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工程师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工程师述职报告》。
第一篇:工程师述职报告
1993年9月调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1999年1月晋升为建筑生产技术管理工程师,XX年1月晋升为建筑生产技术管理高级工程师。进入单位以来,长期负责桩基检测工作,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工作认真负责,勤恳,按质按量完成生产任务。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思想,端正服务态度,在检测工作中,做到公正和科学,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各项标准、规范和规定,没有发生任何质量和安全事故。认真组织桩基试验工作,协调好建设、监理、施工单位配合工作,注意安全生产。认真编写桩基检测报告、审核建材试验报告,不计较个人得失,经常晚上8、9点钟还在工地现场进行检测工作,及时为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提供检测数据,受到基层单位的好评。
进入单位16年来,共对500多项建设工程、13万多根工程桩进行了桩基检测,共编写桩基检测报告1200多份,并负责审核建材试验报告。发现了亚运拆迁安置项目一标段7#-12#楼等200多项桩基工程的1200多根不合格工程桩,通过动静比对、开挖检验、抽芯和桩孔内摄像检验,验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引起了各级领导及职能部门对桩基质量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检测过程中,发现不合格的桩,及时向质监站传真《不合格工程桩(点)情况通知单》 ,消除了重大质量事故隐患。
不断抓紧时间学习,了解国际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不辜负领导的期望,带领桩基检测部攀登科学高峰,首创了桩基高应变检测双锤双吊车新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国家级和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多编,在***省建设厅组织的两次检测系统大比武活动中,取得了考核第一和第二的好成绩。
回想起自己的每一个进步,在此特别感谢各位领导的关心和关怀,感谢各位同事的支持。
第二篇:工程师述职报告
我于5月4日进入韦得电子有限公司工程部,任工程部PIE一职,三个多月来,我牢记公司赋于我的工作任务,严于律己、勤于学习、努力工作,在各级领导和各位同事的支持和配合下,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将我履行职责的具体情况汇报:
一、 工作的首要任务是优化、改善产品的工艺流程:
1. 运用自己的所学的IE知识再结合生产线上的实际情况,对产线上产品的工艺流程进行分析、剔除、合并,优化工艺流程。
2. 制作及改良产线所需的工装夹治具,降低员工的作业疲劳度,提高产品生产效率,提升产品品质。
3. 着手对产线进行标准工时管理,消除产线堆积作业,实行流水作业,消除工序瓶颈,平衡产线工序。
二、 制作标准作业指导书,指导员工标准作业:
1. 改版和升级公司现有的作业指导书版式,增加图片描述,减少繁琐的文字叙述,达到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效果。
2. 不断完善作业指导书的正确性、实用性,指导性,使得产品所需的物料、生产使用工具、工艺流程、标准工时,作业人数都一目了然。
3. 制作产线每款机种的作业指导书,当研发部发下产品样板下来时,则立即着手对样板进行工艺分解、组装,拟制出产品作业指导书和工艺流程。
三、 产品制程的分析:
1. 加强对生产线上作业员、修理工进行技能培训,即时向生产股长及工程部反应产线不良现象,工程部则对此不良现象进行不良分析。
2. 推动品质部门加强了品质检查力度,经常向品质部、采购部发来料不良分析报告,以此督促我司的来料供应商必须严格按照我司标准进行来料加工。
3. 利用自己所学的IE理论知识和多年的PE实践经验从人、机、料、法、环入手分析产线不良原因,确保产线不良率控制到3%以下。
4. 对产线产品功能的前三项不良进行分析,并拟制出《不良分析报告》,向相关责任部门发放,督促相关责任部门即时解决不良。
四、 新产品试产的跟踪:
1. 对研发部发下来新产品样品进行工艺分解、组装,拟制出新产品的作业指导书,并将分解、组装过程中的问题点,注意事项一一记录下来,并在作业指导书进行描述使得作业员在作业工程中加以注意,少走弯路。
2. 对新产品所需的工装夹治具及仪器设备进行制作、改良及调试。
3. 新产品试产前召开是产前会议,试产中对新产品试产进行全程跟踪,提供技术服务,发现员工工序不好操作,工序出现堆积(瓶颈工位),结构设计不良,来料不良等诸多问题点都一一记录在案,拟制出《试产总结报告》试产后召开试产总结会议,根据《试产总结报告》对试产中所出现的诸多的问题点加以解决,对以后顺利大货生产提供重要依据。
五、 仪器设备的保养与调试:
1. 生产线上的电声测试仪器的保养,调试,根据产品规格书,对电声测试仪器设定当日生产线上产品所需的技术参数(如喇叭测试曲线框,咪头测试曲线框)
2. 对各工序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分析改善,建立完善设备的三级保养制度,推行TPM,减少设备的故障率,进而达到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
3. 对产线上不良仪器设备进行维修,不能修理的写单申请进行外修。
六、 遵章守纪情况:
1. 在工作期间,积极学习并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没有迟到早退等违章违纪现象,处处维护公司的利益及公司的声誉。
2. 在工作时,团结同事,对存在的问题大都能通过沟通的方式解决;对工作中遇到较大的问题,能够积极的与上级领导沟通;没有存在擅做主张的事情;工作当中也没有出现较大的失误。
七、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作为年轻人,工作当中相关部门配合进度较慢时,容易产生急躁的情绪。
2. 制订的部分改革方法不是很全面,运作规范执行不是很彻底。
八、 今后的设想
1. 继续对生产线产品的工艺流程行优化、改善,对制程平衡状况进行分析,期望整个生产流程达到“行如流水”的效果。
2. 引进和导入“JIT”(精益生产)及“FMEA”(潜在的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理念和管理方法,“JIT”可以指引我们如何消除工厂中存在的八大浪费,来对我们的工厂进行适时、适量生产;“FMEA”可以指引我们如何将产品潜在的问题点消除于萌芽状态,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3. 规范各工序的操作标准、品质标准,通过基层生产管理者加强各工序的教育训练工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
4. 制订各系列产品的标准工时,做为考核生产部绩效的依据,条件成熟时推行计件工资。
总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配合,提高生产车间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第三篇:工程师的述职报告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叫xxx,来自内蒙古赤峰市,毕业于南昌大学科技学院,专业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现在方案设计部任方案设计工程师一职。
接下来是我的转正述职报告!
我是6月8号入的职,下面是我试用期三个月的业绩与贡献。
首先是6月份,行业知识扫描阶段。
因为我在六月份刚刚入职的时候,正好赶上公司盘点,再加上技术服务部的上一批培训刚刚结束,所以只能在我们部门的带领下,自学产品知识。在这个过程中,我称之为:疑问的六月。因为刚刚走出校园,踏入消防行业,对本行业的认识真的是微乎其微,啥都不懂。每天拿着产品知识手册,不停地看不停地记,因为没有见过实物,没有实际操作,大脑里没有系统性的思考,所以就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疑问。有时候就算你想问,你发现你自己都不知道怎么问,那个时候我能做的就是,死记硬背。就是这样我死记硬背了三个礼拜,把行业知识扫描了一遍。
接下来就是七月份,培训学习阶段。
七月份正式开始在技术服务部培训,这个月是我试用期三个月,学习东西最多,进步最大,最充实的一个月。因为带着六月份的疑问,就是想去探索自己不会的东西。
首先,就是前端产品的学习。这下终于见着实物了,声光手报、烟感温感,除了主机基本都拆一遍,拆完再装上。这基本就是前端产品熟悉的过程。前端产品学习结束后,就开始按着五大系统的组成,分别进行实际操练。从设备的工作原理到接线、从地址点的编写到主机的联动、从故障解答到产品的配置、从配置再到报价。这个过程说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是挺难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故障解答。你把所有前端设备与主机连接好之后,启动开关,主机就开始报各种故障,什么通信故障(电压直流13―24V,磁场干扰,设备接触不良)、反馈故障(前端设备太多,总线电压低,10K电阻没接)、输出故障(电压不正常、设备损坏)主电故障、备电故障等等一系列故障,有时候我们整个一上午就在研究同一个故障,到了最后才发现是其中的一个设备坏了,换一个就OK了。就这样,整整一个月,都在研究各种故障、各种问题。其实在这一个月里,还有一个更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一群在一起培训的小伙伴,从早上晨跑到白天学习,晚上烧烤到周末出去玩,我们大家在一起真的非常开心,这就是整个充实的七月。
接下来就是八月,设计上图阶段。
八月份回到自己的部门,在我师傅章琴还有我们部门主管吴春霞的带领下,开始学习设计上图,我把这个过程称之为,兴奋的八月。为什么这么说呢?记得,有一次我们部门经理李飞佃,佃哥,他问我,最近学的怎么样,感觉如何?我当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觉得时间不够用。不是因为要学习的太多,而是练习的太少,达不到熟练的程度,工作效率特别低,而且还容易出错,所以就只能多花时间去练习去磨练。
随着练习的增加,你也越来越熟练,于是我就开始有了兴奋的感觉。不是因为熟练而兴奋,而是因为不管你怎么熟练你都会有错误。所以我就越来越兴奋。于是我就把减少错误当成了一种挑战去面对,我发现我只要一开始挑战,我就无比的兴奋。我就不信我做不好、我就不信我不够细心等等,虽然现在设计的图纸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提高,但我一点都不怕,因为我有信心,我相信,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进步。
整个八月份,在我的两位师傅的带领下,我学习并设计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2个工程项目,智能疏散系统3个项目,包括现在正在学的防火门系统2个项目。
这个过程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隔离器的设计上图,因为新国标要求每32个设备就要安装一个隔离器,开在始的时候我不知道如何在图纸上如何设计隔离器,也不知道隔离器与隔离器之间怎么接线,就算是我师傅一遍一遍的教我,我就是觉得别扭。在这一块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学会。
其次,就是接线的学习,我觉的对于我现在来说,最难学的就是接线。因为根据建筑结构的不同,接线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可能同一种接线方法,在不同的结构中接线的方式却又很大不同。特别是在穿墙、楼梯、上下楼层引线尤其注意,否则就会很容易出现错误。
这基本就是整个八月份的学习情况,这个月我真的要感谢我师父章琴和我们主管吴春霞,因为设计上图对产品的功能特性以及注意事项,要求都比较高。而且建筑机构复杂多样,而我师父章琴和我们主管春霞姐,面对我接二连三的错误,她们也能再次细心的给我指导,我真的是特别特别的感谢。
接下来是,不足与改进措施。
首先是,粗心马虎大意。这一块真的让我很头痛,因为设计上图真的是一丝都不能马虎,你这块少放个探测器,那块接线短路了,只要有一丝的疏忽,都可能引起很大的错误。而我做出来的图,拿到我师父那,我师父总是能找到很多不足。我师父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不是告诉你改这块吗,你怎么又没改啊!所以在细心这一块一定要加强。改善措施就是:学会工作时多规划,按着计划一步步进行,结束时多检查,时刻提醒自己。
其次就是,设计视野不宽阔。这一块就是在设计上图时,思路单一,有时候不能从多方位思考问题。改善措施就是:学习火规、建规,多接看有关消防行业的书籍,了解产品的性能和特点,查找相关资料。
还有就是,工作经验少熟练度不够。这一块主要造成的影响就是,工作效率低容易出错。改善措施就是:多学多练多交流,学会用笔记录过程,不懂的问题多向前辈们请教,定期回顾总结防止遗忘。
接下来就是,下一步发展规划。
首先是产品构建及学习,我觉得自己现在对产品的熟悉度还不够,所以还要加强。那就是:继续学习火规、建规以及我们公司各类系统和不同产品的分类。
接下来就是,岗位工作及学习。第一个,学习BIM相关知识,为公司普及BIM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我们方案设计这一块,可能明年开始普及BIM所以这一块要提前学习,做好准备。第二个,阅读相关消防设计的书籍,拓展设计视野,增强课外知识。这和前面说的一样。最后是,对公司的思考与建议。
首先是,人才培养战略。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东莞的一家电子厂。他们对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他为了培养人才建了一栋楼,成立了一个学院。从普通员工的培训到管理者的培训,从企业文化的培训到技能的培训,更让我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从厂内的培训到厂外的培训。也就是说,他们也接受其他外部企业人员的培训,但前提是你得花钱。那里面有一个,人本精益工厂的培训,3天2998每人。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他们的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专有化的体系,不仅仅满足了自己的对培训的需求,而且还开始赚钱了。我在那里上班的时候,那里的员工自己都说,这个厂就是一个人才培养基地。正好我们公司前段时间学习的那本《任正非内部讲话》里,任正非所说的:华为不仅仅只是一个手机行业的领头人,更是一个人才培养基地。所以我觉得,我们一家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对人才的培养绝对是重中之重,绝不亚于对技术的研究。
接下来,就是我对公司的人才培养这一块,做出的的一点点思考。
首先,我觉得我们公司人才培养这方面,还比较薄弱,内容单一。所以我的建议是:搭建一个平台,建立一个专业化的培训体系。这个体系都有哪些内容呢?首先就是管理的培训,一个良好的管理,对企业的成功与发展至关重要。而我们公司对管理的培训,根据我现在所知道的,就是发一些有关培训的书籍,然后在微信上考个试。我觉得这些只是片段信息的吸取,就像我们只吃零食不吃饭,不会对我们的管理有任何系统性的思考。所以我觉第一要开的就是管理培训课程,加强管理建设。
其次,就是开设技术、生产培训课程。指挥的再好,没有核心动力肯定是不行的。这里主要指我们的研发、生产和售后服务。这一块的我的想法就是模拟练习,正好我们四楼新装修的展厅,在培训时正好发挥作用。生产也是一样,做一个模拟也不难。
最后就是文化,文化包含的就比较多了,他包括企业文化的培训,还包括分享,比如说某个人出去了,有什么重大发现、重大收获,可以分享交流。
那么这个平台开设起来有什么好处呢?第一个,提高了员工的技术、综合素质、拓宽了视野。第二个就是提高交流,增强公司整体凝聚力。因为每一次的培训,都不只是一个部门,很多部门的人都在一起,包括研发、技术服务、生产、市场等。让各个部门的人都有最直接的交流,从而达到提高公司整体凝聚力。
最后,留住人才、挖掘人才、留住人才。下次我们再招聘的时候,应聘者问,在贵公司可以得到哪些锻炼,我们就可以跟他讲,我们有专业化的培训体系,你学到的不仅仅只是你的工作。挖掘人才就是在培训过程中,发现那些人有特长,然后让他发挥出他的特长,他的特长一定是他喜欢做的事,那么我们员工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那我们公司的强大就可想而知了,总而也达到留住人才。
其实还有一天我没写,那就是我们花这么多人力物力,我们再把他赚回来,对其他外部企业开放,然后收费。也就是马云的策略,B2B、C2C、O2O。
最后是,对公司的思考与建议。
首先是,人才培养战略。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东莞的一家电子厂。他们对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视,他为了培养人才建了一栋楼,成立了一个学院。从普通员工的培训到管理者的培训,从企业文化的培训到技能的培训,更让我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从厂内的培训到厂外的培训。也就是说,他们也接受其他外部企业人员的培训,但前提是你得花钱。那里面有一个,人本精益工厂的培训,3天2998每人。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他们的培训已经形成了一个专有化的体系,不仅仅满足了自己的对培训的需求,而且还开始赚钱了。我在那里上班的时候,那里的员工自己都说,这个厂就是一个人才培养基地。正好我们公司前段时间学习的那本《任正非内部讲话》里,任正非所说的:华为不仅仅只是一个手机行业的领头人,更是一个人才培养基地。所以我觉得,我们公司未来要想做大做强,对人才的培养绝对是重中之重,绝不亚于对技术的研究。这一点就是我对公司的一点点思考。
接下来是,技术的培训。因为我在培训了一个月,我觉得挺累的,晚上都做噩梦。为啥累呢,就是我想努力的去学,但不知道如下手,所以就特别的累。后来我问了下一批人员的培训,我问他们学的怎么样,他们也说不太会。所以这一块我就思考了一下,要是我我会怎么做?
首先是,确定目标。培训的人是技术支持,还是其他。要是技术支持,产品熟悉后,重点培训故障解答,把所有的故障都整理成一个题库,学院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无条件的把这个题库给我背下来,然后考试,考试就考你背过的内容。理论背完了以后,他自己就知道干什么了。我觉的也没太多的必要搞什么创新,咱们又不是搞教育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把理论学会了,剩下的真正技术的提高一定是在现场工地的学习。所以技术培训这一块,讲师的任务很大。
接下来,就是加强晨读学习。我记得我刚进公司的时候,我发现早上有晨读,我特别开心。为什么呢?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每天早上上课,我都会比别人早到二十分钟,干什么呢?就是晨读,我是大声读出来。读完之后我发现自己真的是神清气爽,上课时特别有精神。后来我就坚持下去了,四年来我读的杂志挺多的,反正毕业时都拿不了,最后都送给人了。所以我觉得晨读非常好,每天开始工作之前,通过晨读可以让自己清醒一下,赶走一身的睡意。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减肥。
那么我们每天晨读的半个小时,我们要做些什么?我大胆的设想了一下,每个人都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那我们就换位。也就是说这半个小时,不做和工作有关的事情。举例说明:比如说我们规定每天两个人做分享,那这两个人就要做好准备,准备好15分钟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当然你也可以说和工作有关的内容和事例,只要能达到效果就行。
第四篇:工程师述职报告
从三月份进入公司以来最多的是学习到了不少,让我成长了不少,对此谢谢公司给了我这个学习成长的机会!我从解决方案工程师这个岗位上首先学到了仔细,一开始我也觉得解决方案是谁都可以做的事情,且对方案只是修修改改,所以并没有非常细心的去做,可是后来在两位领导的指导下才慢慢意识到这个岗位的重要性,才慢慢的注重细节,在此感谢领导的教导。然后学习到了整体的把关,方案关键还是给客户看的,要打动客户就要提及吧并解决客户最最关心的问题。
当然我需要提升的地方仍然有很多,必须更加深入的结合系统做一些工作,把管理节能与技术节能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也要提升自己的技术技能。多与部门开发人员沟通了解系统的状态,同时也要了解好客户的需求,真正做好开发人员与客户的沟通桥梁。
从华联瓷业、到太原自来水、二汽、广西贵港天鸿鑫、柳钢、柳化、石家庄正元化肥厂、玉门油田水电厂、茂名大地丰、平定水务局、太原天一博科技、海舰地产、北京顺义通州、大同晋能、厦门tdk等等这些公司的从表计终端及系统到质量监测产品再到谈电机节能事业,后续工作我可能更注重到了电机节能这个新事业中了,但是不管怎样每个项目每次机会我都会向客户宣传集团公司的整体业务,而不是单纯的为了一个项目的某一个方面在做宣传,当然我也知道在现场一切以项目为主。
脚踏实地的努力去做事,做实事,同时不断培养自己的思考学习能力,以思考来佐证做事,不断进步,不断前进,让激情带来进取带来效益,让激情来提升能力。
说到建议我觉得我可以从我了解到的业务员的角度、技术人员的角度来考虑提出总的原则有:
制定明确的目标:
我觉得我们公司的目标还是比较高远的,但是应该是长期目标必须是远大,近期目标要落实到实处不能空谈高调难以实现的,必须要有可实现性及可操作性。
实现目标的计划:
计划一定要细节化,要大体方针不变,细节可以实时调节,围绕整体目标在前进。
要有核心竞争力:
公司现在给人的感觉是什么都能做,又什么都不精,但是要想发展必须找准一个方向作为突破口,重点发展,形成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要形成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很重要,是影响到以后能不能做大的重用因素之一,所以形成怎样的企业文化氛围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员工要有归属感:
员工有了归属感才能把公司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去努力,才能为公司带来利润的同时为员工创造价值。
细化的方面有:
1、战略上:
从战略的角度,我们定位是相对较高的,说明我们目标、理想都比较高远,但是着手要低,要走稳之后才去跑,可以降低心态降低利润率重点突破进入行业,在行业里做出点真正影响力的事情,为社会提出并解决了相关的节能工作之后,成为真正的能源公司之后再图其他。
2、技术的提升:
需要多外出参加培训,先学习参与合作方的工程实战,从实战中累积经验学有所用,同时或外聘专家形成电机节能事业的专家队伍技术核心,也要挖些变频器厂家的'人才不仅有技术开发上的同时可以挖技术支持上的(技术支持流动性大很容易招聘到)。
3、产品化、工程化、品牌化:电机节能事业的产品化,其实一开始先外购,然后要求对方的技术支持从中也可学习到不少东西,再说外购的产品也可用于以后的工程化,然后分析得出其原理,相应性针对性的把所有cad制图完善,做到自有化,然后可以增强队伍建设往品牌化(形成核心竞争力及差异化)方向开始努力。
4、激励政策:
a、可提高业务员提成到6个点,当报价高于普通报价的百分之多少时再提高一个点,直到八个点,然后对报价更高的部分可以和公司五五分等方式。
b、对于勇于跑这方面业务的要给予鼓励,鼓励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鼓励第一个做成项目的同事,这种鼓励不能是太低的(温饱问题解决之后的一顿饭的奖励显得非常不合理),怎么也要是万把块才够有吸引力。
c、任务要就实避虚,可以分开来原来集团的业务员跑自有产品必然是轻车熟路,可以招新的业务员来跑新的事业,对开始新事业的业务员任务可以降低要求。
5、太极策略:
太极讲究阴阳合一刚柔并济,蓄力于一点以击之,而我们目前是多点发力,本来公司资源就不多,给人印象是什么都能做又什么都不能做,结果业务员还是只能选择传统强项来做,如果要求业务加支持大家合力出击同时攻某一面的话支持力度也要大一些,也能很快见到效果些,而且要以公司为团队不能只注重自己部门,需要注意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
6、奖罚措施及监督:
以奖为主罚为辅,目前好像我们是相反的情况,同时严格监督。
7、合理化建议:
从新年开始可以学习其他企业的合理化建议奖,毕竟群众的力量才是无穷的,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鼓励大家的参与性,归属感,增强主人翁意识。
8、制度:
制度不是用来减缓效率的,应该是用来提高效率的,有些时候经理人应该要赋予决断能力,对于多小的项目与情况可以决断而不需要层层申请,或是可以先口头申请回头再补书面的申请以做得更加人性化。
第五篇:工程师工作总结
20xx年元旦已经过去,20xx依然还在我们身边:20xx年是公司正式运转第5年,是我到公司的第六年,是我担任总工程师的第六年,是我投入砼技术的第五年,是我近年里身体较好的一年,是公司技术领域总结最多的一年,是公司技术经历严峻考验的一年,是公司技术重点突破的一年,是公司新技术推广的启航年。
20xx年我可以用“有任性”三个字概括:有理想,有计划,有希望,有拼搏,有成功,有欢乐,但更多的是:有困扰,有怒火,有辛酸,有委屈,有泪水,有失败,有泪丧,有内疚,有感慨,有遗憾和许多不足,该总结的很多,下面按我看到的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总结与建议。
一、公司硬件与维护
自我任xx总工以来,公司场地建设就开始,历经六年终于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从外观上让公司改变“搅拌站”的形象,穿上了公司的“制服”,公司许多员工见证着公司外貌的改变,让公司社会形象更加完善和提升,用业内人士一句话:原来混凝土搅拌站还可以建成这样?也是公司年底顺利通过消防、环保、安全评审最基本的条件,从公司建设中也暴露许多问题值得今年改变:
1、硬件缺乏公司层的机制与计划:硬件是指公司为保证正常生产所必须投入的场地建设,房屋建设,内部设施,生产设备,运输设备,泵送设备,配套设施以及亮绿工程等,更主要公司设备投入大,消磨大,时间久,维护差,如何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有计划,分批的维护或更换,确保正常生产与使用。所谓机制是机构和制度的统称,机构是具体开展工作的部门,制度应包括:项目计划,讨论通过,组织实施,监督管理,验收结算,资料归档等流程,否则避免出问题才修或拖,影响市场,影响生产,成本也高,管理混乱,质量低下,资料缺失等。
2、建设维护中意见不统一:要统一意见应该先把好“论证关”,论证主要考虑适用不适用,遵守“不适用不建设“的原则。然后是投资计划:投资计划可进行多方案的比较,从适用性,经济性,安全性,耐久性等多方面考虑。最后是讨论通过:也是统一意见的最好时期,过去表现出来的有:会上不说,当面不说,事不关己,应付了事,公报私怨等,公司观和大局观欠缺,着眼起点或低或近。
3、建设中缺乏有效控制:因为没有明确机制和制度,所以现场管理表现为:都在管,都可管,都不管,或不配合,举手之劳也不作为,或找其片面的理由干扰,让公司建设与维修成本增高,时间拖长。监督方面:多年来公司上下员工状态用三个字“明明病”表述比较合适,那是公司经营模式形成:一岗低能低效率,不能打破与激励一岗多能多收益,需要监督与验收环节参与不积极,或不负责任,或以非工作范围为由进行推脱。
4、投入使用不规范:新买设备或手机都有使用说明书,公司硬件投入使用后,基本缺乏使用交底与培训制度。对新制定使用程序不遵守,甚至公开进行反对;对公司财物与公共场所不爱惜,道德观与集体观缺失,特别是对机楼防尘,防燥,防火与卫生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对公司公共场所实验场。绿化带等爱护不够;大门两侧钢架棚利用率不高,灰尘与污染严重。
5、对积极参与员工没认同:许多员工开始积极参与,义务作事,提建议,经“冷嘲热讽“或忽略过后就开始变“冷”,“正气不扬”就会这样,没得到应有的表扬和尊重,更不要说奖励,忘却了他们对公司的付出。
6,对环境建设认识不足:环境建设任重道远,非一日之功,非一人所能,经过公司多年的努力,多年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好,环境越来越规范,尘土越来越少,绿化越来越多,安全隐患越来越少,功能越来越健全,员工心情越来越舒畅,乱吐乱摔现象越来越少,作为公司员工越来越骄傲,其变化有目共睹。但公司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知较浅,对“脏乱差”习以为常,对防尘与治污等重要性重视不够,甚至在中层干部对此也是“不置可否“,也公司对此宣传与教育不够。
7,对公共安全意识不高:诗人余秀华写得好:有风是危险的,没有风更危险,更危险的是我们对这样的危险痴迷。排除不安全的隐患,是公司安全生产与追求效益的重要保障,公司投入资金进行防火,防雷,除尘,治污等,对用电,用油和车辆进行安全例行检查都是公司对每一位员工健康负责与爱护,同时也是对每个员工生命的尊重,如果我们都认识这点,希望大家:热爱我们公司,热爱我们环境,今年自觉去纠正员工不良意识与行为,积极参与或配合各方面不安全隐患的防治。
二、公司经营管理
一)、公司经营:从组建以来公司经营就比较单一,到现在可以说有点落后。对“单一“说法,我提出来公司许多员工不会认可,因为董事长把国土公司,商砼公司,砂石厂,廊桥修建,园林园艺,BT工程,灵芝项目等融合一起,而且项目都不错,怎么可能单一。那正好说明董事长整个事业的经营领域做得非常好而下面公司经营单一,总的经营领域不等于是商砼与园林等分公司的经营领域,分公司应具有自己特色的经营领域。希望公司今年进行砼相关的战略,决策,市场,资金,人员,设备,技术与公共关系等多方面的经营,做大易做强难,为了做强建议经营方面“必须有”。不过,我并不想来“纸上谈兵“与“你懂得”,是作为公司一个员工进行自己的建议;
对于有点“落后”:我理解概括为“三独”:独家经营,独家市场,独家生产,“四靠”:靠政策,靠融资,靠老总,靠摸索,上述失去怎么办?效率要不要?理念不与时俱进,人才又缺乏,市场意识淡薄,单一与落后的经营根源于管理层,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部门各自为政就是市场意识薄弱最好例证,都以“市场效应”为标准肯定可以统一行动,市场评价不能用“方量”这个唯一指标,方向反了时越高越亏,今年应将:占有率+总方量+回款率+成本比+满意度进行综合比较。
二)、公司管理:经营靠理念,管理靠制度,制度靠更新,更新靠实践与学习,当今时代潮流“以法治国”,我们“以法治厂“也是顺应历史潮流,公司已经开始起步,使公司管理更上“一层楼”,法律是红线必须严格遵守,制度的严与柔要有“度”,靠公司管理层自己去掌握,学习和制定,生搬硬套不行,人性化更不行,明年公司制度化管理应解决:
1、许多制度需完善。现公司建设基本完成,软硬件基本具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应该补充完善相关制度,比如建立、完善改革制度,经营决策制度,干部考核、聘用与任免制度,环境建设与保护制度,防火、防盗等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生产成本控制制度,技术创新与奖励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
2、已有制度要更新。公司成立以来,有的制度已经不适合,有的已经落后,有的根本没法执行,“墙上是看的,下面是乱的”,比如我们的操作流程,卫生制度,食堂管理,保密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等。今年从公司到各部门应该将制度更新的更新,改废的废,改添的添,每次上级检查都说流于形式,抄的多,切合自己少。还有值得大家注意,公司岗位职责范围不是按岗位分,而是按人设导致,“你行你上”,岗位的职责应该倒过来:该有的必须有,可以参见我09年编的“公司管理五五工作三字手册”,该有的基本职能都抹去或转“嫁”了,岗位门槛越来越低叫员工怎么上进?
3、有制度应遵守:来年公司要变“有制度可依”为“有制度应依”,没制度的建立制度也要依,否则公司作事,正确的没人坚持,错误的无法批评;或把制度作为“拉山头”的工具,远己的严,近己的松。
4、建立监督机制:公司至今都缺乏专门的有效的监管机制,制度对己有利的执行,不利的不执行,或觉得不方便,太烦锁或自认为多余就应付了是,比如:岗位管理制度,机楼管理制度,清洁卫生制度,工作台帐制度,考勤请假制度,资料校审制度,工地安全管理制度,车辆安全行驶制度,对外资料交接制度,料场技术管理制度,砼生产管理制度等,我听得最多是“我那么多年都没问题”,“不学习我照样能生产”,怎么就不换角度想:公司无论那个岗位待遇不变,换个有经营管理头脑的不会比你差,可能更轻松,更有效,更安全,成本更低。20xx机楼事故就是执行“机修管理制度”不严,灵新事件就是执行“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力造成。所以对公司管理不但有制度,严格去执行,还应有监督。现在国家管理新举措:“分权与倒查”,所谓分权:就是把决策与执行分离,倒查就是对执行进行监督,把“权力”分散与装进制度的“笼子”且接受监督并考核,才能让制度给公司带来效率降低成本,所以监督机制的健全,是公司各项制度落实的根本保障。再借余秀华写晒场的麦子:内心的潮湿必须对准阳光,这样的麦子才配得上一冬不发霉。
三)、经营与管理并行:建筑业黄金时代已经过去,白银时代已经来临,今年公司首要任务是搞活经营,经营是获利的前提,没经营只有管理,会因为缺“动力“管成”一潭死水”。同时规范管理,管理是赚钱的保证,没有管理的经营,将“竹篮打水一场空”,只要二者并行将使公司今年产生勃勃生机,财源广进。
三、公司技术管理
一)、砼质量控制:20xx公司技术是总结年与启航年,五年来,近159万方砼无一例强度不合格,各种强度统计越来越稳定,近390万吨砼原材把住了:眼测关,抽测关,检测关与备样关,杜绝不合格原料进入生产,防住劣质高价原材侵害公司,控制住原材变化、人员流动、季节变换等对砼工作性的影响,难过也平稳度过汛期骨料对砼质量的冲击,从技术方面以最低损失成功处理两次事件停料对砼结构造成的严重质量隐患,确保工程顺利投入使用。
难控也要控的是砼“缺裂渗”,去年36万方砼其中有近半以上是用在易裂板类件,还要接受汛期及原材更换,人为操作误差的影响,主要砼结构件:厚板,梁,柱今年无一例裂缝,人和因为炎热天又无遮盖,素砼无筋的转角裂缝,为追求施工进度又不愿投入,和往年工地类似,导致楼板人为产生塑性裂缝。切角裂缝和管线裂缝,不是天灾是人患,板裂缝改为人裂痕。总结出对外策略就是:双方的友好合作与依法办事,是解决问题与裂痕的较好办法和途径。
二)、技术改进创新:每当我说到公司技术大家只想到:砼配比与技术部,多么狭隘的认识,公司技术应该是覆盖公司各个领域与岗位,例如市场分析,经营策略,经营模式,管理办法,办公挡案,生产调度,组织供料,泵送设备,耗材指标,成本计算,人机搭配等无一不含智慧与技术。公司技术是公司品牌最佳动力,是质量与成本最好保证,是员工技术提高的最好途径,是提高效率,工作愉快最好办法,以技术部为例:许多技术工作以前很累现在很轻松,以前烦锁现在觉得简单,以前陌生不敢碰现在我们游刃有余,技术改进与创新可以让我们腾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逐一进行更多难与烦领域的技术探讨与实践。提高一个公司技术最好的方式:工作,学习,实践,总结,改进,再实践,再学习,创新,再总结。而且花钱少效果佳,提高快,成就感强导致积极性就高。从培训与工作中看出:技术部员工学习兴趣与实践活跃度远高于其它部门,从技术部听得最多的是“龙工,做什么实验,教教我吧”,非常欣慰。希望今年建立公司层的技术激励机制,让技术改进覆盖全公司而不只在技术部。
三)、技术总结推广:我用了两年多时间对砼技术进行全面总结,编写了“五年来公司技术总结”一文,已于去年九月上报公司,还写了“公司未来发展策略”供公司参考。
裂缝控制方面:从设计到原材,砼配制,从砼生产到砼施工编写“全面控制砼裂缝”技术论文,并在公司内外进行宣讲学习,已用于指导现场裂缝判定。新产品方面:干拌砼实验结束,相关总结今年完成;石粉砂砼的总结列为今年的任务。新技术方面:从六个方面(砼设计,砼原材,砼配比,砼泵送,砼控制,砼加固)化了三年时间总结,去年已全部完成,并将成果编成易使用与易推广的软件,现仅在公司和我学生中进行推广,“每周一授”,将使今年技术工作变得更加轻松,有的成果可以引领砼行业,建议今年在县建筑业内通过质量部门进行学习与推广,让更多客户认知我们,对公司掌控市场与回款有用。
解决砼质量纠纷的最好办法,是把问题原因的”铁证据”呈现在面前,让他无话可说。以促进大家共同控制砼缺裂渗。我们研究砼裂缝原因直观鉴定法,因设备局限造成数据与图像没法收集整理而暂停,已列为今年技术部重点项目。砼抗裂性检测规范已实施(以前没有),进行出厂检测就可用法律规避责任风险的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公司设备与电子资料都准备就绪今年执行。
四)、砼成本控制:
横比(同行)竖比(过去)都处于较高水平,但对我们只能是过去,不等于今年就能控制好,今年砼成本计划从三方面进行控制:
1、是继续查明设计图:报准计划,掌握重要部位,查特性砼,抓易裂处,从工程出发,安全的同时让利益最大化,仅此项每年为公司创收都可观,现只有我们公司在这样运作,今年技术部内外从控制施工质量入手,越严公司获利越多。
2、是控制原材稳定:今年两个料场可提前准备,实践证明:只有材料稳定才可降成本,尽量减少定性调整,去年暴露最多的是:配合比没问题(工作性与强度试配均不错),收料员,上料员对骨料变化判断能力与责任心,操作员水平参差不齐,对原料变化的预判能力,对骨料干湿的预测能力,对拌合料优劣(三性两度: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塌落度,扩展度)的眼测能力直接影响着成本控制,不要把操作员等于按键员使用,造成去年拉出去的料现场调整多,拉回来调也多,油费,时间,外加剂等白白浪费,甚至整车报废,不疼不痒,遮遮掩掩。为了降低今年成本,这方面必须有改变。
3、是学习,实践,创新与推广新技术:明年培训进度应加快,同时编写新实验操作规程,实践表明:砼的配置与调整最佳方式是:定量分析与调整,我们正在向此迈进,我早已给公司上报。要公司重视,员工建议新技术培训从领导层开始,然后倒逼:从机制,人员与资金等方面进行改变。培训也是为了今年更多人参与,我今年总结与编写任务依然很重:通过实验要完成裂缝原因直观鉴定法,砼原材等检测新的流程,以及检测规范的改进等。坚定不移,蜗牛爬树,不懈努力是当今技术的“精神”与“无奈”。激励方面去年因为参与人多,时间长,资金少,不能按参与时间或实验次数奖励,那样我会欠员工更多,但为了公证,今年参与人员计划实行台帐制管理,欠帐总不认帐好。
五)、砼缺裂渗:经过去年的技术准备,今年裂缝控制启动“三举措“:
一是联合建管与质监站,加强重点工程现场检查,
二是推行公司砼裂控技术成果与鉴定方法,贯彻执行砼裂缝防治规范,
三是启动现场砼班组监控:因为我总结发现,五年来楼板裂缝最多与影响公司最大的工程,基本都跟那两三个砼承包人有关,技术部已落实专人负责,公司其它部门配合,还将联合业主,监理等现场技术员组成监控网,此办法已获质监站通过,将定期上报并对劣质砼班组进行曝光与治理,实现今年全面控制砼裂缺渗的目标。
最后概括为:硬件建设方面,提前计划,分批实施,合理使用;经营管理与技术方面,很抓经营,规范管理,改革体制,技术创新,监督到位,弘扬正气。马云说:改变是痛苦的,不改变的后果是更加更加痛苦的!预祝今年公司技术“洋洋洒洒”,预祝今年公司收益“喜气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