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推荐3篇)

时间:2022-04-30 15:50:03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8371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推荐3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推荐3篇)》。

第一篇: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体在职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我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我首先是更新了观念:对教师来说,研究是学习、反思、成长、发展的同义词,与专业人员的研究具有质的区别。它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诊断性研究及实践者对自身实践情境和经验所做的多视角、多层次的分析和反省。通过学习,从“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的对话交流,是努力摆脱“已成的我学习期间,在与实际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做个小结。

”,为不断获得新生的过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发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守护人。他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教师首先是学习者,不仅要善于向实践学习,向理论学习,而且要向学生学习。教师是研究者,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教师是实践者,实践的内涵是“变革”。

二、教育无小事。一个细节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一个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在于他能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中领悟和体会到教育的真谛,开掘出散发着新鲜芳香、体现着高尚情操的教育细节。学生是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个体,是具有自立发展能力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概括地说,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自觉,在于给心灵以向真、善、美方向发展的引力和空间。

三、就人格而言,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域、任何学段,师生之间都应该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识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要用自己的言语去打动学生,把自己对人或事的真情实感流露出来,以此使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学生只有感受到教师的善良和真诚爱心,才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抓住机会,适时地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现给学生,与学生通过交流达到心与心的沟通。教师的语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时又要富有理性。这样的语言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达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话语,滋润心田。温暖的的话语,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到教师真诚的关爱,从而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对学生还要有一种充满责任感和理智感的爱,这种爱就是严格要求,严而有度,更要严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之外,我们还需要结合个人情况及教学环境和特色来很好的贯彻和应用它们。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除了需要不断客观的看待“过去的我”,我们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热情,一份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的神圣信仰与追求!

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象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多年来,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积极参加。“教师应有一种苦读,苦学的精神。”苦读、苦学应该是教师的“天性”。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方向从学习中我懂的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研究中考题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同行身上学到的好方法也及时去应用。我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想,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此种种,我在做“好学生”的基础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师。做“好学生”是磨练我的重要历程;而做一名好教师是我的终极目标。总之,继续教育学习的收获是非常丰富,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总之,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我,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知识体系,保持一颗永远年轻奋进的心,才能够更好地迎接知识的挑战,学习是我自身提高政治思想素质、补充更新专业知识的最好途径,我将用终身学习来引领自己的专业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二篇:中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近日,看了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黄牧航的文章《新课程高考扩展了中学历史课程资源》,深受启发,觉得有必要对此命题反向论证,重点阐述挖掘历史课程的重要性,现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理解,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旧课程与旧高考的历史课程观

在旧课程中,历史教材是中学师生的“圣经”,是教与学的唯一资源,任何为教材服务的资源都称之为教辅材料,反映到教学和命题中就是一种依纲靠本的思想,认为只有在考纲和教材中呈现的知识才是有价值的知识,教师拼命带领学生复习一些热点问题,为了回避押题猜题,高考命题也慢慢走进了从教材的偏角、冷角去寻找考点,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二、新高考与新的课程资源观

随着新课程在全国的全面铺开,所有的教学工作都应该以课程为中心,从教材观走向课程观,成为历史教学的必然趋势。当然,中学历史教师无法也没有必要编出众多的校本课程,而是要尽量依托课本,对现有教材的某一部分作一些必要的延伸。比如,现在的历史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课本分别阐述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这种划分打破了以往基本上以编年史编写历史教材的惯例,而专以类别划分。三本必修教本虽然界限分明,分工明确,但是每一本教材都可以拓展细化很多新资源,这些资源在教材中的表现是较为零散的,我们可以通过资源整合,适当拓展,变成能够在实践中操作的教学资源。例如,必修三是文化史,但是可以通过补充一些必要的材料,再整合成书法史、绘画史、思想史、风俗变迁史、影视史、文学史、戏剧史、婚俗史等,在复习时将这些专题史进行整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应对知识迁徙型的高考试题时可以较为自如。

三、新高考实例验证挖掘历史教学资源的必要性

20xx年以来,广东、海南、山东、宁夏等新高考地区的试题,包含了大量的课程拓展资源,如20xx年广东卷第27题提供了一份民国期间的民意测验表,表明了当时中国的老百姓对世界大事的看法;20xx年第26题提供了周代饮食生活的材料,表明了宗法制度下的社会存在着严格的等级关系;20xx年第26题提供了《醒世恒言》、《金瓶梅》等小说材料,表明了明代妇女的婚姻观;20xx年海南卷第21题考查了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科技人员向内地迁移的情况;还有今年全国文综第二卷第19题提供了法国“热月政变”后巴黎街头人们相互称谓变化的材料。这些材料无不证明拓展教材资源的必要性,从全国各地的试题来看,取材于教材内容进行直接命题的做法已经彻底绝迹,大量依托于课标要求、对教材作延伸性的新材料进入历史科高考命题中。

新的情况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扩大历史教学的课程视野,拓宽中学历史的教学思路,完善中学历史的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的改革目标,当然,这也给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以新课程观复习和备考

首先,在第一轮复习中,必须通过学生自学、教师讲授、作业、考试、评讲等手段,强化学生熟悉、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结构,熟能生巧,熟后授巧,教师可以把课内知识或素材作为引子,加入拓展内容,教师也可以在课本正常的叙述中插入问题,自创题目,标新立异,现场调板、测试、评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表述问题的能力。如我在上必修二第19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一节时,借用课内已有的插图和文句叙述,外加一些补充材料,重新编组设问,形成一道新颖的材料解析题,具体如下: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7年,我国新建了飞机制造、发电设备、冶金设备及重型机械等工业部门。沈阳飞机制造厂,长春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等一大批企业得以建立。

材料二观察课内“一五计划成果图”,解放前我国东部地区企业数占全国的87%,“一五”计划结束后,东部企业占76%,西部企业占24%。

问:通过归纳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一五”期间我国取得了哪些经济成就?

通过分析提供的信息得知,“材料一”主要说明了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材料二”说明我国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这两句结论在课本中均有叙述,但许多学生不懂应用,通过评析,能够使学生对课本中的结论句有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我在上第22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一节时,其第一子目是“从国内生产总值看沧桑巨变”,这是一个现代感很强的命题,课内出现的名词还有“人均国民收入”、“经济总量”两个,除此之外,我适当补充了“国民生产总值”、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的位置等概念的拓展解释,最后,提问一位学生“影响个人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要求在上面的概念中去选择,结果,学生基本能答出是人均国民收入,这样做的结果,可以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变得有深度了。

以上实例,把课程资源拓展后就地转化为命题素材,将有助于打破学生死记硬背的习惯,提高解题能力,适应新高考的要求。

总之,只要教师的创意无限,课内资源的利用和拓展也无限,新课程改革给敢于开拓创新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

第三篇:北京培训心得体会

北京培训心得体会

【篇1:北京学习心得体会】

难忘的北京之行

——赴京学习心得体会

台江县城关三小教师:黄国梅

我这次能去北京学习,首先感谢县里领导、县教育和科技局龙局长大力支持,感谢中国慈善总会安华基金的热心帮助,感谢学校领导栽培。我组有20人,在县教研室唐光成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到北京市崇文小学一对一学习了五天,在短暂的学习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开阔了视眼。现将我在学习期间的一些心得总结如下:

一、心得体会,

1、对北京市崇文小学简介:

北京市崇文小学是北京市唯一的公立全日制寄宿学校,现有50多年的办学历史,由于长期服务于我国的对外交流事业,学校被评为外交官子弟成长的摇篮。2003年9月崇文小学借助学校搬迁的契机,整体设计,规划学校发展,学校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思想使得学校以人为本,注重个体在学校中享有发展的欢愉和幸福的人生。学校提出的全寄宿制学校“以情移情”的办学理念,从每一个寄宿学生的心理感受、成长中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重视师生激情面对生活,关注他人感受的“移情”能力的养成,“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全体教师对教育事业追求的格言。让崇文的学生学会“用爱、用情、用心面对社会生活,走向社会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学校办学理念的核心所在。

2、崇文小学的白淑兰校长和蔼可亲,知识渊博,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的,句句都是真理,句句都是新的教学理念。她爱每一个学生,学校的所有学生都是她的孩子,她和学校每一个学生相处,就像妈妈和孩子那样亲切。学生见到校长都尊敬地问白校长好。

3、北京人时间观念都很强,开会时,讲得少而精,说的句句有理,不哆嗦,说开多长就多长,不拖泥带水。老师们上课都提前进教室准备,教室里随时都有老师在,下课的老师在辅导个别差生,上课的老师在做课前准备。她们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辅导差生或者给由于生病而没来学校的学生补课,从没休息,也从没说累。

4、北京崇文小学的老师都很敬业。她们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为学生个别辅导,为学生补课。对每一个学生认真负责,对学生不会的地方慢慢地耐心的辅导,教一次不会,再教一次,直到学生自己懂了为此。和我结对的刘宝霞老师,就是这么一个敬业的老师,时时为学生辅导,时时给学生补课。他们每上一节新课都花很多的时间去准备,准备教具,准备课件,考虑教学方法,考虑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设计好。课前准备充分,课中轻松。老师只是引导,所有的新知识都是由学生在动手操作,共同探讨引发出来,总结也是由学生总结。真正做到启发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我们要以北京教师的敬业精神为学习的榜样,做一个合格的教师。

5、崇文小学的老师爱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下,都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关心,叫学生为闺女、女儿,儿子。真亲切呀。课堂上从没有骂过,侮辱过学生。对做错的学生总以表扬的方式鼓励学生,尊重学生。做到了“用爱、用情、用心做教育”这也是崇文全体教师对教育事业追求的格言。使崇文的学生学会“用爱、用情、用心”面对社会生活,走向社会生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6、崇文小学教室宽敞,学生人数少,一排一排单独做,老师能与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我喜欢这一点,老师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做课堂练习时,老师能一个个走过去看学生的完成情况,边念题目边批改,既能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又能批改学生作业而节约时间,测验也一样。

7、崇文小学的学生素质高,他们大都是外交官子女,知识面广,常看课外书,懂得很多书本学不到的课外知识,小小一年级的学生会说日语,去过日本。他们都很有礼貌,见到我们都很尊敬的问“老师好”,他们都很热情大方,我们交谈起来一点都不害怕不拘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的小朋友问是我从哪儿来的,叫我教他们苗语,有一个小女孩每天见我都过来抱我,多随和多亲切呀。他们遵守学校纪律,课堂纪律,不乱画乱涂,老师叫他们做题才做,叫停笔就停,这是老师们平时的严格训练的结果。回答问题声音都很响亮,有的小同学回答不大声,老师就说你不像个男子汉。学校不仅让他们学到知识,学到学习的方法,还使他们学会“用爱、用情、用心面对社会生活,

走向社会生活。这时我就想出生在北京的小朋友多好,我现在就有一个想法,回家要好好地教育鼓励学生,让他们也能像北京小朋友那样懂礼貌,知识丰富、用爱、用情、用心地面对社会生活,走向社会生活。 8、崇文小学的升旗仪式很特别,把教育内容演成戏剧,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

二、对比分析

1、学习了专家、崇文校长和老师们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上与他们有很大的差距。

2、备课时对学生了解太少,总站在教师的角度去分析问题,不能准确找到教学的起点。

3、教学理念不够新,没有积累经验,缺少自己的想法。

4、我们这里教室少,学生多,没有做到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学生是否当面完成作业都不清楚。

三、今后打算

2、加强学习,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使自己更好的驾驭课堂教学,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3、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抓住学生认识起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进而设计一堂精美的教学。

4、加强课后反思,善于把教学中的经验积累下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找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自己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2011年12月18日

【篇2:北京培训心得体会】

北京培训心得体会

惠安开成职校 陈婉云

今年暑假有幸成为北京培训的一员,北上的感觉很不错,首都就是首都,一来这就被浓浓的北京腔普通话吸引了,这时才发现我们南方的普通话是多么的不标准。在北京上了五天的培训,主要都是围绕着《让教育梦想照进现实》,其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北京十一学校的秦建云老师,他讲的主题是《创造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体系》,这个主题跟我们学校在开展的课改是一样的,而秦建云老师课讲得很生动,语言也很直接,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什么是好教育

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才是好教育,相比外国的教育,若不改革,中国人将毁在自己的教育之下。一开场白,秦建云老师的话就让大家都惊讶了一回,感觉自己都在祸害祖国的下一代栋梁。但接下来秦老师就讲述了自己学校开展的一些教育方法,就是要开适合学生的课堂,要因人而异,就好比我们学校有提倡的课程替代,学分替代的方法。还讲了课改就要从课程的结构、课程标准、课程评价这三方面思考,不能写一些“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一些让人不明白的字眼来解决一堂课下来的知识目标,而应更加的细化清楚学生应该学到的东西。秦老师从课程改革发面讲了很多方法,并介绍了他们学校的一些做法,实施起来不是那么容易的,观点跟方法也过于大胆,对于我们学校,条件限制,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不一一做介绍了。

二、班主任的工作改革

秦老师的培训中有提到,中国的实践迈不开步,就好比如韩国的游学事件,船翻了,更多的家长式去指责船家的安全方面,而不会更重点的去关注这个游学可行不可行。若是换成中国,一点的事情就会把源头推向学校,因此更多的学校就会束手束脚,迈不开步,导致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因此,秦老师的观点就是要让班主任把学生多拉出去,培养学生果断、勇敢的行为习惯,而不是在课堂上的思维习惯。想想我们泉州近年来学生的安全事故中,有很多的责任最后学校都要承担一部分责任,这也是没人敢拉学生出去,所以想改革,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但是为了教育,我们就应该想尽办法让孩子果断、勇敢的活着。

最后,秦建云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大的改革观点——取消行政班,建立导师制,原因是:

1、科任把事推给班主任2、班主任掌握不了全部学生情况等等很多不利的因素。这个观点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更加恐怖,就不做解答了。以上就是我这次培训感受最深的几点。

【篇3:北京培训心得体会】

北京同仁堂子公司门店经理、大堂经理培训班

学习心得体会

2011年7月19日至22日,同仁堂公司总部在教育学院举办了子公司门店经理、大堂经理第六期培训班。本次培训内容丰富,精彩纷呈。讲座老师有幽默、有见地、有深度、有生动的讲解,让我深受启迪和鼓舞。老师、领导的讲座就象一顿丰盛的大餐,精美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各位老师、领导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徐耿超老师讲授的《品类管理》这一篇,方法独特,内容创新。对指导实际工作有较大帮助,虽然学的板块不多,不过启发不少。明白了基础营运是如此的简单,但其深度却如此的复杂。 刘华盛部长、王雁部长对同仁堂品牌和企业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和讲解。他们不但讲授知识,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一些殷切的教导。使我深知同仁堂品牌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认识了同仁堂历史及其企业文化发展的本质。同仁堂中医药文化是在继承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精华,并融入宫廷制药规范的基础上,经过三百余年的实践与创新,中医与中药的结合,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价值取向、质量文化、经营理念和队伍建设的总和。

这一表述包括以下要点:

同仁堂是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继承者。中医药理论是祖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它吸收了中国古典哲学和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 特别强调“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理念。同仁堂自创立伊始,就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生产和使用中药,收集并研制有效方剂,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提高,至清末同仁堂有文字记载的中成药已多达近五百种,以医带药的模式传承至今。

供奉御药使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独具特色。在供奉御药期间同仁堂以身家性命担保药品质量,采用最高标准的宫廷制药技术,磨练出诚实守信的制药道德,使“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形成了“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制药特色,并得以世代弘扬。

同仁堂的价值取向源于“可以养生,可以济人者惟医药为最”的创业宗旨。它所体现的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仁、德、善”。因此,“患者第一,顾客至上”始终是同仁堂追求的最高境界。

同仁堂质量文化是以药品疗效为核心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和现代制药规范。它概括为“安全有效方剂;地道洁净药材;依法科学工艺;对证合理用药”。它所形成是一种对药品质量高度负责的文化理念,并渗透于制药、营销管理和各项工作之中。

同仁堂经营理念是“诚信为本,药德为魂”。具体体现是以患者为中心的“以义取利,义利共生”的行为理念。它所形成的是“德、诚、信”的思想和诚信文化。

同仁堂职工队伍是传承和发展同仁堂文化与事业的重要团队。这是一支具有能动而强烈的传承性与创造性的队伍,是同仁堂事业得以代代相传的最大动力。“忠诚、无私、激情”,“用同仁堂的文化吸引 人,用同仁堂的干劲鼓舞人,用规范化的标准要求人,用优良的经营成果回报人”这一同仁堂人的标准又集中体现为对 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对病患者的同情友爱和高度负责。

同仁堂品牌是同仁堂中医药文化的集中体现,是同仁堂的无形资产,是事业发展的载体、平台和基石。“吃同仁堂的药放心”是社会对同仁堂品牌的最高评价,是同仁堂济世养生的最终落脚点,是患者口中的金字缄言。

我知道保护同仁堂品牌和知识产权是发展同仁堂文化的基础。在药店实际管理中,永远牢记“谁砸了同仁堂品牌,谁就是历史的罪人”这句警告语。把同仁堂品牌及企业文化实实在在的传教给员工,让同仁堂人维护好、宣传好同仁堂这个响亮的名字。

另外,徐娟老师的《药店陈列与投诉》亦是从概念、原因、目的、意义,一步步,一条条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们不仅接受得快,同时也见识得广。徐老师展示的北京市区各药店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商品陈列及个性化的宣传设计,可谓是独树一帜。值得我们药店学习与借鉴。胡雪梅主任那端庄、严肃、得体、敏锐的精彩演说,让我们觉得她对处理顾客服务投诉历练的高超及敏捷。真是获益良多。

听领导、老师们滔滔不绝、挥洒自如的讲座,心中十分佩服他们的口才,佩服他们的自信,佩服他们的敏锐,佩服他们知识的渊博。想想如此才气从何而来?所有人都是走着同一条道,那就是不断的读书学习,关注专业知识,关注国家大事,日复一日,永无止境。班主任童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既然来了,就要学点东西回去。”此话半句

不假。四天的培训,我们不仅见识到了,也学到了。

培训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知道有更重的学习和工作任务在后面。思想在我们的头脑中,工作在我们的手中,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让我们带着教育学院传授回来的学识,把它运用到工作中去。为做一名合格的同仁堂人、优秀的同仁堂管理者而努力学习。为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人才努力工作。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教育学院给了我们一把学习的钥匙。这是一把开展工作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钥匙。

谢谢同仁堂!谢谢教育学院!谢谢童老师及其他同事!

《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推荐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