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范文六篇)

时间:2023-05-11 00:38:59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0937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范文六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可以找到更多《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范文六篇)》。

第一篇:课题研究方案

1、课题的来源和期望目标

素质教育的观念在我国教育界早已深入人心,那么,在课外阅读这个层面上,到底是一种什么状况?我对本班42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他们第一兴趣的百分比分别为:文艺娱乐活动28%、体育活动26%、美术活动18%、科技制作10%、阅读活动10%、数学活动8%。由此看来,学生在阅读项目兴趣上低于其它类活动。有的学生说,阅读活动不如文艺娱乐活动有吸引力;有的学生认为,看电视、录像、玩电脑、听音乐,直观、生动活泼,比看书有意思。而大部分学生在选择喜欢阅读哪一类书籍时很多选择了漫画书,只有个别学生说自己爱看童话等名著。造成学生不爱读书、阅读面窄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缺乏阅读兴趣;2、缺少正面引导。因此,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1、选择适当的内容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他们选择程度适当的读物。可以阅读一些文质兼美的叙事性文章、优秀诗文及趣味性强的少儿读物。这样便于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读懂作品,能读懂就有收获,有了收获就会有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可开展读书演讲会、故事会、诗歌朗诵会、读书笔记展览等,把个体的、小组的、班级的阅读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阅读兴趣。

3、尊重孩子个体的差异

学生对课外读物的解读是有差异的,有时候这种差异会很大。因为课外阅读是一种纯粹的孩子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互动,这种对话受到孩子的.个性、阅历、知识、经验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允许这种解读的差异存在,并且要支持和鼓励这种解读差异。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是鲜活的,有个性的;只有这样,课外阅读才能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成为孩子成长的动力!

二、教给学生多种读书方式

1、阅读方法不只是朗读,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根据阅读材料选择确定朗读、默读、诵读以及精读、浏览等不同的阅读方式;学会使用学用的工具书;对所读内容及时时行圈、点、批、注,理解所读的内容,领悟其中的道理,学习体味作者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和语言风格;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等阅读习惯。教给学生运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边阅读边思考,不断提高阅读速度,促进他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2、指导学生撰写读书笔记

主要向学生介绍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四种读书笔记的写法。摘抄型笔记是从阅读的内容中分类摘抄好词佳句,至理名言,以及优美的片断。提纲型笔记则是对所读的材料进行提纲挈领的概括,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书中的内容。感想型笔记可以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想法随时记录下来,走近作者,和作者的心产生共鸣。评价型笔记是对书刊某些方面进行评价,为他人阅读提供借鉴。以为无论何种方法都对提高阅读效果十分有益。阅读中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读书笔记,在阅读中积累,在阅读中提高。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四(2)班全体学生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方法,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在行动中研究,研究中提高。

初步拟定的研究过程

主要研究阶段及阶段性研究目标

20xx年9月,制定研究方案

20xx年10月-20xx年1月:形成较完善的课外阅读制度,并在班级实施

20xx年2月-20xx年5月:改进课外阅读教育实验,提高课外阅读教育效益。

20xx年6月:形成课题研究报告,做好结题的相关工作

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应用的设想

前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认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仅靠课内阅读,更多靠课外阅读。新大纳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文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同时又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新大纲强调了课外阅读等语文实践活动对积累语言材料和提高读写能力的促进作用。课外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拓展和情感的发展。这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拓展学生智力背景的有效手段。通过这次研究,使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达到课内教学指导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补充课内教学这种相辅相成的状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科研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二篇: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古人云:“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浅,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这些优良传统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作为现代中国人,秉承优良的传统美德,讲文明、讲礼貌,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要素。而观之现今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礼仪之邦自居的国人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文明程度却远远落后于当今的发达国家!所以如何把优良的传统美德传承下来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幸运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礼仪教育又受到了国人极大关注,大家已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的干扰,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在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可以重塑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形象,有利于培养明文有礼的下一代,形成一个真善美的良好礼仪氛围,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社会教育合力,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垛梁镇中心幼儿园地处农村,靠近台城,周边工厂林立,大部分孩子来自于农村和农民工外来子女,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大多数孩子都是有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只知道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很好的`照顾,让他们吃好穿暖,而在精神方面凡事都顺着他们,缺乏对孩子的谆谆教导,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也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随意、拖拉、不讲卫生、不拘小节、有的连基本的交往礼仪都不太会。而我们街道经济发展比较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也不断推进,对孩子的教育要求逐步提高,为了跟上发展的步伐,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建设文明校园、提高孩子的文明程度,我们设想在我园进行《农村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探索幼儿礼仪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我们凭借研究项目,注重行为养成、促进内化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并在研究过程中有效引导老师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合理改善教育行为,努力构建礼仪教育的课程实践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教育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等,为制定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和内容,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梯度序列的完整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2、心理学理论

学前心理揭示从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是身心不断成熟的过程,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文明礼仪教育只有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育的规律,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才能形成科学的教育梯度序列。

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人们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文明礼仪教育着眼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吸收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探索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内部机制。

3、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任何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孩子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通过在循环往复的体验中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反复积累,最终把外在的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我园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活动,使我园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规矩,讲文明语言,守公共秩序等,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使幼儿终身受益。

2、在《纲要》的指导下,以幼儿发展为本,探索我园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内容、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幼儿文明礼仪的实效性。

3、通过课题研究,形成教师关爱幼儿,幼儿尊敬老师,幼儿之间相互理解、关心、帮助的良好文明氛围,同时,促使教师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的理念,激发教师认真学习钻研的热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研究内容:

1、通过幼儿家长、教师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现状调查,了解现状,分析原因,提出策略。

2、挖掘、构建我园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体系,开发适合各年龄段特点的“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园本课程。

3、研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及教师组织指导实践的方法、途径及操作策略。

4、构建适合各年龄段的幼儿文明礼仪要求,探究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的有效平台和方式。

研究重点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如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构建适合本园的园本课程和适合各年龄段的幼儿文明礼仪要求,探究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的有效平台和方式,这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研究思路

1、思路

本课题将采用实践-分析-总结-重构-实践这一研究思路,在教学实践中边实践边思考边分析边总结边调整,将“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中,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幼儿通过真实的感受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在实践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最后形成并表现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2、方法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并以调查法、文献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为辅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研究过程

本课题计划从20xx年10月至20xx年12月(共四年)分五个阶段进行扎实有效地实验研究。

第一阶段:20xx-09--20xx-01准备阶段:课题论证、课题申报,填写课题申报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织。

第二阶段20xx-02--20xx-08实施阶段一: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制订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目的,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筛选有关课题研究内容的课程资源加强园本课程建设。

第三阶段:20xx-09--20xx-06实施阶段二:开展子课题研究活动:创建环境,营造氛围;日常渗透,习惯养成;专题研讨,共同提高。

第四阶段:20xx-09--20xx-01实施阶段三:继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修正完善研究方案,提升研究水平。

第五阶段:20xx-02--20xx-06总结与结题阶段: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验收。各班撰写阶段性总结。

第三篇: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都将读书活动放在了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广大教师也充分认识到了阅读在孩子健康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但审视当前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太令人乐观,在大力呼吁读书的同时,老师不知道该向孩子推荐什么书,家长们不知道怎样的书籍适合自己的孩子,孩子手中捧着的书则呈现或缺乏价值、或缺乏乐趣的状态。

我们课题研究的价值在于从儿童的心理与能力出发,分年段地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与阅读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适应力及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针对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提出了阶梯性阅读方式,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选择适合的书籍,并通过阅读指导课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有效地指导

二、理论假设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而童年的阅读对于一个人的完美人格形成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儿童文学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意味着成长的伴侣,意味着心灵的雨露,意味着精神的家园,意味着美的存在,意味着笑的源泉,意味着第二个生命。

儿童文学是人类专门为儿童写的,是儿童自己的“文学”,表现的是童心和童趣,使最适合儿童心灵的读物,因而也是儿童最愿意接受的。儿童文学让人善良,儿童文学增添人审美的意趣,儿童文学会让人孩子的心灵变得丰富敏锐,使他们具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童年阶段的阅读是审美情趣和美好人性的起点,儿童文学可能影响人的一生。

带领孩子走进童书的世界,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书籍, 引领孩子在阅读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个爱好,让书籍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通过开展阅读童书的活动,带领孩子走进童书的世界,帮助孩子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书籍,引领孩子在阅读中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个爱好,让书籍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

2.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阅读当前优秀儿童读物,寻找鉴别优秀作品,从儿童哲学、儿童心理与教育目的出发,思考特定的儿童“应当读什么”的问题。

(2)、选择“共读”童书,组织和开展班级读书会,探索如何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引领儿童在阅读能力、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方面得到发展。

(3)、借助家长与社会的力量,组织和开展亲子共读活动,研究亲子共读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意图在于通过童书阅读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研究中将采用分年段推荐、阶梯性阅读的方式开展阅读活动。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有关童书阅读的中外研究资料及他人成功的阅读课、读书会的案例,借鉴其成功之处,同时进行不断扬弃,形成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

2.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研读童书,引领学生阅读童书,以阅读课为阵地,课内外想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改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第四篇:教育研究方案设计

1.研究对象的选择

研究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在学前教育科研中,一般以人作为研究对象。

选择研究对象,首先要确定是进行总体研究、抽样研究还是个案研究。

总体研究是对研究对象个体进行的研究。总体就是指全部研究对象,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总和。例如,“上海市区6岁儿童识字量的调查”。这个课题的总体就是上海市区全体6岁儿童,不包括郊县的6岁儿童,也不包括市区其他年龄段的儿童。总体的数量和范围不大时,可以进行总体研究,但是,当总体的数量和范围很大时,就要进行抽样研究。

抽样研究是从全部研究对象中抽取部分作为研究样本进行的研究。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研究对象称为“样本”。抽样研究的目的是根据对所抽样本的研究结果,对总体情况进行推论。抽样研究的前提是:样本必须要有代表性。所以,为了使推论准确,在抽样时要遵循随机原则,即抽样时要尽可能使在一定范同内的每一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

个案研究是以一个人或几个人做样本,或者以一个群体为一个单位做样本,对某种教育现象或问题进行的研究。尤其适用于对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的研究。个案研究虽然缺乏严格意义上的代表性,但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之中。

2.研究变量的界定

研究变量指研究者感兴趣的、所要研究与测量的、随条件和情境变化而变化的因素。变量就是会变化的有差异的因素。变量相对于常量而言,常量指在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相同的特征或条件,而变量则是指在一个研究中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特征或条件。

在教育研究中,常量不是要研究的内容,研究要探讨的只是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一项研究往往会涉及多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例如,教学方法的研究中,就被试验者(以下简称被试)来说,学业成绩、智力、动机、兴趣、能力等因素在质和量上都会发生变化,都有差异,而且这些变量的相互关系交织在一起。把它们都拿来研究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者必须事先决定研究的主要变量,并理清变量之间的关系。

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是教育研究中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变量。

自变量又称刺激变量,是引起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研究者操纵的假定的原因变量。

因变量又称反应变量,是自变量作用于被试后产生的效应,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假定的结果变量。

无关变量有时也称控制变量,是指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即除了研究者操纵的自变量和需要测量的因变量之外的一切变量,是研究者不想研究、但会影响研究进程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变量。

通常情况下,研究要探讨的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自变量是研究者要操纵的因素,是变化的原因,因变量是研究者要测定的因素,是变化的结果。自变量的变化能引起或影响因变量的变化,而因变量的变化依赖于或取决于自变量的变化。例如,在“儿童的智力与语言发展水平的研究”中,自变量是“儿童的智商”,因变量是“语言发展水平测验的分数”;在“幼儿园男女儿童体能各项指标的比较研究”中,自变量是“儿童的性别――男、女”,因变量是“体能测量的成绩”。

在一项研究中,除了自变量和因变量外,还可能有许多变量介入到研究过程中来,并且干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这些变量统称为无关变量。无关变量是研究者要控制的因素,因为不排除这些无关因素的干扰,便难以解释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控制无关变量就是要排除这些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使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纯化”。

3.研究方法的确定

在设计方案中要确定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随研究课题,特别是研究目的而确定。

一般的方法,主要有文献资料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等等。当然,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局限性,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他有用的信息,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结论。因此,提倡使用综合的方法,或几种方法并用,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

4.研究假设的提出

研究假设指在研究实施之前,研究者根据事实和已有资料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

假设具有以下特征:

(1)设想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的期望关系

一般一个假设只能涉及两个变量。如果涉及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把变量一一对应地组合成几组假设。例如,在《4~5岁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中,涉及到性别、活动类型等变量。可把告状行为、性别、活动类型三者的关系分为两组假设分别进行验证:

①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有关。

②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活动类型呈正相关。

(2)假设应当用陈述句形式简洁明确地描述

因为假设是研究者对研究问题预先的答案,而不是把问题转向他人,即不要用问句形式。当没有办法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形式描述假设时,可用虚无假设,也可用条件肯定或条件否定的方式描述。例如,4~5岁幼儿告状行为与性别无关。另外,假设的表述应尽可能简洁明了,假设要直截了当,不要隐含在文字描述之中。一般一个假设用一句话来表述。假设中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义模糊的形容词。

(3)假设应当是可检验的

无法被检验的假设只能算是猜测,一般不能作为研究假设。因为无法检验其有效性。假设可检验的条件是:假设中的主要变量以数量化的或以可操作的形式来重新表示。例如,4~5岁幼儿告状行为在不同活动类型之间的差异,其中的不同活动类型可分为教学活动、游戏活动、自由活动、生活活动等。当假设中的变量具体化到这种程度,这个假设便具有了被检验的可能性。

好的假设应符合以下标准:第一,科学性。假设应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应合乎逻辑,理由充分;第二,预测性。假设应具有预测性,假设的正确与否有待于事实的检验,对因果关系的解释是不确定的,即两个变量的关系非真则假,非此即彼,要么接受,要么拒绝,不存在中间道路;第三,新颖性。假设是对变量之间关系的大胆设想,具有创新意义;第四,可行性。假设涉及的概念、变量可操纵可测量,具有被证实或被伪证的可能性;第五,简明性。假设在表示上应简要明晰,易于理解。

第五篇: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本课题的核心概念: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我认为小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调查研究,动手操作并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从而获取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权威式的教学关系,不是让学生在教师、家长的压力下学习,而是自主地、主动地去学习,以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的学习局而,把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课题研究的内容:

1)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1)从小培养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培养常用工具书的习惯。

(4)培养学生有效的预习的习惯

(5)培养学生善做自主学习笔记的习惯。

(6)培养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勇于追根究底的习惯。

(7)认真复习、独立自主的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

2)自主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与方法的培养和指导。

(1)掌握方法,鼓励阅读

(2)优化课堂结构,减轻课业负担

(3)提出要求,自主探索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培养学生在亲历活动中养成学习的习惯

(6)要发挥表扬的功效

2、拟定步骤:

1、现状调查及分析(20xx.3――20xx.4)

2、拟定可行性措施(20xx.4――20xx.5)

3、可行性措施的实施(20xx.6――20xx.9)

4、效果调查与分析(教学案例分析)(20xx.10)

5、研究总结(撰写结题报告20xx.11)

3、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

2、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积累,积极思考、研究,边研究边实践,促进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3、经验总结法: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和学生座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调查,与第一次调查进行比对,得出研究效果。

三、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研究过程中完成一定量的读书笔记。与同事沟通,及时交流研究进展信息和学习、研究体会。

为了很好的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在完成日常教学及其他工作之余,抽取一定的时间阅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

1、所读书目:

《学生兵法、做自主学习的主宰》欧阳芬,孟微微,周山豹吉林大学出版社

《全新正版、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崔其升,谢金国中国林业出版社

相关的期刊篇目

2、阅读设想:

从即日开始至20xx年10月期间,每天在工作之余,抽取40―60分钟的时间完成预设的读书量。

3、具体时间安排:

完成《学生兵法、做自主学习的主宰》阅读的时间为20xx.3―20xx.6

完成《全新正版、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阅读的时间为20xx.4―20xx.7

完成相关的期刊篇目的阅读时间为20xx.9―20xx.10期间的适宜时间。

四、完成读书笔记的具体时间安排

1、网上收集理论知识,学习相关知识

2、《学生兵法做自主学习的主宰》欧阳芬、孟微微、周山豹吉林大学出版社

3、《全新正版走进杜郎口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崔其升,谢金国中国林业出版社

4、每天读书30分钟,每月写三篇读书笔记

五、完成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1、20xx年6月完成研究案例分析(现状调查及分析)

2、20xx年10月完成教学案例分析

六、申请结题

20xx年11月完成课题研究,申请结题。

研究结果以论文或报告的方式表现。

第六篇:课题研究工作方案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双语教学是在以母语作为主体教学语言的背景下,通过发挥英语的教学媒介语作用,在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并逐步形成学科英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小学双语教学是遵循小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为小学生运用双语进行交际交流,并为用英语进行理解和思维打下基础。

二、课题提出的背景及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英语是当今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现代权威的论文和著作90%以上用英语发表,70%以上的信息由英语传播。双语教学责无旁贷地承担着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创造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的责任。

我校地处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在最近几年,经济全球化对我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也有力地推动着现代教育的全球性。

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曾指出,要着力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切实推进双语教育实验,加快培养国际化人才,加快建成全国一流的教育强市。我们将认真贯彻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推进实验,取得经验;不断总结反思,为培养国际化人才作出自己的贡献。

20xx年上海小学英语国际论坛认为:“尽可能增加英语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学习英语的环境,促使学生提高习得能力。双语教学怎么个说法并不重要,实质是最重要的。”上海市百所小学进行双语教学实验,并取得良好效果。

加拿大“浸沉式”双语教育模式、美国“过渡式”双语教育模式以及新加坡“学科式”双语教学模式等十分强调学生英语习得的环境、情境并正向学科双语发展。

我们认为,小学双语教学目前值得研究的已不是赞成还是反对,而是如何顺应时代潮流,创造条件,营造浓烈的双语学习氛围,更多的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和空间,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边实验,边讨论,边总结,并解决好相应的教材和师资问题。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措施

以汉、英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促进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对两种文化的积极适应与沟通,协调互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为学生拥有两种语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产生创造思维,成为国际化双语人才,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对本国和国际社会的服务价值。

研究内容及措施包括:

(一)双语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1、双语学科课程构建研究

(1)学科课程三种课程并存

(2)学科课程以双语教育向三――――五年级延伸,向音、体、美、计算机、科学学科扩展

(3)建立学科双语教育的评价标准

(4)举行学科双语教育展示交流

2、双语活动课程构建研究

(1)开展英语诗歌朗诵、歌曲演唱、自我介绍、讲演、课本剧、小品等课外比赛

(2)开展节日英语活动

(3)举办金桥双语节

(4)开展中外学生联谊交流活动

3、双语隐性课程构建研究

(1)校园环境“逢语必双”

(2)午间双语广播

(3)师生校园交流双语操练

(二)双语教育评价激励机制研究

(三)双语师资培训研究

(四)双语教学与双文化教育研究

四、课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本课题理论价值在于:1、双语教育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双语教育适应无锡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培养双语人才的战略意义。3、适应新课改要求,发展了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本实课题践价值在于:1、以双语教学为办学特色,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2、提高学生语言素质,促使他们从受教育起就跨进世界语言的门槛,学会用英语进行交际和交流,并为用英语进行理解和思维打下基础;适应时代要求,以语言为载体,吸收继承和创新世界优秀文化。3、培养一批高素质双语型师资。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在双文化教育的背景下,健康推进双语教育实验

双语教育的实质是双文化的教育,只有在双文化教育的背景下,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在实验过程中必须坚持两个原则:

(1)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学习借鉴世界先进文化;

(2)捍卫汉语的使用与规范,构建双语教育的和谐平台,学科双语限于非语文学科,用双语教,而不是教双语;

(3)重在语言习得和感受,语言输出听其自然;

(4)重在环境与操练。

2、准确把握小学双语教学的“度”,促进实验健康发展

小学双语教学有其基础性,是为学生熟练运用英语交际交流和进行理解思维打下扎实基础,其次又应注意其整体性,加强英语教学的同时,在非语文学科双语教学中,既学学科知识,又练英语听说能力,课外活动加强英语操练,校园家庭生活也尽可能渗透英语口语。

3、构建双语课程体系,提升双语教学质量

双语课程建设是双语教学实验的价值核心,融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隐性课程于一体是我校双语教学实验的基本模式。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第一阶段:准备

总结反思小学双语教学研究与实验的成绩与问题,制订继续推进双语教学研究与实验的规划。

第二阶段:实施

按计划开展研究与实验。

第三阶段:结题

总结、鉴定、结题。

七、预期研究成果

1、20xx年:总结阶段性成果,出经验、出教师、出论文。双语教学在区、市、省级以上教科研活动展示。

2、20xx年:撰写实验报告,展示课例和活动。

3、20xx年:结题报告,汇报双语教学整体研究与实验成果。

八、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我校是中央教科所国家重点课题“基础教育阶段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课题学校教育研究部实验基地,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其中《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已顺利结题,与宁波万里国际学校联袂编撰《现代学校管理规章民办教学卷》。并被中央教科所评为教改实验先进单位。《双语教学的实验与研究》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总课题组,历经三年,也已成功结题,总课题组在鉴定意见中给予高度评价,4篇论文获全国一等奖,并分别发表于全国核心刊物,课堂教学在全国省获奖。无锡市委书记批示肯定。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培养了一支素质和较强能力的教科研队伍,形成了教育科学研究的浓厚氛围。公司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专家就课题研究的规划、实验各阶段及学术理论具体指导。促使研究和实验不断攀登新的台阶,健康进展。

《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方案(范文六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