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社会实践家教报告(合集)

时间:2022-09-09 01:16:30 作者:网友上传 字数:7985字

无忧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寒假社会实践家教报告(合集)》范文,希望对您的工作学习有帮助,你还可以在无忧范文网网可以找到更多《寒假社会实践家教报告(合集)》。

第一篇: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一、 概述: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教兴国”方略的实施,我国农村中小学所取得的成绩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后,我国农村教育事业驶入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健康轨道。

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

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农村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逐步浮出水面,并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笔者对所在的滨州市滨城区堡集镇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

二、调查方式

我们选择了访谈和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问卷式调查用于收集标准化的定量资料,访谈式调查用于收集非标准化的无结构的定性资料。

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们重点采用访谈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探询我镇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共谋改进我镇义务教育的大计。

在访谈人群选择上,我们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采取发散的方式,寻找可以影响到乡村义务教育的各大主体,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及成因分析: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经过分析整理,我们概括出了我镇义务教育的现状如下: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仅占gdp 2%的比例。就这2%而言,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高等教育和城市中小学教育中,等到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他们中的一些好大喜功者却充分利用这一经费,在城区大兴“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标榜个人政绩。

笔者在一篇教育调研报告中看到了一个仅有60万人口的小县,不顾百姓的反对,不惜斥资近亿元将原本就修建得相当不错的一所重点中学易地重建。这般层层卡扣,最后到达农村中小学尤其是义务教育学校的几乎是微乎其微。

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加之某些教育官员的政绩膨胀,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由于信息渠道不畅,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不足半数,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师资力量薄弱

笔者所处的乡镇,六处完全小学中,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一点外,其他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中等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清一色的“民转公”。

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

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通过查阅所在乡镇的教师档案资料,发现全镇中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7岁,其中,50岁以上占51.8%。不仅年龄老化,而且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

六处小学中,市、区级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几乎为零;初中学校,稍有改观。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试想,这样一支队伍担负着我镇中小学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的繁重而艰巨的任务,谈何容易?

造成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事业人员编制的制约,难以注入“新鲜血液”,使得一些学校不得不临时招聘代课教师,以解燃眉之急。

现状三: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数十年来,农村中小学教师一直无法走出这一应试教育的怪圈,究其原因是一些区、县、镇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学年末,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

于是乎老师们也顾不了“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素质教育”,一味汗水加时间,有道是:“不管黑猫白猫,考得高分就是好猫”。笔者所在地是一处偏僻的农村小镇,老师们早晨5:30天蒙蒙亮,就要早起跟班辅导,晚上初中部的老师还要辅导到9:30。一天下来,师生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现状四: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不少学生心理欠缺甚至扭曲,打群架、偷财物、出入网吧、集结团伙、侮辱师生等现象绝无仅有。

记得不久前有报道称:某地某校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中学生“灭门惨案”。由此可见,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严重缺失。

现状五: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

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是农村教育的主要症结。据有关统计资料,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60%以上要回到农村,尤其是农业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更高,达到80%以上。这些学生大多返乡务农或外出打工。

但农村普通初中教育,尤其是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农业生产经营、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学到的基础文化课,就连劳动技能课也都解决不了很多农村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经济建设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

一些初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重点高中的孩子,宁可融入了滚滚打工洪流,也不愿到职成教育学校学习深造。因而出现了“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教育怪圈。

现状六:“国有民办”教育举步维艰,学生家长选择处于两难

笔者所处的滨城区堡集镇,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几年前,一所由多方筹措资金、集九年教育于一体的“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应运而生了。

这所学校,办学经费和教师工资全部是“公办”性质,并且整合了全镇最优秀的师资资源,全部充实到了实验学校。而收费标准则是“私立”性质的,导致原本并不富裕的当地农民家庭更加不堪重负,为了给予子女较好的受教育机会,而又别无选择。

纵然,这所学校在一定时期受到了应有的关注,也取得了较为突出的办学效益。然而,举债千万元办学基础上的高收费教育,一方面给义务教育学校和学生、家长造成了人为的不公平,加重了当地百姓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恶意争夺了那些名副其实的民办学校的教育资源,限制或者扼杀了真正意义上的民办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国家强制施行义务教育的今天,暴露出了这类所谓民办教育的种种问题。

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而将孩子们送入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学习,放弃收费较低甚至免费的公办学校。

从而得知,国家支持农村的大量教育经费,并没有从实际意义上给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反而使他们中一部分家庭的实际负担较往日大大加重了。恐怕,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据调查,笔者所在的乡镇实验学校,截至目前,尚有1600多万元的不同债务。可见,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掌上明珠的儿女和捉襟见肘的家庭境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处于两难境地。

那就是,如果读免费的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由于本乡镇最优质的师资被强行抽调到“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读“国有民办”实验学校,孩子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但家长要却付出具大的牺牲。

这种两难境地,正是目前农村教育的困境。随着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尤其是中考制度的改革,象笔者家乡这样的“民办” 学校面临的冲击和生存的风险与日俱增。

现状七:初中学生流失现象死灰复燃

除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这一主要客观原因外,还有教师敬业精神差、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质量低下等,也是导致学生厌学进而流失的一些主要原因。

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师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意识淡薄,追逐个人名利、动辄跳槽厌教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师厌教的表现不仅不利于良好校风的建立,同时也是导致学生厌学之风的重要诱因之一。家长们认为孩子升学无望,纷纷通过各种关系把孩子转到区直学校就读,家庭条件较差的便索性让孩子辍学。

四、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根据调查的情况,笔者建议,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农村中小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待遇落实情况,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完善对农村教育投资的监督机制,严防中间环节的克、挪、卡、要,确保专款专用,并且还要力保各校将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从而逐步完善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对策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对策三: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桎梏,在为学生“减负”的同时也要为教师“减负”。在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由于受现代企业制度的影响,曾经风靡一时的推行所谓的“末位淘汰”机制,广大农村教师因担心自己本就来之不易的“铁饭碗”砸在质量上、丢在“末位”上,不惜起早贪黑长时间同学生泡在一起,致使应试教育愈演愈烈,一些学生由此产生厌学、逃学的现象。

有的教师生怕下岗,便以透支身体健康为代价,长期自主加压,延长工作时间,更有甚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据调查,在农村中小学教师中由于担心教学质量而整日吃不好睡不香者大有人在,尤以45岁左右中年教师最为突出。

此外,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半边户”(夫妻只有一人有固定工作)由于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个人收入有限,他们往往身心俱疲。我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落实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为他们减轻工作压力,消除心理障碍,为在广大农村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铺平道路。

对策四: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

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社会生活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传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正受到商品经济大潮的不断冲击,致使现阶段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一时无所适从。

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有机结合传统美德,把握新时代特点,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

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策五: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对策六:针对我镇“国有民办”实验学校举债办学、举步维艰,而且对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冲击较大,造成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状况,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在充分征求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依法进行收购,恢复公办学校的名分,并且将优质的师资资源与另外几所义务教育中小学进行平衡的基础上重新整合,分期偿还建校债务,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促进我镇义务教育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建进程。

对策七:针对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死灰复燃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力度,确保困难学生不会因贫失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确保学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

同时,要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切实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指数。从而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一盘棋工程,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

五、调查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家乡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明晰的了解和分析,而且对改革发展家乡农村义务教育提出了粗浅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还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顽强拼搏的信心和毅力,为日后报效家乡、报效祖国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可以说,受益匪浅。在此,真诚感谢学院团委给予我这次难得的接受锻炼教育的机会,真诚感谢家乡父老给予的配合支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将珍惜火热的青春年华,珍惜书声琅琅的大学时光,在学院党委和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恩师谆谆教诲和学友的相互勉励下,发奋苦学,顽强拼搏,待学有所成,为创建和谐社会无私奉献自己全部的光和热!

第二篇:暑假家教社会实践报告

由于每天上午要去做家教,这就迫使我改掉了假期睡懒觉的习惯。开始的几天,我都是在睡梦中起床,提着昏沉的脑袋去洗漱。

他家距学校并不远,但由于每天起得很晚,为了不迟到,我总要风风火火地赶路。7月的早上就已经很热了,我到达他家时,早已满头大汗。屁股还未坐稳,就要开始工作。

他听课时,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有时,我心里会感到很恼火:自己如此卖命地讲,他却置之不理,真无情。好在我很有耐心。每当他走神时,我都会提醒他,耐着性子给他讲下去。

他做题时,喜欢用眼镜观察,懒于动手,从不做笔记。这正是他学习懒惰的体现。我清楚地知道:懒汉在学习上是绝对吃不开的。于是,我三番五次地告诫他,一定要改掉懒惰的恶习。

他有时会给我带来“沉重”的打击。记得有一次,我给他讲解了几道数学习题,中等难度。我讲完后,问他是否还有疑问。他点头表示全听懂了。过了两天,为了检验复习的效果,我把那几道习题拿出来,让他去做。结果,他几乎是“全军覆没”。当时,我感觉自己仿佛从九霄云殿一下子跌进了无底深渊。事后,我不断地反思:是自己的问题,还是他的原因?不管怎样,有一点很清楚:那几道习题,他根本没听懂。但他为什么撒谎呢?通过与马叔叔的交流,我找到了答案:他的懒惰思想使他遇到稍难的题目就会放弃,不懂也懒于发问,因为他懒得钻研。

第三篇:大学生家教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期间,有幸在当地的一所电脑学校教电脑。学员们大都是高考结束了想来扩展一下电脑知识,为大学入学做准备的。因此,我教的都是一些基本最基本的知识,像办公软件的操作,五笔打字法,photoshop的简单应用等等。本以为以我的电脑,教他们这些生手应该是绰绰有余了,没想到,在教的过程中,体验了一系列的困难。这才恍然明白,原来传道授业解惑真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呀。

针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参考了一些书目,提出了一系列的方式。一方面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老师的不容易,另一方面记录者我的成长。

一、遇到的困难

1,最大的问题是自信心的问题

因为从来没真正的走上讲台正式的授课,初次登台时还真是很紧张。尽管课前已经做了相当充分的准备,但在讲台上时还是控制不住的心慌,流冷汗。幸好我一直相信“坚持就是胜利”这一格言,没有让自己的怯场流露出来,最后终于比较成功地结束了一堂课。不能不说,这也是我的一次超越呀!

2,把自己知道的知识正确有效的传递给学生

当了老师才知道,光自己肚子里有货还不行,还得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来传递给学生,只有学生真正学到了,那才叫好老师。而我,在教学初期恰巧遇到了这个问题。常常我是吃亏不讨好,花了大力气来讲课,把自己搞得汗流浃背,结果大部分同学依然不懂,心里异常着急。后来与有经验的老师沟通交流后才有了些许改善。

3,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我就遇到了这一问题。学生们往往不能按我的主观愿望去做学习做事。当然,我很能理解这种情况,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主观能动性,我又怎能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他人身上呢。可是,当我试着去改变去努力的时候,情况虽有所改观,但仍没有我期望的那样顺利,心中难免有些挫败感,甚至因为少数同学而影响了大部分同学的学习。

4,在教学过程中体验不到很大的成就感

从学生到老师的角色变化,我的视角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老师,辛辛苦苦的教学,大家都希望学生们能切切实实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可是,无论我付出多大的努力,苦口婆心的谈心交流,掏心掏肺的跟他们沟通,仍有些学生不为所动,依然我行我素,爱学不学的样子,真的很令人头疼!

二、解决方式

1,如何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达给学生,是做老师必须知道的。同时,了解他也是做好老师的关键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也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好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是:

(1)了解自己所教学科的课程,掌握教学技能,完成所有有效教学所涉及的所有活动。对有效的教学而言,学科的课程并非是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所以教师要做的是不仅要了解起学科课程,而且要能够将知识传达给学生。

(2)做个有意识的教师;所谓有意识为某个原因有目的地做一些事情,即有意识的教师明白最大程度的学习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

(3)在做出决策时,在教学中会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能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论与常识结合起来。

2,如何与学生交流沟通,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学生们对老师的看法往往影响着他们对该门课程的热情度。关系好了,能够大大的促进教学过程;处理的不好,则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因此,与学生正确沟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想与学生顺利沟通,教师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结合自己的求学经验,切身体会学生的处境,要以学生的思维来判断事情的是非。

(2)少指责、劝诫,多建议、商讨。教师应由权威者转变为指导者、参谋者,积极引导者。

(3)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沟通的方法。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接受的教育不尽相同,他们的性格也完全不相同,作为老师必须摸透他们的脾气,性格,家庭里的教育方法,因人而异和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接受你的教育方法、方式。

3,提高教师的情绪调节能力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多种消极情绪,这也是人之常情。而且,据调查,教师的责任心越强,要求学生越严格,工作成绩期望越高,产生消极情绪就越频繁、越激烈。

(1)学会心理重塑,保持心态平衡。面对种种压力引起的不良,教师不妨来一个积极的心理转换,重新审视自己的挫折、苦恼和焦虑、重视评价外界事物,学会积极的自我调适。学会积极的心理重塑,定会保持一颗平和之心,发现全新的自我。

(2)要知人自知,形成合理需要。教师应该认真分析研究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发展的可能性,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差异出发来确定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而不仅仅是按照教师的一厢情愿来确定教学目标。

(3)明确自我认知标准。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学生与教师具有同样的`人格尊严,要了解、尊重学生,还要有开放的心态接受来自学生的各种声音,这是师生达到真正平等的基础。教师要学会及时控制自己的情绪,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同时真正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用爱心、诚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三、实践感想与收获

经过此次实践,流了许多汗,受了许多累,有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委屈,经历了很多以前从没想到过的困难与阻碍,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了老师的辛酸与不容易。也许,做好任何事情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吧。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更加尊敬老师这一种职业也更加尊重老师们的劳动成果,无论是哪一个老师,在上课之前肯定都是做了很多准备的,他们值得我们去尊敬,去热爱!另一方面,对于我以后的职业规划也有了小小的启发。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在还没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我们应该未雨绸缪,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寒假社会实践家教报告(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