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

  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第四篇:综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一周的素质提升培训结束了,思来想去感觉很充实,忙忙碌碌几天,抛开工作时的烦恼,专心致志地去学习也是一种乐趣,收获颇多。军训拓展,让人积极向上,团结一心,增强了同事之间的信任度,锻炼了人与人之间协作共赢的能力,特别是《国学》礼记中《大学》一文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它的宗旨就是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一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有较系统的论述,对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均有启迪意义。

《大学》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让高尚的品德得以传扬和彰显。儒家论的是德,以礼治理天下,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世界,“明明德”就是要明圣贤之德。何为圣贤?孔子曰:“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

历来圣贤屈指可数,所以《大学》不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圣贤,而是让我们去向圣贤学习,去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取长补短,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完人。《大学》讲的就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的东西。清朝的曾国藩,是中国的一位圣人,他通过日记不断的反思自己,去批判自己,连一些不容于世的思想都记录下来批判,他几乎成了一个完人,但他却失去了做人的感觉,很多研究他的学者都说,曾国藩最终成为了一块石头。因为他强烈压制住了自己的七情六欲。这种人我想并不是孔子所主张的完人,因为孔子也有欲望。

人生是不断进步,不断改掉自身缺点,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伪君子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就连孔子和南子都有说不清的时候。所以说“明明德”就是让人知道真正的高尚品德,去学习他,改掉自己的陋习,不断使自己变得新生,即使成不了圣贤,也比那些连是非都分不清楚的真小人好得多,这也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的作用之所在。希望学以致用,不断鞭策自己,“知其所止”找准自己的位置,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为凯嘉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第五篇:综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今年,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通过学习收获很多,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我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热爱学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任何教育的结果,都是伴随着一定的师生关系产生的,其结果的好坏有时受师生关系好坏的影响,不同的师生关系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结果。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这也是《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断强调的。而要做到此点,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在他们所认同的目标或要求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都高。反之,若师生关系是“专制型”、“放任型”的。则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紧张或放任,造成内心烦躁、恐惧等,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会有高效的学习,学习效果也不会好。这种情况,正如英国教育家洛克所揭示的:“儿童从导师方面受了无情的言语和鞭鞑,他的心里,就充满了恐怖,恐怖立刻占据了他的整个心理,使他再也没有容纳别种印象的空隙了。”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会产生种种矛盾。倘若教师没有尊重,关心和热爱学生,即没有与学生沟系的法宝“博爱之心”。不把其视为亲人,视为可倾吐心声解决困惑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保护。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有时由于学生偏见或教师有“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观念和行为,可能会产生学生对教师的“好心”的误解。但是教师只要走出这种爱的误区,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因此说,热爱学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

二、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从教二十载,我是这样热爱学生的。

理智公正。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理智的,而不是盲目、冲动的。盲目的爱缺乏是非感,无明确的目的性,不能有力地引导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不能有利地抑制和消除学生自身的不良因素。在教育中,我对学生的爱是正直、公正、坦荡、无私的,不是偏狭、庸俗的。因权势而爱,因门第而爱,因金钱而爱,这种爱会败坏社会风气,污染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有热爱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恶等行为的真正公民,我们就应当真诚地对待他。

坚持“三不”。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我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我的要求去做的,我不是像有的老师那样让学生写上十遍、二十遍,而是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不心罚。“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比如,有的教师说学生“生来就不是读书的料,还有脸往这儿坐。”“灌铅的脑袋!”“死榆木疙瘩!”……这种心罚侮辱了学生的人格,刺伤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他们的情感,损伤了他们为人的尊严。大家想想,学生真的遇上这样的老师日子该多难过。所以,我们应爱护学生。维护其自尊心,尽量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老师的生命是一团火,老师的生活是一曲歌,老师的事业是一首诗。”……有关对教师以及教师职业的赞美之词确实不胜枚举。但我们应常常进行一些反思,思考一下我们的行为是否与那些赞美之词相符。

严爱结合。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我就要求自己不仅要爱“小天鹅”,还要爱“丑小鸭”。采取学生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对待学生,即严爱结合。首先,我善于在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其次,我善于在严格要求的过程中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友爱,努力创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并且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有度、有方与有恒。

第六篇:综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一周的素质提升培训结束了,思来想去感觉很充实,忙忙碌碌几天,抛开工作时的烦恼,专心致志地去学习也是一种乐趣,收获颇多。军训拓展,让人积极向上,团结一心,增强了同事之间的信任度,锻炼了人与人之间协作共赢的能力,特别是《国学》礼记中《大学》一文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它的宗旨就是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大学》一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有较系统的论述,对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业均有启迪意义。

《大学》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让高尚的品德得以传扬和彰显。儒家论的是德,以礼治理天下,最终达到天下大同的世界,“明明德”就是要明圣贤之德。何为圣贤?孔子曰:“所谓贤人者,好恶与民同情,取舍与民同统;行中矩绳,而不伤于本;言足法于天下,而不害于其身;躬为匹夫而愿富贵,为诸侯而无财。”

历来圣贤屈指可数,所以《大学》不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成为圣贤,而是让我们去向圣贤学习,去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取长补短,力争使自己成为一个完人。《大学》讲的就是成年人应该学会的东西。清朝的曾国藩,是中国的一位圣人,他通过日记不断的反思自己,去批判自己,连一些不容于世的思想都记录下来批判,他几乎成了一个完人,但他却失去了做人的感觉,很多研究他的学者都说,曾国藩最终成为了一块石头。因为他强烈压制住了自己的七情六欲。这种人我想并不是孔子所主张的完人,因为孔子也有欲望。

人生是不断进步,不断改掉自身缺点,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伪君子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就连孔子和南子都有说不清的时候。所以说“明明德”就是让人知道真正的高尚品德,去学习他,改掉自己的陋习,不断使自己变得新生,即使成不了圣贤,也比那些连是非都分不清楚的真小人好得多,这也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的作用之所在。希望学以致用,不断鞭策自己,“知其所止”找准自己的位置,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当好领导的助手和参谋。为凯嘉奉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综合素质培训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