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培训会心得体会

时间:2022-07-31 02:14:04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7649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新教育培训会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新教育培训会心得体会》。

第一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我较认真地听了几位老师所讲的内容,再结合所阅读到的一些与新课程改革相关的教育理论或案例等,现将这几天来所听之内容与余之实际进行反思,有一些心灵触动与感受。

实施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固有的理念。我认为最应转变的或者说最迫切转变的观念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观应重新建构。现在教育十分强调把学生视为一个完整的人,要求所有教育工作者应关注人,这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把他们看作是具体的、独特的、活生生的人。我们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喜怒哀乐、身心健康,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比如是兴高采烈或冷漠呆滞,其乐融融或是愁眉苦脸。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教养的、自尊自信的人。所以,我们应充分地认识到教育是指向人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尊重和承认人作为人超越了“资源”和“资本”的独立价值。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教育主体,因为现代教育终于承认了一切教育都必须有一个受教育的主体,而不是客体,我们正进入“人与世界生存关系的自觉时代”。教育的目的应成为学生的自我追求,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其次,教师的教学观的转变也是当务之急。因为虽然你接受了上述的学生观,但若一走进课堂就又回到老路上,学生仍然是被动接受,你仍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预设和封闭。那么课堂就会仍然是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的。因此,我们必须转变对自我角色的认定,不要再认为自己是权威,自己是中心。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要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要变封闭为开放,特别是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要变预定为生成,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活动,要把自主权还给学生。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师,我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应该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如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真实场学的创设,让学生在表演、操作、辩论、演讲、社区活动中展开学习。这有利于产于角色效应,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以及审美情境和道德情感的发展。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它是人之生命表达一种方式,是一个生命情感的世界。人对生活的感受、人的悲欢离合、感伤怀旧,都要借助语言来展现出来的。让学生有尽量多的学习时空,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学会用生命去体验和表达。在教学过程中具有道德表现和人格体验,成为学生道德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生成性和选择性,也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实践性、生活性、体验性与情境性。

而教师观念的转变的一种重要方法方式就是开展培训。我们不仅要有各级骨干教师培训等精英式的培训,更要有大众主义的远程网络这样平民式的培训方式。我认为应该把远程培训列入校本培训的范畴。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地方,同时也是教师获得发展的舞台。我们要把教师的培训与学生的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因此现在学校认识到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的意义,要着眼于教师本身的专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来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因为没有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师范院校可以直接造就出来的,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工作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同时教师还面临着来自新课程以及学科专业化的挑战,来自学生的挑战,来自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的挑战,来自信息化的挑战等等。所以培训就是要缩短优秀教师成熟的周期,使优秀者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我们实施新课程,对教师要优先进行不间断的培训。

第二篇:教师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8月28日,xX学校举行了20xx年暑期教师培训会。上午,邀请教师培训专家、资深教育传媒人,知名微信公众号“xX”主持人王老师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培训。张校长代表学校对王老师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培训会以《做一位幸福的智慧型的好老师》为主题,王老师将自己多年的教育经验与全体教师进行了分享,并建议做一名优秀的教师,要从多读好书、撰写文章、树立目标、勇于创新,以此探寻教育智慧,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培训会使全体教师受益匪浅。

下午,李副校长向全体教师传达了区教育局师德师风教育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就新学期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对全体教师提出了具体要求,详细安排了开学前教学处要完成的相关工作。黄副校长带领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内容,倡导全体教师要有敬业精神,恪守教师职业道德。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严禁推销教辅资料,乱办班、乱补课,搞有偿家教等,并要求全体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书写“个人师德师风承诺书”。之后,每一名教师与学校郑重签订了《xX学校师德师风承诺书》。张荣副校长对开学报名工作的开展做了细致的安排。全天培训紧张充实,为学校各部门各司其职,确保开学有序工作做了充分准备。

此次暑期培训会,全体教师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意识,加强了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相信每一位老师在今后的工作中都会争做“四有”好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成就自己,成就学校,为xx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教育氛围而努力。

第三篇: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年轻的英语教师,我很荣幸的获得了xx专家这次极其宝贵的提升专业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机会,参加了这期培训班的培训和学习,通过这次培训,我对新课改有了一定的认识。新课程改革对于我们每一个老师都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通过这次培训我有了一下几点认识。

一、明确目标。

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把“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而新制定的课程标准要求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放在首位。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口语交际”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改变英语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合作学习前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提出一个探究性的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后,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会话、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教学活动中。

3、创造性运用教材。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材只是书面的东西,而且所载的信息是有限的。传统的教学与新课程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以往的教学只是要求讲解知识点,而现在的新课程强调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的能力。教师与学生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从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独立学习转向了合作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变化,从接受学习转向探究式学习。

4、要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怎样能使学生动起来?

(1)激发学生在课前准备阶段动起来。

(2)引导学生在导入新课阶段动起来。如果教师能增加一些新花样,变换一下方式的话,学生的注意力一定会保持集中。如可以小竞赛、讲故事、做游戏等等。

(3)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动起来。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在操练中我们不但要学生动口,而且还应让学生动脑、动手、动表情、甚至可以把教室当作舞台让学生去表演。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直观的情景下轻松、愉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三、灵活运用语言学习规律。

英语作为一门与汉语完全不同的语言学科,它有它自己的词汇、语音和语法规则。教师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让学习落到实处。现在很时髦的提法就是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此次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开阔了我的视野,增长了我的见识。我发现自身在教学上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作为年轻教师,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一定要多努力学习。今后,我会在教材的钻研上多下功夫,在新的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真正意义的主体性教学,我会尽量将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会加倍努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勤于思考,善于分析,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英语教师!

第四篇: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金风送爽,扬帆起航。为迎接新学期、做好开学工作,全镇语文教师齐聚田马园小学会议室进行研讨学习。此次研讨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体会:一课如一餐,必须要精心备材,用心烹饪,色香味俱全。

一、课前精心准备,认真备课

要想做一顿美味的菜肴,首先必须食材充足。课前备课更是如此,教师必须全方位精心备课。张老师在研讨中提到了备课的要点:备教材、备背景、备学生、备教法等。这些要点我们都必须程式化在日常的备课中,让每一次的备课都系统而完整。同时,我认为教师在课堂中要求学生掌握、了解的知识点,教师必须先熟记于心,先行一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充分上好课。

二、用心“烹饪”,提高效率

用心的美味不仅可以抓住胃,更可以抓住心。上课如同烹饪,教师课堂上的用心,情感的倾入,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紧紧跟随教师。教师课堂上精心的导入、趣味的话语、诙谐的故事、适当的引导、情感的注入……这些每一处的精心和巧思,都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戴建荣老师的《江雪》一课,他用自己的情感朗读,用自己的肢体动作,调动起了全体学生的兴趣,并润物无声地让学生掌握了入声字及其读法。一节晦涩的古诗课堂成了一节笑声不断的欢乐剧。下课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沉浸在戴老师的课堂里浑然不知。这样的场面,这样的效果归功于戴老师课堂上的全身心投入和丰富情感的注入。这节课让我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同学们喜欢的课堂才能称为好的语文课堂。

三、丰富形式,让课堂色香味俱全

一堂好课应该丰富形式,做到色香味俱全。这就要求教师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将课堂生动、多彩、丰富起来。例如,戴建荣老师在《江雪》一课中,展现了多种才艺,这些闪光点不仅让学生崇拜教师,还为课堂增光添彩。戴老师在板书中展现的简笔,不仅丰富了课堂,也调动了学生兴趣;戴老师的古诗吟唱,将整个课堂带到了高潮,学生们既享受了视听盛宴,又欣赏到了古诗的魅力;戴老师的丰厚文化根基,娓娓道来的诗歌背景,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诗人,更利于古诗文的理解。戴老师的课让我认识到,语文教师必须做宝藏,掌握丰富的技能,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不断发掘到老师的闪光点,每堂课都学有所获。

四、让学习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张老师在此次培训中提到,老师必须保持细水长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学习,让学习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作为年轻教师的我身有体会,我们年轻,缺乏经验,缺乏丰富的理论知识,必须多听课,多听讲座,多进行教学反思,多背诵经典,多写文章,多读书。我们只有不断通过学习丰富自己,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语文教师要富有激情,要全身心投入,要丰富自己的才艺,要不断学习理论知识。此次培训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门,让我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欠缺,让我更加确定了以后努力的方向。

第五篇:教育培训的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暑假的师德培训,它们不仅使我认识到生活中充满爱,更使我懂得如何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懂得关爱学生的教师。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则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对此而衍生出一种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那就是热爱学生。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有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这一道德要求教师必须围绕着热爱学生,很好地为学生服务,但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爱生”都选为师德崇高,必须看教师对学生爱的动机和爱法是否正确,特别还要看教师爱的效果如何,正如敬爱的周总理所说的那样,要“爱生教好”,教不好学生的教师何谈爱生?谈何师德?为此,相互信任就时下几种被人们说是“爱生”的表现,略谈一下我自己心里的认识:

一、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恨铁不成钢”的爱

某些教师抱着对学生“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态度,对学习和品德行为不够好的学生,一味批评训斥,甚至采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这样的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为,青少年的叛逆性很强,教师这样教育学生,只会让学生加大恨老师,使其品德行为就更为放荡,日益失掉争取进步的信心。记得我曾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有厌学的情绪,上课常走神或做小动作,作业糊涂至极,甚至干脆不做。我屡次直接严厉地批评了他,没想到他不但不思悔改,情绪反而更加低落,一副无精打采、毫不在乎的样子,我差点为之气昏。过后,我头脑冷静下来,回想自己的言行,才吃惊地感觉到对他的态度过于偏激并且简单草率。后来,我重新从另一个角度支观察揣摩他,抓住他爱表扬的特点,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当他老毛病再犯时,不是再一味批评他,而是避开这事,表扬他爱动脑,声音响亮,这样一来,他可来神了,身子坐得挺直,集精会神,那节课的提问,他回答得正确而且声音十分响亮,课后的作业也做得不错。所以,经验教训让我深深觉得,做老师的不要动辄就批评学生,或用单调的罚抄、罚背、体罚等来对付学生,因为这种表面看似乎“爱之深”,但实际表现出来的却是“恨之切”的行为,常常给学生带来身心的摧残,学生也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尊严,拥有为人权利的人,当老师兵贵神速或践踏了他们为人尊严和权利时,学生就会产生越批评、越惩罚、越偏跟教师对着干的逆反心理,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对学生不尊重的态度和行为,都是应当予以遗责的。

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让学生一口吃成胖子”的爱。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考试是教育结果检测的手段,考试是为教育服务的,但由于社会总是用考试来检查、评价教育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区分各个学校教育效果的好坏,决定学生的升学率。由此,大部分教师为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大幅度采用题海战术,大量的作业让学生简直喘不过气来,教师却不为之所动,仍不知疲倦地搜集资料,绞尽脑汁不停的出题,让学生不分昼夜地做!做!做!学生考试成绩好,教师就高兴;学生考试成绩差,教师就不高兴,甚至大发脾气,责怪、漫骂、歧视、课业惩罚、肉体惩罚等相继出现。这样的教育只会造成学生对学习恐惧的心理,日益把学习当作苦差事。试想一下,成年人工作一天下来,尚可会觉得疲累不堪,一下班回家还可以停歇下来休息,悠闲地坐在沙发上听听音乐,看看电视。而学生一整天除了上课时间外,课后还有大量的作业在等着他们,甚至连星期六和星期日两天休息日都不例外:背书、作业一大堆,学生真是比大人还忙累!长期下来,学生吃得消吗?知识掌握得了吗?这样的教育适应现当今的素质教育吗?答案是显而易见。

三、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应该是“只重优差生而忽略中间生的爱”。

一个班中有几十个学生,先天条件、心理素质、文化素养、学习成绩不可能完全一样,总有强弱优差之分,当然,也就有夹在优差的两头的中间生。有些教师重视的大都是冒尖的“两头”,由于应试教育的泛滥,片面追求升学率,不少教师总是比较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少数开学有望“尖子”平时对他们总是给予更多的注意和关心,甚至常开“小灶”而“转化后进生”已引起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全社会的重视。因此,“厚爱”后进生,关注后进生,促进后进生转化是教师必须坚持不懈的工作,而处在“中间层次”的学生,学习平平,能力一般,平淡无奇,没有出众的表现,但也不会带给老师麻烦,不少老师常常任其自然,对他们的长处熟视无睹,对其缺点了心不在焉,使“中间生”处在“受冷落的尴尬之境地,”这样“中间生”就容易因被冷落而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中一大部分人就会对周围的事物反应冷淡,学习的劲头也不高,参加集体勉勉强强的,他们心里认为“没人注意我的存在,干好干坏一样。”其实,这些学生最渴望的是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关心,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节的眼神,一声亲切的问候,都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本学期,我新接手一个班,班上有一个女生,学习默默无闻,相貌一般,毫不引人注目,并且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特别胆小,连课堂上站起来回答问题都会脸红。对此,好也很苦恼,我发现了她的这个弱点以后,特意选她为语文科代表,早读要她创造出头露面的机会,女孩的心里感动极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变了,变得活泼开朗,胆子也大了许多,对班级的工作热情参与,对各类活动,比赛都积极投入,学习成绩也有惊人的进步,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应当把爱心分给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那些平平常常的,不声不响的学生也是需要关心、重视的一群,他们身上的“亮色”也需要老师去挖掘,他们同样渴望着老师鼓励的目光和赞许的点头,还有善意的批评。教师对学生的“爱”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结果呢?我想这里存在着一个“爱”的方式方法的问题,以及如何表现教师的“爱”的问题。有不少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强制的爱、盲目的爱、粗暴的爱、变味的爱。

教师如何爱学生?我想教师应该正确把握好“爱”的艺术,用好自己神圣的爱。

第一,爱应该是公正的,要做到不偏不袒的爱。教师不仅要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要爱学习成绩及表现差的学生,对于成绩及表现差的学生,教师应该多发现其优点,找出爱的理由,用真心去爱他们,用热情去感化他们。

第二,爱应该是细腻的,要做到无微不至的爱。学生是人,是一个多样化的人,他们的生活、学习、情感是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用真心去发现学生的需求,用爱心去化解学生的矛盾与痛苦,让他们体会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去爱他们。

第三,爱应该是严峻的,要做到刚柔相济的爱。教师爱学生并不是无要求的爱,并不是爷爷奶奶式的爱,并不是无限的爱。爱中有要求,爱中有希望,爱中有原则。

显然,教师对学生爱的正确动机,是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师爱,是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教师要力求做到爱得得体、严而有理、严而有度、严而有方、严而有理,这样,才能把正确的爱生动机和真正教好学生效果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这样努力去做的教师,才堪称师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做一个真正有爱的教师!

第六篇:新课程培训心得体会

本人在数学新课程培训中认真听取专家讲课,对于新课标有一定的心得体会,现具体汇报如下。数学课程是义务教育一门主要课程,它从国际意识、时代需求、国民素质、个性发展的高度出发,是对于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是学习课程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学生的终身发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奠定基础,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意义。

重视数学思维方法数学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着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数学思维的特性:概括性、问题性、相似性。数学思维的结构和形式:结构是一个多因素的动态关联系统,可分成四个方面:数学思维的内容(材料与结果)、基本形式、操作手段(即思维方法)以及个性品质(包括智力与非智力因互素的临控等);其基本形式可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三种类型。

数学思维的一般方法;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与教学归纳法,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一般化与特殊化,模型化与具体化,类比与映射、联想与猜想等。思维品质是评价和衡量学生思维优劣的重要标志,主要表现为: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独创性。

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

数学课程应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包括评价理念、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体制等方面。既要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的变化,在数学教育中,评价应建立多元化的目标,关注学生个性与潜能的发展。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就要贯彻新课标的指导思想,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争取早日成为合格的、成熟的数学教师。

《新教育培训会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