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22-05-28 00:22:53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2566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小学课程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课程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

第一篇: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发掘本土人力、物力、文化等教育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确立“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发掘具有“乡土”与“航运”特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共荣的校本课程体系,文化立校、文化育人,努力践行“让每一位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置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整合校园素质教育因素,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推动学生积极、自主、持久的学习内驱力。

(三)自主性原则:根据国家提供的课程科目和课时的比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课程计划,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会学习、会合作、会健身”能力的,能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珍爱生命、并具有较强思维力的和发展潜能的合格毕业生。内涵解读:会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运用网络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学习领域,在培养良好的读写表达能力的

基础上,促进学生学有特长。会合作--从小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依存关系;在尊重与维护自己的同时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追求群体共同发展。会健身--依托广播操、乡土游戏、校园足球以及“体育与健身”课程等资源,每位学生每学期学习不少于2项的健身技能,每天参与锻炼得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懂得劳逸结合、健康第一等道理,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以现代课程理论为依据,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目标、任务的认识,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科研为手段,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四、实施保障

(一)完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网络,明确职责,保障学校课程管理的顺利进行。

组长:黄义海

副组长:常春灿

组员:邓焕珍、丁瑞青、王传国、索焕云、楚秀平等

校长负责有关学校课程的决策问题。中层组织主要负责执行问题。基层组织主要负责具体实施。

校长室明确各部门在课程执行力上的监管分工。对各部门在课程管理流程进行监管。各部门不定期地向校长室进行课程执行情况汇报,以便校长室能及时了解课程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足和亮点经验。

教导处(德育处)主(兼)管三类课程的日常管理。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按照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班级课表,根据师资情况合理安排教师任职任课安排。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常规管理

1、以教学质量承诺制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以聚焦课堂为主线,关注教学五环节,落实各环节的达标标准,争创优质标准。

2、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开展合作共荣团队的创建,通过课题引领,主题研究,同伴互助,落实三类课程的实施和开发。

第二篇: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一、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规定,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落实国家课程方针并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三、课程实施

(一)国家课程

1、除综合实践活动课外,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安排传统活动、运动会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2、晨会、班队活动等每周至少安排一课时,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少先队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由班主任教师自行安排。

3、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已经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同地方和学校课程统筹安排。

4、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并在六年级进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5、学校开设英语课,起始年级为三年级。

6、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二)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1、根据国家与省规定,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与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与综合使用原则。

2、地方课程从《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作为地方课程,从一至六年级全部开设。

3、因学校现状不能开设信息技术课,根据传统教育方针,在三、五年级开设珠算课。珠算课的开设不但能成为数学课的第二课堂,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心智得到良好的开发。

4、结合教委印制的乡土教材《我爱冬枣,我爱下洼》,在四年级开展民间传统文化的学习,包括戏曲、手工等。

5、国学大师郭沫若曾就写字要求提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求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但要养成书法家,那是另有一套专门的练习步骤的,不能作为对于中小学生的普遍要求,因此在各年级开设写字课的基础上,三、五年级加设毛笔书法课。

四、制度保障

(一)目标管理及任课情况安排原则

1、为促进国家课程方案的实施,落实课程管理,音体美设专职教师同时要求音乐教师每两周教会学生一首歌,并能做到站队唱歌放学,每学年至少举行四次大型文艺活动。体育每周须有班级比赛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四次由全体师生参加的体育比赛活动。美术每周举办一次学生书画展览。音乐、体育教师可根据情况上合堂。

2、任课教师考试科目备课每周不超过10课时,上课不超过15课时。所上科目备课共计不超过16课时。

3、为保证地方与学校课程及国家课程非考试科目的实施,尽量跨年级交叉安排教师任课。

4、为加强低年级数学教学及学生管理使学生尽早养成良好习惯,由四、二年级专任数学教师同时分任一年级两班班主任,并分任数学课。

5、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薄弱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并由校长兼任三、五年级的珠算课、书法课。

6、每天下午上课前20分钟为各年级写字时间。

(二)、校本教研

为加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施,安排任课教师语文每周一、三,数学每周二、四,其他学科周五开展学习教研、听评课活动,并由教研组长写出活动记录。

(三)、目标管理

1、所有科目均须备课并体现书面教案再上课,可参考其他教师已有的教案,但必须体现其使用性。

2、备课时数以一学期应有课时计算,各种作业布置合计不少于上课时数。但语文、数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非考试科目不留书面作业,品德与社会、科学、英语、不留课下书面作业。

3、以上措施通过教师评估考核实施。

五、课程计划实施

1、学校总课时数共计270课时,任课教师人均15课时。

2、附:凤凰小学教师任课情况

第三篇:2013.9春晖小学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学校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

课程建设小组组长:白春荣

2013年9月

一、指导思想

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秉承“多彩教育”理念,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进行课程的总体设计,整体优化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及平价策略,构建具有学校特色、适合学生发展的多彩课程体系。

二、学校概况和办学理念

郑州市二七区春晖小学,位于二七区碧云路13号,始建于2005年,隶属于二七区的一所公办学校。学校现有33教学班,两千四百余名学生,七十多位教职工, 是二七区一所后起之秀。

学校自建校以来,结合学校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国学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由此,“国学”教育成为学校的灵魂,成为学校的文化内核。春晖人将“国学教育”的精髓继续传承,追求以“国学教育”为特色的独特的整体风貌和显著的育人效益。学校秉承“呕心育春苗,快乐做教育”的办学宗旨,致力于打造“国学教育”品牌。春晖的校训:感恩。春晖精神:崛起 博爱 精致。春晖人的追求:做一个睿智、负责任、永怀感恩之心的春晖人。“植养国学古韵 创建品牌校园”是春晖教育人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春晖一直在不懈地努力。学校本着“阳光心态、强健体魄、渊博知识、快乐人生”的培养目标,坚持让每一个孩子都多元化发展,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展示最好的自己,多彩活动改变了教师,发展了学生,教师、学生双方都受益,做到了互相尊重、互相爱戴、共同提升。

近年来,在二七“多彩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学校实施了“国学

教育”、 “感恩教育”、“经典诵读”、“瘦身课堂”教学形态研究、 “乒乓球足球进课堂”、“茶韵飘香”校本课程开发等多个研究项目,以课题研究带动学校发展。

学校荣获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实验》项目实验学校称号。学校还屡次荣获二七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和二七区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单位,经常代表二七区接待外地区参观交流、承办各级各类学术研讨活动,是二七区备受关注的一所学校,社会美誉度极高。

三、学校课程规划的基础

1. 基于学生的发展和二七多彩教育理念

“多彩教育”理念下的“四生”课堂——尊重生命、以生为本、基于生活、生态发展,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为每位受教育者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多彩课程”建设,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和个性特长,追求学生的学业发展与生命质量,着眼学生的在校快乐与人生幸福,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多样化需求。

2. 基于学校国学特色的发展

国学教育是二七区春晖小学的办学特色,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给了学校特色向纵深发展更大的空间。学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开发富有春晖特色的校本课程,既让学生学好统编教材,又能将国学经典中的精华移植到学校课

堂教学中,更好的凸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办学理念进课堂,“多彩课程”建设就是让“文化附体”和“灵魂落地”。

3.基于郑州市道德课堂的建设

郑州市教育局提出的道德课堂要求教育者秉承“合乎道,至于德”的准则,以“合乎‘道’的途径,至于‘德’之目标”,就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愉快和幸福,享受学业与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和课堂。“多彩课程”建设符合道德课堂特点——基于人性和道德的发展。

纵观以上分析,在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育观念下,催生了学校课程总体规划。

四、总体目标

1.切实提高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水平,推进基于标准的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推进学校特色化建设,建立科学、规范的课程审议及评价制度,提升学校发展的专业品质和内涵质量。

3.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能力,最终促进其专业成长,做最好的自己。

4.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五、课程建设思路

学校课程是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平台。学校课程设置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开

放的、动态的、生成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的人本性、多元性与综合性,特别关注学生的体验、感悟、实践和成长。

(一)设置原则

1.国家课程第一原则。

国家课程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而设计,并依据未来公民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学校课程设置应遵循国家课程第一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高质量完成国家课程要求。

2.人才目标指向原则。

学校坚持办学核心理念,在制定的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指导下,规定相应的教学任务,体现学生达到教育目标与培养目标所应学习的基本内容体系,有责任地赋予学生必备的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思想态度。

3.课程内容现代原则。

学校课程要求体现课程设置的先进性和现代化,要全面坚持以学生为本,把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国学教育、实践能力系统、完整地融汇在课程结构中,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在学科体系中,让学生及时地了解现代科学、技术、文化的新成果。

4.课程体系优化原则。

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构成课程有机整体,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发展每一个学生的

个性品质,构建融人文、国学、科学、艺体为一体的动态的开放的生成性的课程体系,为学生的自主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教育资源。

(二)课程分类

按课程性质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课程四类。

1.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集中体现国家意志,体现了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学统一的基本要求,它是依据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设计的,由国家组织专家开发的课程,全国各地各学校都要开设的课程。

主要课程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

2.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市区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规定的课程,体现地方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教育教学统一的基本要求,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主要课程有:安全教育、国防教育、信息技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

3.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在执行国家、地方课程的前提下,学校根据社会、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学校课程由学校因校制宜进行开发与实施。学校课程是体现与发挥学校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具体分为学科拓展类、体育健康类、艺术发展类、国学特色类和综合活动类。

学科拓展类课程: 绘本赏析、阅读、茶韵飘香等;

体育健康类课程:足球、乒乓球、田径、跆拳道、益智球、心理健康辅导等;

艺术发展类课程:古筝、舞蹈、合唱、剪纸、纸艺、手工等; 国学特色类课程:国学、经典诵读、硬笔书法、软笔书法、国画等;

综合活动类课程:社区社会实践活动课、一年级入学体验课程、六年级毕业教育课程、感恩教育课程、礼仪教育课程、节日教育课程等。

按课程形态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类。

1.显性课程。显性课程是指学校正规的学术性课程和计划内的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它通常是指学校有计划的列入课程表内的所有课程,是以教学计划中所明确规定的各门学科为内容的课程。显性课程是以直接明显的方式呈现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学生参与这类课程是有意识的,学生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所获得的主要是学术性的知识。

学校开设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综合课程,均属于显性课程范畴。

2.隐性课程。隐性课程通过学校文化中的校园生活、校风、人际关系、集体活动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参与这类课程通常是无意识地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是通过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的。

隐性课程虽然在学校的教学计划内并未显示,但教学计划外的校园文化与环境,往往给予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它一定程度上可以制约显性课程,起到一种社会控制职能,并由此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和学习的动力;隐性课程还可以作为思想教育的有力手段,使学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促使学生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格品质。

学校深挖“国学教育”文化内涵,力求“创新、发展、突破、超越”,追求高品位立意的“校园整体美,环境艺术美,人文和谐美”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建筑总体布局体现了“国学教育”的鲜明特征,校园景致风格营造了“温馨家园”的和谐氛围。学校在人文管理、民主管理、规范管理有机统一中,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以一流的教育环境、优秀的教师群体、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教育质量,精心打造“国学”教育品牌。创设优质丰富的学校课程文化,成为学校办学多样化的追求目标。深化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文化精神内涵,拓宽学校教育发展空间,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放合作的教育可以为学生成长创设多维环境,能促使学生得到整体和谐的发展。校本课程作为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和支点,将给学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挥自身优势和特色的机遇。因此,学校课程文化体系的构建可以使“阳光心态、强健体魄、渊博知识、快乐人生”核心理念得到更强有力的支撑和拓展的途径。

六、 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课程实施

1.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学校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把落实《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作为课程建设第一要务。

(1)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课程。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开设包括综合实践活动、音乐、美术、体育、品德、小学科学等在内的国家课程,加强课程管理,保证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开好,并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现有国家课程框架下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进行学校本位的课程整合以及教材的校本化处理等,使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更具有适切性,更好地实现国家课程的目标。

(2)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深入解读、解构课程标准、撰写学期(模块)课程纲要是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的关键。依据课标、教情、学情,站在课程的角度整体规划教学,把课程标准转化为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对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目标、教学建议、评价等进行系统化梳理,整合课程资源,按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要素撰写课程纲要,通过有效的教学保证课程的有序、高质量实施。

(3)构建“瘦身课堂”的课堂形态,提升学生学习力。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是构建“瘦身课堂”的课堂形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以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在体验、交流、互动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4)以作业建设为重点探求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评价策略。

在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中,强调评价设计先于教学设计,注重加强评价机制、方案、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把作业建设作为探求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有效评价策略的突破口和重点,从优化教学环节的角度强化作业设计意识,以学习目标为依据,本着趣、活、精、实的原则,设计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评价任务,真正实现减负增效。

(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开发多元、特色的校本课程,努力达到学校能规划课程、教师能实施课程、学生能选择课程的课程建设效果,切实为学生的多元个性发展创造空间。

1.制定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结合国家教育方针,明确学校培养目标、办学理念,在调查分析学校及学生发展需求和评估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制定涵盖需求评估、总体目标、课程结构与门类、实施与评价建议及保障措施等内容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做到科学定位、规划先行。

2.以多元主体和多元方式推进。依据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由教师个人、团队或与校外机构合作等多元主体,通过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等方式,推进校本课程开

发。要编制校本课程课程纲要,陈述校本课程开发背景、条件,设制校本课程目标,选择与组织校本课程内容,制定校本课程实施和评价策略。

(二)课程评价

1.完善审议和评价机制。

成立校本课程评审委员会,依据《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对教师提交的校本课程纲要进行论证审议,确保教师所开发的课程与学校课程规划方案的一致性,确保校本课程内在要素的一致性。完善选课制度和评价制度,课程评审委员会将跟踪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及时反馈评估信息,确保课程目标的有效落实。

2. 课程评价。

在课程评价上,实行“自下而上”的策略,即让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对课程进行评价,推动课程改革;倡导用学生的观点改变教师的观念,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喜欢什么眼的课程、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对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让家长对课程献言献策。定期召开“家长开放日”、“家校联谊会”,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通过现场听课,与教师交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定期举行“课堂教学满意度”测评,制定科学的调查问卷,从教师言行、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等方面,让家长和学生提出宝贵的建议,并加以改进和完善。聘请教育专家对课程和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引领学校深入开展课程改革。

3.学生评价。

实行“现场测评”与“纸笔测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制定过程性评价方案,把学生的自评放在第一位,让每一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学习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评价养成反思的习惯,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并实行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和同伴评价相结合评价体系。

七、 课程制度和管理

1. 全面贯彻落实学校《课程规划总体方案》,开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保障教育教学工作有效进行。

2. 按课程规划,开足课时,认真上好每一门课。要切实按照课程计划安排各学科课程的教学,课程开设要做到三落实(课时落实、任课教师落实、教学内容落实),确保每门课程课时按照课程计划的要求安排。

3. 逐步普及合作学习,积极开展“瘦身课堂”教学形态研究。

4. 认真落实好地方与学校课程的教学工作,做到身心健康。 5. 加强作业建设和管理,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6. 切实转变观念,对所有课程一律按课程标准要求,制定课程纲要,进行基于标准的教学。全面施教,面向全体学生,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扬长补短,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良好成长平台。

八、 保障机制

1. 建立学校课程建设委员会

学校就课程建设工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主任、教师代表、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的课程建设委员会,具体实施项目规划、实施、过程管理与效果评价。

2. 优化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

在春晖小学教育发展共同体和校内开展多方面、多层次的培训活动,选择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将课程意识增强、课程领导力提升作为校长、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和学校内涵发展的增长点,有效推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开发。

3. 加强研究,为课程建设提供专业支持。学校将以课题为抓手,将工作的重心由课堂教学诊断层面提升到课程研究层面,改变过度关注“怎么教”的传统思维,进一步加强“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和“学得怎么样”的研究。要选取试点,组建研究团队,聚焦课程建设中的问题深入开展研究,及时总结、提炼和推广经验。

4. 完善制度,保障课程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建立健全课程建设审议、监测、评价制度,教育发展共同体要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和成果推广体制。

附:课表安排

附:课程设置表

第四篇:小学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方案

一、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规定,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落实国家课程方针并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三、课程实施

(一)国家课程

1、除综合实践活动课外,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安排传统活动、运动会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2、晨会、班队活动等每周至少安排一课时,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少先队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由班主任教师自行安排。

3、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已经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同地方和学校课程统筹安排。

4、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并在六年级进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5、学校开设英语课,起始年级为三年级。

6、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二)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1、根据国家与省规定,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与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与综合使用原则。

2、地方课程从《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作为地方课程,从一至六年级全部开设。

3、因学校现状不能开设信息技术课,根据传统教育方针,在三、五年级开设珠算课。珠算课的开设不但能成为数学课的第二课堂,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心智得到良好的开发。

4、结合教委印制的乡土教材《我爱冬枣,我爱下洼》,在四年级开展民间传统文化的学习,包括戏曲、手工等。

5、国学大师郭沫若曾就写字要求提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求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但要养成书法家,那是另有一套专门的练习步骤的,不能作为对于中小学生的普遍要求,因此在各年级开设写字课的基础上,三、五年级加设毛笔书法课。

四、制度保障

(一)目标管理及任课情况安排原则

1、为促进国家课程方案的实施,落实课程管理,音体美设专职教师同时要求音乐教师每两周教会学生一首歌,并能做到站队唱歌放学,每学年至少举行四次大型文艺活动。体育每周须有班级比赛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四次由全体师生参加的体育比赛活动。美术每周举办一次学生书画展览。音乐、体育教师可根据情况上合堂。

2、任课教师考试科目备课每周不超过10课时,上课不超过15课时。所上科目备课共计不超过16课时。

3、为保证地方与学校课程及国家课程非考试科目的实施,尽量跨年级交叉安排教师任课。

4、为加强低年级数学教学及学生管理使学生尽早养成良好习惯,由四、二年级专任数学教师同时分任一年级两班班主任,并分任数学课。

5、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薄弱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并由校长兼任三、五年级的珠算课、书法课。

6、每天下午上课前20分钟为各年级写字时间。

(二)、校本教研

为加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施,安排任课教师语文每周一、三,数学每周二、四,其他学科周五开展学习教研、听评课活动,并由教研组长写出活动记录。

(三)、目标管理

1、所有科目均须备课并体现书面教案再上课,可参考其他教师已有的教案,但必须体现其使用性。

2、备课时数以一学期应有课时计算,各种作业布置合计不少于上课时数。但语文、数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非考试科目不留书面作业,品德与社会、科学、英语、不留课下书面作业。

3、以上措施通过教师评估考核实施。

五、课程计划实施

1、学校总课时数共计270课时,任课教师人均15课时。

2、附:凤凰小学教师任课情况

第五篇:小学课程实施方案

一、为了落实国家三级课程管理的规定,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的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落实国家课程方针并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三、课程实施

(一)国家课程

1、除综合实践活动课外,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学年课时总数和周课时数控制在国家所规定的范围内。每学年上课时间35周,学校机动时间2周,安排传统活动、运动会等。复习考试时间2周,寒暑假、国家法定节假日共13周。

2、晨会、班队活动等每周至少安排一课时,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少先队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由班主任教师自行安排。

3、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各门课程已经普遍增加了实践活动,所以综合实践活动同地方和学校课程统筹安排。

4、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并在六年级进行民间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

5、学校开设英语课,起始年级为三年级。

6、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二)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

1、根据国家与省规定,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时与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研究型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劳动技术教育)课时统筹安排与综合使用原则。

2、地方课程从《山东省地方课程选用指南》中选取《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作为地方课程,从一至六年级全部开设。

3、因学校现状不能开设信息技术课,根据传统教育方针,在三、五年级开设珠算课。珠算课的开设不但能成为数学课的第二课堂,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心智得到良好的开发。

4、结合教委印制的乡土教材《我爱冬枣,我爱下洼》,在四年级开展民间传统文化的学习,包括戏曲、手工等。

5、国学大师郭沫若曾就写字要求提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求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对养成习惯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但要养成书法家,那是另有一套专门的练习步骤的,不能作为对于中小学生的普遍要求,因此在各年级开设写字课的基础上,三、五年级加设毛笔书法课。

四、制度保障

(一)目标管理及任课情况安排原则

1、为促进国家课程方案的实施,落实课程管理,音体美设专职教师同时要求音乐教师每两周教会学生一首歌,并能做到站队唱歌放学,每学年至少举行四次大型文艺活动。体育每周须有班级比赛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四次由全体师生参加的体育比赛活动。美术每周举办一次学生书画展览。音乐、体育教师可根据情况上合堂。

2、任课教师考试科目备课每周不超过10课时,上课不超过15课时。所上科目备课共计不超过16课时。

3、为保证地方与学校课程及国家课程非考试科目的实施,尽量跨年级交叉安排教师任课。

4、为加强低年级数学教学及学生管理使学生尽早养成良好习惯,由四、二年级专任数学教师同时分任一年级两班班主任,并分任数学课。

5、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薄弱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并由校长兼任三、五年级的珠算课、书法课。

6、每天下午上课前20分钟为各年级写字时间。

(二)校本教研

为加强各学科课程目标的实施,安排任课教师语文每周一、三,数学每周二、四,其他学科周五开展学习教研、听评课活动,并由教研组长写出活动记录。

(三)目标管理

1、所有科目均须备课并体现书面教案再上课,可参考其他教师已有的教案,但必须体现其使用性。

2、备课时数以一学期应有课时计算,各种作业布置合计不少于上课时数。但语文、数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非考试科目不留书面作业,品德与社会、科学、英语、不留课下书面作业。

3、以上措施通过教师评估考核实施。

五、课程计划实施

1、学校总课时数共计270课时,任课教师人均15课时。

2、附:凤凰小学教师任课情况

《小学课程实施方案(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