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时间:2022-09-12 19:27:08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3447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六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7月13-14号,我参加了宁夏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培训,观看了教育部朱之文副部长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的讲话视频;聆听了张静老师有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材介绍和教学建议;同时学习了丁丁老师关于部编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案例展示及评析。

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了解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新教材内容生动,教师的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

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的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导语、正文、资料、“史料研读”、“相关史事”、“课后活动”、“课后知识拓展”。

在学生学习方式上,要倡导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事、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

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与学生平等交流,教师也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注意运用史料,帮助学生理解某一问题,并能用所学内容解答与材料有关的历史问题。

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部编历史教材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教学思路、教材处理、能力培养、师生关系都要重新定位,理念上要开拓进取,内容上要推陈出新,在形式上革故鼎新。争取将部编历史教材的理念充分的融入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

第二篇:初中历史教学培训心得

20_年7月13—14日,宁夏历史教研室组织全区历史老师进行了部编教材的培训。此次培训通过远程直播和现场培训向全区历史老师传达了部编教材的改变思想,分析了部编教材如何运用。

经过这次培训,我对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通过学习朱之文《关于做好三科教材培训工作讲话》、张静老师关于部编初中历史教科书简介及教材分析与建议和丁丁老师关于《部编历史教材理论培训》的讲课,我受益匪浅,它使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得以进一步更新,对于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通过专家的讲解及教学案例的展示,我发现新教材与旧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新教材内容生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主动探究意识加强,教师启迪作用更加凸显,真正体现了过程与方法的理念,所以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教师尤其注意教与学的过程:确立学生学习的动机——积累历史知识——培养认知能力——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对相关历史知识、方法和理论的应用。把培育和弘扬义务教育作为培根固本的重要方式,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意志,是怎样培育人,培育什么样的人的载体。

2、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1)把知识目标放在教学首位,以知识传承为主。在新理念指导下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把教材变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学本发挥教材资源优势,利用课文前设导言;课文旁设中的相关史实、材料研读、人物扫描;课文后设中的课后活动作为课后作业,以灵活的题型来复习所学;辅助部分栏目的设计,使教材作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帮助激发学生兴趣和拓展知识方面突出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2)新教材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编写,以“线”串“点”,以“点”连“线”,使教材内容依据人类历史发展的阶段顺序,循序渐进的展开。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有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它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在强调基本史实的同时,更注重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达到“育人为本,是全体学生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

3、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认识。通过丁丁老师的讲授我认识到新教材的讲授,要倡导合作探究式性的学习方式,要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文中的相关史实、史料研读等栏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利用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法。

4、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认识。通过此次培训,深刻的认识到

(1)教师要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同时注意与学生平等交流,积极融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在授课中注意教会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

(2)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力图科学、准确地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全面客观的叙述重要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及历史人物;坚持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原则,对历史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述。

(3)体现教材的时代性,既要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又要反映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并要体现当代社会的进步以及适应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学生发展过程中应提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需求。

通过这次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货颇丰,加深了对新教材的理解与体会,反思自己平时的课堂教学,需要学习与改进的地方实在太多。我会从现在做起,不断熟悉课本内容,对照课表要求,把握好“教”与“学”的关系。

第三篇: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一、引言

20年的金秋时节,安徽省初中历史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在历史名城宿州拉开帷幕,我有幸代表金寨县参与了这次培训活动。这次培训由皖北名校宿州学院承办,时间是从9月15日到9月28日,历时半个月。本活动受到了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从他们精心挑选的主讲老师团队就可见一斑:主讲老师除了由宿州学院的资深教授、著名讲师亲自担任以外,还特别邀请了不少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皖北地区历史名师,其中有来自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的赵剑峰老师和怀远一中的沈为慧老师等,更是在全国中学历史教育届享有盛誉,他们曾多次参与过历史国培教材的编审和国培计划的实施工作,这些培训老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不知不觉半个月就如梭飞逝。此时此刻,已经结业归来的我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感激的是校领导能给我这么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去充实提高、调整状态,感谢的是能借此机会向尊敬的沈校长、各位领导及同仁汇报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心得体会。但是因为水平所限,我自己能理解和领悟的实在有限,准备的也不够充分,所以只能说是管中窥豹、抛砖引玉了。

二、概述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的内容包含三个层次:教育教学技术、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和每一个培训老师的课件我都下载了,很期待能与大家共同分享,所以这里就只汇报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三、教育教学技术

教育教学技术主要侧重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培训,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技术花的时间要多一些,这里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主讲老师重点推荐的一个视屏剪辑软件,叫“绘声绘影”,因为在我们历史教学中常会用到。

四、教育教学理论

尽管理论部分稍嫌空洞与枯燥,不过有些还是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有一定联系,简括如下:

一是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关。众所周知,在以沈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的英明指导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无私付出,富有金江特色、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氛围已初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改变传统的教师文化做起,而所谓传统的教师文化可能在我校暂未根除,比如说个人主义文化(对自己的态度是独立成功观,对其他教师的态度是不干涉主义)、保守主义文化(很少对自己的教学做实质性的变革,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沉默文化(在学校中极少发表意见和言论)。作为一个普通老师,我觉得如果不能在本校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在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当然,扪心自问,加入金江这个大家庭已经两年多了,虽然自己也提过一些建议并获得采纳,但大多数时候,总是以各种借口选择了沉默,似乎成了一个旁观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用邓校长的话来说,的确是太不阳光,太没有主人翁意识了,能不自责吗?试问,有哪个学校能像我们学校这样利用各种方式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并择善而从呢?

其二是与课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究。当前,我校四、五、六年级的课改实验正如火如荼,所以我提供一个培训时听到的案例仅供参考,因为有一个培训老师特别提到了她们学校的课改情况。这位滕薇老师来自宿州市第十一中学,也是一个在课改实践中锻炼成长出来的老师。据她介绍,在课改之前,她们学校的学生流失非常严重,因为学校硬件条件一直到现在都非常差,光拼应试拼不过其他学校。但经过自20xx年以来的课改探索,学校整体态势出现了惊人的逆转。目前,宿州市十一中的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一个年级都有二十多个班,每个班的学生数都将近八、九十人甚至上百,以至于现在的新生入校都是由宿州市市长直接过问,看来课改成效还是显著的。不过滕薇老师没有详细介绍课改的具体操作情况,只是用两句话进行了概括:七、八年级搞课改轰轰烈烈,九年级抓应试扎扎实实。宿州十一中也是长期包揽宿州市中考的前十名,看来她们已经用实践和成绩消除了人们对课改影响升学成绩的隐忧,也有力回答了社会上对课改的质疑。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校的课改之花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绝不会辜负人们的翘首以盼,就像它绝不会辜负春雨的滋润、夏雷的叮咛、秋风的抚慰、冬雪的珍藏一样!

其三是关注教师的幸福,笔记上记的有几句话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教育幸福的创造者,也是教育幸福的享受者......既然“幸福像花儿一样”美好,那何不做一个幸福的金江人,让幸福的微笑在每一个金江人的脸上热情洋溢,让幸福的感觉在每一个金江人的心里静静流淌?

五、教育教学实践

这是本次培训活动最重要的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五点:其一是关于历史课程标准本身以及20xx年历史新课标的问题。为什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用心揣摩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呢?来自合肥四十五中的张勇祥老师举了一个例子:20年中考历史试题的第16小题有两问牵涉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联系。本课课标对此也是有相应规范与要求的,但是关于这一点我们所使用的北师大教材只有一句话“:它毕竟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至于这个政治遗产究竟是什么,教材却语焉不详,所以,如果老师不在紧扣新课标的基础上活学活用教材,学生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也将一筹莫展无言以对。在这次培训开始之前,班主任要求我们参训学员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单以供讨论交流,根据沈校长指示,我也咨询了咱们历史组老师的意见,其中李守先老师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20xx年新课标与新教材不同步出炉?这个问题我也问了培训老师,他当时也打电话给宿州市的历史教研员,不过并未得到明确答复,所以只能暂时存疑。不过我以为,尽管咱们仍然沿用的是老教材,但在中考前复习时还是要对新课标予以适当关注。当然,在这次培训当中,20xx历史新课标的解读也是一个重点,因为课件里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其二是高效课堂建设,这也是我自己颇感困惑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我的最大问题就是课堂效率低下,于是就在课下花了很多时间去弥补,可是回到课堂却发现效果还是不理想,只好在课堂上又耗费或者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实际上走向了教学误区。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其中一位培训老师谈了他的三讲三不讲原则,所谓的三讲就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当然,如果加上我校刘华启老师提到的讲考点就变成四讲了,三不讲是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还有一位培训老师也强调了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他说:课堂是老师的生命线,而每一节课又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教学环节所连接而成。因此,课堂教学的好坏以及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教学环节的合理分布,只有抓好,抓实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他还说: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这位老师就新课导入、内容整合、课堂提问及课堂生成问题的对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结尾的艺术也举了不少生动的例子,让我很受启发。

其三是关于历史优质课大赛:由于这次参加培训的老师也有不少是为这次历史优质课大赛做准备的,所以培训中也特别提到了一些相关问题。其中一位培训老师还多次担任过省优质课大赛的资深评委和指导老师,显然,他的许多观点堪称真知灼见,是必需要加以重视的。因为我校的符永田老师要参加这次六安市的历史优质课大赛,所以回来以后,我和符老师也有过交流,也提供了一些资料和信息供其参考,衷心希望符老师胸中的“毛竹”更加枝繁叶茂,同时预祝他取得好成绩。

其四是当前历史教学的趋势之一的史料教学问题,最近几年,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有不少史料题目,这实际上也暗示我们要重视史料教学。从学生反馈来看,对于史料题还是比较棘手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无疑是颇具针对性。但历史老师在选择和运用史料上要特别慎重,建议尽量运用易于阅读理解的史料,尽量运用多角度观察的史料,适当运用有价值观的史料,适当运用渗透情感教育的史料,尽量运用有利于能力培养的史料。

最后是关于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符永田老师曾就提高历史老师的地位而大声疾呼,根据沈校长的指示,我也把这个困惑放在了问题单中,不过我想,要提高历史老师的地位还得靠历史老师自己的努力。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和历史这个专业,就只能表现出与之相应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小事,聚精会神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应有的尊重,当然,还要在专业发展上争取有所突破。培训老师对初中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并且非常明确的对初中历史老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持乐观和肯定态度。因为咱们初中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不利条件,比如说写文章缺乏资料,做课题因手头上缺乏研究资源很难通过审批,诸如此类,一度成为我望而却步乃至不思进取的借口,但给我们培训的一位老师却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一切皆有可能。这位老师叫沈为慧,现在怀远一中,他是安徽省特级教师,还是中国中学历史国培老师,已经发表了许多论文,出版了不少专著,其中一些著作直接用于历史国培教材,而他的起点实际上也跟我们差不多,是宿州学院的前身宿州师专八五级毕业的,跟他比起来我深感惭愧。其实,就我们政史组来说,朱文余老师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朱老师不仅课上的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显著,而且科研成果突出,曾荣膺“六安市政治骨干教师”称号,也是我县的政治教研员,堪称我县政治教育的一面旗帜。当然,在我们学校,值得我学习的榜样还有很多、很多......

六、结语

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的认识。最后,我想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赵剑峰老师博客中的几句话做一个结尾,也算是与大家共勉:......华东师大的李月琴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培训学习时激动,回家想想还感动,过段时间一动不动。”我觉得这是自己目前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别光打雷不下雨,因为给你激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别等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因为极少有车马炮齐的时候。心动不如行动,只要自己努力,从今天开始,不晚!

20xx年10月12日于金江

后记:本文草于同年10月8日,10月9日在政史地组教研活动会上交流发言,10月11日形成初稿并呈沈校长审阅,根据沈校长指示予以修改完善后定稿,在此期间得到了桂亮校长、邓启真校长、胡晓昂主任、朱文余老师以及政史地组同仁的指导帮助,特在此一并致谢!

第四篇: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一、引言

20年的金秋时节,安徽省初中历史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在历史名城宿州拉开帷幕,我有幸代表金寨县参与了这次培训活动。这次培训由皖北名校宿州学院承办,时间是从9月15日到9月28日,历时半个月。本活动受到了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从他们精心挑选的主讲老师团队就可见一斑:主讲老师除了由宿州学院的资深教授、著名讲师亲自担任以外,还特别邀请了不少战斗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皖北地区历史名师,其中有来自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的赵剑峰老师和怀远一中的沈为慧老师等,更是在全国中学历史教育届享有盛誉,他们曾多次参与过历史国培教材的编审和国培计划的实施工作,这些培训老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不知不觉半个月就如梭飞逝。此时此刻,已经结业归来的我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感激的是校领导能给我这么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去充实提高、调整状态,感谢的是能借此机会向尊敬的沈校长、各位领导及同仁汇报并分享自己的学习情况及心得体会。但是因为水平所限,我自己能理解和领悟的实在有限,准备的也不够充分,所以只能说是管中窥豹、抛砖引玉了。

二、概述

总的来说,这次培训的内容包含三个层次:教育教学技术、教育教学理论、教育教学实践。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和每一个培训老师的课件我都下载了,很期待能与大家共同分享,所以这里就只汇报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三、教育教学技术

教育教学技术主要侧重于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培训,尤其是课件的制作技术花的时间要多一些,这里主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主讲老师重点推荐的一个视屏剪辑软件,叫“绘声绘影”,因为在我们历史教学中常会用到。

四、教育教学理论

尽管理论部分稍嫌空洞与枯燥,不过有些还是与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有一定联系,简括如下:

一是与校园文化建设有关。众所周知,在以沈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团队的英明指导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无私付出,富有金江特色、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氛围已初步形成。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从改变传统的教师文化做起,而所谓传统的教师文化可能在我校暂未根除,比如说个人主义文化(对自己的态度是独立成功观,对其他教师的态度是不干涉主义)、保守主义文化(很少对自己的教学做实质性的变革,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沉默文化(在学校中极少发表意见和言论)。作为一个普通老师,我觉得如果不能在本校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实在是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当然,扪心自问,加入金江这个大家庭已经两年多了,虽然自己也提过一些建议并获得采纳,但大多数时候,总是以各种借口选择了沉默,似乎成了一个旁观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用邓校长的话来说,的确是太不阳光,太没有主人翁意识了,能不自责吗?试问,有哪个学校能像我们学校这样利用各种方式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并择善而从呢?

其二是与课改有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探究。当前,我校四、五、六年级的课改实验正如火如荼,所以我提供一个培训时听到的案例仅供参考,因为有一个培训老师特别提到了她们学校的课改情况。这位滕薇老师来自宿州市第十一中学,也是一个在课改实践中锻炼成长出来的老师。据她介绍,在课改之前,她们学校的学生流失非常严重,因为学校硬件条件一直到现在都非常差,光拼应试拼不过其他学校。但经过自20xx年以来的课改探索,学校整体态势出现了惊人的逆转。目前,宿州市十一中的七、八、九三个年级每一个年级都有二十多个班,每个班的学生数都将近八、九十人甚至上百,以至于现在的新生入校都是由宿州市市长直接过问,看来课改成效还是显著的。不过滕薇老师没有详细介绍课改的具体操作情况,只是用两句话进行了概括:七、八年级搞课改轰轰烈烈,九年级抓应试扎扎实实。宿州十一中也是长期包揽宿州市中考的前十名,看来她们已经用实践和成绩消除了人们对课改影响升学成绩的隐忧,也有力回答了社会上对课改的质疑。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我校的课改之花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绝不会辜负人们的翘首以盼,就像它绝不会辜负春雨的滋润、夏雷的叮咛、秋风的抚慰、冬雪的珍藏一样!

其三是关注教师的幸福,笔记上记的有几句话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有一种态度叫享受,有一种感觉叫幸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教育幸福的创造者,也是教育幸福的享受者......既然“幸福像花儿一样”美好,那何不做一个幸福的金江人,让幸福的微笑在每一个金江人的脸上热情洋溢,让幸福的感觉在每一个金江人的心里静静流淌?

五、教育教学实践

这是本次培训活动最重要的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五点:其一是关于历史课程标准本身以及20xx年历史新课标的问题。为什么在历史教学中必须用心揣摩研究历史课程标准呢?来自合肥四十五中的张勇祥老师举了一个例子:20年中考历史试题的第16小题有两问牵涉到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联系。本课课标对此也是有相应规范与要求的,但是关于这一点我们所使用的北师大教材只有一句话“:它毕竟在盛行专制的古代社会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典范,为后世留下一笔宝贵的政治遗产”,至于这个政治遗产究竟是什么,教材却语焉不详,所以,如果老师不在紧扣新课标的基础上活学活用教材,学生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也将一筹莫展无言以对。在这次培训开始之前,班主任要求我们参训学员每人提交一个问题单以供讨论交流,根据沈校长指示,我也咨询了咱们历史组老师的意见,其中李守先老师就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20xx年新课标与新教材不同步出炉?这个问题我也问了培训老师,他当时也打电话给宿州市的历史教研员,不过并未得到明确答复,所以只能暂时存疑。不过我以为,尽管咱们仍然沿用的是老教材,但在中考前复习时还是要对新课标予以适当关注。当然,在这次培训当中,20xx历史新课标的解读也是一个重点,因为课件里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其二是高效课堂建设,这也是我自己颇感困惑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我的最大问题就是课堂效率低下,于是就在课下花了很多时间去弥补,可是回到课堂却发现效果还是不理想,只好在课堂上又耗费或者浪费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实际上走向了教学误区。针对这样一个问题,其中一位培训老师谈了他的三讲三不讲原则,所谓的三讲就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当然,如果加上我校刘华启老师提到的讲考点就变成四讲了,三不讲是不讲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可以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还有一位培训老师也强调了高效课堂的重要性,他说:课堂是老师的生命线,而每一节课又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教学环节所连接而成。因此,课堂教学的好坏以及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个教学环节的合理分布,只有抓好,抓实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他还说:想改变世界很难,要改变自己则较为容易。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我的课堂。这位老师就新课导入、内容整合、课堂提问及课堂生成问题的对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结尾的艺术也举了不少生动的例子,让我很受启发。

其三是关于历史优质课大赛:由于这次参加培训的老师也有不少是为这次历史优质课大赛做准备的,所以培训中也特别提到了一些相关问题。其中一位培训老师还多次担任过省优质课大赛的资深评委和指导老师,显然,他的许多观点堪称真知灼见,是必需要加以重视的。因为我校的符永田老师要参加这次六安市的历史优质课大赛,所以回来以后,我和符老师也有过交流,也提供了一些资料和信息供其参考,衷心希望符老师胸中的“毛竹”更加枝繁叶茂,同时预祝他取得好成绩。

其四是当前历史教学的趋势之一的史料教学问题,最近几年,无论是中考还是高考,都有不少史料题目,这实际上也暗示我们要重视史料教学。从学生反馈来看,对于史料题还是比较棘手的。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无疑是颇具针对性。但历史老师在选择和运用史料上要特别慎重,建议尽量运用易于阅读理解的史料,尽量运用多角度观察的史料,适当运用有价值观的史料,适当运用渗透情感教育的史料,尽量运用有利于能力培养的史料。

最后是关于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问题。符永田老师曾就提高历史老师的地位而大声疾呼,根据沈校长的指示,我也把这个困惑放在了问题单中,不过我想,要提高历史老师的地位还得靠历史老师自己的努力。既然选择了老师这个职业和历史这个专业,就只能表现出与之相应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小事,聚精会神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赢得应有的尊重,当然,还要在专业发展上争取有所突破。培训老师对初中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并且非常明确的对初中历史老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持乐观和肯定态度。因为咱们初中历史老师的专业发展有很多不利条件,比如说写文章缺乏资料,做课题因手头上缺乏研究资源很难通过审批,诸如此类,一度成为我望而却步乃至不思进取的借口,但给我们培训的一位老师却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一切皆有可能。这位老师叫沈为慧,现在怀远一中,他是安徽省特级教师,还是中国中学历史国培老师,已经发表了许多论文,出版了不少专著,其中一些著作直接用于历史国培教材,而他的起点实际上也跟我们差不多,是宿州学院的前身宿州师专八五级毕业的,跟他比起来我深感惭愧。其实,就我们政史组来说,朱文余老师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朱老师不仅课上的生动活泼,教学效果显著,而且科研成果突出,曾荣膺“六安市政治骨干教师”称号,也是我县的政治教研员,堪称我县政治教育的一面旗帜。当然,在我们学校,值得我学习的榜样还有很多、很多......

六、结语

以上是我的一些肤浅的认识。最后,我想引用安徽省淮北市实验高级中学赵剑峰老师博客中的几句话做一个结尾,也算是与大家共勉:......华东师大的李月琴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培训学习时激动,回家想想还感动,过段时间一动不动。”我觉得这是自己目前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别光打雷不下雨,因为给你激动的时间越来越少;别等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因为极少有车马炮齐的时候。心动不如行动,只要自己努力,从今天开始,不晚!

20xx年10月12日于金江

后记:本文草于同年10月8日,10月9日在政史地组教研活动会上交流发言,10月11日形成初稿并呈沈校长审阅,根据沈校长指示予以修改完善后定稿,在此期间得到了桂亮校长、邓启真校长、胡晓昂主任、朱文余老师以及政史地组同仁的指导帮助,特在此一并致谢!

第五篇:初中历史新课标培训心得体会

一、对历史新教材的认识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讲到其总体思路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反映到教材的编写上,则抛弃了过去的“难、繁、偏、旧”的内容和专业化、成人化的内容,真正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特点。从注重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的科学主义倾向转为更加注重人文主义,人文精神,注重科学和人文的整和。

在新的课标的课程目标设置上,更加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等等。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理解、宽容和尊重、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

从重视传授知识为主到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的做法带来的弊端越来越为人门所认识到,在新的课改中就强调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勇于反思并作出独立、独特的判断。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

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注意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凋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病,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为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课文中特意设置了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栏目;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每一个学习单元都设有活动课,将学生活动直接引入教科书体系和课堂学习过程之中,这是对传统教科书的重大改革。活动课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启发性和开放性,突出了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让学生掌握知识到留住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我们是系统的学系统的忘”,学完就忘,这是不止一人告诉我的尴尬事。可喜的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特别关注这个问题,要求课程的内容、教材的选择、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学生的评价等都要有利于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学习。

在注重课程内容改革的同时,本套教材在课文的呈现方式上,注重图表的有效运用,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适宜初中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大幅度增加了历史知识表述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使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对遥远的历史有一种切实的感受,真正做到融科学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于一体。让历史更贴近生活,让历史更贴近自我,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把握时代的脉搏”是这次历史课改的一大特色。改革要求将知识的构建和学生的个体世界紧密相连,将历史知识和社会实际相连,提倡生活即课程、自我即课程。

二、对教学教学方法和理念的认识

由“传授型”向“导向型”的转换。以前课堂上的情况是:45分钟老师一个人讲完,滔滔不绝、一气呵成,还生怕学生没听够,生怕知识点没讲透,生怕考点没讲到。老师挺喜欢讲的一句话是:“只要你们跟着老师的上课、复习的步伐,你们一定能考一个好成绩”。学生则一个个无精打采,小话不断,呵欠连天。课改之后,老师的角色更多的象一个导演,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组织、引导、示范和协调的作用。我们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学习,教会他们如何学习。将他们从被动接受知识和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让他们改变“学历史只要背就行”的观念。

变结论式教学为过程教学,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之中。历史课本中有许多现成的结论,如“……的历史意义”“对……的评价”等,学生有的并不赞同,有的不明所然。这就要求教师将得出结论的过程、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的暴露给学生,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分析、讨论中来,引导他们主动发现和探究知识。

利用课本中的活动课和学习与探究内容,有计划的开展历史课的研究性学习。新的历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和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许多的学习与探究的内容和活动课,这些内容不注重结果,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参与教学、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社会实践等活动。要达到理想的目的,教师必须在“导”字上下工夫了。

由“专业课”向“综合课”转变。现代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能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教育也必须向这个趋势转变。作为历史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努力寻求历史与其他学科,如语文、政治和地理等的交叉点,突破学科的封闭,使个学科相互渗透,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用多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认识

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材体系,决定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教学内容的时代性、生活性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体现在每一节历史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学习方式能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例如,某些内容的分角色抢演,某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评价等,都可以锻炼学生查阅资料、运用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的新思路、新点子不断被开发出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引导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分依赖教师和教科书,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克服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端。特别要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倡导学生自觉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现实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

通过对新课标的解读和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在未来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学行为角色的变化,师生之间应形成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要让学生敢于提问题,敢于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自觉愿意学历史,真正做到学生心灵开放,个性张扬,开发他们的创造力。作为未来的教师,我觉得肩负重任,要深刻贯彻新课改理念,并尽量应用到以后的教学活动当中去。

第六篇: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

到华南师大参加学习培训,尽管非常累,但是收获多多,有很多感受和想法给大家共同来分享。

一、提高了参加培训的认识。

我们参加的此次培训是一种脱岗培训,而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接受的传统的教育培训,它是在华南师大搭建了一个难得的教育空间,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我们除了能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文字图片资料外,还可以0距离的接触到一些名师、专家的授课,观摩各种类型的优质示范课,还可以通过论坛跟自己同专业的教师学员交流学习体会,共同学习,加强学员之间的联络和交流。同时,参加培训的学员不但可以集中学习,而且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计划随时进行学习。这种全新的教育培训方式给我们充分自由的同时,也需要我们充分了解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技巧、策略,最终学会学习。所以说通过培训进行继续教育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对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如果我们教师僵化了自己的思想,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就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更谈不上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因此,教师不仅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并且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让自己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地得到调整和改善。现代社会,各种知识更新换代快,旧知识迅速老化,新知识飞速生成。假如我们教师仍然坚持自己的传统观念,不愿意学习,势必跟不上形势,因而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三、落实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要求。

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学校教育还是以传统的传授教学为主,这在我们农村中学中更为普遍,中学生采用的仍然是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点的历史学习方式。这种注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思维主动性、新颖性、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这也是我们的课题研究中围绕的中心话题。

四、转变理念、勇于创新。

新课标下,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体现了教学的阶段性和过渡性,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观点。发挥历史学科的特有功能。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手段,培养创新型学生。

五、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

更新教学观念,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善于培养质疑意识,形成创新精神;适时运用讨论法教学,提高创新能力。历史新课标强调面向全体学生,突出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六、提高专业能力,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培训对提高教师素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也使我获益良多。同时,也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有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一定会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

《初中历史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