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社会实践报告共

时间:2022-03-12 19:05:26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10850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马原社会实践报告共》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马原社会实践报告共》。

第一篇:马原社会实践报告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

系别:临床二系

班级:临床0901班

姓名:王娜

学号:09010104

当我们大学毕业后,将面临这个所谓“遍地都是机会”的社会,但社会是不会因为我们单纯而美好的理想而改变其残酷的本质的,唯有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与适应力,才能让我们在真正踏入社会时有所准备,不致惊慌失措,不致方寸大乱。

——社会实践的根本感受

最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将要结课,而又听了同学们关于社会实践的报告——张山发电,不禁想起了自己暑假期间的打工经历,感悟颇多。

时间回到今年暑假期间。由于早春天冬,家里农作物生长不是很乐观,故而家里农活也稍有减轻,加之学校布置了暑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任务,我来到了运城市,寻找我人生的第一份兼职工作。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决心,其实很早就已经有了,我想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来赚取自己所需的生活费,甚至可以补贴家用,当然,更重要的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让我更进一步了解和认知这个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开阔眼界,以及检验一下自己是否能够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并找出自己与社会所存在的差距。幸运的是,机会终于来了。

当你被无情抛入或者自己把自己绝情狠心地扔到社会大海洋中时,你才能体会到什么叫做孤立无助,什么叫做四处碰壁,什么叫做靠能力吃饭,靠本事生存!因为社会是公平的,机会是对等的。

我所面对的第一个困难,并不是想象中的主考官尖酸刻薄的问话或者那些难以解答的专业知识试题,而是我根本就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招聘广告很多,但适合自己的却寥寥无几,那些用人单位的要求,诸如英语四级以上,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专业知识技能过硬等要求,是自己现阶段的学业水平所根本达不到的,不禁又想到了自己的幸运,比起自己那些未上大学的同学,我至少还有机会去接近这些工作,而他们,或许只能凭借自己的的力气和运气来生活了。

我所面对的第二个困难,终于在我因第一个困难而徘徊不前,左右犹豫的时候如期而至了——我的生活费快花完了,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一百元钱在几天来找工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消耗殆尽了,而自己又不愿意伸手向家里人索要。古语云:三分钱难倒英雄汉。何况不是英雄汉的我?就在我即将穷困潦倒之际,我看到了一家饭店前张贴的招聘启事,他们要招聘临时工,而这原本是我所看不上的工作,所谓眼高手低大抵如此吧,而这难倒不是当今大学生普遍的病症之一?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填饱肚子才是硬道理,我硬着头皮走进这家饭店,洗碗,擦桌,扫地„„这一切杂事皆,归我管,饭店提供一日三餐,外加每日四十元工钱。基本的生活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我并不兴奋,因为这并不是我理想中的兼职工作。

机会总会在不经意间来临,并被你发现,但前提是你有所准备。在饭店打杂的第十二天,一位不同于其他人的客人来饭店吃饭,说它不同于别人,其实有些夸大,因为他只不过是我的同学而已,一年未见,初遇仍若见熟人。交谈中,他提到自己来运城的目的,原来,暑期无聊,他来这里找工作无果后,准备与几位同学合作开设一个暑期补课班,所有工作已接近尾声,只是还缺少几个代课老师。猛然间,他似幡然醒悟般说道:“你英语不是挺好的吗?咱们可以合作啊!”我也恍然大悟:“是啊!何乐而不为?”于是,迅速辞掉饭店的工作,告别老板,结清工资后,投入到补课班的工作中来。

一切工作的成功都是以热情为基础的,没有激情,做任何事情只不过如行尸走肉一样,我的热情与激情终于得到了释放的空间。

一切从头开始,我们首先面对的便是招生问题。所谓万事开头难,大家都憋着一股子劲想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工作起来也十分卖力,在招生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于是,打印好宣传稿,办好许可证后,我们走进了暴烈的阳光之中。

街道边,我们顶着烈日,向路过行人发放宣传稿件;

马路上,我们冒着酷暑,为询问客人耐心解答疑问;

小区里,我们不顾劳累,挨家挨户咨询他们的教育情况;

公园中,我们不辞辛苦,为家长们展示我们的教学材料;

招生处,我们废寝忘食,给同学们展演我们的教学方法;

„„

期间,不乏因时间误差和地点错误而导致的失误,一次次的失利让我们的自信心下降,家长们的不信任让我们一次次认识到自己实力的薄弱,但这并没有击倒我们,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补习班开课了。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却又充满心酸的过程。

不时,会有家长打来电话询问教学进展,我们耐心予以解答;

间或,会有学生举起提问的右手,我们认真为其讲解;

偶尔,会有孩子顽皮捣蛋,我们悉心予以教导;

„„

转眼间,一个月的培训就要结束了,一个接受考验的时刻即将到来。当学生们走进考场的时候,我们告诉自己,有努力就会有收获,终于,消息传来,我们的培训班,以92%的通过率得到了上级的认可,我的第一份兼职工作成功完成了。

暑期补课班的成功,让我得到的不仅仅是眼前的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我的心理和能力水平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那里,我学到了许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理论之外的实践知识,也从另一个侧面检验了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培养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这次实践更使我的暑期生活变得快乐而多姿,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得到了许多学生的关怀和爱以及学生家长们的信任与帮助。

当然,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特别是自己在某些专业知识上的欠缺,这也时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有了不断弥补和提高自己的方向。

同时,也引发了我的一系列思考。大学生的共同特点或者说是缺点之一就是眼高手低,刚开始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什么都懂,但当真正走向社会,走向岗位,才发现原来自己是那么的脆弱与不堪一击,一个多月的实践,让我深刻意识到,亲手做一做真的很重要,脱离了实践的理论,就好比是一艘没有帆的大船一样,永远不可能扬帆起航,乘风破浪!

一份真心,加一份耐心,加一份专心,加一份动力,就是一份成功。暑期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了,我的生活有开始忙碌了起来,回想起暑期的兼职工作经历,不禁想把它比作我人生中的一道绚丽风景,这道风景让我学会了许多,体味了许多,思考了许多„„何谓“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何谓“可怜天下父母心”,

何谓“十年寒窗苦”„„

暑期的实践工作,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及职业能力,这些收获将影响我以后的学习生活,并对我以后的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我相信,这些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实践中的收获,会让我受用一生!

第二篇:马原社会实践作业

马原社会实践作业:

主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如联系,发展等),调查分析某一单位(学校,社区,企业等),并写出调查报告。

要求:1,真实客观,力勿抄袭

2,字数1200~1500,用民大方格纸书写,不要打印稿

3,格式:1,题目2,姓名学号3,正文

4,统一在第17周交给各班学委

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原理社会实践报告

马哲社会实践报告

马概社会实践报告

马基社会实践报告

第三篇:马原社会实践报告正文

一、书评格式

题目

——副标题

【摘要】

一百二十字左右。

【关键词】

三到五个 正文

毛泽东出生于韶山

邓小平的家在广安

【参考文献】 1.姓名:《文章》,《杂志》,出版社,出版日期年月日,第987页。 2.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第865页。

二、《读书笔记》格式

以下是《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的读书摘要

1、“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98页)

心得:马克思的这句话给我启示:马克思明确地告诉了我科学的神圣使命不是自私自利的享乐,即不应该是学者的自娱自乐,并指出了科学应该有广泛的社会价值——为人类服务。

第四篇:马原社会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黑体4号)

关于大学生崇拜偶像的调查研究

(题目黑体三号居中 其它均为宋体四号)

班级:12级工商管理 组长:徐永辉 201007020008 电话:18790852734

组员: 郭鸿飞 201007020046 王晓龙 201007020048

李惠萍 201007020015 景婷婷201007020040 郝浩浩 201007020041 刘旭东201007020042 郜海礼 201007020050 史秋生201007020052 公鹏飞 201007020063

张昀辉201007020066 张

恒 201007020067 聂慧清201007020074 苏亚静 201007020009 英

杰201007020038

指导老师:王伟玲

实践时间: 2013年10月14日—11月8日

1 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程度的调查报告(黑体小三,居中)

(机制11-1班 李玉凤 刘志国 张国烨 等)(宋体五号,居中)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网络时代已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我国迅速普及来临。“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本论文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出发,重点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成长的正、负面影响。在揭漏网害的基础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难问题,提出了预防性措施应的对策,特别是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危害,应尽快使网络成为大学生寻找新的求知空间、开辟新的信息渠道和掌握高新技术服务的有益工具。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营造和谐的社会公德氛围起到了积极作用。(宋体五号)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影响 (黑体五号)

调查目的(黑体4号)

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程度、影响方面及对策。(宋体小4)

调查对象(黑体4号)

安阳工学院、安阳师院在校大学生。

调查方法(黑体4号)

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法。

(正文一级标题:黑体4号,其他标题均用黑体小4号,除标题外,均用宋体小4,行间距22磅;一级标题与上段加一空行)

本论文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的方法来分析并总结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结果显示部分人的时间都浪费在网络上,女生占50占%,男生占50%;从年级来看:大一占60%,大二占20%,大三占15%,大四占5%。

一、网络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黑体4号) 调查显示,网络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有以下几方面:

(一)开凿信息渠道,广纳百川营养(黑体小4号)

根据调查情况得:对于问卷调查中的第5题有80﹪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广 2 开学生的信息渠道,获得营养。计算机网络的逐步普及,使得大学生能够从各种网络上获得千变万化的时代信息和人文科技知识。

(二)开拓知识视野,有所创造(黑体小4号)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问卷中的第

7、14题有88.5﹪的学生认为网络确实开拓人们的视野。网络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它作为一个全新的事物进入我国,引发了创造性极强的大学生群体的极大好奇。

(三)友情互动,共同提高(黑体小4号)

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它的交互性(在问卷中的第

5、9题有75%的学生都是这样认为的),网络既是信息的载体,又是媒体中介,实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通畅。花样繁多的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情感驿站等使广大学子网民可以直抒胸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并充分表达和表现自我,结交各种朋友,相互介绍经验,共同进步。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黑体4号)

世间的事物都有双面性,“祸福相随,利弊相生”就是事物的本质特点,网络当然也不例外。网络就像1条巨龙,它既带来雨水的润泽津润,又带来了暴风的肆虐,既撒下了文明又囊括来了文化垃圾。

(一) 冲击了现存的道德规范(黑体小4号)

网络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温床,为许多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新的场所,网络的使用冲击了现存的道德规范

(二)影响学业(黑体小4号)

根据调查显示:针对问卷中的第

2、

4、7题有91.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影响了学业,其原因总结为,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较多,一些大学生平时下午和晚上经常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真正在网上学习的寥寥无几。

(三)影响心理健康(黑体小4号)

不难发现在问卷中的

13、15题中有42.2%的大学生认为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为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一些学生网上游戏或聊天时间过长,星期

五、星期六更是如此,学生因上网而不按时就餐。导致这些学生身心疲惫、神经生物钟混乱,精力和体力的透支,睡眠质量下降,食欲不振,这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有害。

三、分析与对策(黑体4号)

调查组认为,针对网络存在的问题,应具体分析原因,并采取以下不同的应对策略。

(一)对沉溺网络游戏者的原因探析(黑体小4号)

这一陷阱里跳,像朝圣者一般,那样 为什么这么多的大学生在网游上成为了迷途的羔羊,为什么不断地还有人往地一如既往,奋勇直前,为什么惩罚和约束会失效,如此种种皆有其因:

1.网络游戏本身的魅力 (1)内在控制力差

(2)没有对大学生活进行系统的规划,缺乏人生目标和理想追求 2.学生自己的原因 3.学校的原因

(1)学校的管理和引导疏忽 (2)教师的教学水平良莠不齐 (3)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

在对网络游戏进行客观审视,全面的评判,辩证的分析之后,我们可以知道它并不是主流观点所鼓吹的那样夸张,那样可怕,就算它是毒品,我们也可以很好驾驭,将其变为一种良药,鸦片本身是被作为一种药引进来,然而由于人们过度地使用,便成为了一个毁灭人的毒物。

(二)大学生网络问题的应对策略

1.从大学生自身这个主体入手,找出症结所在

(1) 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提高自控能力和信息辨别能力万事都有一个度,大学生玩网游亦然。

(2) 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来防治玩网游成瘾,制定个人目标和规范日常生活。 (3) 加强大学生个人素养教育,提高思想防范能。 2.大学生应志存高远,奋斗不息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以后,人生的目标恍惚,特别是没有崇高的人生理想,所以对许多现实的东西不感兴趣,精神空虚,缺乏人生追求。大学生应志存高远,奋斗不息,努力创造辉煌的人生,对社会多做贡献。有了这样人生追求的大学生,自然就没有那么多网络问题了。

3.高校领导要提高认识, 发挥心理咨询室作用,大力加强网络管理

4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生是健康地一代,是朝气蓬勃的一代”。既然大学生网络问题普遍而严峻,高校领导应提高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正确认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加强对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管理,研究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

五、结束语

古往今来,我们的道德教育逐渐拓展为思想政治教育,为社会主义事 业服务,并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日益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逐渐开辟出一条新途径。然而,网络就像阴阳之分一样,从出现之初就是矛盾的产物,一方面,网络为教育开辟了一个新的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信息渠道,拓宽了新的求知空间,极大地推动着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但另一方面,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网络游戏、网络色情、网络暴力、网恋等充斥了大学生平静而纯洁的生活,大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痴迷忘返,无法自拔,网络毒瘾贻害一代,负面影响很大。这就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谢辞:衷心感谢小组各成员的辛勤付出,以及各网站及书籍资料的支持,以及被调查人员的大力配合。

参考文献:(黑体小5号)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8.(宋体5号) [2]何光主编.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395.[3]毛泽东文集:第六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4.

[4]陈少辉.国有企业劳动就业体制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78.[5]毛泽东文集:第七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87.[6]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77.5 附:(宋体5号)

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的调查问卷(宋体5号)

1.你的性别 A 男 B女

2.请问你经常上网吗? A 经常 B 不经常 3.你最早接触网络的时间? A小学 B初中 C高中 D大学 4.你每天平均上网的时间?

A半小时以内 B半小时至一小时 C一小时至两小时 D两小时以上 5.你上网花时间较多的几项?(多选)

A网游戏 B使用聊天工具,比如QQ、MSN等 C看电影、小说、D网上购物拍卖览各类新闻信息 F查阅资料 G下载各种资源 H专业课用 I其他

6.每次上网在QQ、MSN等聊天软件上的时间?

A不到半小时 B 0.5—1小时 C 1—2小时 D 2小时以上 7.每次上网玩游戏的时间?

A不到半小时 B 0.5—1小时 C 1—2小时 D 2小时以上 8.每次上网用来学习的时间?

A不到半小时 B 0.5—1小时 C 1—2小时 D 2小时以上 9.通过网络和别人交流吗? A经常 B偶尔 C不经常 D很少 10.平时上网途径?

A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 B去网吧 C学校的电子阅览室 D手机 11.平时上网都利用什么时间?

A上课时间 B空余时间 C晚上睡觉时间 D减少其他娱乐活动 12.你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吗? A 是 B 否

浏 E

组员: 郭鸿飞 201007020046 王晓龙 201007020048

李惠萍 201007020015 景婷婷201007020040 郝浩浩 201007020041 刘旭东201007020042 郜海礼 201007020050 史秋生201007020052 公鹏飞 201007020063 张昀辉201007020066 张

恒 201007020067 聂慧清201007020074 苏亚静 201007020009 英

杰201007020038

(宋体小4)

(空3行)

指导老师:王伟玲 (宋体小4)

第五篇:马原社会实践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实践报告

课题名称: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向社会开放?

——关于贸大校园对外开放的调研

小组成员:金祖本 李本超 李佳琰 李佑宇 杨有为

张瑞 赵晓婷 包楠 郑鹏翔 岑佳容

指导老师:管淑侠

一、调查背景

从7月开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禁止外来无自控力儿童入校,此举引来附近幼儿家长的反对,双方为此发生冲突,数次惊动110。此事一经报导,迅速在网络、微博等媒体上掀起波澜。随后事件一再发酵,引起各方持续关注。由此引出: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向社会开放的问题。大学校园是附近居民的花园? 大学校园属于学生? 大学有开放的义务? 进入大学校园是公众的权利? 大学校园开放损害了学校和学生的利益?种种这么多的问题对校方、公众、学生来说都是急于探讨、解决的问题,并与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

二、调查目的

通过采访以及案例分析,数据资料查找等方式,分析出此次事件背后的矛盾冲突原因,了解学校、居民、学生三方对于大学是否应该向社会开放的看法,结合当前法律法规以及国内外高校的案列,最后总结问题,并站在各方观点提出一些解决建议。

三、调查对象

1) 对外经贸大学东门保安。保安亲历了冲突事件,对发生冲突的原因有最直接的了解。保安是学校向社会开放决定的直接执行者,与校外人员直接接触,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对于了解学校目前向社会开放的现状是最真实的。 2) 校内及周围社区的普通居民。普通居民是此问题的直接受众,了解普通居民对于学校是否应该向社会开放的看法,能够真实了解事件背后的矛盾冲突,并站在他们的角度来就学校是否应该对外开放问题给出建议。

3) 校内学生。校外人员进入校园可能带来的一系列不好的影响,直接受影响人是学生。通过对学生的采访调查,能够清晰的了解到同学对于校园是否应该向社会开放的态度和看法,并能了解到对校外人员进入的不利影响有哪些,从而对此问题进行思考与提出建议。

四、调查方法

1) 实地采访法。小组成员实地采访了学校保安、附近居民、以及各年级同学、2) 发放调查问卷法。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75份。

3) 文献、案例、资料查找。小组成员搜集国内外关于大学校园是否对外开放案例,并参考相关法律文献。

五、实践过程以及人员分工

1)第一周:组内成员微信群聊确定选题并开会进行任务分工

李佳琰、李佑宇:保安、附近居民采访

李本超、张瑞:学生采访、设计发放回收调查问卷

郑鹏翔、包楠:资料搜集及统计

杨有为、赵晓婷:PPT制作及演讲

金祖本、岑佳容:论文撰写

2)第二周:组内所有成员进行实践并进行总结 3)第三周:PPT制作、论文撰写

六、调查结果

1) 校方认为学校没有向社会开放的义务。

学校出于对校内学习环境以及公共卫生的考虑,认为“主要是孩子太多,之前每天都有100多个孩子在校园里。另外幼儿随地大小便,也影响环境。”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开始加强对校外人员的管理。对儿童进入的限制,则主要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学校从自身状况出发,目前在校区500多亩的面积上,已经容纳了近2万名师生,若再对社会开放,那学校会变得十分拥挤,难于管理。这不仅影响了同学的学习环境,也将给学校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关闭校园,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2) 居民持正反两方观点。

1.居民出于自身对校园环境及设施的需求,认为学校应该向社会开放。“我孩子从生下来就去家门口的对外经贸大学玩,学校不让进,我们也不能硬闯,只好开车带孩子去远处的公园。现在是暑假,我觉得对外经贸大学应该让孩子进,毕竟也不上课了,附近也没孩子玩的地方。”居民认为大学是一个公共场所,大学的设施应该是社会共享的资源。

2.居民站在大学的角度以及自身安全的考虑,认为学校无需向社会开放。“人家是大学,每天都有一大群小孩在里面疯跑,哪像是大学呀,快成幼儿园了。孩子万一在学校里出什么事,家长干吗!责任算谁的。或许因我家没小孩,思考角度不同,但我觉得学校的做法是对的。”居民认为大学应该是学术的,严谨的,不应该太社会化。居民认为一旦在校园里发生安全事故,责任认定非常难,会给自己和学校都带来麻烦。这样的案例在国内外已经发生过不少。 3) 学生持正反两方观点。

1.学生站在大学校园向社会开放具有好的影响方面,认为大学校园应该向社会开放。“我个人是比较欣赏贸大开放的氛围的,是北京精神的体现。我不关心所谓公立大学由纳税人建立所以不应当禁止如何如何的,但大学确实不是只为学生开的。”学生认为大学作为一种文化、知识的象征,应该面向社会,与社会相融合,不应该闭门造车。应该接受社会,并在社会的监督参与下进一步提高。

2.学生站在自身学习环境及资源的角度,认为大学校园不应该向社会开放。“校外人员太多,资源确实被占用了。在自习室里就能听到下面大妈跳舞的音乐,不止一次看见孩子捞池塘里的鱼。”学生认为,学校一旦向社会开放,学校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必定会被占用,这会给自己的学习带来不便。而且儿童的行为会破坏校园环境,这也是自己不希望看到的。部分同学也对学校开放校园提了自己的建议,认为应该规定外来人员的进入时间和活动范围,以保障学生的利益为主。

4) 政府认为应按规定管理校园。

政府对于高校校园管理出台了一些规定,政府认为高校应该根据这些规定来决定是否向社会开放,怎样开放的问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第五条:“进入学校的人员必须持有本校的学生证、工作证、听课证或者学校颁发的其他进入学校的证章、证件。未持有前款规定的证章、证件的国内人员进入学校,应当向门卫登记后进入学校。”第十九条“各高等学校可以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管理制度。”律师:“禁止儿童进入的规定,并不存在对儿童的歧视,因大学并未侵犯儿童的权利。” 5) 国内外大学案例 1.北大限制游客引争议

北大限制游客的做法在社会上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北大向社会开放,是公众所盼,但开放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公众素质的提高,北大保卫、环卫等措施的完善等。因此,北大目前限制游客进入参观应该得到社会的理解。

2.厦大开放引游客翻墙

“最美大学——厦门大学”的开放引了大量游客,同时出现了很多不文明的现象。不少不文明游客除了翻墙,还在校园内乱丢垃圾、墙上胡乱涂鸦,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也对校园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 人大拒外校自习引争议

人民大学自习室前段时间多次发生治安案件,且自习室紧张,为保障校内学生权益学校实施了此项规定。

校学生会权益部也曾多次向后勤处反映校外人员过多,影响本校学生自习。 3.香港地区大学均向社会开放

大学设施开放信息透明,时间明确,公众使用简单方便。因此公众会在学校开放的时间进入校园,并合理使用校园的资源。 资源学生优先享用,公众进校园不能干扰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明确的规定,公众进入校园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

设施维护费主要来自政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校园的开放。 4.国外大学均“不设围墙”

学校一般都不会反对游客来校园参观,学生也不会感觉被打扰。学校不会允许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扰。

没有围墙并不等于没有管制,完备的监控系统足以对任何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也解决了一些由于在校内发生事故的责任认定问题,促进了大学校园向社会开放。

名校较多分散了游客,采取间接管制,如检查证件;学校维护经费充裕。

七、结论和建议

1)资料总结:

从目前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公众对于大学校园开放普遍持有赞成的意见,都认为校园资源应该为公众共同享用。然而公众对于大学向社会开放校园而带来的对校园环境的破坏也予以承认。由此,向社会开放而造成的一系列损失应该由谁负责,维护的经费应该由谁负担,在校内发生事故该怎样定责都还是很大的问题。对于学校来说,高校普遍对外来人员进入没有十分强烈而明确的反对态度。但是大学的首要任务是育人,如果教学、科研工作受影响,良好的愿望也不能维持长久。学生一方面支持大学校园向社会开放,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学习、生活受到影响,所以学生希望学校能就是否开放、怎样开放提出一个合理的方案,最后能达到双赢的局面。

2)看法和建议

1.我们主张不要简单地大学开放当成让不让人进来玩一玩的事,而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深层次上考虑,要有周全的筹划。一所大学的正常运作显然要摆在首位,然后才能考虑其他问题,如何有效的管理校园开放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2.事物总是从无序走向有序,面对校园开放引发的问题,高校不应因噎废食。 我们希望能够把平民意识、服务意识与国家长远利益意识结合起来,提高整个公民社会的文化水平,形成良好的观念与思想。大学也可以在这种与社会的互动中增加自己的无形资产与声誉。

3.一个泛道德化的议论和分析是不合情理的。大学的发展有赖于环境,也有赖于大学的独立。单就这一点看,高校有在某一段时间决定是否开放的自由。也许人们对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和高等院校倾注了热切的关注,但事物的运行自有其内在规律。如果说我们的社会有关于恶与善的道德、好与坏的道德,那么,在很多不能使用二分法的地带——这也是更为宽广的地带——我们还缺少另一种更为朴实的道德:宽容。——《南方都市报》

4.大学校园是否应该对公众开放这个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达到既履行高校的社会责任,又不给学校造成较大损失和负担的双赢。

八、附录

1)保安采访记录

Q:您这边对来往居民等人进出学校有什么要求么?

A:居民可以,但是带小孩子的不允许进,这是学校的规定,规定就是不准带小孩子进来。

Q:您听说过假期东门过往居民与工作人员冲突的事情么?

A:嗯,基本上是过往居民对保安工作或者是这个不允许小孩进入的规定有不满,但发生冲突的多是年轻人,年龄大一点的也比较体谅工作,学校规定是这样我们当然是要遵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能尽量避免。 Q:对于东门十一点关门,假期十点关门的看法?

A:出于保安工作来讲,当然学校以及学生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关门能使学生尽早回学校或者防止一些外来人员夜间闯入等,以前有的学生图方便从东门这边翻栏杆出去,其实影响也不是很好,并且也不安全,前段时间保安处就说东门十一点之后就关闭,也不允许翻墙进了。就东门与其他门相比也是不一样的,东门距离女生宿舍楼可能比较近,附近租房子打工的外来人员也比较多。 Q:您对校园开放(共享校园内资源像广场、操场等)的看法

A:学校资源,学校资源当然是周围人共享这样对大家都方便,但是出于校园管理方面也是有很多麻烦的,像学校方面当然就要考虑学生安全,学校资源是否会被破坏,比如就说这个孩子进校园的问题,他确实破坏到了学校的资源,公开的用的话,没点措施也是不行的,你看有的进来素质好的进来玩没关系,素质不好的在里面捣乱完事就走了你也不知道。

Q:您认为有什么措施可以避免这类不好行为呢?

A:就目前而言还是没有什么有效的好办法,所以就只能先这样限制部分人员进入。

2)居民采访记录 (1)

Q:您是从西门过来从这里取道是么? A:是来这遛弯的,正好住在这附近。

Q:对于校外行为不好外来人员对学校造成破坏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A:那就只能是靠提示啊或者靠自己,像随地吐痰什么的这也不会有人一直看着你,这确实是没办法管理的一方面。

Q:您对校园开放有什么看法么,认为哪种方式比较好?

A:当然我们认为开放比较好,这样也有个遛弯的地方不是,当然对于学校资源什么的我们当然不会破坏,毕竟是资源共享对大家都有好处。 (2)

Q:您是从西门过来从这里取道是么? A:对,抄个近路图个方便。

Q:您对假期不开放东门或者不让小孩子进入有什么看法么?

A:对于不让小孩进入可能我还是比较理解学校做法的,但是一棒子打死确实也不好,毕竟住在附近的小孩子有的可能更喜欢学校的这种氛围,但我觉得我就不能理解不开放东门的事,因为如果从西门走到东门有的时候更省时间而且对学校也没什么太大的影响。

Q:您对校园开放有什么看法么?

A:我觉得还是开放好吧,校园对外面开放的话资源也可以共享,毕竟大学的氛围还是与社会不一样的,会给人一种更特别的感觉吧,也会觉得挺和谐的,当然我也知道有校园资源被破坏的现象但是校门紧闭也是不利于学生们的,只能说尽量宣传避免吧。

3)学生调查问卷及结果统计

调查问卷“()”内是统计的人数

1.你认为我们学校是否应该允许校外人员进入? A.是(10)

B.否(5) 2.你认为我们学校是否应该禁止校外人员随意进入? A.是(6) B.否(9)

3.校外人员进入大学是否有影响你的大学生活?

A非常大(1) B有一点(7)C几乎没有(5) D毫无影响(2) 4.大学是否有义务提供公共服务?

A.没有

(4)B.有,也是公共场所。(11)

5.如果禁止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大学(如北大)你认为是否合适?(请简述理由) A.合适(7)

B.不合适(8)

6. 公立大学歧视儿童禁止入内的口头规定是否合法?

A.合法(5)

B.不合法(10)

4)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

2、《南方都市报——谈宽容:大学校园是否应向社会开放?》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